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牌头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5月份月考试题一、单选题1唐初,依选举令规定:若在职官员及其家属“亲自执工商,家传其业者,不得仕。其旧经职任,因此解黜。后能修改,必有事业者,三年后听仕:其三年外仍不修改者,追毁告身(做官凭证),即以庶人例”。这一规定反映唐初()A官员不顾禁令纷纷从事商业活动B维持商人一入市籍不得为官的制度C商人的经济地位远高于一般平民D传统的“学而优则仕”观念被打破2湖南省博物馆曾复制总重仅为49克的素纱禅衣,但复制品的重量超过80克。后来经过专家研究发现,现在的蚕宝宝比西汉时的要肥胖,吐出的丝明显要粗、重。于是专家们着手培育一种小巧苗条的蚕,再用其丝终于织成了
2、一件495克的复制品。这个案例可以说明() 汉代纺织技术己经相当发达 素纱禅衣是纺织史上的瑰宝 汉代统治者极尽奢靡之能事 文物复制是尊重历史的综合性工程ABCD3唐代笔记小说集朝野佥载:“定州何明远,大富,主官中三驿。每于驿边起居店停商,专以袭胡为业,赀财巨万。家有绫机五百张。远年老,惑不从戎,即家贫破,及如故,即复盛。”它不能作为直接史料来说明唐代()A私营纺织作坊兴起B工商业经营获利巨大C官员从事商业经营D纺织业占据主导地位4(宋)太宗淳化二年诏曰:“关市之租,其来旧矣征算之条,当从宽简。宜令诸路转运使市征所算之名品,共参酌裁减,以利细民”。又诏“除商旅货币外,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
3、其算”。这些举措说明()A打破了城市的坊市界限B增加了政府财政的收入C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D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5唐代元稹估客乐诗云:“经游(营)天下遍,却到长安城。城中东西市,闻客次第迎。迎客兼说客,多财为势倾。客心本明黠,闻语已心惊。先问十常侍,次求百公卿。侯家与主第,点缀无不精。归来始安坐,富与王者勍(强)”下列对该诗的解读,不合理的是()A“长安城”有常设的商业区B商人交结长安权贵C“估客”是财力雄厚的大商人D商人政治地位提高6西汉“百姓多离农亩”,成为“末技游食之民”。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包括() 商业能够比农业获取更大的利益 商人侵夺农人的财产和土地 商人可以取得自由民的平等地位 政
4、府推行发展私营商业的政策ABCD7“私通外夷,已有禁例。近岁官员、军民不知遵守,往往私造海舟,假朝廷干办为名,擅自下番,扰害外夷或诱引为寇尔宜申明前禁,榜谕沿海军民,有犯者许诸人首告,得实者给犯人家货之半。”(明宣宗实录)下列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明朝前期私人海外贸易已有一定规模 海禁政策根源于私人海外贸易的兴盛 明朝前期严格禁止所有的对外贸易 海外贸易的丰厚回报使官民铤而走险ABCD8有学者指出:作为对人类最重要献礼之一的马铃薯,最初其实是颇低贱的食物,根本不受投资者青睐。一系列的战争、饥荒替马铃薯打入欧洲,打开了一个更大更长久的开口。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马铃薯原产于美洲 马铃薯由葡萄牙
5、人带回欧洲 马铃薯的“发现”得益于新航路的开辟 马铃薯等作物的传播一定意义上也是一次文明的链接ABCD9公司的力量一书中如此表述:“在大航海时代带来的时代剧变中,人类数千年来建立在亲友、乡邻关系基础上的传统商业组织,已无法提供足够的人力和资金。商业合作必须跨越血缘和地缘,超越人格和亲情”,这段话反映了地理大发现以后欧洲场商业革命的主要表现是() 商品种类增多 贸易范围扩大 贸易中心转移 经营方式转变ABCD101835年,美国巴尔的摩、波士顿、纽约、布鲁克林和新奥尔良的煤气公司,为一些工厂以及少数有钱人的私人住宅提供照明。四十年后煤气公司达到四百多家,但街道煤气照明依然限于大城市,住在小城镇和
6、农场的美国人仍依仗蜡烛和油灯。这反映了()A美国农村更注重环境保护B电的广泛运用造成煤气照明的衰弱C城市化有利于新技术推广D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国工业发展迟缓11央视纪录片公司的力量介绍:1769年,詹姆斯瓦特发明了蒸汽机,但后来将蒸汽机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是詹姆斯瓦特的儿子小瓦特他不仅是技术专家,而且是个企业家。他与商人马修博尔顿合资经营索霍制造厂,把蒸汽机批量生产,推向市场。据此可知,蒸汽机的广泛应用()A得益于商业资本与技术的结合B取决于专利制度对创新的保护C取决于瓦特生产实践经验的积累D得益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12【加试题】1876年爱迪生创办了第一个工业实验室。随后,1889年贝尔电话
7、实验室成立。1900年通用电气公司工业实验室成立。1902年杜邦工业实验室成立这些工业实验室将科学家、工程师、技术人员、工人、生产后勤、资金拥有者密切结合起来。这些工业实验室的成立()A促进了科技与经济的发展B催生了各类垄断组织C导致了“新经济”的兴起D阻碍了科学理论创新1319世纪末,美国纽约出现了金融实力雄厚的3家人寿保险公司和两家商业银行(纽约第一国民银行和纽约花旗银行)它们各自控制着几十家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形成了强大的金融垄断组织,并开始与工业资本融合,渗透到生产领域。洛克菲勒财团和摩根财团就这样诞生了。对这两大财团形成过程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推动了企业改组、兼并,走向垄断B在一定
8、程度上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C股票交易市场的形成为其提供条件D避免了生产中的无计划性和竞争14【加试题】2017年初,教育部下发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学界部分专家认为,虽然海峡两岸此前都习惯称之为“八年抗战”,但从学术界根据史实的研究成果来看。“十四年抗战”的说法更科学。从“八年抗战”到“十四年抗战”概念的转变具体反映出()A历史评价具有主观性B历史史实的不确定性C历史评价取决于时代的现实需要D史学研究成果推动历史观念的转变15【加试题】1865年李鸿章在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中提到:“窃自同治元年臣军到沪以来,随时购买外洋枪炮,设局铸造开花炮弹,紧资助剿,甚为得力
