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徽省定远县育才学校 2019-2020 学年高一地理 4 月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30 小题,共 60 分)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城镇周围农业分布示意图”,该城镇周围分布有种植业、花卉业、乳畜业和林果业。读图回答下列小题。1.有关图中 a、b、c、d 四地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a 地最适合种植青稞 B.b 地最适合种植花卉 C.c 地最适合饲养乳牛 D.d 地最适合发展林果 2.图中 a 地农业地域类型及其形成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是()A.水稻种植业 劳动力丰富 B.混合农业 雨热同期 C.乳畜业 水源充足 D.商品谷物农业 地广人稀【答案】1.D 2.A【解析】【1 题详解】图
2、中 a 地距城镇远,地价低,且面积大,适合种植粮食作物,但由于该城镇位于我国东南沿海,故 a 地不适合种植青稞;b 地位于主要公路附近,交通便利,且距城镇较近,适宜布局乳畜业,如饲养乳牛;c 地距城镇最近,市场广阔,便于销售,且有河流经过,水源充足,适合种植花卉;d 地位于丘陵山区,发展林果业既可以保持水土,又可以获得经济效益,故 d 地最适合发展林果业故选 D。【2 题详解】图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图中 a 地是种植业,农业地域类型是季风水田农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自给农业,商品率低,其形成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是劳动力丰富,A 对。B、C、D 错。故选 A。读“人口模式转变示意图”,回答下
3、列问题。3.图中阴影部分 Q 表示()A.人口出生率 B.人口死亡率 C.人口自然增长率 D.迁移人口数 4.我国人口增长模式与图中阶段相符的是()A.传统型 B.传统型 C.现代型 D.现代型 【答案】3.C 4.D【解析】【3 题详解】本题考查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读图可知,人口的总数在不断增长,说明人口的出生率大于人口的死亡率,在阴影时期,总人口的增长速度较快,说明增长人口数量多,图中组成阴影的两条曲线为人口的出生率和人口的死亡率,阴影部分为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故答案选 C。【4 题详解】读图可知,时期,人口增长特征:极高的出生率、极高的死亡率、极低的人口自
4、然增长率,故属于原始型;阶段、阶段人口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为过渡型;人口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为现代型,故答案选 D 项。改革开放后,我国农业生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下图是某种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一般模式。据下图完成下列各题。5.阶段 I 鲜花和蔬菜产区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地势平坦 B.气候优越 C.水源充足 D.距城区近 6.阶段鲜花和蔬菜产区区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 B.城市人口的增加 C.便利的交通及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 D.城市居民收入的提高【答案】5.D 6.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农业区位。【5 题详解
5、】阶段鲜花和蔬菜主要供应当地市场,故由于经济效益较高,布局于距离城市较 近的区位,便于销售。D 正确。【6 题详解】阶段乙地区的鲜花和蔬菜生产不仅供应当地市场还远销甲地区,而由于鲜花、蔬菜的保质期较短,故远距离销售需要交通和冷藏保鲜技术的提高。C 正确。【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全面获取信息进行概括即可,难度一般。基于粤、苏、贵、桂四省级行政区域 1990 年的老年人口数量、自然增长率、省际人口迁移、经济发展水平,专家预测了 2050 年这四个省级行政区域老年人口比重变化。读图,完成下列各题。7.导致图中变化趋势的最主要直接因素是()A.老年人口数量变化 B.自然增长率的变
6、化 C.省际人口迁移差异 D.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8.今后应优先建立、完善养老体系的地区是()城镇 农村 发达省份 欠发达省份 A.B.C.D.【答案】7.C 8.D【解析】【7 题详解】人口老龄化的原因在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口寿命延长和孩子的减少,和经济发展水平关系密切。从图中看出,1990 年桂、贵两省的老年人口比重低于同期全国水平,处于发达地区的苏、粤则高于全国水平。当时的人口流动程度比较低,可知发达地区因为经济水平高,社会医疗保障水平高老年人口比重高。2050 年预测数据,桂、贵两省的老年人口比重远远高于同期全国水平,应该是人口迁移使得年轻人到发达地区使欠发达地区老年人口比重急速增加。
