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选题1.周初的统治者在咀嚼胜利果实的时候,体味到一个深刻的道理“天命靡常”,牧野之战中“前徒倒戈”的历史事实,让统治者深切感到“小民难保”。于是提出了“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这说明周初A. 儒学居于统治地位B. 出现敬天保民观念C. 盛行功利主义思想D. 神权王权紧密结合【答案】B【解析】【详解】西周统治者提出了“天命靡常”、“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可知西周初期统治者具有敬天观念,还具有了一定的重民、保民思想,故选B;儒学
2、产生于春秋时期,A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无法体现功利主义思想、神权王权紧密结合,排除CD。2.在当今保存的青铜器皿中,商代青铜器经常刻以夸张变形的兽面或原始图腾作为纹饰;周代青铜器皿则大多遵从固有的规格,在装饰上具有显著的秩序感。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 制造技术进步B. 法家思想影响C. 政治伦理规范D. 审美观念变化【答案】C【解析】【详解】周代的青铜器纹饰更多的体现了秩序和规整,而青铜器在商周时期多为礼器,商周青铜器的纹饰风格变化反映了周代政治伦理相对于商代更加规范,C正确;青铜制造技术的变化不能构成纹饰风格变化的主要原因,排除A;法家思想在西周并未出现,排除B;审美观念变化不是
3、纹饰变化的主要原因,排除D。3.孟子提出要“制民之产”,即保证授予普通人民一定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墨子提出统治者必须采取措施使“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管子也强调“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这表明当时A. 以民为本思想成为主流B. 各家思想逐渐融合C. 富民利民观念得到重视D. 政府支持农业发展【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反映了无论是儒家的孟子还是墨子和管子等其他诸子都强调民众应该获得相应的生活、生产资料,这可以说明当时富民利民的观念在当时颇受诸子重视。C正确。以民为本强调的是统治者应重视民意顺应民心,材料没有提及,A错误;材料只涉及了诸子思想的相似之处,不能体现诸子思想的融合,B错
4、误;材料的主旨是诸子提倡富民利民,无法说明政府在政策上支持重农,支持农业发展,D错误。故选C。4.秦国史书中将本国历史上接于同样兴起自关中的周,自称为“夏”,而称关东诸国为“蛮夏”,从而构建起“受命于天的秦理当继周人之业而征服蛮夏”的历史叙事,秦国这一举动A. 为兼并战争寻找历史依据B. 扩大秦国在关东的影响力C. 传播华夏认同的文化观念D. 重构历史以承继政治正统【答案】A【解析】【详解】秦人认为自己传承于周,关东诸国都是“蛮”,从而为兼并其他国家提供了历史依据,故A项符合题意;秦国此举是在为自己兼并战争寻找历史依据,而非是为了扩大影响力,排除B;由“夏”、“蛮夏”的称呼上可以看出并不是传播
5、华夏认同的文化观念,排除C项;秦人自称为“夏”,但并不能据此证明秦为政治正统,排除D项。故选A。5.下表为史记和汉书中一些文章对当时社会的一些记述。据此可知西汉时期A. 大地主势力日益强大B. 商品经济十分发达C. 土地转让交易较频繁D. 土地兼并现象严重【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相关信息可知,史记和汉书中一些文章均对当时的土地交易情况进行记载,说明当时土地转让交易十分频繁,C正确;A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汉朝的商品经济发展程度有限,B排除;材料强调的是土地之间的较易问题,D说法过于严重,排除。故选C。6.钱穆认为:封建制逐步破坏,郡县制逐步推行,自春秋至战国已然。虽封建遗形尚未全绝,
