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湖南省衡阳八中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文(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182835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9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衡阳八中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文(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湖南省衡阳八中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文(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湖南省衡阳八中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文(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湖南省衡阳八中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文(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湖南省衡阳八中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文(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湖南省衡阳八中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文(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湖南省衡阳八中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文(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湖南省衡阳八中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文(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湖南省衡阳八中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文(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湖南省衡阳八中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文(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湖南省衡阳八中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文(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湖南省衡阳八中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文(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湖南省衡阳八中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文(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湖南省衡阳八中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文(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湖南省衡阳八中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文(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湖南省衡阳八中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文(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湖南省衡阳八中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文(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湖南省衡阳八中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文(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湖南省衡阳八中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文(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湖南省衡阳八中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文(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湖南省衡阳八中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文(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2页
湖南省衡阳八中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文(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湖南省衡阳八中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文(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分)1.清代学者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下臣诸侯之制。”材料说明西周政治制度的显著特征是A. 主要通过分封同姓诸侯以加强对地方的统治B. 通过世袭制和嫡长子继承制以巩固奴隶主专政C. 通过服饰规范等礼乐制度以维护贵族等级特权D. 通过血缘姻亲关系与地缘结合以强化王权【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大意是:西周之所以平定天下,主要是因为政治制度的创新,西周的制度与商

2、朝的制度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以及由此产生的分封制。材料中“立子立嫡之制”、“宗法及丧服之制”指的是宗法制,“封建子弟之制”、“君天下臣诸侯之制” 指的是分封制。因此,西周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即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相结合,以拱卫王室,维护奴隶主贵族统治,故D正确。分封制仅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一个方面,分封的对象除了同姓贵族,还有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此项说法片面,故A错误。世袭制自夏启就已确立,并非商周两朝的不同之处,故B错误。礼乐制度是为了维护宗法分封制形成的等级秩序,材料强调的是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密切结合,故C错误。2.礼记曲礼中记载:“道德仁义,

3、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此言论旨在强调A. 人人都应遵守符合身份和地位的规范B. 仁德观念具有深入人心的道德渗透力C. 政治强制是实现礼乐规范的有力保障D. 教育训导和百官立威是形成礼的条件【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非礼不成”“非礼不决”“非礼不定”“非礼威严不行”的信息是强调对社会规范的遵守,A项正确;材料中的目的是奉劝人们遵守社会规范,并不能说明仁德观念深入人心,B项错误;材料中强调多角度最受社会规范,并不是说政治强制是有力保障,C错误;材料中不是强调教育训导和百官立威

4、是形成礼的条件,D错误。3.钱穆先生指出“中国版图的恢廓,盖自秦时已奠其规模。近世言秦政,率斥其专制。然按实而论,秦人初创中国统一之新局,其所努力,亦均为当时事势所需,实未可一一深非也。”这一统一的变局还体现出A. 从血缘世袭到宗法世袭B. 从宗法封建到帝制集权C. 从世袭政治到官僚政治D. 从礼乐治理到法律治理【答案】B【解析】【详解】先秦时期由于分封制下诸侯权力较大,统治集团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秦朝实现全国统一,推广郡县制,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故B项正确;秦朝制度特点是官僚政治,不是血缘世袭政治,故A项错误;商鞅变法时期已经实行官僚政治,故C项错误;秦朝实行的君主专制,并不是法律治理,故

5、项错误。4.秦朝中央官职设三公九卿。其中九卿有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卫尉,掌宫门警卫;太仪,掌御用车马;廷尉,掌刑法少府,掌山海池泽之税及皇帝的生活供应。由此可见,秦朝中央官制的特点是A. 分工明确,彼此牵制B. 垂直管理、分层管理C. 服务皇权,家国同治D. 选贤举能,唯才是用【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中说“九卿”的原先职能是皇家的内侍机构,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这种机构转为行政机构,这反映了秦朝的中央官制是为皇家服务的,“国”“家”同治的特点,故C项正确;而A项是现象,不是“本质”;B是指郡县制特点。D是选官制度,不符合材料主旨。【点睛】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内容:包括至高无上的

6、皇帝制、中央机构和地方机构的郡县制。(1)皇帝制度:皇权至上,大权总揽;“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三公指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掌管律令、图籍,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军国大事操纵在皇帝手中。(3)地方官制废分封,置郡县(郡守和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免。县以下有乡、里等基层机构)(4)制订了一套选拔和考核官吏的制度。(5)制定法律,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5.中国古代史中指出:在西周分封制度下,同姓集团授予封土,赐之以氏。当时,姓、氏是统治阶级的特权,“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到战国、秦汉,姓氏的分野逐渐消失,平民逐渐获得姓氏。下列各项与

