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时空坐标单元概览时期十月革命至20世纪30年代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20世纪70年代至今阶段两种经济模式的形成两种经济模式的调整两种经济模式的新变化内容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国家继续奉行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单纯利用市场调节经济面对严重的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国家开始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20世纪70年代,面对经济“滞胀”的局面,西方国家普遍减罗斯福新政开启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先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各国普遍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少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迎来“新经济”的时代社会主义十月革命后,苏俄先后探索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列宁逝世后,斯
2、大林逐渐取消了新经济政策,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社会主义国家开始进行改革,但是都没有突破斯大林体制的束缚,最后以失败告终苏联改革最终导致苏联解体,证明了斯大林体制的失败。中国通过改革开放,走上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开辟了现代化的新道路主旨20世纪形成了两种社会制度并存的格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资本主义经济模式互相影响,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给世界各国探索现代化道路提供了有益借鉴第18讲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与经济改革考点1|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对应学生用书第141页)识记基础知识梳理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1)国外:十月革
3、命后,英、法、美、日等资本主义国家对苏俄进行了武装干涉。(2)国内:国内战争爆发,苏俄面临着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2目的(1)前期:“一切为了前线”。(2)后期:布尔什维克党幻想以此直接过渡到纯粹的社会主义经济形式。3内容(1)农业:实行余粮征集制。(2)工业: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将大中企业收归国有,对小企业实行监督。(3)商业:取消商品贸易。(4)分配: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4评价(1)积极: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2)局限: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并在战争结束后进一步加强。二、新经济政策1背景(1)经济困难:战争严重破坏了经济
4、,国家没有能力直接领导和组织所有企业的生产。(2)政治危机: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满与日俱增,频繁发生暴动。2实行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决定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过渡。3措施(1)农业: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2)工业: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仍归国家所有;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3)流通:由产品交换转为允许自由贸易。4意义(1)理论上:在小农占优势的俄国找到了一条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途径。(2)实践上:受到广大工人和农民的支持,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轻巧识记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三
5、、斯大林体制1过程经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实施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逐步取消了新经济政策。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苏联确立了新的经济体制。2特征(1)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2)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3)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4)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3评价(1)积极: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为日后战胜德国法西斯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2)消极:超越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逐渐僵化,阻碍苏联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概念阐释斯大林模式斯大林体制指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这种经济体制是一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即通过国家权力,全面干预和管理
