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之基础巩固35 世界主要地区(基础夯实)考纲考点考法1亚洲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2东南亚、西亚北非、欧洲西部、撒哈拉以南非洲、极地地区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1.世界重要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及人文地理特征。(重点)2区域地理特征的分析方法。(重难点)高考对本讲内容的考查多以区域图为载体,考查高中地理知识的应用分析。多以选择题和综合题形式呈现。亚洲1自然环境特征位置地跨热带、北温带和北寒带,是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中部高,四周低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水能资源丰富2
2、.人文地理特征(1)人口稠密东亚、东南亚、南亚是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其中有7个国家的人口超过1亿。(2)多样的地域文化。(3)经济发展差异大部分属于发展中国家。其中东亚、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如新加坡,经济发展较快;西亚一些国家,因大量出口石油成为较富裕的国家。为什么亚洲季风气候特别显著?提示亚欧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故亚洲季风气候特别显著。亚洲内部区域差异比较1东亚与中亚的地理特征2东南亚与南亚的地理特征亚洲内部区域差异比较(2016高考浙江卷)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图1为某区域略图。图2为图1中甲地和丁地的气候统计图。材料二图1中所示
3、道路沿线自然带类型多样,从甲地的高原半干旱草原带,变为丁地的热带季雨林带。材料三由于河流每年带来约2亿吨的泥沙,图1中戊区域形成了面积约8万平方千米的三角洲。(1)图1中甲地和丁地都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区,甲地和丁地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_、_。分析两地粮食生产自然条件的异同点。(2)图1中所示道路沿线,乙地(海拔5 250米)和丙地(海拔2 000米)自然带类型分别是_、_。分析该道路沿线自然带分异的主要原因。(3)分析戊区域河流泥沙丰富的原因。解析第(1)题,从图中经纬度位置和海陆分布状况,以及雅鲁藏布江和喜马拉雅山的分布看,甲地位于我国青藏高原,主要的粮食作物为青稞(小麦);丁地位于印度的恒河
4、平原,主要的粮食作物为水稻。两地粮食生产的自然条件的异同点从气候、地形、土壤和水源等角度来分析。青藏高原的粮食生产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为河谷农业,丁地为恒河平原,两地均地形较为平坦、土壤较为肥沃、灌溉水源充足。甲地和丁地的光照都较为充足。而从甲地与丁地的气候统计图看,甲地热量不足,丁地热量丰富;甲地降水量少,丁地降水量多;同时,甲地位于青藏高原上,空气稀薄,昼夜温差大。第(2)题,仔细读图,乙地位于青藏高原上,位于喜马拉雅山的北坡基带处,为高山草甸带;丙地位于喜马拉雅山南坡基带处,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该道路沿线的自然带主要呈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是由于海拔高度和坡向不同引起的热量和降水量差异而
5、导致自然景观的差异。第(3)题,河流泥沙丰富的原因主要从流域面积、流域植被状况、地势起伏状况和降水状况等角度分析。从图中戊区域河流的信息看,河流流域面积大;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大,夏季降水集中,降水强度大;流域内从源头的高山到河口三角洲,地形坡度大;由于人口分布较为密集,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明显。答案(1)青稞(小麦)水稻相同点河谷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雨热同期;甲地降水少,丁地纬度低,两地光照充足。不同点甲地海拔高,热量不足;丁地纬度低,海拔低,热量丰富;甲地处于背风坡,降水量少;丁地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量多;甲地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积累。(2)高山草甸带亚热带常绿
6、阔叶林带原因海拔高度和坡向不同引起的热量和降水量差异。(3)流域面积大,泥沙来源广(泥沙来自两条河流);流域内降水量大(两河支流主要分布在喜马拉雅山迎风坡);夏季降水集中,降水强度大;流域内地形坡度大;坡地开发,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世界其他重要地区1西亚北非地区(1)重要位置“两洋、三洲、五海之地”“两洋”E印度洋、F大西洋。“三洲”A亚洲、B欧洲、C非洲。“五海”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里海(湖泊)。重要海峡D霍尔木兹海峡。(2)石油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区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石油输出路线(3)匮乏的水资源气候干燥河流稀少河流、湖泊水的分配和争夺引发战争。(4)农业发展以畜牧业和灌溉农业为主
