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西省五市九校2023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 左传哀公七年“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反映了( )A. 家天下取代公天下B. 禹分邦建国C. 王权初步形成D. 禹因治水称王【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禹通过涂山会盟重新规划了部落联盟的权力管控体系,为后来的夏商周王朝建立奠定了基础,所以反映了王权初步形成,C项正确;禹死后,其子启登上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家天下取代公天下,排除A项;分封制是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禹治水状况,排除D项。故选C项。2. 曶鼎铭文记载“我既卖(赎)女(汝)五夫,效父用匹马
2、,束丝”反映了( )A 丝织业发展B. 奴隶制度C. 商品经济繁荣D. 畜牧业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我既卖(赎)女(汝)五夫,效父用匹马,束丝”大概意思就是可以用一匹马一束丝换五个奴隶,这反映了奴隶制度,B项正确;材料主旨并非要体现丝织业发展,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商品经济繁荣,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畜牧业发展,排除D项。故选B项。3. “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也”韩非子将尧舜禹间权力转移描绘成激烈斗争的结果,其目的在于( )A. 论证历史真实性B. 加强中央集权C. 强化君权D. 颠覆传统认识【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韩非子将尧舜禹间权力转移描
3、绘成激烈斗争的结果”可得出韩非子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体现君权力来源的合法性,从而强化君权,C项正确;其目的不是论证历史真实,也与中央集权无关,排除AB项;颠覆传统认识并不是最终目的,排除D项。故选C项。4. 明主者,“使天下不得不为己视,天下不得不为己听”这体现韩非子的哪种思想( )A. 法治思想B. “势”的观点C. “术”的观点D. 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的天下观【答案】B【解析】【详解】“使天下不得不为己视,天下不得不为己听”意思是作为明智的君主,要使天下不得不为我看,不得不为我听,由此可知,韩非子在强调君主的威权,即“势”的观点,B项正确;ACD三项均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CD项。故选B项。5
4、.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和陈胜吴广起义后建立“张楚”政权的历史现象反映了秦末( )A. 秦楚矛盾是当时社会主要矛盾B. 楚国残余势力最强C 楚最终灭了秦朝D. 楚顺应了历史潮流【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楚虽三户,亡秦必楚”“陈胜建立的政权号称张楚 ”体现了六国残余势力在农民起义中有一定影响力,B项正确;阶级矛盾是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排除A项;公元前207年,刘邦的军队进占咸阳,秦朝灭亡,排除C项;楚顺应了历史潮流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6. 唐朝两税法”自国家置两税以来,天下之财为限三品,一曰上供二曰留使三曰留州,皆量出为入,定额以给资”该规定表明了唐朝赋税制度( )A.
5、进行了中央与地方财政划分B. 加强了中央财权C. 扩大了地方财权D. 放松了对农民控制【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自国家置两税以来,天下之财为限三品,一曰上供二曰留使三曰留州,皆量出为入,定额以给资”可知,唐朝两税法将天下之财政分为三部分,每部分按照定额给予配置,说明唐朝赋税制度进行了中央与地方财政划分,A项正确;加强了中央财权,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扩大了地方财权,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放松了对农民控制,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A项。7. 唐失其道,化内地为藩镇,内外皆坚而人至不能自安,宋朝反其弊,使内外皆柔。虽能自安而有大不安者。其中“不能自安”和“大不可安者”指(
6、 )A. 藩镇割据和边防危机B. 宦官专权和积贫积弱C. 外戚专权和军备废弛D. 农民起义和财政危机【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唐失其道,化内地为藩镇,内外皆坚而人至不能自安,宋朝反其弊,使内外皆柔。虽能自安而有大不安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化内地为藩镇”指的是藩镇割据,其导致内外皆坚而人至不能自安;而宋朝采取相反的措施,收部将兵权,导致边防危机,而使“大不可安”,A项正确;宦官专权和积贫积弱,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外戚专权和军备废弛,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农民起义和财政危机,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8. 万历以来,用尤墩布为单署袜,极轻美,远方争来购之
