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浙江省重点中学协作体2015届第二次适应性测试 语文试题 2015.01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札(zh)记惩创(chung)蛊(g)惑人心苦心孤诣(y) B摘(zhi)要粳(gng)稻清沁(qn)肺腑含英咀(j)华 C洗涮(shun)亵(xi)渎颠沛(pi)流离应(yng)运而生 D星宿(xi)手拎(lng)概不赊(sh)账恬(tin)不知耻2下列句子中无错别字的一句是下列句子中无错别字的一句是A没等来人把话说完,陈强一阵痉孪,不由自主地
2、瘫坐到了地上。 B一天,英王乔治六世拜访肖伯纳,因为兴趣爱好和文化修养不同,两人寒喧之后很 沉默无言。C“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妈妈在月色之下,轻轻哼着古老的曲子。D编写班子确定以后,立即开展市场调查,在充分把握市场需求以后,才正式进入编篡 阶段。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在慈善事业向前发展的大环境下,会有更多的或好或坏的事情出现,泥沙俱下,政府应维护公信力底线,维护慈善事业发展的良好环境。B有的人没有远大理想,不去努力经营自已的人生,只是盯着眼前的一点利益,贪图一时的享乐,这种朝不虑夕的人,与庄子笔下的学鸠和斥鴳有什么不同?C日本右翼势力对“疆独台独藏独”暗送秋
3、波,企图借助分裂分子,达到反华和对抗中国的目的,理所当然地遭到了中国政府和民众的强烈抨击 D他大概有四十岁了,身材魁梧,举止威严,一望而知是颐指气使惯了的“大亨”。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根据挪威一家博物馆与一名中国商人达成的协议,一个多世纪前在中国定居的前挪威骑兵军官买走七根圆明园大理石柱定于今年秋季重归故里,并将被捐赠北大。B一个在你面前战战兢兢,低眉顺眼,小心翼翼地与你交谈的人,总比一个人居高临下,颐指气使甚至飞扬跋扈地与你交谈要舒服得多。C虽然北京四知堂图书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先生常年在外,却心系故土和家乡教育,为激励家乡学子发奋学习、教师潜心育人,最近向母校先后捐赠10余万元图书。
4、D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是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要求,是保证公共权力纯洁性的基本手段。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村道旁、树荫下, , ;长弄里、街梢头, , ;商邑中、闹市处, , 。江南乡村粗茶淡饭的日子因此有了一份知足的踏实和依靠朱漆的井栏护立诸多大小不一的水井江南古镇荣辱不惊的岁月藉此平添几许鲜活的滋润和热闹粗朴的麻石围起一圈圆圆的土井江南旺埠车马川流的繁华仗此更具踌躇的厚实和轩昂凉润的青砖砌出一口悠悠的老井 ABCD6把下面的长句变为短句,可以增加个别词语。(5分) 在牧场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个骑着枣红马,穿着蓝色蒙古袍,腰间系着豆绿
5、腰带,身上背着红十字药箱的青年。答: 7根据提供的两个例句,写出新词语“半糖”的意思。(4分)例1:半糖哲学之一:一半成熟一半幼稚,做人才有意思。 半糖哲学之二:一半聪明一半愚笨,大智若愚最好。例2:写程序的时候也要注意劳逸结合,入迷了也不好,不入迷也不好,要有所入迷, 还能迅速退出,尝到甜头就走,所以叫半糖程序。“半糖”的意思是: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 在英文中,原创性或者独创性一般用originality这个词来表示,而它又来自origin,后者的意思是“起源、开端”。因此,当我们说一件艺术作品是原创的,意味着它是一个
