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北屯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185787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北屯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北屯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北屯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北屯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北屯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北屯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北屯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北屯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北屯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北屯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北屯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北屯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北屯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北屯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北屯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北屯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北屯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各国之间距离被“拉近”,世界变“小”了。这种感觉直接源于交通工具的变革通讯技术的创新垄断组织的形成关贸总协定的创立A. B. C. D.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干,各国之间的距离被“拉近”,世界变“小”,说明从一个国家很容易的到达另一个国家,小项对,而通信技术的创新使信息能得到迅速传播,这也使世界变“小”,对,垄断组织和关贸总协定只是推动了经济全球化,但不会造成“各国之间的距离被拉近,世界变小”这种感觉,不对,所以答案为A。考点: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点评:此题

2、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特别是对题干提到的世界在空间上变小要正确理解,密切联系近现代世界的巨大变化。2. 唐朝诗人王维在丁寓田家有赠一诗中写道“晨鸡鸣邻里,群动从所务。农夫行饷田,闺妾起缝素”对其解读错误的是A. 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B. 以家庭为生产单位C. 田园生活自然悠闲D. 男女分工明确【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农夫行饷田,闺妾起缝素”等信息是小农经济男耕女织是特点,但小农经济生活并不是自然悠闲的,D错误符合题意。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农业发展小农经济特点3. 乾隆时期,苏州地区“佣工之人,计日受值,各有常主。其无常主者

3、,黎明立桥头以待唤”。这种情况说明了A. 苏州失业人数较多B. 清朝对人身的控制较为严格C. 江南地区手工业发展速度下降D. 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答案】D【解析】据从材料“佣工之人,计日受值,各有常主。其无常主者,黎明立桥头以待唤”,结合所 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雇佣关系的形成,属于资本主义萌芽,故D 正确。材料无法体现苏州失业人数 较多,故A 排除。材料也没有反映清朝对人身的控制较为严格,故B 排除。材料也不能说明江南地区 手工业发展速度下降,故C 排除。点睛:材料“佣工之人,计日受值,各有常主”是解题的关键,材料反映的是雇佣劳动关系,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4. 有学者研究材料发现:宋代

4、的商税税率大致为3%,国家权力对商业的征税力度,比农业要低得多;清代商人出现亏损时,统治者常常要“优商”“恤商”。与之相比,统治者很少在农家收成下降时优恤农民。这表明我国古代A. 重农抑商政策改变B. 商业政策较为灵活C. 商业税超过农业税D. 商人地位不断提高【答案】B【解析】【详解】从战国时期开始,历代统治者都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人地位低下,故AD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国家权力对商业的征税力度,比农业要低得多”“优商”“恤商”体现了统治者对商业采取了较为灵活的政策,故B正确;材料只是说宋代的商税率比农业要低得多,并不能说明商业税收超过农业税,故C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国家权

5、力对商业的征税力度,比农业要低得多”“优商”“恤商”,联系所学我国古代的经济政策分析解答。5.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下列属于宋朝“商业革命”的是A. 统一货币“半两钱”B. 出现地域性商人群体“商帮”C. 出现了纸币“交子”D. 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手工工场【答案】C【解析】注意时间限定词“宋朝”,A是在秦朝时期,B是在明清时期,D是在明朝时期,北宋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四川出现了最早的纸币“交子”,因此选C。【名师点睛】北宋发行的纸币“交子”,是商业发展的表现。它的使

6、用便利了商业活动,促进了商业的繁荣。6. 清人钱泳说:“俗语云百年田地转三家,言百年之内,兴废无常,必有转售其田至于三家者也。今则不然十年之间,已易数主。”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源是A. 政府闭关锁国政策的实行B. 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C. 政府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D. 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答案】D【解析】“百年田地转三家”、“十年之间,已易数主”都是指的土地兼并的发展,而土地兼并之所以能够发生,根源在于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存在,故选D;闭关锁国政策与土地兼并没有直接联系,故排除A;农业耕作方式变化是导致土地耕作效率变化的根源而不是土地兼并的根源,故排除B;政府重农抑商政策是抑制土地兼并的措施,故排除C。

