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4 ,大小:3.62MB ,
资源ID:118753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187534-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新课改省份专用学案:第一部分 第四章 第一讲 地壳的物质组成与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新课改省份专用学案:第一部分 第四章 第一讲 地壳的物质组成与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WORD版含解析.doc

1、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讲地壳的物质组成与岩石圈的物质循环了解地壳的物质组成1.地壳是由岩石组成的,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2岩石的分类(1)岩浆岩:岩浆冷凝而成(2)沉积岩:各类岩石经外力作用而成,具有层理构造,往往含有化石。(3)变质岩:各类岩石发生变质作用而成。理清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由图忆知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1岩石的分类图中A为侵入型岩浆岩,B为喷出型岩浆岩,C为沉积岩,D为变质岩。2主要的地质作用图中代表上升冷却凝固作用,代表固结成岩作用,代表变质作用,代表重熔再生作用。3循环过程岩石圈的物质在内外力作用下不断运动和变化,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又到新岩浆的产生,周而复始,构成岩石圈的物质循

2、环过程。题组练通据危地马拉国家减灾协调员称,富埃戈火山在2018年11月28日当天,平均每小时喷发7到10次。结合岩石圈物质循环简图,回答12题。1火山喷发出来的熔岩经冷却形成的岩石类型对应图中的()ABC D2图中的形成必须经过的地质作用是()A风化作用 B侵蚀作用C沉积作用 D变质作用解析:1.A2.D第1题,由图可知,图中为喷出岩,为侵入岩,为变质岩,为沉积岩,为沉积物。第2题,图中为变质岩,侵入岩经过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图a为桂林象鼻山景观图,图b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3图a中岩石类型属于图b中的()A甲 B乙C丙 D丁4形成该景观的地质作用的先后顺序是()A BC

3、D解析:3.C4.A第3题,桂林象鼻山是由石灰岩受溶蚀作用而形成的喀斯特地貌。结合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可知,丙为沉积物通过固结成岩作用而形成的沉积岩,石灰岩为沉积岩的一种。选C。第4题,象鼻山是沉积物形成沉积岩后,经地壳隆起,在地表水的溶蚀作用下形成的。选A。浙江舟山群岛普陀山有一块“金刚宝石”,看似摇摇欲坠,实则稳如磐石。据考证该岩石是地质时期岩浆在地下冷凝形成的。据此完成56题。5“金刚宝石”最可能是()A玄武岩 B砾石C花岗岩 D石灰岩6“金刚宝石”景观形成过程中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海浪侵蚀 B风力搬运C流水沉积 D冰川侵蚀解析:5.C6.A第5题,据考证该岩石是地质时期岩浆在地下冷凝

4、形成,因此“金刚宝石”为侵入型岩浆岩,最可能是花岗岩。第6题,由图中“金刚宝石”的形态可知,其是侵蚀作用形成的,所以排除B、C;由“舟山群岛”可知,与冰川侵蚀无关,应是海浪侵蚀形成的。知道板块构造理论1.全球岩石圈共分为六大板块: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2板块是运动的,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板块内部相对稳定。3板块碰撞挤压形成海岸山脉、岛弧等,板块张裂形成裂谷、海岭等。特别提醒 (1)全球六大板块中,太平洋板块是全部由大洋地壳组成的板块。(2)澳大利亚、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都位于印度洋板块。(3)板块交界处地震、火山多发,但地震、火山发生地却不一定是

5、板块交界处。 题组练通如图是北方四岛(南千岛群岛)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1北方四岛的形成原因是()A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形成B太平洋板块张裂形成C火山喷发而成D流水沉积形成解析:选A北方四岛属于东亚岛弧,地处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消亡边界,由两板块碰撞形成,故A项正确。如图为某半岛地形图。读图回答下题。2该半岛火山活动频繁,是因为受到()A太平洋板块张裂的影响B印度洋板块张裂的影响C印度洋板块挤压的影响D太平洋板块挤压的影响解析:选D图示半岛位于北太平洋,为勘察加半岛。该半岛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属于消亡边界,板块之间相互挤压。如图为板块边界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3甲地的宏观地

6、形是()A海岭 B海沟C地堑 D裂谷4下列板块边界,最符合图意的是()A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B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C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D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解析:3.B4.D第3题,甲处在大陆地壳与海洋地壳的交界带上,是大洋地壳向大陆地壳之下俯冲形成的海沟;海岭是海底火山;地堑是岩层相对两侧岩层下降形成的凹陷带;裂谷是板块张裂形成的凹陷带。故B正确。第4题,图示是大洋地壳向大陆地壳之下俯冲,大陆地壳被抬升形成山地;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之间是陆上山脉和海岭,与图示不符;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之间形成的是岛弧链,与图示不符;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之间是海岭,与图示不符;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之间是安第斯山

