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历史二轮专题版教师用书:第1部分 模块3 通史讲座3 信息文明时代的世界和中国通史融会贯通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18714 上传时间:2024-05-2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0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历史二轮专题版教师用书:第1部分 模块3 通史讲座3 信息文明时代的世界和中国通史融会贯通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0历史二轮专题版教师用书:第1部分 模块3 通史讲座3 信息文明时代的世界和中国通史融会贯通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0历史二轮专题版教师用书:第1部分 模块3 通史讲座3 信息文明时代的世界和中国通史融会贯通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0历史二轮专题版教师用书:第1部分 模块3 通史讲座3 信息文明时代的世界和中国通史融会贯通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0历史二轮专题版教师用书:第1部分 模块3 通史讲座3 信息文明时代的世界和中国通史融会贯通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2020历史二轮专题版教师用书:第1部分 模块3 通史讲座3 信息文明时代的世界和中国通史融会贯通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2020历史二轮专题版教师用书:第1部分 模块3 通史讲座3 信息文明时代的世界和中国通史融会贯通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2020历史二轮专题版教师用书:第1部分 模块3 通史讲座3 信息文明时代的世界和中国通史融会贯通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2020历史二轮专题版教师用书:第1部分 模块3 通史讲座3 信息文明时代的世界和中国通史融会贯通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2020历史二轮专题版教师用书:第1部分 模块3 通史讲座3 信息文明时代的世界和中国通史融会贯通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2020历史二轮专题版教师用书:第1部分 模块3 通史讲座3 信息文明时代的世界和中国通史融会贯通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2020历史二轮专题版教师用书:第1部分 模块3 通史讲座3 信息文明时代的世界和中国通史融会贯通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2020历史二轮专题版教师用书:第1部分 模块3 通史讲座3 信息文明时代的世界和中国通史融会贯通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通史讲座(三)信息文明时代的世界和中国通史融会贯通阶 段 特 征 通 史 体 系一、世界古代史西方文明的摇篮通史坐标特征概述在古代希腊,以雅典为代表的奴隶制民主政治保障了公民的政治权利,为精神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使古代希腊在众多文化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与古希腊人相比,古罗马人较为注重实际,崇尚秩序。在征服扩张和统治帝国的过程中,他们发展出体系宏大而缜密的罗马法律体系。曾在地中海世界各领风骚、交相辉映的古代希腊罗马文明,为人类的政治文明留下了宝贵遗产。史实定位古希腊罗马文明的基本内容二、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西方文明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世界连成一体通史坐标特征概述从新航路的开辟到工业革命

2、发生前是资本主义的兴起阶段,资产阶级开始按照自己的要求改造世界。资产阶级逐渐建立起代议制民主政治,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通过开辟新航路及殖民扩张,资产阶级将自己的活动范围向世界拓展,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高举人文主义的大旗,起了思想解放的作用,推动了欧洲近代社会的发展。史实定位一、英、美资产阶级代议制政体的确立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前提:1688年“光荣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2)标志: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限制了王权,确立了议会主权至上的地位,君主立宪制在英国确立起来。(3)发展:18世纪中期,逐步确立责任制内阁

3、。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负责;首相掌握着国家的行政权,又通过议会控制立法权。2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1787年宪法: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制定宪法,实行联邦制,确立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政体。(2)影响: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民主精神,对世界其他地区的政治制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二、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11516世纪,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欧洲与亚洲、非洲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与美洲开始有了经济交往,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出现。2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葡、西、荷、法、英等国开始了殖民扩张,不仅为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也使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展。三

4、、近代西方人文主义的形成与发展及自然科学的兴起1思想解放(1)人文主义复苏发展:文艺复兴十四、五世纪,随着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新兴资产阶级借助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宣扬人文主义,批判中世纪宗教神学的蒙昧主义与禁欲思想,主张以人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要求个性解放。文艺复兴冲破了天主教神学的精神枷锁,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建立和发展。(2)人文主义的应用:宗教改革16世纪,罗马天主教会的专制与腐败阻碍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宗教改革运动首先在德意志兴起。马丁路德宣扬“因信称义”,打破了民众对罗马教会的迷信,使人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宗教改革是人文

5、主义思想在宗教领域的运用,使人文主义思想得到广泛传播。(3)人文主义的升华:启蒙运动18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空前壮大,以法国为中心的启蒙运动提倡科学、自由和平等,反对宗教蒙昧主义和封建专制制度,阐释民主、人权、法制等人文主义思想,提出三权分立和人民主权学说,构建了未来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框架,为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具有鲜明的政治革命的性质。2科技方面(1)文艺复兴时期,以哥白尼的太阳中心学说为标志,近代自然科学兴起,伽利略创立了近代实验科学。(2)启蒙运动时期,近代科学发展的里程碑是牛顿的力学体系的形成,它是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第一次系统总结。三、工业革命时代的西

