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1素有“民间思想家”之称的王康先生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五四”的演员在中国,剧本和导演却是在国外。这说明五四运动()A由外国领袖组织发动B是十月革命在中国的翻版C受到世界各国的援助D深受当时国际形势的影响答案:D2(2017绵阳期末)五四时期的中国思想界十分活跃。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B各种政治力量探索现代化道路C帝国主义放松对中国的文化侵略D国民政府推行开放的文化政策解析:各种政治力量为救亡图存探索现代化道路,提出或学习不同的思想,故B项正确。答案:B3下列各项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没有因果关系
2、的是()A马克思主义的传播B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C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D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提出解析: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提出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所以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没有因果关系。答案:D4(2017温州期中)“中国大地从南到北,处处燃烧着革命的火焰”,使孙中山先生“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上述“革命的火焰”始于()A五四运动 B中共一大C国民党一大 D北伐战争解析:国民党一大是1924年,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国民革命的开展,故C项正确。答案:C5从1924年1月后至1927年4月前,国民革命运动及北伐战争的进展,主要依赖于()A以国共合作为核心
3、的统一战线的推动B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的推动C以中国国民党领导的国民政府的推动D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国共合作领导答案:A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五四运动时期的口号劳工神圣材料二杜威认为:五四运动是“中国人的国家情感存在与力量的突出证明,如果还有什么地方的人对中国人爱国主义的力量普及程度持怀疑态度,那么这种证明是深切而且令人信服的教训”。(1)根据材料一中的两个口号,具体分析五四运动的性质和特点。(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五四精神的主旋律是什么?答案:(1)性质:反帝爱国运动。特点:劳工(无产阶级)在运动中后期起了主力军作用。(2)主旋律:是指爱国主义精神,还包括民主、科学精神
4、,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基础巩固11919年6月9日,陈独秀起草了北京市民宣言,提出了保障市民集会、言论自由等“最后最低之要求”,要对北京政权予以“根本之改造”。这体现了五四运动的()A爱国精神B民主精神C团结精神 D科学精神解析:从题干“保障市民集会、言论自由”等信息,可以看出其民主精神,B项正确。其他选项虽然也是五四运动的精神遗产,但是,与题干材料信息无关。答案:B2据每周评论(1919年5月11日)记载:学生们边行进,边宣传,“许多人民看见掉泪,许多西洋人看见脱帽喝彩,又有好些巡警也掉泪”。这说明五四运动()A是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B激发了广大人民的觉悟C青年学生发挥了主导作用
5、D得到了西方国家的支持解析:从人们对五四运动中学生的态度上可以看出,他们同情学生的行为,说明五四运动激发了广大人民的觉悟,故应选B项。答案:B3(2017宿迁期末)“导致新的民族主义兴起的,是政治上觉醒的工商阶层和1919年已达二三百万之众的劳动大军的迅速崛起。”“新的民族主义兴起”的标志是()A太平天国运动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解析:根据材料“导致新的民族主义兴起的,是政治上觉醒的工商阶层和1919年已达二三百万之众的劳动大军的迅速崛起”可知该标志为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标志着中国新的民族主义的兴起,故D项正确。答案:D4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
6、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下列关于中共“一大”的叙述,符合实际的是()A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农民运动B认识到建立革命武装的重要性C决定进行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的北伐战争D明确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是党的革命任务解析:党的奋斗目标是用革命军队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故D项正确。答案:D5中国共产党发起者之一的李达曾说:“一大的时候,我们就知道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路是肯定的,但是革命以后怎么办,就不知道了。”这表明当时中国共产党()A还没有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B缺乏正确的革命理论作指导C和以往的政党没有任何区别D没明确中国革命的发展方向解析:材料
7、“但是革命以后怎么办,就不知道了”说明还没有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结合起来,故A项正确。中国共产党一直以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指南,故B项错误;C项说法本身错误;从材料“我们就知道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路是肯定的”来看,已经明确革命发展方向,故D项错误。答案:A6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A中共一大召开 B中共二大召开C国民党“一大”召开 D中共七大召开解析: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主持召开有共产党员参加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实现。答案:C7下图是一幅刊载于1920年上海某报纸的漫画,该漫画反映的主题是()A“打土豪,分田地” B“将
8、革命进行到底”C“消除内乱,打倒军阀” D“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解析:回答本题需注意1920年的时代背景。C项“消除内乱,打倒军阀”符合当时的时代特点,当时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社会动荡不安。1924年国民革命运动兴起后,“消除内乱,打倒军阀”成为革命运动的重要目标。答案:C81926年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其主要目的是()A收回帝国主义在华特权B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C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D维护国共合作解析:国民革命出师北伐的目的是消灭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吴佩孚、孙传芳和张作霖三派势力。所以选C。答案:C能力提升9(2017嘉兴期末)毛泽东说:“在五四运动以后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政治指导者
