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微专题一微专题二专题二 世界的气温和降水考情分析 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个主要组成要素,在近几年的全国高考命题中出现频次较高,既有气温和降水的特征描述,也有成因、分布规律等知识的考查。多以等值线为切入点,结合区域图考查学生读图析图能力,选择题和综合题并重。微专题一微专题二微专题一 气温核 心 突 破1.陆地气温的变化最高气温出现时间最低气温出现时间差值变化差异日变化约_时_前后日较差内陆地区日较差_,沿海地区日较差_年变化北半球7月北半球_月年较差内陆地区年较差大,沿海地区年较差小南半球1月南半球_月14日出较大较小17微专题一微专题二2.气温的水平分布规律微专题一微专题二 年温线特征气温分布规
2、律影响因素全球等温线大致与_平行无论7月还是1月,气温都是从低纬向两极_太阳辐射(纬度因素)北半球等温线较曲折(如上图)。1月大陆上的等温线向_(低纬)凸出,海洋上则向_(高纬)凸出;7月正好相反在同一纬度上,冬季大陆比海洋_,夏季大陆比海洋_海陆分布(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南半球 等温线较平直(如上图)同一纬度,气温差别小海陆分布(海洋面积广阔)同纬度地带气温比同纬度低,等温线向_凸出高原、山地的气温较_,平原的气温较_地形(地势高低)气温比同纬度高,等温线向_凸出寒流经过气温_;暖流经过气温_洋流纬线递减北低纬冷低高降低升高高纬热南微专题一微专题二【温馨提示】7月份世界上最热的地方是20N30
3、N大陆上的沙漠地区;1月份,西伯利亚形成北半球的寒冷中心。世界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冰雪覆盖的南极大陆上。微专题一微专题二3.等温线分布图的判读(常考的类图像之九)等温线图是等值线图中最重要的类型之一,具有等值线的一般特征,但也有其特殊的地方。(1)等温线数值的判读弯曲状况:主要看等温线弯曲的方向,若向数值大的方向弯曲,其中间区域数值低;反之,数值高。即“凸高值低,凸低值高”。闭合状况:“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微专题一微专题二(2)等温线走向及其影响因素等温线走向影响因素等温线与纬线方向基本一致太阳辐射或纬度因素等温线大致与海岸线平行海陆分布或海洋影响程度不同等温线与等高线平行或与山脉走向平行地形
4、、地势等温线闭合山峰(低温)、盆地(高温)、城市热岛效应(高温)微专题一微专题二【即时突破】1.下图为我国某地区1月、7月等温线图。读图,回答(1)(3)题。微专题一微专题二(1)造成甲、乙两地1月等温线闭合且数值低于周边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B.地形C.人为因素D.距海远近(2)影响7月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地形B.地形、海陆差异C.人为因素、海陆差异D.纬度位置、人为因素(3)下列四组地方,气温年较差相差最大的是()A.甲地、黄河口附近B.石家庄附近、黄海沿海C.丙地、乙地D.甲地、丁地微专题一微专题二解析第(1)题,山东半岛和济南南侧的山地丘陵,是影响气温的主要因
5、素。这里地势高,所以气温低于周边地区,成为闭合的等温线。第(2)题,从图形上可以看出,7月份的等温线和纬度关系不大;人为因素影响气温只存在于局部地区。黄土高原和山东山地丘陵的气温明显偏低,是地势地形影响的结果;山东半岛东端的等温线和海岸大致平行,是海陆热力状况差异的作用。第(3)题,甲地和黄河口的冬季和夏季气温都相近,故气温年较差小。石家庄附近冬季和夏季温差大,而黄海沿岸的冬季和夏季温差小,故气温年较差大。因为甲乙同样是山地,冬夏季都是低温中心,它们分别和丁、丙的气温年较差都较小。从图形上的等温线也可以证实这一点。答案(1)B(2)B(3)B微专题一微专题二(3)等温线的弯曲及其影响因素海陆与
