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安徽省定远县育才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182448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4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定远县育才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安徽省定远县育才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安徽省定远县育才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安徽省定远县育才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安徽省定远县育才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安徽省定远县育才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安徽省定远县育才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安徽省定远县育才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安徽省定远县育才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安徽省定远县育才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安徽省定远县育才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安徽省定远县育才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安徽省定远县育才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安徽省定远县育才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安徽省定远县育才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安徽省定远县育才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安徽省定远县育才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安徽省定远县育才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安徽省定远县育才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安徽省定远县育才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下左图为湖北省土地整治综合潜力级别分布图(综合潜力包括耕地的数量潜力、质量潜力和生态潜力),右图为湖北省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1. 湖北省土地整治综合潜力空间分布主要特点是( )A. 东部高、西部低B. 南北高、中部低C. 西北高、东南低D. 东西低、中部高2. 下列关于土地整治综合潜力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级区进行整治可获得更多耕地B. 级区开发湖泊可提高质量潜力C. 级区宜进一步扩大种植业规模D.

2、 级区土地已无经济发展的潜力【答案】1. D 2. A【解析】【1题详解】读左图结合图例判断,中部和东西部地区的潜力值不同,中部潜力较大,而东西部潜力小,D正确,ABC错误。故选D。【2题详解】结合图中信息分析,级区位于中部平原地区,地势低平,适宜发展耕作业,进行整治可获得更多耕地,A正确;级区开发湖泊会导致湖泊面积缩小,生态潜力变小,B错误;级区位于山地丘陵,地势起伏较大,扩大种植业规模易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应当以生态保护为主,C错误;级区因地制宜,土地可以提高生态潜力,D错误。故选A。水分盈亏量是降水量减去蒸发量的差值,反映气候的干湿状况。当水分盈亏量0时,表示水分有盈余,气候湿润;当水分

3、盈亏量0时,表示水分有亏缺,气候干燥,下图为我国两地年内平均水分盈亏和温度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3. 关于甲、乙两地所在区域说法正确的是()A. 甲地纬度较低,7、8月份水、热条件优越B. 乙地纬度较高,生长期较甲地短C. 甲地自然带分布主要体现了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D. 乙地的海陆位置是全年水分条件较差的主要原因4. 甲、乙两地自然灾害分别可能是()A. 滑坡、沙尘暴B. 台风、干旱C. 寒潮、地震D. 洪涝、干热风【答案】3. D 4. A【解析】【3题详解】读图可知,甲地冬暖夏凉,应当为高原山地气候,纬度较低,但是海拔高,夏季温度较低,热量条件不好,A错。乙地全年水分条件差,气温年

4、较差大,应当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积温高于甲地,生长期比甲地长,B错。甲地的自然带分布主要体现了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C错。乙地水分条件差是由于深居内陆,距海遥远,D对。故选D。【4题详解】结合上题分析可知,甲位于高原山地区,地势起伏大,降水变率大,且位于板块交界处,多发生滑坡自然灾害,乙地位于西北内陆地区,主要自然灾害为沙尘暴,故选A。下图是我国甲、乙两省(区)人口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5. 甲、乙两省(区)可能是( )A. 辽宁、山东B. 湖南、宁夏C. 新疆、四川D. 西藏、内蒙古6. 影响甲、乙两省(区)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可能是( )A. 甲省气候、乙省地形B. 甲省地形、乙

5、省水源C. 甲省水源、乙省地形D. 甲省气候、乙省植被【答案】5. C 6. C【解析】【5题详解】根据图示信息甲图人口稀疏,可排除辽宁、山东与湖南。新疆与西藏人口稀疏,人口沿绿洲或河谷呈带状分布。图示乙省人口分布东部多,西部少,且东部人口十分稠密,排除内蒙古的可能性;四川西部为川西高原和山地,人口稀疏,东部为成都平原,人口稠密。故C正确。【6题详解】利用第1小题结论甲为新疆、乙为四川进行分析。新疆突出自然地理特征是气候干旱,水源短缺;四川西部的高原、山地海拔高,地势起伏大,人口稀少;东部成都平原,古来既有“天府之国”美誉。故C正确。【点睛】抓住图例,分析甲、乙两地人口分布的特点。读“我国某地