7、点睛:这一题考查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引起事物发展变化的潜在的、深层次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比较持久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因素。审清题目要求为“根本原因”,理解了根本原因的含义,就需要仔细推敲选项然后再做答了。7. 右图是万国宇宙志中的一幅14世纪欧洲人对遥远国度的想象图。当时欧洲人产生这种想象的客观原因是A. 对遥远国度的畸形人的恐惧B. 对东方异教徒的想象与揣测C. 新航路开辟后对东方人的丑化D. 世界各地处于相对孤立状态【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从图中看出是畸形人、怪物,结合所学分析,AB不对,这是主观原因,与题干不符;C不对,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地联系加强,人们的视野开阔,

8、不可能还有这种认识,因此D符合题意,新航路开辟前世界各地处于相对隔绝状态,人们对外面的世界不甚了解。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开辟的背景。8. 据白银资本统计数据:美洲在17世纪和18世纪分别生产了42,000吨和74,000吨,各有27,000吨和54,000吨运到欧洲,两个世纪合计81,000吨。在欧洲获得的白银中,大约一半(39,000吨)又转手到亚洲,这些白银最终主要流入中国。对这组数据的解释不合理的是A. 中国客观上仍然是世界贸易的中心B. 当时中国封建经济仍然在发展C. 新航路开辟推动了世界各地的经济交流D. 资本主义的发展使欧洲

9、需要更多的资本【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文字说明17世纪和18世纪,美洲生产的大量白银流入欧洲市场而最终大部分却流向中国。这是由于中国与欧洲商品交易引发的结果,中国传统手工业发达产品深受欧洲人的欢迎,这为中国赢得了大量白银财富而欧洲商品在中国市场狭小,但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贸易的中心已经转向欧洲,所以A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B C D三项表述正确符合材料涵义但与题意要求不符。考点: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点评: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快速发展,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就即其一,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其二,商帮的出现,明清时期,不仅从商人数增多,而且出现各具地方特色

10、的不同的商业集团即商帮。这两种经济现象的出现说明中国商品经济发展的快速和异常活跃。这也直接挑战了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思想。但中国与西方在经济发展的格局和差距在逐渐拉大,中国也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潮流。9. 马克思说:在17世纪中叶至18世纪末,“商业和工场手工业不可阻挡地集中于一个国家英国。这种集中逐渐地给这个国家创造了相对的世界市场,因而也造成了对它的工场手工业产品的需求,这种需求是旧的工业生产力所不能满足的”。马克思的话说明了工业革命的必要条件是( )A. 市场的不断扩大B. 工场手工业大量出现C. 新型工厂制度的产生D. 英国政治制度先进【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干可知由于世界

11、市场不断扩大,工场手工业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必然促使技术的革新,由此引发第一次工业革命,故A正确。B不是必要条件,排除;C是工业革命的影响,排除;D是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排除。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工业革命英国工业革命爆发的原因【名师点睛】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1)前提: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2)条件:资本通过殖民贸易、殖民掠夺、贩卖黑奴等活动,积累大量财富。劳动力圈地运动为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技术手工工场的生产技术进一步发展。市场海外贸易扩大,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原料-国内丰富的资源和海外殖民地提供了廉价的原料。10. 下面的19世纪中期欧美主要国家城

12、市和农村人口统计表说明了国家总人口(万)农村人口百分比城市人口百分比英国(1851年)约180048%52%法国(1851年)约360075%25%美国(1850年)约230087%13%垄断组织的形成与发展推动了人口的流动 英国之外的国家工业化没有起步工业革命促进人口向城市迁移 工业化程度越低的国家农村人口比例越大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19世纪中期欧美主要国家城市和农村人口统计表给出的数据,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可以得出,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英国为首的先进国家城市化进程开始,其中上升最明显的是最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工业革命促进人口向城市迁移的进程中,工业化程

13、度低的国家农村人口的比例相对要大,说法符合题意,C 项正确。垄断组织的形成,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候,说法错误,19世纪中期,除了英国之外,法国等也开始了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与组合的ABD三项不符合题意。11. 下面是西方四国所占世界贸易值的比例对照表,根据所学知识推测其年份可能是英国德国美国法国19%13%12%9%A. 1850年B. 1900年C. 1950年D. 2000年【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英国在世界贸易总值中占的比重最大,德国和美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中心,其生产和贸易的

