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命题人:王建勇 审核人:聂水长 时间:2013年9月27日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答题时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第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文化时间时间有“向”的概念,并不是一直都有的。潮水、冬夏二至、季节、星辰的循环
2、往来,这些现象使许多原始人把时间看作一种基本上不断循环的有机节奏。他们想,既然时间跟天体的循环运转分不开,时间本身也应该是循环的。白天跟随黑夜,新月代替旧月,冬天过了是夏天,为什么历史就不这样?中美洲的玛雅人相信历史每260年重复一次,这个周期他们叫拉玛特,是他们日历的基本单元。时间的循环模式是希腊各宇宙学派的一个共同点。亚里士多德在他的物理学中说:“凡是具有天然运动和生死的,都有一个循环。这是因为任何事物都是由时间辨别,都好像根据一个周期开始和结束;因此,甚至时间本身也是一个循环。”斯多葛学派的人相信,每当行星回到它们初始相对位置时,宇宙就重新开始。公元4世纪的尼梅修斯主教说过:“苏格拉底也
3、好,柏拉图也好,人人都会复生,都会再见到同样的朋友,再和同样的熟人来往。他们将再有同样的经验,从事同样的活动。”好像所有历史的事件都装在一个大轮子上一样,循环不已。英国天体物理学家爱丁顿提出的“时间之箭”引起了我们内心的恐惧,因为它意味着不稳定和变迁。它所指向的是世界的末日,而不是世界的重新再生。罗马尼亚人类学者、宗教史学者埃里阿德在他名为永恒回返的神话的书里,认为世上从有人类以来,多半的人都觉得循环时间更令人安慰,而将它紧抱不放。这样,过去也是将来,没有真正的“历史”可言,于是死心塌地地承认再生和更新。犹太基督教传统把“线性”(不可逆)的时间,直截了当地建立在西方文化里,由于基督教相信耶稣的
4、生、死和他的上十字架受难,都是唯一的事件,都是不会重复的,西方文化终于把时间堪称是穿越在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一条线。基督教出现以前,只有犹太人和信仰拜火教的波斯人认同这种前进式的时间。不可逆时间深刻地影响了西方思想,为达尔文的进化论开辟了道路,从而把我们和原始生物在时间上连接起来。总之,线性时间概念的出现和因之而起的观念改变,为现代科学的产生打下了思想基础。文化时间的循环模式和线性模式,在生物时间中可以找到对应。细胞的分裂,以及体内各种不同节奏-从高频的神经脉冲到悠闲的细胞更新所组成的交响乐,都牵涉到循环式时间;而不可逆时间则体现于从生到死的老化过程之中。日常用的钟表也具有这两个不同的时间面貌。一
5、方面,不停的钟摆或晶体振荡积累成一边所谓的“时间”,在地球上这时间就表现为12小时或24小时的周期。另一方面,各种耗散现象,诸如电池的干涸,发条的松弛,都告诉我们时间是一去不回头的。(节选自柯文尼海菲尔德时间之箭,有删改)1下列关于“文化时间”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 文化时间是指不同时代的人们根据自己对时间的不同理解而赋予时间以文化意义,其中包含了后来形成的“向”的概念。B. 文化时间包括循环模式和线性模式,犹太基督教传统对线性模式的认识是在循环模式的基础上形成的。C. 文化时间是西方文化的组成部分,不同文化学派形成的不同时间概念和认识把现代人和原始生物在时间上连接起来。D. 文化
6、时间的循环模式和线性模式在生物时间中都可以找到对应,文化时间与生物时间这两个概念在性质上是相同的。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当时间被理解成循环模式,任何事物都由时间辨别,所有的自然现象、人和历史都将经历循环往复的周期。B. 当时间被理解成线性模式,则意味着时间被看成是穿越在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一条线,不可逆转,这是犹太基督教最早提出的观点。C. 相对于线性模式而言,循环模式更容易为人们接受和认同,因为它所具有的“复生”观念更能给人以安慰。D. “时间之箭”意味着不稳定和变迁,指向的是世界的末日;而“没有真正的历史”则意味着过去也就是将来,指向的是世界的重新再生。3从全文