6、区图”,完成下列问题。7. 两省A. 全部属于长江流域B. 都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C. 地形都以平原和山地为主D. 冬季河流结冰期都较长8. 下列关于两省人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 省煤炭开发规模大于省B. 省贫困人口比重低于省C. 省发展旅游业的制约因素是距经济发达地区较远D. 两省的交通分别以水运和铁路为主【答案】7. B 8. C【解析】【7题详解】根据图示,两省分别是江西、贵州。贵州部分区域属于珠江流域;二者都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地形都以山地为主;冬季河流没有结冰期。B正确。【8题详解】省为江西省,有色金属丰富,省为贵州省,煤炭丰富,省煤炭开发规模大;省不如省发达,贫困人口比重高于

7、省;省居于内陆,周边经济较为落后,距经济发达地区较远是发展旅游业的制约因素;两省的交通均以公路和铁路为主,选C。下表为某年底我国四省区部分运输方式线路长度表(单位:千米)。读表,完成下列小题。9. 四个省区分别为( )A. 西藏云南上海黑龙江B. 西藏黑龙江上海云南C. 上海云南西藏黑龙江D. 上海黑龙江西藏云南10. 对省区河流通航条件分析正确是( )A. 水网密布,通航条件好B. 冬季结冰,通航条件差C. 区域面积广,通航条件好D. 地形崎岖,通航条件差【答案】9. C 10. B【解析】【9题详解】比较四省的交通运输方式线路长度:省区的内河航运和高速公路里程没有,故判断为西藏;上海由于省

8、区面积最小,故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长度都较短,符合;受地形因素的影响,云南省的陆路运输以公路为主,而铁路里程较黑龙江短。符合;那么就是黑龙江。故选C。【10题详解】结合上题,省区为黑龙江,所处纬度较高,冬季结冰,通航条件差,B正确,AC错误。地形以平原为主,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以我国四省区部分运输方式线路长度表为背景考查我国交通运输的现状及区域差异,难度较小。解答时根据图表结合我国区域地理特征进行具体分析即可。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11.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 沿gh穿过我国青藏高寒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东部季风区三大自然区B. 进入六月,cd线附近,自北向南环境特征可能是:林海雪

9、原沙尘肆虐阴雨连绵C. 秋天,从ef漫步,扭曲的胡杨林诉说着古老的文明“塞上江南”风吹稻花香两岸挂满枝头的苹果,又大又红D. ab附近,自北向南依次为:沙漠广布,驼铃叮当雪山连绵,冰川广布峡谷众多,水能丰富12. 对太行山两侧区域特征或发展的比较,不正确的是()A. 黄土高原主要是流水侵蚀区,华北平原主要是流水沉积区B. 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有效方法是小流域综合治理,黄淮海平原发展农业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旱涝、盐碱、风沙C. 山西省在经济发展中具有发展能源工业的资源优势,但不具备区位优势;京津唐工业区是以出口为主的轻工业基地D. 水资源缺乏是该区发展的限制性因素【答案】11. D 12. C【

10、解析】【11题详解】读图分析可知,沿gh未穿过我国青藏高寒区和西北干旱半干旱区,A错误;进入六月,cd线附近不会出现大雪天气,B错误;秋天,从ef漫步未能经过“塞上江南”,C错误;ab附近,自北向南依次为:沙漠广布,驼铃叮当雪山连绵,冰川广布峡谷众多,水能丰富,故答案选D项。【12题详解】黄土高原地势较高,流速较快,主要是流水侵蚀区,华北平原地势低平,流速较缓,主要是流水沉积区,A正确;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有效方法是小流域综合治理,黄淮海平原发展农业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旱涝、盐碱、风沙,B正确;京津唐工业区是综合性工业基地,轻、重工业均较发达,C错误;该地区年降水量较少,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11、水资源缺乏是该区发展的限制性因素,D正确。故答案选C项。读我国的四大工业基地图,完成下列问题。13. 下列关于四大工业基地特点及发展面临主要问题的组合,正确的是A. 甲:重工业基地能源、淡水资源供应不足,环境污染严重B. 乙:轻工业基地原料供应不足,环境污染严重,劳动力缺乏C. 丙:综合性工业基地水源缺乏,市场狭小,且生产技术落后D. 丁:轻工业基地缺乏国内外市场以及国家政策的支持14. 从地理位置分析,上海港成为我国第一大港口的区位优势是A. 矿产丰富,工农业发达,工矿产品出口量大B. 临近港澳及东南亚,地理位置优越C. 土地面积广,交通便利,劳动力资源丰富D. 位于长三角经济圈,市场、腹地

