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荒漠化建议用时:45分钟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中央,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固定、半固定沙漠。沙漠中的沙丘顶部多流沙,植被较少,而沙丘底部植被相对丰富。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年降水量70150 mm,主要集中在59月,年蒸发量2 000 mm以上,冬季一般有2030 cm深的稳定积雪覆盖。下图为沙漠中某沙丘剖面图,据此完成13题。1.沙丘土壤水分最丰富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2.沙丘12 m土层土壤水分含量总体变化规律是()A.坡顶坡中坡脚B.坡顶坡脚坡中C.坡脚坡中坡顶D.坡中坡脚坡顶3.位于沙丘间平地处的梭梭等植被,可以有效地()A.增加降水,调节气候B.涵养水源,增
2、加土壤水分C.防风固沙,保护农田D.保护水土,减轻洪涝灾害【解析】1选A,2选C,3选B。第1题,由材料可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年降水量70150 mm,主要集中在59月,年蒸发量2 000 mm以上,冬季一般有2030 cm深的稳定积雪覆盖”,降水主要集中在冬季,以降雪的形式存在,降雪量大且稳定。次年,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化,是沙丘土壤水分最丰富的季节。第2题,读图可知,坡顶为流沙,坡中为一年生草本,坡脚为梭梭,故从坡顶到坡脚的含水量逐渐增大。第3题,沙漠地区降水较少,气候干旱,风沙较大,植被的主要作用是涵养水源,防风固沙。(2019湖南联考)早期的沙漠公路大都沿绿洲上的城镇布局。近年来,我
3、国在塔里木盆地腹地修建了数条南北向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公路。读塔里木盆地的沙漠公路和防护林网景观图,完成46题。4.建设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的决定性因素是()A.自然条件、科技水平B.经济因素、科技水平C.政治因素、自然条件D.经济因素、政治因素5.对沙漠公路破坏性最大的自然威胁来自()A.风力侵蚀B.风力沉积C.地基沉降D.物理风化6.为减轻流沙对沙漠公路的破坏,下列措施中最合理的是()A.在公路两侧挖沟阻沙B.在公路两侧喷洒塑胶固沙C.在公路两侧建玻璃挡风墙D.拓宽公路两侧的防风植物带【解析】4选B,5选B,6选D。第4题,现代交通建设的决定性因素是社会经济因素,但建设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
4、公路需要克服苛刻的沙漠环境,需要防暑防风防沙等,这就对铁路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些问题的解决依靠科技,因此,建设该公路的决定性因素是经济因素、科技水平。第5题,对沙漠公路破坏性最大的自然威胁来自风力沉积,该破坏可以直接摧毁路基甚至导致公路被掩埋,交通中断。地基沉降、物理风化一般是在大量冻土分布区需要克服的现象,并不是沙漠公路需要面对的最大的自然威胁。第6题,沟谷地势低,在公路两侧挖沟阻沙对大风沙几乎没有作用;该地是沙漠地区,风沙天气常见,流沙更是常见,在公路两侧喷洒塑胶固沙效用不大;在公路两侧建玻璃挡风墙根本不能抵御大规模的风沙;但拓宽公路两侧的防风植物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缓流沙对公路的威胁,
5、相对比较实用、合理。(2019四川联考)黄土高原拥有世界70%的黄土分布,这里处在半湿润与半干旱地区交界处,降水集中,植被破坏严重。下图为黄土高原兰州郑州沿线地形剖面图(a、b为线上两地),据此完成79题。7.图中黄土层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基岩风化B.流水堆积C.风力堆积D.风力侵蚀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地地表凹陷的主要原因是风力侵蚀B.位于郑州附近,流水堆积抬高地势C.从a至b堆积的黄土层厚度逐渐变薄D.从b至a堆积的黄土层颗粒逐渐变细9.a地位于b地的()A.西北方向B.西南方向C.东北方向D.东南方向【解析】7选C,8选D,9选D。第7题,根据材料提示,黄土高原处在半湿润
6、与半干旱地区交界处,受西北季风的影响,从西北内陆带来尘土在黄土高原上长期沉积而成,所以黄土层的形成主要是风力堆积作用。第8题,a地地表凹陷的主要原因应该是流水侵蚀作用;b地因黄土堆积厚,且黄土堆积颗粒粗,应是兰州附近;读图可知,从a至b黄土堆积层厚度逐渐变厚;从b地至堆积的黄土颗粒逐渐变细。第9题,从黄土颗粒的堆积厚度、黄土颗粒的粗细及地表侵蚀地貌的分布可知,a地应该位于郑州附近,b地应该位于兰州附近,所以位于b地的东南方向。(2019湖北七校联考)天然堤位于河漫滩上,是由多次洪水不断堆积形成的,洪水期河水溢出河道,流速减小、挟沙能力降低,大量泥沙在河床两侧堆积形成的沿河分布的长堤。读天然堤示
