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福建省龙海第二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初测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下表是关于先秦时期天命观念的一些历史叙述,据此能够反映出 ( ) 主要记述引文出处“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礼记 表记“天裴忱辞,其考我民。”尚书 大诰“夫民,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左传A敬天保民的民本思想已萌发B古代神权和王权的紧密结合C天命神权下人文精神的发展D古人对天的认知已趋于理性2商朝时,人们把王畿之外的臣属之地通称为“方国”,即使殷之西北(今山西中部、陕西北部、晋陕高原)亦被称为“鬼方”;而到了战国时期,南方的荆州与扬州却被纳入了“九州”的概念。这种变
2、化表明 战国时期( )A中央集权制度业已出现B中原地区丧失核心地位C已有天下一统整体观念D江南地区成为政治中心3由于姬姓子弟的封国有内(王畿)有外(边陲),而且又占了诸侯国的70%以上,周公制订了周礼,在遍布全国的姬姓子弟中推广执行,其他诸侯国自然也不能独外。这一做法A强化了周王的绝对权威B促进了周文化的传播C直接推动了儒学的形成D加强了周朝中央集权4周公平定三监之乱后,调整分封策略,并采取了新办法安置旧殷势力。如卫康叔受封于殷都旧地,他领有的七个殷人氏族大多是原住民;魯侯伯禽领有的六个殷人氏族,则是随伯愈受封迁过去的。这反映了分封制( )A结合地缘与血缘加强国家管理B巩固了贵族的世袭特权C实
3、现了天子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重视对边远地区的开发5据国语晋语九记述,晋国范氏、中行氏不体恤百姓,在与赵氏斗争中失利,其子孙流落到齐国,变为在田间耕作的农夫。后来,流落到齐国的子孙,学文习武后有一技之长和有功业者又被授官。这主要表明春秋战国时期( )A传统的宗法制走向崩溃B世袭任官制度遭到了冲击C诸侯争霸斗争异常激烈D各诸侯国官制均发生质变6下表是春秋战国时期平民任官统计表,它反映了( )年代(公元前)已知任官人数平民出身人数平民出身所占百分比7726331302922632543223572654246416349304633447741533432211206756A分封制度的崩溃B推举制度的
4、成效C社会阶层的变动D科举制度的影响7商鞅在推行新法的过程中,实行“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的治国政策,以取代“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传统治国政策。这表明( )A商鞅治国立足普通民众利益B郡县制取代分封制C秦国治国逐渐弃礼取法D商鞅治国追求平等8下表为春秋战国时期有关农业的一些记述。据此可知当时( )著作内容国语深耕而疾耰(平整土地)之,以待时雨庄子深其耕而熟耰之,其禾繁以滋孟子深耕易褥(锄草)A铁犁牛耕开始出现B耕作理念比较先进C人与自然和谐相处D小农经济不断发展9某学者认为,春秋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与汉代独尊儒术之间的连缀是一种必然,诸子百家的独尊意识为百家争鸣最后走
5、上独尊的楼阁构筑了最初的阶梯,诸子百家之间的师心自用则是独尊意识的内部体现。该学者意在指出百家争鸣( )A推动了社会阶层的逐步分化B使儒家伦理被社会大众认可C隐含着专制主义的发展趋向D使法家学说成为当时的显学10战国产生了丝织品和竹简、木简,西汉有了纸张,文字的存在形式直接以手写形式出现,汉字书写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把文字的书写工作从文物形式制作工艺过程中的一个中间环节中解放了出来,成为独立的书法行为。在书写时可以追求简捷和随意,并融入书者的思想感情或个性化的东西及艺术审美的要求。材料说明了( )A文字载体的变革促进了书法发展 B中国书法开始成为有意识的创作行为C字体简化推动了文化教育的