6、季节:冬季,陆地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弯曲,海洋上的等温线向高纬弯曲;夏季,陆地等温线向高纬弯曲,海洋等温线向低纬弯曲。也可以概括为:一(月)陆(向)南(弯曲),七(月)陆(向)北(弯曲)。地形:若等温线穿过山脉或高地时,等温线凸向气温高的地区;等温线穿过河谷或低地时,等温线凸向气温低的地区。洋流:洋流流向和等温线的凸出方向相同,等温线由高值向低值方向(向高纬)凸出的为暖流,等温线由低值向高值方向(向低纬)凸出的为寒流。微专题一微专题二【即时突破】2.下图中的阴影部分代表大陆,另一部分代表海洋,图中等值线表示()A.南半球7月等温线 B.南半球1月等温线C.北半球7月等温线 D.北半球1月等温线微专
7、题一微专题二解析据等温线递减方向可知,图中等温线的数值向南递减,这表明该图表示南半球;阴影部分代表大陆,此时大陆等温线向低纬凸出,这表明陆地气温相对较低,应为南半球的冬季即7月份。答案 A微专题一微专题二(4)等温线的疏密及其影响因素等温线的疏密反映温差的大小,等温线密集,温差较大;等温线稀疏,温差较小。冬季等温线密集,夏季等温线稀疏。因为冬季各地温差较夏季大。温带地区等温线密集,热带地区等温线稀疏。因为温带地区的气温差异大于终年高温的热带地区。陆地等温线密集,海洋等温线稀疏。因为陆地表面形态复杂,海洋表面性质单一且热容量大,所以陆地的温差大于海洋。寒暖流交汇处等温线密集,锋面天气系统中锋线附
8、近等温线密集,因为冷暖差别大。平原、高原面上等温线稀疏,山地和高原边缘地区的等温线比较密集。微专题一微专题二对 接 高 考命题角度一 等温线分布状况判断1.(2013山东文综,5)气温的日变化一般表现为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日某时刻的等温线分布,该日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读图完成下题。微专题一微专题二下列时刻中,最有可能出现该等温线分布状况的是()A.6时 B.9时 C.12时 D.14时解析图中等温线与纬线平行,说明海陆的气温差异非常小。而出现气温差异非常小的时刻应该是太阳升起后的一段时间,陆地上空气温与海洋上空气温基本相同,所以最可能的时
9、间应该是9时。故选B项。答案 B微专题一微专题二命题角度二 两地气温差异比较2.2015新课标,37(1),8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多年冻土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夏季融化、冬季冻结的活动层,下层为多年冻结层。我国的多年冻土主要分布于东北高纬地区和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东北高纬地区多年冻土南界的年平均气温在11,青藏高原多年冻土下界的年平均气温约3.52。多年冻土的活动层反复冻融及冬季不完全冻结,会危及铁路路基。图a示意青藏铁路格拉段及沿线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其中西大滩至安多为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微专题一微专题二分析青藏高原形成多年冻土的年平均气温比东北高纬地区低的原因。(8分)微专题一微专题
10、二解析本题考查冻土的成因。结合材料中多年冻土的介绍,可从青藏高原太阳辐射强、气温年较差小的特点回答。答案青藏高原纬度低,海拔高,太阳辐射强;(东北高纬地区年平均气温低于11,可以形成多年冻土。)青藏高原气温年较差小,当年平均气温同为11时,冬季气温高,冻结厚度薄,夏季全部融化,不能形成多年冻土。微专题一微专题二命题角度三 气温影响因素的分析3.2013课标,36(1)、(2),1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居住在成都的小明和小亮在“寻找最佳避寒地”的课外研究中发现,有“百里钢城”之称的攀枝花1月平均气温达13.6(昆明为7.7,成都为5.5),是长江流域冬季的“温暖之都”。图1示意攀枝花在
11、我国西南地区的位置,图2示意攀枝花周边地形。微专题一微专题二图1图2(1)分析攀枝花1月份平均气温较高的原因。(8分)(2)推测攀枝花1月份的天气特征。(6分)微专题一微专题二【审题突破】1.从题干获取信息(1)关注的是_,冬季冷空气南下影响南方的气温。(2)同区域相比较,突出攀枝花的高温。(3)纬度低,冬季太阳高度角大。(4)注意_对气温的影响。冬季地形微专题一微专题二2.从图像获取信息地形河流谷地微专题一微专题二3.审查设问信息(1)描述天气特征而不是气候特征。(2)规定了答题的范围与思维的角度。答案(1)因地形阻挡,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寒潮)影响较小;位于河流(金沙江)谷地,山高谷深,盛行
