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湖北省黄冈市黄冈中学2013届高三下学期6月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B卷)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题材 踩水 别出心裁 豺狼当道 B蓓蕾 傀儡 罪行累累 自吹自擂C囹圄 伶俜 高屋建瓴 琳琅满目D扉页 绯闻 雨雪霏霏 蜚短流长1D(都读fi;Aci/ ci /ci / chi;Bli / li / li / li。Clng/ lng / lng / l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疏朗 流敝 嘉言懿行 筋疲力尽B杜撰 暮霭 臭名昭著 群贤毕至C付梓 嬉闹 孽根祸胎 繁文缛节D谍血 肄业 砥砺德行
2、 星辉斑斓2B(A敝弊;C褥缛;D谍喋。)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人类文化具有无与伦比的宽容与包含性,正像中国古代所倡导的“不以人废言”一样,我们在阅读培根的时候,大可不必因为他的为人而放弃他的作品。 B对于贫弱者,执政者有义务对其给予关爱,这种主张在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中是没有的,而在我们的儒家经典中却比比皆是。C现代社会,有些人心浮气躁,急于出名,总是做出一些突破道德底线的行为,为自己的出名摇旗呐喊,唯恐不能吸引众人的眼球。D中国小说史上有很多“续书”,质量有好有坏,评论有褒有贬,但几乎没有一部续书的艺术质量可以与原书媲美,这是不容置疑的。3C(C摇旗呐喊:比
3、喻为别人助长声势。此处对象错误,不合语境。A不以人废言:不因为这个人有不足的地方而不采纳他的正确意见。B比比皆是:到处都是,形容极其常见。D不容置疑:表示论证严密,无可怀疑。)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面对九月之后在开发商为回笼资金而造成的纷纷降价的局面下,博全集团推出一系列措施,保持了在楼盘销售方面的优势。B网络沟通互动模式正冲击着传统的社会人际关系的基础,心理学家将因为媒体社交的过度使用所导致的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疏远定义为“在线社交疏离症”。C辩论是一种常见的语言交流形式,大到国际事务的争辩,小到生活中买卖物品时的讨价还价,甚至是工作中出现分歧时的争执,都会涉及。D解决猎杀野生动
4、物事件频发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严格执法,地方政府要督促环保、林业、公安等部门对进山人员的监管力度。4B( A结构混乱。“面对局面”与“在下”两种句式杂糅,应删去“在”和“下”。C不合逻辑。递进关系应为“小到工作中出现分歧时的争执,甚至是生活中买卖物品时的讨价还价,都会涉及”。D成分残缺。在“部门”后应增加谓语动词“加大”。)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与唐诗、宋词并称的是元曲,元曲又包括杂剧和散曲。杂剧的结构是四折一楔子,杂剧的音乐有宫调和曲牌之分,杂剧的语言为科、唱、白,杂剧的人物角色为末、旦、净、丑。B雷雨第二幕呈现了周朴园与侍萍的相认、父与子的冲突,而将周鲁昔日的婚恋纠
5、葛通过对话逐步透露出,这使故事的时间、地点高度集中,矛盾冲突更紧张,戏剧效果更强。C有的小说以思想为目的,这类小说在表现主题时是自觉的;有的小说以故事为目的,这类小说在表现主题时是不自觉的。高尔基的丹柯就属于后者。D三国演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章回体小说之一。作者围绕以刘备为代表的蜀国、曹操为代表的魏国和孙权为代表的吴国,展开了三方角逐的宏大场面,表现了对建立一个仁德爱民、统一强大的政权的向往。5C(丹柯充满哲理,属“以思想为目的”类的小说。)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底蕴袁济喜中国传统美学的生生不息,是因为其中有着