6、新起点、新开端,好像脱离了原有的传统,成为后来者学习、延续的榜样,甚至形成了新的传统。但是,之所以可能成为“新的传统”,显然需要一个“旧的传统”来作参照。在美国诗人艾略特看来,单独评判一个艺术家的作品是没有意义的,只有在一个系统中,艺术家相对于传统的独创性才能得到理解。也就是说,我们需要把他跟前人进行对照、比较才能“定位”他的艺术。所以艺术家想要创新,首先需要充分体认已有的传统,从而确立基本的历史坐标。在此前提下,有价值的艺术创作才是可能的。 艾略特将传统看作一个动态变化的系统:一件真正的艺术作品产生后,往往会搅动、改变原来的由艺术经典构成的秩序。这意味着,真正原创性的艺术一旦产生出来,就会重
7、新塑造艺术传统的形态。而这样的原创,只有对传统“用最大的力气打进去,用最大的力气打出来”(李可染语)后,才能实现。反过来说,传统正是在后来者的原创艺术中,才被不断激发活力,留存下来。 人们追求原创性,是因为它具有开启、影响未来的可能性。但是,一件作品针对传统的“新”或许是可以辨别的,而它是否能通向未来、成为新的开端,当时的人往往难以辨别。艺术家、批评家都对这种辨别力梦寐以求,却从来没有人能够说明白。原因在于:原创的标准一旦能够用语言表述清楚,那就多半变成了教条;而依照教条创作的艺术,又不可能是原创的,这是艺术创作中的一个悖论。一般来说,我们只能依据“事后的效验”某艺术作品在后世的影响力、命运来
8、判断该作品“原创性”的含量。 当代艺术家要创作能够经得起与以往经典作品进行比较的艺术作品,因为那些经典作品曾是新传统、新开端,已成功地通往未来(即现在)。这就把当下的艺术作品的品质与“事后的效验”联系起来了。 (取材于张晓剑艺术中的原创性问题)1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艾略特认为单独评判一个艺术家的作品没有意义,作者同意这一观点。 B艺术家要用历史的眼光给自己确定艺术坐标,从而让创作具有价值。 C新的艺术作品一旦产生就会搅动、改变原有的由艺术经典构成的秩序。 D能够经得起和以往经典比较的艺术作品,容易成为艺术创作中的新起点。16最能体现文中划线句子含义的一项是(3分)
9、A艺术大师齐白石在谈自己的绘画感受时说“写生不是绘制标本”“作画妙在似与不似 之间”。B台湾著名艺术家朱德庸谈到创作感悟时说:每个人都是“花前半生找入口,花后半 生找出口”。C古典文学家樊修章认为,宋代诗人面对唐诗这座高峰形成的磁场,都极力想跳进, 又极力想跳出。D2012年国际建筑奖获得者王澍,建造具有现代风格的博物馆时使用了拆除古建筑所 遗、弃的青砖灰瓦。17下面这则材料中,徐悲鸿等艺术家的刨作体现了上文中“原创性”的几个特征。请依据上 文相关内容,并结合下面材料加以分析。(3分)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画一度衰落。一批具有深厚传统绘画功底的青年画家,积极投身于中国画改革。徐悲鸿把当时油
10、画中的造型、透视等方法运用到创作中,塑造了独具特色的马;蒋兆和开创了用毛笔素描的水墨人物画法,代表作流民图杜甫;林风眠用中国画技法表现西方现代派的艺术特征。他们独开新风,均自成一家,又都以各自的努力振兴了国画艺术。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20分)姑苏看水【张宏】 一个北方人,初到江南,对水多少有些惧怕。 街上的地面是湿漉漉的,屋里的被褥用手一摸,也有些莫名的潮意。在这个秋末,北方早已是艳阳高照,这里却到处被一层水的薄纱笼罩,像一个戴着纱巾的女人,怕风吹日晒弄粗了脸。 你走在苏州的路上,会发现始终是被水包围着。在古城里,河道被大桥和小桥所连缀,与街道或平行或交错,使城市变