7、。故郡治西郊广开署袜店百余家,和郡男妇,皆以做袜为业,从店中给筹取值,亦便民新务。该材料表明( )A. 政府鼓励手工业发展B. 制袜业技术高超C 商业资本进入生产领域D. 男耕女织模式改变【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和郡男妇,皆以做袜为业,从店中给筹取值,亦便民新务。”可得出当时袜业兴盛,因此资本大量注入到袜子行业,促进了当地商业的发展,说明商业资本进入生产领域,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政府的政策,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技术高,排除B项;改变的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C项。9. 王守仁弟子王畿言“信得良知过时,独往独来,如珠之走盘,不待拘管而自不过其则也”据此可知王畿( )A. 突出感性直觉
8、B. 知行合一C. 道德自省D. 修心养性【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得良知过时,独往独来,如珠之走盘,不待拘管而自不过其则也”可知,王畿强调在基本规则下“不拘小节、随心所欲”,表现出强烈的主观感性色彩,A项正确;知行合一是王守仁提出来的哲学理论,即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心学尤其注重个人自身的道德修养,强调道德自省,发现本心,认识良知,侧重人的主观能动性,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修心养性,通过自我反省体察,使身心达到完美的境界,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10. 鸦片战争后,中美签订五口贸易章程规定:和约既经批准后,两国官民人等均应恪遵,至合
9、众国中各国(州)均不得遣员到来另有异议。这体现了( )A. 利益均沾原则B. 门户开放政策C. 联邦制D. 共和制【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至合众国中各国(州)均不得遣员到来另有异议”可知,美国的外交权由联邦政府掌握,体现了联邦制原则,C项正确;利益均沾强调美国与其他列强享受一样的在华利益,排除A项;门户开放政策在一战后美国才提出,排除B项;美国共和制的特点是实行三权分立,排除D项。故选C项。11. 1900年6月慈禧太后作出向各国“宣战”决定后,东南督抚却与各国驻沪领事共同商定“保护东南章程九款”其主要内容“上海租界归各国公国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归各省督抚保护,两不相扰”这表明(
10、)A. 东南督抚与中央对抗B. 中央权威式微C. 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D. 上海面临义和团进攻【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慈禧太后对外宣战,但是东南地方督抚却与英美等国洽谈“东南互保”协议,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式微,B项正确;东南督抚与中央对抗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开始勾结”一词说法错误,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上海面临义和团进攻,排除D项。故选B项。12. 盖中国如欲保存独立,不得不用立宪政治,而从其国之历史习惯社会经济状况,与夫列强之关系观之,则中国之立宪,以君主制行之为易,以共和制行之则较难也(美)古德若1913年共和与君主论该文章( )A. 为保皇派反
11、对革命派提供了理论依据B. 为维新派变法提供了思想武器C. 为复辟帝制提供了理论依据D. 科学地分析了中国国情指明了历史方向【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时间为1913年,此时中华民国已经成立,确立了共和政体,民主共和成为时代潮流,但在题干文章中却认为“中国如欲保存独立,不得不用立宪政治”和“中国之立宪,以君主制行之为易,以共和制行之则较难也|”可知,该文章是为复辟帝制提供理论依据,C项正确;保皇派反对革命派是在辛亥革命之前,题干时间为辛亥革命之后,排除A项;维新变法是在清末,此时中华民国已经成立,排除B项;该文章为复辟帝制提供理论依据,属于历史的倒退,排除D项。故选C项。13. 7月中共
12、中央发表全国宣言一,孙中山先生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二,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三,取消现在苏维埃政府。四。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该宣言( )A. 推动了全民族团结抗战B. 标志国共合作正式形成C. 表明中国革命性质嬗变D. 使中国民主革命倒退【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内容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是1937年月中共中央发表的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提出抗日的基本主张,重申共产党的各项保证,该宣言有利于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推动了全民族团结抗战,A项正确;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国共合作抗战宣言,标志国共合作正式形成,排除B项;此时中
