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湖南省衡阳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入学考试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生命系统中最大的结构层次是生态系统B. 草履虫既属于细胞层次,也属于个体层次C.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所以其生活不需要依赖活细胞D. 高等植物的个体水平以下包括组成个体的系统、器官、组织和细胞【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生命系统中最大的结构层次是生物圈,A错误;草履虫为单细胞生物,既属于细胞层次,也属于个体层次,B正确;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所以其生活离不开活细胞,C错误;植物生命系统中没有系统层次,D错误。2.对于下列各结构在生物中
2、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叶绿体染色体核膜核糖体细胞壁拟核A. 菠菜和发菜体内都含有B. 在绿藻体内都存在C. 除外其他都在颤藻的体内存在D. 大肠杆菌和蓝藻共有的是【答案】A【解析】【分析】1、原核生物是指细胞结构中没有核膜包被的典型的细胞核的一类生物,一般包括:细菌、蓝藻、放线菌、支原体和衣原体等而细菌又包括多种,蓝藻也包括多种,如:颤藻、念珠藻、蓝球藻、发菜等。2、高等植物属于真核生物,其体细胞含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含有核膜、核仁和染色质),其体细胞不含中心体;水稻根尖分生区细胞不含叶绿体和液泡,但含有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结构低等的植物含有中心体。3、动物都属于真核生物,有
3、成型的细胞核,有众多复杂的细胞器,包括中心体,但是没有叶绿体和液泡。4、真菌类也属于真核生物,有细胞壁,有众多的细胞器。【详解】A、发菜属于蓝藻,属于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核膜,A错误;B、绿藻是真核生物,在绿藻体内都存在,B正确;C、颤藻属于蓝藻,是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染色体核膜,C正确;D、大肠杆菌和蓝藻都是原核生物,共有的是核糖体、细胞壁、拟核,D正确故选A。3.观察细胞结构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低倍镜下物像清晰,换高倍镜后视野变暗,应首先调节细准焦螺旋B.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神经细胞,可以观察到核糖体,以及突触小体等结构C. 视野中有异物,转动物镜发现异物不动,移动装片也不动,则异物
4、在目镜上D. 制作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为防止产生气泡,首先在载玻片上滴加12滴清水,然后再盖上盖玻片【答案】C【解析】【分析】与低倍镜下的视野相比,高倍镜下的视野暗淡、模糊,调节反光镜或通光孔可以使视野明亮,调节细准焦螺旋可以使视野清晰。高倍镜下看到的细胞结构为显微结构,不能看到细胞的亚显微结构。【详解】低倍镜下物像清晰,换高倍镜后视野变暗,应调节反光镜和光圈,将反光镜调节成凹面镜,光圈调节成大光圈,细准焦螺旋是调节清晰度的,A错误;光学显微镜下只能看到的细胞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用健那绿进行活细胞染色后)、大液泡、染色体(用龙胆紫或者醋酸洋红等碱性染料染色后),其他细
5、胞结构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核糖体、中心体、细胞膜等结构都观察不到,突触小体是神经细胞的轴突末梢,在光学显微镜下也看不到,B错误;视野中的异物可能存在物镜、目镜或装片上,转动物镜发现异物不动,移动装片也不动,则异物在目镜上,C正确;制作口腔上皮细胞装片应用生理盐水,不能用清水,D错误。【点睛】污物位置的判断移动装片4.下列有关细胞中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细胞中常见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根据作用大小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B. 组成各种化合物中的化学元素都有C,故C是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C. 不同细胞中的化学元素种类大体是相同的,但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D. 占人体细胞干重和鲜重最多的化学
6、元素都是O【答案】C【解析】【分析】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根据其含量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大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包括C、H、O、N、P、S、K、Ca、Mg;微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包括Fe、Mn、Zn、Cu、B、Mo等;C是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也是组成生物大分子的核心元素,因为生物大分子都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细胞无论是干重还是鲜重,组成元素中C、H、O、N这四种元素的含量最多,人体细胞鲜重的元素相对含量:OCHN,人体细胞干重的元素相对含量:CONH。【详解】A. 细胞中常见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根据含量多少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7、A错误;B. 生物大分子都以碳链为骨架,因此C是细胞内最基本、最核心的元素,B错误;C. 不同细胞中的化学元素种类大体是相同的,但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C正确;D. 占人体细胞干重最多的元素是C,占鲜重最多的化学元素是O,D错误。5.蛋白质是生命活动主要承担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鹅膏蕈碱是一种环状八肽,分子中含有8个肽键B. 在蛋清中加入一些食盐,就会看到白色的絮状物,表明蛋清中的蛋白质已变性C. 细胞内的化学反应离不开酶的催化,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D. 高温变性后的蛋白质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答案】B【解析】【分析】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和体现者,有的蛋白质是细胞结构的主
8、要组成成分,有的蛋白质具有催化功能,有的蛋白质具有运输功能,有的蛋白质具有调节机体生命活动的功能,有的蛋白质具有免疫功能。【详解】A、环状肽分子中肽键数与氨基酸数一致,A正确;B、在蛋清中加入一些食盐,就会看到白色的絮状物,这是蛋白质的盐析现象,在上述过程中,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没有发生改变,没有变性,B错误;C、细胞内的化学反应离不开酶的催化,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还有少数酶是RNA,C正确;D、高温变性后的蛋白质中肽键没有被水解,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D正确。故选B。6.下列有关糖类和脂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单糖不能水解,可直接被细胞吸收,葡萄糖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B.
