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解析》陕西省延安市黄陵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高新部)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182900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陕西省延安市黄陵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高新部)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解析》陕西省延安市黄陵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高新部)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解析》陕西省延安市黄陵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高新部)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解析》陕西省延安市黄陵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高新部)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解析》陕西省延安市黄陵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高新部)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解析》陕西省延安市黄陵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高新部)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解析》陕西省延安市黄陵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高新部)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解析》陕西省延安市黄陵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高新部)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解析》陕西省延安市黄陵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高新部)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解析》陕西省延安市黄陵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高新部)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解析》陕西省延安市黄陵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高新部)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解析》陕西省延安市黄陵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高新部)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解析》陕西省延安市黄陵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高新部)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解析》陕西省延安市黄陵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高新部)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解析》陕西省延安市黄陵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高新部)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黄陵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新部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试题历史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共60分)1. 春秋时期的孔子与老子都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以下关于两者思想的区别正确的是()政治上孔子主张“德治”,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孔子主张“敬鬼神而远之”,老子的哲学中包含着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孔子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老子强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和老子在思想上的主要区别是:政治上孔子主张“德治”,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孔子主张“敬鬼神而远之”,老子的哲学中包含着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正确,A符合题意;颠倒了孔子

2、和老子的主张,因此BCD排除。故选A。2.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的学者将其中一个学派称为“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你认为这个“帮会”的“帮规”是A. 爱人如己,崇尚和平B.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 清心寡欲,顺应自然D. 善用权术,建立威权【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墨子因其出身手工业者,所以主张“兼爱”、“尚力”、“省用”、“节葬”,代表了劳苦大众的利益,因此其创立的墨家学派被称为“劳苦大众的帮会”,分析选项内容可知,爱人如己,崇尚和平,体现了兼爱、非攻的思想,是墨家的思想主要,A选项符合题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属于儒家思想,B选项不符合题意;清心寡欲

3、、顺应自然,属于道家思想,C选项不符合题意;善用权术,建立权威,属于法家思想,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为A选项。3. 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这段话体现的是A. 民本思想B. 仁政思想C. 礼法并重D. 礼治为先【答案】B【解析】同时强调“礼(等级秩序)、义(仁义)、信(诚信)”的只能是儒家思想,而儒家思想的核心即是“仁”,ACD三项都不能明确而直接地体现这一核心。【考点定位】必修三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4. 孔子说,君子在与他人保持和谐友善同时还能坚持独立思想而不苟同于人,小人习惯于附和苟同别人的观点,但内

4、心深处却并不友善。后世儒者经常以此诫勉君臣,这体现出儒学A. 具有调节政治关系的功能B. 具有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C. 倡导与人为善、社会和谐D. 重视人格独立和思想自由【答案】A【解析】从材料来看,孔子的思想被应用到君臣关系上,这说明孔子的儒学思想在政治领域具有一定的调节功能,故本题选择A选项。B选项材料没有体现出对社会的影响;C选项材料没有体现;D选项不是材料要传达的含义。5.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重要转型时期,社会的转变促成了这一时代的“百家争鸣,群花怒放”。这一时期“社会的转变”的表现是分封制崩溃,井田制瓦解各种政治力量异常活跃各种思想交相辉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A. B. C

5、. D. 【答案】A【解析】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崩溃,井田制瓦解;各种政治力量异常活跃;各种思想交相辉映。说法正确,符合史实,故答案为A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是在秦朝统一之后,说法错误,排除含有的BCD项。6. 西汉时期的董仲舒曾说:“是故王者上谨于承天意,以顺命也;下务明教化民,以成性也;正法度之宜,别上下之序,以防欲也;修此三者,而大本举矣。”对这段话的理解错误的是主张君权神授,民众应绝对顺从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王者承天命而教化人民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董仲舒。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未涉及“