13、国仍然处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革命性质没有发生变化,排除C项;该宣言并没有使中国民主革命倒退,排除D项。故选A项。14. 1938年1月蒋介石一次演讲指出“只要我们能自强自立,能持久抗战,就可以促起日本利益相反的各国来包围日本”以下哪件历史事件符合蒋介石期望( )A. 百团大战B.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C. 苏德战争爆发D. 太平洋战争爆发【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只要我们能自强自立,能持久抗战,就可以促起日本利益相反的各国来包围日本”和所学知识可知,蒋介石期望其他国家和中国联合起来,共同对抗日本的侵略,符合蒋介石期望的历史事件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太平洋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以日本帝国
14、为首的轴心国和以英美国为首的盟军于1941年12月7日至1945年8月15日期间进行的战争,范围遍及太平洋、印度洋和东亚地区,符合题意,D项正确;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在华北敌后发动的一次大规模进攻和反“扫荡”的战役,由于参战兵力达105个团 ,故称“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未涉及其他国家,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为团结全国各民族一切抗日力量,打败日本侵略者而制定的路线和策略。未涉及其他国家,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苏德战争即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第二次世
15、界大战中规模最庞大、战况最激烈、伤亡最惨重的战场。未涉及中国和日本,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15. 1938年王明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提出全国抗日部队“统一指挥”“统一编制”“统一武装”“统一待遇”“统一作战计划”“统一作战行动”主张。该主张( )A. 有利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B. 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 属于“左倾”错误D. 属于“右倾”错误【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王明的这一主张是要中共中央把军队交给国民党,统一指挥,统一编制,这实际上是交出革命的领导权,因此是“右”倾主义错误,D项正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1937年就已经形成,排除A项;这一主张属于“右”
16、倾错误,而不是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是“左”倾错误,排除BC项。故选D项。16. 1934年11月红七军团与方志敏领导的红十军组建北上抗日先遣队为策应中央军事行动率军北上浙晥,在怀玉山失败,1935年方志敏在南昌英勇就义。北上浙晥体现了( )A. 革命创新精神B. 革命大局精神C. 乐观主义精神D. 抗日牺牲精神【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为策应中央军事行动率军北上浙晥,在怀玉山失败,1935年方志敏在南昌英勇就义”可知红七军团与方志敏是为了策应中央军事行动而失败,方志敏还英勇就义,由此可知体现了革命大局精神,B项正确;方志敏的英勇就义是为了策应中央军事行动,因此体现的是革命大局精神,而
17、不是革命创新精神、乐观主义精神,排除AC项;方志敏和红七军团不是因为抗日牺牲,排除D项。故选B项。17. 1956年12月毛泽东约见民建和工商联负责人时提出“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思想。该思想( )A. 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创新B. 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初步设想C. 指导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D. 是社会主义改革的尝试【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可以看出当时对于资本主义的态度,也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奠定了初步的设想,B项正确;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该思想不是创新,排除A项;1956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还未开始
18、,排除C项;这一时期是社会主义的建设时期,不是改革,排除D项。故选B项。18. 某人对他的邻居承诺:他的房子潜在损害发生时给予赔偿。风把他的瓦片吹飞损坏邻居房屋的瓦片,如果意外事故是由于房屋的缺陷造成的,他应当赔偿损害。然而风力大到能够将建造牢固的房屋摧毁,他就不需要赔偿。即使在口约规定任何物件从房屋顶掉下造成的损害都应当得到赔偿,当物件掉下来是由于风力或其他外力导致时,并不适用该口约,仅仅在物件自己掉下时才适用。该规定符合罗马法( )A. 契约原则B. 公平原则C. 平等原则D. 保护私有财产原则【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他的房子潜在损害发生时给予赔偿。然而风力大到能够将建造牢固的
