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7 ,大小:368.50KB ,
资源ID:117247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172475-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新疆新和县实验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新疆新和县实验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1、高年级(考号:)班学生姓名 :新和县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月考考试试卷高 三年级学科:历史(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1. 最早关于大禹德治的文献记录出自于西周礼器遂公盨的铭文。铭文中前后 6 处出现“德”,如要求民众要重视对祖先和神灵的祭祀;君要有德于民,顾念天下百姓,百姓才能“好其德”,国家才能长治久安。这表明 () A.夏朝开始创建了德政理念 B.德治观念有悠久的历史传统C.敬天法祖是德治核心内容 D.顾念百姓是为政以德的根本2. 春秋时期,青铜制造业与殷、周相比,明显地表现为王室之器物的减少,诸侯之器物的增多。

2、这说明当时()A. 官营手工业的衰落B.地方势力的增强C.等级观念趋于瓦解D.冶铜技术的提升3. 秦朝的廷议制度主要讨论有关国家的基本制度和重要的方针政策。参加廷议的既有位高权重的三公九卿,还包括 职卑权轻的博士(皇帝的顾问、智囊)。秦始皇让博士参加廷议旨在()A.加强君主的独断裁决B.监督制约丞相的权利C.扩大统治集团的基础D. 提高儒生的政治待遇4. 有学者指出,汉朝重视外官、轻视朝官,郡守人做三公宰相,皇帝身边的郎官则外放去做郡守县令,这种做法在 唐朝时期发展成为极其具有实效的官员管理制度。这实际上表明汉唐时期()A.普遍轻视朝廷官员B.朝廷官员从地方官员中选拔C.朝廷与地方官员职位互换

3、D.注重提升官员治国理政能力5. 考工记认为:“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材美工巧,然而不良,则不时, 不得地气也。”这是对()A.工匠精神的绝佳阐释B.社会产业分工的准确描述C.地域经济的准确记载D.产品制作所需条件的阐述6. 汉书载:“宛王蝉封与汉约,岁献天马二匹。汉使采蒲陶(葡萄)、目宿(苜蓿)种归。”大唐西域记 记述:公元1世纪时,桃在印度被命名为“至那果”,意即“中国果”。上述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A.中华文化优秀B.汉初国力强盛C.民族关系融洽D.丝绸之路开通7. 东晋初期,为了仰仗随司马氏南迁的中原士族,司马皇族极力拉视世家大族,出现了“王与马,共

4、天下”的现象, 上层士族通过九品官人法不断掌控朝政,占据高位,寒门庶族只能居于下位。这一时期成为门阀政治的代表时期。这反映出当时()A.豪强大族对政治的影响B.古代政治制度不断进步C.考试选官制度已经确立D.选官重视家族经济基础8. 图 4 是北魏孝文帝迁都前漆棺上的孝子画像,身着窄小胡服,图5 是迁都后石棺上的孝子画像,身着宽大汉服。这一变化说明迁都后()A.君主专制权力强化 B.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C.以孝治国体制确立 D.文化心理认同逐渐形成9. 钱穆国史大纲中写道:“自唐代镇兵拥立留后,积习相沿,直至五代,造成国擅于将、将擅于兵的局面由不断的兵变产生出来的王室,终于觉悟军人操政之危势,

5、遂有所谓杯酒释兵权的故事。自此节度使把持地方政权之弊遂革。”这说明宋代早期政治变革的主要意图是()A. 确立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B.革除唐末以来的藩镇积弊C.提升官员队伍的专业素质D.加强对各级武将的行政监督10. 两宋时期,茶树的栽培地区越来越广,淮南、江南、两浙、荆湖、福建及四川诸路,茶园十分普遍。仅在江南两浙、荆湖、福建地区输送政府专卖机构的茶叶,每年就达一千四五百万斤。这一状况主要反映出宋代()A.经济重心已经南移B.重农抑商政策松动C.商品经济发展迅速D.农耕技术持续提高11. 两宋时期,宗法家族制度以建宗祠、置族出、修宗谱、定族规、立族长的形式得以全面复兴。明清时期,家法 族规和乡规

6、民约得到宫方的认可和批准,成为传统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这一变化体现了()A.生产方式的变革B.宗法伦理的淡化C.社会发展的需求D.君主专制的强化12. 南宋时期,贺寿、赠祝、以词代简等应用性词作中,议论化成分比较常见;写山水风月,常寓含某种幽微之理,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商品经济的发展B.市民阶层的需求C.尚理风气的影响D.空谈义理的浸染13. 元世祖在四大汗国与中原地区,以及中原各行省之间建立了发达的驿路。在行省之下的省与府之间、府与县之间建筑了大道,形成了三级交通网络,明清两朝进一步完善。这表明()A.交通完善决定经济的发展B.发展交通有利于加强社会治理C.驿路建设是政府工作重点

7、D.道路交通发展有严格的承接性14. 明末清初,男性文人笔下出现了一大批勇于抗争的女性形象,她们或满望爱情大胆追求,或山河且变誓死死守节。同时,女姓作家亦显露出不同以往的平等意识、自我关怀乃至优于男性的家国情怀。这一现象A.折射出社会转型的趋势B.体现了男女平权的发展C.得益于女性经济的独立D.反映出自我意识的觉醒15. 浙江、江西和苏松地区是明朝赋税收入的主要来源,基于此,明政府规定户部官员不得任用上述地区之人。这 反映了当时()A.选官任官注重地域间的均衡B.限制地方官与宗族势力勾结C.经济发展状况影响官员升迁D.防范官员舞弊实行职务回避16. 雍正即位后将太子人选写为密诏,当众藏于乾清宫

