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2023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前必刷卷九年级语文全解全析1. (1)B(2分) 解析:编辑 j 易错读成 j ; 接种zhng 易错读成zhng,作动词时,常读zhng,作名词或量词时,常读zhng。(2) 循 滥(2分)解析:遵循 泛滥 “循”“滥”易写别字。2. (8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因思杜陵梦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每空1分,若该空有错字、别字或多字、少字均不给分)解析:易错字:婵 皆 杜本题考查古诗词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不能只会背诵,更要注重这些语句的默写,特别关注文句中容易写错的字,从而做到准确
2、工整地书写。3.(4分)示例:刈草的孩子,开头一句“夕阳把草原燃成通红了”,结尾一句“和在夕阳里闪着金光的镰刀”,给全诗笼罩上一层阔大、凄美的气氛,反衬出“低着头,弯曲着身子,忙乱着手”的割草孩子的渺小,寥寥几笔,形神毕现,作者的情思也尽在其中。 示例:我欣赏宋江。(1)他知人善任,唯才是举,梁山108人规模定下来,他分配工作头头是道,马军、步军、水军分派科学,头领按照能力定正副。(2)他有良好的组织能力和军事能力。在他的指挥下,攻打祝家庄最终里应外合,取得了胜利。(或者我不欣赏宋江。(1)他忠君思想严重。他不顾及众兄弟的反对,老想着招安,结果兄弟征田虎,打方腊,死伤大半。(2)宋江奸诈、虚伪
3、、玩弄权术。他自己很想成为首领,却又装作不愿意,利用众人推选自己为首领。)4.(3分)B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的衔接与连贯。对于句子街接与连贯,近年来是选择排序 自己排序、自己填补三种方式交替出现,明确中心话题,确定体裁,理清思路(时间、空间、逻辑等);抓语言标志(关联词、代词、暗示性词语、过渡词语等),把握句子关系(所填句子间的关系;所填句子与题干句子间的照应);检查调整、代入、验证(适合做首句的、不适合做首句的、能捆绑的等)。5.(9分)(1)(2分)书香河南首届全民阅读大会在郑州开幕。(意思对即可)(2)(4分)示例:对中国古典小说,读过原著的学生少,看过相关影视的学生多。对外国文学名著,读
4、过原著的学生多,看过相关影视的学生少。看过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改编的影视的学生,明显多于看过外国文学名著改编的影视的学生。看过外国文学名著的学生,明显多于看过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原著的学生。(每点2分,答出任意2点即可,共4分)(意思对即可)(3)(3分)示例:读书可以增长知识,丰富大脑;读书可以净化心灵,陶冶情操。(读书可以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建议大家每天花适量的时间去读自己喜爱的书籍,并做好读书笔记。(每1点各1分,共3分,言之有理即可)6.(4分)“我”在广场上看见那位菜农用拖把练字,为自己误会了他感到愧疚。(2分)我”把自己珍藏许久的西安碑林的拓本送给菜农,表达歉意与敬意。(2分)意思对即可
5、)7.(4分)(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他比作一泓清泉,生动形象的地写出了菜农的纯真和宁静,表达了作者对菜农能够保持纯净心灵的赞美和敬佩。(2分)(2)“嗖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菜农写字的速度之快,表现了他写字技巧的娴熟。(2分)8.(4分) 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刻画了人物形象。正面描写:运用外貌、神态、动作描写,刻画了一个淳朴、敦厚、专注读书的菜农形象。(2分)侧面描写:“我”看到菜农看的是陶渊明集时诧异的心理活动,侧面写出菜农内心的那份宁静和美好。(2分)9. (4分)示例:当今社会物欲横流,人们很少能静下心来读书陶冶情操,文中的菜衣能在喧器的市场中独守内心的那份宁静,沉浸在
6、读书的美好境界中,实在难能可贵。我们要学习他的这种精神,适当停下忙碌的脚步,给自己的内心一份宁静,一份充盈,生活会变得更加美好。(言之有理即可)10. (3分)A解析:本题考查理解与分析文本。A.“批评者认为短视频会让人盲目追求轻松,从而思维退化”曲解文意,理解不正确,结合文本一第段“批评者则认为这类短视频以读书之名行的是“娱乐”之实,算不上阅读。更有甚者,一些批评者直言短视频是电子鸦片,忧心于它逐渐改变我们的大脑”可知,批评者认为短视频算不上阅读,有些批评者还忧心“它逐渐改变我们的大脑”。11. (4分)先提出“怎么读书”的论题;(1分)接着论述读书类短视频的盛行以及各界不同的看法;(1分)
7、然后从正反两方面看待读书类短视频的意义;(1分)最后点明论点读书类短视频要与书籍阅读结合起来,认真思考,方能有所收获。(1分)解析:本题考查论证思路。解答时,要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先给文段分层,然后再分层概括大意,最后按照“首先;接着;最后”的思路进行梳理。阅读文本一,可知第段为第一层,提出“怎么读书都是备受关注的问题”。第段为第二层:分析问题。分析如下:段论述读书类短视频的盛行以及各界不同的看法,段“从积极的一面”,段从“肯定读书类短视频积极意义的同时,也应清醒认识到,以浅阅读、碎片化阅读、被动接受为特点的读书类短视频,并不能代替阅读本身”,分别从正反两面看待读书类短视频的意义