9、,已经不是属于中国资产阶级,而是属于中国无产阶级了。”由此可知,五四运动以后中国革命的性质是()A旧民主主义革命 B无产阶级革命C新民主主义革命 D社会主义革命解析: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故C项正确。答案:C10“中国最初的共产主义支部是于1920年5月在上海和北京组织起来的”,材料表明当时()A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B建立无产阶级政权C筹备工人阶级政党 D工农运动蓬勃开展解析:由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共产主义支部就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应是为建立中国共产党而做准备。A项在1921年,B项在中共一大会议上才明确提出作为目标;D项最早大规模出现应是国民大革命时期,与材料不符。答案:C1119
10、27年7月,宋庆龄在声明中指出:“我对于革命并没有灰心。使我失望的,只是有些领导过革命的人已走上歧途。”此话针对的是()A北伐战争的失误 B国民党右派镇压革命C军阀纷争 D国民党内部分裂对抗解析:结合1927年史实,“有些领导过革命的人已走上歧途”针对的是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故B项正确;从题中可知不是表述北伐战争失误,故A项错误;C项不符合“领导过革命的人”,故C项错误;1927年主要是国民党右派镇压共产党,不是国民党内部分裂对抗,故D项错误。答案:B12(2017焦作期末)下图是1926年12月广东国民党党员的职业构成情况(据王奇生的党员、党权与党争整理而成)。这一现象()A
11、奠定了国民党改组基础B表明国民党已成农民党C是国共合作推动的结果D说明土地革命成果显著解析:据材料“1926年12月”可得:国民革命在国共合作推动下,广泛发动工人、农民等,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推动了革命形势发展,故C项正确。答案:C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北京大学发行杂志多种,专以提倡过激派伪说。平时教授学生亦本此旨。此次罢学风潮,近因虽由政治问题发生,而其远因,未始不由此种学说有以致之1919年北京政府教育部主事的条陈材料二自北京大学学生发生五四运动以来,一般爱国青年,无不以革新思想,为将来革新事业之预备。于是蓬蓬勃勃,抒发言论。国内各界舆论,一致同倡。各种新出版物,为热心青年所举办
12、者,纷纷应时而出。扬葩吐艳,各极其致,社会遂蒙绝大之影响。虽以顽劣之伪政府,犹且不敢撄其锋推其原始,不过由于出版界之一二觉悟者从事提倡,遂致舆论大放异彩,学潮弥漫全国,人皆激发天良,誓死为爱国之运动。孙中山1920年1月29日致海外国民党同志函(1)材料一中的“罢学风潮”指什么?“近因”指什么?(2)材料一与材料二对学生的态度有何不同?(3)材料二中孙中山对五四运动从北京扩展到全国的原因的分析是否完全正确?为什么?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和解读信息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第(1)题“罢学风潮”指五四运动;“近因”可联系教材回答。第(2)题材料一是北京政府教育部对学生运动的诬蔑,而材料二则
13、赞扬学生运动。第(3)题孙中山由于受阶级和时代局限,没有看到无产阶级的伟大作用,故其分析并非完全正确。答案:(1)五四运动。“近因”指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2)材料一诬蔑学生运动;材料二支持和赞扬学生运动。(3)不完全正确。因为五四运动之所以扩大到全国,是由于中国工人阶级加入斗争行列,推动了斗争的深入和发展。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孙中山没有看到无产阶级的伟大作用。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对现有其他政党,应采取独立的攻击政策我们应始终站在完全独立的立场上,只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关系。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1921年7月)材料二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
14、个国民革命的党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发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革命之需要。因此,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党员应加入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曾感此必要,遵行此议决。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1923年6月)材料三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农民运动不赶速地做起来,农民问题不会解决;农民问题不在现在的革命运动中得到相当的解决,农民不会拥护这个革命。毛泽东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1926年9月)(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的政策发生的转变;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
15、析上述转变的原因。(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转变产生的直接成果。这一成果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从国民革命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的认识有哪些发展?解析:第(1)题主要阅读材料,结合时代特征归纳概括即可;原因从国共两党的认识、民主革命的性质和任务、外来因素等方面归纳。第(2)题回忆所学知识,从国民大革命的成果、作用等方面回答。第(3)题实际是回答国民大革命失败留下的教训。答案:(1)从独立、攻击到决定实行党内合作。共产党人认为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是唯一革命的党;中国共产党还不是一个强大的党,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遭受挫折,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执行共产国际的决议;孙中山决定同共产党合作。(2)实现了国共合作(或国民革命运动兴起)。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创建黄埔军校,为中国革命培养了一批军事骨干。(3)认识到掌握革命和武装领导权的重要性,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认识到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主要问题,决定开展土地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