7、“平民得姓”关系最直接的是A. 宗法制度的影响B. 小农经济的产生C. 儒家思想的发展D. 郡县制度的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宗法制度主要指的是嫡长子继承制度,与材料中论述的知识点不同,故排除A;小农经济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私有土地的出现而产生的,但是它与材料中的表述事实没有联系,故排除B;儒学思想的发展这一知识点与材料中论及的内容不存在关联关系,故排除C;材料中指出因为分封制度,造成贵者有姓的局面,但到了秦汉这种状况消失,因为郡县制的出现,导致这一状况的不复存在,故D项正确。【点睛】本题以姓氏的发展为考查背景,考查了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有关知识点,考查了对材料的综合阅读理解能力。秦统一

8、后,在全国实行郡县制,将全国每个地方、每户人家都纳入国家的政治体制当中。6.台湾学者许悼云评价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帝国时代延续两千年的奥秘即在于,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该论断强调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A. 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B. 君主专制和官员任期制相结合C. 官僚政治开始取代贵族政治D. “家天下”与“公天下”共存【答案】D【解析】【详解】君主专制的刚性即皇权专制至上,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实为选官的手段,不断补充新鲜血液进入专制集权制度体系之内,君主专制下实行皇位世袭,体现了“家天下”的特征,在官僚政治体制下,按照才能、政绩任免官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的原

9、则,体现“公天下”特征,因此选择D;材料反映的是君主专制的问题,没有涉及地方问题,排除A;我国古代并没有实行官员任期制,B错误;郡县制标志着官僚政治开始取代贵族政治,而材料没有涉及郡县制,排除C。【点睛】本题解答的关键在于准确理解材料“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的内在含义,结合所学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分析解答。7.司马迁在史记中有一段叙述:“诸侯稍微,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数十里,上足以奉供职,下足以供养祭祀,以蕃辅京师。而今郡八九十,形错诸侯间,犬牙相邻强本干,弱枝叶之势,尊卑明,而万事各得其所。”这段话反映了司马迁A. 否定了西汉的“推恩令”B. 肯定了汉初分封同姓诸侯

10、C. 肯定了西汉的“推恩令”D. 否定了汉初的郡国并行制【答案】C【解析】【详解】题干中“而今郡八九十,形错诸侯间,犬牙相邻”(郡与诸侯国交叉存在),说明当时实行的是郡国并行制;由“强本干,弱枝叶之势”(中央权力得到加强,地方削弱)可以看出已经实施了“推恩令”;“尊卑明,而万事各得其所”(等级分明、事情有条不紊)说明司马迁对“推恩令”是持肯定态度的,C正确;否定了西汉的“推恩令”与材料中司马迁的主张相反,A错误;材料中肯定的是推恩令,否定了汉初分封同姓诸侯,也没有否定了汉初的郡国并行制,B项和D项错误。8.辞海称:“唐以后特派负责某种政务者称使,如节度使、转运使等。”唐朝,中央由工部下的屯田郎

11、中和司农寺主管屯田、营田,而州郡却无相应的主管机构或官员;中央由工部、少府监和将作监主管手工业生产,州郡亦无相应的主管机构或官员。于是才有营田使、盐铁使、群牧使等使职的设置。材料反映唐朝使职大量出现的具体原因是A. 唐朝现行官制的弊端B. 职官制度运行的惯性C. 唐朝行政制度的僵化D. 唐朝政治形势的剧变【答案】A【解析】从“唐朝,中央由工部下的屯田郎中和司农寺主管屯田、营田,而州郡却无相应的主管机构或官员;中央由工部、少府监和将作监主管手工业生产,州郡亦无相应的主管机构或官员。”可以看出,唐朝的官吏制度上存在一定的缺陷,于是才产生很多新的职称,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B选项与材料叙述不符;C选项

12、错误,这种变化体现出唐代行政制度的完善与灵活;D选项错在“巨变”二字。9.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北宋制度设计的历史记述。据此推断,北宋制度设计记述出处太祖、太宗平一海内,惩累朝藩镇跋扈,尽收天下劲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内外相维,上下相制,等级相轧,是以天下晏然,逾百年而无犬吠之惊,此制兵得其道也。文献通考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朱子语类A. 致使旧弊虽除、新弊渐生B. 保障政府机构合理发挥作用C. 成效符合宋初君臣的构想D. 通过分化兵权铲除割据基础【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宋代削弱了地方