6、民众应绝对顺从、人性本恶”,也未涉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材料“王者上谨于承天意下务明教化民”可得出王者承天命而教化人民,选A是符合题意,正确;选项A错在含,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错在未含,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错在含,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7. 王夫之是清朝的一位思想巨人,他猛烈抨击“孤秦”“陋宋”。这一思想的历史价值主要在于A. 反对礼教的虚伪与官场的欺诈B. 开清代考据学之先河C. 抨击了历代帝王把天下当私产做法D. 提出了为君之道和治国之道【答案】C【解析】材料中抨击“孤秦”“陋宋”是否定两个王朝的弊端,批评帝王的做法,C正确,没有涉及到礼教官场A错误;没有提到考据学B

7、错误;D在材料中也没有体现。8. 汉书夏侯胜传中写道:“胜每讲授,常谓诸生曰:士病(害怕)不明经术(儒家经典),经术苟明,其取青紫(高官)如俯拾地芥耳。”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儒家建立了一套系统的政治学说B. 儒学在政治上确立统治地位C. 儒家思想吸收各派学说形成新体系D. 儒家经典成为科举考试主要内容【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材料内容“经术苟明,其取青紫(高官)如俯拾地芥耳”表明如果学通学精儒学取得高官厚禄就非常容易,说明了当时儒学的地位非常重要,所以答案选择B项。A项在材料内容中没有体现,C项也是无关项,D项出现在明朝。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儒学地位

8、的确立9. “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妾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诸所受命者,其尊皆天也,虽谓受命于天亦可。”这段材料所体现的思想是A. 仁者爱人,缓和社会矛盾B. 分封诸侯,维护等级秩序C. 君权神授,维护君主专制D. 物皆有理,遵守三纲五常【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董仲舒的新儒学。西汉时期,董仲舒为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创立新的儒学体系。他主张“君权神授”,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提出“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认为天是万物的主宰,天子受命于天,人民和诸侯都要服从天子的统治。这种思想有利于神化君权,加强中央集权。故应选C。考点:中国传

9、统文化主力思想的演变“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的新儒学10. 亭林文集中记载:“君子之为学也,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这表明作者A. 倡导经世致用B. 反对诗文创作C. 极力尊崇道统D. 抨击八股取士【答案】A【解析】【详解】由材料可知,顾炎武认为为学是为了明道、救世,即提倡经世致用。故选A项。作者并不反对诗文创作,只是反对空洞无用诗文,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作者对道统的推崇及对科举的抨击,故排除CD两项。11. 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引用诗经中的一句话:“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下列主张与诗经属于同一思想流

10、派的是( )A. “必吾先从事于爱利人之亲,然后人报我以爱利吾亲也。”B.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C. “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D. “治大国,若烹小鲜”【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习近平引用诗经中的一句话:“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诗经属于儒家,与诗经属于同一思想流派的是“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这属于孟子的仁政思想,故C正确。“必吾先从事于爱利人之亲,然后人报我以爱利吾亲也。”属于墨家思想,故A排除。“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属于道家老子的思想,故B排除。“治大国,若烹小鲜”也属于道家老子思想,故D排除。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

11、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百家争鸣12. 汉赋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其突出特征是()A. 反映民众的生活状况B. 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C. 直面现实并针砭时弊D. 铺陈华丽的带韵散文【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赋的突出特征是散文韵文并用,辞藻铺陈华丽,显示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因此D正确,ABC排除。故选D。13. 中医学是中华文化的奇葩,今天坐在药铺里看病的医生仍采用望闻问切四诊法,这起源于()A. 扁鹊B. 张仲景C. 孙思邈D. 李时珍【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望闻问切四诊法是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提出的,因此A正确,BCD排除

