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安徽省定远重点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189870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1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定远重点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安徽省定远重点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安徽省定远重点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安徽省定远重点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安徽省定远重点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安徽省定远重点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安徽省定远重点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安徽省定远重点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安徽省定远重点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安徽省定远重点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安徽省定远重点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安徽省定远重点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安徽省定远重点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安徽省定远重点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安徽省定远重点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安徽省定远重点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在答题卷上作答。一、现代文阅读(满分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13小题。“宝物”圆月桌聂鑫森已经70岁的和乐明,一到吃饭的时候,望着餐厅里的这张圆月桌,就愁得眉毛打结。在古城这条长长的巷子里,和家是一个独立的小庭院。两个卧室,一个是和乐明和老伴儿的,可惜一年前老伴儿因心脏病突发撒手人寰。另一个卧室是两个儿子大和、二和的,但是十多年前,两个儿子相继成家,陆续搬到各自工厂的宿舍区去了,如今都过了40岁,一家一个孩子,分别读高中和初中。餐厅里那张圆月桌边,吃饭

2、的人数由四个变成三个再变成两个,眼下就只剩下和乐明一个了。当然在节假日,圆月桌有时也会围得满满的,有儿子有儿媳有孙子,但毕竟这样的机会太少太少了。现在,他一个人坐在宽大的桌子边,自己都觉得自己可怜。圆月桌上年岁了,漆色早已脱落,但却结实。它是哪一辈传下来的呢?和乐明不知道,反正从他懂事时起就在这张桌子边吃饭。这张圆月桌由两个半圆桌合在一起,分开来各有一个半圆桌面和三条桌腿,合起来是一个整圆桌面和六条桌腿。合起来叫圆月桌,分开来叫月牙桌。和乐明一个人吃饭,用得了这么大的桌子吗?拆开来就用一个月牙桌吧,他又觉得费事,而且感觉不吉利圆圆满满,为何要一分为二呢?隔壁院子的宗学,隔三差五地会来坐一阵子,

3、与和乐明聊聊天。宗学在市博物馆当馆长,快60岁了,一肚子的学问。在一个月色清朗的夜晚,宗学敲开了和家的院门。他们喝茶、抽烟、聊天。宗学说:“和师傅,过两天是中秋节了,孩子们都会来陪你过节吧?”“都打电话来了,会来的。”“你做饭也是内行?”“这样的机会少啊,他们都忙。每当我一个人坐在圆月桌边吃饭,就愁得不行。”“圆月桌?是可分可合的圆月桌?”宗学的眼睛睁大了。和乐明说:“一个老物件,不堪入目。要不是图个念想,我早扔了。宗学到了餐厅,看了桌面看桌腿,又用手在各处敲击了几下,说:“这是黄花梨木做的!”他请和乐明帮忙,各抬一端,把两个半圆桌分开再并拢。“和师傅,这是明代的东西,了不起的一件宝贝!和师傅

4、,我在博物馆干了几十年,这眼力你不会怀疑吧?”“当然不怀疑。”“我告诉你,它的价值在80万元上下。”和乐明的眼睛直了,然后长长地“啊”一声。宗学似乎也为他高兴:“这是个吉祥物。家有一老,不亚于一宝。圆月桌,圆者,和谐,快乐;月者,圆满、明亮。正应了你的姓名。这个院子,这件宝贝,你和儿孙们要好好地守护。”“我一天不闭眼,就一天不会离开它。”老和说。宗学又提醒:“不过,你一个老人守着这样一个院子、这样一件宝贝,怕有闪失啊。你把我对圆月桌的鉴定结果告诉贤侄们吧,他们会想出办法来的!放心,圆月桌是个秘密,我不会对外说的,你们也要嘴严!”和乐明说:“一定,一定!”很快,和乐明就把宗学的鉴定结果告诉了孩子

5、们。中秋节刚过,和家的长子大和领着一家人住进了院子。此后每天,和乐明高高兴兴地做饭、炒菜,脸上的笑堆得满满的。特别是双休日,二和一家人也会到这里来,热闹得很啊!三个月后,二和一家人又替换大和一家人住了进来,和家庭院充满了欢声笑语。隔壁院子,宗学每当吃饭的时候,望着桌子边的自家人,总会想到邻家那张围满了人的圆月桌,圆圆满满,快快乐乐。于是,他想起了自己做的那次“走眼”的鉴定,举筷而笑。(摘自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3年中国微型小说排行榜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A. 小说开头写了年已古稀的主人公和乐明坐在圆月桌边发愁,既是设置悬念,给读者以疑问,又自然地引出他

