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形成性评价(八)(专题九)(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21赣州高一检测)有学者说,冷战期间两个超级大国能够彼此对抗和争斗而不兵戎相见,仅就此而言,冷战时代确是个“漫长的和平时代”。此观点意在强调()A.冷战是美苏实力均衡的结果B.冷战有利于世界局势的稳定C.美苏顺应了和平时代的潮流D.美苏在冷战中能够保持理性【解析】选D。根据“冷战期间两个超级大国能够彼此对抗和争斗而不兵戎相见”“漫长的和平时代”可以看出,双方在冷战时期都保持了克制与理性,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D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冷战的原因,排除A;材料并没有强调冷战有利于世界局势的稳定,故B不是主
2、旨,排除;美苏冷战本身就不是顺应和平潮流的体现,排除C。2.(2021雅安高一检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法国总统戴高乐的独立外交政策在西欧并不受欢迎,但到了60年代末大多数西欧国家都主张在外交政策上同美国拉开一定的距离。这种变化反映了()A.美国综合国力衰落B.冷战的前沿阵地发生转移C.西欧开始走向联合D.西欧谋求独立自主的外交【解析】选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戴高乐的独立外交政策不受欢迎的原因是当时西欧普遍衰落,需要美国的扶持,而随着欧洲经济的复兴,要求独立的呼声开始高涨,所以这种变化是西欧谋求独立自主外交的表现,故选D;材料仅能反映西欧国家外交政策的变化,没有体现美国的衰落、冷战前沿阵地
3、的变化和西欧的联合,排除A、B、C。3.马歇尔计划实施期间,西欧国家通过建立经济合作组织来确保成员国顺利接受美国援助、发挥成员国的经济力量、减少关税及贸易壁垒。这种接受援助的方式利于()A.西欧一体化进程的展开B.使美国成为资本主义经济霸主C.推动关贸总协定的成立D.确保援助范围扩展至整个欧洲【解析】选A。据材料“西欧国家通过建立经济合作组织来确保成员国顺利接受美国援助”,可知通过成立经济组织来接受援助,有助于促进欧洲的联合,从而加快欧洲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故选A;材料强调马歇尔计划对于欧洲的影响,而非强调对美国的影响,排除B;材料强调马歇尔计划对于欧洲的影响,而非强调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排除C;
4、依所学可知,马歇尔计划主要集中复兴西欧,而东欧受苏联援助,排除D。4.下图是一幅政治漫画,漫画中赫鲁晓夫对肯尼迪说:“为了维护和平,我们必须相互拥抱。”中间人物为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该漫画表明()A.古巴成为美苏实现和解的纽带 B.美苏在危机中保持克制与妥协C.苏联在危机处理中掌握主动权 D.小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生存困难 【解析】选B。结合题意可知赫鲁晓夫在古巴导弹危机之后强调美苏两国友好拥抱,这体现了两国在冷战环境下对抗之后的妥协,B正确。5.下图是20世纪60年代有关两个德国的漫画,此漫画客观上反映了()A.柏林成为美苏对抗的前沿 B.美苏争霸对德国命运的影响C.德国开始走向国家的分裂
5、D.苏联已经放弃对东德的援助【解析】选B。结合漫画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德国分裂和柏林墙将德国人民分割开来的原因在于美苏之间的冷战,B正确。6.(2021桂林高一检测)美国政治家基辛格说:“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权力中心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这表明()A.国际新秩序对于美国弊大于利B.欧洲崛起冲击美国霸权C.世界多极化趋势得到不断发展D.美国国力已经大幅衰落【解析】选C。基辛格认为在世界新秩序下,存在多个权力中心,因此美国虽然在形式上是超级大国,但是在新秩序下,其话语权受到冲击,也不是超级大国,这表明多极化趋势不断增强,C正确;题干中没有
6、明确多极化对于美国利弊大小的对比,排除A;题干中强调的是多个权力中心而非仅仅是欧洲,排除B;多个权力中心的兴起冲击美国的话语权,不等于美国实力大幅度衰落,因为美国在国家实力方面依然是超级大国,排除D。7.在欧盟的框架下,许多主权项目可以让渡给区域组织,同盟国之间可享有更多的共同福祉和利益。据此可知()A.区域组织会导致国家让渡部分主权B.欧盟成员国内政与外交趋于一致C.欧盟成员国有完全相同的国家利益D.区域集团化导致民族国家逐渐消失【解析】选A。结合题中关键信息“让渡”“共同”等可推理出此主张强调欧盟内部成员国加强、深化合作的意图,欧盟内部成员国让渡部分主权以促进一体化进程,A正确;B、C、D
7、说法过于绝对,与史实不符,排除。8.某学者认为: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次大倒退,这一观点的依据是这两个事件()A.导致欧洲和世界走向分裂 B.直接导致冷战的开始C.增强了世界战争的威胁 D.导致世界经济的衰退【解析】选A。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的正式形成,加剧了欧洲和世界的分裂,A正确。9.下图中新中国成立以来与美、苏、日三国之间的关系变化演进的历程反映了()A.中美苏日四国决定国际政治格局的走向 B.意识形态的分歧主导了亚太地区的局势C.国家利益的角逐影响着国际关系的变化 D.远东太平洋地区经济区域化向纵深发展【解析】选C。结合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影响2