13、兵权和财权,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但是造成了地方力量的衰落,无法应对边境少数民族的威胁,这说明北宋的制度设计虽然解除了藩镇割据的旧弊,但由此形成了新的地方积弱的问题,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北宋削弱地方权力消除了地方割据但造成地方积弱最终导致靖康之役的溃败,不能体现该制度保障了政府机构合理发挥作用;C选项错误,削弱地方权力造成地方积弱导致最终靖康之役的溃败不符合宋初君臣的构想;D选项表述片面,不能体现第二段材料的内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10.元朝在行省辖区和疆界范围上有很明确的划分,尤其是江浙行省所辖的“四至八到”,史书记载最为明晰,即东至大海,西至鄱阳湖与江西行省南

14、康路接界,北至扬子江与河南行省扬州路接界,南与江西行省潮州路接界,东南到漳州路海岸接界,西南与江西行省建昌路接界,东北到松江府海岸,西北与河南行省安庆路接界。从材料可以得出元朝设行省主要目的A. 加强中央集权满足中央财政需要B. 打破地理界限加强中央军事控制C. 有利于地方官员在行省内的管理D. 防止武将专权加强对地方的监察【答案】B【解析】据材料“行省辖区和疆界范围上有很明确的划分江浙行省所辖的四至八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行省制往往打破了自然地理的界限,其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巩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故B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行省制满足中央财政需要的问题,故A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加强地方

15、官员在行省内的管理的目的,故C项错误;材料也不能反映防止武将专权的问题,也没有体现行省对地方的监察的问题,故D项错误。故选B。11.后汉书仲长统传说:“光武皇帝愠数世之失权,忿强臣之窃命,矫枉过直,政不任下,虽置三公,事归台阁。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此时的“台阁”A. 是丞相等三公的下属机构B. 是对中外朝制度的继承和发展C. 完全掌握了国家决策权力D. 形成了三省六部制的雏形【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核心信息:皇帝重用台阁和架空三公。汉武帝时实行中外朝制度,将相权分为决策和执行两部分,其中,中朝协助皇帝掌握决策,三公即外朝执行。现在连执行权也被架空,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对中外朝制度

16、的继承和发展。故答案为B项;A项违背材料信息,台阁不对三公负责,排除;C项史实性和常识性错误,完全掌握了国家决策权力是皇帝本人,排除;材料信息是三公被架空和虚职化,与D项说法不符,排除。【点睛】本题是比较类选择题。其备考启示:其一,精准简约提炼材料核心信息。例如,材料核心信息:皇帝重用台阁和架空三公;其二,材料新信息和所学旧知识对比,寻找异同。例如,汉武帝时实行中外朝制度,将相权分为决策和执行两部分,其中,中朝协助皇帝掌握决策,三公即外朝执行。新信息和旧知识对比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光武皇帝的台阁制度是对中外朝制度的继承和发展。12.唐初于禁中设置翰林院,召集才智之士以备顾问;玄宗时,专选文学之士为

17、翰林学士,专掌拟定皇帝直接下达的重大诏令;宪宗时,又于诸学士中选资高望重者一人为承旨学士,参谋禁密,权任独重。这A. 是科举制发展的必然结果B. 使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C. 进一步完善了三省六部制D. 直接导致唐后期政局动荡【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表明翰林学士在中枢决策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反映出唐朝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故B正确;材料表明翰林学士在中枢决策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这与科举制发展没有必然联系,排除A;材料信息与三省六部制无关,排除C;材料表明翰林学士在中枢决策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这与唐后期政局动荡没有直接联系,排除D。13.宋朝皇帝的指令原则上须经二府,以“敕牒”(诏书)

18、方式颁布执行,在这个程序中可以“封驳”(说明理由拒绝)。皇帝自宫内直接发出批示,认为是“灭裂纪纲”的源头,经常受到臣僚的批评和抵制。这种设计A. 使宋代君主权力有限,不能掌握实权B. 表明了宋代的中央集权水平比较高C. 有利于政府各部门分工合作提高效率D. 使皇权受到决策程序的制度化制约【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可知,由于有“封驳”程序的存在,皇帝自宫内直接发出批示常受到臣僚的批评和抵制,说明皇权一定程度上受到制度约束,故D项正确。宋代实行二府三司制,相权被继续削弱,皇权得到加强,故A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中央集权重在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题干所述与中央集权无关,故排除。C项,

