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四年级下语文教学实录4七月的天山_人教新课标.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17378 上传时间:2025-11-0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语文教学实录4七月的天山_人教新课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四年级下语文教学实录4七月的天山_人教新课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四年级下语文教学实录4七月的天山_人教新课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四年级下语文教学实录4七月的天山_人教新课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四年级下语文教学实录-4七月的天山人教新课标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接着来学习七月的天山,请大家先回顾一下昨天所学习的内容。2、出示词语,指名读:戈壁 白缎 山涧 飞泻 洄水涡 俯视饮马 俯视 五彩斑斓 撑开 白皑皑马蹄 幽静 萦绕 绵延 溅起 绚烂耀眼 锦缎 矫健 五彩缤纷 离鞍3、师: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还知道了作者的游览顺序,谁能说一说?生:进入天山再往里走走进天山深处。师及时板书。4、师:回忆我们所学习的第二自然段,作者在这里抓住了哪些景物来描写?生1:雪峰、云影、溪流。师:好,还有补充的吗?生2:作者写了雪峰、雪水、溪流,鱼群。师:作者提到的鱼群,实际上也是溪流中的一处风景。师:在

2、这个段落中,作者都运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方式来突出景物的特点呢?生3:作者运用了比喻。例:“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生4:作者还运用了衬托的手法。5、师:无论雪峰、雪水、溪流都是写了天山的“水”。下面请大家默读课文第3自然段,独立思考,每段重点写了哪种景物?你能从哪些语句读出景物的什么特点?6、学生默读并找出所写景物。7、相互交流师:找到答案了吗?现在谁来给大家汇报?生1:我认为作者所描绘的主要景物是原始森林。师:很好,作者是抓住景物的哪些特点来写的?生2:我从“蜿蜒无尽”这个词看出森林很大。生3:我从“密密的塔松“、“重重叠叠的枝丫”看出森林很茂密。师:你可真会读书,谁还

3、有发现吗?生4:我从“骑马穿行林中,只听见马蹄溅起漫流在岩石上的水声,使密林显得更加幽静”看得出森林的静。师:通过前面的学习,大家知道这是一种什么样写作手法?生:衬托。师:真棒!下面请大家用你最好听的声音品读作者最优美生动的语言。学生品读感悟优美语句。8、自主学习第4自然段。师:下面请大家用同样的方法学习第4自然段,还记得什么方法吗?生:先读句子,再找作者抓住了哪些景物?用什么修辞手法来突出景物的什么特点?师:你真是个有心的孩子,大家听清楚学习要求了吗?生:清楚了。学生自读课文第4自然段。师:哪位同学找到了作者描写的景物?生1:作者描写了溪流,还有野花。生2:文中主要描写了野花。师:野花有什么

4、特点?生:五彩缤纷。师:作者是用什么样的表达方式来呈现野花的五彩缤纷呢?生1:作者用了一组排比句来写: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生2:从修辞角度(排比、比喻)去欣赏。生3:抓住野花的特点来欣赏。生4:抓住重点词语体会。(如:解读“五彩缤纷”一词的引导)师:你是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五彩缤纷)生5:霞光、彩虹、绚烂,还有锦缎的颜色也有很多。师:这么多颜色汇聚在一起,就叫做五彩缤纷。师:对这句话还有不同的感受吗?学生闭眼想象野花的五彩缤纷请你试着用朗读来体现花的特点。(个别读齐读)9、师:天山的景物很

5、多,碧野先生却重点抓住了天山的水、树、花这三种景物来具体描写,而且十分讲究写景的顺序,写出了景物的变化,显得繁而不杂。接下来请同学们回忆自己熟悉的一处风景学习作者运用比喻和排比的句式来描写景物的特点。出示:小练笔(可任选一题)(1)春天来了,岸边的柳树,舒展着长长的枝条,像,像,像。(2)天上的星星,撒满夜空,像,像,像。(3)天上的火烧云,变化多端,像,像,像。学生思考动笔。(5分钟)10、交流:生1:春天来了,岸边的柳树,舒展着长长的枝条,像姑娘的长发一样柔顺,像饭馆的拉面一样柔软,像藤条一样密集。师:真棒,她抓住了柳枝柔顺、柔软、密集的特点来写。生2:天上的星星,撒满夜空,像眼睛一样眨呀眨,像宝石一样璀璨,像珍珠一样发光。师:太棒了!你看他用的“璀璨”多好呀!生3:天上的星星,撒满夜空,像娃娃的眼睛一样明亮,像地上的露珠一样晶莹,像秋天的萤火虫一样闪烁。师:他不仅突出了星星的特点,他的句式结构还特完整,为这位同学鼓掌。生4:天上的火烧云,变化多端,像骏马一样奔跑,像狮子一样威武,像大狗一样凶猛。师:他能把学过的知识进行巧妙的运用,这一点很值得大家学习。时间关系,我们不能一一展示了,课后,小组的同学一块交流,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下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