12、广阔【答案】13. A 14. D【解析】【分析】本题组考查基础知识为主,涉及到我国四大工业基地的特点以及上海港发展的区位优势,解题的关键点在于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13题详解】甲为我国辽中南工业基地,主要工业部门为重工业,能源、淡水资源供应不足,环境污染严重;乙为我国京津唐工业基地,为综合性工业基地,资源丰富,劳动力丰富,环境污染严重;丙为我国沪宁杭工业基地,为综合性工业基地,水源较丰富,市场广阔,技术先进;丁为我国珠三角工业基地,为综合性工业基地,国内外市场广阔,政策支持力度大,A正确其余选项错误。【14题详解】上海港附近区域矿产缺乏,A错;上海港离港澳及东南亚较远,B错;上海港所在区域土

13、地面积较小,C错;位于长三角经济圈,经济发达。依托城市为上海市,市场、腹地广阔,D正确。【点睛】本题比较重要的是审题,第二小题题干提到从地理位置分析,上海港成为我国第一大港口的区位优势是什么,所以本题就要从地理位置出发去分析,地理位置包括相对位置,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本题重点分析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带来的影响。稀土矿是广泛应用于电子、新能源等重要领域的战略资源。我国的稀土资源储量曾占世界的85%,由于盲目开采和大量出口,目前仅占世界的30%,但出口量却占世界的90%以上。我国从1973年开始出口稀土初级产品,平均每吨产品创汇仅0.42万美元。长期以来由于稀土开采工艺低下,稀土矿区环境污染严重。

14、完成下面小题。15. 我国稀土资源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破坏土地资源,环境污染严重技术水平低下,开采量有限以初级产品为主,价格低、创汇少过量开采,运输压力大A. B. C. D. 16. 合理开发利用稀土资源的有效措施是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实施环保标准,加强矿区土地复垦与绿化加大科技投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禁止开发利用,防治环境污染A. B. C. D. 【答案】15. A 16. C【解析】【15题详解】由材料可知,我国稀土资源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过量开采,储量减少;不合理开发,造成土地破坏;环境污染严重;技术水平低;以初级产品为主,价格低,创汇少等问题,正确;出口量

15、却占世界的90%以上,说明开采量大,错误;运输压力大不是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错误;故选A。【16题详解】第三产业发展不是合理开发利用稀土资源的有效措施,错误;可以在资源生产过程中要保护好土地,实施环保标准,加强矿区土地复垦与绿化,恢复生态,正确;加大科技投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减少初级产品出口,正确;禁止开发利用,不利于我国的经济发展,错误;故选C。“虚拟耕地”是指商品贸易中的产品在生产地或消费地生产所需要的耕地资源数量。近十几年中国成为虚拟耕地的净进口国,大豆、水稻等主要粮食的虚拟耕地净进口量总体呈上升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7. 促使中国成为粮食虚拟耕地净进口国的主要因素

16、有国际上的粮食产量高国际上的粮食价位低中国人口大国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中国农业技术水平的发展A. B. C. D. 18. 国际环境安全事件有时会导致很多国家限制粮食出口,为确保粮食安全,中国应该A. 维持中国粮食贸易中稳定的贸易结构B. 大力引进国外资金投资到中国农业领域C. 多进口单产高的粮食品种D. 在各区域之间实现虚拟耕地的“调动”【答案】17. C 18. D【解析】【17题详解】国际上的粮食产量高并不是我国进口粮食的主要因素,错误;国际上的粮食价位低,正确;中国是人口大国,粮食需求量大,正确;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耕地面积减少,正确;中国农业技术水平

