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单元 达标测试卷安徽专版七年级语文下(R版)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10分)(1)_,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其一)(2)河流大野犹嫌束,_。(谭嗣同潼关)(3)我寄愁心与明月,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4)_,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5)君问归期未有期,_。(李商隐夜雨寄北)(6)_,百般红紫斗芳菲。(韩愈晚春)(7)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中表达诗人思乡之情的句子是:_,_。(8)杜牧在泊秦淮中描写朦胧的水色夜景,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气氛的句子是:_,_。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12分)家国情怀亘古不变地流淌在国人的血液里。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得以从无数磨难中觉醒,愈变愈强,正是因为一代又一代有志之士鞠躬尽cu,锲而不舍地投身到民族复兴的历史浪潮中。英雄,就是普通人拥有一颗担当的责任心,他(她)所做的事情,也许并不是妇儒皆知。和平年代,每一位坚守岗位、默默付出的平凡人都是当之无愧的英雄,他们把这个世界变得五彩斑ln,他们也被这个世界照得锋芒毕露。(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亘()古不变鞠躬尽cu()锲()而不舍 五彩斑ln()(2)语段中有错别字的词是“_”,应写作“_”。(2分)(3)语段中“锋芒毕露”的意思是:_。(3分)(4)请将语段中画线部分改为
3、反问句。(3分)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填空。(4分)骆驼祥子是现代作家_的代表作,也是他非常喜爱的作品。小说描写了一个普通人力车夫的一生。这个人力车夫就是_。除此之外,小说还写了其他各色人物,如残忍、霸道的车主_,大胆泼辣又有点儿变态的虎妞。其中,_是一个美丽、要强、勤俭的女子,后因生活所迫一步步走向毁灭,含恨自缢。4学校开展“致敬时代英雄”主题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9分)(1)【致敬时代英雄图片展】下面这段文字是一位同学为图片展拟写的前言,请你读后完成小题。(4分)英雄是民族的骄傲,是国家发展的脊梁。仰望历史的星空,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我们看到抗日英雄金戈铁马,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
4、革裹尸还。在千里戈壁的险滩,我们看到两弹元勋潜心钻研,至死不懈。在风寒料峭的边关哨所,在洪水肆虐的堤坝,在冰冷荒寂的废墟,我们看到战士们孤勇坚韧,以身殉职。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新年贺词里说:“在共克时艰的日子里,有逆行出征的豪迈,有_的坚守,有_的担当,有_的牺牲,有守望相助的感动。”每一个时代,都有无数人以生命赴使命、用挚爱护苍生,构筑起守护生命的城墙堡垒。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一起积极开展“致敬时代英雄”,学习英雄精神!请根据语境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到相应的横线上。(2分)A英勇无畏B顽强不屈C患难与共语段中,画线句表达欠妥,请你帮助修改。(2分)(2)【致敬科研工作者】2020年12月1
5、7日凌晨1时59分,嫦娥五号返回器携月球样品在预定区域安全着陆,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有位同学要拟写一副对联来向我国科研工作者致敬,但有些措辞他还犹豫不决,请根据上联内容,为他挑选合适的下联()(2分)上联:丹心赤忱不畏艰险,奏出开天辟地的交响A坚定理想百折不挠,踏上科技强国的未来B理想坚定百折不挠,踏上科技强国的未来C理想坚定百折不挠,踏上科技强国的征途(3)【我心中的英雄】在“致敬时代英雄”班会上,每位同学都要介绍一位自己心中的英雄,请结合图片展的前言和你的所见所闻所感,选择一位你心中的英雄,并写下你的介绍词。(3分)二、阅读(5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一(18分)杏花