6、国民经济各部门,通过指令性计划集中进行资源配置,进行社会生产活动。具体表现为经济运行排斥市场和价值规律;政府通过计划确定全社会的产、供、销和企业的人、财、物等。 1苏俄第一次星期六义务劳动1919年春,苏维埃政权处在危急关头。后方的工人积极响应党和列宁的号召,加紧工作支援前线。4月12日这一天是星期六,莫斯科喀山铁路莫斯科编组车站机车库的13名共产党员和另外2名工人经过一夜义务劳动,修复了3台机车。消息传开后产生了巨大反响。继布尔什维克党员之后,非党员、各地工人也纷纷用星期六义务劳动来支援前线。2喀琅施塔得海军兵变喀琅施塔得海军基地位于圣彼得堡附近的科特林岛上,1703年该岛上的要塞与海军基地
7、和涅瓦河口的彼得保罗要塞及海军造船厂同时开始建设,这是彼得一世用以掩护涅瓦河口防御体系的一部分。喀琅施塔得海军基地和圣彼得堡成掎角之势,互相掩护,在北方战争、克里木战争、两次世界大战中多次成为俄罗斯波罗的海舰队的庇护所,也多次保卫了圣彼得堡的安全。国内战争结束以后,苏维埃政权在1920年决定进一步强化土地国有制和对农民余粮实行无偿征集,这种继续推行的激进政策,终于使农民的不满从政治上激烈地引爆了,在喀琅施塔得发生了兵变。参加兵变的士兵,多数是参军不久的农民。他们占领了波罗的海舰队司令部和喀琅施塔得要塞,直至3月18日,兵变才被镇压下去。喀琅施塔得兵变说明,经济危机已经转化为极其严重的政治危机。
8、正是这次兵变使列宁认识到,布尔什维克党的农业经济政策存在重大错误,必须果断地根本扭转。列宁当时说:“农民曾经不得不去挽救国家,无报酬地缴纳余粮,但是他们现在已经经受不住这样的重担。”理解史料研习归纳向社会主义过渡道路的探索史料一 1921年苏俄的重工业产量只有第一次世界大战前1913年的20%叛乱席卷了全国,甚至连十月革命的中坚分子喀琅施塔得水兵也打出了“要苏维埃,不要共产党的苏维埃”的口号参与叛乱。为此而震惊的列宁曾说:“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史料二 这一政策允许局部地恢复资本主义,尤其是在农业
9、和贸易方面。农民们在向国家缴纳约占其产量的12%的实物税之后,被准许在公开市场上出售他们的农产品,私人可以经营小商店和小工厂,农民和新商人即当时所称的“耐泼曼”,都能雇佣劳力,并能保留他们在经营中获得的利润。不过,列宁设法使国家控制了土地所有权,控制了他所称的“制高点”(银行业、对外贸易、重工业和运输业)。对列宁来说,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 全球通史史料解读主旨归纳信息解读史料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后果“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空前激化了各种矛盾,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列宁也认识到了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的尝试行不通史料二:新经
10、济政策的实施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恢复、 发展生产;国家控制了经济命脉;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手段史料应用(1)根据史料一,指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带来了什么后果?提示: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2)根据史料二,概括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前提,并指出“后退一步”和“前进两步”的含义。提示:前提:国家控制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后退一步: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恢复资本主义。前进两步:巩固苏维埃政权,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并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史论归纳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异同1不同点政策项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背景国内战争、物资匮乏内战结束、社会政治和经济危机主要内容农业余粮征集
11、制固定粮食税工业工业国有化公有制为主体,公私并存商业国家垄断贸易市场自由贸易分配平均主义按劳分配特点(1)行政手段管理经济(2)单一公有制(1)利用商品和货币关系(市场)发展经济(2)部分恢复私有制,公私并存经验教训对战争胜利起重要作用,但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是符合俄国国情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2. 相同点(1)都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政策。(2)都涉及农业、工业、商业等方面。(3)都巩固了苏维埃政权。全面认识斯大林模式史料一史料二在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中,绝大多数农户加入集体农庄,形成了集体农庄经济制度。农庄是国家直接支配的经济单位各项指标都由
12、国家决定。为保证工业化所需资金,国家实行义务交售制,以远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收购农庄的产品。1953年斯大林逝世时,农庄义务交售的产品价格与成本之比为:粮食13.2%,土豆7.5%,牛肉5%。 中学历史教学史料三在那个时代,所有的生产、运输、销售都由国家计划安排。国家计划力争精确,在列宁格勒生产的一粒纽扣售价1卢布,在700公里外莫斯科的价格也是1卢布,而在万里之外的海参崴仍然是1卢布。 大国的崛起史料解读主旨归纳信息解读史料一: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取得的成就当时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史料二: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的体现及其影响集体农庄实行单一的公有制;集体农庄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农业
