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渭滨区2017-2018-1高一生物试题一、单选题1. 下面所说的四种情况,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分析,各自对应的层次是( )(1)池塘中的一个衣藻 (2)池塘中的所有生物(3)池塘中的所有衣藻 (4)池塘A. 个体、群落、种群、无机环境B. 个体、群落、种群、生态系统C. 个体、种群、群落、无机环境D. 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答案】B【解析】【分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单细胞生物由单个细胞直接构成个体,不具“组织、器官、系统”这三个结构层次,植物没有“系统”这一层次。【详解】(1)衣藻为单细胞植物,池塘中的一个衣藻既是细胞单位,也是个体单位; (2
2、)池塘中的所有生物为一个群落;(3)池塘中的所有衣藻为一个种群; (4)池塘既包括生物,也包括无机环境,故为生态系统;故符合题意的是B。2. 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依次是( )。A. 核酸、蛋白质、细胞、糖类B. 蛋白质、核酸、细胞、脂肪C. 蛋白质、核酸、细胞、糖类D. 核酸、蛋白质、糖类、细胞【答案】C【解析】【详解】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是蛋白质,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核酸,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故选C。3. 某蛋白质由4条肽链组成,共含有109个肽键,则此蛋白质分子中至少含有的游离氨
3、基数、游离羧基数和氨基酸数分别为A. 105、105、105B. 110、110、110C. 4、4、113D. 1、1、113【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蛋白质分子中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可知此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数=肽键数+肽链数=109+4=113。不考虑R基,每条肽链中至少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由4条肽链组成的该蛋白质中至少含有4个游离的氨基,A错误;B、根据分析可知,由4条肽链组成的该蛋白质中至少含有4个游离的羧基,B错误;C、根据分析可知,由4条肽链组成的该蛋白质中至少含有4个游离的羧基,4个游离的氨基,氨基酸数为113,C正确;D、根据分析
4、可知,由4条肽链组成的该蛋白质中至少含有4个游离的羧基,4个游离的氨基,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蛋白质合成,解题关键是根据题干信息,分析组成该蛋白质的氨基酸个数、肽链数、氨基、羧基的个数之间的计算关系。4. 关于核酸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DNA和RNA都能携带遗传信息B. DNA和RNA的基本单位都是核苷酸C. DNA只分布在细胞核内,RNA只分布在细胞质中D. 豌豆叶肉细胞内的核酸含有5种碱基【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DNA和RNA都能携带遗传信息,A正确;B、DNA和RNA的基本单位都是核苷酸,B正确;C、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内
5、,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C错误;D、豌豆叶肉细胞内既含有DNA又含有RNA,因此其细胞内的核酸含有5种碱基,D正确。故选C。【点睛】5. 下列有关生物膜系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生物膜的基本骨架完全相同,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B. 所有的酶都在生物膜上,没有生物膜生物就无法进行各种代谢活动C. 细胞内的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使细胞内的化学反应互不干扰D. 细胞膜、叶绿体内膜与外膜、内质网膜与液泡膜都属于生物膜系统【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生物膜的基本骨是磷脂双分子层,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A正确;B、酶不仅仅存在于生物膜上,细胞质基质中也含有新陈代谢所需的酶,B错误
6、;C、细胞内的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使细胞内的化学反应互不干扰,C正确;D、细胞膜、叶绿体内膜与外膜、内质网膜与液泡膜都属于生物膜系统,D正确故选B考点:细胞的生物膜系统6. 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通过消耗ATP,可以直接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和半乳糖。这两种物质分别被吸收到血液中的方式是()A. 主动运输、主动运输B. 胞吞、主动运输C. 主动运输、胞吞D. 被动运输、主动运输【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及方式的判断,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胞吞和胞吐、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详解】免疫球蛋白的本质是蛋白质,属于大分子有机物,其进出细胞的方式分别为胞吞和胞吐;而半