19、房屋摧毁,他就不需要赔偿。即使在口约规定任何物件从房屋顶掉下造成的损害都应当得到赔偿,当物件掉下来是由于风力或其他外力导致时,并不适用该口约,仅仅在物件自己掉下时才适用。”可知,在不可抗拒的外力因素影响下,对别人造成的损失可以不予赔偿,合乎社会公认的公平观念,B项正确;契约原则是以书面文字的形式来约束双方,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平等原则,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法律地位一律平等的准则,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保护私有财产原则,指私人的合法财产所有权不受侵犯,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19. 新航路开辟,东印度和中国市场,美洲殖民地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
20、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共产党宣言。其中革命因素指( )A. 世界由孤立走向整体B.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C. 资本主义经济D. 商业革命价格革命【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新航路开辟”,“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指的是新航路开辟对欧洲的影响:新航路开辟,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所以其中革命因素指的是资本主义经济,C项正确;“世界由孤立走向整体”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之一,但不是材料主旨,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排除B项;材料中的“商业革命”“价格革命”不是革命因素,革命因素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1、,排除D项。故选C项。20. 卢梭指出:当人民被迫服从而服从时,他们做得对;但是,一旦人民可以打破自己身上的桎梏而打破时,他们就做得更对社会契约论这体现了思想( )A. 社会契约论B. 天赋人权C. 主权在民D. 三权分立【答案】C【解析】【详解】从题干“当人民被迫服从而服从时,他们做得对;但是,一旦人民可以打破自己身上的桎梏而打破它时,他们就做得更对。因为人民正是根据别人剥夺他们的自由时所根据的那种同样的权利,来恢复自己的自由的”中可以看出卢梭主要强调主权在民, C项正确; 社会契约论讲的是人们按照一定的契约让渡自己的一部分权力组成国家,与题干无关,排除A项;天赋人权指的是每个人来到世间都享
22、有自然赋于的一些权力,排除B项;三权分立指的是国家的权力的分立与制衡,排除D项。故选C项。21. 工业革命后,英国在印度斯坦不管犯下多少罪行,它造成的这个革命毕竟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该革命是指( )A. 传播了先进的技术和思想B. 加剧了英国与印度的殖民矛盾C. 引发了印度人民大起义D. 东方从属于西方【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毕竟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在客观上促进了印度的近代化,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和西方民主思想,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殖民矛盾,排除B项;C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C项;D项材料无从体现,排除D
23、项。故选A项。22. 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做自己的精神武器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马克思研究这种哲学表明( )A. 他是一位革命民主主义者B. 他是一位共产主义者C. 马克思主义诞生D. 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工人运动为哲学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做自己的精神武器”,说明哲学的发展又给工人运动提供了精神武器。马克思把哲学和工人运动联系在一起进行阐述,表明他是一个共产主义者,B项正确;“革命民主主义者”侧重的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民主革命,而材料强调的是无产阶级运动,排
24、除A项;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共产党宣言,材料体现不出来这一标志性的事件,排除C项;科学社会主义形成的标志也是共产党宣言,排除D项。故选B项。23. 拉美经济在20世纪80年代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经济增长缓慢,长期停滞在中等收入水平)。从以下表格可以分析得出原因是( )19501980经济年增长率19501980投资年均增长率80年代经济年增长率80年代投资年均增长率拉美5.3%20.6%1.2%18.9%日本7.1%28.6%4.5%27.2%A. 长期实行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B. 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C. 不能摆脱“经济滞胀”D. 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拉美
