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数学广角鸽巢问题(例2)编写意图(1)例2介绍了另一种类型的“抽屉问题”,即“把多于kn(k是正整数)个的物体任意分放进n个空抽屉,那么一定有一个抽屉中放进了至少(k1)个物体。”(2)教材提供了让学生把7本书放进3个抽屉的情境。学生仍然可以采用图示、分解数、假设等方法,理解并确认“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放进3本书”的结论。教材呈现的“如果每个抽屉最多放2本”的提示,实际上已是反证法的形式了,但仅仅是“就事论事”式的“说理”。(3)教材还以算式7321,引导学生更数学化地理解假设法的核心思路,加深对思考过程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提出“如果有8本书会怎样?10本书呢?”,让学生利用前面的方法进行
2、类推。最后,借助对算式的对比分析,引导学生对这一类“抽屉问题”形成一般性的理解。(4)“做一做”第1题,继续采用“鸽巢问题”的情境,要求学生通过例2类推解决。教学建议(1)允许学生多样化地解决问题。学生通过例1的学习,已积累了相关的经验。所以此题的教学可直接让学生想办法解释结论。学生采用直观枚举、分解数、以“平均分”来假设的思考方法,教师都应该肯定。(2)要引导学生逐步从直观走向抽象。教师可在对比几种不同的解决方法后,引导学生发现直观方式终究带有一定的局限性,意识到假设法的优越性。然后,教师可对假设法进行强化教学,让学生牢固掌握。需要注意的是,例2的假设已是“反证”形式,而例1中的假设则呈现顺向地“平均分”的思路,两者本质相同,却有微小差别。教师可利用有余数除法7321,引导学生分析和理解。(3)要引导学生建立模型。利用有余数除法解决了本例中的三个具体问题后,教师应引导学生总结归纳解决这一类“抽屉问题”的一般方法。学生可以得出“抽屉里至少有商1个物体”的“公式”,也可以“anbc,总有一个抽屉至少可以放(b1)个物体”的抽象形式来刻画。(4)要关注学生对模型的运用。“做一做”的题目,应要求学生尽可能地运用已获得的模型去分析和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