7、看,下列表述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 A. 许多原始人通过对自然界循环现象的观察建立起对事件的认识,并用这种认识来解释历史,由此形成了最初的文化时间。B. 文化时间不同模式的形成取决于不同的文化观念,希腊各宇宙学派和犹太基督教徒传统对时间的认识大相径庭。C. 从文化层面解读时间,冬夏交替标志着时间的循环往复,而日常生活中钟表的旋转、发条的松弛却告诉我们时间一去不回头。D. 人从生到死体现的不可逆时间理论,改变了人们的观念,为达尔文生物学说研究人类进化开辟了道路。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万石君,名奋,姓石氏。年十五,为小吏,侍高祖
8、。高祖与语,爱其恭敬,问曰:“若何有?”对曰:“奋独有母,不幸失明。家贫。有姊。”高祖曰:“若能从我乎?”曰:“愿尽力。”于是高祖召其姊为美人,以奋为中涓,徙其家长安中戚里,以姊为美人故也。其官积功劳至大中大夫。无文学,恭谨无与比。及孝景即位。奋长子建,次子甲,次子乙,次子庆,皆以驯行孝谨,官皆至二千石。于是景帝曰:“石君及四子皆二千石,人臣尊宠乃集其门。”号奋为万石君。景帝季年,万石君归老于家,以岁时为朝臣。过宫门阙,必下车趋,见路马必式焉。子孙为小吏,来归谒,必朝服见之,不名。子孙有过失,不谯让,为便坐,对案不食。然后诸子相责,因长老肉袒固谢罪,改之,乃许。上时赐食于家,必稽首俯伏而食之,
9、如在上前。子孙遵教,亦如之。万石君家以孝谨闻乎郡国,虽齐鲁诸儒质行,皆自以为不及也。长子建为郎中令,少子庆为内史。建事有可言,屏人恣言,极切;至廷见,如不能言者。是以上乃亲尊礼之。书奏事,事下,建读之,曰:“误书!马者与尾当五,今乃四,不足一。上谴,死矣!”甚惶恐。其为谨慎,虽他皆如是。庆醉归,入外门不下车。万石君闻之,不食。庆恐,肉袒请罪,不许。举宗及兄建肉袒,让曰:“内史贵人,入闾里,里中长老皆走匿,而内史坐车中自如,固当!”乃谢罢庆。庆为太仆,御出,上问车中几马,庆以策数马毕,举手曰:“六马。”庆于诸子中最为简易矣,然犹如此。为齐相,举齐国皆慕其家行,不言而齐国大治,为立石相祠。太史公曰
10、:仲尼有言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其万石之谓邪?是以其教不肃而成,不严而治。斯可谓笃行君子矣!注 中戚里:长安城内住皇帝戚属的一条街。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为小吏,侍高祖 侍:侍奉B. 子孙有过失,不谯让 谯让:呵责C. 虽齐鲁诸儒质行 质行:质疑(他的)行为D. 是以上乃亲尊礼之 尊礼:尊敬5下列各组句子中,直接表明万石君“恭谨无与比”的一组是(3分)号奋为万石君。子孙为小吏,来归谒,必朝服见之,不名。上时赐食于家,必稽首俯伏而食之,如在上前。 乃谢罢庆。过宫门阙,必下车趋,见路马必式焉。其为谨慎,虽他皆如是。A. B. C. D.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
11、容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万石君出身低微,当时家中亲人也只有失明的母亲和姐姐了。但是因为性格的恭敬谨严无人能比,虽无什么才能却被高祖信任并官至太仆。B. 无论是归老居家后的自己,还是对自己的子孙,万石君都严格要求。“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谨慎小心是他性格的主要特征。C. 文章暴露出朝臣外为恭谨而实际内心特别惶恐的心理状态,写了马字少了一笔就惊呼“上谴,死矣”,问车前有几匹马,还要一一挨个数才敢说六匹。这样写人们的恭谨,也是对残酷现实的揭露。D. 司马迁认为石奋虽不善言谈,但却敏于行事。因此他的教化不苛刻而成功。他值得称为行为忠厚的君子长者。7翻译文中划线句子。(10分)