9、。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洋机器于耕织、印刷、陶埴诸器皆能制造,有裨民生日用,原不专为军火而设。逮其久,风气渐开,臣料数十年后,中国富农大贾,必有仿造洋机器制作以自求利益者,官法无从为之区处。”此材料()A其中“设局铸造开花炮弹”指的是设上海轮船招商局B表明洋务派认为创办机器工业是抵抗侵略的自强措施C是甲午战败后“实业救国”思想在清政府内部的反应D可论证洋务派希望放宽民间设厂限制以发展资本主义16针对洋务运动,一位清朝官员写道:“窃谓中国欲借官厂制器,虽百年亦终无起色。如国家欲购枪炮船机械机器,均托民厂包办包用,其试不如式者,虽定造亦必剔退,则人人有争利之心,亏本之惧,自然专心
10、致志以期驾乎西制之上。”这位官员意在强调()A放开民间设厂限制,容易导致人人争利B政府应“多设织布、纺绸等局,广为制造”C洋务运动的出路在于依托民办企业D洋务运动有望实现全面地超越西方17南浔丝市行一诗绘声绘色地描绘了19世纪中期湖州南浔生丝买卖情景:“蚕事乍毕丝市起,乡农卖丝争赴市。市中人塞不得行,千声万语聋人耳。纸牌高扬丝市廛(古代房屋),沿门挨户相接连。喧哗鼎沸晨至午,并肩累迹不得前。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繁华富丽压苏杭。”以下对诗文信息的理解,正确的有() 鸦片战争后上海逐渐成为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 外国的商业势力侵入中国 中国的生丝贸易已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11、 中国近代的民族工业获得了初步发展ABCD18 (2014浙江台州一模16)阅读主要近代技术在沪渝两地应用年份的比较表。该表反映了() 主要近代技术在沪渝两地应用年份的比较表 技术门类 西方发明 上海 重庆 铁路 1825年 1876年 1934年 电报 1835年 1871年 1886年 电话 1876年 1882年 1912年 电灯 1881年 1882年 1906年 近代中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列强对中国经济的控制逐步加强 西方技术的传入加快中国近代化进程 中国吸收西方文明的速度逐步加快 ABCD19下表为18951911年间,江苏开办的140余家民族工矿企业信息表,这表明() 创办者
12、身份 企业数量 资本额占比 官僚、士绅 47家 67% 买办 7家 72% 其他(包括地主、商人、手工工场主等) 89家 20% A买办创办的企业规模最大B甲午战争后民族企业幵始出现C民族企业投资主体多元D官僚资本阻碍了民族工业发展20【加试题】阅读下表,解读正确的是() 时间 影事概略 1896年 上海徐园首次放映“西洋影戏” 1905年 中国拍摄第一部影片京剧定军山(片断) 1927、1930年 有声影片传入中国;有声电影开始拍摄 20世纪30、40年代 美国影片摩登时代在上海、广州等地上映 风云儿女三毛流浪记等国产片上映 20世纪50、60年代 红色娘子军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等歌颂革命斗争、
13、社会主义新生活的题材是电影的重要内容 20世纪80、90年代 改革开放后,牧马人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多种题材电影相相继问世;红高粱黄土地等获得国际大奖;泰坦尼克号等国外影片在中国热映 中国电影在发展初期以戏剧电影为主 中国与欧美几乎同时进入“有声电影黑白时代” 中国电影事业经历了从进口片到国产片的发展历程 电影以其特有的沟通方式促进了多元文化的发展ABCD21“两盒点心跑一天”到20世纪90年代已不再是人们春节拜年的主要形式。1994年,某城从除夕夜7点到初五中午12点,家庭电话通话次数比平日增多了65%左右;1999年,中国电信网上每天至少有四五千封电子贺年邮件接来送往。随着手机的普及,短信、
14、微信拜年成了现阶段人们春节期间拜年的首选。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A邮政电信合一时代到来B电信缩短了人们的心理距离C改革开放加速了城市化进程D通信网络发展改变了生活方式22【加试题】近代某思想家刊文高度评价报刊的作用时说:“阅报愈多者,其人愈智;报馆愈多者,其国愈强。”(以往中国报业不发达)“上有所措置不能喻之民,下有所苦患不能靠之君”如今大力办报,“准此行之,待以岁月”,使“天下人咸知变法”,必能“风气渐开,百废渐举,国体渐立,人才渐出”。据此判断,该文章最有可能发表于()A昭文新报B时务报C民报D共产党月刊23【加试题】瓦列金别列什科夫(俄)在论著中写道:“可以在自己的土地上自由劳动时,农民
15、用一季收成便让全国人吃饱饭。手工业者和服务业的人们也期待着顺利发展生产。重要的一点是,过去的苦难还没有摧毁人们的心理。大多数人们渴望着能够带来快乐富足的劳动。在需要的时候能够挣到钱,食品和商品的丰富显示了好好劳动的意义。”这些状况的出现是由于()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执行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C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开展D赫鲁晓夫改革的推行24【加试题】1921年11月,苏俄政府与美国商人哈默签订了关于租让阿拉帕耶夫石棉矿区的协议。协议:苏政府将石棉矿区租让给承租者,期限20年;承租者每年所采矿藏及制品的10%归苏政府;苏公民不少于企业总人数50%;承祖者须向苏国家银行缴纳500万美元的黄金作抵押;合
16、同期满后企业所有的矿藏、设备等完全无偿转归苏维埃国家所有。对此最恰当的理解是()A苏俄加入国联扩大了对外经济合作与交流B苏联自此放弃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C优先发展重工业推动工业体系的健全D谨慎地尝试资本主义以恢复苏俄经济25“仅在实施的头一年,就有一万家企业租了出去,其中大部分都转到了私人手上。按规模说,这都是些工人不超过5人的小作坊;它们通常利用本地的原料,生产日用必需品。和以前相较,对照是令人惊讶的,因为在苏维埃政权的初年私人贸易是被禁止的,而对工人的剥削是绝对不允许的。”材料所反映的经济变革有()A全面恢复私有制B实行商品贸易C用计划经济取代市场经济D禁止私人贸易26以“狮子”和“狐
17、狸”见称的罗斯福,面对大危机审时度势、大胆突破,采取“三R”(复兴、救济、改革)行动对经济进行干预。新政的措施之一是实施“蓝鹰运动”,下列项中属于执行该措施的机构是()A联邦银行B全国工业复兴署C农业调整署D紧急救济署27“罗斯福新政再分配式的、保护主义的、政府主导型的政策虽然经济上往往不大成功,但政治上却颇受欢迎:往往立竿见影,不但有一个清晰的行动主体,而且其政策往往指向一些集中的、直接的、阶层性或行业性的受益者,这些受益者可以立刻成为这些政策的政治同盟军。”由此美国()A制定了紧急银行法B颁布了农业调整法C推行了全国工业复兴法D兴办了田纳西水利工程28“1933年3月,罗斯福政府雇佣了25