6、深厚的人文底蕴,它以人为中心,将人与自然,人与审美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因此,研究传统美学,就不能不研究它与人文的内在关系。 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底蕴,首先体现在对于人生解放和人生意义的不懈追寻中。审美活动作为人的个体生命意义的体认,在特定年代往往获得直接的表现。汉魏以,中国社会陷入空前的动乱分裂之中,在各种哲学思潮展开对于天道人事重新思考的同时,审美活动也成为人们重铸精神人格的创造活动,以人为本的文化观念融入美学思想之中。当时虽然佛教活动开始兴盛,然而在现实人生痛苦的解脱、精神人格重构方面,审美活动显然更具有人文意蕴,更能契合人生需要。中国传统美学人文底蕴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能够代替宗教意义上的人文
7、关怀,独立承载民族文化心理的安顿。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存和奋斗中,形成了乐观向上的人生观,“生生之谓易”“乐天知命而不忧”,便是这种心理的表征。钱钟书先生曾在诗可以怨一文中指出,六朝人认为审美具有止痛安神的作用。“长歌可以当哭,远望可以当归”,是中国传统美学看待人生与审美关系时的基本价值观念。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渗透着中华民族对自然和人生的体验,这种体验融情感与认知于一体,它不同于宗教而又有宗教那样的超越意识,具备丰厚的审美蕴涵。中国古代美学主张将人的价值建构在人与自然的统一之上,这种统一又以审美体验为中介。这就决定了中国文化不需要宗教也可以解决精神寄托问题,使人生获得审美超越。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
8、底蕴,还表现在它的自我教育意识。人文思想不仅表现为人格的自我完善上,同时表现在运用这种成果对社会进行教育,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文化素质方面。审美活动不仅是个体的经验,更主要的是一种社会性的文化创造与普及活动,是个体与群体、自由与功利的有机融合。中国传统的“人文”是指用人类的文明成果教化人民,由自然形态的人走向文明形态的人。先秦时儒家强调“六艺之教”,道家重视“行不言之教”(老子语),后如淮南子与嵇康的声无哀乐论则兼融儒道,将自然之教与人为之教调和起,用以陶冶人的情操,提升人生品位。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底蕴,通过这种教育思想与具体实施,体现出特有的对人的关怀。从中国传统美学的发展看,美学人物首先
9、是充满人文忧患意识的思想家,他们往往站在时代的前列与人生的尖峰上考察审美现象,回应文化建设中出现的严峻问题,建构自己的美学理论。比如春秋以,随着宗法制度向封建制度的嬗变,儒道法墨诸家围绕对礼乐文明的评价,以及由此而的天道人性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鸣,对真善美问题作了不同的回答。儒家的中和为美与道家乘物游心的价值观念,既是伦理价值的判断,也是审美价值的尺度。人文意识与美学理论的高度统一,是中国古代美学的重要传统。中国传统美学由于具备深厚的人文底蕴,因而是中华民族精神世界与文化心理的突出表现。它在形态上具有黑格尔在美学中所提出的暂时性与永恒性两方面的因素。所谓暂时性是指它的历史具体性,这些特定时代的
10、观念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改变;而一些永恒的人文底蕴,比如追求人生的审美化,人与自然的统一等等,这些精神性的东西不但不会消逝,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生生不息,融入到民族文化与精神世界之中。 (有删节)6下列关于“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底蕴”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底蕴,首先体现为不懈地追寻人生解放和人生意义,审美活动常在特定年代获得直接表现。B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底蕴,具体表现在以人为本,将人与自然、人与审美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因而它赋予了中国传统美学无限的生命力。C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底蕴,表现在它的自我教育意识,人格自我完善的成果在对社会进行教育,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文化