6、传播 D科技进步推动了书法艺术的发展普及11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周国林指出:如果说秦始皇完成了孔子“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政治遗嘱的话,汉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则确认了孔子“为政以德”的治国方略。这两方面的转型意义重大,使秦汉开始的多民族国家充满发展的活力与自我调适能力。其意在说明秦汉两朝( )A具有历史奠基的作用B都以孔子思想治理国家C改变了历史发展进程D是最有发展活力的时期12太尉设置始于秦朝时期,为三公之一,但秦朝并没有人担任太尉的记录,西汉时期太尉一职也长期空缺,只在遇到重大征伐事件时才授予某人。这类现象( )A提升了太尉官职的地位B源于军事行动保密的需要C保证了丞相权力的集中D有利皇
7、权独尊地位的巩固13秦汉史学家李开元认为:“汉初之政治结构,可以理解为宫廷皇权、诸侯王国和以丞相为中心的政府所形成的三权并立的政治结构。而宫廷皇权实际上直到惠帝死后吕后当政时才真正形成。”作者在此主要强调汉初( )A社会局势动荡不安B皇权受到一定限制C官僚政治发展缓慢D王国势力十分强大14汉代,政府选官时的选举或考试,都实行分区定额。无论经济文化先进或落后的地区,都照人口比例来考选,同时郡县长官,例须避用本郡本县人。这些举措()A目的在于维系王朝统治 B使全国的经济文化发展趋向平衡C缓解了中央和地方矛盾 D改变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15汉文帝时多次训诫百官要劝课农桑,并连续下诏减轻民众负担,
8、让群臣对百姓鳏寡孤独穷乏之人举行赈贷。这些做法()A为之后的国力强盛奠定基础B使儒学成为统治思想C有利于打击地方诸侯国势力D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16西汉时,在黄河、长江、珠江三大流域相继形成了一些较大的经济区,每个经济区都有一两个经济中心,这些经济中心当时叫“都会”,主要有关中的长安,河南的洛阳,巴蜀地区的成都,岭南地区的番禺(即广州)等。这说明当时()A区域经济呈现多元化发展B经济重心开始逐渐南移C城市经济功能超过政治功能D政治需要推动经济发展17据史料记载,汉武帝时汉使已率领官方船队,携带黄金、丝绸等物品,从番禺(即今广州)出发到达了东南亚等地;公元前 1 世纪,外国的香料、金银器、奇珍异宝
9、等亦从海路运抵番禺。据此可知,当时的广州()A率先开辟海上丝绸之路 B造船技术极其高超C已经成为南方经济重心 D贸易地位十分重要18自汉武帝尊崇儒术,著名儒者世以传经为业,以提高家族威望。弘农大族杨氏,四世均以传“家学”为三公官。这说明( )A西汉的中央集权受到挑战B儒学深刻影响汉代政治走向C汉代以儒学作为选官标准D三公之位成为汉代门望标准19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在建立国家政权后,纷纷秉承传统的“华夷同族”观念,主动将本族先世祖源“续接”于以黄帝为首的中华圣王之后。这种行为客观上()A消除了民族文化的差异 B促进了对华夏文明的认同C加速了儒家思想的传播 D解释了政权建立的合法性20“魏
10、晋风度”“竹林七贤”的代表人物,是魏晋时期的文人名士,他们大都崇尚老庄之学,起清谈之风,对社会现实有着无比清醒的认识,却表现为形骸放浪、不拘小节。他们的这种行为()A主要目的是宣扬道教的核心理念 B饱含对动荡社会的不满与抗争C源于统治者宽松的国家治理政策 D表达了庶族阶层的政治诉求21魏徵主编的隋书食货志记载,北朝末期,中国河西走廊地区东罗马(3951453)金币、萨珊波斯(224651)币是官方认可的民间流通货币。后来考古学者在新疆和田与吐鲁番分别发现了东罗马金币和萨珊银币。这一考古发现()A有利于印证北朝民间货币的使用情况 B表明中欧之间的交流始于南北朝C证明隋书食货志的内容皆为信史 D可
