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二 商鞅变法内容标准学 习 要 求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1.认识春秋战国的时代特征。2.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3.确立顺应时代潮流、追求建功立业的人生理想。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1了解商鞅变法在经济、政治、军事和社会风俗方面的改革措施。2.认识商鞅变法的特点。3.体会“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革新精神,学习改革家坚强不屈的意志。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1探讨商鞅变法对于秦国的制度变革和国力强盛所产生的历史作用。2.理解商鞅变法的性质。3.认识到社会是在改革中不断前进的,增强对社会的历史责任感。【史论共享】商鞅变法
2、的历史作用商鞅变法是一次较彻底的改革运动。在政治上,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使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更加健全,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从此开始。在经济上,从根本上改变了旧有的生产关系,确立了土地私有制,激发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为秦国农业生产带来了生机。军事上,极大地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商鞅变法后,秦国的综合国力大增,政治威望日高,还形成了全国皆军、惟军为荣的尚武精神。总之,商鞅变法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后来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考点梳理一、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1.时代背景总体:大动荡、大变革时代。 (1) 经济基础: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使私有土地大量出现。
3、 (2) 阶级基础:新兴的地主阶级兴起力量逐渐强大。 (3) 思想基础:“百家争鸣”,其中的法家思想符合当时的形势,为变法提供了依据。2.具体背景(1)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都落后于六国。(2)秦孝公决心变法图强,广纳贤士,重用商鞅。(3)商鞅积极宣传变法的意义,为变法扫清思想障碍。(指导思想:法家思想)二、商鞅变法的内容及作用(第一次变法是公元前356年,第二次变法是公元前350年)1、实行什伍,连坐制度。明显是法家思想的体现,有利于加强对老百姓的控制,加强中央 集权,符合当时从分裂到统一的趋势。2、奖励耕织,重农抑商。重视封建经济的发展,符合当时封建制度取代奴隶制度这一趋势,
4、 同时也有利于富国强兵,保证国家的兵源。3、奖励军功,按军功大小给予赏赐,按军功大小授爵。有利于打击奴隶主贵族特权,提高 军队战斗力,符合封建制度取代奴隶制度这一趋势。4、废井田,开阡陌。从根本上触及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符合封建制度取代奴隶制度这一 趋势,这是我们认为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是最彻底的主要根据。5、推广县制。法家思想体现,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6、统一度量衡。法家思想体现,有利于封建经济发展,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7、塞私门之请,移风易俗。塞私门之请,有利于打击结党营私,加强中央集权,要求分户, 能保证国家的税源,保证国家兵源。三、商鞅变法的结果及原因1.结果:“商鞅虽死,秦法未灭”,秦国
5、实现了富国强兵。2.原因:(1)、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2)、秦孝公的支持。(3)、商鞅的个人才能。(4)、变法立信于民,取得了人民的支持。(5)、严厉打击破坏变法的人,消除阻力。四、商鞅变法的评价1.性质:是新兴地主阶级领导的一场彻底的封建化改革运动。2.历史作用(1)经济上: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为秦国农业生产带来生机。(2)政治上:使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更加健全,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从此开始。(3)军事上:极大地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秦国在对外兼并战争中掌握了主动权。(4)总之,商鞅变法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后来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3.局限性(1)轻视教
6、化,轻罪重罚。(2)重农抑商:压制工商业违背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导致民主意识的弱化。(3)焚烧史书:摧残了文化,压制了思想,导致民族创新意识窒息。重点难点突破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的比较1背景:都发生在社会转型时期。梭伦改革发生在雅典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过渡时期,商鞅变法发生在中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新旧势力斗争激烈。2内容:都涉及了经济、政治等方面,措施全面,内容深刻。3结果:改革者的个人命运都不佳。梭伦离开雅典出走,商鞅被车裂而死。但改革措施都得以延续下来,促进了国家的发展和繁荣。4影响: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富国强兵的愿望,促进了本国政治、经济
7、的发展。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为雅典的振兴和富强开辟了道路。商鞅变法推动了秦国的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壮大,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后来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5特点:梭伦改革具有明显的温和折中的特点,实行不偏不倚的“中庸”政策。商鞅变法具有明显的严厉偏激的特点。轻罪重罚。轻视教化,实行连坐法等。6性质:梭伦改革是奴隶主阶级的改革。最能体现其性质的措施是财产等级制,使工商业奴隶主参与国家政权管理,扩大了雅典奴隶主统治的阶级基础。商鞅变法是新兴地主阶级的改革。最能反映其性质的措施是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从法律上确认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权。考点达标演练一、阅
8、读材料,回答问题公元前6世纪初,雅典城郊有个叫克里埃尼图斯的青年。他出身平民,家庭贫困,不具备担任官职的财产资格。后来,他开办了手工作坊,生产葡萄酒并销往市场。5年后,他的年总收入达到了280麦斗,跻身于第三等级。(1)按梭伦立法,跻身第三等级的克里埃尼图斯能享受什么政治权利?如果生活在秦国,依据商鞅之法,他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提高自己的社会政治地位?(2)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都在不同程度上剥夺了贵族特权,在此过程中,两者采取的策略有何不同?二、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商鞅认为:“法者,君臣之所共操也”。 国学整理社:诸子集成材料二、在梭伦的法律体系中,立法权属于全体雅典公民组成的公民大会。从执法及
9、其监督体制看,他采取的措施是,公民陪审法庭(陪审员从各个等级的公民中抽签产生)有权撤销或修改执政官的判决,如果公民陪审法庭对执政官在任期间的行为不满,则有权对他加以惩治。 商鞅与梭伦法制思想之比较材料三、商鞅设立了20个等级的军功爵制度。新法规定,没有军功的国君亲属不再拥有世袭的爵位。立有军功的平民,按其功劳大小授予官爵。凡在战争中斩敌首一个,可赏爵一级,田一顷,住宅九亩;要做官的,可做五十石俸禄的官;斩敌首两个,可做百石的官,以此类推。 一一岳麓版高中历史教科书材料四、梭伦修改宪法,规定凡土地所得年收入达500麦斗者为第一等级,称为“五百麦斗者”,可担任高级官职;凡收入300麦斗者为第二等级
10、,称为“骑士级”,可担任高级官职;凡收入200麦斗者为第三等级,称为“双牛级”,可担任低级官职;凡收入200麦斗以下者为第四等级,称为“日佣级”,不能担任任何官职。 崔连仲:世界通史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二,指出商鞅和梭伦的法制思想的不同之处。(2)依据材料三、四,指出两次改革对担任官职的条件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共同作用和不同作用?(3)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两次改革对两国政治体制的发展产生的影响。 三、阅读材料材料一、其一:你们这些财物山积、丰衣足食而且有余的人,应当抑制你们贪婪的心情,压制它,使它平衡。其二: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前面,不许它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着优势。其三:我制定法律,无分贵贱,一视同仁。按照正义,人人各得其所。 梭伦材料二、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商鞅材料三、泰西讲求三百年而治,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吾中国国土之大,人民之众,变法三年可以自立,此后则蒸蒸日上,富强可驾万国。 康有为 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梭伦改革的出发点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三,分别指出商鞅、康有为为什么能取得最高统治者支持?(3)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的性质分别是什么?两场改革对社会发展的主要作用分别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