11、素质方面有着积极意义。D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底蕴还体现在能够代替宗教意义上的人文关怀,独立承载民族文化心理的安顿,这就决定了中国文化不需要宗教。6D(曲解原意。“这就决定了中国文化不需要宗教”错,原文第段所说“决定了中国文化不需要宗教也可以解决精神寄托问题,使人生获得审美超越”,并无排斥宗教的意思。A、B、C项的阅读区间分别在第段。)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体现着中国古代美学的重要传统的儒家中和为美与道家乘物游心的价值观念,既是伦理价值的判断,也是审美价值的尺度。 B中国传统美学在形态上具有暂时性与永恒性两方面的因素,契合黑格尔的美学理论,具备深厚的人文底蕴,是中华民族精
12、神世界与文化心理突出表现。C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存和奋斗中,形成了乐观向上的人生观,“生生之谓易”便是这种心理的体现,它是中国传统美学看待人生与审美关系时的基本价值观念。D淮南子与嵇康的声无哀乐论兼融儒道,调和自然之教与人为之教陶冶情操,提升人生品位,体现出特有的对人的关怀。7C(张冠李戴。“生生之谓易”体现了中华民族乐观向上的人生观,而“长歌可以当哭,远望可以当归”才是中国传统美学看待人生与审美关系时的基本价值观念。A、B、D项的阅读区间分别在第段。)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美学人物往往站在时代的前列考察审美现象,回应文化建设中出现的严峻问题,他们是充满人文忧患意识
13、的思想家。B特定时代的观念会随时代变迁而变迁,而永恒的人文底蕴不但不会消逝,而且会随时代发展融入到民族文化与精神世界中。C虽然佛教活动在汉魏开始兴盛,然而审美活动在现实人生痛苦的解脱、精神人格的重构方面,显然更能契合人生需要。 D中国古代美学主张以审美体验为中介,将人的价值建构在人与自然的统一之上,这就决定了中国文化不需要宗教也可以解决精神寄托问题。8B(以偏概全。在段中说“一些永恒的人文底蕴”,并非“永恒的人文底蕴”。A、C、D项的阅读区间分别在第段。)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共7小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德宗贞元十一年,春,二月,)初,阳城自处士征为谏议大夫,拜官不辞。未
14、至京师,人皆想望风采,曰:“城必谏诤,死职下。”及至,诸谏官纷纷言事细碎,天子益厌苦之。而城方与二弟及客日夜痛饮,人莫能窥其际,皆以为虚得名耳。前进士河南韩愈作争臣论以讥之,城亦不以屑意。有欲造城而问者,城揣知其意,辄强与酒。客或时先醉仆席上,城或时先醉卧客怀中,不能听客语。及陆贽等坐贬,上怒未解,中外惴恐,以为罪且不测,无敢救者。城闻而起曰:“不可令天子信用奸臣,杀无罪人。”即帅拾遗王仲舒、归登、右补阙熊执易、崔邠等守延英门,上疏论延龄奸佞,贽等无罪。上大怒,欲加城等罪。太子为之营救,上意乃解,令宰相谕遣之。于是金吾将军张万福闻谏官伏阁谏,趋往至延英门,大言贺曰:“朝廷有直臣,天下必太平矣!
15、”遂遍拜城与仲舒等,已而连呼“太平万岁!太平万岁!”万福,武人,年八十余,自此名重天下。时朝夕相延龄,阳城曰:“脱以延龄为相,城当取白麻坏之,恸哭于庭。”有李繁者,泌之子也,城尽疏延龄过恶,欲密论之,以繁故人子,使之缮写,繁径以告延龄。延龄先诣上,一一自解。疏入,上以为妄,不之省。秋七月丙寅朔,阳城改国子司业,坐言裴延龄故也。(贞元十四年,九月,)太学生薛约师事司业阳城,坐言事,徙连州,城送之郊外。上以城党罪人,左迁城道州刺史。城治民如治家,州之赋税不登,观察使数加诮让,城自署其考曰:“抚字心劳,征科政拙,考下下。”观察使遣判官督其赋,至州,城先自囚于狱。判官大惊,驰入,谒城于狱曰:“使君何罪