7、资料给定的不是人口数量,而是比重,故而 A 错。自然增长率应该是发达地区低于欠发达地区,使欠发达地区老年人口比重较低,B 项错误。D 项是根本原因而非直接因素。故答案选 C。【8 题详解】2050 年预测数据,桂、贵两省的老年人口比重远远高于同期全国水平,推断因人口迁移导致农村出现大量空巢老人,从而知道这些地方应该优先建立、完善养老体系。故答案选 D。【点睛】人口问题的影响及应对措施:(1)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影响:粮食供给不足;教育、就业问题突出;人民生活贫困化;人口素质偏低;产生持久的环境压力等。应对措施主要是实施计划生育,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2)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影响:社会经济负担加重;
8、影响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产生老年人生活孤单、生活困难问题;劳动力不足;青壮年负担过重。应对措施主要是鼓励生育,接纳移民等。烟台市郊区某村,利用塑料大棚生产蔬菜,并同时开办了养猪场,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列小题。9.利用塑料大棚种植蔬菜可以改善()A.光照条件 B.热量条件 C.降水条件 D.土壤条件 10.该村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A.市场 B.交通 C.政策 D.技术 11.大棚中生产出来的蔬菜,质量略逊于自然状态下生长的蔬菜,原因是大棚中的环境与自然状态相比()A.光照太强 B.热量不足 C.日温差较小 D.年温差较大【答案】9.B 10.A 11.C【解析】【分析】影响农业生产的
9、社会经济因素主要有:市场方面,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交通运输方面,园艺业、乳畜业产品容易变质,要求有方便的交通运输条件;政策方面,国家政策和政府干预手段影响。【9 题详解】温室大棚利用温室保温的原理,改善了热量条件而发展反季节生产。B 正确。【10 题详解】读图,可以看到,产品主要是销售到市场,市场需求是决定农民种植生产的主导因素,A 对;交通、政策、技术是重要影响因素,B、C、D 错。【11 题详解】大棚里的蔬菜由于昼夜温差小而养分积累不如自然状态下生长的蔬菜,光照条件一般在大棚内外没有太大差别,而在冬季大棚里的热量条件要好于自然界的。C 正确。【点睛】本题考查人口对自
10、然条件的改造、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结合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分析即可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是解题的关键。读下图“我国部分省区的人口承载状况(某地实际人口密度与理论人口密度之比)及 20 世纪末人口流动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2.影响一地环境人口容量的最主要因素是()A.对外开放程度 B.消费水平 C.科技发展水平 D.资源的丰歉程度 13.图示区域单位面积环境人口承载力最大的省区是()A.四川 B.福建 C.湖南 D.广东 14.引起图中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原因是()A.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B.人口分布差异 C.自然环境差异 D.消费水平差异【答案】12.D 13.D 14.A【解析】【12
11、 题详解】本题考查环境人口容量。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有:资源的丰富程度、科技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及消费水平等。其中资源的丰富程度和科技水平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而资源状况则是影响人口承载力大小的首要因素。所以本题选择 D 选项。【13 题详解】本题考查环境人口容量。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有:资源的丰富程度、科技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及消费水平等。环境人口容量与资源的丰富程度、科技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成正比,与消费水平成反比。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对外开放程度高,所以环境人口容量大。所以本题选择 D 选
12、项。【14 题详解】本题考查人口迁移的因素。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有经济因素、战争、宗教、社会变革、国家政策、生态环境变化、个人动机和需求等。目前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生活条件。所以本题选择 A 选项。我国目前城市建设中出现了城市内涝、生态破坏、径流污染等诸多问题,为此正积极推进能“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工作,其中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是海绵城市建设的成功案例。读某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5.该系统对城市环境的有利影响不包括()A.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B.减轻城市内涝 C.防止路