6、然终不能再兴此自景、武下逮东汉,封建名存实亡,尺土一民,皆统于中央。这说明秦汉A. 结束分封制,实施郡县制B. 开创并巩固中央集权制度C. 建立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D. 以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此自景、武下逮东汉,封建名存实亡,尺土一民,皆统于中央”可以看出,分封制被郡县制逐步取代,秦汉开创并巩固了中央集权制度,故答案为B项;从“虽封建遗形尚未全绝”来看,分封制没有真正结束,排除A项;钱穆探讨的是政治制度的变化,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排除D项。7.古代帝王将祖宗神位供奉于太庙,并选取少数王公大臣进行供奉,称为“配享”。汉代以来更是相沿成制
7、度,例如西汉裴秀、宋代司马光、清代张廷玉等皆“配享”太庙。这一做法旨在A. 强化宗法制度B. 彰显皇权权威C. 宣扬忠义理念D. 体现尊卑有序【答案】B【解析】【详解】通过配享显示了少数大臣的特殊地位,这种特殊地位来源于皇权,从而彰显了皇权的权威,故选B;少数大臣与帝王并不是统一宗族,无法体现强化宗法制度,排除A;CD是表面现象,无法体现本质,排除。故选B。8.魏晋时期,人们对悲情的音乐、诗歌情有独钟。这些文学和艺术作品满载了古人悲政、悲志、悲思、悲离等浮生若寄、韶华易逝的伤感与悲痛。这一文化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 创作主体的转变B. 儒学地位的动摇C. 佛教影响的扩大D. 社会形势的影响【
8、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满载了古人悲政、悲志、悲思、悲离等浮生若寄、韶华易逝的伤感与悲痛”并结合魏晋时期的文化可知,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动荡时期,人们生活困苦,这种心态导致了文学相对悲凉的状况,因此社会形势对文学创作起到了一定的影响。D正确;魏晋时期有文化的仍旧是上层的知识分子,不存在创作主体的变化,A错误;此时儒学仍然处于传统思想的主导地位,B错误;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宣扬来世,符合人们的心理需求,佛教才逐渐壮大起来,与材料主旨不符,C错误。故选D。9.十六国时期,北方少数民族纷纷入主中原,采取各种措施解决统治难题,如前秦统治者整顿吏治、打击豪强、尊儒重教、移民十万户入关中地区等
9、。北魏建立后,孝文帝推行俸禄制、均田制、迁都洛阳、移风易俗等改革。孝文帝的改革A. 顺应了北方民族交融的历史趋势B. 促使汉族门阀制度逐渐产生C. 削弱了少数民族政权统治基础D. 强化了关中地区的战略地位【答案】A【解析】【详解】北魏孝文帝改革在魏晋南北朝战乱纷争的年代里,有利于北方各民族的交流与融合,故选A项;在魏晋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的选官制度,这种选官方式促使汉族门阀制度逐渐产生,而不是孝文帝改革,排除B项;孝文帝改革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促使各民族的交融,促使其统治基础得到加强,而不是削弱,排除C项;在孝文帝改革中,把都城由平城即今天的山西大同,迁到了洛阳,使得洛阳的战略地位得到了加强,
10、而洛阳不属于关中地区,排除D项。【点睛】抓住关键信息“孝文帝推行俸禄制、均田制、迁都洛阳、移风易俗等改革”,联系孝文帝改革的意义分析解答。10.唐玄宗即位后,为防御吐蕃、突厥、契丹等对唐边境不断袭扰,改变了边防重镇原来以几百人为单位的小军事部署,开始部署集中指挥的庞大集团军;为缓解中央财政压力,又给予集团军节度使自行募兵权并允许其自行组织屯田以解决军粮的不足。这说明唐朝节度使A. 为民族融合创造了条件B. 是中央决策的重大进步C. 必将导致安史之乱发生D. 是特定历史环境的产物【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的意思是唐朝地方军镇的出现主要是为了抵御周边少数民族入侵,后为缓解经济压力又赋予地方节度
11、使以募兵权和屯田的权力,这说明当时唐朝的节度使出现是特殊历史环境的产物,D正确;材料与民族融合无关,A排除;唐朝最后亡于地方藩镇割据,这说明不是英明的中央决策,B排除;C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故选D。11.有学者指出,“在以农为主的中国经济中,有谁能不从事体力劳动而又有足够的闲暇来做(科举方面的)文字练习呢?这种人大多是地主,大到能靠收租维持生活的地主。于是读书人也就限制在这一个经济阶级中了。”该学者意在说明,古代中国A. 社会阶层的流动受制于经济基础B. 地主阶级完全垄断了仕途C. 科举制度削弱社会阶层的流动性D. 文化水平决定了阶级属性【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这种人大多是地主,大