12、下沉气流,气流在下沉过程中增温。(2)多晴天、少云雨,风力弱,气温较高,较稳定(波动小)。微专题一微专题二命题角度四 气温特征的描述4.2014四川文综,13(2),6分下图为我国某地等高线图,下表是该地气候资料。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微专题一微专题二月份123456789101112气温()6.59.013.018.022.025.027.527.523.018.013.58.0降水量(mm)16173174118148177139141843918描述该地区气温的季节特征。(6分)微专题一微专题二解析该地最低月气温在0以上,15以下,说明冬季温和;气温最高月接近30,说明夏季高温;春、秋
13、季凉爽,气温的年变化大,说明四季分明。答案 冬季温和,夏季高温,四季分明。微专题一微专题二气温特征的描述方法(1)气温描述要根据月均温的具体数值或相关资料,描述气温整体的高低、气温高低的月份(或季节)差异、气温日较差、年较差。(2)气温描述要用词准确,尽量使用地理学科术语,该区域最冷月均温高于0,应该是“温和”而不能描述成“寒冷”、“冬季”、“夏季”不能说成“冬天”“夏天”。微专题一微专题二5.(2010海南地理,21,10分)读图,分析基多气温特点,并说明形成原因。微专题一微专题二解析本题通过世界地理区域图,考查气温特点描述和影响因素的相关知识。从纬度因素看,基多位于赤道附近,昼夜长短和正午
14、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都不大,所以气温年较差小;从地形地势因素看,基多所处地区海拔高(接近3 000米),一方面导致气温不高,终年温和;另一方面导致空气稀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逆辐射都较弱,气温日较差大。答案 特点:终年温和,年较差小,昼夜温差大。形成原因:地处赤道附近,海拔高(接近3 000米)。微专题一微专题二微专题二 降水核 心 突 破1.形成条件充足的水汽,降温过程和凝结核。2.常见类型地形雨、锋面雨、台风雨、对流雨等。3.分布规律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中纬度地区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和内陆降水少。微专题一微专题二4.影响降
15、水的因素降水量影响因素常考分析语句海陆位置深居内陆,大陆性强,降水少位于沿海,受夏季风影响,降水丰富大气环流终年受西风带控制,降水丰富,季节变化小;西风带控制时间长,降水多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丰富,季节变化小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冬季受西风带控制,降水多夏季受东南季风、西南季风影响,降水丰富;冬季受冬季风影响,降水少受信风影响,降水少;沿海地区,信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微专题一微专题二地形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高大地形阻挡水汽进入,降水少赤道附近地势高地区,对流减弱,降水少洋流暖流增湿,降水较多寒流减湿,降水较少植被植被覆盖率高(低),降水多(少)水文水域广,降水多,
16、反之少人类活动城市湿岛、雨岛效应,多上升气流,降水多植被破坏,地面缺乏保护,气候干旱兴修水库,降水增多围湖造田,降水减少微专题一微专题二5.雾形成条件分析雾形成的条件常考分析语句充足的水汽临海;雨季;多河湖水域降温条件逆温;寒流降温;夜间降温幅度大(山上冷空气沿坡下沉,气温日较差大等)凝结核工业排放粉尘多相对封闭的地形地表相对封闭,风力较弱,水汽不易扩散,多雾微专题一微专题二对 接 高 考命题角度一 降水成因分析1.(2014课标,10)下图示意某岛的地理位置,读图,完成问题。微专题一微专题二图示岛屿西南部降水丰沛,主要是因为()盛行西风地形抬升 暖流增湿 反气旋活跃A.B.C.D.解析该岛大