17、的发展,粮食产量增加,进口量减少,错误。故选C。【18题详解】国际环境安全事件有时会导致很多国家限制粮食出口,无法维持中国粮食贸易中稳定的贸易结构,A错误;受自然条件限制,大力引进国外资金投资到中国农业领域的可能性较小,B错误;我国粮食单产较高,多进口单产高的粮食品种作用较小,C错误;在各区域之间实现虚拟耕地的“调动”,调节粮食生产,D正确。故选D。千岛湖为国家一级水资源保护区,面积为580平方千米。农夫山泉源出于千岛湖距南山3.5千米处深层,常年水温12,天然清纯,味道甘洌,水中富含钙、钠、镁、钾、偏硅酸等。“农夫山泉有点甜”一句脍炙人口的广告语使“农夫山泉饮用天然水”享誉国内外。据此完成下

18、列小题。19. “农夫山泉饮用天然水”属于下列水资源中的()A. 淡水湖泊水B. 浅层地下水C. 河流水D. 深层地下水20. “农夫山泉饮用天然水”能够享誉国内外的原因是()A. 数量巨大,易开采B. 开发利用历史悠久C. 质量高,饮用安全D. 农夫山泉为天然水【答案】19. D 20. C【解析】【分析】【19题详解】深层地下水是指深度在地表之下1千米左右的蓄水层,农夫山泉源出于千岛湖距南山3.5千米处深层。“农夫山泉饮用天然水”属于水资源中的深层地下水,D对。淡水湖泊水、河流水出露在地表,A、C错。浅层地下水是指地表以下60米内的含水层,在第一个隔水层之上,B错。【20题详解】“农夫山泉

19、有点甜”,水质天然清纯,味道甘洌,水中富含钙、钠、镁、钾、偏硅酸等。“农夫山泉饮用天然水”能够享誉国内外的原因是质量高,饮用安全,C对。数量巨大,不易开采,开发利用历史较短,农夫山泉为天然水不是享誉国内外的主要原因,A、B、D错。【点睛】深层地下水是指深度在地表之下1千米左右的蓄水层,农夫山泉源出于千岛湖距南山3.5千米处深层。“农夫山泉饮用天然水”属于水资源中的深层地下水。水质天然清纯,味道甘洌,水中富含钙、钠、镁、钾、偏硅酸等,水质好。下图为我国三条河流流量季节变化曲线,读图回答下面小题。21. 甲、乙、丙三条河流最可能分别位于A. 东北地区、西北地区、北方地区B. 东北地区、西北地区、南

20、方地区C. 西北地区、东北地区、北方地区D. 西北地区、东北地区、南方地区22. 甲河所在地区河流流量的时间变化特点是A. 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大B. 季节变化小,年际变化小C. 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D. 季节变化小,年际变化大【答案】21. D 22. C【解析】【21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我国主要的河流。读图分析可知,甲河流流量最小,且夏季较大,而冬季出现断流,而且河流流量的大小与温度有关,判断甲为西北地区的河流。乙河流流量较小,且夏季流量最大,春季次之,存在两个汛期,冬季最小,符合东北地区河流特征,丙河流流量大,且6月形成汛期,汛期时间长,判断为我国南方地区的河流;故选D项。【22题详解

21、】由上题分析可知,甲河位于西北地区,降水少,主要靠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夏季气温高,河流的流量大,冬季温度低,河流的流量小,因此河流的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故答案选C项。【点睛】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判读(一)流量过程曲线反映的主要内容包括:流量的大小;从曲线变化幅度了解水量的季节变化;从曲线高峰期了解汛期出现的时间和长短;从曲线低谷区了解枯水期出现的时间和长短。 (二)河流径流量过程线图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1)河流流量大小取决于降水量(或冰雪融化量)及流域面积。如河水补给的水量一般较大,冰雪融水补给河流径流量一般较小;但同样是河流补给,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河流的径流量大小差别很大。(2)