12、 其官积功劳至大中大夫。无文学,恭谨无与比。(5分) 子孙为小吏,来归谒,必朝服见之,不名。(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阮郎归 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 辛弃疾山前灯火欲黄昏,山头来去云。鹧鸪声里数家村,潇湘逢故人。挥羽扇,整纶巾,少年鞍马尘。如今憔悴赋招魂,儒冠多误身。【注】耒阳,湖南省耒阳县;张处父,词人好友;推官,官职名。 招魂,楚辞的名篇。鹧鸪:鸟名,其鸣声凄切,如言“行不得也哥哥”。借用杜甫诗句“纨袴不饿死,儒官多误身”。 8词的上阕主要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什么寓意?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请简要分析。(6分)9下阕通过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
13、感?(5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子曰:“ ,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六则)(2)后值倾覆,_,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诸葛亮出师表)(3)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 。 (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4)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 _,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徐志摩再别康桥)(5)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_。 (荆轲刺秦王)(6)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 ,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戴望舒雨巷)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最后的黄豆爷爷是染布的。他爱吃黄豆出了名。在镇子西头,爷爷十七
14、岁那年刷刷地在地上架起了好几口大染锅。这吃饭的手艺是“偷”来的。爷爷从小喜欢跑进大染坊找老板的儿子斗蛐蛐。有时老板的儿子跟私塾先生念书,爷爷便蹲在一旁,直愣愣地盯着热气腾腾的大染锅。爷爷蹲着染布时,就从兜里摸出几料炒熟的黄豆塞到嘴里嚼,这样一蹲就是一两个时辰。“呆瓜”,染布师傅往往这么笑话爷爷。当爷爷染出第一锅布时,大家才知道爷爷不呆。那年,家里遭了大灾,爷爷架几口大锅开始染布。开业那天,镇子里所有人都听到爷爷一边敲锣一边喊话,开张头半个月染布不收钱,染坏了一赔二。爷爷没钱请帮工,自己把麻绳往肚子上一勒,把一把黄豆往嘴巴里一塞,一边香甜地嚼着,一边搅动大染锅。当爷爷嚼完三四把黄豆时,青布便染成
15、了。青色衬着爷爷额头的汗珠,沉稳得像傍晚袭来的夜幕。后来,那家大染坊被爷爷挤垮了。没过半月,爷爷快乐地嚼着黄豆把那几口锅搬进了大染坊。于是,镇子里又有了大染坊。那名声像染布匠拿搅锅棍敲锅一样,咣咣当当响得很。在嚼着一把又一把黄豆时,爷爷兜里也开始响着咣咣当当的银元声。有了钱,除了每天有滋有味地多嚼几把黄豆,还娶了奶奶。迎亲那天,爷爷喝了好多酒,醉了,进洞房时还绊了一脚,兜里的黄豆全撒在地上,他捡了好一阵子,奶奶什么反应,到现在我也不知道。后来跟我讲这事时,爷爷还叹气,这一绊,不是什么好兆头,要不,后半辈子也不会活得这样磕磕绊绊。说这事时,爷爷喘着粗气,我帮着捶了半天背,他还是喘得满脸猪肝紫。其
16、实,爷爷在生父亲的气。闲时,爷爷经常是一边慢慢嚼着黄豆一边跟我聊天,像在咀嚼他的一生。他说,父亲是一个“倒钱筒”。父亲是爷爷的独苗,奶奶宠着他,惯着他。听爷爷说,父亲才十岁,就开始进大烟馆。没钱,就赊账。烟馆老板拿着赊账本来计钱时,爷爷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父亲就像一棵荒野的树那样疯长。我十岁那年,三天三夜,父亲跟人赌输了,大染坊被抵了赌债。那一天爷爷没有嚼他的黄豆,唉声叹气,一脸乌云。搬出大染坊时,爷爷习惯性地掏出黄豆,迟疑了一下,爷爷这回没有把黄豆塞进嘴巴,而是把黄豆一路撒在地上。没几年,爷爷病得不行了。父亲依然整天不着家,爷爷的安危只是他耳边刮过的一阵微风。临终前的那个晚上,爷爷示意我到他
