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6 ,大小:108KB ,
资源ID:1180122      下载积分: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180122-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福建省龙海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福建省龙海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1、龙海二中2017-2018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一、基础知识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寥廓(lio) 隽永(jn)忸怩(n) 浪遏飞舟()B. 百舸(k) 火钵(b) 青荇(xng) 忸怩不安(n)C. 团箕(j) 悄然(qio) 长篙(go) 叱咤风云(zh)D. 彷徨(png)漫溯(s) 下载(zi) 自怨自艾(y)【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此类题目多考查生僻字、多音字和形似字。多音字有时会因为作动词和作名词的不同,读音也不同。形似字要按照意义的不同,读音也不一样。在分析思考时,要注意声调、韵母是否正确。没有把握

2、的可以用排除法,省时省力。 A项,“隽永”应为“jun”;“颓圮”应为“p”;B项,“百舸”应为“g”;C项,“悄然”应为“qio”。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2. 下列四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愤懑榆阴神彩飞扬貌和神离 B. 绯红凄婉满目疮痍妄自菲薄C. 飘泊剽悍轻歌慢舞剑拔驽张 D. 笙箫冰屑神态安祥满腹经纶【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此类题目主要考查音近(同)字、形似(近)等正确书写,容易混淆,把握不准的可以用排除法进行筛选。A项,彩采,和合;C项,慢曼,驽弩;D项,祥详。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3. 下列各句中

3、,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在播出时,越来越多的食物被老百姓提及与回味;它们不只用来充饥,更能体现一种文化、一种态度。B. 东盟重申了维护南海和平与航行安全,按照国际法律所认可的各项原则解决了一切争端,呼吁有关各方在展开海上活动时保持克制态度。C. 中俄双方坚决遵循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原则和宗旨,愿为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做出贡献。D. 近日,南宁和杭州的部分区县打算通过松绑限购、下调购房入户标准等方式救市,有人认为这种做法将引发其他城市的效仿。【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暗换主语或语序不当,将“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在播出时”改为“随着舌尖上的中国第二

4、季播出”或“在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播出时”;B成分残缺,应在句末加上“的立场”。;D表意不明,“南宁和杭州的部分区县”有歧义。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辨析病句首先应熟知病句的类型,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划分句子结构成分,先看主谓宾,再看定状补,判断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问题。如果结构上没有问题,可从逻辑意义上分析,看是否有表意不明、句意关系不当等问 题。还有一个简捷的方法便是借助标志法,比如,如果句中出现关联词,可从关联词的搭配、语序、逻辑等三个方面考虑;如出现多重定语或多重状语,就要考虑是否存在语序不当;如果出现长定语就要考虑是否淹没了中心词造成成分残缺;如果出现

5、介词,可从主语残缺、中途易辙、主客颠倒等角度考虑。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4.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要想了解实际情况,这些高管就必须经常深入到企业第一线,只有在那里他们才能掌握第一手材料,并鼓励员工 。奥巴马邀请商业领袖到白宫 ,与医院、制药公司等利益攸关方进行协商。“复制”可以快速分享他人的劳动成果,然而也有抄袭、剽窃之嫌,甚至会侵犯他人的著作权,因此其备受质疑,如果时间允许,我愿与您 地聊聊关于“著作权”的问题。A. 推心置腹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B. 各抒己见推心置腹畅所欲言C.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推心置腹 D. 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推心置腹【答案】

6、C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5.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话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读书太多则常受别人的思想影响。读书越多,留在脑中的东西越少,两者适成反比。 , , , ,大底在不久后又会淡忘丧失。也浅薄而不生根 读书而不加思考 决不会有心得 即使稍有印象A. B. C. D.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中“即使”与句中“也”相呼应,需排在一起,排除C项;承接上文,谈“读书”,与上文衔接紧密,应放在最前面;结合下文“淡忘丧失”可以确定应放在后面,由此可选出正确答案。连贯类题目做题时要注意把握基本内容,初步分层归类,先在小范围内排序,然后再考查层次间的衔接,这