6、方文明文明多样性,世界更加丰富多彩通史坐标特征概述18世纪中后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初步确立;社会主义运动兴起,大大推动了人类的民主化进程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完善;两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水平,分别将人类历史推进到“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史实定位一、近代西方两种政治文明的发展1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完善与扩展(1)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代表大量进入议会,君主立宪制趋向成熟。(2)美国内战后,形成了两党对峙、交替执政的政治新局面,成为美国共和政体的一大特色。(3)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

7、,共和政体最终在法国确立。(4)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德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和联邦制度,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德国迅速跻身世界强国之列。2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1)工人运动兴起: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法、德相继发生工人运动,空想社会主义思潮兴起。(2)马克思主义诞生: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3)巴黎公社:1871年,巴黎公社建立,这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二、两次工业革命1第一次工业革命(1)主要发明:瓦特的改良蒸汽机广泛应用于生产,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蒸汽轮船和蒸汽机车缩短了世界各地的距离。(2)影

8、响: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生产力水平,促使资产阶级拓展世界市场,至19世纪中后期,世界市场基本形成。2第二次工业革命(1)主要发明:电的发现和广泛应用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推动了石油开采业和石油化工业的发展。(2)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资本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确立。三、近代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发展1科技(1)19世纪中期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这是对封建神学创世说的有力挑战。(2)蒸汽机、电的发明和应用,改变着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也促使城市面貌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2文学艺术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艺术成为主要流派;

9、电影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四、两次世界大战间的世界文明20世纪现代化模式的探索通史坐标特征概述十月革命打破了帝国主义链条,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苏俄(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深刻地震撼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为两种社会制度的长期对立斗争拉开了序幕。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前,资本主义世界的基本特点是暂时的调整和相对稳定的发展。19291933年,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导致资本主义世界各国矛盾加剧,出现了大危机、大动荡、大调整。史实定位一、苏俄(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1俄国十月革命: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

10、义由理想变为现实。2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以余粮收集制为核心,集中了全国的力量取得国内战争胜利,但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引发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3苏俄新经济政策:1921年苏俄实行以固定粮食税为核心的新经济政策,促进了经济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4斯大林模式:20世纪20年代,斯大林统治时期,优先发展重工业,实行农业集体化的方针,形成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使苏联迅速完成了工业化,但片面发展重工业,牺牲了农民的利益,成为苏联解体的根源。二、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及罗斯福新政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1)原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11、直接原因贫富差距过大,影响了消费;股市投机行为和过度信贷消费加剧了社会矛盾。(2)特点和影响: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大;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出现经济衰退或萧条;加深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政治危机;各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对国际市场的争夺,世界局势动荡不安。2罗斯福新政(1)措施:整顿财政金融;复兴工业;调整农业政策;实行社会救济与以工代赈;加强社会立法。(2)影响: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改善了美国人民的生活;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三、科技与文学艺术1科技(1)20世纪初,相对论和量子论提出,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发生了深刻变化。(

12、2)20世纪20年代,电视艺术首先在英国诞生,对人类的生活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2文学艺术(1)文学西方现实主义文学:英国萧伯纳的苹果车、法国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西方文学的主流,美国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爱尔兰贝克特的等待戈多。(2)艺术:西班牙毕加索是现代主义美术大师,其代表作品格尔尼卡,通过一系列变形的图案组合控诉了德国法西斯轰炸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的罪行。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文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政治格局演变和经济全球化趋势通史坐标特征概述从1945年至今是由革命与战争逐渐转向争取和平与发展的阶段。政治上,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冷战对峙,社会主义经历了迅速发展和重大挫折

13、,两极格局下出现了多极化趋势。经济上,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出现了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双重趋势。科技上,第三次科技革命如火如荼。思想文化上,现代主义色彩浓厚。史实定位一、近代以来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阶段政治特征经济特征15、16世纪18世纪中期西欧主要国家开始殖民扩张、争霸时期,西欧成为世界政治舞台的中心随着新航路开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及拓展,奠定了经济全球化的基础18世纪中期20世纪初美、德崛起冲击英国的霸主地位,但欧洲仍为世界政治格局的中心,东方从属于西方两次工业革命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及最终形成,经济全球化扩展,英国确立世界经济霸主地位20

14、世纪4070年代西欧衰落,美苏两极格局对峙局面形成,冷战对抗为主体建立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美国成为世界经济霸主20世纪70年代至今欧洲联合、日本崛起、第三世界力量壮大及中国崛起,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多极化趋势加强西欧、日本经济发展,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崛起,加速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二、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1第三次科技革命: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原子能的利用、航天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为代表,信息化社会开始出现,推动了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2文学艺术(1)现代主义及后现代主义流派成为欧美文学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2)音乐领域