12、到能靠收租维持生活的地主。于是读书人也就限制在这一个经济阶级中了”来看,古代中国的经济基础制约了社会阶层的流动。A正确;完全垄断的说法过于绝对,B排除;科举制相对于九品中正制来说,加强了社会阶层的流动,C排除;文化水平决定了阶级属性过于夸大了文化的作用,D排除。故选A。12.唐初规定:州县官市之外的交易场所均不合法。但因各地商人、城内居民所需生产和生活用品均需草市供应,因而官府对草市长期采取放任自流态度。唐末,不少地方官吏开始在草市设镇,设置官丁,并设场征税。这表明A. 商业发展推动政府调整了抑商政策B. 草市自身功能推动其官市化市镇化C. 唐中央政府实质认可了草市合法性D. 中央集权程度决定
13、商业规则执行力【答案】B【解析】【详解】由材料可知,社会需求和草市发展推动唐朝末年在草市设镇,设置官丁,说明草市自身功能推动其官市化市镇化,B正确;政府对草市放任自流,说明当时抑商政策较为松动,排除A;材料体现的是唐末地方政府的态度,无法代表中央政府对草市的态度,排除C;材料与商业规则无关,排除D。13.中国古代在都城之外通常还设立有陪都,作为都城职能有益补充。中国长期以长安、洛阳构筑东西平衡的两京制,直至唐朝;明朝则以南京、北京构筑南北平衡的两京制。这一变化反映了A. 对辽阔疆域有效管理的需要B. 非首都功能的疏散承载作用C. 政治中心东移与经济重心南移D. 大运河的修建决定了都城布局【答案
14、】C【解析】A项不符合题干主旨,故排除;依据材料“中国古代在都城之外通常还设立有陪都,作为都城职能的有益补充”可知B说法错误,故排除B;依据材料“中国长期以长安、洛阳构筑东西平衡的两京制,直至唐朝;明朝则以南京、北京构筑南北平衡的两京制”结合中国经济重心的演变情况可知C正确;D说法绝对,不合史实,故排除。点睛: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政治中心和经济重心演变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有:中国长期以长安、洛阳构筑东西平衡的两京制。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材料设置有一定干扰性,难度适中。14.唐代,儒学家韩愈激烈地批判佛学,提出对于佛教应该“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到了北宋,以程颐程颢
15、为代表的儒家学者,却基本上都“出入于老释者数十年”,对佛学进行了长期、深入的研究。这一变化A. 利于推动儒学思想趋时更新B. 反映了佛道思想更符合潮流C. 体现政府文化政策比较开明D. 表明商品经济促进观念开放【答案】A【解析】【详解】通过材料“以程颐程颢为代表的儒家学者,却基本上都出入于老释者数十年,对佛学进行了长期、深入的研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时期儒家学者研究道教和佛教思想,促进了理学的产生,A正确;B表述绝对,排除;材料叙述主旨不是政府的文化政策,排除C;材料信息与经济无关,排除D。15.陶渊明的文学地位,至宋而达于极盛。欧阳修推崇归去来兮辞为“晋文独一”。南宋思想家真德秀认为,其
16、学“正自经术中米”,乃“贫士之咏,箪筆瓢之乐也”。陶渊明历史地位的提高说明宋代A. 平民政治地位得到提升B. 让理学影响社会价值观念C. 文学审美偏向消极保守D. 政局动荡影响文学评价【答案】B【解析】【详解】宋代理学提倡人们注重自身道德修养的提升,追求“理”,辞官归隐的陶渊明成了不畏强权、洁身自好的典范,因此其在宋代地位提高,故B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平民的政治地位,故排除A;陶渊明的作品不是消极保守的,故排除C;对陶渊明的推崇是由于理学的影响,而不是政局的影响,故排除D。16.北宋初年,市舶司的长官多由知州兼任。1080年,改设提举市舶司,其职责是“掌蕃货海舶征榷贸易之事,以来远人,通远物。
17、”南宋在通商口岸创办外商招待所,并对外国商人和商船采取保护措施。这可以说明A. 海外贸易对两宋政权的重要性B. 两宋政府大力奖励海外贸易C. 两宋统治者外交观念的变化D. 经济重心南移促进对外贸易发展【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北宋时期设置专门的市舶司来管理对外贸易,到南宋又在通商口岸创办外商招待所,并对外国商人和商船采取保护措施,由此可以看出两宋时期对对外贸易的重视,说明海外贸易对两宋政权的重要性,故A项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政府对海外贸易的奖励,故B项排除;从材料中无法得出两宋统治者的外交观念,故C项排除;材料无法表明经济重心南移对外贸易发展的作用,故D项排除。故选A。1