9、 DNA、RNA、ATP和酶的组成中一定都有糖类C. 脂质分子中氧的含量远远少于糖类,而氢的含量更多D. 脂质中的磷脂和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青少年应适量增加摄入【答案】B【解析】【分析】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单糖是不能水解的糖,其中葡萄糖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DNA中含脱氧核糖,RNA、ATP中含有核糖;糖类和脂肪相比较,脂肪分子中氧的含量远远少于糖类,而氢的含量多于糖类;磷脂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生物膜的基本骨架,固醇中的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详解】A. 单糖不能水解,可直接被细胞吸收,葡萄糖是细胞中主要的能源物质,A正确;B. 绝大多数酶
10、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故酶的组成中不一定都有糖类,B错误;C. 脂质分子中氧的含量远远少于糖类,而氢的含量更多,C正确;D. 脂质中的磷脂和胆固醇都参与动物细胞膜的建构,胆固醇还与脂质的运输有关,青少年应适量摄入,D正确。7.下列关于“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甲基绿和吡罗红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实验中应分别加入甲基绿和吡罗红B. 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C. 该实验用口腔上皮细胞而不用叶肉细胞,是因为叶肉细胞不含RNAD. 盐酸有利于染色质中DNA与蛋白质分离,不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答案】B【解析】【分析】观察DNA和R
11、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原理是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与DNA的亲和力强,吡罗红与RNA的亲和力强,甲基绿能将DNA染成绿色,吡罗红能将RNA染成红色,利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对细胞染色,可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详解】A. 该实验中甲基绿和吡罗红应该混合使用,A错误;B. 盐酸的作用是改变细胞膜的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B正确;C. 该实验用口腔上皮细胞而不用叶肉细胞,是因为叶肉细胞中含有绿色的叶绿体,影响观察效果,C错误;D
12、. 盐酸有利于染色质中DNA与蛋白质分离,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D错误。8.如图所示的某条多肽链中有3个甘氨酸(分别位于第8、20、23位)参与其组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此多肽至少含有N和O各30个B. 形成此多肽时,参与脱水缩合的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540C. 用特殊水解酶选择性除去3个甘氨酸,形成的产物中有4条多肽链D. 组成此多肽的氨基酸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都不变,也可构成多种蛋白质分子【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可知,该多肽链中甘氨酸的位置是位于第8、20、23位,因此水解掉3个甘氨酸会形成4条肽链和3个氨基酸;蛋白质的多样性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
13、顺序和蛋白质的空间结构都有关系。【详解】A、该多肽链是由30个氨基酸形成一条碳链,至少含有30个N原子,至少含有302-29=31个O原子,A错误;B、该多肽链由30个氨基酸组成,脱去的水分子数=30-1=29,因此参与脱水缩合的氨基酸相对分子总量减少了1829=522,B错误;C、用特殊水解酶选择性除去3个甘氨酸,形成的产物是4条肽链中,第21、22号氨基酸构成的是二肽, C错误;D、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变,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改变,蛋白质分子也会改变,D正确。故选D。考点:氨基酸的脱水缩合【点睛】(1)多肽链中N原则的个数至少与组成肽链的氨基酸的氨基酸的个数相同,O原子的个数=组成肽
14、链的氨基酸中的O原子总数-脱去的水分子数=氨基酸的个数+肽链数目;(2)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肽链过程减少的相对分子质量是脱去的水分子相对分子质量的总和。9.下列关于细胞膜叙述,正确的是( )A. 鸡血细胞常用来制备较纯净的细胞膜B. 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具有识别和保护、润滑作用C. 用蛋白酶处理细胞膜可改变其组成,不改变其通透性D. 多细胞生物体内细胞间功能协调性的实现完全依赖于信息交流【答案】B【解析】【分析】1、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放在清水中发生渗透作用,再离心制备细胞膜。2、磷脂双分子层和膜上的载体决定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3、在多细胞生物体内,各个细胞不是孤立的,它们必
15、须保持功能的协调,这种协调不仅依赖于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也依赖于细胞膜的信息交流。【详解】A、鸡血细胞中含有各种细胞器膜和核膜,不能用来制备细胞膜,A错误;B、细胞膜上的糖被具有识别和保护润滑作用,B正确;C、用蛋白酶处理细胞膜会破坏细胞膜中蛋白质,改变其通透性,C错误;D、多细胞生物体内细胞间功能协调性的实现依赖于物质转换、能量转换和信息交流,D错误。故选B。10. 下列关于生物膜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唾液淀粉酶的合成及运输途径中直接有关的膜结构是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B. 醋酸洋红染液能将洋葱根尖细胞内的染色体染色,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C. 实现大鼠脾脏细胞与兔骨
16、髓瘤细胞融合的原理是膜的流动性D. 相对于心肌细胞,胰岛细胞中高尔基体膜成分的更新速度更快【答案】B【解析】【详解】唾液淀粉酶是分泌蛋白,合成分泌直接相关的膜结构是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A正确;醋酸洋红染液能将洋葱根尖细胞内的染色体染色,细胞已杀死了,细胞膜失去了选择透过性,B错误;细胞融合体现了膜的流动性,C正确;分泌蛋白合成旺盛细胞高尔基体膜更新快,D正确;故选B。11. 对下列生物分类正确的是( )颤藻 曲霉菌 变形虫 小球藻 水绵SARS病毒 醋酸杆菌 烟草花叶病毒 肺炎双球菌A. 有细胞器核糖体的生物有B. 具有叶绿体的生物有C. 具有核膜的生物只有D. 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于
17、拟核中【答案】D【解析】【分析】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类 别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细胞大小较小(一般110um)较大(1100um)细胞核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染色体,只有拟核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细胞质只有核糖体,没有其它复杂的细胞器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等细胞壁细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详解】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具有核糖体,所以SARS病毒和烟草花叶病毒不具有核糖体,A错误;B、颤藻属于原核生物,细胞中没有叶绿体,B错误;C、真核细胞具有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所以曲霉菌、变形虫、小球藻和水绵都具有核膜,C错误;D、颤藻