13、为工业发展做出了重大牺牲史料三: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苏联长期实行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严重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史料应用(1)根据史料一、二和所学知识,阐述在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中农业所扮演的角色,结果如何?提示:角色:配合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为其提供资金积累。结果:使苏联短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但也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农业发展滞后,农民生活徘徊不前。(2)根据上述史料,归纳斯大林经济模式的主要特点。提示:优先发展重工业;实行单一公有制;采取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史论归纳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原因、特征及教训1原因(1)根本原因:苏联小农生产占优势的社会经济结构,经济文化落后。(2)客观原
14、因:过渡时期阶级斗争激烈,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帝国主义包围下险恶的国际环境以及战争的危机感。(3)主观原因:斯大林对党内斗争的错误处理方法以及理论上的失误。(4)历史原因:长期的封建专制遗留下了大量的个人专断和个人迷信的残余。2特征(1)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上实行完全公有。(2)在经济管理体制上实行高度集中。(3)在经济建设指导方针上主张优先发展重工业。(4)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上实行农业全盘集体化。(5)在按劳分配的具体形式上实行工资加奖金。(6)在无产阶级专政形式上实行苏维埃体制。3教训(1)制定政策时一定要坚持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原则。(2)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农、轻、重按适当比例平
15、衡发展。(3)制定农业政策必须考虑农民的利益。(4)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必须结合起来。应用对点强化训练1俄国在实施某一政策时出现如下状况:“自制造火车头至开公众浴室、自供应面包至蘑菇,企图全部由国家主持。武装部队进入村庄,挨户搜索,除了农家本身食用之外,多余粮食一概拿走,并且主张停用货币”。根据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导学号:75740113】A该政策促进了苏俄国民经济的发展B苏俄形成了高度集权的经济体制C该状况出现于斯大林执政时期D该政策的目的在于巩固苏维埃政权D从材料“武装部队进入村庄,挨户搜索,除了农家本身食用之外,多余粮食一概拿走,并且主张停用货币”说明实行的是余粮征集
16、制,取消自由贸易,由此可见,实行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阻碍了经济的发展,故A项错误;苏俄形成了高度集权的经济管理体制是在斯大林时期,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苏俄时期,故B、C两项错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保障了军事上的胜利,巩固了苏维埃政权,故D项正确。2列宁指出,“商业是我国经济生活的试金石,是无产阶级先头部队同农民结合的唯一可能的环节,是促使经济开始全面高涨的唯一的可能的纽带”。为此,苏维埃俄国调整了当时的经济政策,这一政策 ()A结束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征集制B允许市场发挥作用,体现逐步过渡的思想C推行集体农庄制度,大力发展商品经济D全力发展重工业,抵制法西斯德国侵略B
17、新经济政策结束了余粮征集制,实行固定粮食税,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商业促使经济开始全面高涨的唯一的可能的纽带”说明列宁期望发挥商品货币关系,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故B项正确;此时尚未开始农业集体化,法西斯势力也未兴起,故C、D两项错误。31928年9月,苏联领导人布哈林在一个经济学家的札记中认为:“为了使国家工业化得到实现不仅应当保证对建筑材料等需求的相应的货币,而且应当保证这种建筑材料相应的供应(无论如何)也不能用未来的砖头,建造现实的工厂”。他认为苏联应当()A继续大力实施新经济政策B优先发展建筑原料产业C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D注重发展商品货币市场关系D1925年,随着斯大林的上台,新经济
18、政策逐渐取消,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不仅应当保证对建筑材料等需求的相应的货币,而且应当保证这种建筑材料相应的供应”可知,布哈林主张二者同时进行,故B项错误;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不能用未来的砖头,建造现实的工厂”可知,布哈林主张在进行工业化建设时,要遵循经济发展规律,不能盲目求快,故D项正确。4苏联的对外战争打开了人们的眼界,数百万穿着军装的苏联工人和农民走出国门后才发现,他们生活的“社会主义天堂”简直无法同“资本主义地狱”相比,甚至连战败国德国的生活水平也要高于战胜国苏联的生活水平。苏联人民的这一发现表明() 【导学号:75740114】A战
19、时共产主义政策已经不合时宜 B新经济政策无法恢复国民经济C斯大林模式未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D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已经暴露出来D苏联对外战争时期属于斯大林执政时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早已不再实行,故A、B两项错误;苏联人民的这一发现表明苏联与西方国家生活水平存在横向的差异,不能据此推断苏联人民生活水平在纵向上没有提高,故C项错误;这一差距反映出斯大林模式重视重工业、忽视轻工业和农业的弊端已经暴露出来,故D项正确。考点2| 苏联的经济改革(对应学生用书第144页)识记基础知识梳理一、赫鲁晓夫改革1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进入和平建设时期,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农业问题尤为突出。2措施(1