19、题干无法体现府各部门分工合作效率的提高,故排除。14.东汉时期“郡国举孝廉,率取年少能报恩者。耆宿大贤,多见废弃”。举荐人与被举荐人在政治上建立君臣关系,在私人感情上建立父子关系,被推荐的人如果对荐主不表现臣子的情分,就算忘恩负义,将为士人所不齿。这种现象A. 为士人入仕提供了便捷的途径B. 使伦理关系成为官员联系的纽带C. 放宽了对士人入仕年龄的限制D. 反映了选官中浓厚的儒学伦理观【答案】D【解析】举孝廉强调“能报恩”,举荐人与被举荐人之间政治上的君臣关系和私人感情上的父子关系, 反映出东汉时期选官过程具有浓厚的儒家纲常伦理观念, 故D项正确。材料只是说明举荐人偏好“年少能报恩者”,不能说

20、明士人入仕途径便捷和对年龄限制的放宽。A、C两项错误;材料描述的是举荐人与被举荐人之间的伦理关系, 不能说明官员之间联系的纽带就是伦理关系,B项错误。15.隋唐时期,御史与谏官相辅相成监察制度体系臻于完备。宋以后,谏官制度逐渐衰微,明清时期逐渐形成以御史与谏官制度合一的、以督察院为主体的单一监察制度体系。可见古代监察体系的演变A. 缓和了官员内部的矛盾B. 保障监察权力的高效运作C. 提高了中央的行政效率D. 与专制权力的强化相一致【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题意可知宋代以后,谏官制度逐渐衰微,到明清时期谏官与监察制度合一,形成单一的监察体系,这与专制权力强化的趋势相一致,故选D项;A项材料

21、没有涉及;监察体系逐渐向单一发展,并不能说明效率的提升,故B、C两项错误。16.票拟系指中央、地方衙门以及臣僚呈送皇帝的题本章奏,不直接送往皇帝处,由皇帝直接办理,而是先送往内阁,由内阁代报初步处理意见,以备皇帝裁决时参考,内阁的工作内容决定了其可被称为所谓的“代言之司,“代言之司所代表的乃是具有绝对权成的“皇言”。但是,内阁的“票拟”终究不过是给皇帝提供参考的初步意见,采纳与否还取决于皇帝的御批。这表明A. 内阁权力没有稳定性B. 票拟保障了决策的有效性C. 票拟是在行使决策权D. 内阁对皇权具有制约作用【答案】A【解析】【详解】为皇帝“代言”说明内阁权力很大,但代言能否有效取决于皇帝的御批

22、,皇帝不批那代言也就无效,所以,A项符合题意,内阁权力不稳定是明朝内阁制的重要特征,是皇帝专权的需要;票拟只能说有助于决策的有效性,无法保障,排除B项;从材料看,票拟只能是参与决策,最终决策权在皇帝,排除C项;内阁对皇权确有制约作用,但材料没有体现,排除D项。 17.清史稿职官志一载:“世祖亲政,日至票本房,大学士司票拟,意任隆密。康熙时,改内阁,分其职设翰林院。雍正时,复分其职设军机处而军国机要综归内阁,犹为重寄。至本章归内阁,大政由枢臣承旨,权任渐轻矣。”由此可知A. 清初开始设立内阁制B. 翰林院成为中枢权力机关C. 军机处逐步取代内阁D. 内阁职权变化折射皇权加强【答案】D【解析】【详

23、解】根据材料中“改内阁,分其职设”“复分其职设”可知内阁职权变化折射出皇权的加强,故选D项;明朝开始设立内阁制,而不是清朝开始设立内阁,排除A项;明太祖废弃了宰相制,设六部直属皇帝,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本身并无决策权,而翰林院来自于“改内阁,分其职设翰林院”,排除B项;取代内阁与材料中“至本章归内阁”不符,排除C项。18.如图为公元前5世纪中叶伯里克利主持重建的雅典卫城及其周边主要建筑物的布局示意图。据此可知A. 伯里克利打破了贵族对政权的控制B. 重建工作意在抵御波斯的侵略C. 神权的膨胀抑制了人文精神的发展D. 雅典重视培养公民的参政意识【答案】D【解析】【详解】由图片看出,雅典卫

24、城的建筑群里剧场和神庙数量较多,说明雅典非常重视公民的公共活动,并通过公共活动来培养公民的参政意识,故D正确;梭伦改革已经打破贵族对政权的控制,排除A;图片信息无法体现重建工作意在抵御波斯的侵略,排除B;联系所学可知,雅典民主政治促进人文精神的发展,C不符合史实,排除。19.在古希腊,一般城邦都禁止不婚,斯巴达还惩罚晚婚。结婚不是公民的私人事务,生育下一代是公民的责任。公民的教育、生活方式,包括服饰、饮酒、娱乐等都受到控制。由此可见,在古希腊A. 公民的个人权利受到高度重视B. 城邦意识对社会多方面的渗透C. 每个人都有着平等的社会地位D. 规范公民行为以维护社会稳定【答案】B【解析】题干体现