14、数量也在增加,相反,相比较美德法国则有所下降,所以正确答案为B项。 1850年前后,英国作为世界工厂,贸易额是世界最多的,但当时法国作为第二个工业国,紧随其后,强于美德,A选项错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德、英、法等欧洲诸国经济实力远逊于美国,CD两项错误。12. 有学者认为:“所谓洋务运动,乃是清朝统治者在汉族地主官僚和外国侵略者的支持下,用出卖中国人民利益的办法,换取外洋枪炮船只来武装自己,血腥地镇压中国人民起义,借以保存封建政权的残骸的运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阐释了“中体西用”的思想B. 剖析了洋务运动的历史原因C. 揭示了洋务运动的本质目的D. 评价了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答案】C【

15、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准确分析和解读材料的能力。C项,洋务运动的本质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通过材料“借以保存封建政权的残骸的运动”可以看出这一本质目的。故C项正确。A项,“中体西用”是19世纪60年代以后洋务派向西方学习的指导思想,主张在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的基础上,采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以及文化教育方面的具体办法来挽救统治危机。题干没有准确阐释“中体西用”的思想。故A项错误。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是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由地主阶级领导的向西方学习的旨在维护封建统治的自救运动。题干中没有表现出内忧外患这一历史原因。故B项错误。D项,对洋务运动的

16、评价,题干只看到了洋务运动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的消极作用,没有看到洋务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积极作用。故D项错误。13. 1897年章维藩投入大量资金从英国购进设备,在芜湖创办了益新面粉公司,生产飞鹰牌面粉,被誉为全国头牌面粉,但英国领事富尔和芜湖道台元畅却限定他每天生产量只能做米50石,做面60石,超过这个限额就要受罚。不久,益新面粉公司入不敷出,陷入困境。材料说明A. 当时清政府不允许私设工厂B. 中国社会性质制约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C. 清政府仍然实行重农抑商政策D.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在逐渐衰落【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益新面粉厂的兴衰经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民族企业在近代

17、受到“领事”和“道台”代表的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难以获得较大发展,B选项符合题意。“清政府不允许私设工厂”与益新面粉厂建立并生产出全国头牌面粉不符,A选项错误;1895年清政府放宽设厂限制,C选项不符合史实。仅有益新面粉公司的没落经历,不能说明十九世纪末20世纪初,整个民族资本主义呈现衰落趋势,D选项错误.14. 阅读下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符合这一时期中国状况的结论是()17501900年世界制造业产量份额表(单位:%)175018001830186018801900欧洲23128134153662163.1中国32833.329.819.712.56.2鸦片战争前中国

18、制造业大大落后于西方民族工业的兴起缩小了中国与欧洲制造业的差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艰难曲折地发展外国列强侵略与掠夺是中国经济落后的重要根源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仔细观察表格数据,鸦片战争前中国的制造业份额要高于西方,排除;19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工业兴起后,两者的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拉大了,排除;由鸦片战争前后中国制造业所占份额的变化可知,由于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压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艰难曲折,正确;而列强的侵略与掠夺又导致中国的民族工业发展异常艰难,正确;故选D。15. 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随后,人民日报

19、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这里的“松绑”主要是指A. 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B. 承认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C. 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D. 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答案】C【解析】【详解】注意题干的时间“1984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4年国有企业改革的中心环节是扩大企业自主权,所以C项正确。16. 欧洲联盟、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和北美自由贸易区是当今世界三大著名区域集团,欧洲联盟与后两者相比,主要不同点是A. 典型地反映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B. 合作程度最高,合作领域最广泛,合作成效最显著C. 典型地反映了世界经济的全球一体化趋势加强D. 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组成的

20、经济合作组织【答案】B【解析】【详解】欧洲联盟与后两者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欧洲联盟是主导欧洲经济和政治的双重性区域合作组织。因此,合作程度最高,合作领域最广泛,合作成效最显著,B选项正确;欧洲联盟、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和北美自由贸易区都反映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和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这是共同点,不符合题意,排除A、C两个选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经济合作组织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和北美自由贸易区,排除D项。17.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改革开放胆子要再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