7、其中应先找出关联词、代词以及表时间、地点的词语,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通读语段,检查确定。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6.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A. 失其所与,不知 B.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C. 卒惶急无以击轲 D. 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答案】B7. 下列句子中不含古今异义的一项( )A.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B.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C.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D. 荆轲知太子不忍【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句子中不含古今异义的一项”,这是考查文言实词中的古今异义现象。A项,“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8、”,“穷困”,古义是“走投无路,陷入困境”;今义是“没有钱”。B项,“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古义是“那人”;今义是“男子的配偶”。C项,“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行李”,古义是“使者”;今义是“出行所带的物品”。8. 下列各项加点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其:以其无礼于晋 /失其所与,不知 /吾其还也B. 焉:朝济而夕设版焉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焉用亡郑以陪邻C. 之: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D. 而:夜缒而出/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C之都是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考

9、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9. 下列句子中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父母宗族,皆为戮没B.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C. 夫晋,何厌之有?晋军函陵,秦军氾南D. 以其无礼于晋燕王拜送于庭【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题干选出“下列句子中句式相同的一项”,这是考查文言句式。首先了解文言句式的类型,然后根据句中的标志进行判断。A项,“以为”中间省略宾语“之”,省略句;“皆为戮没”,“为”表被动。B项,“此也”,判断句;“秦王购之金千斤”省略介词“以”,“购之以金千斤”,“金千斤”“邑万家”定语后置句。C项,“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应为“

10、有何厌”;“晋军函陵,秦军氾南”,省略介词“于”。D项,“于”状语后置的标志。点睛:文言特殊句式包括四种类型: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用“者也”表判断。这是判断句的典型形式,“者”表示提顿,“也”表判断;用“,者也”、“ ,也”、“ 者,”表判断;用“即”“乃”“则”“皆”“本”“诚”“亦”“素”“必”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译时将判断语意与副词语意一并译出;用“此”、“是”表示判断的,可译为“这(是)”。被动句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11、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如“为”“于”“为所”“为所”“见”“见于”;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也叫意念被动句。古今汉语都有成分省略,但在古汉语中,省略现象更为普遍,而且按照现代汉语习惯,一些不能省略的成分也都省略了。常见的有以下几种:主语、谓语、介词、介词或动词宾语。倒装句有下面几种情况:主谓倒装(谓语前置或主语后置),定语后置(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宾语前置(宾语置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复习重点),介宾短语后置,也叫状语后置(状语处在动词谓语之后)。10. 对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A. 宫、商、角、徵、羽是中国古乐的基本音阶,故有“五音

12、不全”的成语。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调悲凉。B.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与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释春秋而作,所以它们被称为“春秋三传”。C. 我国史书有几种编写体例,左传是属于编年体史书,国语战国策属于国别体史书,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属于纪事本末体史书,史记属于纪传体史书。课文荆轲刺秦王就选自史记的刺客列传。D. 春秋爵位有公、候、伯、子、男五等。烛之武退秦师中,晋侯,秦伯,郑伯皆是用爵称。【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C荆轲刺秦王就选自战国策。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二、古诗文阅读:(一)阅读语段,回答问题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太子丹

13、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

14、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已,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节选自战国策燕策三)1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进兵北略地略:掠夺,夺取B. 诚能得樊将军首诚:如果,果真C. 秦之遇将军 遇:会面,碰到D. 顾计不知所出耳 顾:只是,不过12. 下列语句全部能表现荆轲义勇精神的一项是(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

15、之意 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A. B. C. D. 1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篇写秦军破赵,势如破竹,大军压境,燕国危在旦夕,渲染了紧张、危急的气氛。B. 太子在大军压境之际,心生恐惧,箱荆轲说明燕国的处境,也含有催促荆轲行动之意C. 荆轲三问樊於期,先动之以情,再晓之以理,后告知以谋,让樊於期明白自己的行动计划。D. 荆轲侠肝义胆,果敢勇决,擅长辞令,而樊於期将军就显得头脑简单,无勇无谋,轻信他人。14. 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2)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

16、除矣。【答案】11. C 12. B 13. D 14. (1)现在听说用一千斤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作赏格来悬赏将军的首级,您将怎么办?(2)这样,将军的仇报了,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除掉了。【解析】1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意思和用法的把握。题干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可以根据语境、语法结构来推测词语的意思。C项,“秦之遇将军”,结合语境来看,“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这是说樊於期的遭遇,如把“遇”解释为“会面,遇到”,与语境不合;此处的“遇”应解释为“对待”。12.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语句全部能表现荆轲义勇精神的一项”,这是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要关注题干中筛选