6、的家庭故事。B. 和乐明怕不吉利不愿将圆月桌分开使用,以及宗学对圆月桌“走眼”的鉴定,可见两人都有希望家人团聚的心理。C. 和乐明的两个儿子开始并没有察觉到老人需要陪伴,在听说“家有一老,不亚于一宝”后,有所领悟并高兴地轮流陪伴老人。D. 文章中的“宝物”圆月桌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取名“圆月桌”寄托着阖家团圆的愿望,宗学说“圆月桌”寓意和谐、快乐、圆满、明亮。E. 小说全文采用倒叙的方式,以生活化大众化的语言,细腻刻画人物的心理、动作,情节紧凑连贯,而故事的结局更是出人意料,发人深省。2.划线段落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宗学这一人物形象。(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

7、小题,满分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牡丹的拒绝张抗抗它被世人所期待、所仰慕、所赞誉,是由于它的美。它美得秀韵多姿,美得雍容华贵,美得绚丽娇艳,美得惊世骇俗。它的美是早已被世人所确定、所公认了的。它的美不惧怕争议和挑战。有多少人没有欣赏过牡丹呢?却偏偏要坐上汽车火车飞机轮船,千里万里爬山涉水,天南海北不约而同,揣着焦渴与翘盼的心,滔滔黄河般地涌进洛阳城。欧阳修曾有诗云:洛阳地脉花最重,牡丹尤为天下奇。传说中的牡丹,是被武则天一怒之下逐出京城,贬去洛阳的。却不料洛阳的水土最适合牡丹的生长。于是洛阳人种牡丹蔚然成风,渐盛于唐,极盛于宋。每年阳历四月中旬春色融融的日子,街巷园林千株万株牡丹竞

8、放,花团锦簇香云缭绕好一座五彩缤纷的牡丹城。所以看牡丹是一定要到洛阳去看的。没有看过洛阳的牡丹就不算看过牡丹。况且洛阳牡丹还有那么点来历,它因被贬而增值而名声大噪,是否因此勾起人的好奇也未可知。这一年已是洛阳的第九届牡丹花会。这一年的春却来得迟迟。连日浓云阴雨,四月的洛阳城冷风飕飕。街上挤满了从很远很远的地方赶来的看花人。看花人踩着年年应准的花期。明明是梧桐发叶,柳枝滴翠,桃花梨花姹紫嫣红,海棠更已落英纷纷可洛阳人说春尚不曾到来;看花人说,牡丹城好安静。一个又冷又静的洛阳,让你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你悄悄闭上眼睛不忍寻觅。你深呼吸掩藏好了最后的侥幸,姗姗步入王城公园。你相信牡丹生性喜欢热闹,你

9、知道牡丹不像幽兰习惯寂寞,你甚至怀着自私的企图,愿牡丹接受这提前的参拜和瞻仰。然而,枝繁叶茂的满园绿色,却仅有零零落落的几处浅红、几点粉白。一丛丛半人高的牡丹枝株之上,昂然挺起千头万头硕大饱满的牡丹花苞,个个形同仙桃,却是朱唇紧闭,皓齿轻咬,薄薄的花瓣层层相裹,透出一副傲慢的冷色,绝无开花的意思。偌大的一个牡丹王国,竟然是一片黯淡萧瑟的灰绿一丝苍白的阳光伸出手竭力抚弄着它,它却木然呆立,无动于衷。惊愕伴随着失望和疑虑你不知道牡丹为什么要拒绝,拒绝本该属于它的荣誉和赞颂?于是看花人说这个洛阳牡丹真是徒有虚名;于是洛阳人摇头说其实洛阳牡丹从未如今年这样失约,这个春实在太冷,寒流接着寒流怎么能怪牡丹

10、?当年武则天皇帝令百花连夜速发以待她明朝游玩上苑,百花慑于皇威纷纷开放,惟独牡丹不从,宁可发配洛阳。如今怎么就能让牡丹轻易改了性子?于是你面对绿色的牡丹园,只能竭尽你想像的空间。想像它在阳光与温暖中火热的激情;想像它在春晖里的辉煌与灿烂牡丹开花时犹如解冻的大江,一夜间千朵万朵纵情怒放,排山倒海惊天动地。那般恣意那般宏伟,那般壮丽那般浩荡。它积蓄了整整一年的精气,都在这短短几天中轰轰烈烈地迸发出来。它不开则已,一开则倾其所有挥洒净尽,终要开得一个倾国倾城,国色天香。你也许在梦中曾亲吻过那些赤橙黄绿青蓝紫的花瓣,而此刻你须想像花开时节洛阳城上空被牡丹映照的五彩祥云,想像微风夜露中颤动的牡丹花香,想