12、。故选A。14. 刘师培在(南北文学不同论)中说:“大抵北方之地,土厚水深,民生其间,多尚实际。南方之地,水势浩洋,民生其际,多尚虚无。民祟实际故所著之文,不外记事、析理二端。民尚虚无,故所作之文,或为言志、抒情之体。”作者对南北文学差异的分析A. 完全符合历史唯物主义观点B. 本质上属于地理环境决定论C. 折射了古代文化的区域特色D. 没有认清文学特色的复杂性【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刘师培关于南北环境及文风的逻辑掺杂有些主观因素,不完全符合历史唯物主义,故A项错误;从材料逻辑中可知地理环境,是导致南北文风差异的重要因素,但并未达到“决定性

13、”的程度,故B项错误;不管环境与文化间的逻辑关系如何,不同地区间文化不同是事实,故C项正确;从材料叙述可知,刘师培已经看到不同地区文化的多样性,即复杂性,故D项错误。 考点:中国古代的文学与科学技术中国古代文学的时代特色古代文化的区域特色15. 据宋图画见闻志载:“古名士画金童玉女及神仙星官中有妇人形相者,貌虽端严,神必清古,自有威重俨然之色。今之画者但贵其娉丽之容是取悦于众目,不达画之理趣也。”该言论旨在A. 批驳文人画的愉悦功能B. 倡导绘画的摹古风气C. 强调绘画应涵伦理意趣D. 迎合社会的价值取向【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反映的是宋代绘画少了文人画的意趣,不是批驳文人画的愉悦功能,

14、故A项错误;材料中并未倡导绘画要摹古,故B项错误;材料“今之画者但贵其娉丽之容是取悦于众目,不达画之理趣也”是对宋代绘画的批判,可见材料主张绘画应涵伦理意趣,故C项正确;当时商品经济发展,材料主张注重意趣,可见并未迎合社会的价值取向,故D项错误。16. 有学者认为:宋元以后,中华文明开始呈现出复杂的二元性:一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二是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他最可能选择的依据分别是A. 汉赋和唐诗B 元曲和杂剧C. 风俗画和文人画D. 话本和小说【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宋元以后,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文化的世俗化日趋明显,风俗画是体现市

15、井风情的作品,是世俗文化的表现;文人画则是体现文人注重内心修养的作品,是高雅文化的表现,故C正确;汉赋、唐诗与题干所给材料中“宋元以后”不符,排除A;元曲和杂剧体现了文化的世俗化,不符合题意,排除B;话本与小说都是雅俗共赏的文学读物,具有世俗化的倾向,不符合题意,排除D。17.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说:“(宋元时期)由于所有的官员和富商也住在城市里高雅文化自然因此也大大都市化了,其口味与心态都具有市民化的特征”。下列文化成就不能体现这一特征的是A. 柳永的词雅俗并陈,适应娱乐场所的需要B. 关汉卿的窦娥冤大量使用白话、方言C.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的市井生活D. 王冕的墨梅图强调

16、表现个性,追求神韵意趣【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柳永的词雅俗并陈,适应了当时娱乐场所的需要;关汉卿的窦娥冤大量使用白话、方言;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的市井生活,均符合高雅文化“都市化”“市民化”的特征,故ABC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王冕的墨梅图强调表现个性,追求神韵意趣,体现了文人画的特征,与材料信息不符,但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项。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书画和戏曲艺术文人画18. 苏格拉底在受审时申辩说:“打一个可笑的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到处叮住你们不放,唤醒你们、说服你们、指责你们我要让你们知道,要是杀死像我这样的人,那么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

17、。”这段话表明苏格拉底是A. 维护公民生存权利B. 捍卫思想自由原则C. 抗议雅典司法不公D. 反对贵族专权暴政【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苏格拉底思想理解。由材料的信息来看,A是错误的;他不是维护生存的权利。C D与材料无关。所以选B。19. 从智者学派到亚里士多德,哲学思想发展的相同点是()A. 对自然界本身的探讨和解释B. 以人为本,洞察宇宙,探索人生C. 否定神或命运等超自然的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用D. 放弃对自然的探讨而去研究人自身【答案】B【解析】【分析】试题分析:从智者学派到亚里士多德,体现了古希腊人文主义的兴起与发展, 以人为研究对象,肯定人的价值,以人为本,B正确。