7、乳糖是小分子物质,因为细胞吸收半乳糖时消耗ATP,可知半乳糖进出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这两种物质分别被吸收到血液中的方式是胞吞、主动运输,B正确。7. ATP分子简式和18个ATP所具有的高能磷酸键数目分别是A. APPP和18个B. APPP和36个C. APP和36个D. APPP和54个【答案】B【解析】【分析】1、ATP是一种含有高能磷酸键的有机化合物,是生命活动能量的直接来源,其结构简式是 A-PPP,其中 A 代表腺苷,T 是三的意思,P 代表磷酸基团。2、ATP和ADP的转化过程中,所需的酶的种类不同、能量来源不同(ATP水解释放的能量,来自高能磷酸键的化学能,并用于生命活动,而
8、合成ATP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场所不同(ATP水解在细胞的各处,而ATP合成在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详解】ATP分子的结构简式为:APPP;由ATP的结构简式可知每个ATP分子含有2个高能磷酸键,所以18个ATP所具有的高能磷酸键数目为182=36个,故选B。8. 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对细胞中的DNA和RNA特异性染色。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基绿吡罗红只能将细胞质中的RNA染成红色B. 甲基绿吡罗红只能将细胞核中的DNA染成绿色C. 细胞核区域能被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染成绿色,说明核内不含有RNAD. 细胞核区域能被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染成绿色,说明核
9、内含大量DNA【答案】D【解析】【分析】1.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利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可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2.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体中的DNA和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详解】A、甲基绿能将DNA染成绿色,A错误;B、吡罗红能将细胞质中的RNA染成红色,B错误;C、细胞核区域能被甲基绿一毗罗红染成绿色,说明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但不能说明细胞核内不含有RNA,C错误;D、细胞核区域能被甲基绿-吡罗红染成绿色,说明DNA主要分布
10、在细胞核中,D正确。故选D。9. 既存在于动物细胞又存在于植物细胞的糖类物质是( )A. 淀粉和核糖B. 核糖、脱氧核糖和葡萄糖C. 葡萄糖、核糖和麦芽糖D. 糖原、乳糖、蔗糖【答案】B【解析】【分析】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不同糖类在动植物细胞中的分布不同,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糖类是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等,植物细胞特有的糖类是果糖、麦芽糖、蔗糖、淀粉、纤维素;动物细胞特有的糖类是半乳糖、乳糖、糖原。【详解】A、淀粉只存在于植物细胞中,A错误;B、核糖、脱氧核糖、葡萄糖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糖,B正确;C、麦芽糖只存在于植物细胞中,C错误;D、糖原、乳糖只存在于动物细胞中,蔗糖只存在于植物细胞中,
11、D错误。故选B。10. 下列有关酶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酶都含C、H、O、N元素B. 酶不都是由活细胞产生的C. 所有的酶都在核糖体上合成D. 细胞环境是酶正常发挥催化作用的必要条件【答案】A【解析】【分析】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所以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影响代谢,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详解】A、酶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都含C、H、O、N元素,A正确;B、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B错误;C、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只有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C错误;
12、D、酶在细胞外也能发挥作用,D错误。故选A11. 有氧呼吸过程中,水的产生和消耗分别发生在哪一阶段( )A. 第、阶段B. 第、阶段C. 第、阶段D. 第、阶段【答案】C【解析】【分析】有氧呼吸的过程:1、C6H12O62丙酮酸+4H+能量 (细胞质基质);2、2丙酮酸+6H2O6CO2+20H+能量 (线粒体基质);3、24H+6O212H2O+能量 (线粒体内膜)。【详解】在有氧呼吸过程中,水的产生发生在第阶段,即H与氧结合,生成水,释放大量能量;水的消耗发生在第阶段,即丙酮酸与水反应,生成CO2,产生大量的H,并释放少量能量。故选C。12. 下列与细胞器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13、分泌蛋白合成旺盛的细胞中,高尔基体膜成分的更新速度快B. 苏云金芽胞杆菌将毒蛋白在核糖体上合成后,再传给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C. 溶酶体能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但不能分解衰老的细胞器D. 氧气充足时,线粒体将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答案】A【解析】【分析】1.真核细胞中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2.溶酶体内含有许多种水解酶,能够分解很多种物质以及衰老、损伤的细胞器,被比喻为细胞内的“酶仓库”“消化系统”;3.
