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四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9古诗两首《春日》_西师大版.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17302 上传时间:2025-11-04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3.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9古诗两首《春日》_西师大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四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9古诗两首《春日》_西师大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四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9古诗两首春日西师大版(2019)我执教的是宋代诗人朱熹写的春日,这是一首春游诗,赞美了万紫千红的春天美景,表达了作者对万物复苏的春天的渴望以及春天到来的喜悦。我课前吃透教材,很好地掌握了本课的重难点,在教学资源开发和整合上巧妙融合。在“文”与“诗”整体整合的大框架中,又有机地兼容了诗与诗的整合、新学与明知的整合,联系自然,混若天成,可谓功夫独到,可算是一节比较成功的示范课。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语言的品味。古诗具有精妙的语言、独特的韵味,深远的意境是“品”出来的。黄老师能抓住这首诗的“一时新”、“万紫千红”进行品味,引导学生想象春天新奇的景象,感悟“新”字用得精妙

2、。又通过运用多媒体展示姹紫嫣红、多姿多彩的春天美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品味什么叫“万紫千红”,并理解了此时的诗人已完全被万紫千红的景色陶醉了,他从心底里发出“万紫千红的景色全是由春风吹来的”呀!,老师又让学生用“总是春”的句式进行仿说,来对比体会诗人用“万紫千红”这个词的贴切与精炼。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节课的另一特色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力求通过精美的春景图,音乐及导语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边读边谈,我还设计了“三读”;一读,读得字正腔圆;二读,读得画面跃然眼前,浮想联翩;三读,读得情趣盎然,激情勃发。通过这“三读”,再加上背景音乐的衬托、渲染,把学生引进诗人的情感当中,

3、如临其境。当然,传统的古诗文学习强调多读多背,一些古诗文也只满足于学生的熟读成诵,而忽视学生的品读悟情。殊不知,诗中的“情”不完全是背出来的,应该是品出来的,只有学会了品诗,才能学会悟情,而老师的教学就强调在品味的语言当中品味诗的情感,把读诗和品诗、读诗和悟诗融为一体。三、重视拓展。古诗词是灿烂辉煌的宝藏,不应止于课本、课堂学习的局限,还应借助课堂教学拓展延伸古诗学习的深度、广度。我以春景为主题,让学生展示自己课内外学到有关春天美景的古诗,如绝句、春晓等等古诗句。四、在教学中,我还体现了本组研究的课题;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习作兴趣。多次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动笔练写,如:说写读着这首诗,你仿佛看到

4、了什么?这样能提高高学生的语言素养。五、还有一个创新点,就是给学生设计本课的课后练习题,这对学生的思维培养有一定的帮助。当然,这节课也留有些遗憾,诵读的形式是多了,但欠深入,还有在品析“万紫千红”时,如果能让更多的同学把自己眼中的春景描绘下来,然后浓缩为一个词来写总是春,有的学生写鸟语花香总是春,有的是五彩缤纷总是春假如老师在小结同学们所仿写的句子时,说:“同学们,你们真聪明,也都成了小诗人了。不过再想一想,在这用上哪个词更恰当呢?”同学们会说是“万紫千红”用得更好,老师就相机点拨:是的,诗人在写这首诗诗时,也是绞尽脑汁,经过反复推敲,觉得还是“万紫千红”这个词更能形容百花齐放、色彩艳丽、丰富多彩的事物和无限美好的春景。通过这样一点拨,学生可能会更深地体会诗人用“万紫千红”这个词的贴切与精炼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