11、印证当时中西贸易的繁盛22唐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后来发生了两种变化:一是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二是执掌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降,与决策职能相关联的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这表明()A. 三省六部制基本上已被废除 B. 政府的行政效率极大提高C. 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 D. 中书省、门下省决策权扩大23中国古代的谏官专向皇帝谏诤过失,隋唐时期他们隶属于宰相,宰相不便同皇帝直接讲话,便让他们讲,讲得好固然好,讲得不好也无妨,因为他们本来就是谏官,这是政治上的一种技术。由此看来隋唐时期的谏官()A可以杜绝君主权力的滥用 B缓和了君主和宰相之间的矛盾C增强了大臣们的监督意识 D对约束宰相权力
12、起到重要作用24据史料记载,隋唐以后科举由朝廷直接掌握,授予举子功名官职。由于在功名仕宦方面荟萃于京师庙堂而与家族门第相对分离,官僚政治由门第至上向科第至上演进。读书人及其家族能否保持显贵人家身份地位,一概以科举为转移。这可以佐证,隋唐以后()A贵族政治淡出历史舞台B官僚政治平等性日益突出C血缘贵族特权已被取缔D士人的政治沉浮比较普遍25唐代饮茶风气盛行,促使大量瓷质茶具制造,从而使瓷器在社会上普遍使用并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这表明唐朝()A市民阶层追求清新雅致的生活 B瓷器制造水平有了极大提升C社会习俗影响了手工业的发展 D百姓逐渐认识瓷器的实用性26唐文宗太和九年(835年),东川节度使冯宿
13、奏请“禁断(私人)印历日版”,因为在剑南、淮南道等地“每岁司天台未奏颁下新历,其印历已满天下,有乖敬授之道”。这说明当时()A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B藩镇割据开始出现C活字印刷较为发达 D商品流通相对活跃27唐朝在武德七年(624年)颁布了均田令,规定“以工商为业者,永业、口分田各减半,在狭乡者不授”。对此理解正确的是唐朝授田()A带有重农抑商的色彩 B有利于缓解土地兼并C因田制宜划分了土地 D彻底解决了土地问题28女子骑马的风俗在唐代流行。妇女骑马通常是“横乘”,侧身斜坐在马鞍上;而唐代女子则是“纵乘”,像男子一样骑在马背上(如图),女着男装也开始盛行。不少的陶制品展现了骑马的妇人形象。这主要体
14、现出唐代社会()A游牧文明改变道德观念B彻底摆脱儒家伦理束缚C深受丝路商旅文化影响D崇尚自由和开放的风尚29819年,唐朝刑部侍郎韩愈冒死上奏谏迎佛骨表,反对朝廷推助佛教在中原的传播。险被唐宪宗处死,宰相极力劝谏,才免了韩愈死罪,贬他到南方潮州做刺史。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佛教一度成为唐朝统治思想 B. 韩愈视复兴儒家文化为己任C. 此抗争恢复了儒家主导地位 D. 唐朝时儒家地位一直不稳固30某书法家的字“取匀衡瘦硬,追魏碑斩钉截铁势,点画爽利挺秀,骨力遒劲,结体严紧”,“如辕门列兵,森然环卫”,“自名一家”。该书法家的代表性作品为( ) A B C D二、非选择题(第31题18分,
15、第32题22分,共40分)31(18分)在中国古代,“家”(家族、宗族)与“国”(国家政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西周春秋时期,社会上层即贵族层、统治者层皆按宗法制组成父家长制集体大家庭。这种大家庭是一个血缘亲属关系复杂、人数众多、组织庞大的宗族集团。宗族集团或异财,或共财,或异财共财相结合。虽然在宗族组织中,有时又分成若干分支家庭,甚至小家庭,但这些个别家庭在社会与政治、经济活动中均不具有独立性格,而是被埋没在宗族体系之中。 摘编自张金光 商鞅变法后秦的家庭制度材料二秦汉时期,产生于春秋战国的那些家庭历史特质得到了进一步确认、 整合和普遍化,成为两千年中持续保持的
16、强固传统。夫妇与未婚子女组成的核心家庭、夫妇同一个已婚子女组成的直系家庭,成为中国历史上主要的家庭形式。张国刚 中国家庭史材料三 秦汉中国能够熔铸为坚实的整体, 乃是基于文化、政治、经济各项的“软实力”。两宋学者组织的儒学,可以说是汉代以来规模宏大、海纳百川的文化传承,此时结晶而成的一套严整的思想体系。 摘自许绰云 说中国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请回答:(1) 根据材料一,概括西周、春秋时期家庭的主要特点。(4分)(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汉时期个体家庭大量涌现并成为主要形式的政治和经济原因。(8分)(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中的“软实力”主要指什么? (6 分)32(
