1、高一年级月考化学试题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设备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是( )A. B. C. D. 硅太阳能电池锂离子电池太阳能集热器燃气灶2.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关注饮食中的营养成分。肉、鱼和红枣等食物含有丰富的铁,这里的铁应理解为( )A.单质B.分子C.元素D.同位素3. 2013年2月朝鲜进行了第三次核试验,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是一种重要的核燃料,这里的“235”是指该原子的( )A.质子数B.中子数C.电子数D.质量数4.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 )A核外电子数 B.核内质子数
2、C.核内中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5.据报道,科学家已成功合成了少量的,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的摩尔质量是64B.相同质量的与所含原子个数之比为1:1 C. 与互为同位素D.与、都是氧元素的同分异构体6.下列各组元素性质递变规律错误的是()A. Li 、Be、 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B. P 、S 、Cl 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依次升高C. N 、O 、F原子半径依次增大D. Na、 K、 Rb 的电子层数依次增大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两种微粒,若核外电子排布完全相同,则其化学性质一定相同B.凡单原子形成的离子,一定具有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C.两原子,如果核外电子排布相
3、同,则一定属于同种元素D.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一定与上一周期稀有气体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8符号为N的能层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为( )A.18 B.32C.50 D.729.15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A.第2周期A族B.第2周期A族C.第3周期A族D.第3周期A族10.元素周期表中某区域的一些元素多用于制造半导体材料,它们是( )A.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分界线附近的元素B.右、上方区域的非金属元素C.左、下方区域的金属元素D.稀有气体元素11. 下列过程中,化学键未被破坏的是( )ANaCl固体溶于水 B.H2与Br2生成HBr C.SO2气体溶于水 D.干冰升华12.下列物质属于
4、离子化合物的是()A.B.C.D.13.某元素的原子最外电子层上只有两个电子,该元素( )A.一定是金属元素B.一定是第族元素C.一定是过渡元素D.可能是金属元素,也可能不是金属元素14.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A.酸性:B.非金属性:C.碱性:D.热稳定性:15.下列微粒半径之比大于1的是( )A.rP/rSi B.rBe/rMgC.rK+/rNa+D.rCl/rCl-16在工业上合成氨反应:,欲增大反应速率,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降低温度B.减小压强C.减小的浓度D.使用催化剂17目前常用的镍镉蓄电池,其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Cd+2NiO(OH)+2H2O 2
5、Ni(OH)2+2Cd (OH)2已知Ni(OH)2和Cd (OH)2均难溶于水但能溶于酸,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以上反应是可逆反应 以上反应不是可逆反应充电时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放电时化学能转变为电能A.B.C.D.18下列各组的电极材料和电解液,不能组成原电池的是( )A.铜片、石墨棒,稀硫酸 B.铜片、石墨棒,硝酸银溶液C.锌片、铜片,稀盐酸 D.铜片、银片,FeCl3溶液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46分。)19.(每空2分,共6分)应用原子核外各电子层的电子数推断下列各元素,并写出元素符号和原子结构示意图:(1)某元素的M层上的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3倍,则该元素是_。(2)某元素
6、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是倒数第三层电子数的2倍,则该元素是_。(3)某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则该元素是_。20.(每空2分,共16分。)回答问题:0二三四(1)和的元素符号是_和_;(2)表中最活泼的金属是_,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_;(填元素符号)(3)表中能形成两性氢氧化物的元素是_ (填元素符号) ,分别写出该元素的氢氧化物与、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4)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比较、单质氧化性的强弱:_。21. (每空2分,共14分)已知A、B、C、D、E是短周期中的五种非金属元素,他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元素原子形成的离子核外电子数为0
7、,C、D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相邻的位置,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E元素与D元素同主族,E的单质为黄色晶体,易溶于二硫化碳。(1)请写出元素符号:A._,B._,C._,D._。(2)画出E的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_。(3)A的单质和C的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化合物X,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向X的水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会观察到_。22(本题10分)把1 mol X气体和0.5 mol Y气体混合于2 L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X(g)+Y(g)nZ(g)+2W(g),2 min末生成0.2 mol W,若测得以Z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mol/(Lmin),试计算:(1)前2 min内,用X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2)化学方程式中Z的化学计量数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