25、了公民的个人行为受到了严格限制,故A项排除;材料说明,在古希腊,每个公民属于城邦,因此个人的利益必须服从城邦,故B项正确;在古希腊,每个人有平等地位不符合史实,故C项排除;社会稳定与否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项排除。20.有学者在评价雅典的民主制度时提出,“民主制度往往可能是低效率的,有时还可能是腐败性的,但它能把人民和政府以其他制度所没有的方式联系在一起。”这说明A. 政府低效和腐败引发公民不满B. 直接民主的弊端更为突出C. 公民参政必然带来行政的低效D. 城邦至上根植于民主制度【答案】D【解析】材料强调的是“但它能把人民和政府以其他制度所没有的方式联系在一起”,即雅典民主制度能更好的把人民

26、和政府联系在一起,把维护城邦国家的利益建立在雅典民主制度上,D正确,AB不是材料强调的思想,故排除;C中“必然”说法绝对,错误,排除。21.对外征服给罗马帝国带来巨额财富,也使大批富有家庭的战士阵亡,致使其家产落人妇女手中,而妇女又不能和男子一样为国家出钱出力,导致国家出现经济困难。执政者从国家的利益出发,让拥有财产的妇女遇到战争时向国家纳税。罗马执政者的举措A. 限制了妇女对财产的管理权B. 有利于维护妇女的权益C. 使妇女获得平等的政治地位D. 阻碍了罗马的民主进程【答案】B【解析】执政者从国家的利益出发,使妇女和男子一样担负起国家的责任,让拥有财产的妇女遇到战争时向国家纳税。但是令罗马执

27、政者没有料到的是,这样做的结果,却使妇女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不能参与公共政治生活的困境,客观上承认了妇女对财产拥有和管理的权利。故B正确,A错误;C材料无法体现;罗马执政者的举措有利于维护妇女的权益,有利于罗马的民主进程,D错误。22.古罗马由贵族担任立法者,平民保民官可以制定适用于平民的条例。法典在公布及定稿之前应先征求大众的意见。从此,平民与贵族出现在同一个法庭上,行同样的手续,按同样的法律进行审判。这一描述主要说明罗马法A. 体现自然法平等的理念B. 充分维护平民的权益C. 已经发展到了完备阶段D. 为近代确立立法规范【答案】A【解析】【详解】自然法主张天赋人权,人人平等,公正至上。自然法

28、是整个科学的思想基础和各种具体法规的指导原则,它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为权利。这种人类自然平等的思想是对罗马法律实践的理论概括与升华,故项正确;罗马法是维护贵族的利益,不是维护平民的利益,错误;罗马法发展到完备阶段是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的颁布,错误;材料说明的是罗马法中自然法的特点,不是说明罗马法对于立法规范的影响,错误。23.自十九世纪以来,欧洲大多数国家都以罗马法为立法基础来制定本国的法律制度。恩格斯也曾说:“罗马法是纯粹私有制占统治的社会的生活条件和冲突的十分经典的法律表现,以致一切后来的法律都不能对它做任何实质性的修改。”对于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 罗马法系中包含着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的法权关

29、系B. 罗马法的产生顺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C. 罗马法体系已经非常完备不须做任何实质性的修改D. 罗马法的核心是保护个人财产私有制度的不可侵犯【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罗马法是纯粹私有制占统治的社会的生活条件和冲突的十分经典的法律表现,以致一切后来的法律都不能对它做任何实质性的修改”可以看出罗马法系中包含着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的法权关系,对后世影响深远,故A项正确。罗马法顺应的是奴隶制经济的发展,故B项错误。“罗马法体系已经非常完备”说法绝对,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罗马法的影响,不是内容,排除D项。24.按照英国权利法案的设计:国王是国家元首,拥有行政权;上院代表是大贵族,由

30、国王任命,可以否决下院通过的法律;下院代表是骑士和市民,由选举产生,握有国王征收新税计划的最终批准权。这表明当时英国A. 君主立宪体制亟待完善B. 下院成为国家权力中心C. 资产阶级主导国家政权D. 形成三权分立国家体制【答案】A【解析】【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当时国王还仍然拥有很大的权力,说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还需要完善,进一步限制国王权力,A正确;材料中说明的是权利法案的设计的内容,并不是说明下议院是国家权力的中心,B错误;由题中材料明显不够可知资产阶级还没有主导国家政权,C错误;英国实行的是君主立宪制度,并不是三权分立体制,D错误。25.历史学家钱乘旦说:光荣革命以后的这套政治制度在英国