22、河流的径流量的季节变化。以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季节变化大,以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河流的季节变化小; (3)汛期出现的时间。如冰川补给汛期在夏季;季节性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汛期大多在春季;同样是降水补给,夏雨型气候区的河流汛期在冬季,年雨型的热带雨林、温带海洋性气候则多无明显的汛期。 (4)有无断流。一般降水补给、地下水补给的河流不会出现断流的情况。内流河往往由于气温低,冰雪不融化,没有冰川融水补给所致。 (5)曲线变化和缓,多是地下水补给,也可能是热带雨林气候区或温带海洋性气候区,还可能是水库的调节功能。下表为某年底我国四省区部分运输方式线路长度表(单位:千米)。读表,完成下列小题。23. 四个省区分

23、别为( )A. 西藏云南上海黑龙江B. 西藏黑龙江上海云南C. 上海云南西藏黑龙江D. 上海黑龙江西藏云南24. 对省区河流通航条件分析正确的是( )A. 水网密布,通航条件好B. 冬季结冰,通航条件差C. 区域面积广,通航条件好D. 地形崎岖,通航条件差【答案】23. C 24. B【解析】【23题详解】比较四省的交通运输方式线路长度:省区的内河航运和高速公路里程没有,故判断为西藏;上海由于省区面积最小,故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长度都较短,符合;受地形因素的影响,云南省的陆路运输以公路为主,而铁路里程较黑龙江短。符合;那么就是黑龙江。故选C。【24题详解】结合上题,省区为黑龙江,所处纬度较高,冬

24、季结冰,通航条件差,B正确,AC错误。地形以平原为主,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以我国四省区部分运输方式线路长度表为背景考查我国交通运输的现状及区域差异,难度较小。解答时根据图表结合我国区域地理特征进行具体分析即可。2016年1月20日的大寒节气前后,受西伯利亚强寒潮的影响,我国普遍出现强降温。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大到暴雪及严重冰冻天气。下图为本次寒潮形成雨雪分界线的时空分布变化图和浙江果农对柑橘采取的防冻措施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25. 影响图中雨雪分界线时空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冷锋天气系统的南下B. 暖锋天气系统的南退C. 受海上台风的强烈影响D. 受西南季风的影响26. 图中雨雪分界线

25、在甲、乙所在位置向西南方向弯曲的主要原因是A. 冷空气沿地势低的四川盆地南下B. 锋面气旋中冷锋呈顺时针旋转C. 受来自印度洋西南暖湿气流影响D. 甲、乙为山地高原,气温较低27. 如图所示,浙江果农对柑橘采取的防冻措施能够起到防冻作用的原理是塑料薄膜能增强大气逆辐射而增温能阻挡地面辐射,减小降温幅度阻止冷空气进入,减少内外热量交换自身可释放热量进行保温A. B. C. D. 【答案】25. A 26. D 27. B【解析】【25题详解】通过读图并且结合常识可知该线以北为“雪”、以南为“雨”,而此次出现的寒潮天气为冷锋过境,A对、B错。台风主要出现在我国夏秋季节,此时为我国冬季,C错。西南季

26、风主要出现在夏季,此时为冬季,D错。故选A。【26题详解】通过读图并且结合常识可知该线以北为“雪”、以南为“雨”,甲乙位置向西南方向弯曲,说明该地气温较东西两侧低,主要与地形有关,甲为山地,乙为高原,D对。四川盆地北部有山地阻挡,冷空气对于四川盆地影响小,A错。北半球锋面气旋呈逆时针旋转,B错。西南暖湿气流主要出现在我国夏季,C错。故选D。【27题详解】增强大气逆辐射的方法为增加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含量,图示措施不能增强大气逆辐射,错。通过塑料薄膜可以阻挡地面辐射,减小热量损失,对。阻止冷空气进入,减少内外热量交换,对。塑料薄膜自身不会释放热量进行保温,错。故选B。【点睛】影响气温的主