8、0世纪五十至九十年代中美苏日四国关系变化演进的关键因素是国家利益,C正确。10.基辛格说:“21世纪的国际秩序会出现一个似乎相矛盾的特点:一方面愈来愈分散;一方面又愈来愈全球化。对美国而言,在地位不分轩轾的国家间,协调不同的价值观与南辕北辙的历史经验,将是一种全新的经验。”其意在说明()A.美国需要全新的外交理念 B.多极化和全球化相伴而行C.全球化和多极化不可调和 D.美国构建单极世界不可行【解析】选A。结合题意可知基辛格强调的是美国面对当今世界的分散性和全球化特征应该探索新的对外经验,即需要全新的外交理念,A与此相符,正确。11.有学者认为,世界正在从根本上发生变化,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
9、地缘政治权势与地缘经济实力正在同时从发展中国家,从西方向东方转移。这主要反映出当今世界()A.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B.政治经济联系日益加强C.发展中国家日益贫困D.区域集团化取代全球化【解析】选A。从材料“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地缘政治权势与地缘经济实力正在同时从发展中国家,从西方向东方转移”可以看出,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故A正确。【补偿训练】20世纪末,欧洲发生了两个极富象征性的事件:一边的联盟正在筹备建立,而另一边的联盟却悄然而散。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说明欧洲正处于两极格局的夹缝之中B.反映了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日益凸显C.说明了经济全球化趋势遭受沉重打击D.体现了美国对欧
10、洲的控制进一步加强【解析】选B。“一边的联盟正在筹备建立”指的是欧盟筹备建立,“另一边的联盟却悄然而散”指的是东欧与苏联的社会主义阵营解体,这意味着两极格局走向解体,多极化趋势更加明显,故选B。A中的欧洲是处于两极格局之内,而不是夹缝中,排除A;题干反映的是政治的多极化,而不是经济全球化,更谈不上遭受打击,排除C;D与题干中的信息无关,也不符合史实,排除D。12.有学者认为,世界格局进入了一个无领导者的“碎片化”时代。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首次没有任何单个国家或国家集团能够推动国际议程。这里的“碎片化”()A.推动了不结盟运动的兴起B.有利于国际政治关系的民主化C.表明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D
11、.使欧洲丧失了世界中心的地位【解析】选B。由材料“没有任何单个国家或国家集团能够推动国际议程”这有利于国际政治关系的民主化,故选B;材料反映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而A、C发生在两极格局期间,排除;材料没有反映欧洲的信息,排除D。二、非选择题(每小题26分,共52分)13.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对峙是为了争夺霸权,每一方都认为对方威胁到己方。西方盟国以条约组织包围了苏联阵营;苏联则迂回到西方的背后,培养革命的盟友。美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材料二亨利基辛格曾注意到:“21世纪的国际体系将至少包括六个主要的强大力量
12、美国、欧洲、中国、日本、俄国,也许还有印度以及大量中等国家和小国。”基辛格提到的六个主要强大力量属于五个不同的文明,此外,还存在着一些重要的伊斯兰国家,它们的战略位置、庞大的人口和(或)石油资源,使得它们在世界事务中具有影响力。美萨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材料三冷战时期的批评家曾经指责一些军事联盟如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一直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冷战结束后,赞扬这些军事联盟具有控制冲突升级的能力却成为时尚。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苏联曾经是有用的敌人。美国相信,不仅要和苏联的军事力量竞赛,还要和苏联的成就竞赛没有苏联的空间计划,美国人就不可能
13、登上月球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1991年9月9日)(1)材料一中的“对峙”指什么?概括学者认为推动这种“对峙”不断加剧的因素。(8分)(2)材料二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到材料二变化的原因。(9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学术界是怎样评价美苏“冷战”的。(9分)【解析】第(1)题据材料一“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对峙是为了争夺霸权”可从冷战的角度回答材料中的“对峙”指什么。再从国家利益冲突和两大阵营等方面概括学者认为推动这种“对峙”不断加剧的因素。第(2)题据材料二“包括六个主要的强大力量美国、欧洲、中国、日本、俄国,也许还有印度以及大量中等国家和小国”并结合所学知识即