21、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这一时期“好路”的“路标”是A. 加入亚太经合组织B. 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C.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 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南方谈话”“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方谈话为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做了思想准备,1992年10月的中共十四大上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因此这一时期“好路”的“路标”应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项正确;中国于1991年加入亚太经合组织,而材料中“南方谈话”是在1992年,A项错误;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在20世纪80年代已

22、经出现,B项错误;“三个代表”的思想是江泽民提出,与材料不符,D项错误。18. 1981年中共中央27号文件指出,经济特区的“特”字主要在于实行国家规定的特殊经济政策和特殊经济管理体制,它主要包括较大的经济管理权限独立的管理体制社会主义经济领导下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市场调节为主 A B. C. D.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对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建设上以吸收利用外资为主,经济所有制实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多元化结构;经济活动在国家宏观经济指导调控下,以市场调节为主;对外商投资给予优惠和方便;特区拥有较大的经济管理权限。所以答案选

23、C;独立的管理体制说法错误,排除ABD三项。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经济特区【名师点睛】1979年4月邓小平首次提出要开办“出口特区”,后于1980年3月,“出口特区”改名为“经济特区”,并在深圳加以实施。按其实质,经济特区也是世界自由港区的主要形式之一。以减免关税等优惠措施为手段,通过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鼓励外商投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以达促进特区所在国经济技术发展的目的。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灵活的经济措施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并坚持以外向型经济为发展目标。19. 光绪年间的嘉善县志风俗类记载:“乾嘉时风尚敦朴,咸同而后渐染苏沪风气,城镇尤甚,

24、男女服饰厌故喜新。”这反映出当地A. 思想观念完全西化B. 服饰等级之别消失C. 自然经济开始瓦解D. 传统习俗受到冲击【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由材料中“乾嘉时风尚敦朴”到咸同后“染苏沪风气”、“男女服饰厌旧喜新”反映了传统的习俗受到了上海等地近代西方文明的冲击,D选项符合题意;完全西化说法不正确,光绪年间并未完全西化,A选项排除;该材料只是强调男女服饰喜新厌旧,并未反映服饰等级的差别,B选项排除;自然经济开始瓦解是指原先自足自给的封建经济瓦解,该项与题意无关,C选项排除。20. 19201929年,美国工人的工资增长2%,而工厂中生产率却增长55%。农业工人的工资还不到非农业工人工

25、资的40%。到1929年,国家财富的3/5由只占人口总数2%的人拥有。对此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社会公平问题没有受到足够重视潜伏着经济危机的巨大风险经济危机严重影响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到1929年,国家财富的3/5由只占人口总数2%的人拥有”说明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潜伏着经济危机的巨大风险,故正确;由材料“美国工人的工资增长2%.农业工人的工资还不到非农业工人工资的40%”,可见社会公平问题没有受到足够重视,故正确;材料涉及的是经济危机的背景而非经济危机的影响,故错误。故正确组合是,故排除BCD,A符合题意。21. 1

26、932年罗斯福总统实施新政后,有人说美国的经济中心已从华尔街转移到了华盛顿。罗斯福新政能体现出的经济学家的思想是A. 亚当斯密:“发展经济的最佳方法就是自由放任、听之任之、不加干涉。”B. 萨伊:“政府直接插手干预私营企业的自由经营是最可怕的事情。”C. 凯恩斯:“要达到充分就业,其唯一办法,乃是把投资这件事情由社会来总揽。”D. 马尔萨斯:“政府颁布济贫法只会使穷人的境况更恶化。”【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要缓和产销矛盾和劳资矛盾,其指导思想与凯恩斯实现充分就业,社会总揽投资的观念一致,C选项符合题意。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萨伊的“自由经营”和马尔萨斯反对政府颁

27、布济贫法,都体现了自由主义经济理念,与罗斯福新政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观念矛盾,ABD三项不符合题目要求。22. 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进入“滞胀”时期。“滞胀”的含义不包括A. 物价下降B. 通货膨胀C. 经济衰退D. 失业率上升【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滞胀”时期,物价是上涨的,A选项符合题意。“滞胀”时期存在通货膨胀、经济衰退和失业率上升等现象,BCD三项不符合题意。23. 20世纪80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曾说:“(我们的)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是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可见西方推行社会福利制度的主