18、、醋酸杆菌、肺炎双球菌都是原核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它们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拟核中,D正确。故选D。12.下列关于细胞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含有核酸的细胞器有叶绿体、核糖体、细胞核等B. 破坏植物细胞的高尔基体,可能会形成双核细胞C. 溶酶体能合成多种水解酶,便于分解衰老的细胞器D. 葡萄糖可在线粒体内被彻底氧化分解为CO2和H2O【答案】B【解析】【分析】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功能:细胞器分布形态结构功 能线粒体动植物细胞双层膜结构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细胞的“动力车间”叶绿体植物叶肉细胞双层膜结构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内质网动植物细胞单
19、层膜形成的网状结构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高尔基体动植物细胞单层膜构成的囊状结构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动物细胞高尔基体与分泌有关;植物则参与细胞壁形成)核糖体动植物细胞无膜结构,有的附着在内质网上,有的游离在细胞质中合成蛋白质的场所;“生产蛋白质的机器”溶酶体动植物细胞单层膜形成的泡状结构“消化车间”,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且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和细菌液泡成熟植物细胞单层膜形成的泡状结构;内含细胞液(有机酸、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充盈的液泡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中心体动物或某些低等
20、植物细胞无膜结构;由两个互相垂直的中心粒及其周围物质组成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详解】A、含有核酸的细胞器有叶绿体、核糖体,而细胞核不属于细胞器,A错误;B、植物细胞中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因此破坏植物细胞的高尔基体可能会形成双核细胞,B正确;C、溶酶体中含有多种水解酶,但其不能合成水解酶,C错误;D、线粒体不能直接利用葡萄糖,葡萄糖要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成丙酮酸后才能进入线粒体被进一步氧化分解成CO2和H2O,D错误。故选B。13.细胞内很多化学反应都是在生物膜上进行的,如图表示真核细胞中4种生物膜上发生的化学变化示意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与唾液淀粉酶的加工有关B. 破坏根尖分生区的
21、,将会形成多核细胞C. 是叶绿体内膜D. 中蛋白质的含量较多【答案】C【解析】【分析】唾液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后分泌至细胞外;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属于多糖,其合成与高尔基体有关;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O2与H 生成水的反应属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详解】A、唾液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多肽链,经内质网加工成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A正确;B、高尔基体与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有关,将葡萄糖合成纤维素,如果在有丝分裂末期细胞壁不能形成,细胞中会出现多个细胞核,B正确;C、水的光解属于光反应
22、阶段,场所发生在类囊体膜上,C错误;D、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的场所在线粒体的内膜上,上面含的酶较多,蛋白质种类和数量也较多,D正确。故选C。考点:本题考查生物膜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14.胸苷在细胞内可以转化为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用含有3H胸苷的营养液处理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一段时间后,含有放射性的结构有细胞核 线粒体 叶绿体 核糖体 内质网 高尔基体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胸苷可以转化为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是合成DNA的原料,与DNA的复制有关。根尖分生区细胞不含叶绿体,含有DNA的
23、结构只有细胞核和线粒体,所以含有放射性的结构有细胞核和线粒体,故D正确。15. 将一个细胞中的磷脂成分全部提取出来,并将它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结果发现这个单分子层的表面积相当于原来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这个细胞很可能是( )A. 人的白细胞B. 鸡的红细胞C. 蛔虫的体细胞D. 大肠杆菌细胞【答案】D【解析】【分析】细胞膜是磷脂双分子层构成基本骨架,由题意可知,将一个细胞中的磷脂成分全部抽取出来,并将它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结果发现这个单分子层的表面积相当于原来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说明这个细胞只含有细胞膜,不含细胞器膜和核膜,然后判断选项中不含细胞器膜和核膜的细胞即可。【详解】
24、A、人体白细胞含有细胞器膜与核膜,A错误;B、鸡的红细胞含有细胞器膜和核膜,B错误;C、蛔虫的体细胞具膜细胞器和核膜,C错误;D、大肠杆菌细胞属于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和具膜细胞器,只含有细胞膜,D正确。故选:D。16.下列不能体现细胞膜流动性的是( )A. 由一个细胞分裂为两个子细胞B. 高尔基体产生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C. 萎蔫的植物细胞出现质壁分离D. 细胞膜糖蛋白的识别过程【答案】D【解析】【分析】1、细胞膜的结构成分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说明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2、质壁分离、胞吐以及细胞一分为二均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核糖体是无膜细胞器,mRNA与核糖体结合与细胞膜
25、的流动性无关。【详解】A、一个动物细胞的细胞膜向内凹陷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A错误;B、高尔基体产生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B错误;C、萎蔫的植物细胞外界溶液浓度高,细胞失水,而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出现质壁分离,原生质层的收缩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C错误;D、动物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的识别过程,体现质膜信息交流的功能,与流动性无关,D正确。故选D。17.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跨膜运输(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和非跨膜运输(胞吞和胞吐)。下列有关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的判断,正确的是A. 依据是否消耗能量,只要运输过程中耗能就是主动运输B. 依据物质浓