17、的要求,“荆轲”“义勇精神”,然后分析所给的句子,看与题干要求是否相合。“臣乃得有以报太子”,荆轲强调信物的重要,“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表现太子丹的仁德,“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表现樊於期对秦王的痛恨。1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考生应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然后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D项,“而樊於期将军就显得头脑简单,无勇无谋,轻信他人”有误,樊於期将军的自刎献身,既表现了她的义勇刚烈、甘于为国献身,也表现了他对荆轲的理解与信任。点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

18、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比如本题,考生可以先到文中找到樊於期的表现,结合时代分析他自刎举动的意义。 1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然后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

19、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第一句中,“闻”,听说;“购”省略介词“以”,同时应为状语后置句,应为“以千斤、邑万家购将军之首”,“金千斤”为定语后置。第二句中,“然则”,既然这样,那么;“见”,表被动;“陵”同“凌”。参考译文秦国的将军王翦攻破赵国,俘虏赵王,全部占领了赵国的国土,进军向北侵占土地,到达燕国南部的边界。燕国的太子丹很害怕,就请求荆轲说:“秦军马上就要渡过易水,那么虽然我想长久地侍奉您,又怎么能够做得到呢?”荆轲说:“不用太子说,我也要来同您讲了。现在假如空手而去,没有什么凭信之物,那就无法接近秦王。现在的樊将军,秦王用一千斤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作赏格来购取他的头颅。果真能够得到

20、樊将军的首级及燕国督亢一带的地图献给秦王,秦王一定高兴地召见我,我就有办法来报答太子了。”太子说:“樊将军因为走投无路,处境困窘而来归附我,我不忍心由于自己个人的私仇而伤害长者的心意,希望您另外考虑对策吧!”荆轲知道太子不忍心,于是私下里会见樊於期,说:“秦国对待将军,可以说是刻毒透顶了。父亲、母亲和同族的人都被杀死或没收入官为奴。现在听说用一千斤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作赏格来购买将军的首级,您将怎么办?”樊将军仰面朝天,长长地叹息,流着眼泪说:“我每当想起这一点,常常恨入骨髓,但是想不出什么计策啊!”荆轲说:“现在有一个建议,可以用来解除燕国的忧患,报将军的深仇大恨,怎么样?”樊於期于是上前问

21、道:“怎么办?”荆轲说:“希望得到樊将军的首级来献给秦国,秦王一定高兴而又友好地接见我。我左手抓住他的衣袖,用右手刺他的胸膛。这样,将军的仇报了,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除掉了。将军是否有这个心意呢?”樊於期脱下一只衣袖露出一只胳膊,左手握住右腕,走近一步说:“这是我日日夜夜为之咬牙切齿、捶胸痛恨的事,今天才得到您的指教!”于是自己抹了脖子。太子听说了这件事,赶着马车跑去,伏在樊於期的尸体上大哭,非常悲伤。事已至此,没有办法挽回了,于是就收拾安放樊於期的首级,用盒子封好它。(二)诗歌阅读15.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橘诗【南朝】虞羲冲飚发陇首,朔雪度炎州。摧折江南桂,离披漠北楸。独有凌霜橘,

22、荣丽在中州。从来自有节,岁暮将何忧!(1)首联和颔联描写了一幅怎样的景象?营造了怎样的氛围?(2)请简要分析“独有凌霜橘”一句中“独”字的表达效果【答案】(1)狂风呼啸,朔雪漫天江南的桂树被催折,漠北的楸树变得枝叶凋零营造了雄浑、苍凉的氛围(2)写出了寒冬中,桂、楸都凋零了,只有橘树在中州盛开着。“独”是“只”、“仅仅”的意思。运用对比的手法,将橘树与桂、楸对比,强调突出橘树的坚韧顽强,品性高洁。表现了对橘树坚韧顽强,品性高洁的赞美。【解析】试题分析:15. 本题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答题步骤:(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意象,如前两联写到了风、雪、江南的桂树,漠北的楸树这几个

23、意象,然后展现画面。(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环境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清新明丽、雄浑壮阔、悲壮慷慨、萧瑟凄凉等。本诗环境氛围的特点是雄浑苍凉。考点:鉴赏诗歌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16. 本题考查诗歌的 炼字。一般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独”是“只”、“仅仅”的意思。(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写出了寒冬中,桂、楸都凋零了,只有橘树在中州盛开着。(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将橘树与桂、楸对比,强调突出橘树的坚韧顽强,表现了对橘树品性的赞美。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三)名句默写。16