18、A不对,重点是研究人和人类社会本身;C“否定神或命运等超自然的力量”与D“放弃对自然的探讨”表述绝对化。考点:古希腊人文主义点评:智者学派研究主题:他们的哲学研究的中心是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特别强调人的价值。研究范围:他们以人的眼光去考察和认识社会、政治和法律问题,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组织、风俗习惯和伦理规范等。【详解】请在此输入详解!20. 薄伽丘的十日谈是文艺复兴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其核心思想是A. 弘扬人文精神B. 倡导宗教改革C. 宣扬主权在民D. 批判封建专制【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十日谈抨击了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

19、思想,宣传人类平等,主张发展人的个性,A项正确。B项是指宗教改革,故错误。C、D两项是启蒙运动的内容,与材料不符,故错误。【点睛】熟悉文艺复兴的内容,知道薄伽丘十日谈的相关史实分析选项即可知道答案。21. 文艺复兴运动时期一位作家说:“人是能够随心所欲改造自己的。”这反映了A. 资产阶级自私自利的特性B. 肯定人的价值及其创造C. 人文主义藐视宗教的作用D. 提倡追求现实的快乐【答案】B【解析】文艺复兴运动提出人文主义含义,主要是肯定人的价值,追求现实幸福,材料体现的符合人文主义含义,B正确;A、C和D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22.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是矛盾的。彼特拉克曾这样讲过:“当这颗

20、心灵思考或谈到宗教时,即在思考和谈到最高真理、真正幸福和永恒的灵魂的拯救时,我肯定不是西塞罗主义者或柏拉图主义者,而是基督徒。”通过这则材料、能说明( )。A.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仍然坚持自己的宗教信仰B.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仍主张听命于天主教教土宣教C.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主张顺从人性追求现实幸福D.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主张追求自然赋予的各项权利【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我肯定不是西塞罗主义者或柏拉图主义者,而是基督徒”可知,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仍然坚持自己的宗教信仰,A正确;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反对天主教教士的腐败,因此不会听命于天主教教士,排除B

21、;C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D是启蒙时期启蒙思想家的主张,排除。23. 2020年10月14日苹果发布iPhone12系列。下图为苹果公司的第一代商标图片,外框写着“牛顿,一个孤独地航行在陌生思想海洋中的灵魂。”公司用此商标,主要是因为牛顿创立的理论A. 万有引力定律解释了苹果落地的现象B. 首次将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C. 用数学方法精确描述了宇宙运行规律D. 更加突出体现了科学思考的精神【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牛顿经典力学是用数学方法来描述宇宙运行的规律,这是经典力学的突出特点,C正确;牛顿研究苹果落地不是信史,A排除;B是古希腊哲学的特点,排除;突出体现科学思考的精神是

22、伽利略,D排除。故选C。24. 马丁路德说:“神的话,全部神的话,只有神的话,乃是一切的准则教皇和一切的教法会议,都可能错误。”这种思想的社会意义是A. 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B. 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C. 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D. 使基督徒实现了人人平等【答案】B【解析】首先理解题干马丁路德这句话的意思,他强调了神或者说上帝的崇高地位,而否定了教会和教皇、教法教义的权威,故B正确;材料并没有批判和反对宗教,所以A和C错误。同时也没有涉及宗教领域的人人平等问题,其实际意义是不要迷信教会权威,强调的是人的独立性,故D错误。25. 马丁路德说过,“除非圣经或理由清楚地说服我,

23、我受所引用的圣经约束,我的良心受神的话捆绑。我不能,也不愿收回任何的意见,因为违背良心既不安全,也不正当。我不能那样做。这是我的立场,求神帮助我。”由此可知马丁路德A. 主张信仰即可得救B. 反对信仰基督教C. 主张人是自由和独立的D. 认为人人都可直接阅读圣经【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除非圣经或理由清楚地说服我,我受所引用的圣经约束,我的良心受神的话捆绑”等信息可知,马丁路德反对盲目听从教会的说教,主张人是自由和独立的,C项正确;材料主张人是自由和独立与信仰即可得救不符,排除A;材料无法体现反对信仰基督教,排除B;材料主张人是自由