20、)农业改革:用收购制代替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饲养一定数量的牲畜;开垦荒地,扩大谷物生产;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将拖拉机等农机卖给集体农庄等。(2)工业改革:将部分企业管理权下放到加盟共和国;给予企业调整部分工资等权力;尝试推行“物质利益原则”,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3评价(1)积极: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并取得一定成效。(2)局限:在理论上没有突破,只是在维持原有经济体制的基础上进行局部改革;改革目标严重脱离了苏联的实际;改革缺乏全面和一贯的战略方针和思路,带有很大的盲目性;赫鲁晓夫个人作风急躁,反复无常,造成混乱,也阻碍改革的进行
21、。误区警示正确认识赫鲁晓夫的地位说赫鲁晓夫是“掘墓人”,是指他是一个敢于向旧的政治、经济模式挑战的改革家。说赫鲁晓夫是“守墓人”,是指他的改革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二、勃列日涅夫改革1内容(1)工业领域:推行新经济体制,注意运用价值规律,扩大了企业的经营自主权。(2)农业领域:采取了扩大农场和农庄的自主权、降低农产品收购计划指标、提高农产品价格、放松对个人副业的限制等政策。2结果(1)改革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的框架,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趋于保守,改革陷于停滞。(2)20世纪70年代下半期,与美国的军备竞赛日益加剧,经济发展速度放缓。三、戈尔巴乔夫改革1背景1985年,苏联社会陷入危机边缘的
22、时刻,戈尔巴乔夫出任新一届的苏共中央总书记。2内容(1)改革从根本上触动了经济体制,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形式,允许个体经济存在。(2)提出了“加速发展战略”,把重点放在重工业上。3结果改革陷入困境,经济继续滑坡,于是戈尔巴乔夫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体制改革,国内局势逐渐失控,1991年苏联解体。易混辨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的三次改革与斯大林体制的关系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是对斯大林体制的局部调整。戈尔巴乔夫改革并非局部改革,而是对斯大林体制的彻底否定,即放弃社会主义制度。教材补遗_苏共“二十大” 在1956年2月举行的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上,赫鲁晓夫作的中央工作报告
23、提出了关于国内外形势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一些新观点。国际方面,赫鲁晓夫强调了两种社会制度国家的“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及资本主义国家向社会主义的“和平过渡”,这是对斯大林“资本主义总危机”理论的修正。国内方面,赫鲁晓夫强调恢复和加强法制,为“列宁格勒案件”等冤案平反,改变保安机关权力不受制约的非正常状态。党的建设方面,赫鲁晓夫要求批判“个人崇拜”,恢复“集体领导原则”。苏共“二十大”表明,赫鲁晓夫试图通过批判斯大林,为推行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开辟道路。从总体上看,此举顺应当时人心思变的大趋势,所以获得了党内外的广泛支持,但同时也激化了赫鲁晓夫与中央领导层中保守势力的矛盾,对国际共产主义运
24、动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理解史料研习归纳苏联经济改革的不足之处史料一苏联政治内幕:知情者的见证一书中指出:“赫鲁晓夫揭露的、批判的并力图战而胜之的是斯大林,而不是斯大林主义。也许,他真诚地相信,整个问题也就是这样,只要揭露斯大林,他就解决了使社会从过去的极权主义桎梏中解放出来的全部问题。”俄格阿阿尔巴托夫史料二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苏联的综合国力达到了顶峰,经济实力跃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而军事力量则足以与美国平起平坐;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比历史上其他各个时期都高。另外,在这个时期,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特别是它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已经成为束缚社会生产力和整个国家进一步发展的沉重桎梏,进
25、行根本性的改革已经刻不容缓;而进行改革的客观条件则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为成熟。可是,以勃列日涅夫为首的苏联领导人错过了这个有利时机,未能坚持进行切实有效的改革。这就使苏联这个曾经取得过辉煌成就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从发展的顶峰跌落了下来,在各方面出现了深刻的危机或临近危机的边缘。摘编自陈之骅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的主要问题和历史教训史料三有人曾形象地说:“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手术刀不是挥向党身上的肿瘤,而是挥向党的脖子。”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无论苏联领导人在改革方面唱的调子多高,他们也不想按照邓小平先生的做法进行大规模的农业改革,达到中国式的自由化程度。” 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史料解读主旨归纳信息解
26、读史料一:赫鲁晓夫改革与斯大林模式的关系改革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史料二:勃列日涅夫改革时期苏联的国力与问题苏联取得了辉煌成就;对斯大林模式根本性变革的紧迫性;改革带来的严重问题史料三: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误取消共产党的领导地位,造成了党内思想的混乱史料应用(1)根据史料一,概括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原因。提示: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苏联经济的发展趋势及其原因。提示:发展趋势:经济发展迟缓,进入停滞时期。原因: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对苏联社会实际发展水平的错误判断阻碍了改革进程;推行霸权主义外交政策,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背上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个