11、像被花气濡染的树和房屋,想像洛阳城延续了一千多年的“花开花落二十日,满城人人皆若狂”之盛况。想像给予你失望的纪念,给予你来年的安慰与希望。牡丹为自己营造了神秘与完美恰恰在没有牡丹的日子里,你探访了窥视了牡丹的个性。其实你在很久以前并不喜欢牡丹。因为它总被人作为富贵膜拜。后来你目睹了一次牡丹的落花,你相信所有的人都会为之感动:一阵清风徐来,娇艳鲜嫩的盛期牡丹忽然整朵整朵地坠落,铺散一地绚丽的花瓣。那花瓣落地时依然鲜艳夺目,如同一只奉上祭坛的大鸟脱落的羽毛,低吟着壮烈的悲歌离去。牡丹没有花谢花败之时,要么烁于枝头,要么归于泥土,它跨越萎顿和衰老,由青春而死亡,由美丽而消遁。它虽美却不吝惜生命,即使

12、告别也要留给人最后一次惊心动魄的体味。所以在这阴冷的四月里,奇迹不会发生。任凭游人扫兴和诅咒,牡丹依然安之若素。它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协不媚俗,它遵循自己的花期自己的规律,它有权利为自己选择每年一度的盛大节日。它为什么不拒绝寒冷?!天南海北的看花人,依然络绎不绝地涌入洛阳城。人们不会因牡丹的拒绝而拒绝它的美。如果它再被贬谪十次,也许它就会繁衍出十个洛阳牡丹城。于是你在无言的遗憾中感悟到,富贵与高贵只是一字之差。同人一样,花儿也是有灵性、有品位之高低的。品位这东西为气为魂为筋骨为神韵只可意会。你叹服牡丹卓尔不群之姿,方知“品位”是多么容易被世人忽略或漠视的美。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或赏析,不恰当的两项

13、是( )A. 本文没有像众多描写牡丹的作品那样一味赞美牡丹的雍容华贵、绚丽多姿,而是独辟蹊径,赞扬牡丹不慕虚华、对生命执着追求的精神。B. 作者认为没有看过洛阳的牡丹就不算真看过牡丹,理由是洛阳牡丹不仅美丽品种绝佳,而且有传奇的身世;盛花期洛阳犹如一座五彩缤纷的牡丹城。C. 作者认为看花者没有欣赏到牡丹花开的辉煌灿烂也没有任何遗憾,因为恰恰在没有牡丹的日子里,看花者窥视了牡丹的个性,感受到牡丹的高贵品质。D. 从第段开始,作者转换视角,从“你”的角度来抒写牡丹,这样的角色转换不仅达到情感共鸣的效果,而且也给阅读者提供了较大的想像和联想的空间。E. 本文采用了先抑后扬的写法,运用修辞、诗句、神话

14、、想像等方法,生动形象地刻画出牡丹的美丽、个性、高贵与品味。并由花及人,通过对“富贵”与“高贵”一字之差,让我们领略“品味即美之魂”的深刻哲理内涵。5.文章第、段是如何描写花开的情景?有何用意?6.结合全文回答,牡丹拒绝了什么?为什么拒绝?(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满分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材料一中国诗词大会的热度还未散去,央视另一档自制文化类节目朗读者,又以浩大的声势占据了微信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媒体的页面。在网络高度普及的今天,对于每一个离开了学生时代的人而言,“朗读“似乎是一个遥远而陌生的词语。大小屏幕代替了书籍文本,键盘语音代替了信札驿马。朗读被加上了一层梦幻的滤

15、镜,覆盖上了文化和美的薄纱,提醒着我们思念又回不去的过去。这大概是朗读者对于观众产生原始魅力的原因之一。事实上,朗读者用了“朗读”作为外壳,内核依然是分享嘉宾的故事、传递回忆和温情。它更像一个精简的谈话节目,并且董卿掌握对话的节奏远胜于多数谈话节目的主持人,一颦一笑都显得真诚,也不会时不时就出神,或者生硬地切换话题这一点,见字如面的主持人真应该好好学习。也正是有了一段简短却恰到好处的交流,带动了观众的情绪,才使得接下来的朗读自然而然,真情流露。朗读者的野心明显不在说故事和煽情,它更想传递的是价值观,是社会中日渐缺失的温情和责任感。和多数更活泼的娱乐节目倾向于选择“放飞自我”的嘉宾不同,朗读者选