18、万失业男靑年投入植树造林工程中去。到1942年时,造林大军增加到275万人,这个计划可谓一箭双雕。”对材料中“一箭双雕”的含义理解有误的是() 扩大了救济面 保护了环境 减少了政府支出 消除了失业现象ABCD291935年,美国国会通过全国劳动关系法,规定雇主不得干预和图谋控制劳工组织,不得拒绝与工人进行集体谈判。同年,美国国会又通过财产税法,规定对盈利超过15%的公司征收超额利润税,对5万美元以上的收入者征收超额累进税。这表明新政() 注重调节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 积极运用立法手段干预经济发展 着力增加就业扩大社会购买力 力求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ABCD30有学者这样介绍罗斯福新政时颁布的
19、一部法律:“指导劳资双方订立本行业的公平竞争法规,要求各工业部门制定生产规模、产品价格、市场分配、工人工资标准及工时数等,由雇主、工人和消费者共同监督生。如果发现企业有违规行为,总统有权吊销其执照”。这部法律是()A社会保险法B联邦紧急救济法C全国工业复兴法D全国劳工关系法31罗斯福新政第一阶段主要是采取应急措施,结束混乱状态,稳定人心。以下国会通过的法律中,体现这一阶段特点的有() 紧急银行法 全国劳工关系法 工业复兴法 公平劳动标准法ABCD32有学者评论二战后某国家经济时说:“这种经济的实质是以自由竞争为基础,国家进行适当调节,并以社会安全为保障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国家的作用仅限于通过法
20、制保障经济自由和通过社会福利保障社会公平和安全。”下列关于这一经济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以行政控制为特征的中央统制经济B进行大规模国有化改革完善社会保障C政府始终掌握社会经济政策的决策权D注重限制垄断行为以保护竞争的秩序331971年,为扭转外贸逆差,尼克松政府宣布了“新经济政策”,决定征收10%的进口附加税和暂停用美元兑换黄金,立即遭到日本和西欧共同市场的强烈反对,在联合抗美的形势下,美国被迫同意美元贬值和取消进口附加税西欧共同市场国家还采取了种种反对美资控制的措施。上述材料反映的社会现象是()A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经济摩擦B西欧、日本经济崛起,联合抵制美国的经济控制C日本、西欧、美国的市场
21、竞争D日本、西欧、美国三足鼎立34下表为经济全球化大事年表(部分)。下列项中,对该表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大事年表 1947年 关贸总协定建立 1989年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建立 1991年 中国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1992年 中国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 1994年 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 1995年 世贸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 1999年 欧元正式问世 2001年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A经济区域集团化组织形式多样B世贸组织是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必然归宿C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事件D经济区域集团化是实现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步骤和途径352017年1月2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正式宣
22、布美国退出前任总统奥巴马积极推动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该协定是由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员国中的新西兰、新加坡、智利和文莱四国最早发起,从2002年开始酝酿的多边自由贸易协定,旨在促进亚太地区的贸易自由化。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美国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损者B亚太经济合作组织走向崩溃C亚太地区已经实现了贸易自由化D美国重新审视多边贸易协定36G20第十一次峰会于2016年9月上旬在中国杭州举行。作为国际合作论坛,G20以非正式的部长级会议为主要运行形式,没有常设秘书处,主席采取轮换制。与G20运作方式相类似的国际经济组织是()A世界银行B欧洲联盟C亚太经合组织D世界贸易组织37有学者认为:
23、迄今为止的经济全球化是在少数西方发达国家推动之下进行的,仅是“资本运动的全球化”,其结果也只是“资本的胜利”,而非经济福音的全球化。“西方资本的跨国运动将世界的生产和交换活动连为一体,但从中产生的经济利益却没有在全球呈正态分布。”材料说明经济全球化()A加快了资本运作的全球联系B拉大了全球的贫富差距C促进了跨国公司的正态发展D阻碍了经济的区域发展38全球通史中说: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第三世界历史是由政治上的胜利和经济上的彻底失败相结合构成的。上述“经济上的彻底失败”缘于() 第三世界国家独立后政局动荡 殖民主义的历史影响仍然存在 发达国家主导经济全球化进程 第三世界内部未开展国际合作ABCD
24、39“据联合国公布的数据,1996年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达2850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了175%,而且投向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私人资本在6年间增加了6倍。在流入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资本构成中,国际私人资本已占85%。”下列关于经济全球化影响的表述中,最符合材料意图的是()A外国资本在发展中国家占据主导地位B有利于解决发展中国家资金短缺问题C拉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D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据着主导的地位401993年底,“绝大多数农产品的价格和经营均已放开,原来的粮食定量配给转变为市场供应,城市居民的粮票粮本全部取消。市场价格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的比重,由1991年前的503%上升到938%,从而确立