14、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释放少量能量;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释放少量能量;第三阶段是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释放大量能量。【详解】A、分泌蛋白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上合成,进入内质网进行加工、分类、包装,形成囊泡进入高尔基体,由高尔基体进行进一步加工,形成囊泡,运向细胞膜,由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所以分泌蛋白合成旺盛的细胞中,高尔基体膜成分的更新速度快,A正确;B、苏云金芽胞杆菌属于原核生物,无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B错误;C、溶酶体的功能是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分解
15、衰老、损伤的细胞器,C错误;D、进入线粒体进行氧化分解的是丙酮酸,不是葡萄糖,D错误。故选A。13. 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和在无氧条件下进行呼吸产生的CO2比为2:1,那么它在这两种过程中所消耗的葡萄糖之比为( )A. 1:2B. 2:1C. 3:2D. 2:3【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公式计算即可,酵母菌的呼吸作用方式可以用以下两个反应式来表示,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公式:有氧呼吸:C6H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无氧呼吸:C6H12O62C2H5OH+2CO2+能量。【详解】根据分析,酵母菌在两种呼吸过程中,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产生
16、CO2的比为2:1,假设有氧呼吸产生6molCO2,则有氧呼吸需要消耗1mol葡萄糖;而无氧呼吸产生3molCO2,需要消耗1.5mol葡萄糖,因此它分别在有氧和无氧情况下所消耗的葡萄糖之比为1:1.5=2:3,D正确。故选D。14. 如图为一种常见的坐标曲线图,该图示不能够表示的生物学含义是( )A. 人体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从肠腔中吸收甘油速率随O2浓度变化的情况B. 萌发的种子细胞中自由水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C. 番茄根部细胞吸收镁离子速率随O2浓度变化的情况D. 始终保持活性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在30%蔗糖溶液中液泡吸水能力随时间变化情况【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阅读题干可知,该题涉及
17、的知识点是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和条件,自由水含量与细胞新陈代谢之间的关系,质壁分离实验,梳理相关知识点,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解:A、人体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从肠腔中吸收甘油是自由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与氧气浓度无关,因此该图不能表示人体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从肠腔中吸收甘油速率随O2浓度变化的情况,A错误;B、种子萌发过程中新陈代谢强度逐渐升高,自由水含量升高,该图可以表示萌发的种子中自由水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B正确;C、番茄根部细胞吸收镁离子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协助,且消耗能量,在一定的范围内,氧气浓度增大,有氧呼吸产生的能量多,物质运输的速率增大,达到一定浓度后,由载体数量的限制,物质运输速率不再增
18、大,此时氧气浓度达到饱和,C正确;D、始终保持活性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在30%蔗糖溶液中液泡吸水能力随时间推移变大,最终保持不变,D正确故选A考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细胞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及其原因15. 在组成人体的化学元素中,最基本元素、占细胞鲜重最多的元素、数量最多的元素依次是()A. C、C、OB. C、O、HC. C、N、OD. C、H、O【答案】B【解析】【分析】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根据其含量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其中大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包括C、H、O、N、P、S、K、Ca、Mg。C、H、O、N为
19、基本元素,C为最基本元素,O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详解】(1)在生物体内,碳链构成了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因此C是最基本的化学元素;(2)在生物体内,占细胞鲜重最多的元素是O;(3)数量最多的元素是H元素。故选B。16. 有的植物能生存在干旱的地方。下列关于耐旱植物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液浓度高,自由水少,代谢缓慢B. 细胞液浓度高,自由水多,代谢旺盛C. 细胞液浓度低,自由水少,代谢缓慢D. 细胞液浓度低,自由水多,代谢旺盛【答案】A【解析】【详解】耐旱植物细胞,细胞渗透压高,以扩大吸收来源,增强吸收能力,结合水增加,抗旱性增强,自由水减少,代谢减慢,A正确。故选A。17