17、部分位于42S46S,受西风带影响,盛行西北风;该岛河流向四周注入海洋,因此岛屿中间为山地,故正确。暖流对该岛两岸均有增湿作用,西南受到属于寒流性质的西风漂流影响,项错误。反气旋控制下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降水少,项错误。答案 A微专题一微专题二2.(2013课标,4)下图为45N附近某区域的遥感影像,其中深色部分为植被覆盖区,浅色部分为高原荒漠区;终年冰雪覆盖的山峰海拔3 424米,距海约180千米。读下图,完成问题。导致图示区域内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大气环流B.地形C.纬度位置D.洋流微专题一微专题二解析由比例尺可知,图示区域实地范围较小,区域内部大气环流、纬度和洋流影响没有明显
18、差异,A、C、D三项不正确;由图可知,该地东部地形为高原,地表景观为荒漠,西部地形为山脉,地表景观为植被,地表景观与地形相对应,可见地形是影响图示区域地表景观的最重要因素,地表景观的差异反映了降水差异,可见地形是该区域内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B项正确。答案 B微专题一微专题二3.2015天津文综,14(1),9分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T岛所在国家为发展中国家。该岛东北部年降水量大于2 000毫米。结合上图所示信息,说明T岛东北部年降水量丰富的三条原因。(9分)微专题一微专题二解析本题考查影响降水分布的因素。从图中可以看出,T岛纬度较低,且处于东北信风带,太阳直射点北移时,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降
19、水较多;大部分时间受东北信风影响,岛屿东北部为迎风坡,多地形雨;而且T岛东北侧海域有暖流经过,对大气有增温、增湿的作用,有利于降水的形成。答案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为来自海洋的东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受暖流影响,大气增温、增湿。微专题一微专题二命题角度二 根据等降水量线分布状况分析降水特点及成因4.2013浙江文综,36(2),10分根据图文材料,完成问题。美国本土年降水量分布及棉花带范围图描述美国西部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其成因。(10分)微专题一微专题二【审题突破】1.从材料中获取信息(1)由文字材料可知该图为“年降水量分布图”,应抓住年等降水量线的特征来解读。(2)结合图例,仔
20、细分析年等降水量线的数值大小、疏密、走向、闭合状况等。微专题一微专题二2.由题图获取信息递减大迎风背风微专题一微专题二答案分布特点:大致由沿海向内陆递减;西北部降水空间差异较大。成因:西部南北走向的高大山脉阻挡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山脉西侧地处迎风坡,降水多,西部的山间高原盆地,水汽难以进入,降水稀少。微专题一微专题二【读图指导】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常考的类图像之十)1.读值大小及递变(1)关注图中降水量的最大值、最小值并且能计算出降水的最大差值。(2)关注等降水量线数值的递变规律,明确其空间分布的基本规律。2.描延伸方向(1)若与海岸线平行说明影响降水多少的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或季风)。(2)若与等高线平行说明影响降水多少的主要因素是海拔。微专题一微专题二3.看形状变化(1)若闭合可能为多雨中心(原因可能是迎风坡)也可能是少雨中心(原因可能是背风坡或内陆盆地等)(2)若等降水量线弯曲,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降水多少,并分析其原因。4.把握疏密程度(1)等降水量线密集,说明降水地区差异大,一般山区或山地迎风坡等降水量线比较密集。(2)等降水量线稀疏,说明降水地区差异小,一般地势平坦的平原、高原等降水量线比较稀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