25、了市场价格在价格体系中的主体地位。”这从本质上体现了()A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稳步推进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启动C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D非公有制经济比重显著增加二、材料阅读41(2018浙江绍兴选考科目适应性试题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由于陆上丝绸之路有很大局限性,除了沿途自然条件比较险恶,更为严峻的是受西域政治形势影响而经常阻断。唐与突厥、吐蕃的战争,西亚阿拉伯国家的军事扩张,使陆上丝绸之路难以维系。陆上运输主要靠马匹、骆驼等,运载能力有限,费用高,而海上船舶运载量大,费用低。安史之乱以后,大批北方人南迁,使江淮地区经济获得空前发展。“国家用度”尽仰江淮出口的大宗商品丝
26、绸、瓷器、茶叶等。陆上丝路只是向西部内陆方向发展,难以到达朝鲜、日本、东南亚、非洲等地,而海上丝路则相对要自由得多,辐射面要大得多。 摘编自杜瑜的海上丝路史话 材料二 年份 进出口贸易 总值 世界贸易 中的地位 外汇 储备 工业成品占 出口贸易比 贸易 伙伴 1978年 206亿美元 第22位 / 452% 几十个 1997年 32506亿美元 第10位 1399亿美元 869% 227个 改编自苏星的新中国经济史 (1)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汉代和唐宋两时段中国“丝绸之路”对外贸易的表现。依据材料一,分析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取代“陆上丝绸之路”的原因。(5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
27、对外开放的角度,概述中国政府为推动对外贸易发展而采取的举措。指出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重要意义。(5分)42(2018浙江“七彩阳光”联盟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题32)(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战后初期,美国在世界推行由其倡导并控制的自由贸易和投资政策,经济全球化浪潮逐渐形成。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得到了加速发展。发达国家推行的不同类型的市场经济模式,随者世界经济发展和形势变化,正在进行调整和改革,不断加以完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经济转轨国家,也先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化。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缩小了经济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距离,加速了经济信息在全
28、球范围内的传递。“东西方”由对抗走向对话,为全球经济发展与合作莫定了新的基础。 整理自程建华当代资本主义经济 材料二 世界贸易组织负责实施与管理的贸易协定和协议中,贯穿了一些基本原则,体现了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比如它要求WTO成员都应被平等地给子“最惠国待遇”,不应在本国和外国的产品、服务或人员之间造成歧视,要给予它们“国民待遇”。 薛荣久国际贸易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初期,美国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举措。根据材料一,概括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主要因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综合材料一和二,简要阐述世界贸易组织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
29、。(4分)参考答案及解析1【答案】B 【解析】官员不顾禁令纷纷从事商业活动与材料的内容商人不得做官不符,故A项错误;“亲自执工商,家传其业者,不得仕。其旧经职任,因此解黜。后能修改,必有事业者,三年后听仕:其三年外仍不修改者,追毁告身(做官凭证),即以庶人例”表明商人不得为官,故B项正确;商人的经济地位远高于一般平民与材料的内容商人不得做官不符,故C项错误;传统的“学而优则仕”观念被打破与材料的内容商人不得做官不符,故D项错误。2【答案】B 【解析】汉代素纱禅衣“总重仅为49克”,可见纺织技术己经相当发达,故正确;素纱禅衣代表汉代纺织先进技术,是纺织史上的瑰宝,故正确;材料没有介绍它的用途,因
30、此不能推断它体现出汉代统治者的奢靡,故错误;材料“后来经过专家研究发现”才得以复制,可见文物复制是尊重历史的综合性工程,故正确,选择B项符合题意。3【答案】D 【解析】由材料“家有绫机五百张”可知何明远建立了私营作坊,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由材料“每于驿边起居店停商,专以袭胡为业,赀财巨万。家有绫机五百张”及“家贫破,及如故,即复盛”可知,何明远从事商业与手工业经营获利巨大,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由材料“定州何明远,大富,主官中三驿。每于驿边起居店停商”可知何明远本为官员,也从事商业经营,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唐朝时小农经济依然是主体经济,纺织业不可能占主导地位,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4