16、!某奉命候安否耳。”留一二日未去,城不复归。馆门外有故门扇横地,城昼夜坐卧其上,判官不自安,辞去。其后又遣他判官往按之,他判官载妻子中道逸去。(节选自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五)注处士未做官的士人。 陆贽唐代政治家,文学家。贞元八年(792年)出任宰相,两年后因反对由德宗所宠信的裴延龄掌管财赋,被贬充忠州(今重庆忠县)别驾(州主管官的佐吏)。 坐由而获罪。 抚字抚育爱护。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有欲造城而问者 造:拜访B阳城自处士征为谏议大夫 征:征召C脱以延龄为相 脱:或许D不可令天子信用奸臣 信:信任9C(脱:倘若。)10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直接表现阳城勇于劝
17、谏的一组是( )(3分)城必谏诤,死职下 不可令天子信用奸臣,杀无罪人上疏论延龄奸佞,贽等无罪 上大怒,欲加城等罪城当取白麻坏之,恸哭于庭 左迁城道州刺史ABCD10D(写人们对阳城的预测,侧面表现其勇于劝谏;叙述阳城率人劝谏惹怒德宗,但不是直接表现其勇于劝谏;写阳城被贬的情况。)11下列对文意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当唐德宗要罢免正直的陆贽、重用奸佞的裴延龄时,阳城不顾皇帝的盛怒,上疏论延龄奸佞、申明陆贽等人无罪,结果得罪了皇帝,为他最终被贬为国子司业埋下了伏笔。B阳城初征为谏议大夫时,因沉湎于酒而没有做好谏议工作,人们都认为阳城是虚得清名,韩愈因此写文章讥讽他。
18、这是为后文写阳城为陆贽之事死谏作铺垫。C文章末段写了阳城的一件轶事,这件轶事写得生动有趣,细节描写尤为成功,如他自署考语“抚字心劳,征科政拙,考下下”,富有戏剧性。D阳城任地方官时,州中的赋税收不上,观察使派判官他的任所道州督课税赋,他则先把自己关进了监狱。行文着墨不多,称许之意,则暗含其中。11B(“因沉湎于酒而没有做好谏议工作”有误,是阳城不愿像其他谏官那样“言事细碎”,要谏则谏大事。)12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太子为之营救,上意乃解,令宰相谕谴之。(3分) 译文: (1)太子为此而出面营救,德宗的态度才缓和下,叫宰相宣旨让他们(放宽心)离去。(“解”
19、“谕”各1分,大意1分。)(2)疏入,上以为妄,不之省。(3分) 译文: (2)待到奏章送入内廷,德宗认为这是荒谬的,便不再审察了。(“妄”1分,“不之省”宾语前置句式1分,大意1分。)(3)判官大惊,驰入,谒城于狱曰:“使君何罪!某奉命候安否耳。”(3分) 译文: (3)判官很吃惊,急奔进去,在监狱中拜见阳城说:“您有什么罪过!我是接受命令前问候您安康与否的啊。”(“谒”“候”各1分,大意1分。)13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 臣闻战以勇为主以气为决天子无皆勇之将而将军无皆勇之士是故致勇有术致勇莫先乎倡倡莫善乎私。此二者,兵之微权。英雄豪杰之士,所以
20、阴用而不言于人,而人亦莫之识也。(节选自苏轼倡勇敢)13臣闻战以勇为主 / 以气为决 / 天子无皆勇之将 / 而将军无皆勇之士 / 是故致勇有术 / 致勇莫先乎倡 / 倡莫善乎私。译文:我听说作战主要依靠勇敢,战争的胜负由士气的盛衰决定。天子没有全都勇敢的将军,将军没有全都勇敢的士兵,因此要讲究使人勇敢的方法。使人勇敢首先要使人起带头作用,使人带头没有比偏爱更好的方法了。这两点,是用兵的一种很微妙的权术,英雄豪杰都暗中使用却不对别人说(不告诉别人),因而人们也不知道这种使人勇敢的方法。14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减字木兰花李清照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
21、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减字木兰花秦观天涯旧恨,独自凄凉人不问。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黛蛾长敛,任是东风吹不展。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1)两首词分别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4分) 答:_ _14(1)李词塑造了一个为显示自己美貌而大胆率真向情郎撒娇(或“让情郎对比自己和鲜花谁更美”)的娇憨纯真的女子形象,(2分)秦词塑造了一个因思念远去的爱人而凄凉、愁闷、懒散无力(或“孤独无依、愁眉不展,困倚危楼”)的思妇形象(2分)。 (2)两首词抒发的情感有何差异?请结合词作简要分析。(4分) 答:_ _ _ _ _14(2)李词通过写女子买花,担心情郎觉得自己没