18、7.宋朝三司与宰相的职权关系颇为复杂,一方面三司作为宰相领导下的中央财务职官系统,在财务行政中须报请宰相决策,另一方面,三司又可通过多种渠道,不经宰相而直接奉圣旨行事。三司在政务运行中的地位表明A. 政出多门使决策的效率降低B. 中枢机构职能划分得以理顺C. 君主力图强化对政务掌控D. 官僚机构人浮于事现象严重【答案】C【解析】【详解】三司“在财务行政中须报请宰相决策又可通过多种渠道,不经宰相而直接奉圣旨行事”,可知三司的运行表明君主力图强化对政务的掌控,加强君权,C正确;直接奉旨行事有利于决策效率的提高,排除A;三司在财务行政中须报请宰相决策,但是又可以直接奉旨行事,这说明当时中枢机构职能划
19、分并不明确,排除B;D与题无关,排除。18.元代行省所掌行政、财赋、军事、刑名等庶政,采用圆署会议和专官提调相结合的方式处理。圆署会议即行省官员集体参与的会议,圆议结果要以与议者押署的形式成为某种定议。行省的军事权专门由佩金虎符的丞相、平章等官提调,钱谷财赋也由朝廷指定的一二名官员掌管。其他官员一般不得随意干预。这段材料主要表明A. 行省权力大而不专B. 中央加强对地方的军事统治C. 行省所握权柄颇重D.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元代的行省所掌握的权力比较大,如行政、财赋、军事、刑名等各种庶政,但是其军事权却为“佩金虎符的丞相、平章等官”所掌管,其财
20、政权也为“由朝廷指定的一二名官员”所掌管,并且“其他官员一般不得随意干预”,由此可知元代行省的权力大但是并不专,受到节制,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行省权力虽大但受到节制,“大而不专”,这涉及到军事、财赋等诸多方面,并非仅强调中央加强对地方的军事统治;C选项错误,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元代行省权力虽大但并不集中,不能得出其“权柄颇重”的结论;D选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清朝雍正帝设立军机处标志着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19.如表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表明当时元朝A. 巩固了大一统国家B. 注意发挥汉族地主作用C. 实行四民平等政策D. 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答案】B
21、【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数据可知,元朝时期官吏主要是以汉人为主,说明元朝注重发挥汉族地主的作用,B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元朝中期吏部统计,与巩固大一统国家没有直接关系,无法得出巩固了大一统国家的结论,A项错误;根据所学可知,元朝存在严格的民族歧视问题,并且材料中吏部统计无法看出四民平等的政策,C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了元朝中期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的任职统计,没有涉及南北经济文化交流,D项错误。20.据史料记载,海禁下的明代走私现象远超前代,既有民间百姓的走私活动又有外交使节和沿海兵勇利用官方便利的走私行为,该现象说明A. 明朝手工业品受到海外青睐B. 利润丰厚令人们铤而走险C. 封建制
22、度衰落腐败领域延伸D. 政策失当致商业行为变异【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反映了明代实行海禁政策,导致民间和官方走私现象严重,说明政策失当致商业行为变异,D正确;材料没有反映明朝手工业品受到海外青睐的信息,排除A;材料强调的是明朝海禁政策带来的消极影响,不能说明利润丰厚令人们铤而走险,排除B;材料强调的是明朝海禁政策带来的消极影响,不能说明封建制度衰落腐败,排除C。21.明朝初年,以钱、钞为法定的流通手段。英宗即位之后,“朝野率皆用银,其小者乃用钱,惟折官俸用钞,钞壅不行”。至嘉靖时,“钞久不行,钱亦大壅,益专用银矣”。万历年间,白银的流通量日益扩大。这一变化产生的主要因素是A.