6、粉,红绫红每年的春夏之交,南园中的杏树就会开满枝的花,一簇簇粉嫩,在风中轻轻摇曳。当树上的花儿开得正浓时,母亲就会买来两条红绫,系在两侧的枝上,打着美丽的蝴蝶结,就像系在女孩的辫子上,分外惹眼。【甲】从我记事起,南园里就有这棵杏树,母亲就在开花时系上红绫,我十二岁的时候,那红绫已不知系了多少年。快秋天的时候,满树的杏子便金灿灿地成熟了,我摘下那些甜美的杏子都要先送给母亲。这也是多年的习惯了,极小的时候,母亲就告诉过我,这第一次摘下的杏子,一定要给她。我也很乐意,也希望母亲能吃上第一捧甜甜的杏。到最后杏子摘光,只余满树碧绿的叶,这时才会注意到,那掩映在叶片中的两条红绫,已在风吹雨淋中,黯然失色。
7、【乙】有一年,杏子黄的时候,我摘下最大的那些送给母亲,母亲很是高兴,只是她望向杏树的目光,似乎很飘忽。在那个夜里,我忽然醒来,便觉南园中有响动,起身隔窗去看,淡淡的月光下,母亲的身影正在杏树下,仿佛在挖土。我悄悄出门,在园墙外偷偷地看,母亲挖了一个小坑,把日间我送她的杏轻轻地放进坑里,然后再填上土。【丙】当年年龄小,心里藏不住事,便把这些对母亲讲了。母亲听完,笑着打了我一下:“你看书都看魔怔了,再乱说看我不打你!”【丁】十四岁那年,我们家搬进了县城。离开的时候,正是五月末,杏树又已开了满枝粉色的花朵,那两条鲜艳的红绫依然在花间翻舞。寒假里的一天,我在家翻找曾经的一些书籍,忽然就在一本书里发现了
8、一张老照片。照片中的母亲很年轻,牵着一个七八岁小女孩的手。以前在乡下的时候,我曾隐隐约约听别人说过,我曾经有一个姐姐!母亲告诉我,我竟真的有过一个姐姐!姐姐在这个世界上只生活了十年,就因病永远离开了。母亲说,姐姐是极懂事的孩子,五六岁的时候就已经能帮家里烧火做饭了,而且极聪明,还没上学就已经学会了一年级的课程。姐姐九岁那年患病,从父母的神情中,她已经知道自己的病治不好了,于是央母亲去邻家讨了一株杏树苗,亲手栽在南园里。她笑着对母亲说:“等有一天我不在你身边了,你要是想我,就看看这棵杏树吧!就是不知道,我能不能吃到这树上的杏子了!”母亲抱着她,忍着泪,说:“傻丫头,你年年都能吃到甜甜的杏的!”第
9、二年春天的时候,姐姐已经不能走动了。杏树也长了一米多高,有一天,竟然开出了几朵花。姐姐很是高兴:“开花就能结果,我可能真的能吃到杏子呢!”她让母亲抱着,在枝上系了两条自己的红绫子,俏皮地问:“妈,你看看像不像我?”那几朵花尚未凋落,姐姐就离开了。树上的红绫仍在随风飘扬,而院子里再也没有了那个小小的身影。那一年,杏树并没有结果,那几朵花就如姐姐般,落后什么都没有留下。我忽然明白,为什么开花时,母亲要在树上系两条美丽的红绫,而结果时,母亲为什么要将最早成熟的杏埋在树下。那棵杏树,已成为姐姐的化身,年年陪伴着母亲,在四季的轮回里,默默地春华秋实。!是姐姐的生命,换来了我的生命。泪,终于落下。而姐姐,
10、依然在照片中笑着,发上扎着两条美丽的红绫。#我姐姐的小名,叫杏儿。(有改动)5依据文章内容,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句。(4分)杏花开时,_杏子黄时,母亲将杏子埋在杏树下十四岁那年,_6下面的句子出自原文,它在文中的位置应该是()(3分)那时,我正在读红楼梦,看到怡红院里那株枯萎的海棠在冬月里忽然开花一回时,回想母亲种种怪异的举动,我不禁毛骨悚然。A【甲】B【乙】C【丙】D【丁】7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画线句子。(5分)8文章以“杏花粉,红绫红”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二(20分)敦煌的守护神材料一:1938年,樊锦诗出生在一个富庶人家,自小衣食无忧,却一路自律努力,20岁时,考入
11、北大考古系。那时,樊锦诗的心中就有了一份深深的眷恋敦煌。大四,北大考古系组织学生到各地实习。樊锦诗毫不犹豫地报名去敦煌,和她同去的是另外三名男生。踏入甘肃最西部的敦煌,极端恶劣的生存环境迎面而来。这里缺水,只能一日两餐,渴了喝苦咸的盐碱水。没有固定住所,将就睡在破庙里,半夜老鼠绕着她肆意乱跑,吓得她彻夜难眠。白天要去悬崖壁上的洞窟实习,攀爬时,简易的蜈蚣梯摇晃得厉害。为了减少攀爬次数,她就不下来吃饭,每天早上揣两个干馒头上去。为了减少去厕所的次数,她甚至不敢多喝水。不过这些她都无暇顾及,因为洞窟里是另一重世界:天衣飞扬,色彩奔放,线条跃动敦煌,这颗深埋大漠的珠,让樊锦诗在这片梦归之处如痴如醉。