31、叫做“旧制度”。根据这种制度,少数贵族掌管政权,他们通过议会分享权力,议会复杂的程序是他们相互制约的工具。这种制度能够保证工业革命顺利发生,但是当工业革命发生后,它又成为“陈旧的制度”。这套政治制度成为“陈旧的制度”的原因是A. 君主立宪制不利于英国的工业化B. 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加深C. 议会改革整合了社会的政治力量D. 繁琐的议会程序降低了行政效率【答案】B【解析】工业革命的开展使得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一步巩固,资产阶级在政治上要求获得更多的权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矛盾加深,原来的制度成为“陈旧的制度”。故答案为B项。材料反映君主立宪制有利于英国工业化,排除A项;C项材料没有反映,排除

32、;成为“陈旧的制度”的原因是工业革命的开展,与议会程序繁琐无关,排除D项。26.1783年,24岁的小皮特成为首相,下院多数议员反对“把国家委托给一个小学生来管理”,小皮特要求解散议会重新选举,结果获得新议会的支持。这又开创了一个先例,即内阁在失去了议会多数信任时,还可以解散议会重新选举。这反映了A. 传统议会制度的瓦解B. 首相成为权力中心C. 责任内阁制度的完善D. 内阁权力无所制衡【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题干材料“小皮特内阁抛弃传统做法,不仅没有辞职,反而下令解散了下院,重新选举下院,重新选出后的下院多数党支持小皮特内阁,从此形成了内阁也可以解散下院并进行重新选举的制度”可知,反映

33、了责任内阁制不断发展完善,故C项正确。传统的英国议会是国王控制的议会, 1649 年的议会国王权利受到限制,说明当时的传统议会制度已经瓦解。A项与材料时间不吻合,故排除A。光荣革命后,国王成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议会成为国家权力中心,故排除B; D项夸大了内阁的权力,应排除D。【点睛】本题考查英国责任内阁制的确立,18世纪后期和19世纪上半期,英国的责任制内阁进一步完善,这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的最终确立27. 学者们认为,从世界范围内看,英国最早确立了现代的国家制度,如内阁制、君主立宪制、两党制、政府对议会负责等等。内阁制、君主立宪制、两党制等制度所体现的现代国家制度的核心是

34、( )A. 对权力的监控B. 对君主的制约C. 突出法治D. 强调主权在民【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可知,英国责任内阁制是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力并向议会负责的一种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君主立宪制是限制君权、保证议会主权的现代资产阶级代议制。英国的两党制下两党靠竞选争夺下议院席位,获多数席位的政党为执政党,其领袖担任内阁首相,组织对议会负责的内阁,另一大党作为法定的反对党而存在,监督执政党。从中可以看出,三项制度都强调对权力的监控,其他选项都不是核心特征,故本题正确答案是A。点睛:本题易错项为B。学生可能根据“君主立宪制”误以为核心是对君主权力的制约,但现代国家制度并非都是君主制,内阁制和两党制也并不

35、是在君主制国家实行。28.费城制宪会议的代表们既希望联邦政府的权威得到有效的施展,但又要防止不同利益集团对政府权力的垄断;既反对贵族或寡头政治,又害怕简单无序的“暴民政治”。这表明代表们希望A. 建立有效和有限的政府B. 加强联邦政府的权力C. 建立分权制衡的中央政府D. 改变松散的邦联体制【答案】A【解析】由材料“费城制宪会议代表们既希望联邦政府的权威得到有效的施展,但又要防止不同利益集团对政府权力的垄断”可得出代表们希望建立有效和有限的政府,故A项正确;加强联邦政府的权力只是题干中的一个方面,概括不全面,故B项排除;“建立分权制衡的中央政府”在材料中无体现,故C项排除;据题干“费城制宪会议

36、的代表们既希望联邦政府的权威得到有效的施展”可得出此时美国实行的是联邦体制,改变松散的邦联体制,不符合题意,故D项排除。29.托克维尔在论美国民主中说:“除了人民权利外,还有一定数量的执行权力的当局,这些当局虽不完全独立于人民,但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有一定的自由,因而既要被迫服从人民大多数的一致决定,又可以抵制这个多数的无理取闹和拒绝其危险的要求。”美国宪法中体现出这一意图的规定是A. 民族主义原则B. 天赋人权生而平等C. 权利分享原则D. 人民权利高于一切【答案】C【解析】“自己的职权范围内有一定的自由,因而既要被迫服从人民大多数的一致决定,又可以抵制这个多数的无理取闹和拒绝其危险的要求”说