31、【答案】D 【解析】“关市之租”“市征所算之名品”这些规定没有涉及到交易场所的变更,不能体现“坊市”的变化,故A项错误;“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不会增加财政收入,故B项错误;“关市之租,其来旧矣”可见对商税的征收没有停止,不能体现对重农抑商的放弃,故C项错误;“征算之条,当从宽简”“市征所算之名品,共参酌裁减,以利细民”“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这些关税的措施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故D项正确。5【答案】D 【解析】“城中东西市”表明“长安城”有常设的商业区,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先问十常侍,次求百公卿。侯家与主第,点缀无不精。归来始安坐,富与王者勍(强)”表明商人结交长安
32、权贵,官商勾结,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经游(营)天下遍,却到长安城”表明估客财力雄厚,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商人结交长安权贵,表明商人在政治上没有地位,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6【答案】A 【解析】“百姓多离农亩”,成为“末技游食之民”指的是百姓离开农业,而从事工商业,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商业利润确实比农业大,故正确;农民之所以离开土地,还因为他们的土地被兼并,故正确;在中国古代,包括汉代,中国一直奉行重农抑商政策,故、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7【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近岁官员、军民不知遵守,往往私造海舟,假朝廷干办为名,擅自下番” 可得知明朝前期私人海外贸易已有一定规模,故正确
33、;根据材料信息“私通外夷,已有禁例”, 可得知海禁政策根源于沿海军民私通外国人,故错误;根据材料信息“私造海舟”可得知只是私自出海贸易才禁止,如果经过官方许可,海外贸易还是可以进行,故错误;根据材料信息“得实者给犯人家货之半”,可得知海外贸易能获得丰厚利润,故正确,选择B项符合题意。8【答案】C 【解析】马铃薯原产于美洲,故正确;美洲主要是西班牙的势力范围,马铃薯由西班牙人带回欧洲,故错误;马铃薯由西班牙人带回欧洲,得益于新航路的开辟,故正确;马铃薯等作物的传播一定意义上也是一次文明的链接,是欧洲文明与美洲文明的相遇,故正确;选择C项符合题意。9【答案】B 【解析】材料未涉及商品种类增多,故错
34、误;据材料“商业合作必须跨越血缘和地缘”可知贸易范围扩大,故正确;材料仅涉及贸易范围扩大为体现贸易中心转移,故错误;据材料“人类数千年来建立在亲友、乡邻关系基础上的传统商业组织,已无法提供足够的人力和资金”和“商业合作必须跨越血缘和地缘,超越人格和亲情”可知经营方式转变,故正确,选择B项符合题意。10【答案】C 【解析】煤气照明并不会影响环境保护,因而美国农村不使用煤气照明,不能体现更注重环境保护,故A项错误;1835年,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明时期,尚未实现电的广泛运用,故B项错误;材料中煤气照明主要限于大城市,小城镇和农场仍依仗蜡烛和油灯,由此可见城市更有利于新技术推广,故C项正确;煤气照明属于
35、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因而不能反映美国第二次工业革命发展迟缓,故D项错误。11【答案】A 【解析】据材料“他不仅是技术专家,而且是个企业家。他与商人马修博尔顿合资经营索霍制造厂,把蒸汽机批量生产,推向市场”可以得出蒸汽机的广泛应用,得益于商业资本与技术的结合,故A项正确;材料信息中没有提及英国的专利制度,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中也没有提及瓦特生产实践经验,故C项错误;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最重要的发明,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故D项错误。12【答案】A 【解析】材料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科技创新与经济生产紧密结合,故A项正确;垄断组织指的是为获取更大经济利益
36、在生产、市场、技术等方面建立的垄断组织,故B项错误;实验室的建立推动了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故C项错误;实验室的成立推动了科技理论创新,故D项错误。13【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形成了强大的金融垄断组织,”可知推动了企业改组、兼并,走向垄断,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依据材料“形成了强大的金融垄断组织,并开始与工业资本融合,渗透到生产领域”可知生产经营和管理水平提高,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依据材料“形成了强大的金融垄断组织,”可知股票交易市场的形成为其提供条件,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依据材料所给时间“19世纪末,”可知此时期资本主义世界依然以自由主义为主要经济
37、指导思想,无法避免生产中的无计划性和竞争,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14【答案】D 【解析】历史评价具有主观性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但不符合题,故A项错误;历史史实的不确定性这种说法本身就是错误的,也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把历史事件置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加以评价,而不是取决于时代的现实需要,故C项错误;据材料“学界部分专家认为,虽然海峡两岸此前都习惯称之为八年抗战,但从学术界根据史实的研究成果来看。十四年抗战的说法更科学”可以得出史学研究成果推动历史观念的转变,故D项正确。15【答案】B 【解析】其中“设局铸造开花炮弹”指的是设江南制造总局,故A项错误;“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表明