20、. 以下物质(或结构)、试剂、颜色变化的各项实验内容中,前后匹配正确的是()A. 脂肪 苏丹染液 红色B. 葡萄糖 双缩脲试剂 砖红色沉淀C. DNA 甲基绿吡罗红染色剂 红色D. 线粒体(活) 健那绿 蓝绿色【答案】D【解析】【分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染液(或苏丹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4)甲基绿能使DNA呈绿色,吡罗红能使RNA呈红色。(
21、5)DNA加入二苯胺试剂后水浴加热,可观察到溶液变蓝色。【详解】A、脂肪可用苏丹染液鉴定,呈橘黄色,A错误;B、葡萄糖属于还原糖,还原糖用斐林试剂鉴定出现砖红色,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B错误;C、DNA用甲基绿吡罗红染色剂染色呈绿色,C错误;D、线粒体(活)用健那绿染色呈蓝绿色,D正确。故选D。18. 下表关于高等植物叶肉细胞中的部分结构与其功能配对,正确的是() 选项细胞结构功能A中心体与细胞分裂有关B细胞壁具有支持和保护的作用C细胞质基质内含细胞液,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D叶绿体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A. AB. BC. CD. D【答案】B【解析】【分析】(1)在动植物细胞中,有细胞壁的细
22、胞是植物细胞,没有细胞壁的细胞是动物细胞。(2)在动植物细胞中,有叶绿体细胞是植物细胞,没有叶绿体的细胞不一定是动物细胞,如植物的根细胞不进行光合作用,没有叶绿体。(3)在动植物细胞中,有大液泡的细胞是植物细胞,没有大液泡的细胞不一定是动物细胞,植物的未成熟细胞也没有大液泡,如根尖分生区细胞。(4)在动植物细胞中,有中心体的细胞可能是动物细胞或低等植物细胞,没有中心体的细胞是高等植物细胞,中心体不能作为鉴别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依据,但可以用作鉴别动物细胞和高等植物细胞的依据。【详解】A、中心体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但只有低等植物和动物细胞含有,而高等植物叶肉细胞没有,A错误;B、高等植物的细胞
23、壁具有支持和保护的作用,B正确;C、含有细胞液的是液泡,能调节植物体内的环境,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C错误;D、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D错误。故选B。19.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有内质网的细胞不一定是真核细胞B. 有高尔基体的细胞不一定具有分泌功能C. 无叶绿体的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D. 有核糖体的细胞一定能合成分泌蛋白【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有内质网的细胞一定是真核细胞,A错误;B、植物细胞中的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B正确;C、蓝藻细胞无叶绿体,但能进行光合作用,C错误;D、分泌蛋白是由附着在内
24、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在细胞外发挥作用的一类蛋白质,细胞质基质中也有核糖体分布,因此有核糖体的细胞不一定能合成分泌蛋白,D错误。故选B。20. 下列关于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正确的是()A. 胞吞过程涉及囊泡与细胞膜的融合,需要载体协助B. 通过载体蛋白进行的物质转运不一定属于主动运输C. 小分子物质都是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不消耗能量D. 胰岛素的分泌需要消耗能量,故其跨膜运输的方式为主动运输【答案】B【解析】【分析】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主要有主动运输、被动运输和胞吞胞吐,其中被动运输又可以分为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自由扩散方式既不需要载体也不需要能量,水分子,气体分子,脂溶性小分子等通过自由扩散进
25、出,协助扩散需要载体但不需要能量,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吸收葡萄糖属于协助扩散。主动运输既需要载体也需要能量,氨基酸、核苷酸、葡萄糖和无机盐离子等通过主动运输进出细胞。胞吞胞吐过程不需要载体协助但是需要消耗能量。【详解】A、胞吞过程涉及囊泡与细胞膜的融合,但是不需要载体协助,A错误;B、通过载体蛋白进行的物质转运不一定属于主动运输,协助扩散也需要载体的协助,B正确;C、小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有的属于自由扩散,有的属于协助扩散,有的属于主动运输,C错误;D、胰岛素的分泌需要消耗能量,其跨膜运输的方式为胞吐,D错误。故选B。【点睛】掌握不同运输方式的条件和动力来源是本题解答的关键。21. 下图表示一个
26、酶促反应,它反映的酶的一个特性以及A、B、C最可能的物质依次是()A. 高效性蛋白酶蛋白质多肽B. 专一性麦芽糖酶麦芽糖葡萄糖C. 专一性淀粉酶淀粉麦芽糖D. 高效性脂肪酶脂肪甘油和脂肪酸【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以图示形式考查酶的特性,从图示初步判断该反应为分解反应,根据该图中A与B构象,只能反映酶的专一性,不能反映酶的高效性特点。【详解】依据A和B构象可看出,A能专一结合B物质,形成A-B复合物,而最终得到A和C,因此,根据A物质反应前后并未改变,可推断A为酶,而B则为反应物,C为生成物,且该分解反应只能体现酶的专一性,不能体现其高效性,首先排除A、D选项,由图示可知C物质不可能为葡萄