37、明权利的分享,故C项正确;民族主义不符合题干意思;故A错误;B材料中没有体现;D中高于一切说法绝对。30.1787年宪法规定:总统对国会两院通过的任何法案,“除非因国会休会而使该项法案不能退回,在此情况下,该项法案不能成为法律”,因而总统常借国会休会而搁置国会议案,被人称为“口袋否决”。这表明“口袋否决”A. 明确了总统的立法否决权B. 导致总统滥用职权C. 体现了权力制衡的异化D. 削弱了国会的立法权【答案】C【解析】【详解】总统掌行政权,“口袋否决”是钻制度的空子,并非明确了总统的立法否决权,故A项错误;材料通过口袋否决表达对法案的态度,客观造成法案无法通过,并非制度赋予总统的权力,故B项

38、错误;口袋法案体现了美国总统对国会的制衡的异化,违背了民主的原则,C项正确;国会享有最高立法权,故D项错误。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31.材料 如表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发展演变简表。时期录取数量或方式考试内容考试程序唐代进士录取率只有百分之一二诗赋、儒家经典、法律、文字、算学等武则天时,初设殿试,但未形成定制宋代录取名额大为增加儒家经典为主,儒家经典可依据多种注疏考试分解试、省试、殿试三级;殿试成为定制,录取权由皇帝直接掌握明代开始实行“南北榜”,即南北方的学子,按照其所处的地域进行排名,分别录取出贡生后,再统一参加殿试命题范围只限于四书五经,答卷只能以朱熹的注释为主士人需先入

39、地方学校为生员或入国子监为监生,再通过乡试、会试、殿试而入仕结合材料与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科举制度与社会发展”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答案】示例1:科举制度与君主制的强化君主专制的强化使科举考试的录取数量、考试内容、考试程序发生了变化。科举取士的数量越来越多,封建统治基础不断扩大;科举考试内容由多元到以儒学为主,再到只限于四书五经,且以朱熹的注疏为准,表明儒学思想已成为专制统治的思想工具;科举与学校教育相结合,殿试逐渐成为定制,且由皇帝直接掌握。上述史实表明科举考试的变化体现了君主专制的加强。如果从录取数量、考试内

40、容、考试程序三个方面任取一个角度进行阐述,言之有理亦可)示例2:科举制度与经济重心南移经济重心的南移导致科举考试录取数量和方式逐渐发生变化。唐中后期以后,经济重心南移加快,南宋时期南方成为我国的经济重心,经济重心南移带来了文化中心的南移,南方文教事业昌盛。科举考试中,南方士子占优势,明代为平息北方士人情绪,实行“南北榜”。示例3:科举制度与儒学的发展自唐代到明代,儒学在科举考试中的地位日益突显。唐代,儒学作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成为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宋明理学以儒家纲常约束人们的思想,科举考试以儒家经典为主,但可依据多种注疏;明代四书五经成为科举考试的唯一内容,答卷只能以朱熹的注释为准。由于

41、内容和形式的程式化,不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革,从而使儒家思想文化日益地僵化没落。【解析】本题结合材料“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发展演变简表”可知,科举制从唐代到宋代再到明代在录取数量或方式、考试内容、考试程序到方面都有明显变化,再结合中国古代史科举制的相关知识即可围绕“科举制度与社会发展”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进行简要阐述,注意史论结合,条理清晰。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成祖在位时,大学士职官的设立,填补了皇帝和帝国官僚体制之间的空白,大学士开始在政策问题上备皇帝顾问,这些措施都没有背离明太祖建国的任何基本制度上的设想;相反的倒是弥补了现存制度的缺陷,它

42、们在发挥新出现的皇帝的内廷助手内阁的职能时制度化了。这些炙手可热的翰林学士开始成为皇帝的主要顾问和作为皇帝与官僚政制之间的承上启下的人,他们常常和六部主管官员开联席会议审议国事,他们逐渐地左右了外廷的六部,内阁似乎恢复了以前中书省的气象。摘自(美)牟复礼剑桥中国明代史材料二:英国光荣革命后,内阁会议由英王主持,全部行政权是由国王及其任命的政府大臣来掌握的,这些大臣完全对国王负责。1701年议会通过法案,规定:凡是国王的诏令必须由同意这一诏令的政府大臣签署才能生效。1717年之后,英王不再主持并逐渐不参加内阁会议,开始形成由下院多数党领袖任首相、主持内阁会议的惯例,1721年沃波尔成为英国第一任

