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六国论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1、简介作者以及写作背景,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 。2、整体感知课文 3、研习第一、二自然段,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六王毕,四海一”,阿房宫赋里,杜牧用此六字概括了秦灭六国、一统天下的历史进程。也许因为秦王朝过于短促,历二代便骤然灭亡,故后人总爱在秦的暴灭上作文章,而忽视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秦为什么能够以少胜多,以小胜大?或,六国何以由强趋弱,转胜为败?历史学家语焉不详,文学家往往指斥不当。 贾谊过秦论主要指责秦之过,对秦的胜利(六国的灭亡)之因也作了简要剖析:六国 “争割地而奉秦”,使秦国“有余力
2、而制其弊”;秦国“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横而斗诸侯”。这种剖析顾及斗争的双方,是辨证的;但分析不尽准确,因为并非这六个国家都争着割地奉秦。 历史的年轮又增加了一千二百余年,北宋策论大师苏洵注目了这个历史课题,于是有了六国论。 六国论是历史上第一篇“不鞭强秦之暴行,而剖六国之痼疾”的文章,所以它具有历史的严肃性;它分析了忍辱求和、赂敌为安的悲剧结局,乃是有感而发,它具有现实批判的针对性;它不足600字,言简意赅,机锋雄辩,又有很强的文学性。“三性”合一,使得本文兼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 二、解题 1、作者简介: 苏洵,字明允,自号老泉,眉州眉山(现在的四川眉山县)人,北宋著名散
3、文家。据说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刻苦努力,下笔顷刻数千言。宋仁宗嘉祐元年他和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到了都城汴京(河南开封)。当时任翰林学士的欧阳修,把苏洵的篇文章(几策二篇、权书十篇、衡论十篇)推荐给朝廷。宰相韩琦也推荐他作官,一时名扬京师。后来苏洵把文章汇编成集就叫做嘉祐集。 苏洵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明快酣畅,纵横捭阖,雄奇遒劲,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他三人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著有嘉祐集,本文选自嘉祐集权书。权书都是评论政治和历史的,本文是其中的第8篇。 2、时代背景: 宋朝是我国历
4、史上比较软弱的一个王朝。宋太宗以后,国势就渐渐衰弱。宋朝初年,北边已经有敌国契丹,宋仁宗时,西边又出现了敌国西夏。宋朝受着这两个国家的威胁和侵犯,却不敢对他们进行坚决的抵抗,只想用屈服妥协的办法,向他们纳银输绢换取和平。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一四年),与契丹(后来称辽)缔结澶渊之盟,宋朝答应每年给契丹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宋仁宗庆历二年(公元一四二年),契丹派使者到宋朝要求割给他们晋阳(现在山西省太原市)和瓦桥(在河北省雄县易水上)以南十县的土地,结果定盟由宋朝每年给契丹增加白银十万两,绢十万匹。庆历三年,西夏向宋朝上书请和,宋朝每年赠给西夏白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宋朝这样一再向敌人屈
5、服妥协,结果增加了敌人的财富,削弱了自己的力量,带来无穷的后患,而实际上并不能换得和平。 三、整体感知课文,研习第一段 1:研习课文第一段 (1).学生自读第一段,注意字音 注意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 非兵不利:兵器,名词 或曰:有的人 六国互丧:交替,一个接一个地。 率贿秦耶:一概,全都,副词。 盖失强援:承接上文,表示对原因的解释,副词。 (2)句式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故曰弊在赂秦也。 .也。 表判断,固定用法,古文中称为判断句。 2:理清思路,引导学生背诵第一自然段 (1) 提问:六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作者如何提出论点的?这种方式有何好处? 学生讨论,老师点拨 明确:“弊
6、在赂秦”是六国灭亡的原因。 作者排除“兵”“战”原因,归结到“赂”字上。 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总贯全篇。 (2) 提问:明确中心论点后,作者从哪两个方面加以论述的? 明确:一是从贿秦的国家说-贿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二是从不贿秦的国家说-不贿者以贿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3) 师生共同明确思路,试背第一段。 作者先明确中心论点,然后从两个方面加以论述,最后明确观点。 -赂秦力亏 课件:弊在赂秦 故曰:弊在“赂” 不贿者以赂者丧 (4) 学生齐背第一段。 3:研习第二自然段 (1)学生齐读第二自然段,注意字音 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暴霜露 p 暴秦之欲无厌 bo 胜负之数 sh 数吕师孟
7、叔侄sh (2)学生参照注解自译第二段 注意下列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 a. 其实百倍:他的实际数量。是两个单音节词,不同于现代汉语的“其实”。 b. 固不在战矣:本来、当然,副词。 c. 思厥先祖父:泛指祖辈、父辈。不同于现代汉语的“祖父”, 是两个单音节词 d. 固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确定,断定。e. 理固宜然;助动词,应该。 (3).理清思路,引导学生背诵第二段。 a.提问:这一段中作者从哪几方面六国破灭的原因?分几层意思?怎样论述? 分组讨论。讨论后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 明确:作者紧承第一分论点“贿秦而力亏,破灭之道”去论述六国破灭的原因,分三层意思,运用对比的方法论证。 板书
8、具体论证过程。 1、“得”与“亡”的对比 2、“难”与“易”的对比 ;“有限”与“无厌”的对比 3、引古人名言印证。 b.学生顺思路试背第二自然段。 c.学生齐背第二自然段。 四课堂练习。 背诵第二段,完成下列题目。 1、作者运用对比手法,先将“以攻取之外”和“战胜而得者”相比,又用“诸侯之所亡”和“战败而亡者”相比,得出“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的结论。 2、接着又用两个对比,即先祖父的“暴霜露,斩荆棘”与子孙的“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相比;诸侯为“一夕安寝”而“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与秦国的态度“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形成鲜明对比,从而得出结论“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五、课堂小结 本篇课文开门见山提出了中心论点,又列出两个分论点从两个方面辅助中心论点。第二段从秦的土地来源,点明“赂秦”的危害,只能换“一夕安寝”“尤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有力论证了“贿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六、布置作业 1、熟背第一、二自然段。 2、预习三、四、五自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