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阶段知能检测(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2武汉质检)1949年10月,面对新中国的诞生,诗人胡风以一句“时间开始了”表达自己的心声,而这一句话也以其高超的艺术手法被誉为“开国的绝唱”。“时间开始了”的依据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彻底胜利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改变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ABCD2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著作中国大趋势中认为:中国没有以民主的名义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局面,而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这是形成稳定的关键。“中国没有陷入政党争斗局面”是因为实行了(
2、)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依法治国方略3.(2012扬州调研)右图是重庆曾家镇的退休老人罗天才展示保存50多年的选民证。这张选民证是罗天才老人1953年18岁时在成都参加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普选的证件,这张选民证说明()A新中国的民主政治迈出重要一步B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已制定并实施C社会主义制度得到了确立D政治协商制度得到不断完善4“任何民族都是有自决权的,这是毫无疑问的事。”“历史的发展使我们的民族大家庭需要采取与苏联不同的另一种形式。每个国家都有它自己的历史发展情况,不能照抄别人的。”为此,新中国政府()A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实行民族
3、区域自治制度C在全国普及了基层民主选举制度D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5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China Watch一书中写道:“他们每天都亲眼目睹少年们在阶级斗争的借口下,对长辈进行抢劫、报复、打骂和侮辱;他们必须出席公开批判邻居、朋友、同事和父母的大会,甚至还要积极发言”费正清笔下的历史事件()A严重践踏了中国的民主、法制B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发展C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 D体现了启蒙思想的自由、平等6(2012长春质检)回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建立过程,可以看出的结论不包括()A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
4、民主的本质和核心B新中国的建立和党的领导是民主制度的基础C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D中国只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实现真正的民主7南方网记载,1978年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讲道:“现在的问题是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做法,不赞成领导人说的话叫做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为解决这个问题,中国在新时期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最重要的成就是()A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职能C制定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8“中国政治现代化的第一个巨大跃进是从铲除专制政治到奠基现代民主政治。第二个巨大跃进是从社会
5、主义民主政治框架的基本确立,到进入社会主义法治政治的基本轨道。”其中,“铲除专制政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框架的基本确立”和“进入社会主义法治政治的基本轨道”分别是指()A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B辛亥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和“依法治国”被载入宪法C大革命、共同纲领和“依法治国”被中共十五大确立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9美国中华会馆主席张自豪说:“1997年有30万港人移民出外,但在这十年间,回流香港的人潮又高达30万,即是说当年外流的港人在十年当中陆续回港。”出现这种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A中央政府的支持B“一国
6、两制”的保障C经济全球化的深入 D投资环境的好转10(2012湘潭月考)台湾乡土文学家钟理和有这样一句话:“原乡人的血,必须流返原乡,才会停止沸腾!”这表达了()A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B海峡两岸有着血浓于水的亲情C实现统一是台湾各党的迫切要求D“一个中国”是两岸和平统一的前提1120世纪80年代,海峡两岸民间交往的坚冰逐步被打破,从台湾到祖国内地定居、探亲访友、采访观光及经商投资的人员不断增加,两岸交流日益频繁。这一状况的出现直接得益于()A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B海协会和海基会的推动C“九二共识”的达成 D两岸“三通”的实现12右图是1987年两岸离散兄妹在大陆相见的场面。下列说法不准确的是