25、经济发展中投资年增长率低于日本,且投资年增长率在80年代下降程度也高于日本,由此可知在拉美经济中很多产业只能依靠进口来替代自身的发展,A项正确;题干中体现了拉美经济增长缓慢的原因是因为投资的增长率较低,并非外向型经济,排除B项;题干并未提及经济滞胀,且经济滞胀发生在资本主义世界的20世纪70年代,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题干中并未涉及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对拉美经济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A项。24. 放弃了传统的艺术观念和法则,完全依靠自己独立的观察进行创作,有意识地将注意力转向表现自己的主观世界,通过概括和取舍从结构的观点来描绘对象,被20世纪的艺术家们推崇为“现代绘画之父”的作品是( )
26、A.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B. 圣维克多山C. 日出印象D. 格尔尼卡【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现代绘画之父”是塞尚,其作品是圣维克多山,B项正确;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列宾的作品,排除A项;日出印象是莫奈的作品,排除C项;格尔尼卡是毕加索的作品,排除D项。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2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东汉豪强樊氏为乡里有声望的族姓。父(樊)重,字君云,世善农稼,好货殖。重性温厚,有法度,三世共财,子孙朝夕礼敬,常若公家。其营理产业,物无所弃,课役童仆,各得其宜,故能上下戮力,财利岁倍,至乃开广田土三百余顷。其所起庐舍,皆有重堂高阁,陂渠灌注。又池鱼牧畜,有求必给。尝欲
27、作器物,先种梓漆,时人嗤之,然积以岁月,皆得其用,向之笑者咸求假焉。挣至巨万,而赈赡宗族,恩加乡间。摘自后汉书材料二 1807年10月,普鲁士国王颁布“十月敕令”,规定从1810年起,废除农民对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承认农民有权支配自己的财产。1811年9月,颁布“调整敕令”,允许农民通过缴付赎金而从地主那里取得土地,免除封建义务。地主从中获得大量地产和赎金,农民不同程度地摆脱封建束缚,有的经营农业,有的流入城市成为雇佣工人。1850年3月普鲁士政府宣布实行新的调整地主和农民关系的敕令,取消农民的次要封建义务,对强制劳役和地租等主要义务也规定用较低的价钱赎买免除权。19世纪70年代初,普鲁士道
28、路在德国大部分农村中取得决定性胜利。容克农场经营不断改进,种植业和畜牧业扩大,农产品加工业也兴旺起来,马铃薯和甜菜产量居世界首位,马铃薯白酒畅销国外。摘自农业发展普鲁士式道路(1)概括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东汉庄园经济的作用和影响。(2)概括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普鲁士农业发展的特点和影响。【答案】(1)作用:兴修水利制造和推动新式农具赈济家族回馈社会促进了生产力和社会进步。剥削自耕农,积累财富影响:仍然是封建社会小农经济,促进了门阀士族的形成。 (2)特点:立法形式社会转型(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发展)掠夺性农民支付大量赎金。影响:积极方面推动了普鲁士农业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转型和为工
29、业革命提供了大量劳动力和资本,从而极大的促进了普鲁士的经济发展为德国统一和1871宪法的颁布创造了条件。消极方面容克地主与资本家联合使得统一后的德国具有浓厚的专制性,掠夺性造成德国市场狭小使得德国走向对外扩张的道路带有军事性。【解析】【小问1详解】作用:根据材料一“陂渠灌注”可知庄园兴修水利;根据“尝欲作器物”可知庄园制造和推动新式农具;根据“挣至巨万,而赈赡宗族,恩加乡间”可知赈济家族回馈社会促进了生产力和社会进步;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庄园中剥削自耕农,积累财富。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庄园生产的主要目的是满足庄园内部的需要,所以其仍然是封建社会小农经济,同时作为经济基础促进了门阀士族的形成。【
30、小问2详解】特点:根据材料一“国王颁布十月敕令”可知通过立法形式;根据“农民不同程度地摆脱封建束缚,有的经营农业,有的流入城市成为雇佣工人”可知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发展;根据“允许农民通过缴付赎金而从地主那里取得土地”可知掠夺性农民支付大量赎金。影响:根据材料二“农民不同程度地摆脱封建束缚,有的经营农业,有的流入城市成为雇佣工人”和“容克农场经营不断改进,种植业和畜牧业扩大,农产品加工业也兴旺起来”可知推动了普鲁士农业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转型和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大量劳动力和资本,从而极大的促进了普鲁士的经济发展为德国统一和1871宪法的颁布创造了条件。同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德国的改革并不彻底,保留