17、22分)古丝绸之路是中外文明交汇的重要通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唐初之时胡风盛行,有一种被称为胡瓶的银带把壶沿丝路传入中原,这便是唐三彩凤首壶的原型,银带把壶有“萨珊(波斯王朝)式”和“粟特(西域古国)式”之分。唐三彩凤首壶在继承“粟特式胡瓶”长颈、扁腹、圈足、单柄特征的基础上,将凤鸟的头部雕塑成具有三维空间特征的立体造型,使得凤首壶多了几分传统意韵,更重要的是,这从整体上改变了壶的形制结构,使之成为一种新的器形,凤首壶腹部两面堆贴纹饰、有弯弓骑射的人物,有翩斑起舞的凤凰,所饰纹样明显汲取了本土化的艺术元素。隋唐以来,凤乌纹摆脱了原始迷信和宗教思想的限制,在各种工艺品上展翅鸣舞,是这一
18、时代审美特征的显现。考古发现的宋代凤首壶主要分布于广东和福建,安徽、江西等地也有零星发现。广州是宋代最早设立市舶司的对外贸易港口。为满足陶瓷外销的市场需求,广州西村窑应运而生,生产的凤首壶数量较多,多远销海外,西村窑是北宋时期一个以生产外销瓷为主的大规模的民间窑场,被称为“仿造各地名窑产品的工场”。摘自罗佳唐宋陶瓷凤首壶所见丝绸之路艺术交流材料二 丝绸之路沿线的敦煌、吐鲁番、楼兰、尼雅、焉者、库车、和田、穆格山等地都发现过不少各种语言文字书写的文书材料,前人已经利用其中的资料来研究丝绸之路的某些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其中尤其以姜伯勤软煌吐鲁番文书与丝拥之路为集大成之作。但丝绸之路沿线仍然在不
19、断出土新的文书,而国内学人关注不够的西域各种胡语资料中,也有很多是研究丝绸之路的重要材料。出土文献提供了有关丝绸之路交通路线的直接记录,如隋代裴矩的西城图记,唐朝贾耽的皇华四达记等。如果我们把出土文缺整理一下、可以勾勒出一条详细而贯通的“丝绸之路”。摘自荣新江出土文献所见丝绸之路概说请回答:(1) 根据材料一关于凤首壶的论述,概括指出唐朝的时代风格。说明宋代凤首壶产销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16分)(2) 据材料二,指出作为一个古丝绸之路的研究者,应该具有哪些技能和素质。(6分)高三历史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5:CCBAB 6-10:CCBCA 1
20、1-15:ADBAA16-20:DDBBB 21-25:DCBDC 26-30:DADBA二、非选择题(第31题18分,第32题22分,共40分)31、(1)主要特点:人数众多,集体大家庭;按照宗法血缘关系组成,父系家长制,浓厚的等级色彩和明确的政治隶属关系;分支家庭、小家庭在政治经济活动中不具有独立性。(4分)(任答两点即可得4分)(2)经济:铁犁牛耕的使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4分)政治:“重农抑商”政策的推行;国家的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4分)(3)文化:形成儒家思想为核心的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政治:创建中央集权制度;经济:形成广泛运用铁器与牛耕的灌溉农业(或小农经济自然经济农耕经济)。(6 分)32、(1)风格:开放包容;富于创新;豪放大气。(6分。如答手工业工艺先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等也可酌情给分)变化:主要分布于南方;海上出口活跃。(4分)原因:经济重心的南移;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政府的推动;陶瓷工艺的发展等。(6分)(任答三点即可得6分)(2)熟悉考古学,熟悉各族语言文字;多种途径收集资料,了解前代有关研究成果及文献史料;善于研究等。(6分。或具有相应的知识储备;能够掌握一定的现代科技作为研究的辅助手段等。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