7、()A他们离散了至少有38年B哥哥是乘飞机直接从台湾抵达大陆的C海峡两岸隔绝状态终被打破D他们都盼望海峡两岸的统一二、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近110年时间里中华民族危难深重,外遭帝国主义的侵略,内受封建主义的压迫,人民根本没有民主权利回溯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进行了百折不挠的斗争和艰难探索,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真正获得了当家作主的权利。材料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根据自己的国情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新中国成立后又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实行有自己特点的社会主义民主。材料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正在
8、不断健全、完善和发展。自20世纪70年代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的民主制度不断健全,民主形式日益丰富。人民充分行使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与时俱进,呈现出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材料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走上了经济高速发展的道路。时至今日,“中国模式”作为一种独特的发展道路,引起了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讨论青年评论家俞可平说:“中国是采取增量民主的办法,增量民主表现为渐进的积量变为部分的质变”2008年2月7日德国新德意志报上的文章说:“中国定将实现一种特殊的民主,这种民主将考虑到这个大国的社
9、会、文化和经济特点。这种亚洲社会主义民主所涉及的是史无前例地继续思考,不是抽象地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中国新闻网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中国“人民根本没有民主权利”的主要原因。近代前期,我国民族资产阶级为建设民主政治进行了哪些斗争和探索?(4分)(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491956年新中国建立了哪些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4分)(3)依据材料三、四,归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6分)(4)综上所述,谈谈你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认识。(6分)14(2012南京高三学情调研)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今天,实现中国的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世界上普
10、遍承认只有一个中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的政府。台湾当局一贯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反对台湾独立。这就是我们共同的立场,合作的基础。中国政府已经命令人民解放军从今天起停止对金门等岛屿的炮击,台湾海峡目前仍然存在着双方的军事对峙。首先应当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台湾当局之间的商谈结束这种军事对峙状态,以便为双方的任何一种范围的交往接触创造必要的前提和安全的环境。告台湾同胞书(1979年)材料二我们的政策是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具体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十亿人口的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有人担心这个政策会不会变,我说不会变。核心的问题,决定的因素,
11、是这个政策对不对。如果不对,就可能变。如果是对的,就变不了。邓小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1984年)材料三澳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回归后七年中有四年的GDP增长幅度达到双位数,2006年本地生产总值创下历史新高,人均达28436美元,澳门治安状况良好,各族群体和睦相处,人们安居乐业。香港回归十年间,已先后有世界银行年会,世界会计师大会、财富全球论坛、世贸组织第六次部长级会议等一系列重大国际活动在香港成功举办。1997年外国公司在香港设立地区总部或地区办事处的数量是2514家,而截至去年十二月已有3845家腾讯网陈佐洱向欧洲介绍“一国两制”下的香港澳门(2007年)材料四“一国两制”方针在港澳的成功
12、实践,是全世界公认的,对两岸关系发展具有启示性意义。在未来两岸关系发展中,“一国两制”方针也将不断丰富和发展。在“一国两制”方针实践上,香港走出第一步,许多困难是过去从未遇到的,这些经验都可以在交流交往中提供给台湾同胞,以便今后做得更好、设计得更好。访全国人大常委会香港基本法委员会副主任梁爱诗(2011年)请回答:(1)据材料一,中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中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设想有何相同点,又有何发展?(7分)(3)依据材料三、四指出,港澳在回归后取得的成绩说明了什么?指出“一国两制”构想与港澳问题、台湾问题之间的关系。(7分)(4)综合以上材
13、料,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角度谈谈你对“一国两制”的认识。(4分)答案及解析1【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新民主主义革命还未彻底胜利,还有追歼残敌、土地革命等残留任务。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新时期开始于十一届三中全会。排除。【答案】A2【解析】材料强调的是中国避免了政党斗争现象而发展成稳定的民主国家,这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密切相关,因为在这个制度下,只有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其他民主党派均可参政议政,但不会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构成威胁。A的根本宗旨是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C是处理民族关系的政治制度,D是民主法制建设的大政方针,这三项均不符合题意。【答案】B3.【解析