7、,与图示相符。故D正确。5读图,指出图示地区板块界线的位置,分析该地区多火山的原因。解析:海沟是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的分界线;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多火山地震。答案:界线:陆地西南海岸线附近(沿2 0003 000 m左右等深线)的海沟。原因:大洋(西南侧的)板块俯冲到大陆(东北侧的,或美洲)板块之下(或答两侧的板块互相挤压),导致这里多火山。重难点一如何厘清岩石类型及其循环(对应学生用书P89)典题示例下图中甲、乙、丙、丁代表岩石类型,箭头表示地质作用。读图回答13题。1图示岩石中,花岗岩属于()A甲类岩石B乙类岩石C丙类岩石 D丁类岩石2图中序号与其代表的地质作用组合正确的是()A外力作用

8、 B喷出作用C地壳下沉 D高温熔融3关于岩石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类岩石具有明显的气孔构造B乙类岩石中可能找到化石C丙类岩石具有层理构造D丁类岩石的典型代表是大理岩解析第1题,花岗岩为侵入型岩浆岩,结合图可知乙为岩浆侵入形成的岩浆岩。第2题,根据图中箭头和上题分析可知分别是侵入作用、外力作用、固结成岩作用、重熔再生、变质作用。第3题,甲为喷出岩,多具气孔构造;乙为侵入岩,不可能找到化石;丙为变质岩,无层理构造;丁为沉积岩,代表岩石为石灰岩、页岩等,大理岩属于变质岩。答案1.B2.A3.A师说技法(一)三大类岩石的概念及其特点类型概念特点岩浆岩侵入岩地下岩浆在地球内部压力作用下,侵入岩石圈

9、上部,冷却凝固而成的岩石结晶颗粒较大;密度大,坚硬喷出岩地下岩浆在地下压力作用下,沿岩石圈薄弱地带喷出地表冷凝而成的岩石矿物结晶颗粒较小;有流纹或气孔沉积岩地表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受到破坏变成碎屑物质,被搬运到低处沉积、固结成岩石具有层理构造;含有化石、非金属矿物变质岩岩石受到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影响,在一定温度、压力条件下,使原来成分、结构发生改变而形成新岩石片理构造;富含金属矿物(二)岩石圈物质循环图的判读1判断三大类岩石和岩浆(以下图为例)判断三大类岩石和岩浆,大致可以用进出箭头的多少来区分:(1)岩浆:三进一出。(2)岩浆岩:一进三出。(3)变质岩和沉积岩:二进二出。注:沉积物指向的一定是

10、沉积岩,沉积岩一般含有化石并具有层理构造。2判断箭头含义(1)指向岩浆岩的箭头冷却凝固,是内力作用。(2)指向沉积岩的箭头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是外力作用。(3)指向变质岩的箭头变质作用,是内力作用。(4)指向岩浆的箭头重熔再生作用,是内力作用。集训过关(2017天津高考) 读图,回答下题。1图中地貌景观显示的岩石类型和主要的地质构造最可能是()A岩浆岩、褶皱B沉积岩、褶皱C岩浆岩、断层 D沉积岩、断层解析:选B读图可知,岩石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据此可判断岩石类型为沉积岩;图示景观显示的地质构造是岩层受挤压作用弯曲变形形成的褶皱。综上可知,选项B正确。图1是2018年寒假期间某

11、位驴友在云南拍摄到的“孤峰残丘油菜花”,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甲、乙、丙、丁、戊表示各类岩石和岩浆,a、b、c、d、e表示各种地质作用。据此完成下题。2该地的岩石类型及其地质作用与图2对应正确的是()A甲c B丙dC丁e D戊a解析:选D图示岩石主要为石灰岩,属于沉积岩。风化物经外力作用(固结成岩作用)会变成沉积岩,戊为沉积岩。沉积岩与侵入岩在地壳深处受高温高压作用变为变质岩,故丁表示变质岩,丙为岩浆,甲和乙为岩浆岩。a为沉积固结成岩作用,b为风化作用,c为岩浆活动,e为变质作用,d为重熔再生作用。普陀山位于钱塘江口、舟山群岛东南部海域,古人称之为“海天佛国”。普陀山是燕山运动晚期的侵入