12、然而在江南长大的弱女子,终究抵不住大漠的极端天气。实习的第三个月,她便病重卧床,不得已提前结束实习返校。60个小时的硬座后,樊锦诗拖着浮肿的双腿,站在北京火车站,心里想着:再也不去了。可是毕业分配时,敦煌研究所来信,要招之前来实习过的四位学生。樊锦诗的名字,赫然在列。父亲担忧她的身体受不住风沙侵蚀,写信恳请校方斟酌,却不知道樊锦诗偷偷扣下了信。1963年,她毅然再赴敦煌,去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在一片云蒸霞蔚之下,她_。材料二:樊锦诗的第一个孩子出生在敦煌。因无人帮她照顾孩子,她便将孩子送回了丈夫老家,托人照顾。樊锦诗常说:“我至今对这个家怀有深深的歉疚,尤其是对孩子。”1986年,樊锦诗终于有了
13、调离敦煌的机会,可她却离不开敦煌。她的丈夫彭金章知道妻子对于莫高窟的痴恋,做出了从武汉大学调入敦煌研究所的决定,成全了妻子。彭金章去世后,平生最不爱接受采访的樊锦诗,破天荒地参加了朗读者节目。“老彭很喜欢看你们的节目。”这对分居19年、一生风雨同舟的老夫妻,_。材料三:有1 600多年历史的莫高窟,至今保有735个洞窟,4.5万平方米壁画。这些瑰宝不但面临着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威胁,与日俱增的游客更会对窟内的彩塑和壁画造成不可逆的伤害。樊锦诗心里着急。“莫高窟是人类的无价之宝,万一有闪失,我们就是罪人。”于是樊锦诗萌生了一个想法:通过数字化手段,让敦煌石窟得以“永生”。2014年“数字敦煌”上线,
14、游客在电脑前就可以看到莫高窟的清晰全景,宛若在石窟中游览一般。这是樊锦诗带领着莫高窟人,用12年的时间,在戈壁上创造的奇迹。那时,樊锦诗已经快80岁了。樊锦诗原本是内向、柔弱的性格。然而现在她雷厉风行,说一不二。正是这样的个性,她一次次耐心讲解,一次次据理力争,停止了莫高窟商业化的脚步。她欣慰地说:“将来我滚蛋下台的时候,大伙能说句这老太婆还为敦煌做了点实事,我就满足了。”材料四:近六十年,樊锦诗在黄沙里,在碧空下,守护着敦煌。数年前,樊锦诗与双胞胎姐姐会面。姐妹二人站在一起,姐姐似比她要年轻许多。樊锦诗身着素衣,眉目间已满是风沙吹过的沧桑。“心里可有心酸不平?”“无怨无悔。”樊锦诗回答。(摘
15、自我心归处是敦煌,有删改)9樊锦诗先是决定“再也不去了”,后又扣下信件,再赴敦煌,其原因分别是什么?(4分)10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6分)(1)彭金章去世后,平生最不爱接受采访的樊锦诗,破天荒地参加了朗读者节目。(品析加点词语的作用)(3分)(2)天衣飞扬,色彩奔放,线条跃动敦煌,这颗深埋大漠的珠,让樊锦诗在这片梦归之处如痴如醉。(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3分)11文中三处画线句子分别表现了樊锦诗的哪些品质?(6分)12请将以下两个句子分别填在文中合适的横线处。(4分)A将小我的儿女情长与敦煌紧紧地连在了一起。B将小我忘得一干二净。三(17分)【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16、”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乙】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选自王冕僧寺夜读,有删改
17、)【注释】蹊(x):踩踏,践踏。挞(t):用鞭子或棍子打。曷(h):为什么。恬:安静、平静。13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1)见往事耳_(2)安阳韩性闻而异之_(3)已而复如初_(4)冕小儿,恬若不见_1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15请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2)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16下列对选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A【甲】文中孙权善劝,向吕蒙指出学习的必要性,并且现身说法,使吕蒙无可推辞。B【甲】文中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既从侧面表现出孙权劝学的显著效果,又进一步告诉人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C