14、】本题主要考查迁移分析能力。1953年参加普选是为1954年全国人大的召开做准备,说明新中国民主政治迈出重要一步。而B项在1954年,C项是1956年,D项与题干无关。【答案】A4【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由“任何民族都是有自决权的”可知是解决民族问题,排除A、C、D。由“每个国家都有它自己的历史发展情况,不能照抄别人的”可知新中国未照搬苏联的民族共和国制度,而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答案】B5【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提取材料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描述可知,费正清笔下的历史事件应当是“文化大革命”期间,符合这一历史事件的说法是A。【答案】A6【解析】三大基本政治
15、制度是在建国初期确立的,改革开放只是使文革时期一度遭到破坏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人民政治协商制度得到恢复、发展和完善,故选C。【答案】C7【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成果。邓小平提到的问题是还没有形成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局面。要改变这种局面,首先做到有法可依。因此新时期注重法律体系的建成和完善。20世纪90年代,一个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而A、B、C三项较为片面。【答案】D8【解析】铲除专制政治是指辛亥革命的功绩,由此排除C、D两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框架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以法律形式确定了三大民主制度。“依法治国”被载
16、入宪法,应是进入社会主义法治政治的基本轨道的标志。【答案】B9【解析】这些“回流香港的人”本来就是中国人,他们“回港”如同回家,因此与全球化无关,从而排除C;A、D暗示1997年香港回归之初,中央政府不支持和投资环境不好,因此也应排除。实际上,当初“港人移民出外”的最主要原因是对“一国两制”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信心,是对香港未来社会、经济制度走向的误判。如今回流也主要是因为在“一国两制”的保障下,香港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答案】B10【解析】“原乡人的血”等说明海峡两岸人民有着血浓于水的亲情,表达出台湾人民渴望结束分裂的心情。但A项不符合题干意思C、D两项均与此无关。【答案】B11【解析】本题考查
17、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由材料中“20世纪80年代”可排除B、C、D三项,这三项均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1979年元旦告台湾同胞书宣布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两岸交流日益增多。【答案】A12【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台湾从1949年与大陆隔绝,故A符合史实;1987年台湾当局迫于形势,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海峡两岸隔绝状态终被打破,C正确;结合图片可知D也正确;而B与史实不符,2008年两岸“三通”才真正实现。【答案】B13【解析】第(1)问原因要结合材料中“外遭内受”进行归纳;斗争和探索,强调的是民族资产阶级,结合民族资产阶级斗争和探索史实回答即可。第(2)问回答时注意时间限制“194
18、91956年”即建国初期,然后结合教材知识即可回答。第(3)问要从材料中归纳提炼,注意归纳全面,语言简炼。第(4)问认识要结合民主政治建设的前提、趋势、过程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得出答案。【答案】(1)主要原因: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主义压迫。斗争和探索: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特点:民主政治不断完善和发展,民主政治建设与经济体制改革并举,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既借鉴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更坚持独立自主道路。(4)认识:新中国的成立是民主政治得以实现的必要前提;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民主政治建
19、设必须符合本国国情;民主政治建设不是一帆风顺的,民主政治建设与经济建设必须相适应。14【解析】本题依托所给材料,考查了对历史材料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要求在完成问题时要充分挖掘材料自身的有效信息,根据问题要求进行归纳和概括。第(1)问重在有效信息的提炼和概括,把对台湾问题的态度转变前后进行说明。第(2)问从材料中可以理解到考查了“一国两制”这一知识点,根据相关所学来回答即可。第(3)问需对材料三、四中港澳取得的成绩进行概括说明,而不是具体的成绩。“一国两制”构想与港澳问题、台湾问题之间的关系这一问设想较好,需要考生一定的把握。第(4)问是对前三个问题的总结和对材料的高度概括,根据理解来进行回答。【答案】(1)变化:由军事对峙到和平统一。(2)相同: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和平统一。发展:明确提出“一国两制”的观点(或明确提出在大陆和台湾分别实行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制度)、“一国两制”政策的稳定性(或长期不变)。(3)说明:“一国两制”方针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关系:“一国两制”方针是针对台湾问题而提出的;首先在港澳问题上成功实践;港澳“一国两制”的成功运用可以为台湾提供借鉴。(4)认识:“一国两制”方针推动了港澳的回归;“一国两制”方针的内涵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