27、要因素1.纬度位置: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等温线与纬线平行2.海陆位置:同纬度夏季气温陆地高于海洋,冬季海洋高于陆地,等温线与海岸线平行3.海拔高度:随海拔高度升高而递减(每升高1000m气温下降6)等温线大体与等高线平行4.洋流:同纬度暖流流经地区高于寒流流经地区等温线弯曲方向与洋流流向一致5.人类活动:同一城市市区气温高于郊区在台湾学界,迁徙的紫斑蝶以及它们聚集越冬的山谷称之为“紫蝶幽谷”现象。读下图,回答下列小题。28. “紫蝶幽谷”均分布在( )A. 南部沿海地区B. 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温暖区C. 高山峡谷地区D. 山脉南段两侧的低海拔地区29. 紫斑蝶选择山谷越冬,主要是该地( )A.

28、 背风温暖B. 人烟稀少C. 降水丰富D. 花蜜充足30. 紫斑蝶北返时间最可能在于( )A. 1月下旬B. 3月中旬C. 5月下旬D. 9月中旬【答案】28. D 29. A 30. B【解析】【28题详解】读图图中信息分析,紫蝶幽谷均分布在纬度较低的南部山脉两侧地区,海拔高度在100米左右,地势较低,不临海,A错误,D正确;也不是高山峡谷地区,均在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地区,B、C错误。故选D。【29题详解】紫斑蝶迁徙到南部的谷地过冬,主要是该地处于背风坡,纬度低,气温较高,A正确;河谷低地,通常是人口聚集的地方,B错误;冬季,台湾盛行偏北风,山谷受地形阻挡水较少,C错误;紫斑蝶不食花蜜,D错

29、误。故选A。【30题详解】由图中紫斑蝶的迁徙路线可知,紫斑蝶冬季在南部越冬,以避寒冷,所以应该春季北迁,秋季南迁,1月下旬在冬季、5月下旬在夏季,故排除选项A、C;3月中旬在春季,9月中旬在秋季,故选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3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福建省云霄县背山面海,种植枇杷的条件优越,枇杷产量大、品质好,2001年获“中国枇杷之乡”的美誉。云霄枇杷树根系浅,枝繁叶茂,性喜温暖,花期在11一12月,冬季低温会影响开花结果;果实转熟期,表面易受强日照灼伤;枇杷果皮薄嫩,果肉柔软多汁,不易储存,鲜果上市期短。(1)云霄县是我国枇杷越冬条件最好的地区之一。分析该县枇

30、杷越冬条件好的原因。(2)风害是影响云霄县枇杷生产的主要自然灾害。分析该县夏秋季节枇杷树容易受到风害的原因。【答案】(1)纬度较低,太阳辐射较强;临近海洋,冬季气温受海洋增温调节作用影响;(北、西、南)三面环山,冬季受寒潮(强冷空气)的影响小;背风坡气流下沉(焚风效应)产生增温作用(2)枇杷树根系浅且枝繁叶茂,抗风能力差;夏秋季节多台风;背山面海向东南开口的(马蹄形)地形,与夏秋季东南风风向一致,(地形产生狭管效应)加剧了风势【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枇杷树受风害的原因。根据图中经纬网和轮廓图判断该地的自然地理特征,结合当地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自然条件进行分析。【详解

31、】(1)考查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主要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大气环流、洋流等方面分析。结合该地的地形、纬度、海陆位置等方面分析。“性喜温暖”,该地位于低纬度地区,太阳辐射强,热量丰富;临近海洋的位置,受海洋调节作用较大,冬季气温不低;山地阻挡冷空气,减小对该地的影响,且处于背风坡,形成焚风效应,气流下沉增温,气温较高。(2)考查枇杷树受风害的原因。主要从地形、气候条件、枇杷树自身特点等方面分析。夏秋季节,该地多台风登陆;马蹄形地形,与夏秋季东南风风向一致,地形产生狭管效应从而加剧了风势;云霄枇杷树根系浅,枝繁叶茂,枇杷树自身抗风能力较差,且枝繁叶茂易于受风影响。【点睛】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1