27、糖,综合比较分析,C选项更符合题意,即C物质为淀粉在淀粉酶作用下产生的麦芽糖(二糖),综上所述,选C项。【点睛】本题重在观察A、B、C三种物质的构象的区别与联系,并结合所学酶的相关知识进行逐层分析,就容易筛选出正确选项。22. 由1分子磷酸、1分子碱基和1分子化合物a构成了化合物b,如图所示,则叙述正确的是A. 若m 为腺嘌呤,则b肯定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B. 若a为核糖,b则为DNA的基本组成单位C. 若m为尿嘧啶,则DNA中肯定不含b这种化合物D. 在人和SARS病毒体内,化合物b都含有8种【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若m为腺嘌呤,则b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或 腺嘌呤脱氧核苷酸,A错
28、误;B、若a为核糖,b则为RNA的基本组成单位,B错误;C、若m为尿嘧啶,是RNA的基本单位,则DNA中肯定不含b这种化合物,C正确;D、在人体内,化合物b含有8种,在SARS病毒体内,化合物b都含有4种,D错误;答案是C。23. 下列化合物中含有的化学元素种类最少的一组是( )A. 抗体和糖蛋白B. 纤维素和脱氧核糖C. 性激素和tRNAD. 质粒和呼吸酶【答案】B【解析】【分析】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有C、H、O、N,核酸的组成元素有C、H、O、N、P;糖类的组成元素有C、H、O;脂肪的组成元素有C、H、O。【详解】A. 抗体本质为蛋白质,元素组成为C、H、O、N,糖蛋白是由蛋白质和多糖组成,元
29、素组成为C、H、O、N,至少4种;B. 纤维素是多糖,脱氧核糖属于单糖,组成元素有C、H、O,共3种;C. 性激素属于脂质,元素组成是C、H、O,tRNA属于核酸,元素组成是C、H、O、N、P,至少5种;D. 呼吸酶属于蛋白质,至少含有C、H、O、N等元素,质粒为DNA,含有C、H、O、N、P等元素,至少5种。故选B。24. 如图表示某绿色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b、c、d时,CO2的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氧浓度为a时,最适于贮藏该植物器官B. 氧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是有氧呼吸的5倍C. 氧浓度为c时,无氧呼吸最弱D. 氧浓度为d时,无氧呼
30、吸的强度与有氧呼吸相等【答案】B【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可知,氧气浓度为a时,氧气吸收量为0,则植物体只进行无氧呼吸;在氧气浓度为b和c时,二氧化碳的释放量大于氧气的吸收量,植物体既进行呼吸作用,也进行光合作用;在氧气浓度为d时,氧气的吸收量等于二氧化碳的释放量,植物体只进行有氧呼吸。【详解】氧浓度为a时,植物体只进行无氧呼吸,不是最适于贮藏该植物器官的氧气浓度,A错误;氧浓度为b时,氧气的吸收量为3,二氧化碳的释放量为8,根据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可得,有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为3,消耗的葡萄糖量为0.5;无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为5,消耗的葡萄糖量为2.5,则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
31、糖是有氧呼吸的5倍,B正确;氧浓度为c时,释放二氧化碳的量最少,并不是无氧呼吸最弱,C错误;氧浓度为d时,植物体只进行有氧呼吸,D错误;因此,本题答案选B。【点睛】解答本题关键是:明确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区别,以及两种呼吸方式的判断依据,再根据题意作答。25. 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三者数量比为122时所处的分裂期应是A. 前期和中期B. 中期和后期C. 后期和末期D. 末期和前期【答案】A【解析】【详解】有丝分裂过程中,通过间期的染色体复制形成染色单体,后期因着丝点分裂导致染色单体消失;有染色单体时,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三者数量比为122,所以A正确。
32、【点睛】本题考查细胞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26. 下列有关有丝分裂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分裂间期核糖体较活跃,细胞体积适度变大B. 前期动物细胞和高等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方式不同C. 细胞分裂后期,每条染色体着丝点分裂,与中期相比染色体数目和DNA数目均增倍D. 细胞分裂的末期,植物细胞在细胞板的附近高尔基体分布较多【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间期进行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核糖体较活跃;细胞体积稍变大,A正确;B、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前期纺锤体的形成过程不同:动物细胞中纺锤体是由中
33、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的;植物细胞中纺锤体是由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的,B正确;C、细胞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DNA数目不变,C错误;D、植物细胞分裂末期赤道板的位置逐渐形成细胞板,向四周扩散形成细胞壁。高尔基体较为活跃,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D正确。故选C。27. 下图1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2表示处于细胞有丝分裂某个时期的细胞图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图1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DNA分子的复制B. 图1中DE段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C. 图2中细胞处于图1中的DE段D. 图2中细胞含8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8条染色单体【答案】D【解析】【