8、。第段为第三层:解决问题,得出结论“把刷读书类短视频的被动接受,与线下读懂一本本好书的主动吸收,以及阅读过后的分享讨论结合起来,才更有可能获得与作家进行灵魂对话的机会,进入吹灭读书灯,一身都是月的境界”。据此作答。12. (4分)文本一第段中的碎片化阅读是读书类短视频的特点,作者以此表明读书类短视频对有效阅读的消极影响;(2分)文本二第段,作者对碎片化阅读进行了细致分析,时间可以碎片化,内容不能碎片化,意在表明有目的的阅读才能克服信息过量时代的阅读焦虑。(2分)解析:本题考查筛选与概括信息。结合文本一第段“也应清醒认识到,以浅阅读、碎片化阅读、被动接受为特点的读书类短视频,并不能代替阅读本身”
9、“况且短视频创作者本身的阅读理解也未必完全科学准确,我们只有真正认真读完一本书,有自己的理解、感悟和收获,才算得上是有效阅读”可知,碎片化阅读是读书类短视频的特点,作者提出的目的是要指出碎片化阅读的读书类短视频不能代替阅读本身,它对有效阅读的消极影响。结合文本二第段“阅读的时间可以碎片化,但阅读的内容不能碎片化,即要形成知识系统”可知,作者在对碎片化阅读进行细致分析,阅读的时间可以碎片化,但阅读的内容不能碎片化,日的是表明在阅读活动过程中要有明确的目的性才能克服阅读焦虑。13. (2分)C解析:写“滁人游”的热闹景象,从侧面反映了政治的清明。14(2分)游人知道跟着太守游玩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
10、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15(3分) 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 、以文记乐的情趣,流露出为政一方、造福一方的的自信、得意,以及下笔成文的自负。16.(4分) 描写 与民同乐 清新雅致 清雅脱俗(每空1分,共4分)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理解。【甲】【乙】两文都是游记散文,所选片段都运用了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根据【甲】文“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但是鸟儿只知道山林中的快乐,却不知道人们的快乐;而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快乐,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啊)”可知,表面上太守因出游之乐,宴酣之乐而内心愉悦,实际上太守的快乐是建立在游人之乐的基础
11、上的,展现的是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襟怀。根据【乙】文“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春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为清绝。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可知,作者与“俗士”不同,能够领略到“朝日始出,夕春未下”时西湖的美丽景致,寓情于景,表现了作者以自然山水为乐的情感,喜爱清新雅致地月景,表现了作者清雅脱俗的审美情趣。【乙】参考译文:然而杭州人游览西湖,却仅在午、未、申三个时辰;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巧,山岚设色之美妙,都在朝日初升,夕阳未下时,那时西湖才尽显浓艳和娇媚。月景清新雅致到了极点。那花的姿态,柳的柔情,山的颜色,水的意味,更是别有情趣韵味。这种乐趣只留给山僧和游客享受,怎
12、么能够对那些凡夫俗子述说呢?17.(2分)月亮转动,照遍了华美的阁,等到夜深人静时,月光又低低地透进雕花的门窗里,照着屋内心事重重不能安眠的人。解析:本题考查诗歌意境描绘。“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的含义是月儿移动,转过了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根据含义展开想象,用优美的语句进行补充即可。18.(2分)示例:同:都表达了思亲之情。异:苏轼还借此两句表达了对天下人的美好祝愿和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四、 作文(50分)解析:(1)核心立意。“生活的色彩”这个命题是个偏正结构的短语,“生活”为“偏”的部分,为写作的着眼点;“色彩”是“正”的部分,为写作的落脚点。要写好这
13、个题目还必须明确“生活”与“色彩”的关系,需要思索它们各自的内涵和外延,使两者融会贯通起来。此外,要想写出生活的色彩来,就必须知晓这是一道寓意型的命题作文,探究其意象,进而挖掘其意境。 思路总结。生活本身是没有颜色的,为此需要给“生活”赋予一定的意义,给“生活”附加一定的色彩。比如,红色,一般象征着温暖、热烈、奔放、激情,但也可根据需要和理解给它赋予血色青春热血、血气方刚等,倾注自我的情感认识。绿色,一般象征着生机与活力,也可赋予它奋斗、拼搏甚至成功的内涵。黄色,一般象征着稳重、温和,但也可赋予它诚实、守信、和谐等内涵。因此,在立意时,需要由具体的表面的色彩写到抽象的实质的生命旋律,做到由实化虚,以虚写实,实虚结合,写出深意,使自然的色彩与人文的色彩相融合,让自然与精神的双重意义打造人生靓丽的容颜,让自我的态度、认识、感悟、思想、哲理共同演绎一种精神,绽放一种人性美。(2)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材料选自习近平主席的新年贺词。四个金句看似联系不大,但其内核相似,都是在告诉我们成功需要不懈努力、笃定前行,团结一心、勇往直前,不惧困难,珍惜时间。考生可把“成功”作为立意点,从以上四个方面分别论述。也可选取其中任意一个方面展开论述。考生可根据自己的立意,选取典型的论据,综合运用多种论证方法行文,力求论证深刻。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