38、洋务运动是为了抵抗外来侵略,故B项正确;1865年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不是在甲午战后,故C项错误;洋务派的求富不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地主阶级的求富的目的是为维护封建统治,故D项错误。16【答案】C 【解析】从题干材料关键词“窃谓中国欲借官厂制器,虽百年亦终无起色如国家欲购枪炮船机械机器,均托民厂包办包用以期驾乎西制之上。”可知:这位官员意在“强调洋务运动的出路在于依托民办企业”,故C项正确;“放开民间设厂限制,容易导致人人争利”不符材料意思和题意,故A项错误;政府应“多设织布、纺绸等局,广为制造”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洋务运动有望实现全面地超越西方”不符材料意思和题意,故D项错误。
39、17【答案】C 【解析】1840年鸦片战争后,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开放了上海等通商口岸,故正确;鸦片战争后,外商通过不平等条约攫取了一些在华经济特权,故正确;鸦片战争后,列强主要对中国进行商品倾销,并掠夺工业原料,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正确;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初步发展是在19世纪末即甲午中日战争后,题中信息为19世纪中期,故错误,选择C项符合题意。18【答案】C 【解析】上海和重庆两地对西方发明的应用时间不同,说明了两地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故正确;从图表看不出列强对中国经济的控制逐步加强,故错误;上海和重庆应用西方发明的时间越来越短,可以看出西方技术的传入加快中国近代化进程和中国吸收西方文
40、明的速度逐步加快,故项正确,选择C项符合题意。19【答案】C 【解析】图表中买办创办的企业规模在企业数量、资本额等方面都不是最大,故A项错误;民族企业开始出现在19世纪60、70年代,甲午战争之前,故B项错误;从民族企业创办者身份看,有官僚、士绅、买办、地主、商人、手工工场主等,投资主体多元化,故C项正确;材料只反映出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没有体现出官僚资本阻碍民族工业发展,故D项错误。20【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出中国电影在发展初期有戏剧电影,如京剧定军山,但不能推断戏剧电影的地位,故错误;表中20世纪2040年代中国与欧美几乎同时进入“有声电影黑白时代”,故正确;中国电影事业初期以进口片
41、为主,到中后期以国产片为主,故正确;材料“红高粱黄土地等获得国际大奖;泰坦尼克号等国外影片在中国热映”,促进了多元文化的发展,故正确;选择D项符合题意。21【答案】D 【解析】电信成为“现阶段人们春节期间拜年的首选”,与邮政并没有合一,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出电信成为人们新的交流方式,但没有体现出人们心理距离的缩短,故B项错误;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互联网时代人们新的交流方式,没有体现出城市化进程加速,故C项错误;电信成为“现阶段人们春节期间拜年的首选”,通信网络发展改变了生活方式,故D项正确。22【答案】B 【解析】据材料“准此行之,待以岁月”,使“天下人咸知变法”,必能“风气渐开,百废渐举,国体
42、渐立,人才渐出”,可知这位思想家宣传的是维新思想,昭文新报于清同治十二年闰六月(公元1873年8月)创办于汉口,内容多为轶闻趣事,间有诗词小品,故A项错误;时务报是维新运动时期著名的维新派报纸,是当时维新派最重要的、影响最大的机关报,故B项正确;民报是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故C项错误;共产党月刊是1920年11月在上海创刊,是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织的机关刊物,故D项错误。23【答案】B 【解析】材料中“自由劳动”“过去的困难”“食品和商品”等信息说明该时期为新经济政策时期,“战时共产主义”时期给人民生活带来了苦难,故A项错误;新经济政策恢复了商品贸易、农民自由劳动等信息给人民生活带来了富足感,故
43、B项正确;农业集体化强调农业服务于工业,人民的生活是比较苦难,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新经济政策,故D项错误。24【答案】D 【解析】苏俄因是社会主义国家,被排除在国联之外,故A项错误;材料中反映了苏俄新经济政策的内容,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是一种向社会主义间接过渡的措施,但这并不能体现苏联由此放弃了直接过渡的设想,故B项错误;优先发展重工业是斯大林模式的主要特点,与新经济政策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中苏俄对美国商人承租矿区给予了多项条件限制,由此可见苏俄谨慎地尝试资本主义以恢复苏俄经济,故D项正确。25【答案】B 【解析】材料无法体现当时的苏维埃政权全面恢复私有制,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和以前相较,
44、对照是令人惊讶的,因为在苏维埃政权的初年私人贸易是被禁止的,而对工人的剥削是绝对不允许的”信息可知,当时的苏维埃政权实行了商品贸易,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了当时只是部分恢复了私有制,而无法反映用计划经济取代市场经济,故C项错误;依据材料“仅在实施的头一年,就有一万家企业租了出去,其中大部分都转到了私人手上”信息可知,当时的苏维埃政权恢复了私人贸易,而不是禁止,故D项错误。26【答案】B 【解析】新政措施之一的“蓝鹰运动”是为了实现工业的复兴。联邦银行是对金融领域进行管理的机构,故A项错误;全国工业复兴署是领导工业复兴的机构,故B项正确;农业调整署是领导农业复兴的机构,故C项错误;紧急救济署是领导
45、社会救济的机构,故D项错误。27【答案】D 【解析】由材料“罗斯福新政再分配式的、保护主义的、政府主导型的政策虽然经济上往往不大成功,但政治上却颇受欢迎”说明材料旨在强调罗斯福新政的政治意义,且由材料“其政策往往指向一些集中的、直接的、阶层性或行业性的受益者”说明罗斯福新政的该项措施是专门针对某一阶层制定。紧急银行法的制定意在恢复银行信用,整顿金融,并非专门针对某一阶层,故A项错误;农业调整法的颁布意在恢复农业,稳定农产品价格,农场主与广大人民均能从中获利,因而并非针对某一阶层,故B项错误;全国工业复兴法意在整顿工业,实现工业有序发展,及缓解劳资矛盾,因而也并非针对某一阶层,故C项错误;兴办田
46、纳西水利工程是“以工代赈”,属于社会救济措施,为失业工人提供工作机会,是直接针对失业工人,且这一措施解决了工人的失业问题,会使工人阶级拥护罗斯福新政,因而更具有政治意义,故D项正确。28【答案】D 【解析】材料属于罗斯福新政以工代赈的措施,这一做法给失业男青年提供就业机会,扩大了间接救济面,故正确;造林大军增加有利于保护环境,故正确;政府需要给失业男青年提供工资,因此也增加了政府的支出,故错误;这一做法只是给部分失业男青年提供就业机会,不可能完全消除失业现象,故错误,选择D项符合题意。29【答案】B 【解析】据材料“1935年,美国国会通过全国劳动关系法,规定雇主不得干预和图谋控制劳工组织,不