13、面结冰,影响通行 D.分解水中污染物,净化水体 16.图中荷花池的核心功能是()A.调节局地小气候 B.保护生物多样性 C.提供观赏景观 D.增加下渗量【答案】15.C 16.D【解析】【分析】本题以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示意图为背景材料,考查了城市化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解答本题时要对雨水收集示意图进行认真的研读,要了解每一个环节在其中的作用【15 题详解】读图可知该系统可以增加城市的水域面积且配有大量的植被,可知该系统可以环节城市热岛效应的,因此 A 项不能选;读图可知该系统可以减少地面径流从而可以减轻城市内涝,因此 B不能选;由图可知图中的荷花池
14、与沉淀池都有净化水体的作用,因此 D 不能选;该系统是不能防止里面结冰的,因此本题选 C 项。【16 题详解】调节局地小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观赏尽管,这些都是荷花池的功能之一,不是其核心功能,因此可知 A、B、C 错误;读图可知图中的荷花池面积较大且有人工小溪注入荷花池,这样蓄积的雨水量就比较大了,这样有利于雨水的大量下渗,因此 D 项正确。【点睛】第 1 题在审题时要注意题干问的是“不包括”而不是“包括”,第 2 题容易误选为 A项。读图某城镇略图,完成下列小题。17.从环境效益的角度考虑,在甲处布局印染厂主要是因为其()A.距离城市较远 B.位于河流下游 C.地处盛行风下风向 D.靠
15、近铁路 18.若乙处为新开楼盘,下列房地产开发商广告词中,能反映其优美自然环境的是()A.毗邻大学,学术氛围浓厚 B.交通便利,四通八达 C.视野开阔,俯瞰全城 D.水岸名邸,上风上水【答案】17.B 18.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要求学生掌握有污染工业的布局原则,熟悉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的布局特点。【17 题详解】印染厂排放的污水多,而甲处位于河流下游,对城区的水污染小,故选 B。【18 题详解】图示乙处位于河流沿岸及上游,且位于盛行风向的上风地带,所以广告词可以为:绝版水岸名邸,上风上水。故选 D。进入 2010 年,专家呼吁中国全面放宽计划生育政策,以应对人口问题。结
16、合左图和右图,完成下面小题。19.根据下图分析,专家呼吁全面放宽计划生育政策的主要依据是 A 人口数量持续减少 B.014 岁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C.1564 岁人口比重有所下降 D.65 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20.图中,能够反映我国 1982 年人口年龄构成的是 A.点 B.点 C.点 D.点【答案】19.D 20.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人口性别构成图和年龄构成图的相关知识。【19 题详解】读图可知,0-14 岁人口比重逐渐下降,15-64 岁比重有所上升,65 岁及以上人口比重逐渐上升。D 项,65 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不断上升与图中信息相符。故 D 项正确。A 项,人口自然增长率始终
17、大于 0,人口数量增加。故 A 项错误。B 项,0 到 14 岁的人口比重从 1982 年的 33.6%下降到 16.6%,因此 0-14 岁人口比重下降。故 B 项错误。C 项,15 到 64 岁的人口比重从 1982年的 61.5%上升到 74.53%,15-64 人口比重与之前相比有所上升。故 C 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 D。【20 题详解】结合左图可获知,1982 年我国 0-14 岁人口比重是 33.6,15-64 岁人口比重是 61.5%,65 岁及以上人口占 4.90%。对应由图中坐标值,发现能够反映我国 1982 年人口年龄构成的是点。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B。【点睛】三
18、角坐标图判读方法:选取要读的点,从该点出发,沿着三角形的各边数值增大方向画平行箭头,箭头与三角形坐标三条轴的各个交点的数值,即为该条轴表示的内容的读数。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释放出大量废气和废热,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从而引起城市和郊区之间的小型热力环流,称之为城市风。下图是城市风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21.如果要在图中布局火电厂,为了减少城市风对市区空气的污染,工厂应选择在()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22.根据城市风的原理,今后城市造林的重点应该在()A.市区 B.郊区 C.市中心 D.农村 23.下面四幅城市规划示意图,布局不合理的是()A.B.C.D.【答案】2
19、1.C 22.B 23.B【解析】【21 题详解】火电厂有大气污染应布局在城市环流圈之外的丙地,选 C 正确。【22 题详解】城郊风是由郊区吹向城市,城市应在郊区多种树,可为城市带来新鲜空气。选 B 正确。【23 题详解】工业区应布局在城市盛行风的下风向,工业区与居住区间要有隔离带;图工业区在盛行风上风向,不合理。选 B 正确【点晴】城市内部温度较周边郊区高,引起城市上空盛行上升空气,郊区盛行下沉空气,在城市与郊区之间形成的城郊风,风由郊区吹向城市。所以产热高及大气污染重的火电厂应布局在城市环流圈之外;在郊区应多种植树,以增强城郊风的清新。读我国某村落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24.影响 M 地村