27、人作风专断。(3)根据史料三,归纳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的主要原因。提示: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否定了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史论归纳1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异同(1)相同点都是为了解决斯大林模式的弊端。都在农业、工业方面进行调整。改革过程都脱离了苏联的实际。成效都不显著,可以说都是失败的改革。(2)不同点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历史背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纠正赫鲁晓夫时期的混乱苏联社会陷入危机指导思想只是对原有体制进行局部的改革对苏联进行根本性变革和改造具体内容首先从农业开始,重点在农业领域重点在工业领域,尤其是重工业领域涉及经济体制和政治领域历史结果改革造成了苏联的
28、混乱改革造成了苏联经济的全面滑坡,渴望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改革不仅使经济继续滑坡,而且还导致了苏联解体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改革的不足之处及经验教训(1)缺失: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全盘否定,有利于推动对僵化模式的改革,但也造成人们的思想混乱,增加了改革的阻力;勃列日涅夫宣布苏联已经建成“发达社会主义”社会的做法,忽视了对经济困难的充分认识,阻碍了改革的进程;戈尔巴乔夫转向政治体制改革太快,导致国内局势逐渐失控(直接原因:经济改革缺少宏观决策和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改革中阻力重重)。(2)教训: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要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社会主义建设必须走改革开放和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
29、;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为宗旨。应用对点强化训练1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执政后,承认物质利益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国家对经济效益好、上交利润多的工矿企业给予奖励,允许企业对成绩好的工人给以奖赏,拉开企业和劳动者收入差距。对赫鲁晓夫上述举措的正确认识是()A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商品市场的作用 B与新经济政策有相通之处C颠覆了斯大林模式的经济建设思想 D使企业获得了经营自主权B材料体现的是赫鲁晓夫改革重视物质利益,但没有体现出实行市场经济,故A项错误;新经济政策允许私有制存在,实行按劳分配,与材料中重视物质利益,承认个人和企业自己利益相似,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取消计划经济,实行市场经济,改变所
30、有制结构等内容,反映出赫鲁晓夫改革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企业有了经营自主权,故D项错误。2据统计,苏联“十五”(19761980年)计划期间农业平均产值比“七五”(19611965年)计划期间增长50%。这表明() 【导学号:75740115】A勃列日涅夫对农业也给予一定重视 B当时经济改革的重点是发展农业C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取得一定成就 D加速发展战略取得了实质性突破A材料中“苏联十五(19161980年)计划期间农业平均产值比七五(19611965年)计划期间增长50%”体现出勃列日涅夫对农业也给予一定重视,故A项正确;勃列日涅夫改革的重点是重工业尤其是军事业,故B项
31、错误;赫鲁晓夫执政是在19531964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加速发展战略并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故D项错误。3戈尔巴乔夫执政以来,粮食产量一直在2亿吨左右徘徊,19841986年,农产品平均产量增长速度为2.6%,而19871989年下降为1.5%,19861989年,进口粮食1.37亿吨,年均进口量为3 430万吨。材料表明()A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的重点是在重工业B戈尔巴乔夫改革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延续C斯大林模式的弊端越来越突出D戈尔巴乔夫农业改革未达到预期效果D根据材料不能推断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的重点是在重工业,故A项错误;戈尔巴乔夫改革冲破了斯大林模式,不是其延续,故B项错误;题干
32、材料不能反映出斯大林模式的弊端越来越突出,故C项错误;戈尔巴乔夫农业改革并没有带来粮食产量的增加,因此未达到预期效果,故D项正确。4论苏联的改革一文中说道: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比如卖糖的小商店一下子消失。再比如,在生态学家压力下,同时关闭了所有生产洗涤设备的工厂,造成洗涤用品短缺这类决策有很多”。作者意在说明该改革 ()A重点在工业生产领域B制定政策的随意性C市场调节与计划经济相结合D造成农、轻、重比例失调B材料中并未体现改革的重点在工业生产领域,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小商店一下子消失”“关闭了所有生产洗涤设备的工厂”可见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措施具有随意性,故B项正确;材料中的措施体现出政府制定政