23、商品经济的发展B. 一条鞭法的实施C. 海外贸易的促进D. 新航路的开辟【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反映了明代白银逐渐成为主要流通货币,结合所学可知,这主要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故A项正确;B项只是明代的一项改革,不是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的主要原因,排除B项;明代实行海禁政策,因此海外贸易和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较小,故CD项错误。22.据太祖实录记载,1385年,明太祖考核了天下布政使司、按察司及府、州、县官员共4117人的政绩,其中擢升者435人,复职者2897人,黜降者471人,罪罚者171人,免职者143人。由此可知,明初A. 重视对地方的掌控B. 地方行政机构不断膨胀C. 监察制度比较成
24、熟D. 官员腐败情况比较严重【答案】A【解析】【详解】明太祖对数千名地方官员进行考核、擢升、黜降等做法,体现了明朝初年国家重视对地方的掌控,A项正确;明太祖并未扩充地方官僚队伍,没有使地方行政机构“不断膨胀”,B项错误;“监察制度”成熟和官员腐败情况严重在材料中均没有体现,CD两项错误。23.热河以北,清初并无汉人,到乾隆四十九年,汉民增加到五十五万人,到道光五年,增加八十八万人,长城沿边已经形成蒙汉杂处的半农半牧区,甚至出现了“开垦地亩较多,牧场较少”的新格局。这一-变化反映了清代A. 精耕细作农业传播到边疆B. 民族融合出现不断加强的趋势C. 经济重心呈现北移的趋势D. 传统的游牧经济开始
25、出现衰败【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指出,长城沿边地区汉民的数量从无到不断增加.到形成蒙汉杂处,经济上形成了半农半牧区.甚至出现了“开垦地亩较多.牧场较少”的新格局,这反映了蒙汉民族之间的人口融合、经济融合,故选B项;精耕细作农业在清朝之前就已经传播到边疆.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经济重心是否北移的问题,排除C项;北方边疆出现农业经济,并不能反映传统游牧经济衰败,排除D项。故选B。24.康熙皇帝曾说:“凡为臣子必须才德兼全,若有才无德,不如有德无才也。”而雍正皇帝则说:“朕用人原只论才技,从不拘限成例。”这表明A. 德才兼备成为选官共识B. 皇帝喜好决定政局兴衰C. 皇权加强日益达到顶峰D.
26、统治需要影响官员选拔【答案】D【解析】【详解】据材料“凡为臣子必须才德兼全”“朕用人原只论才技,从不拘限成例”可知,康熙和雍正帝强调不同的用人标准,表明统治需要影响官员选拔,故D选项正确;A选项不符合材料“若有才无德,不如有德无才也”,故A选项错误;皇帝喜好不能决定政局兴衰,故B选项错误;皇权加强达到顶峰是军机处的建立,故C选项错误。二、非选择题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诸藩志卷上列举了15处(涉及数十个国家和地区)中国商人前往贸易时所贩售商品,瓷器所有15处皆有销售,丝织品为12处,仅居其后,其次是金、酒、银、铁、米、糖、漆器,香药商品除檀香为3处外,都为12处。宋朝允许本国商人
27、出海贸易,包恢在敝帚稿略卷一中称:“贩海之商无非豪富之民,江淮闽浙处处有之。”宋代早期中国帆船更喜欢在马六甲海峡与印度商人交易,后期中国船也乐意到印度的港口与阿拉伯人交易。13世纪及此前很长时期,阿拉伯海、印度洋和南中国海已形成三个有连锁关系的海上贸易圈(同时也是地理区域和文化区域),在这个贸易体系中,南海地区是最重要的中心,其中的中国是推动贸易发展最主要的力量,东南亚是联系这一区域贸易的最重要枢纽,因此我们可以称这一贸易体系为南海贸易体系。摘编自黄纯艳论宋代南海贸易体系的形成材料二 据统计,在1721年至1740年,英国人用来购买中国货物的货款,94.9%是以金银币偿付冲抵,真正以货易货的份
