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讲环境污染与防治测控导航考点题号环境污染的成因、危害1、2、3、4、5、6、7、8、9、11、12、14环境污染的措施10、13一、选择题(2019天津高考模拟)凡是大气中因悬浮的水汽凝结、能见度低于1千米时,气象学称这种天气现象为雾。2018年11月27日,卫星观测到我国江淮和长江流域被浓雾覆盖,形成了从太空中可见的白色浓雾区,然而这些浓雾区表面却发展出了大小不一的孔洞,仿佛像是被人用手戳出了一个个洞(如图)。据此回答12题:1.下列因素中与此次浓雾形成无关的是()A.冷空气势力弱B.空气湿度大C.气旋活动频繁D.大气层结稳定2.这些“雾洞”对应的地表最有可能是()A.城市B.农田C.湖
2、泊D.焚烧秸秆点解析:1.C2.A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雾形成的因素。雾形成一是要有充足的水汽,二是要有水汽凝结的条件,三是要静风或微风的天气。冷空气势力弱,风力较小,有利于水汽凝结;空气湿度较大,水汽充足;大气层结稳定,不利于污染物质的扩散,凝结核较多,利于雾的形成;气旋活动频繁,有利于空气的流动,不利于雾的形成,因此答案选C项。第2题,本题主要考查“雾洞”形成的主要条件。由材料分析可知,雾主要是水汽凝结而成,由于冷空气活动偏弱,天气静稳,在充沛水汽的作用下,很多地方出现浓雾,由于扩散条件的不同会导致一些地区雾的扩散较快,从而出现薄雾区,从而形成“雾洞”。城市是人类活动的集聚区域,由于城市热岛
3、效应的存在,使得城市局部升温,从而使得城市的雾更薄,从而比周围地区的雾更容易消散,从而形成“雾洞”景观,A对;农田植被的覆盖率较高,水汽较为充足,雾不容易扩散,B错误;湖泊水汽充足,雾的浓度更大,C错误;秸秆焚烧会使空气污染更严重,凝结核更多,雾的浓度更大而且不易扩散,D错误。故答案选A项。3.(2019北京高考模拟)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2019年3月3日报道:韩国最大的垃圾场(36N附近)从去年12月就开始燃烧,截止到目前已经连续烧了3个月,并且看不到任何熄灭的迹象.该垃圾场存放的垃圾包括生活垃圾、建筑材料和废弃聚合物,该垃圾场存放的垃圾()A.受陆地内循环的影响,污染水源B.燃烧情况可用G
4、IS技术进行实时监测C.燃烧会增强大气逆辐射,使昼夜温差变小D.可进行回收利用,符合可持续发展共同性原则解析:C韩国为半岛国家,河流主要是参与海陆间大循环,A错误;燃烧情况可以用RS进行监测,B错误;垃圾燃烧会释放出大量气体和尘埃,会增加大气逆辐射,使大气保温作用增强,从而使昼夜温差变小,C正确;垃圾可进行回收利用,符合可持续发展持续性原则,D错误。故选C。在水汽充足、微风及大气稳定的情况下,相对湿度达到100%时,空气中的水汽便会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使地面水平的能见度下降,这种天气现象称为雾,下图为我国南方某风景区山腰与山麓各月平均雾日比较图。读图,回答45题:4.山腰各月平均雾日多
5、于山麓的原因是()A.风力微弱B.水汽较多C.凝结核多D.植被茂盛5.大雾天气多,其影响表现为()A.天气多变,游客急剧减少B.空气质量下降,诱发呼吸道疾病C.视线下降,影响缆车运行D.气温变化和缓,茶叶的品质优良解析:4.B5.D第4题,在山区,受地形抬升,山腰地带降水最多,材料中指出雾的形成条件:在水汽充足、微风及大气稳定的情况下,相对湿度达到100%时,空气中的水汽便会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形成雾,故山腰地带降水多,空气中水汽较多,易形成的雾,故B对,A、C、D错。第5题,大雾天气,天气多变,景色也多变,旅游资源增加,游客数量可能增大,也有可能减少,但不会出现急剧减少,只有恶劣天气
6、如暴风雪,游客可能急剧减少,故A错;此山为我国风景区,空气质量优良,大雾天气只是空气中水汽增加,不是尘埃增加,不会导致空气质量下降,故B错;大雾天气会导致视线下降,会影响公路和航空等,但对缆车影响不大,故C错;由于多雾,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加大,白天气温下降,夜间多雾能增强大气逆辐射,使夜间气温升高,从而使气温变化和缓。大雾能削弱太阳辐射,利于喜阴植物茶树的生长,导致茶叶品质优良,故D对。木棉树也称攀枝花,木棉树花落后长出椭圆形的蒴果,果实成熟后果荚开裂,果中的棉絮随风飘落,如六月飘雪一般,别有一番情趣。每年4、5月,种有攀枝花树的街道上随处可见木棉絮飘飞。下图示意木棉絮飘飞景观。据此