33、策的随意性,并非是市场调节与计划经济相结合,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农、轻、重的比例问题,故D项错误。(对应学生用书第147页)20122017全国卷考情统计与分析考纲卷别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全国卷2013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14新经济政策2013斯大林模式全国卷2013斯大林模式;2015斯大林模式;2016斯大林模式和工业化成就;2017赫鲁晓夫回忆录不同版本全国卷2017苏联集体农庄劳动报酬的发放全国卷考情分析从考情统计来看,全国卷的命题主要集中在斯大林模式和新经济政策两大知识点上,尤其是斯大林模式这一考点,全国卷每
34、年都变化角度,反复命题。经济体制的调整和创新,属于长效热点,价值观的引领以及热点的渗透两种考查方式在备考时更应加以重视。高考命题探究找规律主干知识迁移考1. (2017全国卷)1953年,苏共中央决定,改变集体农庄劳动报酬发放办法,由以前每年发放一次物质报酬改为按季度或者按月发放,同时在一些集体农庄试行工资制度,农民可以像工人一样每月领取工资。这一措施旨在()A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B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C消除城乡之间的差别D推动农民走集体化道路A据材料中“集体农庄劳动报酬发放办法”改为按季度或者按月发放,“集体农庄试行工资制度,农民可以像工人一样每月领取工资”可以看出,赫鲁晓夫针对斯大林时期农业
35、集体化造成苏联农业落后的状况,注重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的发展,A项正确。赫鲁晓夫改革是在维持原有计划经济体制的基础上进行的局部改革,并非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B项错误。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发展,与消除城乡差别无关,C项错误。农民走集体化道路是在斯大林时期开始推行的,与题干时间不符,D项错误。2(2013全国卷)1931年,斯大林说:“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50100年。我们应当在10年内跑完这段距离。”这一思想()A完全符合当时的苏联国情B推动了苏联经济模式的形成C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致D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B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把握“1931年”这一时
36、间信息,理解斯大林说这段话的含义,结合当时苏联国内外形势思考作答。当时苏联处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之中,苏联必须尽快实现国家工业化,斯大林的话体现了他希望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的思想,在这一思想的推动下,苏联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即斯大林模式,故选B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及战后苏联改革是本讲主干知识。高考命题不拘泥于教科书,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考查考生对这一内容的理解以及对其发生的背景、原因、主要特点及影响的认识。能力方法灵活考3(2014全国卷)1928年,苏联按照国家计划在乌拉尔地区建设两个钾矿矿井,一个由苏联自主建设,另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这反映
37、出苏联在工业化初期()A缺少基本的技术基础B突破了计划经济指令的制约C依赖外资建设重工业D采用新经济政策的某些做法D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原意。材料反映了苏联按照国家计划在乌拉尔地区建设钾矿的行为,不涉及技术基础,也没有违背计划经济指令,排除A、B两项;一个由苏联自行建设,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不能体现完全依赖外资,排除C项;德国公司负责与新经济政策在工业上的措施类似,故D项正确。4(2013全国卷)1952年,苏共领导人马林科夫在十九大的政治报告中指出:“今年谷物的总收获量达到80亿普特,而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总收获量比1940年增加了48%。以前认为是最尖锐、最严重的问题谷物问题,就这
38、样顺利地解决了,彻底而永远地解决了。”这一论断()A与实际情况完全相符B成为加快工业化的依据C是对农业改革的肯定D是对斯大林模式的维护D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 “1952年”这一时间信息。材料中的“以前认为是最尖锐、最严重的问题谷物问题,就这样顺利地解决了,彻底而永远地解决了”信息,意在说明斯大林模式彻底地解决了苏联的粮食问题。A、C两项与斯大林模式下农业长期落后的真实状况不符,排除;加快工业化是由当时苏联面临的国际环境决定的,B项错误。全国卷对斯大林模式考点的命题,所考查的结论并非全部来源于教材,有时需要对史料进行整理和辨析,将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空间条件下进行思考,得出新结论。这在一定程度上
39、体现了高考题考查考生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和历史解释素养能力的特点。历史价值观引领考5(2015全国卷)1930年苏联粮食产量为835.4亿千克,1931年降至694.8亿千克;1930年苏联粮食出口483亿千克,1931年增至518亿千克。这表明苏联()A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奉献B农业投入不足造成粮食供不应求C粮食减产严重制约工业发展速度D农业集体化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A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结合苏联工业化的相关史实分析。斯大林执政时期,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从1930年、1931年苏联的粮食产量与出口量分析,国家为了积累资金,从农民身上拿走太多,说明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做出了巨大