26、度梯度,顺浓度梯度的运输一定是自由扩散C. 依据是否需要载体蛋白,需要载体蛋白的运输就是协助扩散D. 依据跨膜的层数,跨膜层数为0的就是胞吞或胞吐【答案】D【解析】【分析】物质跨膜运输包括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被动运输是顺浓度梯度的运输,不需要消耗能量,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前者不需要载体,后者需要载体。主动运输是逆浓度梯度的运输,需要载体,需要消耗能量。【详解】依据是否消耗能量,主动运输和胞吞(吐)均需要消耗能量,A错误;依据物质浓度梯度,顺浓度梯度的运输可能是自由扩散或协助扩散,B错误;依据是否需耍载体蛋白,需要载体蛋白的运输可能是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C错误;依据跨膜的层数,跨膜层数为0的
27、就是胞吞或胞吐,D正确。故选D。18. 下图X、Y、Z是细胞的三种化合物,X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Y、Z是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细胞膜的基本骨架由一层Z分子组成B. 细胞膜的功能主要依靠物质X来实现C. 细胞过度失水可能会导致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D. 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需要的载体是图中的Y或Z【答案】C【解析】【详解】A 、由图分析可知X应是糖类,Y是蛋白质,Z磷脂。是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两层磷脂双分子层组成,A错误。B、细胞膜的功能主要靠Y蛋白质来实现,B错误。C、细胞过度失水可能会使细胞失去活性,细胞膜也就失去了选择透过性,C正确。D、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需
28、要的载体是图中的Y,D错误。故选C【点睛】易错警示 规避与细胞膜结构与功能相关的4个失分点(1)不同细胞膜的组成成分种类相同,但各组分的含量不同,这与细胞的功能有关,如功能越复杂的膜中,蛋白质数量越多。(2)细胞膜的组分并不是不可变的,如细胞癌变过程中,细胞膜组分发生变化,糖蛋白含量下降,产生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等物质。(3)糖类主要与蛋白质和脂质结合形成糖蛋白和糖脂,二者都与细胞识别作用有关。(4)细胞膜结构图示中糖蛋白的多糖侧链是判断生物膜内、外侧的依据,多糖侧链所在的一侧为细胞膜外侧,另一侧则为细胞膜内侧。19.ATP在细胞内的含量及其生成速度分别为( )A. 很多、很
29、快B. 很少、很快C. 很多、很慢D. 很少、很慢【答案】B【解析】【分析】ATP的结构简式是A-PPP,其中A代表腺苷,T是三的意思,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ATP和ADP的转化过程中,能量来源不同:ATP水解释放的能量,来自高能磷酸键的化学能,并用于生命活动;合成ATP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场所不同:ATP水解在细胞的各处;ATP合成在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详解】ATP是直接能源物质,在细胞内含量很少,但是通过ATP与ADP之间的相互转化,使细胞内的ATP总是处于动态平衡之中,从而保证了细胞能量的持续供应,因此细胞中ATP与ADP之间的转化是十分迅速的。故选B。20
30、.下图表示在最适温度下,麦芽糖酶的催化速率与麦芽糖量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a、b两点麦芽糖酶的利用率相同B. 若温度上升5,b点向下方移动C. 减少麦芽糖量,酶的活性一定下降D. 可用斐林试剂鉴定麦芽糖的分解情况【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曲线可知a、b两点的催化效率不同,因此ab两点的麦芽糖酶的利用率不同,故A错误;该实验是在最适温度下进行的,所以不论温度升高还是降低,酶的活性均会下降,b点都将下移,故B正确;麦芽糖量并不影响酶的活性,故C错误;麦芽糖酶能将1分子麦芽糖分解成2分子的葡萄糖,而麦芽糖和葡萄糖均属于还原糖,所以不能用斐林试剂鉴定麦芽糖是否完全分解,故D错误。故选B
31、21.现有甲、乙、丙三支试管,先向三支试管内加入2mL可溶液淀粉溶液,再按下图所示步骤操作,然后分别用斐林试剂检验。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甲试管和乙试管对照,说明酶具有专一性B. 甲试管和丙试管对照,说明酶活性受高温影响C. 实验结果是甲试管内会出现砖红色沉淀D. 实验结果是乙试管和丙试管内出现砖红色沉淀【答案】D【解析】【分析】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下,会水解形成麦芽糖,麦芽糖属于还原性糖。还原性糖与斐林试剂水浴加热会出现砖红色沉淀。【详解】A、甲和乙试管对照,乙不能水解淀粉,故说明酶具有专一性,A正确;B、甲和丙试管对照,自变量是温度,故说明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B正确;C、甲试管内唾
32、液淀粉酶可水解淀粉,形成还原性糖,故实验结果是甲试管内出现砖红色沉淀,C正确;D、实验结果是甲试管内出现砖红色沉淀,乙、丙试管内不出现砖红色沉淀,D错误。故选D。【定位】酶的特性;检测还原糖的实验22.下列有关生物体中酶和ATP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酶的合成场所不一定是核糖体B. 从含胃蛋白酶的提取液中沉淀该酶可用盐析的方法C. ATP中全部高能磷酸键断裂后,形成的产物有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和磷酸D. 高温和低温时酶的催化效率均极低,其原因是相同的【答案】D【解析】【分析】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2、ATP是一种含有高能磷酸键的
33、有机化合物,是生命活动能量的直接来源;ATP 的结构简式是 A-PPP,其中 A 代表腺苷,T 是三的意思,P 代表磷酸基团;ATP和ADP的转化过程中,所需的酶的种类不同、能量来源不同(ATP水解释放的能量,来自高能磷酸键的化学能,并用于生命活动,而合成ATP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场所不同(ATP水解在细胞的各处,而ATP合成在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详解】A、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因此绝大多数酶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部分酶的合成场所是细胞核,A正确;B、盐析可使蛋白质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降低,但不影响蛋白质的活性,而胃蛋白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因此从胃蛋白酶的提取
34、液中沉淀该酶可用盐析的方法,B正确;C、ATP脱去2个磷酸基团后可形成AMP,即腺嘌呤核糖核苷酸,C正确;D、高温能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但低温不能破坏酶的空间结构,D错误。故选D。23. 下列细胞中,其无氧呼吸过程会以乳酸为主要产物的是A. 密闭塑料袋中苹果的细胞B. 用于制作酒精的酵母菌C. 剧烈奔跑时的马骨骼肌细胞D. 浇水过多的青菜根部细胞【答案】C【解析】苹果无氧呼吸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A错误。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B错误。动物细胞无氧呼吸产物是乳酸;C正确。浇水过多的青菜根部细胞无氧呼吸产物主要是酒精和二氧化碳;D错误。【考点定位】本题考查无氧呼吸的相关知识。24.向正