20、落形态的主要因素是()A.气候 B.地形 C.河流 D.湖泊 25.图中所示地区村落的分布特点是()A.顺应地势,呈团聚型分布 B.环绕湖泊,呈多边形状分布 C.沿河流呈带状分布 D.沿道路呈带状分布【答案】24.B 25.D【解析】【24 题详解】据图可知,M 地村落位于山谷,受地形影响。故选 B。【25 题详解】据图可知,图中聚落沿道路呈带状分布。故选 D。某校一个地理兴趣小组对当地一个山谷进行野外考察,该小组绘制了某时段等压面与等温线图,以便研究山谷风(谷风指空气从谷地流向山坡,山风指空气从山坡流向谷地)的特点。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6.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图中出现的时间是白天 图中出现的
21、时间是夜晚 此时吹谷风 此时吹山风 A.B.C.D.27.据实际调查,图中甲地的夜雨较多,最可能的原因是 A.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高,气流呈上升运动 B.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低,气流呈下沉运动 C.夜晚的气温高于白天,气流呈上升运动 D.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高,蒸发旺盛,空气中的水汽丰富【答案】26.A 27.A【解析】【26 题详解】根据图中等值线,气温等值线向下凹,说明谷地气温低,气压等值线向上凸,说明谷地气压高。山坡气温高,气压低。图示吹谷风,时间是白天,对,错。此时吹谷风,对,错。A 对,B、C、D 错。【27 题详解】据实际调查,图中甲地的夜雨较多,最可能的原因是夜晚谷地降温比山坡慢
22、,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高,气流呈上升运动,A 对。B、D 错。夜晚的气温都是低于白天,C 错。【点睛】根据图中等值线形态,气温等值线向下凹,说明谷地气温低,气压等值线向上凸,说明谷地气压高。夜晚谷地降温比山坡慢,气温比周围地区高,气流呈上升运动,水汽凝结降雨。由于建筑密度增加,城市内空气流动十分困难,因此加强对城市通风廊道规划具有重要意义。下图示意城市通风系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8.城市通风廊道的主要作用是 A.加快城郊热力环流 B.削弱城市热岛效应 C.减少风沙天气频率 D.减少汽车尾汽排放 29.城市通风廊道应 A.远离主要道路 B.靠近下风地带 C.限制汽车通行 D.降低建筑密度 30
23、.关于图示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环流中气温越低的地方,气压一定越高 B.近地面气温高处,空气上升,气压较低 C.近地面大气气温低的地方,高空的等压面向上拱起 D.该环流方向随季节变化而变化【答案】28.B 29.D 30.B【解析】城市通风廊道的主要作用是降低城区气温,削弱城市热岛效应。城市空气流通性差,主要是建筑物高大密集,所以应降低建筑密度。近地面气温高处,空气上升,气压较低。竖直方向上,气温低,气压也低。【28 题详解】城市通风廊道的主要作用是降低城区气温,削弱城市热岛效应,B 对。能减弱城郊热力环流,A 错。通风廊道,会增加风沙天气频率,C 错。不能减少汽车尾汽排放,D 错。【29
24、 题详解】城市空气流通性差,主要是建筑物高大密集,所以城市通风廊道应降低建筑密度,D 对。主要道路可以做为通风廊道布局,A 错。要使上风、下风地带贯通,B 错。与限制汽车通行无关,C 错。【30 题详解】图示环流中气温越低的地方,气压不一定越高,高空气温、气压比对应的近地面低,A 错。近地面气温高处,空气上升,气压较低,B 对。近地面大气气温低的地方,气压高,高空的气压比同一高度两侧低,等压面向下凹,C 错。该环流方向没有季节变化,D 错。二、非选择题(共 3 小题,共 40 分)31.读下图“人口出生率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关系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 A、B、C、D 四点分别表示中国、
25、美国、巴西、尼日利亚四个国家中的哪一个国家?A._B_C._D_(2)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人口出生率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方面各有什么特点?人口出生率:_。人均国民生产总值:_。(3)曲线说明影响人口出生率的主要因素是_。(4)日本人口的出生率很低,面临的人口问题是_,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答案】(1).尼日利亚 (2).中国 (3).巴西 (4).美国 (5).发展中国家高,发达国家低 (6).发展中国家低,发达国家高 (7).经济因素 (8).老龄化 (9).鼓励生育 (10).延迟退休【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人口数量变化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读图分析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详解】(1