34、分析】图1:AB段表示细胞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时每条染色体上由一个DNA分子变成两个DNA分子。BC表示每条染色体有姐妹染色单体,CD表示细胞分裂后期(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二次分裂),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每条染色体上再变成一个DNA分子。图2:细胞含中有同源染色体,且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处于有丝分裂后期。【详解】A、图1中AB段一条染色体的DNA分子由1个变成2个,这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A正确;B、图1中DE段表示每条染色体含有1个DNA分子,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B正确;C、图2中细胞一条染色体上只有一个DNA分子,并且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处于图1中的DE段,C正确;D、图2细胞中没
35、有染色单体,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结合曲线图和细胞分裂图,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含量变化规律,能准确判断图中各区段代表的时期及各细胞的分裂方式和所处的时期,再结合所学的知识答题。28. 下列关于“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体积越大,相对表面积越大,物质运输的效率越低B. 细胞核所控制的细胞大小与细胞核的大小呈一定比例C. NaOH在琼脂块内扩散的速率代表物质运输的效率D. NaOH在不同大小的琼脂块内扩散的速率不同【答案】B【解析】【分析】探究细胞表面积与
36、体积之比,与物质运输速率之间关系:体积越大,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运输的效率越低;实验中测量不同大小的琼脂块上NaOH扩散的深度相同;实验所用的琼脂小块上含有酚酞,NaOH和酚酞相遇,呈紫红色。【详解】细胞体积越大,相对表面积越小,则物质运输的效率越低,A错误;细胞核所控制的细胞大小与细胞核的大小呈一定比例,B正确;NaOH在琼脂块内扩散的速率是相同的,不代表物质运输的效率,C错误;NaOH在不同大小的琼脂块内扩散的速率相同,D错误。29. 下列关于细胞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A. 癌细胞在条件适宜时可以无限增殖B. 癌变前后,细胞的形态结构有明显差别C. 正常细胞中也有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D.
37、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阻止细胞发生异常增殖【答案】D【解析】【分析】1、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其中原癌基因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过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2、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细胞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详解】A、条件适宜时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A正确;B、细胞癌变后,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显著的变化,B正确;C、正常细胞中也有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C正确;D、原癌基因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过程,D错误。故选D。30. 下列关于细胞分化、衰老、凋亡、癌变的
38、叙述,正确的是A. 仅细胞分化涉及细胞中遗传物质的改变B. 仅细胞癌变使细胞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C. 均可发生于个体生长发育的任一时期D. 均对个体的生长发育具有积极意义【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内遗传物质一般不会发生改变,A错误;B、细胞分化后,形态结构也可能会发生显著变化,B错误;C、细胞分化、衰老、凋亡、癌变在个体生长发育的每一个时期都可能发生,C正确;D、细胞癌变对个体发育没有积极意义,D错误。故选C。二、填空题31. 如图是各种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甲、乙、丙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 _ ,它与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是 _ 。 (2)197
39、2年桑格和尼克森在对结构的研究中提出了 _ 模型。 (3)从细胞中分离各种细胞器的方法是先将细胞膜破坏,再用 _ 的方法获得各种细胞器结构 。(4)如果图乙是根尖分生区细胞,则图中不应该出现的结构是 _ 和 _(填标号)。 (5)构成图乙中2的化学成分主要是 _ ,它对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6)如果将一个活的图乙细胞放入KNO3溶液中(KNO3浓度细胞液浓度),细胞会先发生 _ 现象。随着K+与NO3-通过 _ (跨膜运输的方式)进入液泡,导致细胞液浓度增大,出现 _ 现象。【答案】 (1). 甲 (2). 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3). 流动镶嵌 (4). 差速离心法 (5). 14 (