18、【乙】文中王冕幼时读书专心致志,好学不倦,并且达到痴迷的程度。这种顽强的学习精神造就了他的成功。D【乙】文中年幼的王冕,面对狰狞凶恶的佛像,也会改变神色,内心惊惶。但他在这种情况下仍然发奋读书。17吕蒙和王冕在读书上有所成就的原因分别是什么?(4分)三、写作(55分)18请以那个影响了我的人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以记叙为主,运用细节描写;(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4)不少于600字。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一、1.(1)自古逢秋悲寂寥(2)山入潼关不解平(3)随君直到夜郎西(4)遥怜故园菊(5)巴山夜雨涨秋池(6)草树知春不久归(7)此夜曲中闻折
19、柳何人不起故园情(8)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2(1)gn瘁qi斓(2)妇儒皆知妇孺皆知(3)锐气和才干全部表现出来(4)每一位坚守岗位、默默付出的平凡人不都是当之无愧的英雄吗?3老舍(舒庆春)祥子(骆驼祥子)刘四(刘四爷)小福子4(1)BCA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一起积极开展“致敬时代英雄”的活动,学习英雄精神!(2)C(3)示例:我心中的英雄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薇。她致力于生物安全领域研究,从缩短核酸检测所需时间,到研制新疫苗,陈薇和她的团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科学成果,为中国抗击疫情做出了巨大贡献。她就是我心中当之无愧的英雄。二、一5.母亲为杏树系上红绫知晓姐姐与杏树的渊源(或:母亲告诉“
20、我”杏树与姐姐的联系)6C7运用了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细致生动地刻画了病重的姐姐在杏花开时于枝上系红绫的样子,由此可以看出姐姐是一位乐观坚强的女孩。(描写方法写出一个即可)8营造了美好的氛围,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是全文的线索,贯穿全文。标题也暗示了文章的中心,杏花与红绫是姐姐的化身,赞美姐姐坚强乐观的品质,寄托了作者及母亲对姐姐的思念之情。(意思对即可)二9.“再也不去了”是因为敦煌生存环境极端恶劣,身体难以承受;“扣下信件,再赴敦煌”是因为祖国的需要和她对敦煌的眷恋。10(1)“破天荒”的意思是事情第一次出现,这里是说樊锦诗一反往常,参加节目,表现了她对丈夫的深切思念和歉疚。(2)
21、运用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敦煌比作“深埋大漠的珠”,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敦煌的美与珍贵,语言富有气势。11勇于担当;淡泊名利、务实、谦逊、幽默;执着坚守、无私奉献。(意近即可)12BA三13.(1)而已,罢了(2)对感到惊异(3)又(4)好像14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15(1)我经常读书,自己认为获得的好处很多。(2)孩子对读书这样痴迷,为什么不听任他去做想做的事呢?16D点拨:王冕面对佛像“恬若不见”,所以D选项中说他“改变神色,内心惊惶”不正确。17吕蒙:从善如流;好学。王冕:学习时全神贯注,不为外界所动。(意对即可)【乙参考译文】王冕是诸暨人。七八岁时,父亲叫他到田埂上放牛,他偷偷跑进学堂
22、,去听学生念书;听完以后,总是默默地记住。晚上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记了。有人牵了牛来责备牛踩了庄稼。父亲大怒,打了王冕一顿,过后,王冕仍是这样。王冕的母亲说:“孩子对读书这样痴迷,为什么不听任他去做想做的事呢?”王冕于是离开家,寄住在寺庙里。一到夜里,他就悄悄地出来,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手里拿着书,就着佛像前长明灯的亮光诵读,书声琅琅,一直读到天亮。佛像多是泥塑的,一个个面目狰狞凶恶,令人害怕;王冕虽是小孩,却神色平静,好像没有看见似的。安阳的韩性听说了,对他感到惊异,将他收为弟子,使他成了精通儒学的人。三、18.思路点拨:文题的题眼为“影响”二字。“影响”可以指精神感召、行为引领或思想启迪等,重点是使你自身发生大的变化。文题中的“人”可以是身边的亲人、师长、朋友;也可以是某个领域中杰出的、有一定感召力的社会名人,比如杨绛、钱学森等,他们带给我们的是观念和认知上的洗礼;还可以是历史名人,他们带给我们的是理念和情怀上的感召。留意“那个”,集中笔墨在一个人身上,不能发散,注意“我”在行文中的参与度,不能用旁观者的视角来写。例文略。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