24、. 补写出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1)鹰击长空,_,万类霜天竞自由。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2)_,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毛泽东沁园春长沙)(3)携来百侣曾游,_。(毛泽东沁园春长沙)(4)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_,走尽这雨巷。(戴望舒雨巷)(5)_,在我的心头荡漾。(徐志摩再别康桥)(6)但我不能放歌,_。(徐志摩再别康桥)(7)_,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刺秦王)(8)复为慷慨羽声,_,_。(荆轲刺秦王)【答案】 (1). 鱼翔浅底 (2). 怅寥廓 (3).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4). 到了颓圮的篱墙 (5). 波光里的艳影 (6).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7). 风萧萧兮易水寒 (8).

25、士皆瞋目 (9). 发尽上指冠【解析】试题分析:“名篇”是指在人们的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名句”,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等。从历年高考题来看,名篇名句考查的内容基本上诗词文兼顾,立足课内,也涉及少量课外名句。从考查的倾向来看,主要是富有教育意义和警策作用的哲理句。本题还要注意几个重点字的写法。如“翔”“怅”“寥廓”“峥嵘”“稠”“颓圮”“篱”“惆怅”“笙箫”“萧萧”“瞋”。考点: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三、现代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微博是新媒体中的新媒体,它的横空出世,迅速改写了中国人的传媒心态。在微博空间里新出

26、现了一种微小说。它不是微型小说的瘦身版,而是一种新型的小说生产与传播方式。微博不仅改写了文学的生产与传播方式,也改变了文学批评表达与传播方式。伴随着文学的衰微,文学批评更趋边缘化了。每年的文学圈似乎都有“收成”,也常见镁光灯前的短暂热闹。但这短暂的热闹和轻量级的“收成”,显然与眼下大时代不相匹配。文学批评不仅是艺术批评,也是社会批评。只有掘进时代的地心,接近岩浆奔涌的时代地心,深刻感受其深度与温度,把时代深处的爱恨表达出来的文学批评才会有力量。表面上我们的文学批评越来越专业化,文学批评者操弄着带有专业色彩的批评话语,编织只有在专业圈子内流通的话语云锦。文学批评毕竟是关于文学的批评,文学是“1”

27、,其他是“0”。换言之,文学批评的附加值是建立在对文学的精准把握基础上的。但当下很多文学批评是难以得到文学创造者们的认同的。微博打破了文学批评的专业壁垒,让批评为普通大众敞开大门,启动了文学批评的大众化时代。微博突破了文学批评自闭的大门,使得文学批评社会化、媒介化了。微博大大降低了文学批评的专业门槛,使得普罗大众可以对文学评头论足。在微博世界里,专业话语不再是文学批评的交流语言,也不再是精英圈子研习文学的身份符号,而是被另外一套新话语体系置换了。专业文学批评的载体通常是专业性刊物,微博文学批评的载体则是微博。微博这一新兴载体在技术上不允许长篇大论,在微博里交流,你不能阳春白雪故作高深。一个人的

28、言论要想获得围观,必须看他的言论够不够新锐、震撼,能三言两语搔到公众的痒处,吸引多数人的眼球。微博文学批评的对象是文学或文学现象,但评论的语言是一种大众语言。评论者也不局限于专业文学批评者,可以是普通的文学批评者。著名演员姚晨,一不小心成了微博明星。在她的微博上,她甚至开始评论诗歌。文学在微博上变成了一个话题。评论者参与评论并不一定要求真懂文学,可以无知无畏的表达。当然微博上也藏龙卧虎,经常会有高人显山露水,引领批评的方向。微博是一个“麻烦”的制造者,它搅动了满池春水,打破了专业精英的文学壁垒。虽说微博文学批评的繁荣,拓展了文学的基本面,使得普罗大众都可对文学进行批评。但微博文学批评的过度喧嚣

29、,也会对专业文学批评构成负面影响。在微博空间中,微博毕竟多是零星、碎片化、浅表性的思想与感兴,批评的纯度被稀释了,厚度被摊薄了,高度被削平了。如果一个时代只有普通民众的话语繁荣,而没有专业精英的有力表达,那么宽广的民众声音可能会行之不远。(选自2011年第6期决策探索,有删改)17. 下列关于“微博文学批评”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微博文学批评的载体与专业文学批评的不同在于:前者是微博,后者通常是专业性刊物。B. 微博文学批评既改写了文学的生产与传播方式,也改变了文学批评表达与传播方式。C. 微博文学批评有其积极意义,但若过了“度”对专业文学批评也会造成负面影响。D. 微博文学批评不