43、内阁首相,后来他的政策在下议院失去多数的信任而被迫宣告辞职,从而开创了一个重要的宪法上的先例:凡内阁失去下议院的多数的信任,即告辞职。1784年,内阁首相小威廉庇特试图通过改革内阁来抑制国王乔治三世的个人专制,起先未得到下议院赞同,庇特便解散下议院重新进行选举,结果他得到新议员们的支持,得以继续主持内阁17年。自此之后,在英国又开创了一个先例:倘若内阁在下议院失去多数议员的信任,它(内阁)可以解散它(议会),重新选举,如果新议员们对这一内阁表示信任,就可以继续执政,否则就应辞职,而让下议院的多数派去组阁。摘自潘润涵简明世界近代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朝内阁制建立主要政治影响。(

44、2)根据材料二,指出光荣革命后近百年英国君主立宪政体演变的主要阶段特征和发展趋势。(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明朝内阁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主要不同点。【答案】(1)影响:有效提高中央行政效率;封建专制王权得到强化;形成新的中央行政运行体制并影响后世;埋下宦官专权等腐败政治现象的隐患。(2)阶段特征:由国王掌控行政权到大臣掌握行政权,产生责任制内阁;由国王控制内阁到内阁从属于议会;议会中的下议院对内阁具有否决权和组阁权。发展趋势:王权不断衰落,议会权力不断增长。(3)不同点:明朝内阁制是君主权力加强的产物,成为明朝加强君主专制的制度保障;英国君主立宪制发展的过程,就是封建王权不断衰落

45、、议会权力不断增长的过程,是新兴的资产阶级不断成长的过程。【解析】【详解】(1)由“制度化”、“成为皇帝的主要顾问和作为皇帝与官僚政制之间的承上启下的人”,从制度建设和王权强化两方面概括影响。(2)第一小问,由“全部行政权是由国王及其任命的政府大臣来掌握到英王不再主持并逐渐不参加内阁会议,开始形成由下院多数党领袖任首相、主持内阁会议的惯例”、“大臣完全对国王负责到凡内阁失去下议院的多数的信任,即告辞职”、“倘若内阁在下议院失去多数议员的信任,它可以解散它,重新选举,如果新议员们对这一内阁表示信任,就可以继续执政,否则就应辞职,而让下议院的多数派去组阁”,从行政权转移、国王与内阁关系、内阁与议会

46、关系三方面来概括阶段特征。第二小问,从国王与议会权力的消长来概括趋势,材料表明王权削弱,议会权力不断增长。(3)明朝内阁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相同点主要不同点要注意把握两者的最大区别,明朝内阁封建君主专制的加强,成为明朝加强君主专制的制度保障;而英国内阁反映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完善。33.材料 唐代道制改革起于睿宗、玄宗之际,景云元年(公元710年)分贞观十道为十二道和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改十五道,置按察、采访使,确定道的治所和使府编制,变革道的运行机制。唐中后期的地方行政管理,就在改革过程中发生变化,逐渐由州、府一县两级制向道一州、府一县三级制的体制转变。唐前期沿用十道巡察旧制,朝廷除

47、临时遣使视察以外,缺乏更有效的间接调控管理手段。中央行政管理处于直接面对350余州府的局面,管理幅度太大,行政效率不高。玄宗集团的改革就是从整顿这种现状入手,唐代的道制改革及发展实践,不仅继秦郡、汉州之后开辟了一个唐道的时代,也为后来宋路、元明清行省和近代省地县制的发展做了阶段准备。唐道的发展甚至对东邻日本、朝鲜的地方行政体制建设发展也有深远影响。摘编自郭锋唐代道制改革与三级制地方行政体制的形成(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玄宗时期道制改革的历史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唐玄宗时期道制改革的历史意义。【答案】(1)原因:唐前期道制存在问题,行政效率低下;唐玄宗时期社会人

48、口大幅度增加;前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影响。(2)意义:重新划分了全国地理行政区和州县归属,为三级体制的形成奠定基础;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加强中央集权;对后世及其东亚地区的行政体制产生了深远影响。【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唐前期沿用十道巡察旧制,朝廷除临时遣使视察以外,缺乏更有效的间接调控管理手段管理幅度太大,行政效率不高继秦郡、汉州之后开辟了一个唐道的时代”结合所学从唐前期道制弊端、前代改革影响及人口增长的需要进行回答。(2)根据材料“逐渐由州、府一县两级制向道一州、府一县三级制的体制转变管理幅度太大,行政效率不高为后来宋路、元明清行省和近代省地县制的发展做了阶段准备对东邻日本、朝鲜的地方行政体制建设发展也有深远影响。”从地方体制变革、行政效率、中央集权及对后世及国际的影响进行分析阐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