7、回答68题:6.攀枝花的木棉絮4、5月飘飞较多的主要原因是()A.风力较小B.光照较强C.气温较高D.降水较少7.木棉絮飘飞对当地造成的不利影响主要有()诱发火灾影响出行安全引起呼吸道疾病阻碍物种繁衍A.B.C.D.8.一天中木棉絮飘飞较多的时段可能是()A.清晨B.午后C.傍晚D.深夜解析:6.D7.A8.B第6题,4、5月份时,种植攀枝花地区正值春季,气温升高,造成气流扰动,风力较大,A错;光照较强有利于木棉絮的成熟,但不是造成木棉絮飘飞的主要原因,B排除;气温较高有利于木棉絮的成熟,但不是导致其飘飞的主要原因,C排除;降水较少,空气干燥,气流扰动强,使得木棉絮极易飘飞,D对。第7题,据所
8、学知识,木棉絮易燃,飘飞可能诱发火灾,对;飘飞的木棉絮阻碍视线,影响出行安全,对;吸入木棉絮及其衍生物可能引起呼吸道疾病,对;木棉絮的飘飞不会阻碍物种繁衍,错。故选A。第8题,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木棉絮飘飞较多的时段应为气流扰动较强的时期,一天中,午后气温最高,此时气流扰动最强,故正确答案为B。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雾霾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PM2.5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2018年度,1月、2月和12月宿迁市区PM2.5含量高,雾霾较为严重。下图为“雾与霾的形成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9.宿迁1月、2月和12月雾霾较为严重的原因是()A.这三个月降雨、降雪多
9、B.这三个月降水少,大气中微粒含量多C.气温低,大风天气多D.居民使用天然气增多,排放CO2多10.为了减少雾霾天气,下列做法合理的是()集中供热取暖,减少大气中PM2.5含量推行公共交通,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改变能源消费结构,加大煤炭使用量控制工业排污,发展循环经济A.B.C.D.解析:9.B10.C第9题,结合材料和据图分析形成雾霾的原因是大气中微粒含量多以及空气的水汽饱和度低,宿迁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季降水较少,水汽饱和度较低,同时,冬季大气中的微粒含量多,因而导致雾霾严重,B正确,A错误;若气温低,大风天气多,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不易形成雾霾天气,C错误;雾霾是由于空气中的颗粒物增多
10、、不易扩散形成的,居民使用天然气为清洁能源,不易造成雾霾,D错误,故选B。第10题,考查减少雾霾的措施,根据雾霾产生的原因即可判断相应的措施,集中供热取暖,减少大气中PM2.5含量;推行公共交通,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和控制工业排污,发展循环经济都可以减少空气中的微粒物,有利于减少雾霾,而加大煤炭使用量会排放出大量的颗粒物,增加雾霾的产生,错误;正确,故选C。在风力较小、逆温、相对湿度较低的情况下,随着悬浮颗粒物的增多而导致大气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现象叫霾。图为北京、天津、河北三省市各月霾日数变化图。读图,回答1112题:11.以下关于霾的时空分布,叙述正确的是()A.夏季多于冬季B.冬季多于夏季C
11、.三省市夏季差异最大D.北京全年皆高于其他两省市12.造成河北霾日数季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A.春季降水多,霾日数少B.夏季多大风,霾日数多C.秋季晴朗天气多,霾日数少D.冬季燃煤取暖,霾日数多解析:11.C12.D第11题,仔细读图可以发现:霾的日数天津、河北冬季多于夏季;北京夏季多于冬季;A、B错;北京冬季低于天津,D错;夏季三省市三曲线差异最大。故选C。第12题,图中显示河北省霾日数冬季多,与冬季燃煤取暖有关,春秋季人为排放少,且多大风,霾日数少。从图中可以看出夏季较少,选D。二、非选择题13.(2019山西高考模拟)水环境污染是当今全球化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面源污染是危害全球水环境质量
