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二练习: 1-2 《新青年》时代的鲁迅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188753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二练习: 1-2 《新青年》时代的鲁迅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二练习: 1-2 《新青年》时代的鲁迅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二练习: 1-2 《新青年》时代的鲁迅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二练习: 1-2 《新青年》时代的鲁迅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二练习: 1-2 《新青年》时代的鲁迅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一、基础考查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模型(m)搁下()复辟(p) 食肉寝皮(qn)B医家(y) 折服(zh)清澈(ch) 差强人意(ch)C都德(D) 横竖(hn)刍议(ch) 肆无忌惮(dn)D客栈(zhn) 谬论(mi)旌表(jn) 称心如意(chn)解析:选B。A“辟”读“b”;C“横”读“hn”;D“称”读“chn”。2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甲寅绰号鸳鸯诨名部置B遵奉刊载不恤颇多凄惨C拓本先躯宰杀抵罪纲伦D恶劣效利辛亥平空抄碑解析:选B。A部布;C躯驱;D利力。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鲁迅住在北京绍兴会馆,如鲁迅自己所叙记

2、的,“那时,_来谈的是一个老朋友金心异,将手提的大皮夹放在破桌上”_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新青年上提倡文学革命,这一种运动,现在_已经成为文学史上的陈迹了,但在那时,却无疑地是一个革命的运动。A偶然虽然已然 B偶或假如固然C偶或假如已然 D偶然虽然固然解析:选B。偶然:表示不确定。偶或:间或,有时候。虽然: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多用“但是”“可是”“却”等与它呼应。假如:表示假设的关联词语。已然:已经这样;已经成为事实。固然:本来的样子,原来的那样。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鲁迅在本家中间也见过类似

3、的人物,不过只是一鳞一爪,没有像他那么整个那么突出的,所以就描写了他。B一篇文章写得好与坏,不在于它文辞多么优美,形式多么新颖,而在于它要有思想、有风骨,唯有此才能永恒。C一阵阵春风吹来,树枝摇曳着,月光、树影一起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响声。D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让越来越多的农民告别了自己的耕地。为了减轻城郊失地农民的负担,当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解析:选A。B项,搭配不当,前面“好与坏”是两个方面,而后面只是说了“好”的一面,前后不能搭配;C项,不合逻辑,“月光”与“树影”没法“发出沙沙的响声”;D项,成分残缺,前一句缺主语,应删去“随着”或“让”。二、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4、。朦胧的敬慕 悼念鲁迅先生 萧乾也许有人比我更怕死,我却不相信有比我再怕看死人的了。走在街上,我从没有胆子向寿衣铺里望望。夜半,即便从很远很远的地方飘来的僧器或诵经声,也必害得我用棉被厚厚包起头来,直像那是什么符咒一样。我曾见过三位死人,在我的记忆中,他们都将是我永不会忘记的。而且,我还该陈说我都例外地不曾害怕过:一个黄昏,我的母亲死在我的怀抱里;小学时代,曾排着队去中央公园社稷堂瞻仰过孙中山先生的遗体;最近,在鲁迅先生灵前,我守了两天灵。扶着那绛色帏幔,职务使我看见了数千张陌生的但是诚笃的脸,一个个脚跟都像坠了铅球,那么轻又那么沉重地向灵堂踱。低垂的头,低垂的手,低垂的眉眼和心。待踱到灵堂中

5、央,冥冥中似有什么使他们肃然驻足了。敬慕和哀悼如一双按住的手,他们的身子皆极自然地屈下了。然后噙了一汪眼泪,用手巾堵着嘴,仓皇地奔了出来。最感人的莫如一群小学生的吊唁。在那近三十位小吊客中间,我特别留意一个衣服褴褛、腿下微跛的,他肋下夹着的画册和石板说明了是刚刚放学,如今正是回家或在街头玩耍的时候,然而他却结伴迢迢跑到了这里。那个微跛的孩子,一拐一拐地,一直来到灵前,两只颇清秀的眼睛直直地凝视着鲁迅先生的遗体,然后,又放下肋下的画册,深深地鞠躬。我不信作了那么些纪念周,他还不知道“三鞠躬”的礼教,然而,当我数到第三次以后,他仍向下屈着小小腰身,他一连鞠了七个躬才红涨着脸,也红涨着眼睛,走出灵堂