11、成水的棋盘。条条水巷,岸边的石条,被河水浸润得不辨颜色,远远的就像一本本文字班驳的古书叠摞着,河有多长,这书的岸就有多长。至于古老的护城河,据说从伍子胥在这里选址建了吴都,两千五百年来,就从未改变过它的波光粼粼的壮阔。在城外,车子不论是在高速路上疾驰,还是在乡野问的小路上盘桓,你一抬眼,就能看到水。有时是在苍瓦粉墙的农舍间闪出一片波光,更多的则是从你目光所及的辽远处,一直铺展到你的近前。或如沧海烟云,或如映空巨镜,横亘眼前,不管你的车开得多快,它总是不离你的视野。 这是姑苏水给人的第一印象。 而如果你住下了,就越发地体会到它的好,体会到它的造化。水,简直就是这里无所不在的魂魄。 当年白居易做苏
12、州刺史,曾写下“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的诗句,足见这里的葱茏与繁盛。但是这个自古以来的商贾云集之地,城外稻香鱼肥的沃野和市内万舻充塞的河道,没有一处不是被水所承载和滋润的。一代又一代人的劳作,使水在这儿变得温柔,它顺从地流进流出,带来满城的舞榭歌台和园林胜迹。逐渐的,这水的温柔也就浸润到人的气质里。姑苏人讲话的吴音,就如同评弹和昆曲,姑苏人接人待物的举止也少见粗俗,这不能不说是姑苏水的好处。 人类历史上,水向来是文明的先决条件,姑苏之水不就是这样造化出了吴文明和吴文化?不能想象,没有姑苏的水,会是什么样子?没有姑苏水,也就没有了花窗照影的浪沧亭,没有了夏日临荷的拙政园,更没有了江枫渔
13、火的枫桥夜泊。当然,首先是没有了“可以复衣天下”的丝锦之饶。据说。因为姑苏的桑树近水而植,其叶肥嫩,故苏丝极柔且高产,才用它织出了名冠天下的绸缎。网狮园边至今还在的清朝织造署旧址和苏州丝绸博物馆里精美绝伦的双面苏绣,就是姑苏之水物质和精神双重价值的佐证。 水带来了富裕,也带来了灵气,带来了姑苏人灿烂与张扬的精神世界。就像姑苏水,可以给你泡出香喷喷的碧螺春,也可以给你酿出辣烈烈的三白酒。范仲淹、唐伯虎、文征明、金圣叹、陆文夫,只要点一点这些灿若星辰的名字,就不难看出姑苏之水的灵性。 但姑苏水也有坎坷的时候。苏州北郊,有尚湖,静卧虞山南麓。这片水,相传由姜太公在此钓鱼而名,芦黄获白、池杉挺翠的湖畔
14、,还能找到当年的唐寅系舟处,山水间散落着曾孟朴、翁同和、黄公望、王石谷、瞿景淳,乃至钱谦益和柳如是的墓碑。凄凄芳草和茂茂青竹,掩不住后人凭吊的足迹。但在十年浩劫中,一湖碧波竞被抽干,“以粮为纲”,垦成农田。从此,干涸的秧田,应对着当空的烈日,这里的人也只能成为匍訇在地上的工具。 “云本无心水自闲”,今天站在退耕还湖后的尚湖边,品味白居易写姑苏之水的这一句诗时,别有一番滋味。谁说云水无心?姑苏之水,在它的温柔里面,分明也还掺着一股执倔与刚韧!水与人,人与水,也许就是这么有意无意地相处着。但你来过苏州,对水,会有一种肌肤之亲的感觉,并且觉得这里,是天底下,人与水,水与人,浓情蜜意的一个所在。11第
15、一段中“惧怕”指什么?这样开头有怎样的作用?(3分)答: 12第五段说“如果你住下了,就慢慢地体会到它的好,体会到它的造化”,其中“好”与“造化”体现在哪些方面?(4分)答: 13根据上下文,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4分) (1)远远的就像一本本文字班驳的古书叠摞着,河有多长,这书的岸就有多长。答: (2)就像姑苏水,可以给你泡出香喷喷的碧螺春,也可以给你酿出辣烈烈的三白酒。答: 14举例简析文章有哪些写作技巧?(4分)答: 15水滋养了姑苏的风物人情,造就了姑苏人水一样的性格,孕育了姑苏独特的文化属性。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谈谈你的认识。(5分)答: 三、古诗文阅读
16、: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9分)盖公堂记苏轼 始吾居乡,有病寒而咳者,问诸医,医以为虫,不治且杀人。取其百金而治之,饮以虫药,攻伐其肾肠,烧灼其体肤,禁切其饮食之美者。期月而百疾作,内热恶寒,而咳不止,累然真虫者也。又求于医,医以为热,授之以寒药,且朝吐之,暮夜下之,于是始不能食。惧而反之,则钟乳、乌喙杂然并进,而漂疽痈疥眩瞀之状,无所不至。三易医而疾愈甚。里老父教之曰:“是医之罪,药之过也。子何疾之有!人之生也,以气为主,食为辅。今子终日药不离口,臭味乱于外,而百毒战于内,劳其主,隔其辅,是以病也。子退而休之,谢医却药而进所嗜,气完而食美