40、6). 4 (7). 纤维素和果胶 (8). 质壁分离 (9). 主动运输 (10). 质壁分离复原【解析】【分析】甲图没有细胞核,但含有拟核,应为原核细胞;乙图含有细胞壁、叶绿体、细胞核等多种复杂的结构,为真核的植物细胞结构;丙图没有细胞壁,但含有细胞核,为真核的动物细胞结构。【详解】(1)甲、乙、丙中,甲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细胞。(2)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在对结构的研究中提出了流动镶嵌模型。(3)从细胞中分离各种细胞器的方法是先将细胞膜破坏,再用差速离心的方法获得各种细胞器结构。(4)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大液泡和叶绿体,不应该出现的结构是14液泡和4叶绿体。(5)图乙
41、中2为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主要组成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6)将活的植物细胞置于大于细胞液的KNO3溶液中,细胞将表现为失水,出现质壁分离现象,但随着K+与NO3-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液泡后,将导致细胞液浓度增大,细胞吸水,出现质壁分离后的复原现象。【点睛】本题结合植物细胞结构图,重点考查植物细胞结构及功能,要求学生能根据所学的知识,准确识别图中各细胞结构,熟记各结构的分布及功能。32. 如图所示均与植物光合作用有关,图甲表示A、B两种植物光合作用效率随光照强度改变的变化曲线;图乙表示将A植物放在不同浓度CO2环境条件下,光合效率受光照影响的变化曲线;图丙代表植物的一个叶肉细胞及其相关生理过程示
42、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在a点时,细胞内的气体交换状态对应图丙中的 _ (填图中字母)。(2)图甲中A植物在c点之前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_ ,c点之后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_ 若图甲中A植物为阳生植物,则B植物为 _ 。(3)图乙中d点与e点相比,e点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 _ ;e点与f点相比较,e点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 _ 。(填“高”“低”或“基本一致”) (4)图丙中q表示的物质是 _ ;在图丙的M中发生生理过程的总反应式是 _ 。 (5)进行光合作用光反应的场所是(用文字表述) _ 。 (6)某大棚蔬菜生产基地在种植蔬菜时,棚内还种植了一些蘑菇,结果发现蔬菜的
43、产量有了明显提高。依据上述实验结果,说明蘑菇细胞代谢使大棚内 _ 升高,蔬菜光合作用增强 。【答案】 (1). m、n (2). 光照强度 (3). CO2浓度、温度 (4). 阴生植物 (5). 低 (6). 高 (7). CO2 (8). CO2+H2O(CH2O)+O2 (9). 类囊体薄膜 (10). CO2浓度【解析】【分析】甲曲线图中,a点只进行光合作用,c点既进行光合作用,又进行呼吸作用,比较图乙中d点与e点、e点与f点,着重从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通过影响光合作用的物质变化而导致三碳化合物量的改变,看植物是否生长关键看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量,有机物的积累量=实际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消
44、耗。【详解】(1)图甲中在a点时,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即只能从外界吸收氧气进入线粒体,线粒体释放二氧化碳进入外界环境,所以丙图中各箭头存在的是m、n;(2)由图甲可知,A植物在c点之前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c点之后光照强度增加,光合作用不再增强,故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素是CO2浓度、温度,图甲中A植物的补偿点和饱和点高于B植物,因此若图甲中A植物为阳生植物,则B植物为阴生植物;(3)图乙中d点与e点二氧化碳浓度相同,只是e点光照强于d点,因此e点光反应产生的ATP和H较多,三碳化合物还原旺盛,导致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低;e点与f点相比较,两点的光照强度相同,而e点的二氧化碳
45、浓度高,因此e点时二氧化碳固定生成的C3高;(4)图丙中q表示由线粒体产生运向叶绿体中利用,表示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为CO2+H2O(CH2O)+O2(5)光合作用光反应的场所是类囊体薄膜;(6)蘑菇是分解者,分解有机物释放二氧化碳,使大棚内CO2浓度升高,蔬菜光合作用增强。【点睛】本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难度适中,要求考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识记光合作用过程,理解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并且要求考生具有分析图解并结合图解推理判断的能力。三、识图作答题33. 细胞呼吸是生物非常重要的生命活动。请回答: (1)上图表示人体细胞内有氧呼吸的过程,其中ac表示相关过程,甲、乙表示相应物质。图中