30、是指严格意义上的文学批评,准确的说,是一种大众化的话题批评。18.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在微博空间里新出现的微小说与微型小说不同,微小说仅仅是一种新型的小说传播方式。B. 微博语境下的大众文学批评突破了专业文学批评的狭隘视野,使文学批评有更广的空间。C. 在微博世界里,作为文学批评交流语言的专业话语,已被新兴载体微博的话语体系置换。D. 微博是一个麻烦的制造者,微博文学批评的参与者认知程度参差不齐,对此应正确认识。19.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认为在微博里交流长篇大论或故作高深是没有市场的,作者须放下身段与读者平等交流。B. 作

31、者认为微博空间下的文学批评,多是一种碎片化、浅表化的批评,是一种“零星”的批评。C. 作者认为微博这一新兴载体,一定会给当前的文学批评带来新的契机,民“声”渐行渐远。D. 作者期待专业精英文学批评能够与微博文学批评互为补充,开创一个双重勃兴的局面。【答案】17. B 18. A 19. C【解析】试题分析:17. B项张冠李戴,“改写了文学的生产与传播方式也改变了文学批评表达与传播方式”的是“微博”,不是“微博文学批评”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18. A项以偏概全,“仅仅是一种新型的小说传播方式”错,原文是说“是一种新型的小说生产与传播方式”。考点:筛选并整合文

32、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19. C项“一定会”太绝对;“民声渐行渐远”不合文意。微博这一新兴载体,“而没有专业精英的有力表达,那么宽广的民众声音可能也会行之不远”。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原来我是这样一个人冯骥才今年74了。他说:“是不是人到了我现在这个年龄,都特别想看明白自己?”问他到底看明白没有呢?他回答说,看明白了。几十年里,他一直在各个领域来回穿梭,刻意或随性。到了这时,他终于觉得,这样的自己才是最真实的自己。原来我是这样一个人。采访他时,他说起什么来都高兴,惟独讲起那些正在消失的文

33、化遗产和村落来,表情就变得格外严肃。 “我想我的岁数大了,我更希望年轻人接着做下去。”他对我们这些在座的年轻人说。1994年、1995年前后,冯骥才在大众心目中还是一个传统的作家、艺术家。那段时间,他写出了一批“俗世奇人”的故事,共18篇,都是天津卫的奇人奇事。也是在那时,天津这座他常年居住的城市面临一场旧城改造的风波。为了“抢救”这座600年老城的文化遗产,他邀请了诸多专家进行文化采风和地毯式考察,编成旧城遣韵一书,还建议副市长建一座城市文化博物馆。法国前文化部长安德烈马尔罗曾提出“大到教堂,小到羹勺”的口号,在全法国做了一次文化普查。冯骥才觉得,中国56个民族的文化遗产也需要这么一种全面考

34、察。他当时也提了一个口号,叫做“大到村落,小到荷包”。他还在两会上提议说,中国也应像欧洲那样有自己的文化遗产日。后来提案通过,国务院确定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日。2003年,61岁的冯骥才受法国文化基金会之邀去了一趟巴黎,在那里住了两个月,研究了法国大量的文化资料。回国后,就开始着手做田野调查工作。从木板年画、唐卡到口头文学、文化传承人名录,冯骥才和他的团队开始了规模浩大的“抢救”工程。民间艺术文化的分类、使用方式、工具材料、制作方法、传承谱系等都以文字、视频的方式记录下来并梳理清楚。冯骥才把这叫做“摸家底”。十多年过去,“国家级的非遗是1372项。”冯骥才脱口而出。但他担心的

35、是,日韩等其他画家“非遗”虽然相对少,每一项却有学者团队支持,而中国80%的“非遗”项目都处于自生自灭的境地,“丢失了就丢失了,丢失了也不知道”。因此他希望中国的知识界能“到田野里去”。时隔十年,2013年,71岁的冯骥才又去了一次巴黎,给法国人作了一场演讲,回顾这十年来中国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做的工作。但这却并没成为一个收束性的成果展示会,反而又成了一个起点。他游览了欧洲几国的乡村,惊讶地发现那里“像童话一样”。“牛在山上吃草,篱笆上编着花,人过着如诗如画的生活,几百年来没有变化。”而中国的村庄,不少已濒临瓦解和空心。从欧洲回来,冯骥才又发起了传统村落认定保护的工作,他认为,“世世代代居住的乡