7、。(5)文化差异多数人信奉伊斯兰教,少数人信奉基督教、犹太教和其他宗教,宗教圣城是耶路撒冷。2欧洲西部(1)自然地理环境地形典型地貌冰川地貌广布,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气候北部为寒带气候;中部沿海和平原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典型);内陆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南部是地中海气候等。河流c莱茵河航运繁忙;多瑙河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2)人文地理特征发达国家集中的地区;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传统的畜牧业;繁荣的旅游业。1为什么欧洲西部的气候具有明显的海洋性特征?提示位于西风带,盛行西风带来丰富水汽;地形以平原为主,山地多东西走向,有利于西风深入内陆;大陆西侧有北大西洋暖流经过;海岸线曲折,受海洋影响大
8、。3撒哈拉以南非洲(1)自然特征高原大陆地形以高原为主。主要地形区有刚果盆地、东非高原、南非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热带大陆气候炎热。气候类型以赤道为中心呈南北对称分布,依次为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草原气候、C热带沙漠气候、D地中海气候。四大河流a尼罗河(世界最长)、b尼日尔河(西非最大)、c刚果河(两穿赤道、径流量世界第二)、d赞比西河(非洲南部最大河流、水能丰富)。(2)经济特征“单一商品经济”为主。(3)三大问题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严重问题及主要原因a人口问题人口自然增长率居各洲之首。b粮食问题人口增长速度超过粮食增长速度,人均粮食占有量各洲最低。中非、西非、东非缺粮最为严重。c环境问题人
9、们为了生存,采取了滥砍、乱垦、乱牧,致使环境恶化。解决措施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提高人口素质;保护环境,提高农牧业生产水平,加强民族团结等。2.马达加斯加岛东部为什么发育的是热带雨林气候?提示纬度较低,气温较高;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沿岸有暖流经过。4极地地区南极地区北极地区纬度位置南极圈及其以南北极圈及其以北位置、范围以南极洲为主体,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三大洋所包围以北冰洋为主体,被亚洲、北美洲、欧洲三大洲所包围地形以高原为主以海洋为主气候酷寒、干燥、烈风温度比南极高,降水比南极多,风速比南极小资源矿产(煤、石油)、生物(磷虾等)、淡水矿产(石油、天然气、煤、铁)、生物中国科考站长城站、中山
10、站、昆仑站、泰山站黄河站环境问题臭氧层空洞3为什么南极地区的气温比北极低?提示南极地区海拔较高;以陆地为主;周围有寒流环绕;极夜时间比北极长。世界重要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1非洲的气候(1)图解非洲气候特征及成因(2)非洲气候与自然带的非地带性现象非洲气候的非地带性现象主要包括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索马里半岛的热带沙漠气候,马达加斯加岛东侧的热带雨林气候,几内亚湾北侧的热带雨林气候等。具体成因如下图所示2西欧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及其对农业的影响(1)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征在世界各地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中,西欧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最为典型,最为突出。其表现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
11、都小;春季温度低,秋季温度高;年、日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出现的时间都比大陆性气候迟;空气的相对湿度大,云雾多,降水量的时空分布都比较均匀。(2)气候成因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世界重要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高考全国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维多利亚湖是世界第二大淡水湖,湖面海拔1 134米,鱼类资源丰富。尼罗河鲈鱼是体型最大的淡水鱼之一,属肉食性鱼,原产于尼罗河、刚果河等非洲河流中。20世纪50年代,尼罗河鲈鱼被引入维多利亚湖,并迅速繁殖。该湖的尼罗河鲈鱼经捕捞、加工后多销往欧洲,成为昂贵的美食。下图示意维多利亚湖的位置及周边水系。(1)分析阻碍尼罗河鲈鱼游入维多利亚湖的自然原因。(2)分析尼罗河