47、得拒绝与工人进行集体谈判”可知罗斯福新政注重调节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 , 故正确;据材料“美国国会又通过财产税法,规定对盈利超过15%的公司征收超额利润税,对5万美元以上的收入者征收超额累进税”可知正确,着力增加就业扩大社会购买力,这种说法符合罗斯福新政的做法,但不合题意,故错误,据材料“规定对盈利超过15%的公司征收超额利润税,对5万美元以上的收入者征收超额累进税”可知正确,选择B项符合题意。30【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部法律是全国工业复兴法,故C项正确。31【答案】B 【解析】紧急银行法使金融秩序恢复正常,人们恢复了对银行的信心,符合题意;故正确;全国劳工关系法保护了工
48、人集体谈判的权利,缓和劳资矛盾不是罗斯福新政第一阶段的应急措施,故错误;工业复兴法以恢复生产为目标,为企业复兴创造良好的条件,故正确;公平劳动标准法规定了工人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缓和劳资矛盾不是罗斯福新政第一阶段的应急措施,故错误,选择B项符合题意。32【答案】D 【解析】据材料“这种经济的实质是以自由竞争为基础”可知,以行政控制为特征的中央统制经济不合题意,故A项错误;据材料“国家进国家的作用仅限于通过法制保障经济自由和通过社会福利保障社会公平和安全”可知,进行大规模国有化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不合题意,故B项错误;据材料“国家进行适当调节”可知,政府始终掌握社会经济政策的决策权不合题意,故C项错
49、误;据材料“这种经济的实质是以自由竞争为基础,国家进行适当调节,并以社会安全为保障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国家的作用仅限于通过法制保障经济自由和通过社会福利保障社会公平和安全”可知,注重限制垄断行为以保护竞争的秩序符合题意,故D项正确。33【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日本和西欧联合抵制美国的经济控制,不仅仅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经济摩擦,故A项错误;日本和西欧能联合抵制美国的经济控制,这与西欧、日本经济崛起有关,故B项正确;尼克松政府宣布了“新经济政策”实质上是要控制日本和西欧,不是市场竞争,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控制与反控制,不是三足鼎立,故D项错误。34【答案】B 【解析】亚太经合组织、北美
50、自由贸易区、欧盟反映出经济区域集团化组织形式多样,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必然归宿,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全面融入世界,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事件,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经济区域集团化是实现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步骤和途径,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35【答案】D 【解析】美国作为发达国家,应是经济全球化中的最大受益者,故A项错误;材料中美国退出TPP,但不能说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走向崩溃,故B项错误;由美国退出TPP,说明TPP还只是在酝酿中并未实现,故C项错误;由美国退出此前积极推动的TPP,说明美国从本国利益出发对多边贸易协定进行了重新审视,故D项正确。
51、36【答案】C 【解析】世界银行是二战后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之一,是联合国所属的经营国际金融业务的机构与材料中G20运作方式“国际合作论坛非正式的部长级会议.没有常设秘书处”不符,故A项错误;欧洲联盟是区域性经济政治组织,合作程度较高,有超国家主权机构,与材料中G20运作方式不符,故B项错误;亚太经合组织属论坛性经济组织,合作程度较低,不具有强制性,与材料中G20运作方式相似,故C项正确;世界贸易组织是当代最重要的国际经济组织之一,有“经济联合国”之称,与材料中G20运作方式不符,故D项错误。37【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出资本全球化过程中受益区域是不均衡的,传统上具有经济优势的
52、国家往往受益更大,故A项错误;资本全球化过程中经济利益并未出现正态分布说全球贫富差距拉大,故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扩国公司分布状况,故C项错误;经济全球化推动了经济的区域发展,故D项错误。38【答案】A 【解析】“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第三世界历史是由政治上的胜利和经济上的彻底失败相结合构成的”指的是二战后第三世界国家纷纷独立,但经济上仍受制于发达国家,且第三世界国家独立后政局往往动荡,故正确;新独立的第三世界国家仍受殖民主义的影响,故正确;二战后发达国家在经济上主导经济全球化进程,故正确;第三世界国家之间开展广泛的合作,比如二战后在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故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39【答案】B
53、 【解析】材料提供的只是外国资本流入发展中国家数据情况,没有提供外国资本在发展中国家占据地位的相关数据,故A项错误;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外国资本大量流向发展中国家,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资金支持,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信息表明拉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故C项错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据着主导的地位在材料中缺乏史实依据,故D项错误。40【答案】C 【解析】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是在1992年之前,故A项错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从1984年开始,故B项错误;1993年开始实行市场经济,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故C项正确;非公有制经济比重显著增加与材料的内容“场价格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的比