28、额很小。入华白银的最大来源地是美洲,秘鲁和墨西哥两地的银产量在16世纪时占世界产银总量的73%,17世纪占87.1%,18世纪占89.5%。到18世纪末,长期的过度开采使美洲银矿日渐枯竭。1831年英国东印度公司驻华委员会发现:“广州银元奇缺,这是近几年来从中国运出白银而又没有相应银元流入这个国家的必然结果”因为拿不出较多白银来和中国进行交换,到19世纪20年代,几乎所有先前与中国有传统贸易的欧洲大陆国家(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法国、普鲁士、瑞士、瑞典等)都淡出了中国市场。摘编自郭卫东印度棉花:鸦片战争之前外域原料的规模化入华(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南海贸易体系”的形成原因和特征。(
29、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18世纪末19世纪初“南海贸易体系”的发展状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状况出现的原因。【答案】(1)原因:汉唐以来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唐宋时期农耕经济的繁荣;经济重心逐步南移;航海和造船技术的进步;统治者重视发展海外贸易;沿海居民以海为生,积极发展海外贸易;南海诸国相对落后,愿意与中国开展经济文化交流;特征:贸易体系以中国为主导;商品结构以中国的瓷器、丝绸等手工业品为主,其他地区性资源商品为辅;以中国、阿拉伯和印度商人为主要贸易力量;海外市场广阔,多个贸易圈相连。(2)状况:日益萎缩,逐步瓦解原因:清王朝固守传统农耕经济,综合实力逐渐下降;清王朝推行“闭关锁国”政策,主
30、动脱离海外市场;新航路开辟以来,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逐渐形成,冲击着传统的南海贸易体系;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西方加紧扩张,东方日益从属于西方。【解析】(1)原因:根据材料“卷上列举了15处(涉及数十个国家和地区)中国商人前往贸易时所贩售商品”“瓷器所有15处皆有销售,丝织品为12处,仅居其后,其次是金、酒、银、铁、米、糖、漆器,香药商品除檀香为3处外都为12处”“宋朝允许本国商人出海贸易”“其中的中国是推动贸易发展最主要的力量”并结合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宋朝经济重心转移、造船技术进步的史实回答;特征:根据中国的主导地位、商品结构、主要贸易力量、市场等角度分析。(2)状况:根据“几乎所有先前与
31、中国有传统贸易的欧洲大陆国家(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法国、普鲁士、瑞士、瑞典等)都淡出了中国市场”概括得出;原因:可分别从中外两方面分析,中国方面可从国力下降、对外政策方面回答,外国方面可从新航路开辟、工业革命角度总结。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从中华文明的特性来看,中华文明虽然源头各异,但都起源于农耕文明。由于对待的生产对象很快从动物转向了植物,所以中华文明从骨子里少了一丝血腥,多了一份宽容,很少有文明霸权意识和侵略特性,中华文明无论是儒、道、释都不专横,都以宽容为特性,提倡“和而不同”。即使在把道家奉为正统,以老子为虚拟祖先的唐朝,儒家和佛教的发展也是迅速的。在中国现实中,往往一
32、座山上既有道观,又有寺庙,还有孔庙,而且个个香火旺盛,无不干扰,而考古发掘中出土的许多文物经常具有两种甚至三种文化的特征:正是中华文明这种宽容的特性,使得它在对待外来文明时不会极度排斥,而是可以慢慢接受,与之共同相处。摘编自中华文明的特点和原因小论提取材料中的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答案】评分说明:本题实行按层次给分的原则,下面列出三个等级的赋分及主要标准,供阅卷教师参考。评卷要做到体现命题者的命题意图和保护学生的多祥思维相结合,重点考查学生对中华文明特点的深度分析和综合把握,论证要明晰,要有宽度和深度,史中见识。示例一:中华文明具