31、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容克地主与资本家联合使得统一后的德国具有浓厚的专制性,掠夺性造成德国市场狭小使得德国走向对外扩张的道路带有军事性。2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史学家钱穆认为:“论中国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朝。宋以前,大体可称为古代中国;宋以后,乃为近代中国。就宋代而言之,政治经济,社会人生,较之前代莫不有变。”摘自钱穆理学与艺术对材料观点,你是否认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述充分,表达清晰)【答案】(1)认同宋朝是近代中国。政治方面:科举制和文官制度发展彻底打破了世家大族对政权垄断,社会阶层流动性增强。经济方面:商品经济空前繁荣,纸币出现,市民阶层兴起。文化
32、方面:理学诞生,儒家思想进入广大市民生活中,世俗文化(宋词)流行。(2)不认同,宋朝仍然是古代中国。政治方面:二府三司制分散了宰相权力加强了君主专制,地方由文官担任设转运使和通判加强了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小农经济占绝大部分。思想方面:理学和心学进一步强化了儒学影响,束缚了思想的进步。(3)不完全认同,宋朝是古代中国但带有近代因素。【解析】【详解】根据题意要求,对材料观点是否认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如表示认同宋朝是近代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说明宋朝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如政治方面:科举制和文官制度发展彻底打破了世家大族对政权垄断,社会阶层流动性增强。经济方面:商品经济空前
33、繁荣,纸币出现,市民阶层兴起。文化方面:理学诞生,儒家思想进入广大市民生活中,世俗文化(宋词)流行等等。如表示不认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政治方面:专制集权的延续;经济方面:小农经济占主导;思想方面:理学和心学束缚思想进步等方面进行说明。或者表示不完全认同,即认为宋朝是古代中国但带有近代因素。结合所学知识,要说明宋朝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和保守等等。2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金太祖以来,海内用兵,宁岁无几。重以海陵(金第四任皇帝)无道,赋役繁兴,盗贼满野,兵甲并起。万姓怒视,海内骚然,老无留养之丁,幼无顾复之爱。颠危愁困,待尽朝夕。世宗久典外郡,明祸乱之故,知吏治之得失。即位五载,而南
34、北讲好(金朝与南宋和议),与民休息。于是躬节俭,崇孝弟,信赏罚,重农桑,慎守令之选,严廉察(考察)之责。孽孽为治,夜以继日,可谓得为君之道矣。当此之时,群臣守职,上下相安,家给人足,仓癝有余。刑部岁断死罪,或十七人,或二十人,号称“小尧舜”,此其效验也。摘自金史。世宗纪下(1)根据材料概括金世宗改革的背景和措施(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价金世宗改革【答案】(1)背景:金建立初,穷兵黩武;赋役沉重,社会动荡,百姓不满;金世宗深知吏治得失。措施:与南宋和议实现和平;休养生息减轻百姓负担;提倡节俭,孝悌;发展农业;重视官吏的选拔和考核。 (2)评价:有利于金朝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有利于民族交融;推
35、动了女真族的封建化。【解析】【小问1详解】背景:根据材料“金太祖以来,海内用兵,宁岁无几”可分析出金建立初,穷兵黩武;根据材料“赋役繁兴,盗贼满野,兵甲并起。万姓怒视,海内骚然,老无留养之丁,幼无顾复之爱。颠危愁困,待尽朝夕”可分析出赋役沉重,社会动荡,百姓不满;根据材料“知吏治之得失”可分析出金世宗深知吏治得失。措施:根据材料“而南北讲好(金朝与南宋和议)”可分析出与南宋和议实现和平;根据材料“与民休息”可分析出休养生息减轻百姓负担;根据材料“躬节俭,崇孝弟”可分析出提倡节俭,孝悌;根据材料“重农桑”可分析出发展农业;根据材料“慎守令之选,严廉察(考察)之责”可分析出重视官吏的选拔和考核。【
36、小问2详解】评价:根据材料“当此之时,群臣守职,上下相安,家给人足,仓癝有”可分析出有利于金朝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结合所学可分析出有利于民族交融;结合所学可分析出推动了女真族的封建化。2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76年,7月越南统一。1975年后越南黎笋集团对外依靠苏联支持大肆推行地区霸权主义入侵柬埔寨并开始疯狂反华,在中越边境挑起武装冲突。1979年1月中美建交,邓小平访美指出:今天的世界很不安宁,存在战争危险主要危险来自苏联。为了维护边界安全,1979年2月17日对越自卫反击战全面展开,1979年3月16日在攻克越南北部凉山后完成撤军行动战争结束。以后双方在中越边境发生了一系列
37、战争。材料二 1991年11月510日,越共书记杜梅和部长会议主席武文杰对中国正式访问,与江泽民李鹏举行会谈。10日双方发表中越联合公报标志中越关系正常化。两国之间存在边界领土问题将通过谈判和平解决。双方还签署了贸易协定。从此,两国实现了和平。(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历史背景。(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中越联合公报发表的历史意义。【答案】(1)历史背景:越南黎笋集团掌权谋求地区霸权;苏联支持其反华;中美建交邓小平访美,中国政府得到国际社会支持;维护领土主权,边界安全。 (2)历史意义:有利于中国睦邻友好,为经济建设改革开放创造良好环境。有利于中越两国经贸往来推动经