17、矣,则夫药之良者,可以一饮而效。”从之,期月而病良已。 昔之为国者亦然。吾观夫秦自孝公以来,至于始皇,立法更制,以镌磨锻炼其民,可谓极矣。萧何、曹参亲见其斫丧之祸,而收其民于百战之余,知其厌苦憔悴无聊,而不可与有为也,是以一切与之休息,而天下安。始参为齐相,召长老诸先生问所以安集百姓,而齐故诸儒以百数,言人人殊,参未知所定。 闻胶西有盖公,善治黄老言,使人请之。盖公为言治道贵清净而民自定,推此类具言之,参于是避正堂而舍盖公,用其言而齐大治。其后以其所以治齐者治天下,天下至今称贤焉。 吾为胶西守,知公为邦人也,求其坟墓、子孙而不可得,慨然怀之。师其言,想见其为人,庶几复见如公者。治新寝于黄堂之北
18、,易其弊陋,重门洞开,尽城之南北,相望如引绳,名之曰盖公堂。时从宾客僚吏游息其间,而不敢居,以待如公者焉。 夫曹参为汉宗臣,而盖公为之师,可谓盛矣。而史不记其所终,岂非古之至人得道而不死者欤?胶西东并海,南放于九仙,北属之牢山,其中多隐君子,可闻而不可见,可见而不可致,安知盖公不往来其间乎?吾何足以见之!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没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惧而反之 反:同“返”,回来 期月而百疾作 期月:约定一个月的期限B三易医而疾愈甚 甚:严重,厉害 里老父教之曰 老父:年老的父亲 C立法更制 更:改变 臭味乱于外 臭味:恶臭的气味 D可见而不可致 致:招来 庶几复见如公者 庶几:几
19、乎,差不多1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不治且杀人 年且九十,面山而居B三易医而疾愈甚 若无罪而就死地C立法更制,以镌磨锻炼其民 竭忠尽智,以事其君D召长老诸先生问所以安集百姓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1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篇处讲了一个庸医误人的故事,医生不能辨症施治,致使小病成了大病,病 人深受其害,这个故事带有寓言的性质。 B“昔之为国者亦然”是全文立意的关键。指出苛政、繁政扰民,则民不堪重负;与 民休息,则天下安定:这正是作者写作本文的用意所在。 C作者在胶西做地方官,没有找到盖公的子孙、坟墓,就新建盖公堂,并且和自己的
20、 属下在那里游玩、居留,来表达对盖公的敬仰和追怀。 D由史书没有记载盖公的逝世,作者想到得道的人可以不死,进而甚至希望自己也能 一睹盖公的风采。其事未免虚无,但其情则殷殷可鉴。19用“/”给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断句。(3分) 师 其 言 想 见 其 为 人 庶 几 复 见 如 公 者 治 新 寝 于 黄 堂 之 北 易 其弊 陋 重 门 洞 开 尽 城 之 南 北 相 望 如 引 绳 名 之 曰 盖 公 堂 20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子退而休之,谢医却药而进所嗜。(3分)答: 安知盖公不往来其间乎?吾何足以见之!(4分)答: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21-22题。(7分)苏台览古李白
21、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21诗歌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简要说明。(3分) 答: 22简析诗中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4分) 答: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3-24题。(5分) 人们对古典诗歌的感悟,往往因为对某个词语理解的不同而发生变化。请回答下面两个问题。(不超过60字)23“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白日”一词,众说纷纭,有人认为解释为“辉煌灿烂的阳光”比“黯淡苍白的阳光”更好,你觉得他这样理解的依据是什么?(2分)24“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登乐游原)” “只是”一词,有人理解为“正是”,你觉得这样的解释给