16、的人、想讲述的故事,其实把“我”藏起来了一些,更多强调了“爱”和各种“责任”。诗文的选择,可以反映朗读者高高树起的一面大旗文学。制片人董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想用朗读唤起大家对文学的温柔记忆。”这句话让身处中文系的笔者深感悲哀。在当下,对于文学的温柔记忆居然是需要被唤醒的。网络挤压了民众对于书籍的热情,文学,正在和我们渐行渐远。然而文学本不仅是记忆,对于父母辈们而言,文学曾是一场流行。和经历过扎实基础教育、上了十几年语文课的年轻一代不同,文学对父辈而言,可能是仰望、是梦想。一本外国名著在当年可能会引发似如今苹果发售时的排队浪潮对于他们而言,文学让他们在过去找到了“美”的感染力,找到了治愈伤痕

17、的灵药。朗读者很好地重述了一遍他们已经快忘却的“文学梦”,并将之化为了节目自身的魅力。在真人秀节目的蹦蹦跳跳渐渐让观众审美疲劳时,文化综艺的异军突起是意料之中的事。在消费主义泛滥的当下,电视节目作为消费品被直接投放给了更有消费力的年轻观众,中老年们则被刻意忽略了。朗读者等节目填补了这处空白。这也许是无心之举,但结果却相当有意义。朗读者所传递的责任感、温情符合中国人的传统价值。因此,你可能会发现父母乃至爷爷奶奶,对这档节目赞不绝口。(摘自新京报)材料二在娱乐致死的年代,见字如面朗读者等一批批“高而不冷”的综艺界清流涌现,文化类节目真的回暖了吗?年初的中国诗词大会口碑收视双收,主持人董卿担任制作人

18、的朗读者又来了。而更早播出的同类节目见字如面,由之前中国成语大会的制作团队操刀,也获得了很好的口碑和不小的热度。能把文化节目做到“高而不冷”也并不容易,这两个节目给人最直接的刺激,大概是“声控福利”吧。在演戏全靠配音的流量们霸屏的日子,想要听老戏骨们层次丰富、情绪丰满的声音,受众只能在这里找了。朗读者是很典型的央视表达方式,每一位嘉宾都要讲“背后的故事”,再加上朗读本身,看上去内容就很拥挤。而那些讲故事环节容易让观众感觉教化和煽情不够节制。不过,除开那些煽情过度的部分,朗读者里有些背后故事是用自身经历的方式去“言传身教”,加上阅读文本本身的大众性,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朗读者第一个引起高度共鸣

19、的朗读者是翻译界大神许渊冲。人民日报微博安利(网络语,意为推荐)了一个许先生的朗读者片段,转发两万多条。纵然电视上体会到的文字之美不如阅读更深沉彻底,但在浮躁的时代里,朗读者创造了一种表达方式,把观众拉回到文字上。朗读是美的,更美的是字句下面那些真挚的悲欢和浪漫,那才是永不过时的价值。这两档节目不就证明了吗?(摘自“中青在线”)材料三当日,上海图书馆知识广场东侧的朗读亭前排起了长队,高峰排队时长超过9个小时。这是央视综艺节目朗读者设置的一个环节,旨在让朗读走进每个人的生活。朗读亭里有一套专业的录音设备和一个摄像头,每位“朗读者”进门后对着麦克风就可以开始朗读自己心目中的好文章,限时3分钟。据悉

20、,继上海图书馆之后,朗读亭还将出现在上海另外两到三个地点。此前,中新网2月21日报道,当天,一座朗读亭现身杭州街头,浙江杭州不少市民在朗读亭前排队等候朗读诗歌、作品等。(摘自新华社报道)7.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 三则新闻材料中,材料一、材料二属于新闻评论,并不要求具有时效性;材料三作为新闻报道体裁,时效性要求就很高。B. 材料一、二都认为朗读者中讲述的“背后的故事”能带动观众的情绪,使朗读更易引起共鸣,虽然有过度煽情之嫌。C. 对于三者关注的朗读者节目,材料一分析得全面、深入;相较之下,材料二就显得略逊一筹,材料三则只是事实呈现。D. 三则材料关注的都是朗读者这个节

21、目的影响问题,材料一多褒赞,材料二寓贬于褒,材料三则只是事实呈现,无褒贬。8.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较为合理的两项是( )( )A. 材料一力图从多个角度剖析“朗读者热”的原因,材料二则虽然对此类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回暖有很多期盼,却仍持怀疑态度。B. “高而不冷”、“流量们霸屏”、“安利”写在“中青在线“这样的网络媒体上贴合其身份,而写在纸媒上就不合适。C. 三家媒体的报道角度、内容各有侧重,这种取舍可能是对同一报道对象的认识、理解不同,更可能是为适应读者的阅读趣味。D. 上海、杭州的朗读亭前排长队等候朗读的“长龙”明确告诉我们,朗读者这类文化类电视节目的“火爆”是有广泛的受众基础的。E. 三