12、鲈鱼在维多利亚湖迅速繁殖的自然条件。(3)分析尼罗河鲈鱼迅速繁殖对维多利亚湖鱼类资源及捕捞业的影响。(4)说明尼罗河鲈鱼的引进对维多利亚湖沿岸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解析(1)图中显示,尼罗河上游多瀑布,且维多利亚湖地势高,这些都成为阻碍尼罗河鲈鱼游入维多利亚湖的自然原因。(2)尼罗河鲈鱼在维多利亚湖迅速繁殖的自然原因,可从其生存空间和食物来源两方面加以分析。空间大、食物丰富是其在维多利亚湖迅速繁殖的主要自然条件。(3)注意从有利与不利两方面分析,有利影响是促进捕捞业的发展,不利影响是严重威胁其他鱼类的生存和繁殖,破坏生物多样性。(4)材料显示,尼罗河鲈鱼的国际市场需求量大,捕捞业还会带动相关产业
13、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答案(1)(维多利亚湖)处于相对封闭的高原盆地中(北部唯一出口通向尼罗河);湖泊海拔高,尼罗河上游多瀑布,阻挡了尼罗河鲈鱼游入维多利亚湖。(2)维多利亚湖湖面广阔,为体型大的尼罗河鲈鱼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湖中鱼类为尼罗河鲈鱼提供充足的饵料。(3)尼罗河鲈鱼体型大,食量大,导致一些原有鱼类数量迅速减少甚至灭绝。(尼罗河鲈鱼体型大,捕捞技术和方法与当地传统不同,)冲击当地传统捕捞业,同时出现专门捕捞尼罗河鲈鱼的捕捞业。(4)产量大,价格高,(国际市场需求量大,)出口创汇;捕捞、加工、运输等产业随之发展,扩大就业,促进相关产业发展。(2017开封模拟)下图为某大
14、洲沿90经线局部地区剖面图。读图回答13题。1该大洲为()A亚洲B大洋洲C北美洲D南美洲2甲海域沿岸()A有暖流流经 B有著名渔场C多温带气旋活动 D多火山、地震灾害3棉花生长条件较优越的地区是()AaBbCcDd解析第1题,90E经线南北穿过亚欧大陆上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 000 m以上,不符合题意;90W经线穿过北美大陆的中央平原,海拔较低,图中地区海拔不超过200 m,所以该剖面图为北美洲沿90W经线地形剖面图。第2题,甲海域在90W上的20N30N之间,由经纬度数值可确定该海域为墨西哥湾,墨西哥湾暖流途经该海域。第3题,美国的棉花带分布在南部,大概位于35N以南,热量充足,无霜期长
15、,春夏季降水多,秋季降水少,适宜棉花生长,是美国传统的棉区。答案1.C2.A3.C(2017揭阳一模)下图中死亡谷在地质时期曾是个大湖泊,后来逐渐干涸终成荒芜的干谷。读图回答45题。4该死亡谷地质构造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地壳运动 B流水作用C外力作用 D内外力共同作用5推测干谷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A参与海陆间循环B湖泊为外流湖,主要靠冰川融水和大气降水补给C受加利福尼亚寒流的影响降水少D植被稀疏,蒸发量大,下渗量大解析第4题,从图中信息看,该死亡谷的地质构造为断层陡崖,因此,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地壳运动,A项正确。第5题,由图可知,谷地的西侧为高大的山脉,阻挡了太平洋的水汽深入,所以死亡谷气
16、候是干燥的。不参与海陆间循环,主要补给不是大气降水;不受加利福尼亚寒流的影响;谷内湖泊为内流湖,主要靠冰雪融水补给,故A、B、C错。由于气候干燥,所以植被稀疏,蒸发量大,下渗量大,故选D。答案4.A5.D62016年5月,印度遭受了创纪录的热浪侵袭,气温一度飙升到51 ,高温引发了多重灾难,对印度民众的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结合图示信息完成下列各题。(1)比较甲、乙两城气候特征的差异,并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2)每年的5月份都是印度高温酷暑的多发期,试分析原因。(3)结合生产生活实际,谈谈连续高温天气会造成哪些危害。解析(1)甲、乙两城气候特征的差异,可从两城气候资料统计图中分析(冬夏季气温
17、及年温差、降水量的大小及年际变化),而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则要从区域图上提取信息(纬度位置及海陆位置)。(2)5月份易发生高温酷暑的原因,主要从气候成因上去分析,此时夏季风尚未到达,降水偏少,且此时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强烈。(3)连续高温天气所造成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对人体健康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等方面。答案(1)甲城比乙城冬季气温低,夏季气温高,年温差大;甲城比乙城年降水量小,降水的季节变化小。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是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差异。(2)印度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5月东北季风消退,西南季风(雨季)尚未来临,天空少云,云层的反射作用弱;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强烈;白昼时间长。(3)诱发疾病,