28、要目的是A. 通过实行民主社会主义,暂缓阶级矛盾B. 提高生产部门的劳动积极性,刺激经济和生产的持续发展C. 实行社会保障制度,显示资本主义社会的优越性D. 防止由于人民极端贫困、社会两极分化过于明显而造成社会动乱【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材料解析能力。从材料中“防止人们跌入深渊”可知,福利制度推行的目的是防止社会两极分化过于明显,故选D项。A项与材料无关,B项是对“梯子”的解释,C项明显不符合逻辑,排除。24.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之所以失败可以用“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来概括。这说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A. 严重损害了人民的经济利益B. 严重脱离了苏俄的国情C. 有

29、利于推翻沙皇的专制统治D. 很好地保护了人民的利益【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俄为了取得三年内战的胜利而采取的一个非常时期的非常政策,该政策并没有很好的保护了人民的利益,而是严重损害了人民的利益,在三年内战结束后遭到了人民的强烈反对,造成了经济困难和严重的政治危机,所以本题答案就是A项;BC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25. 某国际金融组织公布的世界最穷国家前10名并着手对这些国家进行经济发展长期贷款援助的情况,请你猜测一下,最有可能做出这个决定的国际经济组织是A.

30、联合国B. 世界银行C. 国际红十字会组织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代国际金融组织中有资格对贫穷国家提供长期贷款援助的国际机构是世界银行,B选项正确。联合国和国际红十字会组织不是专门的金融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只能提供短期贷款,以应对国际金融汇兑中的困难,ACD三项不符合题意。二.材料解析题2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罗斯福在首次就职演说中说:“根据宪法赋予我的职责,我准备提出我们积重难返的国家在灾难深重的世界中必须采取的措施。对于这些措施,以及国会根据经验和智慧提出的其他措施,我将竭尽宪法赋予我的权力之所能,尽快将它付诸实施。”材料二 到

31、二五计划完成时,苏联已经成为一个世界工业强国。1992年,戈尔巴乔夫在辞职演说中指出:“国家情况不妙。我们什么都多:土地、石油、天然气和其他自然资源;智慧和才能也不错。我们的生活却比发达国家差得多,越来越落后到他们的后面。”材料三 1978年,安徽凤阳县农民对当时的经营方式作了这样的评价: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1)据材料一,罗斯福说这句话的背景是什么?为此,罗斯福提出了哪些解决的措施?(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你认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经济体制的弊端有哪些?(3)材料三中的“经营方式”是指什么?与以前的经营方式相比,有哪些优点?【答案】(1)

32、背景: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胡佛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无法使美国摆脱经济危机。措施:整顿财政金融;调整农业政策;复兴工业;社会救济与兴办公共工程;社会立法。(2)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衡;长期执行计划指令(排斥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价值规律的重要性),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阻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为了给工业化提供资金,牺牲广大农民的利益,造成农业的长期停滞不前;这种体制后来没有进行有效的改革而日益僵化,成为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获得了生产经营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全国农业的快速发展。【解析】【详解】(1)背景:根据“我准备提出我们积重难返的国家在灾难

33、深重的世界中必须采取的措施”并结合所学可知背景主要是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胡佛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无法使美国摆脱经济危机。措施结合所学可从金融、农业、工业、社会救济和社会立法的角度进行作答。(2)根据“我们什么都多:土地、石油、天然气和其他自然资源;智慧和才能也不错。我们的生活却比发达国家差得多,越来越落后到他们的后面”并结合所学可知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经济体制弊端主要是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衡;长期执行计划指令,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阻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为了给工业化提供资金,牺牲广大农民的利益,造成农业的长期停滞不前;这种体制后来没有进行有效的改革而日益僵化,成为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

34、。(3)根据“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可知经营方式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其优点主要是使农民获得了生产经营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全国农业的快速发展。27. 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两项变革一成一败,结果截然不同,除开地理、文化、历史传统等因素外,两国变革主体及其力量差异也是变革成败的重要原因。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世界文明的发展是由十分之一的独特性和十分之九的移植组成的。实际上,说它是百分之一的独创性和百分之九十九的移植组成的也许更为明确的。近代日本新观材料二 “今日我中国积弊更深于日本幕末之际,而外患内忧之亟,视日本尤剧百倍”。