22、诗歌的意蕴带来什么样的改变?(3分)(四)古诗文默写。(6分)2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谨庠序之教, ,颁白者 。(孟子寡人之于 国也) (2) ,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 。(王勃滕 王阁序) (3)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 。(孟 子寡人之于国也) (4) ,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 。(李 白蜀道难) (5)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 而又何羡乎!(苏轼赤壁赋)四、作文:共60分.2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水从高原流下,自西向东。渤海口有一条鱼逆流而上,它越过浅滩,冲过急流,穿
23、过湖泊中层层的渔网,躲过无数水鸟的追逐,飞上湍急的壶口瀑布,越过山涧,挤过石罅,终于游上高原。然而,它还没来得及发出一声欢呼,瞬间就被冻成了冰。若干年后,一群登山者发现它还保持着游的姿态。一位年轻人感叹说:“这是一条勇敢的鱼,它逆流而上,冲破重重阻碍,终于到达了自己的目的地,虽死无憾。”一位老者叹息说:“这的确是一条勇敢的鱼,然而它只有伟大的精神,却没有伟大的目标,它极端逆向地追求,最后得到的只能是死亡。”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浙江省重点中学协作体2015届第二次适应性测试 语文试题答案 2015.01一、语言文字运用
24、: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A 2C 3B 4D 5B6在牧场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个骑着枣红马的青年,他穿着蓝色蒙古袍,腰间系着豆绿腰带,身上背着红十字药箱。(5分,不是单句不得分;是单句2分,意思无遗漏2分,语序1分。)7一种恰当、适中的(1分)处世方式(1分)或工作状态(1分)。(每点1分,连贯1分)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 8C 9C10参考答案:徐悲鸿等艺术家都具有深厚的传统绘画功底,说明已充分体认了传统。 他们在创作中融入多种技法,振兴了国画(使传统被激发活力后,留存了下来),说明原创性的作品能够重新塑造艺术
25、传统的形态。这些艺术家独开新风,自成一家,说明他们的作品具有广泛的影响力,经过时间的检验,形成了新传统、新开端。(意思对即可。共3分,答对一点得1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20分) 11“惧怕”指北方人对南方湿漉漉生活环境的不适应。(1分)作用:欲扬先抑,与后文作者对姑苏之水的赞美形成反差。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分)12承载和滋润了苏州的葱茏和繁盛;带来满城的舞榭歌台和园林胜迹;浸润出姑苏人温柔、脱俗的气质; 带来了姑苏人灿烂与张扬、执倔刚韧的的精神世界;造化出了评弹昆曲、文人墨客等灿烂的吴文化、吴文明(每点1分,答出4点即可,共4分)13(1)运用比喻,(1分)形象生