35、在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悬浮液中分别加入a,b,c,d 4种抑制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a能抑制丙酮酸分解,则使丙酮酸的消耗增加B. 若b能抑制葡萄糖分解,则使丙酮酸增加C. 若c能抑制ATP形成,则使ADP的消耗增加D. 若d能抑制H氧化成水,则使O2的消耗减少【答案】D【解析】【分析】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产生丙酮酸和H,同时合成少量ATP,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形成二氧化碳和H,同时合成少量ATP,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是H与氧气结合形成水,合成大量ATP,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详解】A、若a能抑制丙酮酸分解,则使丙酮酸的消耗
36、减少,A错误;B、若b能抑制葡萄糖分解,而丙酮酸仍然在消耗,则使丙酮酸减少,B错误;C、若c能抑制ATP的形成,则ADP的消耗会减少,C错误;D、H氧化成水消耗O2,若d能抑制H氧化成水,O2的消耗必然会少,D正确。故选D。25.甲、乙两图均表示氧浓度对呼吸作用(底物为葡萄糖)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 甲图中,氧浓度为a时只进行无氧呼吸,呼吸产物中有乳酸或酒精B. 乙图中,储存种子或水果时,A点对应的氧浓度最适宜C. 甲图中,氧浓度为d时只进行有氧呼吸D. 根据乙图可知,氧浓度较低时抑制有氧呼吸,氧浓度较高时促进有氧呼吸【答案】C【解析】从图甲中可以看出,在氧浓度为a时,只释放C
37、O2而不吸收O2,说明只进行无氧呼吸,但能产生CO2的无氧呼吸不会产生乳酸,A错误;图乙中,A点对应的氧浓度为0,此时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对细胞不利,所以氧浓度为0时不适合储存种子或水果,B错误;图甲中,氧浓度为d时,氧气的吸收量等于二氧化碳的释放量,说明只进行有氧呼吸,C正确;氧气不会抑制有氧呼吸的进行,D错误。26. 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下列关于叶绿体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 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分布在类囊体腔内B. H2O在光下分解为H和O2的过程发生在基质中C. CO2的固定过程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D. 光合作用的产物淀粉是在基质中合成的【答案】D【解析】叶绿体中的
38、色素主要分布在类囊体膜上,H2O在光下分解的过程也是在类囊体膜上进行的,CO2的固定和淀粉的合成发生在暗反应中,在叶绿体的基质中进行。所以D正确。27.某研究组获得了水稻的叶黄素缺失突变体。将其叶片进行了红光照射光吸收测定和色素层析条带分析(从上至下),与正常叶片相比,实验结果是()A. 光吸收差异显著,色素带缺第2条B. 光吸收差异不显著,色素带缺第2条C. 光吸收差异显著,色素带缺第3条D. 光吸收差异不显著,色素带缺第3条【答案】B【解析】【分析】叶绿体中色素的分离采用纸层析法,原理是四种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扩散速度快,结果从上而下分别是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
39、、叶绿素a(蓝绿色)和叶绿素b(黄绿色);叶黄素和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详解】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所以缺少叶黄素时对红光的吸收差异不显著;叶绿体中色素层析后色素带从上到下依次为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因此缺少从上至下第2条。故选B。28.下列用鲜菠菜进行色素提取、分离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 应该在研磨叶片后立即加入CaCO3,防止酸破坏叶绿素B. 即使菜叶剪碎不够充分,也可以提取出4种光合作用色素C. 为获得10ml提取液,研磨时一次性加入10mL乙醇研磨效果最好D. 层析完毕后应迅速记录结果,否则叶绿素条带会很快随溶液挥发消失【答案
40、】B【解析】【详解】A、CaCO3可防止酸破坏叶绿素,所以可在研磨前加入少许CaCO3,A错误;B、即使菜中叶剪碎不够充分,也不明显影响研磨,且色素含量并没有减少,所以仍可提取出4种光合作用色素,B正确;C、由于研磨时乙醇挥发,故为获得10ml提取液,研磨时应加入多于10mL乙醇,C错误;D、层析完毕后应迅速记录结果,否则叶绿素条带会因色素分解而消失,但不会随层析液挥发而消失,D错误。故选B。29.下列关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分裂间期有DNA和中心体的倍增B. 分裂间期DNA含量和染色体组数都加倍C. 纺锤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D. 染色单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
41、于分裂后期【答案】A【解析】【分析】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解】A、动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有DNA和中心体的复制,A正确;B、分裂间期DNA含量加倍,但染色体数不变,B错误;C、纺锤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末期,C错误;D、染色单体形成与分裂间期,消失于分裂后期,D错误。故选A。30.将一块3cm3cm6cm的含酚酞的琼脂块切成三块
42、边长分别为1cm、2cm、3cm的正方体。将3块琼脂块放在装有NaOH溶液的烧杯内,淹没浸泡10分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随琼脂块增大,NaOH扩散速率不变B. 随琼脂块减小,琼脂块中变红的体积增大C. 随琼脂块减小,琼脂块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增大D. 随琼脂块增大,琼脂块中变红的体积所占的比例减小【答案】B【解析】【分析】琼脂块模拟的细胞大小,不同大小的琼脂块,氢氧化钠扩散的速度相同,深度相同,但是扩散的体积不同。扩散的体积占总体积的比值代表物质运输效率。【详解】随琼脂块增大,NaOH扩散速率不变,A正确;不同琼脂块中,氢氧化钠扩散的深度相同,故随琼脂块减小,琼脂块中变红的体积变小,B错误;
43、随琼脂块减小,琼脂块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增大,物质运输效率会增大,C正确;随琼脂块增大,琼脂块中变红的体积所占的比例减小,物质运输效率降低,D正确。故选B。【点睛】细胞体积越大,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运输效率越低。31.下列图示分别表示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对其描述正确的是( )A. 甲、乙、丙三个细胞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后期和中期B. 甲、乙、丙三个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与DNA分子数比例都为121C. 甲细胞进行中心体复制,发出星射线,形成了纺锤体D. 该生物可能是低等植物【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细胞具有中心体,并且没有细胞壁,应表示动物细胞的有丝分