12、花岗岩,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经风化侵蚀,形成众多孤峰突兀的风景地貌。据此完成34题。3普陀山主要由图乙中的哪类岩石组成()AA类岩石 BB类岩石CC类岩石 DD类岩石4图甲地貌形成的原因是()A海浪侵蚀 B冰川侵蚀C风力侵蚀 D风化作用解析:3.B4.A第3题,由材料可知,普陀山主要由花岗岩组成,属于侵入型岩浆岩。A为喷出型岩浆岩,B为侵入型岩浆岩,C为变质岩,D为沉积岩。第4题,由图甲可知,该地貌为海浪侵蚀地貌。重难点二怎样分析板块运动对地貌的影响(对应学生用书P90)典题示例(2014全国卷)下图中K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据研究,百年

13、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K岛处于()A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东侧B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西侧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北侧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南侧解析由经纬度可知,K岛位于印度尼西亚,结合板块分布可知该岛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北侧。答案C师说技法(一)准确记住六大板块的分布与边界类型1六大板块的分布全球岩石圈共分为六大板块,除太平洋板块几乎全是海洋外,其余五大板块既有陆地又有海洋。如图。2主要板块边界类型及其地貌地震带板块位置边界类型形成的地貌环太平洋地震带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消亡边界千岛群岛、千岛海沟;日本群岛、日本海沟;台湾海沟;菲律宾群岛;马里亚纳海

14、沟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消亡边界阿留申群岛、海岸山脉、落基山脉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消亡边界新西兰南、北两岛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消亡边界地中海、阿尔卑斯山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消亡边界喜马拉雅山非洲断裂带非洲板块内部生长边界东非大裂谷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生长边界红海、死海大西洋断裂带美洲板块与非洲板块及亚欧板块生长边界冰岛、大西洋、中大西洋海岭(二)对比掌握板块运动与地貌的关系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地貌。如下表所示:板块运动张裂相撞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互挤压碰撞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相互挤压碰撞边界类型生长边界消亡边界对地球面貌的影响形成裂谷或海洋形

15、成高峻山脉和巨大高原海沟、岛弧、海岸山脉举例东非大裂谷、红海、大西洋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马里亚纳海沟、亚洲东部岛弧、美洲西岸山脉图示特别提醒(1)澳大利亚、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斯里兰卡岛、塔斯马尼亚岛位于印度洋板块。(2)冰岛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大西洋“S”形海岭上生长边界。(3)新西兰南、北二岛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消亡边界。(4)科迪勒拉山系:海岸山脉和落基山脉为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安第斯山脉为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 集训过关读全球板块分布的局部示意图,回答12题。1甲、乙两块陆地分别属于()A亚欧板块、非洲板块B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C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

16、D美洲板块、亚欧板块2M、N两处板块边界类型图示依次是()A BC D解析:1.B2.D第1题,读图根据大陆轮廓可知,甲为阿拉伯半岛,位于印度洋板块;乙为非洲大陆,位于非洲板块,故选B。第2题,读图结合板块分布来看,M位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生长边界,N位于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消亡边界,结合图示分别为,故选D。下图为世界某板块示意图,箭头表示板块运动方向。读图完成34题。3该板块的运动方向是()A向西南移动 B向东北移动C垂直隆升 D垂直下降4该板块边界()A甲处形成裂谷 B乙处形成海岭C丙处岩石年龄较丁处老 D丁处地壳厚度较甲处大解析:3.B4.C第3题,由该板块的形状与位置可知,该板块为印度

17、洋板块。该板块的西南部为生长边界,板块北部和东部为消亡边界,由此推断,该板块的运动方向为由西南向东北。第4题,甲处位于消亡边界,裂谷多形成于陆地板块的生长边界,A错误;乙处位于消亡边界,海洋板块的生长边界多形成海岭,B错误;丁处是生长边界,岩石是新涌出来的岩浆冷凝形成的,形成年代最晚,C正确;甲处位于陆地,丁处位于海洋,甲处地壳厚度较丁处大,D错误。(2015江苏高考)下图为安第斯山脉地理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5安第斯山脉南北狭长的原因是()A沿经线方向发育 B沿火山地震带发育C沿板块作用边界发育 D沿海陆作用边界发育解析:选C安第斯山脉位于板块交界处,是由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因此其南北