17、跟前,他手中攥着一个小布袋,打开来,是些黄豆。昏暗的灯光下,豆子炒得金灿灿的,爷爷说,这辈子只剩下这点黄豆了,他的声音很轻,连他旁边油灯的火苗都没有动一下,他颤巍巍拈出一颗豆子,习惯性地放入口中,又嚼着它。不知是黄豆太硬还是爷爷老了,牙口不行,他没嚼动,又把豆子放入袋中。他叹叹气,说这辈子就爱这黄豆,人走了带上它,也算来世上留个念想。他慈爱地对我说,如果你长大了真活不下去,可以再到爷爷这里来拿这黄豆吃。不过,你要是争气,最好就别来找我了,他语气中满是沮丧。我愣愣的,不太明白,点了点头。第二天早晨,爷爷走了,手里紧紧攥着那小袋嚼不动的黄豆。邻居帮忙葬了爷爷后,父亲才回来。没人怪他,他在邻里眼中只
18、是一个能够看得见影子的人。父亲长号着,声音凄厉。如同塌了脊梁。大家都知道他为什么哭,整整两天两夜,他雇了好几个人把小院子掏了一遍又一遍,最后连瓦背也全掀掉了,还是没有找到传说中爷爷那几坨金子。他疯了。后来,一个金匠跟我说爷爷确实有几坨金子。不过,爷爷临终前偷偷让他把们打成了一颗颗金珠子。我蓦然明白,爷爷那小袋黄豆是什么了。爷爷给我留了一笔活命钱。有人曾问我,金子最终找到了吗? 当然没有。爷爷的坟头早被我平了,当时还有人说,我跟我那疯死掉的父亲一样,也是忤逆不孝。现在我有了自己的企业,人们称我是什么“著名企业家”。不久前,一次慈善会上,我说了,死后捐出全部财产。我那个儿子和老婆都不跟我说话了。为
19、什么这么做?有记者问我,我一时语塞,眼前浮现出爷爷那小袋最后的黄豆。(改自王琼华最后一碗黄豆)(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我”平掉爷爷的坟头,是既不想让任何人打扰爷爷死后的安宁,又表明了不依赖祖辈财富,自己创业的决绝。B文中说“父亲就像一棵荒野的树那样疯长”,一是形容他处于青少年时期,身体长得快;二是形容他备受溺爱,放纵无拘。C本文语言平实,情感饱满,情节跌宕起伏,人物性格各具特点,叙事手法新颖,主题有教益。D老板的儿子跟私塾先生念书时,爷爷蹲在一旁看人染布,这暗示着爷爷对读书的渴望和对财富的羡慕。E本文运用动作、语言、细节描写和对比等艺术手法,生动
20、凸显人物个性,人物行为也具有深厚寓意。(2)小说中“爷爷这回没有把黄豆塞进嘴巴,而是把黄豆一路撒在地上。”这一行为反映了爷爷什么样的心态?请简要分析。(6分)(3)小说多次写到爷爷嚼黄豆,这在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概括。(6分)(4)小说以“最后的黄豆”为标题,寓意何在?这对现实人生有许多启示,谈谈你感受最深的一点。(8分)第卷 表达题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在远处,天的尽头一片彩光。我怀疑自己看见海市蜃楼了,但又觉得那还是一片彩虹而已。我的双眼模糊,有如隔岸观火,什么也看不清楚。B我国著名生物学家黄教授,当年攻读博士学位时,皓首穷
21、经编著的园艺学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C在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中,导演借助匪夷所思的特技,为银幕前的我们打开了一扇扇魔法的大门。D如何使全球经济复苏,欧美在会前的态度可谓南辕北辙:美国希望欧盟主要经济体扩大经济刺激规模,欧盟则认为制定严格的金融监管体系更为重要。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据资料记载,生长在野外的长尾鸡的尾羽,每年能增长一米左右,而长尾鸡的寿命能活至八至十年,所以最长的尾羽能够超过七米。B好莱坞电影最长于营造视觉刺激的升级:如果孤胆英雄最初手无寸铁,那么他的武器会由拳到刀,由刀而炮,最后到独自发动一场对抗群敌的“战争”。C近年,中国政府在世界各地兴办孔子学院,让世