36、村承栽着民族精神文化的DNA”。从去年开始,他和他的团队对传统村落进行全面调查,希望能先尽快建立出档案来。似乎,他又要忙上若干年了。坐在研究院敞亮的会客厅里,聊起小说来,冯骥才依然是滔滔不绝,“我现在写东西的感觉一丁点儿都没有丢。”去年,收获出版社交代他续写俗世奇人18篇,他一下子写超到21篇,只好把3篇“收回”。冯骥才说他收集的本地奇人素材足足有一百来个,在脑袋里“闹腾”,他还说起自己最近有灵感一现,想写一个“会吃鱼”的美食家。“不定哪天,想写的话,半天就写出来了。”但问题是即使“半天”也不是个容易事。俗世奇人的前18篇和后l8篇之间隔的20年,正是他把工作重心转向文化遗产保护的20年。完全

37、属于他自己的创作时间越来越少。他已远离作家的光环,出现在媒体和公众面前谈论的也都是古村落保护。然而当了许多年的作家,冯骥才不能完全放下。他有一个“苦恼”,就是“做文化遗产抢救的时候,无法拥有小说家的纯虚构式的思维。写小说“有段时间一定要活在虚构里”,但他已经无法获得一个完全离开现实的纯虚构环境。比如几天前河北定州的一位82岁老传承人告诉他说,当地的一个民间戏快要灭绝了。“他一呼叫,我就得从虚构的世界里出来。”俗世奇人这样的故事很短也好写,每篇大约2000字左右,冯骥才称它为“超短篇”。“只能写这样超短篇的小说了。想写的太多,不知有没有时间”冯骥才说,却是一副释然的样子。“我随缘,看上帝给我多少

38、时间。”(选自2016年1月22日北京晚报,有删改)相关链接:冯骥才,当代著名作家、书画家、民间文艺家。现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小说学会会长。2013年主持成立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人称“传统村落保护第一人”。20. 根据原文内容,下面理解和分析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1994年1996年前后,冯骥才从一个传统的作家、艺术家彻底转变为文化遗产的保卫者。B. “大到村落,小到荷包”与“大到教堂,小到羹勺”内涵相同,都倡导普查国内文化。C. 没有两次法国出行,冯骥才就不可能着手中国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工作、田野调查工作。D. 冯骥才认为小说家应该具有纯虚构式的思维,这说明目前的创作理念

39、正在发生变化,以前文学创作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现在过时了。21. 请找出不属于本文写作特点的一项是( )A. 内容上记录了代表冯骧才成就的典型事例,从多方面展现人物丰富的精神面貌和内心世界。B. 表达上以叙述为主,遵循“真实”的原则,用事实说话,作者的倾向暗含其中。C. 文章主体按逻辑顺序安排材料,详写人物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工作,略写其文学创作成就。D. 有记者提问、人物对话,较多地保留和引用冯骥才的说话文字,再现现场情景,不同于一问一答的人物访谈。22. 冯骥才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做了哪些工作,请结合原文概述。【答案】20. B 21. C 22. 邀请诸多专家对天津进行采风和考察,编成了

40、旧城遗韵一书,建议建一座城市文化博物馆。提出关于国家设立“文化遗产日”的提议并通过,给法国人作十年来中国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成果展示。提出文化普查口号 “大到村落,小到荷包”,和他的团队进行田野调查,整理出非遗名录,对传统村落进行全面调查。在媒体和公众面前谈论古村落保护,大力推动了民间文化保护宣传工作,人称“传统村落保护第一人”。【解析】20.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的分析和概括。A项“从一个传统的作家、艺术家彻底转变为文化遗产的保卫者”错,原文说“他来回在这些领域穿梭”。C项“他就不可能着手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工作”说法错误。D项错误,冯骥才说他收集的本地奇人素材足足有一百来个,在脑袋

41、里“闹腾”,说明生活是文学艺术的的源泉没有过时。21.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本的写作特点。C项文章主体按“时间顺序”安排材料,不是“逻辑顺序”。22.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信息筛选能力。冯骥才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做的工作,抓住关键“文化遗产保护”,立足文本,邀请诸多专家对天津进行采风和考察;提出关于国家设立“文化遗产日”的提议并通过;提出文化普查口号 “大到村落,小到荷包”;在媒体和公众面前谈论古村落保护等。注意结合原文分析。点睛:立足全文,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如本题提出文化普查口号 “大到村落,小到荷包”,和他的团队