22、则新闻的报道的媒体不同,呈现出的语言风格也各不相同:材料一严谨、理性,材料二新潮、活泼,材料三则朴实、稳重。9.根据上述材料,假如朗读者节目改版,你准备给制片人董卿提些什么建议?二、古诗文阅读(共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共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韩熙载字叔言,北海人,少隐嵩山。父光嗣坐死,熙载来奔。时烈祖辅吴方修明法令,熙载年少放荡,不守名检,补和常滁三州从事。时人士自中原至者,多已擢用,熙载在京洛,早负才名,乃独落魄不偶,亦不以介意。烈祖受禅,召为秘书郎,使事元宗于东宫,谕之曰:“以卿早奋名场,乃未更事,故使历州县之劳,今用卿矣,宜善自修饬。辅吾儿也。”熙载

23、亦不谢。在东宫,谈燕而已,不谙世务。元宗即位,拜虞部员外郎,史馆修撰,兼太常博士,始数言朝廷事所当施行者,尽无所回隐。 宋齐丘、冯延巳等皆侧目,元宗意独嘉之,命权知制诰,书命典雅。契丹入汴,晋少帝北迁,熙载上疏曰:陛下有经营天下之志,今其时矣,若戎主遁归,中原有主,则不可图矣。”不省,陈觉福州丧师,初议置军法。齐丘为之请,止削官,熙载上疏请无赦,又数言齐丘党与,必基祸乱。熙载不能饮酒,齐丘诬以酒狂,贬和州司士参军。 入为虞部郎中,迁中书舍人。周太祖有天下,用事者犹议北伐,熙载曰:“北伐,吾本意也,但今已不可耳。郭氏奸雄,虽有国日浅,守境已固,我兵妄动,岂止无功耶?”言虽切,而朝廷暗于机会,经营

24、中原之意终不已。周人果以籍口,兵入淮南。齐王景达以兵马元帅临边,陈觉为监军使,熙载言:“出师,大事也,当先正名。莫信于亲王,莫重于元帅,安用监军使哉?”亦不从。熙载才气逸发,多艺能,善谈笑,为当时风流之冠,尤长于碑碣。他国人不远数千里,辇金币求之。然性忽细谨,老而益甚。蓄妓四十辈,纵其出,物议哄然。熙载密语所亲曰:“吾为此以自污,避入相尔,老矣,不能为千古笑。”端坐托疾不朝,贬右庶子,分司南都,熙载斥诸妓。后主喜,欲大用之,而去妓悉还。后主叹曰: “孤亦无如之何矣?”宿直宫中,赐对多所弘益,后主手教褒之,进中书侍郎,卒年六十九。后主谓侍臣曰:“吾竟不得相熙载,欲赠平章事,故有是否?”或对曰:“

25、晋刘穆之赠开府仪同三司,即故事也。”乃赠右仆射同平章事。废朝三日,谥文靖,命葬梅岭冈谢安故墓侧。初熙载尝使周及归元宗历问周之将相熙载曰赵点检顾视非常殆难侧也。及太祖受禅,人服其识。(节选自南唐世家韩熙载传,有删改)10.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谈燕而已,不谙世务 谙:熟习,熟知B. 元宗意独嘉之,命权知制诰 嘉:赞美C. 他国人不远数千里,辇金币求之 辇:辇车D. 宿直宫中,赐对多所弘益 直:值班,值守11.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初熙载尝使周/及归/元宗历问周之将相/熙载曰/赵点检顾视非常/殆难侧也。B. 初熙载尝使周/及归元宗/历问周之将相/熙

26、载曰/赵点检顾视/非常殆难侧也。C. 初熙载尝使周/及归元宗/历问周之将相/熙载曰赵点检/顾视非常/殆难侧也。D. 初熙载尝使周/及归/元宗历问周之将相/熙载曰赵点检/顾视非常/殆难侧也。1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韩熙载年轻时性格放旷。他曾隐居在嵩山,父亲韩光嗣犯罪被处死,来投奔南唐,不注重守护名声,补任和常滁三州从事。B. 韩熙载早有才名。初到南唐先不受重用,他也不介意。烈祖继位,他被任命为秘书郎,在东宫事奉元宗,韩熙载也不推辞。C. 韩熙载多才多能。他才气飘逸勃发,是当时儒雅风流之首,尤其擅长碑碣创作。性格上在细谨事情上疏忽,年老更甚。D. 韩熙载很受后主