26、)读图可知,A 点人口出生率最高,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最低,应是尼日利亚;D 点人口出生率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最高,应是美国;点人口出生率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低,应是中国;那么点应是巴西。(2)读图可知,从人口出生率来看,发展中国家出生率高,发达国家出生率低。而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看,发展中国家低,发达国家高。二者呈反相关关系。(3)曲线图说明人口出生率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关系,表明人口出生率高,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就低,反之就高,这说明影响人口出生率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4)日本为发达国家,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会导致人口老龄化严重。可以采取鼓励生育提高人口出生率,降低老龄化;延迟退休年龄
27、,减轻社会负担。32.读“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在竞争环境下,城市的每一块土地用于哪种经济活动,取决于各种活动的:()A规模的大小 B重要的程度 C付出租金的高低 D由政府的决策(2)土地租金高低取决于下列因素: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土地利用方式 交通通达度 企业的支付能力,其中主要的是 ()A B C D(3)市中心应为图中 A、B、C 中_;这里最适合的城市功能用地应为_区,因为这里接近最大的_,故租金最_。(4)图中 B 区最适合的城市功能用地是_区,因这里靠近_,既有利于_,又方便_。(5)图中 C 区最适合的城市功能用地是_区。(6)图中 A、B、C
28、 中占地面积最小的是_(填字母)。【答案】(1).C (2).B (3).A (4).商业区 (5).消费人群 (6).高 (7).住宅区 (8).市中心 (9).上下班 (10).购物 (11).工业区 (12).A【解析】【分析】城市的每一块土地用于哪种经济活动,取决于各种活动的付出租金的高低。地租变化规律是从市中心向外围递减。土地租金高低取决于距离市中心的远近,交通通达度。市中心接近最大的接近最大的消费人群,故租金最高。【详解】(1)在竞争环境下,城市的每一块土地用于哪种经济活动,取决于各种活动的付出租金的高低,C 对。规模的大小、重要的程度、政府的决策不是用地类型的决定因素,A、B、D
29、 错。(2)地租变化规律是从市中心向外围递减。土地租金高低取决于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对。土地利用方式主要取决于负租能力,企业的付租能力影响土地利用类型,不能决定土地租金高低,、错。交通通达度越高,土地租金越高,对。故选 B。(3)市中心应为图中 A、B、C 中的 A,这里最适合的城市功能用地应为商业区,因为这里接近最大的接近最大的消费人群,故租金最高。(4)图中 B 区最适合的城市功能用地是住宅区,其原因是这里位于商业区和工业区之间,既有利于购物,又方便上下班。(5)图中 C 区在城区外缘,地租低,最适合的城市功能用地是工业区。(6)图中 A、B、C 中占地面积最小的是商业区,即 A。33.阅读
30、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泰国和乌克兰两国都以生产和输出粮食较多而闻名于世。泰国享有“东南亚粮仓”的美名,是亚洲唯一的粮食净出口国,已成为世界五大农产品出口国之一。其大米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乌克兰有“欧洲粮仓”之称,黑土地面积居世界首位,主要分布于第聂伯河沿岸。出口小麦、大麦、玉米等粮食作物,是全球第三大玉米出口国。乌克兰农业部预测 2015-2016市场年度粮食出口将增至 3900 万吨。材料二 泰国湄南河流域农业区(甲图)和乌克兰第聂伯河流域农业区(乙图)分布示意图 (1)甲图中的农业地域类型为 ,乙图中的农业地域类型为 。(2)分析甲地区农业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3)概括乙地区农业地域
31、类型的突出特点有哪些?(4)甲与乙相比,该地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是 ,甲地较乙地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答案】(1)水稻种植业(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2)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地处沿海平原和三角洲地带,地势平坦;长期耕作形成水稻土,土壤肥沃;河网密布,水源充足(3)商品率高;生产规模大;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4)地少人多,人均耕地少,不利于大规模经营 水热组合好【解析】【详解】(1)甲图为东南亚的平原地区,地势平坦,气候湿润,为水稻种植业(季风水田农业)。乙位于大陆的内部,降水较少,地广人稀,为商品谷物农业。(2)主要从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方面进行分析。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地处沿海平原和三角洲地带,地势平坦;长期耕作形成水稻土,土壤肥沃;河网密布,水源充足。(3)商品谷物农业主要特点是商品率高;生产规模大;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4)结合两地地理条件分析。甲地少人多,人均耕地少,不利于大规模经营。甲地降水多,纬度低,水热组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