44、裂。甲细胞中染色体散乱的分布在纺锤体的中央,表示有丝分裂前期;乙细胞中发生着丝点的分裂,表示有丝分裂后期;丙细胞中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表示有丝分裂中期。【详解】A、甲细胞中染色体散乱的分布,乙细胞中发生着丝点的分裂,丙细胞中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它们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后期和中期,A正确;B、甲、丙细胞的染色体、染色单体、DNA数量比都为1:2:1,而乙细胞中着丝点分裂,没有染色单体,B错误;C、中心体复制发生在间期,甲细胞从中心体周围发出星射线形成了纺锤体,表示有丝分裂前期,C错误;D、由乙图细胞膜向内凹陷可判断该生物是动物,D错误。故选A。32.下列关于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解释错
45、误的是( )A. 体积越大,物质的运输效率越低B. 表面积和体积的关系限制了长大C. 细胞核中的DNA不会随着细胞长大而增加D. 酶促反应和核糖体必须占有一定的空间【答案】D【解析】【分析】生物的生长主要是指细胞体积的增大和细胞数量的增加细胞不能无限长大,原因:(1)细胞的表面积和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相对表面积越大,越有利于物质的迅速转运和交换;(2)细胞核所能控制的范围有限但细胞也不是越小越好,因为酶促反应和核糖体需要占有细胞一定空间。【详解】A、体积越大,相对表面积越小,越不利于物质的迅速转运和交换,A正确;B、细胞的表面积和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相对表面积越大,越有利于物质
46、的迅速转运和交换,B正确;C、细胞核DNA是遗传物质,不会随细胞体积扩大而增加,C正确;D、酶促反应和核糖体需要占有细胞一定空间,只能说明细胞不是越小越好,并不是细胞不能长大的原因,D错误。故选D。33. 下面图1中,ab表示一个细胞周期,cd表示另一个细胞周期。图2中,按箭头方向,表示细胞周期。从图中所示结果分析其细胞周期,不正确的是()A. 图1中的a、图2中BA细胞正在进行DNA复制B. 图1中的b、图2中AB时会出现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时期C. 图1中染色单体形成发生在段D. 图2中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是BB【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1中,a和c段表示分裂间期,b和d段表示分
47、裂期,其中a+b、c+d表示一个细胞周期。图2中,BA表示分裂间期,AB表示分裂期,BB表示一个细胞周期。【详解】图1的中a、图2中BA都表示分裂间期,此时细胞正在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A正确;图1的中b、图2中AB都表示分裂期,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其中后期染色体数目因着丝点的分裂而加倍,B正确;细胞周期中染色单体形成发生在间期,故发生在a段,C错误;细胞周期中,应先是分裂间期,后是分裂期,故图2中,细胞周期应为从B到A再到B,D正确。34. 以下生命历程不是由基因决定的是( )A. 人红细胞成熟B. 造血干细胞分化C. 神经细胞坏死D. 蛙的红细胞无丝分裂【答案】C【解
48、析】【详解】细胞生长、分裂、分化和凋亡都受基因控制,而细胞坏死是细胞非正常死亡,不受基因控制,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生命历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35. 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在细胞核重编程研究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英国和日本的两位生物学家。所谓“细胞核重编程”即将人类成熟的体细胞重新诱导回干细胞状态,它们就有再分化形成多种类型细胞的可能,可应用于临床医学。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细胞核重编程与细胞内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密切相关B. 该项研究为临床上解决器官移植的排斥反应带来希望C. “动物细胞的
49、分化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将可能被改写D. 他们的实验验证了动物细胞的全能性【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细胞分化和全能性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详解】细胞核重编程主要是细胞内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故A正确。干细胞具有分化能力,可以为器官移植的排斥带来一定的治疗希望,故B正确。动物细胞的分化是不可逆的,在此恢复了可逆,故C正确。因为没有发育成完整个体,不能验证动物细胞的全能性,故D错误。36.下列关于细胞分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分化不会改变细胞内的遗传物质B. 细胞分化具有普遍性、持久性和不可逆性C. 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D. 随着细胞分化的进行,
50、细胞的全能性降低并最终丧失【答案】D【解析】【分析】关于“细胞分化”,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2)细胞分化的特点:普遍性、稳定性、不可逆性;(3)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4)细胞分化的结果:使细胞的种类增多,功能趋于专门化。【详解】A、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不会改变细胞内的遗传物质,A正确;B、细胞分化具有普遍性、持久性和不可逆性的特点,B正确;C、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C正确;D、随着细胞分化的进行,细胞的全能性降低,但没有丧失,D错误。故选D
51、。37. 下列哪项不是细胞衰老的特征( )A. 细胞内多种酶活性降低B. 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C. 细胞内呼吸速率减慢D. 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功能增强【答案】D【解析】【分析】衰老细胞的特征:细胞内水分减少,体积变小,新陈代谢速度减慢;细胞内酶的活性降低;细胞内的色素会积累;细胞内呼吸速度减慢,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颜色加深线粒体数量减少,体积增大;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详解】衰老细胞多种酶的活性降低,A正确;衰老细胞细胞内的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B正确;细胞内呼吸速度减慢,C正确;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D
52、错误。38.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的七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正确地运用统计方法,孟德尔发现在不同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2的分离比具有相同的规律B. 解释实验现象时,提出的“假说”之一: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C. 根据假说,进行“演绎”: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实验后代应出现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D. 假说能解释F2自交产生3:1分离比的原因,所以假说成立【答案】D【解析】【分析】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提出问题(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 做出