22、有春花美丽,便把春花插在鬓角向情郎撒娇让情郎品评的一系列的动作和心理活动描写,充分地表现了女子与情郎相会时那种甜蜜又有些隐隐担忧的复杂而细腻的情感。(2分)秦词通过写爱人远去天涯,自己孤独无依无人嘘寒问暖,只好呆呆看着小篆香慢慢燃尽,春去秋,无力地独倚高楼,愁眉不展,看大雁飞尽的一系列动作,抒发了女子孤独寂寞、愁肠百结、绵绵无尽的思念之情。(2分)。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其中的5个小题作答)(5分)(1) ,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2)桑之落矣, 。(诗经氓)(3)寒衣处处催刀尺,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4)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庄周逍遥游)(5) ,临清流而赋
23、诗。(陶渊明归去兮辞)(6)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杜牧阿房宫赋)(7)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欧阳修醉翁亭记)(8) ,谣诼谓余以善淫。(屈原离骚) 15(1)征蓬出汉塞(2)其黄而陨(3)白帝城高急暮砧(4)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5)登东皋以舒啸(6)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7)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8)众女嫉余之蛾眉兮四、现代文(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共20分,共4小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藤鲍尔吉原野注藤不是树不是根,又似根似树。树直立,根在地下爬行。但是藤更愿意选择做一根藤。树像士兵一样站在哨位,一辈子没往前走过一步。藤是植物里的猴子,它在悬崖爬上爬下,把阵线搞乱,编织了
24、森林里的蛛网。藤好奇心重,它想去一切地方。藤想知道泉水从什么地方流出,野果边上有没有刺猬的洞。想知道高处有什么,想知道高处的高处还有什么。藤直不起腰,它需要挂在什么东西上。藤做的事情叫作借力。它认为所有的地方都是肩膀。它拍过石头、树和草的肩膀,然后向上爬。藤被庄子的故事吓住了:树越成材越近刀斧,树一旦刚劲挺直就成了床,供人坐榻,成了桌椅板凳和皇帝的案子,树不读书也被迫充当书架。藤是明白人,树成了材也不过是大立柜,变成夹肉的筷子自己却吃不着。藤以不材自喜,它要做一个山野流浪汉,东奔西走,居无定所,就这么办了。藤不开花,它情愿寒碜,像穿褐色雨衣的药农。在雨里,藤的衣衫像石头一样黑湿黏滑,不开花。植
25、物开花,只是一个富贵的梦想。花开过,花瓣被风揪走、被流水偷走,花记不住自己到底有几个花瓣。开花的树多少有一些矜持,像做家务的男人,更像粉墨面世的梅兰芳。藤没有开花的基因,也罢,不开就不开。藤假如开了花,必定妖邪,像身怀杂种的茨岗女人。藤把开花的力量变成皮革般的纤维,坚韧不拔。因此,中国的文人画里,写藤见到笔墨功夫。毛笔先天适合写藤,藤之老劲虬顽,以墨之滞迟枯涩应对之。黄宾虹说,笔做什么?分明;墨作什么?融洽。黄宾虹把笔墨最上境界称为“融洽分明”。他的画语录常说笔法,笔分八面是黄宾虹的标志性言论,但他的画最好的地方仍在墨法,茂朴华滋显示黄墨的神力。有画家研究黄宾虹一辈子,不知他作哪一种皴(cn,
26、国画的一种技法)法,我说黄宾虹山水无皴法。他问是何法,我说不告诉你。画藤也无皴,见清楚笔法,所谓线。朱耷画荷茎与藤何其相似,只是墨性不同。毛笔的线齐白石称运笔要迟,石鲁的线却飞快在画藤时显出疾徐枯润,显示毛笔的霸蛮,齐白石说毛笔可夺天工。一般画家不画藤,也画不了藤,他怕别人说他在画蛇或画井绳。徐渭是墨藤祖先,其藤怒而刚烈。齐白石的藤显露金石章法。藤在文人画里上了厅堂,化大野为大文。文人画的藤叛逆,臣服朝廷的人肯定不画藤。藤在笔墨之间不止纠结,是不求纠结而纠结自。大师的墨藤肚子里有火,是身在江湖而不屑江湖,是好纸好墨,是不皴,是仿家画不的黑道道。藤是国画里的美人。就这样,艺术远离着生活。在所谓“