26、动,暗示苏州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1分)(2)运用比喻(借喻)(1分),具体可见,说明姑苏水具有两种鲜明特点:“碧螺春”喻指姑苏水的温柔,“三白酒”喻指姑苏水的执倔与刚韧(1分)。14欲扬先抑。文章歌颂姑苏水、姑苏人和姑苏文化,是扬,但在开头却说对江南水有些惧怕,是抑,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对比。开头将南北不同的秋景对比,突出姑苏的妩媚。拟人。文章赋予姑苏水人的气质和精神,使文章显得生动形象。借物抒情。借水赞美姑苏人及其创造的文化。(答对3点即可得4分)15答案:同意这种说法,(1分)一个地方的地理条件和地理环境,不仅为当地人提供了所需的生存条件,而且也滋养出人的审美意识和艺术情趣,
27、并且孕育着本地人的体形、心理、性格、气质和精神,以及特定的生活、思维和行为方式,乃至于社会的风气、民俗和习惯。譬如:外形上,北方人身材高大,身体壮实;南方人身材矮小,身体瘦小;饮食上,北方人以面食和肉类为主,口味重,南方人以米和薯类为主,口味淡;性格上,北方人爽朗耿直,爱憎分明,南方人则比较含蓄委婉;生活方式、文化喜好等等(2分)(道理说明和举例各2分,言之成理即可)三、古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9分)16D 17D 18C19师其言/想见其为人/庶几复见如公者/治新寝于黄堂之北/易其弊陋/重门洞开/尽城之 南北/相望如引绳/名之
28、曰盖公堂(3分) 20(见“参考译文”) “谢” 译为“拒绝、推脱”1分,“嗜” 译为“爱好、特别喜欢”1分,大意1分) “安” 译为“怎么、哪里”1分,“足以” 译为“可以、能够”1分,前后两句大意各1分)(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21-22题。(7分) 21运用了今昔盛衰对比(或对照、映衬)手法。“简要说明”要点。此诗一上来就写吴苑的残破,苏台的荒凉,而人事的变化,兴废的无常,自在其中。后面紧接着写杨柳在春天又发新芽,柳色青青,年年如旧,岁岁常新,以“新”与“ 旧”“荒”对比,不变的景物与变化的人事对照,增强了诗作的表现力,写出古今盛衰之感,用意遣词,精炼而又自然。(3分)22分析要点:
29、感慨人事沧桑巨变,盛衰兴废无常。 寄予“逸豫而亡身”的主题,讽喻统治者不可骄纵、逸乐。分析要结合诗句具体展开。(意思对即可)(4分)(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3-24题。(5分) 23例如:较之黯淡苍白的残阳,光芒万丈的太阳能够与山海、黄河等壮丽的意象相谐调,更好地表现诗中乐观向上的精神。(2分) 24例如:一般以为这两句诗意境苍凉,是说晚景虽好,可惜不能久留;新的解释则表明正因是黄昏,才有此美景,情感积极乐观。(3分)(四)古诗文默写。(6分)2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1)申之以孝悌之义不负戴于道路矣(2)老当益壮不坠青云之志Zxxk.Com(3)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
30、步而后止 (4)尔来四万八千岁可以横绝峨眉颠(5)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则物与我皆无尽也四、作文:共60分. 2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写作提示】这是一则寓言性质的新材料作文。材料本身分为两部分:首段生动形象地叙述了这条鱼逆流而上的经过;第二部分表面写年轻人与老者的言行,实则是两人对此事不同的认知与情感态度。据此,我们可以直接去把握第二部分的议论和关键词。年轻人对鱼的“感叹”寄寓着无限的赞美,其观点是“勇敢”到达“目的地,虽死无憾”。老者的“叹息”发出的显然是声声无奈,而其认为鱼“只有伟大的精神,却没有伟大的目标”,也就只能面临死亡了。进一步概括,两人其实