18、危害人体健康;农作物遭受高温热害,产量降低等。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7滨州一模)下图为世界某岛屿示意图,该岛屿周围海域常年烟雾弥漫,但随着北极航线的开通和对该岛屿的开发,拟建设一大型港口。读图,完成13题。1该岛屿平原地带植被类型属于()A低矮灌木B草原C常绿阔叶林D针阔混交林2下列关于该岛屿周围海域常年烟雾弥漫的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A寒流经过,易使水汽凝结B西风带来暖湿气流C岛屿附近水汽充足D寒暖流交汇3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最适宜建大型港口的是()A甲B乙C丙D丁解析第1题,根据经纬度位置判断,该地位于亚洲的东北部,属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丰富,平原地带植被应该是由
19、温带落叶阔叶林和针叶林组成的混交林。第2题,该地位于亚洲的东北部,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的交汇处附近,岛屿附近水汽丰富,遇冷凝结,形成烟雾景观。本地为季风气候区,近地面基本不受西风影响,B不正确。第3题,建海港的有利条件主要有水深、岸陡、避风、经济腹地广阔等。读图可知,该岛屿的河流主要位于西部、向西流,可判断岛屿东海岸较陡,西海岸较缓;主导风向主要是西北风,故西海岸为迎风岸,东海岸为避风岸,故甲地和丁地风浪更小,两地相比甲地海岸线更曲折,故选A。答案1.D2.B3.A(2017太原质检)“北极收割机”温室是一个漂浮的半圆建筑,本质是可循环利用的无土栽培农业基础设施,通过利用营养丰富的冰山淡水资源进
20、行大规模水培农业生产,为当地居民供给新鲜水果和蔬菜,帮助原本贫瘠的冰川国家改善生活。读图,完成45题。4“北极收割机”温室()A可以跟随冰山移动B全年依赖太阳能提供能源C能够在全球范围推广D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农作物5制约“北极收割机”温室迅速推广的关键因素是()A劳动力数量B经济效益C科技水平D市场需求解析第4题,注意材料中“漂浮”两字,说明可以移动,故A正确。北极冬半年为极夜,无太阳光,故B错误;该模式依靠冰山淡水资源提供营养,不可能全球推广,故C错误;“供给新鲜水果和蔬菜”说明D错误。第5题,新鲜的水果和蔬菜肯定有市场需求,已经实施说明科技能够满足需要;而是否有经济效益,将是能否推广的关
21、键,以此方式生产水果和蔬菜,成本高,经济效益低。答案4.A5.B(2017河南天一联考)2014年中国五矿集团公司所属的五矿资源有限公司(总部设在国内)与甲国达成收购该国拉斯邦巴斯铜矿(阴影区)项目股权的合作开采协议,与甲国合作发展铜矿开采业,产品除了供应我国外,还远销其他国家。下图为甲国局部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68题。6近年来,我国矿业热衷于在甲国从事铜矿开采的主要原因是()A我国铜矿需求量减少B甲国的从业人口少C我国采矿技术水平高D甲国矿业市场成熟7自21世纪初,甲国运往世界各地的铜矿产品货运量成倍增长,其主要原因是()A海洋运输成本降低B铜矿资源储量丰富C海面风力不断加大D洋流速度不断加
22、快8若考虑运输成本,则在下列国家中,甲国的中矿企业产品首先应销往()A日本B美国C英国D意大利解析第6题,我国矿业热衷于在甲国(而不是其他国家)采矿的原因,应该是甲国具有优势,故D项最合适。第7题,运往世界各地的产品成倍增长,得益于海洋运输成本下降和铜矿产量提高,与风力、洋流无关;注意B项是储量丰富,储量多不一定销售多。选A项。第8题,从运输成本角度看,应就近销售,该地位于南美洲,距离美国最近,故应首先销往美国。答案6.D7.A8.B(2017安徽皖江名校联盟模拟)柑橘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低温,生长最适温度为2331 ,年降水量以1 2002 000 mm为宜。读世界某区域年降水量分布及柑橘分
23、布图,完成911题。9图示地区降水量南北差异较大的原因是()A大气环流B洋流C地壳运动D植被状况10图中阴影区生长的柑橘品质优良,最主要得益于()A夏季热量丰富B生长季雨量丰沛C成熟期光照充足D肥沃的土壤11该半岛的大西洋沿岸几乎没有柑橘分布,与地中海沿岸相比,最主要是因为该地()A降水不足B热量不足C市场需求量小D光照不足解析第9题,区域定位该半岛为伊比利亚半岛,该地南部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大,为地中海气候,降水少;北部受盛行西风影响大,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多。所以A项正确。第10题,从图中可以看出,阴影区位于东部沿海地区,为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夏秋季光照强,利于柑橘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品质优良,