54、重,由1991年前的503%上升到938%,从而确立了市场价格在价格体系中的主体地位”不符,故D项错误。41【答案】(1)表现:汉代丝织品通过丝绸之路远销地中海地区,中国因此被称为“丝国”(1分);唐宋以来瓷器成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商品,此路线被称为“瓷路”(1分,或者答“这一时期,商品远销到东亚、南亚、西亚和东欧、北非等地区”也可得1分)。 原因:陆上丝绸之路受到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战乱的影响;海上丝路相比于陆上丝路,运力大且成本低;江南地区的开发和发展,外贸物品多产于南方沿海地区;海上丝路能够连接更为广阔的对外贸易区域。(3分,任答3点即得3分) (2)举措: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经济特
55、区;开放大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辟长三江、珠三角等经济开放区;设立海南省,划定海南为经济特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地区。(3分,任答3点即得3分)加入亚太经合组织;从“复关”谈判到“入世”谈判。(1分,任答1点即得1分)意义:有力地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分)【解析】(1)第一小问表现,根据所学汉唐陆上丝绸之路发达得出汉代丝织品通过丝绸之路远销地中海地区,中国因此被称为“丝国”;根据所学唐宋海上丝绸之路发达得出唐宋以来瓷器成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商品,此路线被称为“瓷路”。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一“由于陆上丝绸之路有很大局限性,除了沿途自然条件比较险恶,更为严峻的是受西域政治形
56、势影响而经常阻断”得出陆上丝绸之路受到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战乱的影响;根据材料一“而海上船舶运载量大,费用低”得出海上丝路相比于陆上丝路,运力大且成本低;根据材料一“安史之乱以后,大批北方人南迁,使江淮地区经济获得空前发展”得出江南地区的开发和发展,外贸物品多产于南方沿海地区;根据材料一“海上丝路则相对要自由得多,辐射面要大得多”得出海上丝路能够连接更为广阔的对外贸易区域。 (2)第一小问举措,结合所学对外开放从沿海到内陆的基本格局,点线面兼顾得出: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经济特区;开放大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辟长三江、珠三角等经济开放区;设立海南省,划定海南为经济特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地区
57、;根据材料二对外贸易总额的增加和中国在世界贸易地位的上升,结合所学中国积极融入全球化潮流得出加入亚太经合组织;从“复关”谈判到“入世”谈判。第二小问意义,根据材料二对外贸易总额的增加和中国在世界贸易地位的上升得出有力地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42【答案】(1)举措:建立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建立关贸总协定。(3分) 因素:市场经济体制为更多的国家接受;信息技术的发展;冷战对峙结束,国际局势趋向缓和。(3分) (2)原则:非歧视原则;公平贸易;市场开放。(2分,任答2点得2分) 关系:世界贸易组织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它的成立和发展又进一步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2分)【解析】
58、(1)第一小问举措,根据材料“二战后初期,美国在世界推行由其倡导并控制的自由贸易和投资政策,经济全球化浪潮逐渐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打破了旧有的世界经济体系,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冲击了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使原有的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亟待世界经济体系的重建。战争结束时,美国企图按照自己的意志规划战后的“世界经济蓝图”,确立在世界经济中的霸权地位。会议最终基本上按照美国的方案通过了布雷顿森林协定,决定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这两个国际货币金融组织。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推行的不同类型的市场经济模式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东西方由对抗走向对话,为全球经济发展与合作莫定了新的基础”可以得知。 (2)第一小问基本原则,根据材料“它要求WTO成员都应被平等地给子最惠国待遇,不应在本国和外国的产品、服务或人员之间造成歧视,要给予它们最惠国待遇”得出非歧视原则,公平贸易;根据所学知识,得知世贸组织实际上就是各国之间从事经济贸易活动的世界性统一市场。凡是经过批准手续、领取了“营业执照”的世界贸易组织成员,都可以进入这个大市场。第二小问关系,综合材料一和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得出世界贸易组织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它的成立和发展又进一步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