53、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 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 得出结论(分离定律)。【详解】孟德尔通过运用统计学方法,对不同性状杂交实验分析发现F2性状分离比都是相同的分离比,A正确;解释实验现象时,孟德尔提出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是假说的内容之一,B正确;提出假说,依据假说进行演绎,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实验后代应出现两种表现型
54、,且比例为1:1,C正确;假说能解释自交实验,但是假说是否成立需要通过测交实验去验证,D错误。故选D。39.基因型为Aa的豌豆植株所产生的配子间的数量关系可表示为A. =B. A:a=1:1C. A:a=1:1D. 【答案】C【解析】【分析】Aa的植株在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A与a发生分离,没有变异的情况下,雌配子中携带A基因和a基因的数量相当,雄配子中携带A基因和a基因的数量也相当。【详解】A、生物产生雌雄配子的方式为减数分裂,一般情况下雌配子的数量远小于雄配子的数量,A错误;B、一般情况下雌配子的数量远小于雄配子的数量,B错误;C、Aa的植株在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A与a发生分离,使得雌配子中携带
55、A基因和a基因的数量相当,雄配子中携带A基因和a基因的数量也相当,C正确;D、一般情况下雌配子的数量远小于雄配子的数量,D错误。故选C。40.大豆的白花和紫花是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紫花紫花紫花,紫花紫花301紫花+101白花,紫花白花208紫花,紫花白花98紫花+102白花。能判断显性和隐性关系的是A. 和B. 和C. 和D. 和【答案】D【解析】【分析】显隐性的判断: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产生的后代只有一种表现型,该表现型即为显性性状;亲本只有一种表现型,后代出现亲本所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即为隐性性状。【详解】紫花紫花301紫花+101白花,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可以确定白色是
56、隐性性状;紫花白花208紫花,后代只有一种表现型,可以确定紫色是显性性状。综上所述,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二、非选择题41.回答下列有关蛋白质的问题:(1)下图为脑啡肽的结构简式,据图回答:脑啡肽是由5个氨基酸失去4分子的水形成的,这样的反应叫_。该化合物中有_个羧基。脑啡肽分子是由_种氨基酸形成的,造成氨基酸种类不同的原因是_。(2)一些大分子蛋白质的结构非常复杂,高温、X射线、强酸、强碱、重金属盐等会引起蛋白质变性,其原因主要是蛋白质的_遭到破坏。(3)现有800个氨基酸,其中氨基总数为810个,羧基总数为808个,由这些氨基酸合成的含有2条肽链的蛋白质,共有_个肽键和_个
57、氨基,至少含有的O个数是_。【答案】 (1). 脱水缩合 (2). 1 (3). 4 (4). R基不同 (5). 空间结构 (6). 798 (7). 12 (8). 818【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蛋白质,考查对蛋白质、氨基酸结构的理解和蛋白质的有关计算。解答此题,可根据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和脱水缩合反应特点理解蛋白质分子中肽键数、氨基数、羧基数、N原子数、O原子数与氨基酸数目之间的关系。(1)脑啡肽中有1个羧基,是由5个氨基酸经过脱水缩合形成的。脑啡肽分子中从左到右第二、三个氨基酸R基相同,属于同一种氨基酸,共由4种氨基酸形成,R基的种类决定氨基酸种类。(2)高温、X射线、强酸、强碱、重金属
58、盐等会引起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导致蛋白质变性。(3) 800个氨基酸中氨基总数为810个,羧基总数为808个,则可知这些氨基酸的R基中有氨基810800=10个,有羧基808800=8个,由这些氨基酸合成的含有2条肽链的蛋白质,共有8002=798个肽键,不考虑R基中的氨基和羧基,一条肽链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含有的氧原子数为氨基数+1,该蛋白质含有10+2=12个氨基,至少含有的O个数为800+2+82=818个。【点睛】利用原子守恒法进行蛋白质的计算:(1)碳原子数氨基酸的分子数2R基上的碳原子数。(2)氢原子数各氨基酸中氢原子的总数脱去的水分子数2。(3)氧原子数各氨基酸中氧原子的总
59、数脱去的水分子数。(4)氮原子数肽链数肽键数R基上的氮原子数各氨基酸中氮原子的总数。42.如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1)图中构成细胞膜基本支架的结构是_。(2)与细胞膜的识别功能有关的结构是_。(3)吞噬细胞吞噬细菌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性。这是因为_。(4)不同细胞的细胞膜的生理功能不同,主要取决于细胞膜上的哪些结构的不同?_(填写标号)。(5)细胞膜的外侧是_(填“M”或“N”)侧,判断的依据是_。(6)该种细胞膜的结构模型被称为_。【答案】 (1). D磷脂双分子层 (2). E糖蛋白 (3). 流动 (4). 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都能运动 (5
60、). B (6). M (7). 糖蛋白有细胞识别作用,位于细胞膜外侧 (8). 流动镶嵌模型【解析】分析】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还有少量的糖类;图中A是糖类,B是蛋白质,C是磷脂分子。图中D表示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E表示糖蛋白,糖蛋白存在于细胞膜的外表面,因此M表示细胞外侧,N表示细胞内侧。细胞膜的功能: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3、进行细胞间的物质交流【详解】(1)D表示磷脂双分子层,是细胞膜的基本支架。(2)细胞膜上的E糖蛋白,与细胞膜的识别功能有关。(3)细胞膜上的大多数蛋白质和磷脂分子都是可以运动的,因此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比如巨噬
61、细胞吞噬细菌的过程可以体现这一特点。(4)不同细胞细胞膜的生理功能不同,主要取决于细胞膜上的B蛋白质。(5)因为糖蛋白只能位于细胞膜的外表面,因此M是细胞膜的外侧。(6)该图是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点睛】本题考查了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有关知识,考生要能够识记组成细胞膜的成分,并识别图中字母指代;识记细胞膜的上的糖蛋白存在于细胞膜的外表面;识记细胞膜的功能,同时结合题意进行相关解答。43.图1为某植物所在密闭大棚内一昼夜CO2浓度的变化,图2表示该植物在温度为A时光照强度分别为a、b、c、d时单位时间内气体的变化情况。图3为25 时,m、n两种植物CO2吸收量随光照强度的变化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62、(1)图1甲点时植物叶肉细胞中合成ATP的场所有_,甲、乙、丙、丁中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的点是_,对应图2中的_(用a、b、c、d表示)。(2)图2光照强度为a时,植物光合作用生产的有机物的量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的量,光照强度为d时,植物光合作用需要从外界吸收_个单位CO2。 (3)图3中,对于n植物,假如白天和黑夜各12 h,平均光照强度在_klx以上植物才能生长。对于m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最适温度分别为25 和30 。若使温度提高到30 (其他条件不变),图中P点向_方向移动,M点向_方向移动。【答案】 (1).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2).