27、生活”里,藤变成屁股下的椅子,被屁熏得油汪汪的黄。藤是蛮人孟获的盾,是西南少数民族孩子上学路过的桥梁,是供养苔藓、昆虫的共生体。森林里,藤比树烂得慢,它属于筋一类燉不烂的东西。藤是高加索山民采野蜂蜜的梯子,它见过无数采蜜人摔进山谷。(有删节) 【注】鲍尔吉原野中国当代作家,蒙古族。16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A这篇散文以“藤”为线索,抓住“藤”的特征,从不同角度写出了“藤”的个性和精神品质。B文章第3、4自然段采用了对比的写法,将“藤”跟树、植物的花和开花的树对比,表现了“藤”“以不材自喜”和“情愿寒碜”的特点。C 藤是明白人,因为它明白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不
28、能和树比伟岸,但在国画里是美人,能上厅堂,能化大野为大文。D文章第5自然段作者不惜笔墨写文人画藤,是着重指出要抓住藤的特征个性去认识和表现藤。E没有笔墨功夫的画家是画不了藤的,他怕别人说他在画蛇和画井绳。徐渭是墨藤祖先,其藤怒而刚烈。在中国画里,藤是叛逆的代表。16C E(C“藤是明白人”,文中是指它明白的是自己虽然不能像树那样成材,但免除了成材带的“杀身之祸”,因而“以不材自喜”。E原文中是“文人画的藤叛逆”,选项中的“中国画”范围扩大了。)17请阐释“艺术远离着生活”的含意。(3分) 答:_ _ _17艺术反映的不是事物的实用价值,而是事物体现出的一种精神,一种品质。18作者说藤虽不是树不
29、是根,但它更愿意选择做一根藤,为什么?请作简要说明。(5分)答:_ _ _ _ _ _18藤虽不是树不是根,但是有着藤自己的特征和个性,具体表现为:藤有很重的好奇心,富有探索精神和冒险精神;藤善于借力,借助石头、树、草的肩膀向上爬;藤以不材自喜,自由自在,不被别人利用;藤情愿寒碜,不把自己打扮得妖艳供别人欣赏,而是保持自己的本色;藤有韧性,坚忍不拔。所以它更愿意做一根藤。(每点1分)19文章借藤表现了作者的人生态度。请选择一个角度,结合你的生活经验谈谈感受。(8分)答:_ _ _ _ _ _ _ _19我们要像藤一样保持一种好奇心,拥有一种探索和冒险精神。随着年龄的增大,很多人失去了对自然、社
30、会乃至人自身的探索,如果我们真正认识这个世界,就要保持好奇心,探索未知的领域,从而丰富自己,发展自己,完善自己。/我们要像藤一样善于借助有利的外部条件发展自我。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弱小的,我们要发展自己,壮大自己,完善自己,单靠我们自己的力量远远不够,我们可以借助阅读,丰富我们的阅历,提高我们的能力,增强我们的修养;也可以借助他人的智慧和力量,提升我们,还可以借助与他人合作完成我们的工作。(其他评价角度:我们要像藤一样,在生活中保持一种本色,获得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我们要像藤一样,不必为了表面的繁华受人利用;我们要像藤一样,内心保持一种坚忍不拔的精神。)(选取角度3分,联系生活经验谈自己的感受
31、5分。)五、语言文字运用(共12分,共3小题)20公众科学素养事关国家的竞争力。下面是某部门对“我国公众获得科学技术信息的渠道”的调查情况统计表,请根据此表,写出结论。不超过25字。(4分)结论:_ _ _20电视和报纸是我国公众获得科学技术信息的主要渠道。21新华网“教育读书”论坛以“最感动我的文学人物”为话题向网友征集文学人物点评。请你仿照示例从中学语文教材中选择两个令你感动的人物,分别写一句点评的话。要求:形式工整,可不完全拘泥于原句式。(4分) 人物:大堰河 点评:用勤劳打点悲苦岁月,以爱心彰显善良人性 人物:_点评: 人物:_点评: 鲁侍萍 温情被虚伪掩埋,心灵因仇恨坚强翠翠 古渡是
32、美丽的背景,守望为爱情的注脚林黛玉 质本洁还洁去,一抔净土掩风流桑迪亚哥 纵横苍茫大海,演绎硬汉传奇卡西莫多 丑到极致,美到极致22阅读下面新闻,请简要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看法。(不超过80字)(4分 )中央电视台2012年10月14日“新闻直播间”节目播出“中国式过马路:十字路口1小时600人闯红灯”。在“文明天下行”的媒体行动推出之后,记者专门进行了一小时文明观察。在河北石家庄地处商业圈的中山路与建设大街十字路口,每天穿行这里的行人数以万计。记者在这里架设摄像机进行了一个小时的拍摄,发现闯红灯、在行驶的车流中冒险穿行的路人不在少数,路口的红绿灯基本上是形同虚设的。答:_ _ _ _ _22“