27、信任。曾当面要任韩熙载为相,但因他托辞有病不去上朝而罢。他去世后,后主废朝三日,追封谥号给他。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以卿早奋名场,乃未更事,故使历州县之劳,今用卿矣,宜善自修饬。(2)齐丘为之请,止削官,迁外郡,熙载上疏请无赦,又数言齐丘党与,必基祸乱。(二)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3小题,共5分)14.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苏轼在赤壁赋中通过“_,_。” 侧面描绘出其友人洞箫声的悲凉凄婉。(2)兰亭集序中王羲之批判当时士大夫中流行的消极虚无的人生观的句子是:_,_。(3)离骚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的艰辛寄予深深同情的一句是:“_。”(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

28、题,共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终 南 别 业王 维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首联表述了诗人自己进入中年以后开始厌倦尘俗的情绪,晚年归隐于终南山边。B. 颔联表现了诗人经常独自游山赏景的情形,“每”即“常常”,“胜事”指山中美景。C. 尾联写诗人偶然遇见山林中的一位老者,与之谈笑言欢,竟然忘了回家。D. 这首诗语言华美绚丽,没有对具体的山川景物进行描绘。16.这首诗的颈联“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深为后代诗家所赞赏,请结合诗意分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9、。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共20分)17.下列各句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一将成名万骨枯,如果没有成千上万的将士【马革裹尸】,血染疆场,就不会有将军们的赫赫战功、不朽声誉。著名主持人柴静在看见中回顾自己央视新闻经历,刚进央视,有些稿件被视为【不刊之论】,难登大雅之堂,甚至被前辈痛斥为新闻垃圾。大年三十下午,店铺关门,机关放假,热闹的街市一下子【万人空巷】,人们归心似箭,都想在天黑前回家赶上年夜饭。房姐、房妹、房叔、房祖宗爆红网络,此等【空穴来风】的新闻也会纳入舆论监督的视野,作为提示真相的相关线索。沪深股指一路狂跌,广大股民唯有【望洋兴叹】,自认晦气。股市有风险,投资须谨慎,盲目跟进

30、,非理性出手,将会带来难以挽回的损失。今年东北大部分地区【五风十雨】,丰收在望,尤其是三江平原,粮食产量有望突破历史最高值。A. B. C. D.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要革除“中国式过马路”的陋习,仅仅寄希望于运动式的治理并不现实,倡导交通文明,增强法律意识,完善道路设施,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B. 在学校开设的各种选修课中,“生活中的法律”、“电脑音乐制作”等富有生活趣味、体验性强、新鲜有趣的课程深受同学们所喜爱。C. 近日记者在走访中发现,羊绒衫价格悬殊非常之大,大商场里售价基本在千元以上,小摊上却只卖几十块钱。业内人士表示,价格很低的羊绒衫肯定不是纯羊绒的。D

31、. 人生苦乐并非纯粹由物质条件决定,关键在于人在生活中拥有感受生活的乐趣和艺术的眼光与悠闲的心境。19.下列各句中,表达不得体的一句是( )A. 我偶然有一两回去叨扰朋友的酒席,恰又时令不对,一直没能会到这道菜。B. 涂鸦之作,不足当先生一晒,如蒙賜正,小子不胜感激。C. 徒弟给老师拜年时说:“您的高足叩问老师金安! 祝老师新年事业蟾宫折桂。D. 鄙意以为此事宜慎重,不可草率行之。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阅读是一种让他人思想介入自己思想的行为,_,我们的思想只能是一种个人化的沉思默想,甚至会让思想终止。_,不同的

32、阅读方式也在左右着不同时代的人的思维方式。在书籍和印刷术普及之前的年代,阅读是一种带有贵族色彩的行为。“锄带经、牧编简”其实是一种理想和奢望。难以保存的易碎的莎草纸,携带不便的竹简,成本昂贵的绢帛,不是一般的农民和工人可以随便使用的,人们除了劳动之外,只能坐在那里发呆出神,因此那个时代不妨称之为“沉思默想的时代”。_,使得阅读也得到了普及,从而拉开了公众化的“阅读写作时代”的序幕。21.解读下面的漫画,简要说明漫画的内容,概括其寓意。 图2内容: 寓意: 四、写作(本题共1小题,共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享”是共享、分享,共享单车、共享图书等各种不同形式的共享经济大大方