63、 乙、丙 (3). c (4). 小于 (5). 2 (6). X (7). 右 (8). 左下【解析】分析】1、呼吸作用是指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总过程。2、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3、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强。当光照强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详解】(1)图1中甲点只进行呼吸作用,则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在图1中乙和丙点处于拐点,代表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强度相
64、等,在图2中c点二氧化碳释放量为0,氧气的产生总量为6,说明细胞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都用于了光合作用,即光合作用速率等与呼吸作用速率。(2)光照强度为a时,没有氧气的产生,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的量小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的量。在d点,氧气的产生总量为8,有氧呼吸产生6个单位二氧化碳,需要从外界吸收2个单位的二氧化碳。(3)由图3可知n植物呼吸作用是1,在光照强度等于X时,净光合作用为1,12小时光照和黑暗,只要光照强度大于X就会有有机物的积累,就能正常生长。P点是m植物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的点,温度升高到30时,光合作用强度下降,呼吸作用增强,因此应向右移动,M是光饱和点
65、,光合作用强度下降,因此M向左下方移动。【点睛】本题考查了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有关知识,考查全面,意在考查考生分析题图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44.如图1、图2表示细胞的有丝分裂图像,图3表示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中DNA含量的变化,图4表示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染色单体数目与核DNA数目的关系。回答下列问题:(1)图1表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而图2表示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作出这种判断的理由是_。(2)请在方框内画出图1所示细胞的前一个时期的细胞分裂图像。_(3)图3表示在一个细胞周期中每条染色体中的DNA含量变化,分裂期应该位于该图中的_
66、段。(4)按照细胞周期中各时期的先后顺序,图4中、的正确排序是_。【答案】 (1). 图1细胞有中心体,无细胞壁和细胞板而图2细胞没有中心体、有细胞壁和细胞板 (2). (3). BE (4). 【解析】【分析】分析图1:该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分析图2:该细胞中央含有细胞板,处于有丝分裂末期;分析图3:AB段形成的原因是DNA的复制;BC段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CD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DE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分析图4:表示有丝分裂后期,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表示有丝分裂末期。【详解】(1)图1细胞含有中心体,不含细胞壁,属于动物细胞,而图2细胞不
67、含中心体,但含有细胞壁和细胞板,为植物细胞。(2)图1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其前一个时期是中期,此时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如图所示:。(3)图3表示在一个细胞周期中每条染色体中的DNA含量变化,其中AB段表示分裂间期,BC段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DE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因此,分裂期应该位于该图中的BE段。(4)图4中:表示有丝分裂后期,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表示有丝分裂末期,因此,的正确排序是。【点睛】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曲线图和柱形图,考查细胞的有丝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含量变化规律,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答题。45.安
68、哥拉兔的长毛和短毛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性状。用纯种安哥拉兔进行杂交实验,产生大量的F1和F2个体,杂交亲本及实验结果如下表。实验一()长毛短毛()F1雄兔全为长毛雌兔全为短毛实验二F1雌雄个体交配F2雄兔长毛短毛=31雌兔长毛短毛=13请回答:(1)在_兔中,短毛为显性性状。(2)用多只纯种短毛雌兔与F2长毛雄兔杂交,子代性状和比例为_。(3)安哥拉兔的长毛和短毛性状既与_有关,又与_有关。【答案】 (1). 雌 (2). 雌兔全为短毛,雄兔有长毛有短毛且比例为21 (3). 基因型 (4). 雌雄【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长毛(雄)短毛(雌)的子代中,雄兔全为长毛,说明雄兔中,长
69、毛为显性性状;雌兔全为短毛,说明雌兔中,短毛为显性性状。又F1雌、雄个体交配,子代雄兔中长毛:短毛=3:1,雌兔中长毛:短毛=1:3,都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且控制长毛和短毛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分析图表,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详解】(1)安哥拉兔的控制长毛和短毛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在雄兔中,长毛为显性性状;在雌兔中,短毛为显性性状。(2)用A1和A2分别表示长毛基因和短毛基因,F2长毛雄兔的基因型中纯合A1A1占1/3,杂合A1A2占2/3,纯种短毛雌兔基因型是A2A2,杂交后代,有两种基因型,即2/3A1A2、1/3A2A2,子代性状和比例为雌兔全为短毛,雄兔有长毛和短毛且比例为21。(3)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安哥拉兔的长毛和短毛性状既与基因型有关,又与雌雄性别有关。【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图表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