46、物质甲表示_ ,物质乙表示_ 。图中a、b、c所代表的过程中,产生能量中最多的是_ ,该反应进行的场所是_ 。图中O2的作用是_ 写出人体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_ 。(2)下图是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装置,在实验过程中酵母菌始终保持活性(忽略实验室的温度和大气压强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红色液滴移动情况 结论 I向_移动 进行有氧呼吸,同时可能进行无氧呼吸 不移动 _据图请填写上表内容若仍然通过观察液滴的移动情况来确定酵母菌是否只进行有氧呼吸,应如何完善实验设计?_ 。【答案】 (1). H2O (2). CO2 (3). c (4). 线粒体内膜 (5). 与H结合生成水并产生大量能量。
47、(6). C6H12O6+6H2O+6O2 6CO2+12H2O+能量 (7). 左 (8). 只进行无氧呼吸 (9). 将装置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换成等量的蒸馏水,其他条件相同【解析】【分析】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是葡萄糖酵解产生丙酮酸和还原氢,同时产生少量能量,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还原氢,释放少量能量,发生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第三阶段是还原氢与氧气结合生成水,释放大量能量,发生的场所是线粒体内膜。分析图2:装置图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所以装置图中的气体变化量代表氧气的吸收量。由于呼吸过程中释放的二氧化碳被装置中的NaOH溶
48、液吸收了,所以瓶中酵母菌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时,氧气会被消耗,红色液滴向左移动。只进行无氧呼吸时,红色液滴不移动。【详解】(1)根据有氧呼吸三个阶段可知:图中物质甲表示H2O,物质乙表示CO2。图中a、b、c所代表的过程中,产生能量中最多的是第三阶段c,该反应进行的场所是线粒体内膜。图中02的作用是在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与H结合生成水并产生大量能量。人体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2)有氧呼吸时,吸收氧气量和释放二氧化碳量相等;无氧呼吸不吸收氧气,但释放二氧化碳,呼吸过程中释放的二氧化碳被装置中的NaOH溶液吸收了,所以瓶中酵母菌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时,只有氧气的消耗,瓶内压强减小,红色
49、液滴向左移动。只进行无氧呼吸时,瓶内压强不变,红色液滴不移动。若将装置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换成等量的蒸馏水,其他条件不变,就可以通过观察液滴的移动情况来确定酵母菌是否只进行有氧呼吸。【点睛】本题考查了细胞呼吸的有关知识,要能够根据有氧呼吸的过程判断题中过程中字母含义,能识记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的相同点和区别是解答本题的关键。34. 下面ABC三图是不同生物细胞有丝分裂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A表示_细胞(填“动物”或“植物”),在该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细胞中姐妹染色单体有_条;此图代表的生物体细胞内有染色体_条。(2)C图细胞处于分裂期的_期,相对于坐标曲线图上的_段。坐标曲线图中AB段上升
50、的原因_。(3)B图细胞正处于分裂期的_期,其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分裂间期、分裂期时间所占比例为4:1,且分裂期时间为3小时,则根尖细胞分裂的细胞周期的总时长约为_小时。(4)细胞是独立分裂的,但在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中,不能选定一个细胞持续观察它的整个分裂过程,原因是_。【答案】 (1). 动物 (2). 0 (3). 4 (4). 前 (5). BC (6). DNA的复制 (7). 中 (8). 15 (9). 制作装片标本时细胞已经死亡【解析】【分析】分析题图:A细胞中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B细胞中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C细胞出现纺锤体和染
51、色体,处于有丝分裂前期。曲线图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核DNA含量变化规律,其中AB段表示分裂间期;BC段表示前期;CD段表示中期;DE段表示后期;EA段表示末期。【详解】(1)图A细胞含有中心体,不含细胞壁,表示动物细胞;该图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此时细胞含有8条染色体、8个核DNA分子,不含染色单体,其分裂形成的子细胞含有4条染色体。(2)C图细胞染色体散乱分布于细胞中,纺锤体出现,处于分裂前期。相对于坐标曲线图上的BC段。AB段是间期,该时期DNA含量加倍的原因是发生了DNA分子的复制。(3)B图细胞正处于分裂期的中期,其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分裂间期,分裂期时间所占比例为4:1,分裂期时间为3小时,分裂间期时间为12小时,则根尖细胞分裂的细胞周期的总时长约为12+3=15小时。(4)细胞是独立分裂的,在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中,需要通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所以制作装片标本时细胞已经死亡,不能选定一个细胞持续观察它的整个分裂过程。【点睛】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和曲线图,考查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细胞所处的时期;掌握有丝分裂过程中核DNA含量变化规律,能准确判断图中各区段代表的时期,再结合所学的知识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