33、便了我们的生活。“享”也是享受、享用,高铁、移动支付等“新四大发明”让我们享受高科技,享受发展的成果。请以“享”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特征突出;不要套作,不得抄袭。高一语文试题参考答案1.CE2.交代和乐明的家庭情况,突出了他孤独的处境。暗示和乐明的儿子没能常常陪伴老人。与结尾全家团圆的情景形成对比.3.知识广博、阅历丰富。是博物馆馆长,“一肚子学问”。待人友善,乐于助人。他常陪伴孤独的老和,还暗中促成老人一家团圆。有巧点子,练达人情。他假鉴圆桌是宝桌,交代老人将鉴定结果告诉孩子们,叮嘱老人保密,巧妙地使老和得享天伦之乐。4.CE5.采用想

34、象、比喻、排比、拟人(写出两种即可 1分)的手法,从色彩、气势、气味(1分)等方面展现牡丹的美丽;丰富了内容(1分),衬托了牡丹的高贵(1分)。6.拒绝的内容:拒绝本该属于她的荣誉和赞颂,拒绝苟且和媚俗,拒绝萎顿和衰老。拒绝的原因: 表层:习性如此遵循花期、自然规律(或:天气寒冷,花期未到)。深层:个性使然(精神层面)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协不媚俗、不吝惜生命维护自由和尊严。7.C8.DE9.(1)节目优势应继续保留:“用朗读唤起大家对文学的温柔记忆”的宗旨(或目标)不能丢。继续高扬爱和责任等传统价值观。继续带观众回到文字的阅读上,感受其中的真情。(2)弥补节目的不足:阅读毕竟是更私人化的活动,节目

35、中的访谈内容会影响观众的独立阅读感悟,访谈环节要把握好一个度(或“适可而止”)。少些教化和煽情的“表现”,更专注于“朗读”本身。精心选择“朗读者”和朗读文本,扩大电视受众群体,让更多的电视观众走进朗读者。10.C11.A12.D13.因为你很早就在名场奋发有为,却未经历世事,故而让你经历管理州县之辛劳,现在任用你了,应该好自修身整饬。齐丘为他们求情,只是削夺了官职,贬往外郡,韩熙载上疏请求不要赦免,又多次上言说齐丘结党营私,一定会埋下祸乱。参考译文:韩熙载字叔言,是北海(青州北海)人,年轻时隐居在嵩山。父亲韩光嗣犯(军乱)罪被处死,韩熙载来投奔(南唐)。时烈祖辅助吴地,正修明法令,韩熙载年少放

36、旷随便,不注重守护名声,补任和常滁三州从事。当时从中原来到南唐的读书人,大多已经被擢升任用,韩熙载在京洛时,早就享有才名,却惟独落魄不得重用,也不因为这而介意。烈祖受禅继位,召见(韩熙载)任命为秘书郎,使他在东宫事奉元宗,谕令他说:“因为你很早就在名场奋发有为,却未经历世事,故而使你经历管理州县之辛劳,现在任用你了,应该好自修身整饬。辅助我的儿子。”韩熙载也不推辞。在东宫,只是谈笑而已,不去熟知世务。元宗即位,(韩熙载)任虞部员外郎、史馆修撰,兼任太常博士,韩熙载开始多次说及所应该施行的朝廷事务,竭尽所知无所回避与隐瞒。宋齐丘、冯延巳等人都很惧怕妒忌,元宗内心惟独赞许他,命令他权且掌管制诰(圣

37、旨文书),拟制的文书命令典雅。契丹侵入汴京,后晋少帝北迁,韩熙载上疏(元宗)说:“陛下有筹划管理天下的志向,当前正是时机,假若戎主逃跑归来,中原有主,就不可图谋了。”元宗不明白,陈觉在福州失去军队,开始朝议按照军法处治,宋齐丘为他们求情,(陈觉)只是被削夺了官职,韩熙载上疏请求不要赦免(陈觉),又多次上言说宋齐丘结党营私,一定会埋下祸乱。韩熙载不能饮酒,宋齐丘诬陷他是酒狂,(韩熙载)被贬为和州司士参军。(韩熙载)又入朝任虞部郎中,升任中书舍人。周太祖有天下,当权者还是商议北伐,韩熙载说:“北伐原本是我所想,只是如今已不可以了。郭氏(郭威家族)奸雄,虽然建国时间短,守境已经坚固,我们军队轻易动兵

38、,岂止是没有功劳啊!”语言虽然恳切,可是朝廷对于时机不明了,经营(图谋)中原的意图始终不能停止。周人(郭威部队)果真拿南唐北伐作为借口,兵入淮南。齐王李景达(李璟四弟)以兵马元帅临边,陈觉任监军使,韩熙载说:“军队出师是大事,应当先匡正名分,没有谁比亲王更令人信服,没有谁比元帅更重要,让监军在军中做什么?”元宗也不听从。韩熙载才气飘逸勃发,多才多能,善于谈笑,是当时儒雅风流之首,尤其擅长碑碣创作。其他国家人不远数千里,用车装着金币来求写碑文。可是他性格在细谨事情上疏忽,年老而更甚。畜养歌妓四十多人,放任她们外出,和门客杂居。社会舆论一片哗然。韩熙载暗中对亲信说:“我这样做来自我污损,逃避入朝为