33、中国式过马路”这种交通违规行为,已成为我国城市交通管理的一种“痼疾”,这一现象折射出的,不仅是管理手段的乏力和无奈,还有国人规则意识的淡薄和盲目从众的心理。/“中国式过马路”现象不能全归咎于行人的素质,有些交通灯的红绿信号间隔不够合理、红灯时间超过行人忍耐限度也是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更深层的原因还是行人与机动车的马路权益问题。六、写作(共60分,共1小题)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浙大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医生陈作兵的父亲半年前确诊为“恶性肿瘤晚期,全身转移”,无法手术。陈作兵一度束手无策,最后他从科学的角度,理性地尊重父亲的决定:放弃治疗。在他的安排下,父亲回到诸暨老家,不再
34、服药、打针,还亲自下地种菜,只吃自己最喜欢的东西。一家人也不再提父亲的病情,直到父亲去世父亲走的时候,很平静,很满足。陈作兵的行为诠释了孝顺的另一种含义,他父亲对待生命的态度也引起了人们的深思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认识与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自选角度,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审题立意参考:1、从儿子的角度:应该理性的孝顺(正面);孝顺不应在医学面前低头(反面)。2、从父亲的角度:科学地看待生死;面对生老病死,当顺其自然。3、从全面的角度:正确认识延续亲人生命与恪守孝道的关系;善待生命的方式不只是打针吃药。参考译文:(德宗贞元十一年,春季二月
35、,)当初,阳城由未做官的士人被征召为谏议大夫,他对任命的官职并不推辞。(阳城)还没有到京城,人们便思慕他的风采,都说:“阳城肯定会直言规谏,以死效忠职守。”等到(阳城)朝廷以后,谏官们进谏政事时纷纷讲些细小琐碎的事情,德宗愈加厌烦不堪。然而,阳城却与自己的两个弟弟以及宾客日夜开怀饮酒,人们对他摸不着边际,都认为他是虚有其名罢了。前科进士河南人韩愈写了一篇争臣论讥讽他,阳城也并不介意。有人打算前去质问阳城,阳城揣度到人的用意,总是强劝人与他饮酒,有时客人先醉倒在酒席上,有时阳城先醉躺在客人的怀抱中,不能听客人讲话了。到了陆贽等人获罪贬了官,德宗的怒气仍未消散,朝廷内外恐惧不安,都认为接下对他追加
36、的罪罚将是难以预计的,没有人敢去营救。阳城听到后奋起说道:“不能让天子信任和重用奸臣,杀害没有罪过的人。”他当即带领拾遗王仲舒、归登及右补阙熊执易、崔邠等人在延英门守候着,上奏疏章,论说裴延龄邪恶谄谀,而陆贽等人没有罪。德宗大怒,准备将阳城等人治罪。太子为此而出面营救,德宗的态度才缓和下,叫宰相宣旨让他们(放宽心)离去。当此时金吾将军张万福听说谏官跪在延英殿阁进谏,便快步前往延英门,大声祝贺道:“朝廷有直言的臣下,天下肯定要太平了!”于是,他逐一拜谢阳城与王仲舒等人,随即连声大呼“太平万岁!太平万岁!”张万福是一员武将,有八十多岁了,自此以后(张万福的)名声便为天下推重了。当时随时都有任命裴延
37、龄为宰相的可能,阳城说:“倘若让裴延龄出任宰相,我就会将任命他的白麻诏书拿毁掉,还要在朝廷上痛哭一场。”有个叫李繁的人,是李泌的儿子,阳城竭力梳理裴延龄的全部过失与罪恶,想秘密弹劾他,因李繁是旧友的儿子,便让他誊抄疏章,李繁却径直将此事告诉了裴延龄。裴延龄事先到德宗那里逐条自行解释,待到奏章送入内廷,德宗认为这是荒谬的,便不再审察了。秋季七月丙寅日初一这天,阳城被改任为国子司业,这是由于他上疏弹劾裴延龄而获罪的缘故。(贞元十四年,九月,)太学生薛约以师长之礼对待国子司业阳城,因言事获罪,迁徙连州,阳城把他送到郊野以外。德宗认为阳城与有罪之人结党,将阳城降职为道州刺史。阳城治理百姓如同对待家人一般,州中的赋税收不上,观察使有好几次加以谴责,于是阳城自行题写他的任官考核成绩道:“抚育爱护(百姓)心神为之劳瘁,征收科税的政绩低劣,考核成绩下下等。“观察使派遣判官督促他征税,判官到道州时,阳城事先已经将自己囚禁在监狱中了。判官大惊,急奔进去,在监狱中拜见阳城说:“您有什么罪过!我是接受命令前问候您安康与否的啊。”判官逗留了一两天还没有离去,阳城便不回家。判官下榻的馆舍门外有一块旧门扇横放在地上,阳城就日夜坐卧在门扇上,判官感到不安,便辞别而去了。此后,观察使又派遣另外一个判官前往按察阳城,这个判官却乘车载着妻子儿女在中途逃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