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江西乐安一中高二语文试题:17《陈情表》 《祭十二郎文》.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191392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乐安一中高二语文试题:17《陈情表》 《祭十二郎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江西乐安一中高二语文试题:17《陈情表》 《祭十二郎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江西乐安一中高二语文试题:17《陈情表》 《祭十二郎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江西乐安一中高二语文试题:17《陈情表》 《祭十二郎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江西乐安一中高二语文试题:17《陈情表》 《祭十二郎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7-陈情表 祭十二郎文【模拟试题】A组1对下面各句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孑:孤单。吊:安慰。 B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逋:逃脱,这里是回避的意思。 C祖孙二人,更相为命 更:又。 D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鉴:察。2下列各句中“是”字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各句的一项是( ) A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 B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C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D问今是何世,不知有汉,无论魏晋3下列各句中的“报”字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 A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B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

2、职分也 C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D赢闻如姬父为人所杀,欲求报其仇,莫能得。4对下列各句中“见”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2)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 (3)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4)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 A(1)和(2)相同,(3)和(4)相同。 B(1)和(2)相同,(3)和(4)不同。 C(1)和(2)不同,(3)和(4)相同。 D(1)和(2)不同,(3)和(4)不同。5对下列各句划线字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1)既无伯叔,终鲜兄弟 (2)一岁中往来过他客,率不过再三过,数见不鲜,天久恩公为也 (3)门衰祚

3、薄,晚有儿息 (4)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A(1)和(2)相同,(3)和(4)相同。 B(1)和(2)相同,(3)和(4)不同。 C(1)和(2)不同,(3)和(4)相同。 D(1)和(2)不同,(3)和(4)不同。6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和( ) A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B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 C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D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E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7下列各句的译文,不恰当的一项是( )A寻蒙国恩,除臣洗马不久,蒙受国家的恩惠,除掉了我太子洗马的职务。B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我想要接受诏命奔走效劳,可是祖母的病却一天比一天沉重。C臣之进

4、退,实为狼狈我是去赴任,还是留下来奉养祖母,实在是为难。D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我活着一定不惜性命为国效力,死后也要结草报恩。8下面对本文的评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作者以祖母年老多病无人奉养为由,辞不赴命。但因他曾在蜀汉任职多年,深恐晋武帝怀疑自己眷念旧主保全名节,招致大逆不道的罪名,所以满怀深情地写了这篇感天动地的文章。 B本文在叙事、说理中饱含着作者报答祖母养育之恩的殷殷赤子之情,字字句句皆从肺腑流出,情深理切,动人心弦,催人泪下。 C作者称蜀汉为伪朝,称西晋为圣朝,表示如果准许他终养祖母,日后他将“生当陨首,死当结草”,报答武帝的圣恩。这说明李密是一个不顾名节的人。 D本文语言平实生

5、动,多用四字句,也有一些对偶句,有整伤之工而无雕琢之痕,表现出作者深厚娴熟的语言功力。B组1下面对各句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 羞:通“馐”,美味食物。奠:祭品。 B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 世:通“逝”,死。 C而汝抱天涯之戚也 抱:怀有。戚:忧伤。 D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已:已经。2下列各句中“其”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其信然邪? A其然乎?其不然乎? B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 C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 D梦也,传之非其真邪?3下列各句中“孤”字的意义和例句最接近的一项是( )。 例句: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

6、A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 B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 C鳏寡孤独 D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4对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1)熟谓少者殁而长者存,强者夭而病者全乎 (2)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 (3)死而有知,其几何离 (4)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译乎 A(1)和(2)相同,(3)和(4)相同。 B(1)和(2)相同,(3)和(4)不同。 C(1)和(2)不同,(3)和(4)相同。 D(1)和(2)不同,(3)和(4)不同。 5下面对本文的评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本文一反传统祭文以辅排郡望、藻饰官阶、历叙生平、歌功颂德为主的固定格式,主要记家常琐事,表现自己

7、与死者的关系,抒写难以抑止的悲哀,表达刻骨铭心的骨肉至情。B本文在形式上破骈为散,采用自由多变的散体,无夸饰艳丽之词,有吞声呜咽之态,动人肺腑,催人泪下。C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是称颂死者,倾诉自己的至悲至痛之情,也饱含着自己凄楚的宦海沉浮的人生感慨。D全文以向死者诉说的口吻写成,哀家族之凋落,哀自己之未老先衰,哀死者之早夭,怪天理责神明,疑生死之数,忧后嗣之成立,写尽了内心的悲痛与辛酸。试题答案】A组1C “更”的意思是“交替”。2A A项中的“是”,意思是“此,这”,代词;其他三项中的“是”都是表判断的动词。3B 例句和B项中的“报”,意思是“报答”; A项中的“报”,意思是“报告”; C项中

8、的“报”,意思是“赴(疾往)”; D项中的“报”,意思是“报复”。4B (1)(2)句中的“见”都是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相当于“我”; (3)句中的“见”,意思是“看见”; (4)句中的“见”,读“xin”,意思是“出现”。5D (1)中的“鲜”,意思是“少(这里是无的意思)”; (2)中的“鲜”,意思是“新鲜”; (3)中的“衰”,意思是“衰微”; (4)中的“衰”,意思是“衰老”。6A和B A、B两项中的“息”,意思都是“子(儿子)”; C项中的“息”,意思是“呼吸时进出的气”; D项中的“息”,意思是“休息”; E项中的“息”,意思是“停止”。7A “除”的意思是“去旧职,任新

9、职”。8C 不能据此判定他是一个不顾名节的人。B组1D “已”,通“以”,和“往”连用表时间的界限。“以往”,即“以后”。2C 例句和C项的“其”都是表揣测语气的助词。 A项中两个“其”连用,有“是还是”的意思; B项的“其”,表假设,意思是“如果”; D项的“其”,可视为形容词词头,助词,不译。3C 例句的“孤”是“幼而失父”,C项的“孤”是“幼而失父的人”,即“孤儿”; A项的“孤”是“少”的意思; B、D两项的“孤”是“孤独、孤单”的意思。4D (1)句的“夭”,是“短命”的意思; (2)句的“孤”,是“使短命”的意思,使动用法; (3)句的“而”,是“如果”的意思,表假设; (4)句的“而”,是“却,反而”的意思,表转折。5C 本文的写作目的不是称颂死者,而是倾诉自己的至悲至痛之情。高考资源网w。w-w*k&s%5¥u高考资源网w。w-w*k&s%5¥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