31、都是在谈“勇敢精神”与“理想目标”的问题。抓住这一关键点,我们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思想认识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写作角度与立意了。如果从年轻人的角度看,可以支持其赞美的勇敢追求精神,因为理想栖息的地方,地狱也是天堂;也可以对其进行矫正或批评,因为在年轻的战场上,年轻却不应也不能轻狂。若从老者的角度思考,可以赞同老者既要有精神也要有目标的观点,因为一个人总是要仰望点什么,有目标才有方向,有目标才有动力,才能更坚强更执著,有目标也才可能有成功,才会走得更长更远。一个民族亦是如此,要学会仰望星空,才会有未来。再深入来看,我们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机会,都有勇往直前的勇气,有时只是由于灵魂迷失,才失去了自我,从而导致
32、最后的极端与失败。当然,我们还可以对老者缺少的献身精神进行分析与讨论等。最后,还要注意文体不能写成四不像,标题要符合文体特点并独特新颖等一系列要求。【文言文参考译文】 从前我在家乡居住的时候,有人患寒病而咳嗽,去问医生,医生认为是腹中有毒虫,如不医治会死人。收取了病人百金而替他治病,喝杀蛊虫的药,肾肠就像受到攻击和讨伐,皮肤身体也像遭到烧灼一样,并禁止吃好的食物。到了一个月的时候百病都产生了,发热怕冷,咳嗽不停。这一切症状倒真的像腹中有虫了。又去请医生诊断,医生认为是热病,给吃凉药,早上呕吐,晚上腹泻,于是开始不能饮食了。病人很恐惧,便又回头去找原来认为是蛊病的医生医治,便连石钟乳、乌头之类乱
33、七杂八的药都吃,然而,病未见好,却又恶性脓疮和奇痒的疥疮,以及眼睛昏花等多种毛病都一齐发作。换了三次医生而病情更加严重,乡里的老人才教导他,说:“这是医生的罪,药物的错。你有什么病!人活着,以气为主,食物为辅。现在你成天药不离口,药臭在外面扰乱,而各种药的毒性在你内脏里互相侵袭,劳损你的气,隔断你的正常饮食,因此才发病。你回到家里好好休息,谢绝医生和药物而吃你所喜欢的食物,气充实了,吃好了,则对症下药,一剂药即可见效。”病人听从了老人的劝告,到满一个月的时候,病即完全好了。过去治理国家也是这个道理。我看到秦国从孝公到秦始皇,都在进行变法和制度改革,用很细密的办法来锻炼人民,其严格苛刻的程度可以
34、说到了极点。汉代的萧何、曹参亲眼看见了人民在秦朝严刑峻法统治下所遭受的摧残,而现在的人民都是秦末战乱后的幸存者,不能再驱使他们去干这干那,因此一切政策都是让人民得到休息,而天下也就安定了。起初,曹参作齐王相国时,曾召集长老和一些儒生,征求他们对安定、聚集百姓的办法,齐地过去的儒生数以百计,每个人说的意见都不一样,曹参举措不定。听说胶西郡有叫盖公的人,精通道家的学说,于是,曹参派人把盖公请来。盖公给曹参讲治国之术在于重视清净,这样,人民自然会安定,并以此类推具体而言之,曹参于是让出正堂来款待盖公,用他说的办法来治理齐,使齐得到了大治。以后,曹参接替萧何作了汉王朝的丞相,便用同样的办法来治理天下,
35、到现在,人们还在称赞他的贤能。我作密州知州,知道盖公是齐地人,寻求他的坟墓和子孙后代而没有结果,我深深感慨而怀念盖公。师法他的言论,想像他的为人,几乎处处像再见到盖公那样的人。于是在知州办事堂之北整治新的寝室,改变原来的凋弊破陋,开通原来堵塞遮蔽之处,一重一重的门也大开,从城之南北两端,相望像牵线一样笔直,取名叫“盖公堂”。随时和宾客同僚吏员们一起,到这里来游乐休息,但不敢住在这里,是为了等待如盖公那样的人来住。 曹参为汉朝的宗臣,而盖公作了他的老师,可以说是一件盛事,但历史没有记载盖公的结局,岂不是古代道德修养很高的人得道成仙而没有死吗?胶西东面有大海屏蔽,南面依傍九仙山,北面隶属于崂山,这些地方有不少隐士,但只听传闻而见不着人,即使可以看见人,也不可招致,谁又知道盖公不往来在这些隐士之间呢?我怎样才可以见到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