33、有和平性与包容性的特点。.中华文明在与其他文明的交往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明对话方式;其精髓就是和平性与包容性。自秦汉以来,汉族与匈奴、突厥、契丹、女真、蒙古、满族等少数民族之间的战争,主要是基于保护农业生产和捍卫边疆的需要,通常是外族政权被打垮之后,在与中华文明的交往中逐步被同化,成为中华文明的一部分。中华文明善于在承认其他文明的前提下加强对话和交流。例如,从两汉之际开始传入中国的佛教,唐代己融入中国的社会与文化。中华文明正是依赖这种和平与包容的文明对话模式,取长补短,发展壮大,延绵几千年不断。示例二:中华文明具有宽容性和开放性的特点。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春秋战国时期各家学派著书立说,纷纷提出
34、治国济世的主张,儒墨道法等各学派互相诘难、批驳,形成“诸子百家”的局面;同时,各家彼此吸收、融合,逐步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这种做法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宽容性。作为中华文明主流的儒家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不断吸收借鉴其他思想文化,如隋朝时期儒学家提出“三教合-”的主张,充分体现了儒学对佛道两教的包容。北宋时,儒家学者又冲破汉唐儒学的束缚,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一“理学”,使儒家思想进一步思辨化与哲学化。中华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兼容并包,具有开放性,丰富了自身的内涵,不断焕发新的活力。【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正是中华文明这种宽容的特性,使得它在对待外来文明时
35、不会极度排斥,而是可以慢慢接受,与之共同相处”可以得出观点:中华文明具有和平性与包容性的特点。论证过程可以结合材料中提到的“所以中华文明从骨子里少了一丝血腥,多了一份宽容,很少有文明霸权意识和侵略特性”,列举史实自秦汉以来,汉族与匈奴、突厥、契丹、女真、蒙古、满族等少数民族之间的战争,主要是基于保护农业生产和捍卫边疆的需要,通常是外族政权被打垮之后,在与中华文明的交往中逐步被同化,成为中华文明的一部分。也可以列举古代思想的融合,如中华文明善于在承认其他文明的前提下加强对话和交流。例如,从两汉之际开始传入中国的佛教,唐代己融入中国的社会与文化。最后对论证过程进行总结升华,得出结论:中华文明正是依
36、赖这种和平与包容的文明对话模式,取长补短,发展壮大,延绵几千年不断。27.材料 宋代铜钱铸造量为历代之最,但民间常出现无钱可用的“钱荒”现象。铜钱的大量外流使北宋朝廷以严厉的刑罚展开“钱禁,即严禁铜钱外流及毁钱铸器,但收效不大。王安石变法后,解除了“钱禁”.他认为,开放“钱禁”有利于物资流入;以此“理财”而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王安石废除“钱禁”后,铜钱毫无阻碍地外流,毁钱铸器的现象更为严重.“钱荒”现象更趋严重,百姓售出自己的大部分产品,仍不足以缴纳官府的免役钱。至宋仁宗年间,宋廷恢复了“钱禁”法令.据汪圣铎两宋货币史整理(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北宋出现“钱荒”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安石解除“钱禁”失败的历史教训。【答案】(1)铜钱大量外流;民间熔钱铸器严重;商品经济发展,货币需求量增加;铜产量跟不上需求等。(2)对改革复杂性认识不足;缺少配套措施;经济思想不符合经济发展水平的实际等。【解析】【详解】(1)根据“铜钱的大量外流”、“严禁铜钱外流及毁钱铸器”并结合所学可知,北宋出现钱荒主要和铜钱外流、民间熔钱铸器、商品经济发展、货币需求量增加以及铜产量不足等有关。(2)根据“铜钱毫无阻碍地外流,毁钱铸器的现象更为严重”并结合所学可知王安石解除“钱禁”带来的历史教训主要是对改革的复杂性认识不足,缺少配套措施,经济思想不符合经济发展水平的实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