6、。如果稍换一个情况,我将忍不住笑出来的,然而,我那时是用极大的崇敬心情替他掀开帏幔,一直目送他走下殡仪馆的台阶。那个背影唤起我一点回忆。十多年前一个傍晚,如一切贪爱窗外景色的孩子一样,四点钟以后的时间对我变了滋味,换成鲜艳颜色。然而我放下了玩具,和同伴沿着朱色皇城走好长好长一段路去瞻仰一位“民国缔造者”的遗体。空着的肚皮充满着的一半是对“尸骸”的恐惧,一半是对“伟大”的钦仰。我们跨进那座御花园的大门时,紫禁城角的太阳已向下沉落了。我们喘着气向陌生的大人打听路线,好容易才攀了一道高大石阶,在花圈花篮的簇拥中,我看到了安息着的孙中山先生。我记得,当时我的心一点也没有跳!我们环着那铜棺走了一圈,又蹑

7、着脚步走了出来。抬头,紫禁城角的太阳已经沉落下去了。我似乎打了一个冷颤,然而,除了模糊的“伟大”,我并没有摸清死的是什么人。只是冥冥中,一种超乎孩子胸膛容量的哀戚或尊敬感觉便梗塞在我喉咙间,我赶不掉它。归途,我们放洋画的袋子里,每人都塞了一袋传单:有工人发的,大学生发的,有国民党的,共产党的,说明孙先生的生平和抱负(这些我曾保留到六年前,直到一个朋友将我寄存的最珍贵的东西,如小学生时代的作文本,全当作烂纸卖掉了)。当时我们其实一点也不懂,但当孙传芳乱批三民主义,张作霖满街捉革命党时,我却私下藏了一本孙中山传。伟大的人格也许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这力量在茫然无知的孩子心灵上时常比成人更深刻,更恒

8、久。我不知道如果鲁迅先生这时醒转过来,他将会怎样热烈地抱起那个微跛的孩子。1936年10月,上海(原载1936年中流第1卷第5期)5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在数千吊唁鲁迅先生的人中,有一个衣衫褴褛、腿下微跛的小孩,对鲁迅先生连鞠了七个躬,所以作者对他由开始的忍不住想笑,转变为极大的崇敬。B当“我”和同伴跨进御花园大门时。“紫禁城角的太阳已向下沉落了”;当“我们”蹑着脚步走出来时,“紫禁城角的太阳已经沉落下去了”。这两句景物描写烘托了“我”的哀戚心情。C“我记得,当时我的心一点也没有跳!”这句话的意思是:“我”看见孙中山先生的遗容时,对伟人的敬慕战胜了对死人的恐惧。D文章第三段在描

9、写数千位吊唁者的神情动作时,运用了夸张、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E通观全文不难发现,作者在为鲁迅先生守灵时,对鲁迅的崇高精神、伟大人格内涵的理解及由此产生的敬慕之情都是朦胧的。解析:选AE。A项,“作者对他由开始的忍不住想笑。转变为极大的崇敬”说法不对,文中说“如果稍换一个情况,我将忍不住笑出来的,然而”可见作者在当时并没有“忍不住想笑”,而是一直怀着极大的崇敬的心情。E项,“敬慕之情都是朦胧的”错误,“朦胧的敬慕”是指孩子对伟人的模糊的敬慕,而此时作者已不是孩子。6“朦胧的敬慕”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本文通过哪几个事例来表现“朦胧的敬慕”?答:_答案:“朦胧的敬慕”在文中是指孩子对伟人的模糊的敬

10、慕。文章通过三个事例来表现对伟人“朦胧的敬慕”:微跛的小孩吊唁鲁迅先生;“我”瞻仰“民国缔造者”孙中山先生的遗体;“我”珍藏有关孙中山先生的资料。7指出文章的结构方式,并作简要分析。答:_答案:这篇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方式。前两段总写作者对死人的不同心理感受。第三十段分写:其中三五段写作者为鲁迅守灵的所见所感;六十段写作者回忆幼时瞻仰孙中山先生遗体时的所见所感及对自己的深远影响。最后两段总结全文,点明主旨,照应标题。8这是一篇悼念鲁迅先生的文章,作者却用了大量笔墨回忆十多年前瞻仰孙中山先生遗体等有关信息。这里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作简要分析。答:_答案:衬托。用孙中山先生的伟大人格衬托鲁