24、和独立与认为人人都可直接阅读圣经不符,排除D。所以选C26. “人的本质是自由的,因此,合法的国家只能是基于人民自由意志的社会契约的产物。”上述言论反映的思想包括社会契约论三权分立学说人民主权论浪漫主义A. B. C. D. 【答案】C【解析】由材料“人的本质是自由的,因此,合法的国家只能是基于人民自由意志的社会契约的产物”可知作者希望把人们从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中解放出来,上述思想反映了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论的思想,故正确;材料信息没有涉及行政、立法、司法等三权分立的内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浪漫主义的内容,而是强调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排除。故正确,错误,所以排除ABD,所以选C。27. “国

25、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这一学说A. 反映了国家衰败在所难免B. 成为皇权神化理论依据C. 对君权有一定的限制作用D. 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属于董仲舒天人感应的思想主张,对君权有一定的限制作用,故C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国家衰败在所难免,故A排除。材料主旨不在于皇权神化的理论依据,故B排除。材料信息的重点也不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故D排除。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天人感应28

26、. 现代化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历史学家们认为,欧洲近代早期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技革命与启蒙运动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精神层面的现代化进程。这四场运动的共同之处是A. 使因行称义主张被广泛接受B. 打击了天主教的精神统治C. 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充分舆论准备D. 确保了代议制的逐步建立【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欧洲近代早期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技革命与启蒙运动都打击了天主教的神权统治,促进了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故B正确;因行称义是天主教的教义,故A错误;启蒙运动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充分舆论准备,故C错误;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通过革命战争或和平改革制定了宪法,设立了议会,确保了代议

27、制的逐步建立,故D错误。29. 关于启蒙与现代化的关系,西方与中国适成倒置:在欧洲,是由启蒙而现代化;在中国,则是为现代化而启蒙,欧洲由启蒙而现代化是一个水到渠成的文化和社会转型过程,中国启蒙运动则是救亡的现代化运动的步骤。据此可知,导致上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 中西方政治制度不同B. 中西方传统文化不同C. 启蒙及现代化的原动力不同D. 资本主义发展程度差异明显【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强调了西方是先启蒙在现代化,启蒙是原动力;而中国却是先现代化再启蒙,救亡的现代化是原动力,即启蒙及现代化的原动力不同导致了上述差异,所以选C是符合题意的;材料未涉及中西方政治制度的问题,也未涉及中西方传统

28、文化,所以选项A、B不符合题意,排除;资本主义发展程度差异在材料中没有明确的体现,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30. 独立宣言第一行写道:“在世界各国之间依照自然法则和上帝的意旨,接受独立和平等的地位”最后一行写道:“为了支持这篇宣言,我们坚决信赖上帝的庇佑,以我们的生命、我们的财产和我们神圣的名誉,彼此宣誓。”这主要表明A. 北美人民信仰上帝B. 独立宣言体现天赋人权思想C. 天主教统治着北美大陆D. 英国对北美大陆实行宗教迫害【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材料中的“依照自然法则和上帝的意旨,接受独立和平等的地位”体现了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思想,故B正确;A说法正确,但并非材料“主要表明

29、”的内容,即不是材料主旨,排除;北美大陆的宗教信仰是自由的,天主教并非国教也不占据统治地位,排除C;材料强调的是天赋人权的思想,不能说明英国实行宗教迫害,排除D。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31题10分,32题1,33题1,共40分)3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孔子教育弟子有四个主要内容,“文、行、忠、信”。在文、行、忠、信里,文虽放在第一位,但行、忠、信却大都属于道德品质教育,实际上德育占有主要位置。孔子经常教导他的弟子要学礼,认为“不学礼,无以立”。他认为“学礼”是学习做人处世的根本。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的教育目标并简要评述其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答案】目标:

30、培养官吏(培养从政人才);挽救统治危机(维护“周礼”和“分封制”)。积极影响: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儒学教育的基本内容和标准;重视道德教化,扩大了儒学思想的影响;奠定了“百家争鸣”思想解放运动的基础,从而有利于封建社会的形成。【解析】【详解】(1)目的:根据材料“他认为学礼是学习做人处世的根本”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的教育目标是培养管理和维护“周礼”和“分封制”。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儒学教育的基本内容和标准;重视道德教化,扩大了儒学思想的影响;奠定了“百家争鸣”思想解放运动的基础,从而有利于封建社会的形成。3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万物皆有此理

31、,理旨同出一源。如为君须仁,为臣须敬,为子须孝,为父仁慈,物物各具此理,而物物各异其用,然莫非一理之流行也。朱子语类材料二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不知吾身之疾痛,无是非之心者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1)材料一中,朱熹对道德规范提出了什么新的见解?分析其产生的历史影响。(2)据材料二概括“良知”的内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守仁提出的“致良知”的方法。(3)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认识。【答案】(1)见解: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是三纲五常;道德规范是天理,即万物的本原。历史影响:适应了统治阶

32、级的政治需要,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有利于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有利于协调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2)内涵:要有是非之心,关心民众疾苦。方法:努力加强道德修养,恢复良知本性。(3)传统伦理道德存在为政治服务的一面;传统伦理道德不断传承发展;要善于吸收传统文化中的有益成分,剔除糟粕。【解析】【详解】(1)见解:根据材料“为臣须敬,为子须孝,为父仁慈,物物各具此理,而物物各异其用,然莫非一理之流行也”可归纳出朱熹认为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是三纲五常;道德规范是天理,即万物的本原。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理学的影响主要体现为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有利于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33、,有利于协调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2)内涵:根据材料“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可归纳出要有是非之心,关心民众疾苦。方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王阳明求理的方法是致良知。(3)认识:结合上述分析和所学知识可知,关于认识可从传统伦理道德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局限性、继承发展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3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清之际的一些思想家的主张材料二启蒙运动时期法国一些主要思想家的主张:(1)依据材料一,概括三位思想家的共同主张。依据材料二,概括归纳三位思想家的各自主张。(2)17世纪的中国和18世纪的法国,都产生了启蒙思想,其共同原因是什么?(3)中国

34、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虽然出现比较早,但思想高度及社会效果远不及法国的启蒙思想,为什么?【答案】(1)共同主张:反对君主专制。各自主张:孟德斯鸠:三权分立,权力互相制约、平衡。伏尔泰:平等、自由、民主(或开明君主制)。卢梭:主权在民。(2)原因: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和发展;封建专制统治的腐朽;封建文化专制严酷。(3)原因: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思想文化专制。【解析】【详解】(1)共同主张:根据材料一“君者,天下之大害”“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和“循天下之公”可知,三人都反对君主专制。各自主张:孟德斯鸠:根据材料三中孟德斯鸠“主张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司法相互牵

35、制,彼此平衡”可知,孟德斯鸠主张三权分立,权力互相制约、平衡。伏尔泰:根据材料“人人平等,信仰自由和民主政治”可知,伏尔泰主张平等、自由、民主(或开明君主制)。卢梭:根据材料“国家最高权力属于人民”可知,卢梭主张主权在民。(2)原因:从经济角度看,17世纪的中国和18世纪的法国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和发展;从政治角度看,17世纪的中国君主专制空前强化,18世纪的法国封建专制统治的腐朽;从文化角度看,17世纪的中国文化专制,18世纪的法国封建文化专制严酷。(3)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7世纪的中国虽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是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从政治角度看,17世纪的中国正值明清时期,这一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17世纪的中国程朱理学占据统治地位,统治者实行思想文化专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