24、C项正确。第11题,柑橘是喜欢温暖湿润气候的作物。而大陆西岸由于有加那利寒流经过,导致沿海地区气温较低,且西岸位于中纬西风的迎风坡,多阴雨天气,因而导致西岸几乎没有柑橘分布最主要的是热量因素,B项正确。答案9.A10.C11.B二、综合题(共46分)12(2017江淮十校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4分)材料一肯尼亚位于非洲东部,赤道横贯中部,东非大裂谷纵贯南北。境内多高原,受地势较高的影响,为热带草原气候。下图为非洲的自然带分布图(图1)和非洲东部区域图(图2)。材料二热带草原气候的成因往往是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干、湿季,多分布于南北纬1020。由于各地自然条件的差
25、异,热带草原气候的成因差异也较大。下图为内罗毕、约翰内斯堡和图利亚拉三地的气候资料图(图3)。(1)简述图2中甲地多湖泊、沼泽和乙地悬崖林立的原因。(6分)(2)分析内罗毕、约翰内斯堡两地降水特点的成因,并解释图利亚拉降水较少的原因。(6分)(3)归纳非洲的自然带分布规律并简述其成因。(6分)(4)从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的相互联系角度,说明内罗毕地区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6分)解析第(1)问,甲地多湖泊、沼泽与其海拔高、蒸发弱、降水多、相对周围地势低等特征有关。乙地悬崖林立主要与受内力作用,岩层断裂陷落有关。第(2)问,根据内罗毕、约翰内斯堡、图利亚拉三地气温、降水资料可以判断三地的降水特
26、点,原因可以从影响降水的因素(大气环流、地形等)角度分析。第(3)问,根据非洲自然带分布图可以判断,其自然带大致呈南北对称分布。原因赤道横贯中部,纬度上南北大致对称;气压带和风带在非洲大陆对称分布;地形单一,以高原为主。第(4)问,内罗毕地区位于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形成热带草原气候,干湿季分明,发育的植被为热带草原,河流径流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答案(1)甲地地处高原,气温相对较低,蒸发较弱;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较丰富;地势较低,河流的补给量大。乙地受内力作用,岩层断裂陷落。(2)内罗毕35月和1012月,气温较高,大气对流强,降水较丰富;反之其他月份降水较少。约翰内斯堡1月气温高,大气对流
27、强,降水丰富;7月气压带、风带北移,受副高控制,降水稀少。图利亚拉地处东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3)分布规律大致呈南北对称分布。成因赤道横贯中部,纬度上南北大致对称,气压带和风带在非洲大陆对称分布;非洲为高原大陆,地形单一。(4)内罗毕地区位于赤道附近,为高原地形,形成热带草原气候,干湿季分明,在其影响下,河流径流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干湿季分明的热带草原气候为热带草原的发育提供了条件。13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22分)(1)对比甲、乙两地地理位置的异同点。(4分)(2)从甲、乙两地中任选其一,说明该地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8分)(3)指出在丙海域航行的轮船可能遇到的自然风险。(4分
28、)甲、乙两地所在国家都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甲所在国对中国公民实行落地签政策,以吸引更多中国游客前往旅游。(4)说明前往甲所在国家的中国游客远少于乙所在国家的原因。(6分)解析第(1)题,描述某地的地理位置主要从海陆位置、纬度位置、相对位置等方面分析。第(2)题,结合两地的气候类型进行分析。甲位于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受信风、洋流、地形等影响,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热量丰富,作物可以一年两到三熟,生长期较长;降水量丰富,可以种植水稻、天然橡胶等喜湿喜热的农作物。乙地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少雨,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雨热不同期,农作物可一年两熟;可以种植小麦、棉花等喜光照的农作物。第(3)题,丙地
29、位于南半球中纬西风带,受盛行西风影响,在丙海域航行的轮船可能遇到的自然风险有狂风、巨浪等;受西风漂流的影响,丙海域洋流性质为寒流,轮船还可能会遇到冰山、大雾等。第(4)题,前往甲所在国家的中国游客远少于乙所在国家的原因主要从距中国的距离、旅游地的基础设施和接待能力等方面分析。答案(1)同都位于南印度洋沿岸。异甲地位于大陆东岸低纬度地区,乙地位于大陆西岸中纬度地区。(2)甲地水热充足,农作物生长期长;一年可两到三熟,可以种植水稻、天然橡胶等喜湿喜热的农作物。乙地夏季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雨热不同期,农作物可一年两熟;可以种植小麦、棉花等喜光照的农作物。(3)狂风、巨浪、冰山、大雾等。(4)与乙地相比,甲地距离中国更远,且经济不发达,基础设施不完善,地区接待能力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