11、迅先生的伟大人格。用作者孩童时代对孙中山先生的“敬慕”衬托“微跛的孩子”对鲁迅先生的“敬慕”。更好地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敬仰。三、语言表达9依照画线句子仿写两句话。要求:形成排比的修辞。鲁迅用生命的全部光芒,照亮了充塞天地之间的黑暗;在他身后,有我们整个民族的血污、苦难、彷徨与觉醒他走了,留下了铮铮的铁骨和脊梁!答:_答案:(示例)他走了,留下了批判的匕首和长枪!他走了,留下了广博的精神和思想!10汉语的奇妙在于,相同的词语,根据语境的变化,会出现完全不同的含义。下面是小王给乔局长送“红包”时,两人的对话。乔局长:“你这是什么意思?”小王:“没什么,意思意思。”乔局长:“你这就不够意思了。”

12、小王:“小意思,小意思。”乔局长:“你这人真有意思。”小王:“其实也没有别的意思。”乔局长:“那我就不好意思了。”小王:“是我不好意思。”请对这段对话中的“潜台词”进行解读,解释指定的三个短语,解释的语言中不得再出现“意思”一词,对每个短语的解释不超过8个字。答:_解析:此题考查理解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即临时赋予这个词语的意思。答题时,要根据前后语境,细加体会。答案:一点心意真不错(真识相或真会办事)笑纳了(接受了)11下面是一段介绍中医的材料,请筛选信息,保留各方面的主要内容,压缩成一段文字,不超过60字(含标点符号)。医药学是人类医疗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总结。中医因深受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思想

13、的影响,在世界医学体系中特色鲜明。中医认为人是气、形、神的统一体,人与自然也是一个统一体,特别强调和谐与平衡的整体观。因此,它没有西医那么细致的科室划分,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甚至还有可能“头痛医脚、脚痛医头”。中医还有“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之说,同一病症的人可能采用不同的药方,而有时候不同的病症却会用相同的药方,这种个体化的辩证施治,是中医的神奇特色。在传统中医那里我们往往看不到各种检测仪器,医生也不让我们进行各种化验检查,他们通过望、闻、问、切四种诊察疾病的方法,综合分析,归纳症型。在具体治疗时,中医灵活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最终使人体达到阴阳调

14、和而康复。答:_解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先对文段进行切分,然后依据题干要求,逐句筛选要点,最后用简明的语言进行归纳即可。答案:中医受阴阳、五行思想的影响,强调整体观念,遵循辩证施治原则,采用望闻问切四种诊法,使用多种治疗手段。12“朋友圈”,是腾讯微信上的一个社交功能,通常由熟人、半熟人组成,是现实社交在网络世界的延伸。用户可以发表文字、图片,分享文章、音乐。相信许多人都经历过类似的过程:从气氛轻松的晒照、吐槽到令人生厌的广告、营销,从生活百态到养生秘籍、名人秘史,再到明星八卦、小道消息从最初的好奇,到其后的信赖,再到现在的欲罢不能,这就是“朋友圈”现象。我们该如何理性看待“朋友圈”现象

15、?请你谈谈对它的认识,不超过150字。答:_ 解析:结合题目中所给材料,写出自己对“朋友圈”的看法,理由要充分,说理要透彻,要从正面引导,而不要一味地加以批判。答案:(示例1)“朋友圈”是一个开放的圈。它提醒我们,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个人都要时刻注意甄别真假、冷静理性。现代科技让人们沟通更便利、生活更丰富,但对朋友圈这样的社交工具,既不能过于依赖,更不能沉溺其中,以至忽视了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流。(示例2)“朋友圈”只是人们之间一种沟通、联系的新方式。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未来肯定还会有更多、更新的网络社交工具出现。无论是什么样的工具,终究只能是工具。对“朋友圈”这样的交际舞台,如果你无法拒绝,无法屏蔽,也无法选择离开,最现实的办法,是看淡这个虚拟的圈子,在纷纭芜杂的信息面前,永远保持一份清醒、一份定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