40、贡献,A项符合题意;苏联农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B项错误;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通过实施两个五年计划,迅速成为工业强国,故C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苏联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做出的贡献,D项不能全面体现材料主旨,故排除。6(2016全国卷)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未受到美国人的关注。4年以后这种情况发生变化,美国出版了大量关于苏联的著作,如俄罗斯的黎明俄国今日:我们从中能学到什么?。当时,苏联吸引美国人的主要是()A经济危机造成的破坏较小B工业化取得显著成就C农业集体化保证城市供应D公有制显示出优越性B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信息。材料的核心信息是1932年以后美国人对苏联
41、的关注增多了,因为这一时期苏联的工业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而美国深受经济危机的影响,美国人希望从苏联的建设中找到解决经济危机的办法,故选B项。A项错误,经济危机并未波及苏联,故排除。C项与美国农业生产的相对过剩矛盾,美国不需要考虑这一问题,故排除。D项与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矛盾,排除。斯大林体制在短期内的高效运作使苏联迅速实现了国家工业化,取得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但它也存在着生产关系超越生产力的严重缺陷。第5题和第6题分别考查了斯大林模式的缺陷和意义。这些命题立意,有助于帮助学生认识到任何一种经济体制的确立,都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树立改革是社会主义不断完善和保持自身活力重要手段的正确观念。学术成
42、果创新考7. (2017全国卷)20世纪70年代至今,赫鲁晓夫回忆录多次出版,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因其内容的复杂性,不同年代版本的内容均有所不同。由此可知,此回忆录作为一种史料()A能够准确记述作者的事迹B比相关研究著作的可信度更高C版本越新越接近历史真相D反映出时代对历史叙述的影响D“不同年代版本的内容均有所不同”反映出时代对历史叙述的影响,D项正确。回忆录带有作者个人主观色彩,且版本内容受时代局限,A项错误。回忆录和相关研究著作均带有主观性,无法判断哪个可信度更高,B项错误。不能以版本的新旧作为判断接近历史真相的尺度,C项错误。第7题通过赫鲁晓夫回忆录的不同版本考查史学素养中的史料运用。此
43、类试题的解答需要把握影响史料运用的主要因素:(1)研究者的立场不同。(2)研究的方法、角度不同。(3)史料的选取和运用上的差别。(4)时代的局限性。(对应学生用书第148页)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启示:重视农业,关注民生学术前沿理论阐释重农、民生、和谐问题是近年来持续关注的社会热点话题。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涉及的农业政策与举措、苏联解决民生问题的探索与失误等,都体现了国家追求公平、公正、正义的社会目标,达到国家稳定、造福民众的目的。高考命题中,与这一热点相关的古今中外历史上有关发展农业改善民生的历史举措和政策、民生与和谐思想等必是高考考查的重点。运用点拨1社会主义苏联的经济政策(1)战时共产
44、主义政策中,余粮征集制、实物配给制挫伤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引发危机。(2)新经济政策用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实行自由贸易,使劳动者获得了一定的生产、分配的自主权,调动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3)斯大林模式片面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造成农业、轻工业长期落后,忽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较大的启示。2(对接高考)高考命题主要着眼于苏联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对中国当前的改革具有重要借鉴意义。针对训练1(2017邯郸模拟)市场、集市、店铺、磨坊、各种副业等保障农户日常生活需求的体系相当完备,出现了村苏维埃、图书阅览室、俱乐部、合作社等一批新型政治、经济、文
45、化机构。该现象出现在()A战时共产主义时期B新经济政策时期C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D赫鲁晓夫时期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忽视市场规律,取消自由贸易,而材料中有市场、各种副业,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市场、集市、店铺、磨坊、各种副业等保障农户日常生活需求的体系相当完备”可得出是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允许自由买卖,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故B项正确;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是在斯大林时期,斯大林模式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排斥市场规律,故C项错误;赫鲁晓夫改革重点在农业,材料中没有提到,故D项错误。2(2017昆明高三检测)苏联“二五计划”规定:“轻工业生产的年增长率将由一五计划期间的13.2%提高到18.5%,重工业则由40.1%降为14.5%”。“二五计划”实施的结果,轻工业年增长率为14.8%,重工业则高达19%。材料说明苏联“二五计划”意在()A实现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化B使苏联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C完成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D尝试调整轻重工业发展失衡D“轻工业生产的年增长率将由一五计划期间的13.2%提高到18.5%,重工业则由40.1%降为14.5%”可知,该计划要实现重、轻工业的比重协调发展,故A项错误,D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农业的发展计划,故B项错误;该计划不能体现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意图,故C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