22、界不仅更全面地认识了中国,而且还激发了各国友人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典籍的热情。 D从大量事实说明,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够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1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艺术家富于感情,单凭直觉思维;他恍然大悟,无须推理。 这种看法未免失之武断,甚至是错误的。 真正的科学家,既有推理能力,也有相当的想象力,有时还会越过复杂的推理而直接得到答案;否则,他的科学研究也会受到影响。人们习惯于把艺术和科学说成是毫无内在联系的完全不同的东西。 真正的艺术家,既有想象力,也有相当的推理能力,并且深知自己
23、的作为;否则,他的艺术创作会受到影响。 科学家相当冷静,光靠理性思维;他循序论证,无须想象。 A B C D15在下面文字中的画线处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是整个段落语意连贯,层次清楚,逻辑严密。(5分) 国王的精神享受有三:一是成就感;二是有自由度;三是有追随者。只要做到这三点,(1)你是白金汉宫里的英国女王,(2)拉着小提琴的街头艺术家,在精神上都能得到同样的满足。要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只要诚实、勤奋就行(3)你虽没有王业之成,大小总有事业之成;虽没有权的自由,但有身心的自由;虽没有臣民追随,但一定有朋友有人缘,(4)可能还有崇拜者,“天下谁人不识君”。(5)人人皆可以为国王,谁也不用自卑,谁也
24、不用骄傲。16请在横线上补写出恰当的句子。(6分)一口井,望不到底,不一定是其深。如果井水混浊,浅井也望不到底。一口井,一眼见底,不一定是其浅。 (1) 。一个人,看上去复杂,不一定是深刻。如果内心是一片混浊的城府,浅薄的人,看上去也复杂。一个人,看上去简单,不一定是浅薄。 (2) 。六、作文(60分)17阅读下列文段按要求作文:让自己的生命为他人开一朵花。一次无偿献血是一朵花,一个受伤后的救助是一朵花,一次善意的批评是一朵花,一次碰撞后的忍让是一朵花,一次大度的让贤举荐是一朵花能为别人开花的心是善良的心,能为别人的缤纷而赞美的情是真诚的情,能为别人的生活绚丽而付出的人是不寻常的人。以“为他人
25、开一朵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要求:(1)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2)必须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书写。(3)字体工整,卷面干净。扶沟高中2013-2014学年度上期高一第一次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2、B(信息源在第4段,“基督教出现以前,只有犹太人和信仰拜火教的波斯人认同这种前进式的时间”说明“是犹太基督教最早提出的观点”错了。)3、C( “钟表的旋转”说明时间表现为12小时或24小时的周期,是循环模式,并不是告诉我们时间一去不回头。)4、C(质行:躬行,实行。即品行高尚。)5、B(为皇帝与石奋开玩笑的话,是说石奋一家荣耀无比对子教育管理严格,也即为侧面写万石君的恭谨的性格间接写
26、万石君的性格特征)6、A(文中有相关信息,“爱其恭敬”中的“爱”是喜欢的意思,非“信任”:“积功劳而至大中大夫”而不是“官至太仆”:“恭谨无与比”是对他一生的性格特征的概括)参考译文:万石君名叫奋,姓石。(当时)十五岁,做小吏,侍侯高祖。高祖和他谈话,喜欢他的恭敬,问他说:“你还有什么人?”回答说:“我只有母亲,不幸失明。家里贫穷。还有一个姐姐。”高祖说:“你能跟随我吗?”他说:“愿意尽力效劳。”于是高祖召他姐姐来封为美人,让石奋任中涓,把他家迁到长安城里的中戚里,这是因为姐姐做了美人的缘故。他做官靠积累功劳当上了大中大夫。没有文才学问,但恭敬谨严没人能比。到孝景帝即位。石奋的长子石建,二子石