35、(而日本)各地农民因对幕府统治不满而纷纷起义,支持倒幕斗争。康有为在奏折中曾提醒光绪帝:当今“乱机遍伏,即无强敌之逼,揭竿斩木,已可忧危”。维新派在不掌握权力的情况下,只是靠不停地向皇帝条陈奏折,由皇帝颁发诏书的方式来进行维新的。东亚世界与近代中国请回答:(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列举日本明治维新“移植”西方的内容,指出戊戌变法时期中国学习西方文化有什么特点。(2)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治维新对东亚的影响、戊戌变法在中国的历史功绩。【答案】(1)内容:从西方大力引进先进生产技术、设备和人才;修筑铁路、架设电报线、组建轮船公司,加紧建设近代交通通信事业;“文明开化”:翻译西方著作、按照

36、欧美国家模式进行教育改革建立近代教育体制、大力推进生活习俗西化;仿照欧美国家建立一支常备军;仿照普鲁士宪法制定颁布日本帝国宪法。特点:将西方政治学说与中国儒家思想相结合或仍停留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层面。(2)影响:中国学习明治维新进行戊戌变法;侵略中国、朝鲜。历史功绩:思想启蒙,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解析】【详解】(1)日本明治维新“移植”西方的内容需结合所学进行作答,包括从西方大力引进先进生产技术、设备和人才;修筑铁路、架设电报线、组建轮船公司,加紧建设近代交通通信事业;实行“文明开化”,翻译西方著作、按照欧美国家模式进行教育改革建立近代教育体制、大力推进生活习俗西化;仿照欧美国家建立

37、一支常备军;仿照普鲁士宪法制定颁布日本帝国宪法等。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借助中国传统思想宣扬民主思想,将西方政治学说与中国儒家思想相结合。(2)明治维新对东亚的影响主要是中国学习明治维新进行了戊戌变法;明治维新使日本成为新兴的资本主义列强,开始对外进行扩张,侵略了中国、朝鲜。戊戌变法虽然最后失败了,但它起到了思想启蒙,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的作用。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萌芽于先秦,形成于秦汉,至隋唐而稳固,宋元明清日臻完备。秦朝即设立听命于皇帝的御史大夫作为纠察百官的最高监察官员。唐代监察制度更为完备,中央监察机构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御史台系统,负责监察百官之违法与

38、失职行为;另一部分是言谏系统,负责直接告发官员的违法、失职或者腐败行为。明清两朝最终实现中央监察机构与地方监察机构的统一。在中国古代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时期,由于国家幅员辽阔,在专制权力下,各级官吏滥用权力、贪污腐化的空间较大。为了维护皇权,历朝君主都非常重视专门监察机构的设置和运作,试图通过监察官员的纠察和弹劾,防止并打击官吏的贪腐和不法行为。 摘编自朱福惠国家监察体制之宪法史观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行政监察机制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行政监察机制的影响。【答案】(1)历史悠久;监察机构独立化(或专门、垂直领导)并日趋完备;监察对象广泛(中央政府

39、和地方政府之各级官员);监察范围广(官员之违法与不良行为)等。(2)进步性:加强了政府对官员监督,提高了行政水平,调整了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强化皇权,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社会秩序;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王朝统治的巩固;有利于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政治环境。局限: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贪污腐败问题,也无法真正制约皇权和特权。【解析】【详解】(1)根据“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萌芽于先秦”得出历史悠久;根据“明清两朝最终实现中央监察机构与地方监察机构的统一”得出监察机构独立化并日趋完备;根据“负责监察百官之违法与失职行为”得出监察对象广泛;根据“防止并打击官吏的贪腐和不法行为”得出监察范围广等。(2)根据“负责监察百官之违法与失职行为”、“告发官员的违法、失职或者腐败行为”、“防止并打击官吏的贪腐和不法行为”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中国古代行政监察机制的影响是加强了政府对官员监督,提高了行政水平,调整了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强化皇权,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社会秩序;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王朝统治的巩固;有利于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政治环境。局限: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贪污腐败问题,也无法真正制约皇权和特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