38、济发展。有利于维护亚洲稳定,世界和平。【解析】【小问1详解】历史背景:根据材料“1975年后越南黎笋集团对外依靠苏联支持大肆推行地区霸权主义入侵柬埔寨并开始疯狂反华”可知越南黎笋集团掌权谋求地区霸权;苏联支持其反华;根据材料“1979年1月中美建交”可知中美建交邓小平访美,中国政府得到国际社会支持;根据材料“为了维护边界安全,1979年2月17日对越自卫反击战全面展开”可知维护领土主权,边界安全。【小问2详解】历史意义:根据材料“两国之间存在边界领土问题将通过谈判和平解决”可知有利于中国睦邻友好,为经济建设改革开放创造良好环境。根据材料“双方还签署了贸易协定”可知有利于中越两国经贸往来推动经济
39、发展。结合中越关系稳定对世界局势的作用可知有利于维护亚洲稳定,世界和平。2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黄炎培(18781965)浦东川沙人,近代职业教育家。1902年从南洋公学毕业回国后,返乡办新教育,1917年5月黄炎培联合教育界,实业界在上海发起中华职业教育社,次年创办中华职业学校。后参与筹办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河海大学)东南大学上海商科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厦门大学并发表中华职业教育社宣传书。他主张“职业教育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办学校要遵守社会化,科学化方针。在教学中他主张“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理论与实际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受教育者要有“敬业乐群劳工神圣”的思想,就业要适应“社会分工
40、”和“人类个性”需要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与实践(1)根据材料概括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内容。(2)结合时代背景,简要评价20世纪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和实践。【答案】(1)思想内容:以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为职业教育目标;以社会化,科学化为职业教育方针;以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理论与实际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为职业教育基本原则;以敬业乐群劳工神圣为职业道德教育;以社会分工和人类个性为职业指导。 (2)背景:民国时期中国仍是半封半殖社会,职业教育落后。评价:黄炎培职业教育以救国救民为目的,具有进步性爱国精神。其创办一系列学校有利于培养人才,有利于推动中国发展,对当代职业教育发展有一定借鉴意义。【解析】【小问1
41、详解】思想内容:根据材料“他主张他主张职业教育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可知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以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为职业教育目标。根据材料“办学校要遵守社会化,科学化方针”,可知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以社会化,科学化为职业教育方针。根据材料“在教学中他主张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理论与实际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可知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以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理论与实际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为职业教育基本原则。根据材料“受教育者要有敬业乐群劳工神圣的思想”,可知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以敬业乐群劳工神圣为职业道德教育。根据材料“就业要适应社会分工和人类个性需要”,可知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以社会分工和
42、人类个性为职业指导。【小问2详解】背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时期的中国正值民国时期,中国社会的性质依旧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职业教育在中国发展落后。评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进入30年代后,民族危机加甚,黄炎培积极投身于民族救亡事业,其职业教育以救国救民为目的,具有进步性爱国精神。黄炎培倡导、研究和推行职业教育,改革脱离生产劳动、脱离社会生活的传统教育为职志,成为中国职业教育的一面旗帜,其创办一系列学校有利于培养人才,有利于推动中国发展。虽然30年代之后其职业教育思潮逐渐消退,但其职业教育思想继续影响着此后年代中国的职业教育实践,是我国开展职业教育实践活动,进行教育理论创造,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对当代职业教育发展有一定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