12、的重要污染来源。在我国,面源污染日趋成为引起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斧头湖流域地处武汉江夏区和咸宁市嘉鱼县与咸安区三地交界处。下表为斧头湖流域土地利用对面源污染贡献率的数据变化统计(TN表示总氮,TP表示总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土地利用类型TNTP2008年2015年2008年2015年总量(t)贡献率(%)总量(t)贡献率(%)总量(t)贡献率(%)总量(t)贡献率(%)耕地1111.7480.381096.8476.6634.5075.0234.0473.09林地134.429.72127.038.888.7418.428.0117.20草地7.370.5324.061.720.1
13、50.330.491.05城镇126.849.17178.2912.462.776.023.898.36荒地2.800.203.960.280.100.210.140.30合计1383.17100.001430.72100.0045.99100.0046.57100.00简述斧头湖流域土地利用对面源污染贡献率的变化特征,并提出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措施。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水污染的原因。获取表格信息即可得出斧头湖流域土地利用对面源污染贡献率的变化特征。造成农业面源污染的污染物主要来自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和农药的施用,因此可从宏观(法律法规、管理、环保意识等)和微观(优化作物结构、科学精准施肥、推广
14、农作物秸秆还田、开展病虫害绿色防控等)两方面提出减少化肥和农药施用量的有效措施。答案:变化特征耕地、林地对面源污染的贡献率下降,城镇、草地和荒地对面源污染的贡献率上升。措施优化作物结构,减少化肥施用量;科学精准施肥,减少化肥施用量;推广农作物秸秆还田,减少化肥施用量;开展病虫害绿色防控,减少农药施用量;广泛开展宣传,提高广大农户环保意识等。(任答四点即可)14.(2019重庆高考模拟)2017年4月,为了保护云南洱海,洱海保护核心区内的餐饮客栈全部关停整顿,并开展了洱海流域内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实施了截污治污工程,经过一年多的治理,于2018年国庆黄金周“开门迎客”。下图为2016年洱海水质
15、月变化图(水质指数是衡量水质好坏的重要指标,其数值越大表示水质越差)。海菜花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沉水植物,可生长在4米的深水中,有一定的净水能力,喜温暖,要求水体干净。海菜花为中国特有品种,目前人工种植技术已经成熟,现主要分布于云南、贵州等地区海拔2 700米以下的湖泊、池塘、沟渠和深水田中。有专家提出,在治理后的洱海中种植海菜花可实现多重效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简析洱海2016年水质最差季节的形成原因。(2)从水质保护的角度说明在洱海中种植海菜花的具体作用。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湖区生态保护,意在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判读地理图像和应用地理知识的能力,难度一般。第(1)题,读图可知,洱海水质
16、指数8月份最高,水质指数越高水质越差,因此洱海水质最差的季节是夏季。水质差反映水污染严重,水污染的来源主要是来自农业、工业、生活污水的排放,结合材料关停“餐饮客栈”“农业面源污染”的信息可得出夏季农业污水排放多、夏季游客多生活污水排放大的结论。该地为季风气候,夏季多雨,河流流量大,搬运污染物的能力强,入湖污水量大,也会加剧水质恶化。第(2)题,获取材料信息“有一定的净水能力,喜温暖,要求水体干净”,说明海菜花具有净化水质和指示水质的作用(水质太差则海菜花难以生长)。答案:(1)原因:夏季(68月)是农田施肥(和农药)的高峰期,导致由河流带入湖区的污染物增加;夏季(68月)是洱海流域降水量最大的季节(或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量大),地表径流量达到最大,将流域内的污染物冲入湖区;夏季(68月)游客数量增加,旅游区生活污水增加。(2)作用:海菜花的生长对水质要求高,对水质的变化有指示作用;海菜花对湖泊内的污染物有一定净化能力(或净化水质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