7、意图。回答13题。1.推断下列河段容易出现天然堤的是()A.黄河中游B.黄河下游C.长江上游D.长江三角洲2.推断河流的哪个部位天然堤更易发育()A.凸岸B.凹岸C.出山口D.入海口3.下列关于天然堤沉积物颗粒大小及剖面形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外侧任一层沉积物越靠近河床颗粒越细B.天然堤剖面形态内侧陡,外侧缓C.水平方向上同层沉积物有分选性D.垂直方向上沉积物具有层理结构【解析】1选B,2选B,3选A。第1题,结合材料可知天然堤应地势平坦,流速小,泥沙大量沉积的河流下游地区的河漫滩附近的河床两侧。长江上游和黄河中游地区落差较大,河流流速快,不易形成天然堤;长江三角洲地处长江入海口附近,形成
8、河口三角洲的地貌,不易形成河漫滩;因此黄河下游地区最容易出现天然堤。第2题,根据题干材料中天然堤的定义可知河流凸岸在河流洪水期流速要慢于河流凹岸,洪水在凹岸更容易溢出河道,进而在凹岸地区泥沙沉积量大于凸岸;在河流的凹岸天然堤发育较好,在凸岸天然堤与边滩相连。河流出山口一般形成山麓冲积扇,河流入海口会形成河口三角洲。第3题,天然堤沉积物的外侧受河床摩擦力和颗粒重力作用影响,越靠近河床流速慢,颗粒物大的先沉积。受河床摩擦力影响,距河床越近河流流速越快,因此朝向河床的一坡较陡,而背向河床的一坡较缓。在天然堤水平方向上受河流流速影响,越往下游,河流流速越慢,颗粒物越来越细,因此同层沉积物具有分选性。天
9、然堤垂直方向上沉积物主要受重力分选,从而使得沉积物具有层理结构。4.(2019青岛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年降水量在300450 mm,90%以上的降水集中于69月,且多夜雨,有的地方夜雨量占全年雨量的80%以上,水土流失较为严重。位于雅鲁藏布江中游谷地的贡嘎县与扎囊县之间的河岸带,在干旱和冬季大风因素影响下,河谷半固定沙地和固定沙地等沙丘形态随处可见。研究人员发现,沙生植物种群存在随植株大小增大,聚集强度减弱的现象。这种现象是沙生植物适应环境的表现,为青藏高原河谷风沙化土地人工促进植被恢复与重建提供了参考依据。下图示意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位置。下表示意半固定沙地和
10、固定沙地位置与特点资料。半固定沙地固定沙地海拔/m3 5753 650高于河流水位/m550距离河道/m2001 000主要半灌状草本藏沙蒿藏白蒿(1)分析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69月多夜雨的原因。(2)分析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半固定沙地的形成原因。(3)分析半固定、固定沙地沙生植物种群随植株增大而聚集强度减弱的原因。(4)在治理半固定沙地时,有人提议采用集聚式种草,还有人提议采用分散式种草,表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解析】第(1)题,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69月多夜雨的原因要从水汽来源及降水条件考虑。69月,受西南季风影响,水汽含量大;69月,白天河谷气温高,水汽蒸发量大;夜晚谷坡降温快,冷空气下沉到
11、谷底,谷底暖湿空气上升冷却,易成云致雨。第(2)题,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半固定沙地的形成原因要从泥沙来源、半固定(具有移动性和固定性双重特点)角度分析。河水携带上游大量泥沙在河谷沉积;距离河道近,枯水季节河床泥沙裸露,风力作用使泥沙在河岸沉积形成流动沙地;距离河面近,沙地受河流丰水季节水位上涨和降水的双重影响,土壤水分条件好,不易起沙且植被生长快,有较好的固沙作用,形成半固定沙地。第(3)题,半固定、固定沙地沙生植物种群随植株增大而聚集强度减弱的原因主要从植株大小对于水分和养分的需求量大小角度考虑,幼小植株对土壤水分、养分等资源的竞争较小,单位面积土地可以使更多数量的幼小植株存活;幼小植株呈现集
12、聚状态,可以有效抵御风沙危害,提高存活机会。较大植株对土壤水分、养分等资源的竞争明显增大;较大植株独立抵御风沙危害能力明显增强,导致它们相互庇护的依赖性降低,聚集强度减弱,呈现相对分散状态。第(4)题,治理半固定沙地时,采用集聚式种草,还是采用分散式种草要从集聚种草对保持水土及防风固沙的作用角度进行分析。集聚式种草有利于抵御沙埋和风蚀等不利自然条件的影响,提高存活机会;集聚式种草有利于阻挡流水、风力对地表沙粒的侵蚀、搬运,有利于流沙在植株根茎部集聚,形成聚沙体,起到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的作用。答案:(1)69月,受西南季风影响,水汽含量大;69月,白天河谷气温高,水汽蒸发量大;夜晚谷坡降温快,冷
13、空气下沉到谷底,谷底暖湿空气上升冷却,易成云致雨。(2)河水携带上游大量泥沙在河谷沉积;距离河道近,枯水季节河床泥沙裸露,风力作用使泥沙在河岸沉积形成流动沙地;距离河面近,沙地受河流丰水季节水位上涨和降水的双重影响,土壤水分条件好,不易起沙且植被生长快,有较好的固沙作用,形成半固定沙地。(3)幼小植株对土壤水分、养分等资源的竞争较小,单位面积土地可以使更多数量的幼小植株存活;幼小植株呈现集聚状态,可以有效抵御风沙危害,提高存活机会。较大植株对土壤水分、养分等资源的竞争明显增大;较大植株独立抵御风沙危害能力明显增强,导致它们相互庇护的依赖性降低,聚集强度减弱,呈现相对分散状态。(4)集聚式种草。