39、相,我老了,不能(入相无为)被成为千年以后笑柄。”(韩熙载)端坐托辞有病不去上朝,被贬为右庶子,分管南都,韩熙载斥逐那些歌妓。后主李煜喜悦,要重用他,可是那些离开的歌妓悉数回来。后主感叹说:“我也没有什么办法处理了。”住宿在宫中值班,赐回答大多有所弘益,后主手书教令褒奖他,进升中书侍郎,去世时年六十九。后主李煜对侍臣说:“我最终也不能够任用韩熙载为相,想追赠他为平章事,过去有先例吗?”有人回答说:“晋代的刘穆获赠开府仪同三司,就是先例。”于是追赠韩熙载为右仆射同平章事。(后主)废朝三日,谥号文靖,命令安葬在梅岭冈谢安的故墓一侧。当先,韩熙载曾经出使后周,等到回来,元宗逐一询问后周的将相情况,韩

40、熙载说:“赵点检(赵匡胤)顾视非同常人,大概很难久居人下。”等到太祖(赵匡胤)受禅登基,人都叹服他的见识。14. (1)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 (3)哀民生之多艰15.D16.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闲适的心境,以山水为乐、从容淡泊的情感。诗人随意而行,不知不觉,竟走到流水的尽头,看是无路可走了,于是索性就坐下来,看那悠闲无心的云兴起飘落。这一行、一到、一坐、一看的描写,写出了隐居山林所见景色的安逸与美好。突出了诗人恬淡的天性和超然物外的风采。17.A18.A19.C20. 如果没有阅读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阅读”方式 印刷术和书籍的普及21.内容:

41、这幅漫画中,一只瘦弱的小鸟挡不住笼里食物的诱惑,钻进去吃食,吃肥之后,再也出不来了。寓意:接受诱惑的代价是失去自由。22.例文:享假如让我用一个词去诠释生命,我会选择微笑;假如让我用一个表情去传递真情,我会选择微笑;假如让我用一种方式去珍爱生命,我会选择微笑。微笑-恒古不变的表情,世界上动人心弦的微笑无非是黑暗之中浮现的点点烛光,无非是隆冬时熊熊燃烧的火焰,无非是炎炎夏日里一丝清凉的风。直到现在还记得,那一篇文章:眼前,是你绝尘离去的背影。我站在原地,想要追上去,但是,面前仿佛有一堵高墙横在我们之间,我想奋力去推到它,却终于于事无补。班级里新官上任的我站在讲台上做着自我介绍。良久,台下响起了暴

42、风雨般的掌声,但是我心中却毫无得意之意,反而,却是满溢的忧伤,因为我清楚地看到,角落你苍白的脸色以及的眼神。阳光透过窗棂射进来,在微黄的纸张上跳跃。鲜红的80分刺痛了我的眼睛,我无力的趴在桌子上。忽然眼睛一亮,我欣喜地拿着试卷向你走来。小心翼翼的开口:“可以给我讲解一下吗?”我指着打着红叉的一道题,微笑的望着你。“没空儿。”冰冷的声音毫无预警的响起。一滴眼泪低落,“对不起。”我转身,苦笑,欲离开。难道五年的友情真的就那么不堪一击么?“等等。”你叫住我,“哪道题?”依旧冰冷的声音,可我却欣喜若狂。“这道。”我朝你微笑。我脸上已经被晶莹的泪花温暖,我拉起你的手“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我们可以回到从

43、,好么?”你拉紧我的手,朝我微笑:“不要再说对不起了。”轰。那堵高高的墙垮了,冲破了彼此心中的隔膜与鸿沟,我们紧紧地拥抱在一起。一个微笑是那冲破一堵高墙的洪水,是那重拾其友情的美妙音符,是那一段曙光照耀的人生。一个微笑唤醒了一个人光明的心境;一个微笑重拾起自信和美好乐章;一个微笑带来一段光辉的人生,它表达生命的价值,诠释着青春的美妙。细微之处见真情。早晨,来到学校,同学间不语的微笑互相传递交融,师生之间真诚的微笑,传递着浓浓的情谊。我想,太阳也会跟着微笑,无私照耀万物生灵。是啊,人与人彼此之间的友情因微笑而更加牢固。让我们一起笑着享受生命,笑着面对生活。用微笑感受身边的一切,用微笑为生命代言,用微笑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