32、.纬度位置。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附近降水少。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 2.海陆位置。温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3.地形因素。通常情况下,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形成“地形雨”4.洋流因素。暖流对沿岸地区气候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如西欧海洋性气候的形成,就直接得益于暖湿的北大西洋暖流。寒流对沿岸地区的气候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如沿岸寒流对澳大利亚西海岸、秘鲁太平洋沿岸荒漠环境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作用。32. 下面是我国某区域局部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寒潮很难影响到A省南部,请分析其原因。(2)B岛的年降水量东部多于西部,但西部的冬季降水量却多于

33、东部,请分析其形成原因。【答案】(1)纬度位置低,离寒潮源地远;其北方有较多的高大地形,对寒潮有强烈的阻挡作用。(2)B岛是台湾岛,中部有台湾山脉。其降水主要受东南季风影响。东部地区处在夏季风东南风的迎风坡,降水多,西部位于背风坡,降水少。冬季:西部地处冬季风西北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东部位于背风坡,降水较少。【解析】【分析】本题以我国某区域局部图为背景材料,考查云南寒潮难以到达的原因和影响降水的因素,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相关地理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详解】(1)读图分析可知,A地位于我国的云南,纬度较低,距离冷源较远,冷空气难以到达;而且北方有较多的高大地形,对寒潮具有层层的阻挡作用

34、,使得寒潮的实力减弱,因此寒潮往往难以到达。(2)本题主要考查影响降水的因素。B岛为我国的台湾岛,中部有台湾山脉。其降水主要受东南季风影响。东部地区处在夏季风东南风的迎风坡,降水多,西部位于背风坡,降水少。冬季,西部地处冬季风西北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东部位于西北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3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我国某地区气温年较差(单位:)分布图。表:两省土地、耕地、水田面积表(单位:万平方千米)(1)与Q地比较,P地气温年较差更小,试分析其原因。(2)试分析贵州、江西两省耕地面积和水田面积差异自然原因。(3)湖南省南部地处南岭地区,请你为该地区农业发展提几条合理化建议。【答案】(1)P

35、地位于云贵高原,夏季海拔高,气温低于Q地;冬季由于北部有山地阻挡冬季风,受冬季风影响小,气温高于Q地,所以P地气温年较差小于Q地。(2)原因: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发育,地表崎岖,(坡度大,)平地少;江西省北部位于长江中游平原,平原面积大,所以耕地面积贵州省小于江西省。贵州省年降水量少于江西省,且由于喀斯特地貌发育,地表水下渗严重,导致地表干旱,(河流少),地表崎岖,(坡度大,)农田灌溉不便;而江西省河流众多,地表平坦,灌溉便利,所以贵州省水田面积小于江西省。(3)植树种草,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立体农业,建立高效的农业生态系统;搞好水利工程建设,提高抗御旱涝灾害的能力;大力

36、改良红壤,提高土壤肥力。【解析】【详解】(1)影响我国气温的因素主要包括纬度、地形和季风的风向,P、Q两地纬度接近,所以主要分析地形和冬季风对两地的影响。P地夏季温度偏低,冬季温度偏高的原因。P地位于云贵高原,夏季海拔高,气温低于Q地;冬季由于北部有山地阻挡冬季风,受冬季风影响小,气温高于Q地,所以P地气温年较差小于Q地。(2) 贵州、江西两省耕地面积和水田面积差异的自然原因主要是从地形、地貌、气候等方面分析原因。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发育,地表崎岖,平地少,不利于发展耕地;江西省北部位于长江中游平原,平原面积大,有利于发展耕地。贵州省年降水量少于江西省,且由于喀斯特地貌发育,石灰岩广布,地表水下渗严重,导致地表干旱,再加上地表崎岖,农田灌溉不便,不利于发展种植业;而江西省河流众多,地表平坦,灌溉便利,所以贵州省水田面积小于江西省。(3)因地制宜,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环境,山区容易造成水土流失,所以植树种草,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山区发展立体农业,既能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也能发展经济;季风区不稳定,搞好水利工程建设,提高抗御旱涝灾害的能力;红壤属于贫瘠土壤,大力改良红壤,提高土壤肥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