14、集聚式种草有利于抵御沙埋和风蚀等不利自然条件的影响,提高存活机会;集聚式种草有利于阻挡流水、风力对地表沙粒的侵蚀、搬运,有利于流沙在植株根茎部集聚,形成聚沙体,起到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的作用。(2020重庆南开中学模拟)我国毛乌素沙漠东南缘的萨拉乌苏河流域,地处黄土高原与毛乌素沙漠的过渡带,蕴藏着丰富的晚第四纪气候环境演变的地质信息。下图为距今2.31万年萨拉乌苏河流域米浪沟湾地层剖面示意图,其中黑垆土是发育于黄土母质上的一种土壤。读图完成13题。1.根据材料推测距今1.9万年时期萨拉乌苏河流域的自然环境可能是()A.气候湿热,出现雨林B.气候干热,沙漠扩张C.气候暖湿,湿地增加D.气候干冷,出
15、现针叶林2.沉积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的沉积物厚度。根据材料分析,萨拉乌苏河流域米浪沟湾平均沉积速率最大的时期为()A.距今2.341.93万年B.距今1.931.9万年C.距今1.91.45万年D.距今1.451.0万年3.地层剖面示意图中甲时期的大气环流特点是()A.受西北季风影响增强B.受东南季风影响增强C.受东南信风影响增强D.受河陆风影响增强【解析】1选C,2选B,3选B。第1题,读图可知,距今1.9万年时期萨拉乌苏河流域的地层为湖沼相,因此当时的自然环境可能是气候暖湿,湿地增加。萨拉乌苏河流域纬度较高,不会出现雨林;气候干热、沙漠扩张不会出现湖沼相沉积;距今1.9万年时期,萨拉乌苏河流
16、域地层为湖沼相,且湖沼相十分宽厚,据此可推知,距今1.9万年时期该流域气候温暖湿润,湖泊、沼泽等湿地面积广,水生动植物大量繁衍生息,造就了宽厚的湖沼相;气候干冷不会出现湖沼相沉积。第2题,计算平均沉积速率是用四个选项中的时间段内的沉积厚度除以时间差距。根据四个选项给出的时间段,结合图中剖面深度、地质年龄等数据,观察比较分析可知,萨拉乌苏河流域米浪沟湾平均沉积速率最大的时期为距今1.931.9万年,最慢的是距今1.91.45万年。第3题,据图可知,甲地层为河流相,其底下一层为古流动沙丘,说明河流相形成之前,该地气候干热,降水稀少,蒸发旺盛,沙漠不断扩张。之后河流相形成,且其厚度较其他年代更为宽厚
17、,可以推测甲时期东南季风影响增强,降水变得丰富,河流径流量增大,流水的沉积作用显著增强,形成宽厚河流沉积相;我国的西北季风性质干冷,降水较少,对河流相的形成不利;我国受东南信风影响较小;河陆风是河流与陆地之间由于热力性质差异产生的空气局部小规模环流系统,与河流相的形成关系不大。4.(2014全国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所示区域海拔在4 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1)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
18、的沙源。(2)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易起沙的原因。(3)简述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4)针对该路段的风沙灾害,请提出防治措施。【解析】第(1)题,提取图文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是答题的关键。读图文材料可知,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有三个:一是来自注入湖泊的河流形成的河口三角洲;二是来自冬春季河流水位低而裸露的河滩;三是来自错那湖冬春季水位低而出露的湖滩。第(2)题,认真分析图文材料,即可得出答案。图示区域冬春季干燥少雨,植被稀少,沙源裸露,再加上多风力强劲的西风,故易起沙。第(3)题,可从对铁路基础设施和列车运行安全等方面分析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强劲的风沙活动会
19、掩埋铁路、吹翻列车,破坏铁路沿线的基础设施。第(4)题,迁移运用腾格里沙漠区采用草方格沙障固沙保护包兰铁路的措施;还可以建设铁路防护墙,阻断自然灾害与受灾体接触。答案:(1)多条河流在此注入错那湖,泥沙沉积,河口三角洲面积较大。冬春季河流水位低,河滩泥沙裸露;错那湖水位低,(因河口外湖区水深较浅)出露的湖滩泥沙面积较大。(2)冬春季气候干燥(降水少),地表缺乏植被(草)的保护;大风多,湖面较宽阔,西风经湖面无阻挡,沙源东部为河谷,风力强劲。(3)(铁路路基较高)风沙堆积,填埋路基和轨道;侵蚀路基(和路肩);损害机车车辆和通信、信号设备等,加大钢轨、车轮等设备的磨损;影响运行列车安全。(4)(阻沙措施)在铁路两侧设立阻沙墙(高立式沙障)。(固沙措施)在沙地上用碎石等覆盖沙面,设置石(草)方格沙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