27、甲,三子石乙,四子石庆,都因为品行善良,孝敬父母,办事谨严,做官做到了二千石。于是景帝说:“石君和四个儿子都是二千石官员,作为臣子的尊贵光宠竟然集中在他一家。”称呼石奋为万石君。孝景帝晚年,万石君回家养老,每年按期作为大臣参加朝会。经过皇宫的门楼,万石君一定下车快步走,看见皇帝的车驾,一定俯身按着车前横木表示敬意。他的子孙做小官。回家来进见他,万石君一定穿着朝服来接见,不称呼名字。子孙有错误,不谴责,因此而不坐正座,面对食案而不吃。然后儿子们互相责备,通过长辈的帮助说情,光着上身坚决地谢罪,改正错误,才答应。皇上时常给他家赏赐食物,他一定跪下叩拜俯伏着吃,好像就在皇上眼前,子孙遵循他的教导,也
28、和他一样。万石君一家凭着孝敬谨严而闻名于各郡各国,即使齐、鲁地方那些儒生的虔诚庄重的行为,都自认为比不上他。长子石建任郎中令,小儿子石庆任内史。石建有事应该向皇帝说,避开别人,畅所欲言,说的恳切,到了朝廷上进见就好像不会说话一样,因此连皇帝也尊重他。上书奏事,奏章经皇帝阅后发回。石建读它,说:“写错了,马字下面脚连尾应该五笔,如今只有四笔,少一笔。皇帝会谴责我,我活不成了。”十分害怕。他的谨慎,即使是别的小事也这样。小儿子石庆喝醉了回家,进入外门没有下车。万石君听说了,不吃饭。石庆害怕,光着上身去请罪,没有许可。全族的人和哥哥石建都去衣露体请罪,万石君责备说:“内史是显贵的人,进入乡里,乡里的
29、长辈都走开回避,而内史坐车中很自在,正是理所当然!”于是让石庆走开。石庆任太仆,为皇帝驾车外出,皇上问驾车的马有几匹,石庆用鞭子一匹一匹地把马数完,举起手说:“六匹马”。石庆在儿子中是最简略随便的了,尚且这般谨慎。他任齐国相,全齐国的人都仰慕石庆家的好品德。不发表什么意见,齐国就感化而很太平,给石庆建立生祠。太史公说:孔子有句话说“君子言语要迟钝,行动要迅速”,说的大概是万石君吧。因此他的教化不急而成功,不苛刻而安定。这可以说是行为忠厚的君子了。8、上阕“灯火”、“黄昏”写出了夜幕似降非降的昏暗,“云”写出了作者的飘然不定的凄苦,“鹧鸪”表明作者对前途的忧虑,意境凄冷。(每处2分,共4分)营造
30、了昏暗、萧瑟、凄冷的意境,感情凄怆,读之令人垂泪,引起了对词人的无限同情。(2分)9、手法:对比、用典。解说。(每个1分,共2分)情感:岁月蹉跎、英雄老去;壮志难酬、功业难成、漂泊憔悴的忧愤与悲凉的情感。(3分)10、(1)学而不思则罔 (2)受任于败军之际 (3)百舸争流 (4)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 (5)终已不顾 (6)丁香一样的忧愁11、(1)E、 A (答对E项给3分,答对A项给2分,答对B项给1分。)(B项并没有形容身体长得快的意思。C项“语言平实”“情节跌宕起伏”“叙事手法新颖”的分析都不够恰当。D项“暗示着爷爷对读书的渴望和对财富的羡慕”的分析是错误的。爷爷专注看染布,起初是对染
31、布有兴趣,后来大灾后才成为爷爷谋生的职业。(2)心态:反映出“爷爷”在产业被抵债后内心的痛苦、失落和气愤。“没有把黄豆塞进嘴巴”是因为内心痛苦,没兴趣嚼黄豆了;“把黄豆一路撒在地上”寓意:爷爷守成的失败,也表达了对儿子败家的气愤。(答出心态给2分,每点分析2分,意思对即可。)(3)小说多次写到爷爷嚼黄豆,这在全文中的作用有:生动揭示“爷爷”心理,反映“爷爷”专注、执著和顽强的性格特征;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将“爷爷”创业、守成过程中的环节紧密联系起来;为情节发展做铺垫,使故事情节更丰富、更合理。(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4)寓意:是“爷爷”通过一生奋斗留给“我”的物质遗产,是现实世界中
32、的财富;是“爷爷”留给“我”的人生教训,启发“我”对物质有清醒认识,是精神财富。启示一:就人生追求而言,单纯的物质追求并不会让人幸福,相反可能带来生活中的不幸。启示二:就亲情而言,真正的爱不是溺爱,而要帮助下一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启示三:就传承而言,精神财富的传承比物质财富更为重要,精神的力量才能真正改变人生。(答出寓意每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论述启示时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任何一种启示或其他启示进行论述,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酌情给分。观点明确,给2分;论述合理给2分。)12、C (匪夷所思: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A项:“隔岸