15、中摇滚乐成为流行音乐的主流。(3)电影事业不断发展,好莱坞电影盛行,电视技术突飞猛进。宏 观 视 野 中 外 关 联中外三大经济发展模式的比较项目西方模式斯大林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生产资料所有制生产资料私有制生产资料公有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成分并存工业化道路先轻工业后重工业片面发展重工业农轻重协调发展农业政策资本主义大农场集体化农庄、农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非农产业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两党制等苏维埃代表大会制、一党制、终身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特点在不触动资

16、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解放生产力,最终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两次世界大战和经济危机对中国的影响1.一战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资本主义国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控制,给中国提供了一个发展良机,民族工业蓬勃发展,呈现出“短暂的春天”。民族工业的发展在纺织业、面粉业等领域最为显著。虽然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有其自身的弱点,但在大战期间及以后的几年时间里民族工业的发展对中国的发展仍具有进步作用。首先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培养了大批技术员工,对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有很大意

17、义;其次,生产走向集中,以前许多分散的集体开始联合,对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工人阶级的团结、革命的发动,都有重要意义;最后,随着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而发展的工人阶级队伍日益壮大,使中国的阶级结构、阶级关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2二战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影响(1)战时: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不少民族资本家出于爱国热情和使企业免遭日本的掠夺,历尽艰险将企业迁往内地,并尽快恢复生产,对大后方经济发展和支持抗战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沦陷区,来不及内迁的企业,或被日本毁灭,或被日军以“委托经营”“军事管理”“租赁”等形式吞并。在国统区,国民政府出于抗战的需要,实施战时体制,强化对经济的全面统制,加强工业垄断和商业专卖,造成官

18、僚资本的膨胀和民族资本的萎缩,到1941年,官僚资本已占全国资本总额的一半。(2)战后:美国的经济掠夺。美国与国民政府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攫取了大量在华政治、经济等特权。之后,美国大量对华进行商品输出,排挤了国货。有人称这一条约为“新二十一条”。官僚资本进行经济垄断,残酷挤压民族工业。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不断增加,导致通货膨胀,原料昂贵而产品滞销。319291933年经济危机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影响(1)宏观经济层面出口贸易遭受重大打击,入超连年增加。经济危机波及中国后,民族工商业惨淡经营。金融混乱,挤兑事件频繁,偷运白银屡禁不止,致使白银大量外流。(2)微观经济层面企业生产和资本集中,企业自

19、我调整和兼并时常可见。国内企业更新生产设备、技术和改进管理经验,新兴产品生产企业增势迅速。经济危机中世界各个主要经济体的生产和出口相继遭到重创,给国内新兴替代产业的生产创造了条件。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对中国的影响1.政治上:斯大林体制中“以党代政、个人崇拜、对国内外形势的错误估计”等问题使中国领导人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主观夸大了阶级斗争的严重性,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路线,发动了“文化大革命”,使国家的民主和法制受到严重破坏。2经济上:经济结构与体制上,仿效苏联,变多种所有制为单一的公有制,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农业领域,对农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逐步消灭了私有制,走农业合作化或集体

20、化的道路;工业领域,开展五年经济发展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3文化教育上: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段时期内,教育的形式、内容全部采用苏联模式,使中国的文化教育打上了深深的苏联烙印。4外交上:20世纪50年代后期起,执行所谓“革命外交”,意识形态挂帅,对外封闭,恶化了我国的外交关系。5社会生活上: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穿衣打扮与政治生活紧密联系,以列宁装、连衣裙为特征的苏式服装成为人们的普遍选择。国际形势对新中国内政外交的影响时期国际形势中国反应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56年)社会主义阵营与资本主义阵营尖锐对立。在欧洲,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掀起冷战,企图遏制社会主义的发展。在亚洲,美

21、国扩大朝鲜战争,对新中国进行战争威胁;同时,扶植日本,力图构建对中国与苏联的包围圈形成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思想,为维护世界和平,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这成为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中国人民志愿军毅然参加朝鲜战争,有力地捍卫了国家独立和世界和平,内政上,三大民主政治制度建立起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及“文化大革命”时期(19561976年)美国经济发展缓慢;西欧与日本经济快速发展;不结盟运动不断发展;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苏联霸权主义不断发展,严重威胁世界和平与中国的安全积极发展与亚非拉国家的关系,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打开外交新局面。内政上,20世纪60年代恶劣的外交形势加剧了新中国的“左”倾错误改革开放时期(1978年以来)两极格局逐步瓦解,世界经济全球化不断加速,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趋势不断发展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具体表现为不结盟的政策。以联合国为中心开展多边外交,维护世界和平。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内政上,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