42、进行田野调查,整理出非遗名录,对传统村落进行全面调查。四、作文23. 按要求完成作文。开学已经一个多月了。高中让我们有了不一样的感觉,而我们自己正在悄悄地改变着。请以“改变”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注意:不得抄袭,不得套题,不得出现班级、姓名。【答案】改变走过轰轰烈烈的初中后,留下了为数不多的回忆,我进入了梦想中的高中。高中的色彩是充满浓郁的紫色,紫色的天空,紫色的楼房,紫色的树木,甚至,连早晨的雾都弥漫着梦想的紫色。呼吸一口新鲜空气,仿佛吐出的亦是梦想的每一步。那条路,紫色的路,我们不知不觉,已走得好远每天,似乎千篇一律:早自习、跑操、上课、午饭、上课、晚饭、晚自习。一天的活动基

43、本上维持着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让我想到初中数学老强调了又强调的三角形好稳定!每天最欢快的时间,是吃饭的时间。三五成群的被束缚的鸟儿争相逃离那个有四口大窗户提供光明的教室。可是,那光明,可望不可即我感受到了高中生活的紧张与压力。每天走在规定的行程上,思想着停止它的办法,无解。此程序框图的无限循环最终将终止在高考的战场上。我渐渐地适应了现在的生活。原来,高中真的能将尖利的峰角磨光磨亮。不管你在曾经是多么的盛气,多么的自我,终究会改变自己,完全适应这高中环境的选择。可能,正是这种无可选择的选择,让每个经历了高中的学子都有了成熟的感觉。现在回想起曾经的我,只好轻轻地一笑而过。就在每天必走的食堂与教室的连

44、线上,我思考着,我有了我这个年龄不该有的沉默。阳光正茂盛,映在光滑的大理石板上,愈加刺眼我似乎看到了前景一片光明。我仍像初中时一样,喜欢下雨的天空,也喜欢雨滴打在衣服上的声音,喜欢看着嬉戏的雨珠儿汇成一条弯弯的小河,它在描绘美丽的图画;不过我不再像初中那样喜欢跳进雨中踩一脚水,淋一身雨,惹妈妈一阵抱怨我改变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喜欢上接水的时候先逃出的第一缕温暖的水汽,似乎她在溢出杯沿的一瞬也在书写着她的思念,或许,她有她的思想,她有她的文字老同学说我像诗人了。现在高中的自己,愈来愈习惯了自己把玩孤独。我会经常独自站在池塘边,看蹦蹦跳跳的鱼儿在水中欢呼雀跃,似乎将我带入他们的世界。直到微微的脚

45、步声擦过耳边,才恍然惊醒。抬头远眺,往往看到的是那望不断的晚霞,在风中摇曳。高中啊,让我在冲动欣喜的时刻不再那么透着孩子气。高中的生活,我已中意,教我如何把玩自己,教我慢慢我改变,教我渐渐成长。【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材料命题作文题,审题时,可根据材料内容提示,根据所给题目“改变”构思立意。从所给材料思考,考生自从进入高中后自己身上发生的变化,这个变化可以理解为是对新环境的适应,是对自我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的调整,是由稚嫩向成熟的变化,是成长的变化。因此可得出要学会适应的立意。从“变化”这个题目来看,重点为“变”,即突出的“变”,例如,可以写自己的变化,也可以写众人的变化。立意时,一定要积极向

46、上、乐观。由题干可知,写作体裁为记叙文,要注意选取典型的材料,详略得当;运用夹叙夹议的表达方式,可适当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名师点睛】命题作文,是近几年高考作文命题最常见的形式,所谓命题作文,就是题目已经确定,不必再自行拟题。这看似没有审题的难度,其实命题作文的针对性很强,带有明显的指向性。审题时,考生要注意这样几点:(1)要仔细分析题目本身的含义。(2)题目由哪些词语构成,它们都有怎样的含义,关系怎样。(3)命题作文的材料范围往往是个人经历与社会生活。(4)命题作文一般各种文体都可以写。但这次作文,题干要求写记叙文,因此写作时,要有具体的事件、明晰的线索,情节要曲折感人,语言要生动形象,感情要真挚浓郁。切忌乱改题目。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