14、可从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等角度回答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再结合所学知识从20世纪末两极格局结束、多极化趋势加强等方面分析材料一到材料二变化的原因。第(3)题根据材料三“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一直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冷战结束后,赞扬这些军事联盟具有控制冲突升级的能力却成为时尚”“没有苏联的空间计划,美国人就不可能登上月球”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冷战的消极作用和客观积极作用等方面指出学术界是怎样评价美苏“冷战”的。答案:(1)“对峙”:美苏“冷战”(或两极对峙格局)。因素:美苏双方都认为对方威胁到了自己的利益;美苏双方各自成立政治军事阵营推动对峙局面形成。(2)实质问题:多极化趋势
15、加强。原因: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美国经济实力相对下降,超级大国地位削弱;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其他发展中国家等多种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等。(3)学术界力图对美苏冷战作出辩证评价。既强调了美苏争锋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国际局势紧张;又看到在近半个世纪中双方势均力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既认为美苏军备竞赛使世界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之下,又指出冷战推动了科技的发展。14.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建构时序性的历史知识体系是学好历史的重要方法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根据历史发展特征划分阶段;任意选取其中一个阶段,结合史实说明该阶段的阶段特征。(26分)【解析】本题属于开放性探究题,先进行阶段划
16、分,然后再选一阶段,说明其特征,言之有理即可。答案:阶段:示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两极格局(美苏“冷战”对峙局面)形成。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两极格局下出现多极化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两极格局后的多极化趋势。示例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20世纪90年代初,两极格局(或“冷战”时期)。20世纪90年代以来,多极化趋势加强。阶段特征:示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美国和苏联基于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的对立及各自的国家实力,从战时同盟走向全面对抗。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冷战”开始;在经济上表现为马歇尔计划与经互会的对立;在军事上表现为北约和华约的对抗。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由美国一家独大逐步向美、欧、日三足鼎立的态势发展;以苏联为中心的社会主义阵营逐步分裂和解体。原来介于两大阵营之间的“第三世界”国家以不结盟运动等形式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日趋活跃,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制衡两极的作用。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改革开放提升了综合国力。这些因素都推动着多极化趋势的发展。苏联解体导致两极格局崩溃。美国企图建立单极世界。欧盟、俄罗斯、中国、发展中国家等多种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各种政治力量重新分化组合,反对一国独霸世界、要求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呼声越来越高,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和平与动荡并存。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流。示例二:对应上述示例二概括说明其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