33、观火”,比喻见人有危难不援助而采取看热闹的态度。望文生义。B、“皓首穷经”形容钻研经典到老,勤奋苦读一生。不符语境。D“南辕北辙”,指自身的行为和目的相反,与欧美两方语境不符。)13、B(A搭配不当,删去“的寿命”;C 语序不当,改为不仅让世界;D项主语缺失,应去掉“从”)14、A(3分)(解析:本题重点考察考生语言表达连贯和文段逻辑顺序安排的能力。作此题宜结合排除法,先通读语段,大致了解材料信息中心思想,再根据结构以及语意关系判断其先后顺序。提出“人们的习见如何”总观点,单独解释“艺术家”,乃“分说”的一部分,语段为“先总后分”的结构,所以,应为最先;先提及“艺术”后提及“科学”,所以,在分
34、说“人们的习见”的部分,需要先阐明“艺术家”,后阐明“科学家”,因此紧跟;而这种观点是被反对的,因此,“这种观点”指的是,接顺理成章;接下来再按顺序分述艺术家与科学家的共同点;所以排序最恰当的是。)15.(1)不管(2)还是(3)因为(4)也(5)所以。(每答对一处給一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正确表达逻辑语义关系,即可给分。)16答案示例:(1)如果井水清澈,深井也一眼见底。(2)如果内心是一片清澈的单纯,深刻的人,看上去也简单。(每处3分,符合语境即可,酌情给分)17.参考文段:为别人开一朵花一位身患绝症的病人,目光呆痴地望着窗外,深秋的残阳无力地射在窗外的一株树上,树上残留着几株花,如血的残
35、阳照着,恹恹的,花瓣随着秋风慢慢飘落,一片,两片,三片,病人的心也随着落花,下沉,下沉,再下沉,他深知,最后一朵花落尽时,他的生命也将随着花儿飘逝。一个好心人知道了,精心地呵护着这几朵,但无情的自然却在悄无声息地带走这些花,五朵,四朵,三朵,眼看就只有一朵了。情急之下,好心人在残花的位置牢牢地扎上一朵绢花。一天,两天,三天,一周,两周,三周,生命是可以抗争的,绝症病人似有所悟,好心人又不停地在树的虬干部位扎上几个花蕾,过几天又换上花朵,随着花朵的增多,病人竟奇迹般地康复了。参考文章:为他人开一朵花我是一个爱花的人,每见到美丽的花,我总是要驻足欣赏一番。自然家中也有不少的花,虽不名贵,但也不乏翠
36、绿、清香。工作之余,我把一半的时间花费在了花上。今天上课闲暇,随手拿起教室后面的报架上的一张报纸,浏览一番,一篇文章印入眼帘为他人开一朵花。连读两遍后,感触颇深。是啊,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我们不常有幸欣赏到许多为我们开往的芬芳的花吗?记得那是我上初二第二学期刚开笑校的一个周日下午。天阴沉沉的,母亲说要下雪,催我提前会学校。我收拾好一周的吃用,骑着家里唯一的那辆加重自行车上路了。天色越来越暗了,并且刮起了风。路上的行人不多,我迎着风,使劲蹬着自行车,可车子越来越重,越来越慢。到了一条大渠边,我实在骑不动了,下来一看,车胎没气了。看看四周,不远处有几户人家,我鼓足勇气走向那扇开着的院门。院子里静悄
37、悄的,收拾得很整洁。敲门进入上房,是老两口和一个孩子。当听我说车子没气了,大叔连忙叫老伴给我找来了打气筒,并随我走出了大门。看着我笨拙的动作,老人接过了我手中的气筒,一下一下地打起来。看着老人那已花白的头发,那佝偻的背,那布满皱纹的脸和长满老茧的双手,我想起了我那为了儿女辛苦奔波了一生的老父亲。希望的心正在升腾,老人说打不住气,可能是车胎烂了。我如泄气的皮球。天已飘开雪花了可离学校还有四、五公里呢!看我一脸的着急,老人说:“别急,我来看看。”说着,老人把气筒递给我,推着自行车进了上房。听大叔说要补胎,大妈赶紧下炕,把地下的茶几和小凳归拢到一起,腾出了地方,找来了补胎的工具。又给我到了一杯热茶,还端来了一盘油果子,招呼我上炕,说边暖边吃。我忙说:“不了,我给大叔打下手。”大叔说:“没什么做的,快上去暖暖吧,等会还要赶路呢”听了老人的话,一股暖流膨胀了全身的每条血管。坐在热炕上,围着被子,喝着热茶,和大妈唠着磕。那场景,那语气,那神态,那动作,是十多年来我所熟悉的,就如周末回到家,和母亲围坐在一起,互相诉说着一周来所做的事,听到的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