18、狭长的形状和走向是沿板块作用边界发育形成的,故选C。“地理实践力”在野外实地考察中的体现素养培优任务1研学游悄然成风,各种地质考察线路、各种地貌奇观吸引学生探因索源。设问:2017年10月13日,来自江苏某学校千名学生研学旅行团到山东临沂“天谷天然地下画廊”开展了以“喀斯特地貌地质研学”为主题的研学旅行活动。据此回答以下问题:(1)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必备的两个基本条件是什么?(2)推断临沂“天谷天然地下画廊”属于哪种喀斯特地貌类型?(3)这类地质研学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哪些地理素养?提示:(1)可溶性岩石;流动性的水。(2)地下喀斯特地貌类型主要为溶洞。(3)地理实践力;地理成因的探求能力;地理现

19、象的描述能力;合作探究的能力等等。任务2根据地貌景观图,认知地貌类型,分析地貌的形成过程。设问:中国山水画家多师法自然,其作品往往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下面为我国四幅山水画作品。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画中各描绘了哪些景观?(2)画中描绘的地貌类型形成原因是什么?提示:(1)画中地势起伏较大,为山地地形;画中为峰林地形,应为喀斯特地貌,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两广丘陵区;画中千沟万壑,分布着塬、梁,为黄土高原地貌;画中地势起伏和缓,有小桥、渔船,为江南丘陵景观。(2)黄土高原是地质历史时期,强大的偏北风将蒙古高原的细小风化物黄土,长途搬运至现在的黄土高原地区堆积形成的;黄土高原上千沟万壑的地貌形态是在流

20、水侵蚀作用下形成的。任务3对某一具体地形区地表形态的成因进行探究分析。设问:从动力条件和沉积条件简述冲积扇的形成过程。提示:河流上游地形坡度大,水流搬运能力强,河流将上游泥沙带到出山口,在出山口因坡降骤减,水流搬运能力大为减弱,挟带的部分泥沙堆积下来,形成从出山口顶点向外辐射的扇形堆积体。素养提能野外考察是发现和解决地理问题的重要方法。下图是某地理兴趣小组在野外考察中拍摄的照片。读图,完成下题。1图中砾石滩常见于大河的()A河源B凸岸C凹岸 D入海口解析:选B在河道的不同位置,流水的冲刷或沉积作用不同。图中砾石的体积和质量较大,不易被流水冲到河流入海口;河流的源头以下蚀作用为主,沉积物少;在河

21、流的凹岸,流水侵蚀作用强,颗粒物易被流水冲刷带走,而在河流的凸岸,流水以沉积作用为主,导致砾石堆积。某地理研学实践小组,计划对如图地区进行野外考察,他们针对掌握的资料(某区域地质简图)做了分析。该区沉积地层有Q、P、C、D、S2、S1,其年代依次变老。读下图,完成23题。2从甲地到乙地,其地形、地质剖面示意图正确的是()3为揭示深部地质状况,在丙处垂直钻探取芯,可能发现的地层是()A志留系B石炭系C二叠系 D第四系解析:2.A3.A第2题,首先,确定甲乙一线的海拔变化,根据等高线可知,甲乙之间为山峰,因此由甲到乙,海拔先升高,再下降,排除C、D项。其次,判断地质构造,甲乙沿线地层变化为CPC,

22、新老变化为老新老,即岩层中间新、两侧老,为向斜构造,岩层向下弯曲。故A正确,B错误。第3题,岩层由地表向下的新老关系是不断变老,丙所在地层为D地层。在丙处垂直钻探取芯只能发现D地层及其以下的地层,即D地层、S2地层、S1地层,即泥盆纪、志留系上段、志留系下段三个地层。故A正确,B、C、D项错误。4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2018年暑假某高中地理兴趣小组到我国西北某地区进行了实地考察,该地区地形平坦,四周无高大山脉。如图为该兴趣小组拍摄的地貌景观图片。(1)指出图中土丘和沟谷的最可能延伸方向并说明判断理由。(2)说出该兴趣小组在考察时应准备的物品。(3)推断图示地貌景观的形成过程。解析:第(1)

23、题,要结合西北地区的常年盛行风向进行分析。第(2)题,要结合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进行分析。第(3)题,要综合沉积岩的形成、定向风的侵蚀和岩层软硬性质等进行分析。答案:(1)西北东南走向,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西北地区的盛行风为西北风,在风力侵蚀的作用下,形成的土丘和沟谷呈西北东南走向。(2)该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高温干旱,太阳辐射强,且多风沙天气。因而在考察时应准备帐篷、防晒用品、防风镜、GPS信号接收机(指南针)、充足的饮用水等。(3)地质历史时期,该区域长时间接受沉积,形成沉积岩;该区域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在长期受定向风侵蚀作用下,相对松软的岩层或土层被吹走,相对坚硬的岩层保留下来,形成一系列的土丘和沟谷。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