8、正大光明匾后,另写一份内容相同的密诏自己收藏,临终前, 以两份密诏所书太子之名宣示而传位。之后乾隆发布谕旨称“总之,不可不立储,而尤不可显立储,最为良法美意, 我世世子孙所当遵守而弗变者。”清朝秘密立储制度的确立( )A.强化了对官僚机构的管理B.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成为中枢稳定的制度保障D.是嫡长子继承制的形式创新17. 清代粤海关的行商作为获得政府特许专事对外贸易的商人集团,也承担着管理外商的担保责任。行商负责征税, 并须向政府提供海外珍奇。某家行商一旦破产便会被流放到伊犁,同时其它行商须代其偿债。这说明行商 () A.具有官商双重性质 B.垄断国内外贸易 C.商业经营范围广泛 D

9、.阻碍了社会进步18. 如图是英国漫画家吉尔雷创作的漫画在北京朝廷接见外交使团该画于 1792 年 9 月出版,经常被引用以形容中国乾隆皇帝面对单膝跪地的马戛尔尼时高傲、自大、不屑的样子。而马戛尔尼使团访华发生在1793 年,且单膝跪地是当时欧洲王宫标准的觐见礼。这表明()A历史解释决定历史存在B史料实证影响历史存在C历史认知应具备前瞻性D史料实证需要严谨客观19. 太平天国雇佣外国人训练军队,组织“洋枪队”,设立“洋炮馆” 英军舰长费士邦到镇江访问,太平军将领罗大纲对他表示欢迎,并告诉他说:将来外国人可以随便使用汽船、铁路、电线及其他西洋机器而无碍”。这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 A与列强合作共

10、同镇压革命B揭开了中国洋务运动的序幕C带有反封建反侵略的性质D一定程度上顺应近代化潮流201842年以来,在中国茶产地的买办茶商明显增多。从19世纪60年代起,有多家俄国茶商进驻汉口,很快地控制了包括湖北、湖南在内以及其周边等地的茶叶贸易,并且进一步制造砖茶。这反映了当地()A茶叶销售渠道多元化B已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C制茶业发展获利丰厚D茶叶贸易结构发生变化21下表为晚清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到1894年创办的机器厂矿和公司状况表。它反映了当时()法几乎被完全抛弃。摘编自论近代早期英国防疫对策特点类型数量经费或投资额(单位:两)工人(单位:人)洋务派军事企业19 个5000 万1000洋务派民用

11、企业27 个2964 万2550029500私人资本企业170 个879 万60000材料二鸦片战争之后,防疫等许多新的医学概念开始进入中国,并在中华大地生根发芽。当然这个过程并不总是 一帆风顺,传统观念的禁锢在短时间内难以打破,许多人仍然对西医抱有成见,对手术、打针等新式医疗手段避而A洋务企业阻碍私人企业发展 B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C民主革命具备了一定的基础 D“实业救国”思潮高涨22. 魏源在道光洋艘征抚记中记载,林则徐曾奏言:“自六月以来,各国洋船愤贸易为英人所阻,咸言英人若久不归,亦必回国各调兵船来与讲理中国造船铸炮,至多不过三百万,即可师敌之长技以制敌。此时,但固守藩篱,即足使之自困

12、。”由此可知,林则徐()A奏言缓解了清廷当时困境 B反思了当时中国近代化问题C认识到贸易逆差的危害性 D已有“师夷制夷”的海防思想23. 为阻挠左宗棠收复新疆,申报等英资报纸通过有选择地刊载社论乃至编造谣言等方式阻止清政府为西征借款。而李鸿章也屡屡参考申报等“外国新闻纸”,在“海防”与“塞防”之争中提出了放弃新疆的主张。这主要反映出()A清朝内部派系斗争激烈B部分清朝官员对外国媒体缺乏全面的认识C中国报刊业的繁荣景象D左宗棠为维护国家主权经历重重艰难险阻2418681894年,中国烟叶出口量增长了152倍。与此同时,各地烟草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如江西省“属邑遍植之, 甚者改善良田为烟备,致妨谷收

13、,以获厚利”;湖南善化县“种烟几成美利,或至废田园而为”这说明该时期中国()A农业结构调整受到外力推动B农村经济开始卷入国际市场C经济作物成为外贸主导产品D自然经济因外资而加速解体251862年6月,清政府在北京设立了培养外交和翻译人才的洋务学堂,命名为“京师同文馆”,隶属于总理衙门。后又于1863年设立“上海同文馆”。1867年,上海同文馆更名为“上海广方言馆”。上述学堂的命名反映出清统治者()远之,但在事实面前,成见的冰山终会逐渐消弭。清末发生了遍及全国各省的大规模霍乱,与以往不同的是,人们可以利用西方的显微镜看到以往看不到的微生 物,并意识到这很有可能就是致病的元凶。借助报纸这一新兴媒体

14、,先进的健康卫生观念被传播开来,报社专门刊 登介绍瘟疫和卫生知识的“论说”,并提出符合西方近代卫生观念的预防和治疗之法,内容通俗,深受普通民众的 欢迎,为防疫制度的构建提供了契机。摘编自中国国家历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传统宗教疗法在西欧几乎被完全抛弃的原因。(8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防疫观念发展的特点及意义。(12 分)(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近代中外防疫观念对现今的启示。(3 分)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年来的“宰相制度”,随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确立而产生,中国宰相制度在不同朝代都具有其特殊性,但它们相继而变却有一定的趋势。“皇权

15、”和“相权”之间的矛盾和斗争,也推动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逐步强化, 由君主集权发展到君主专制,最终推向了君主独裁。同时,“宰相制度”的演变,从形成到最后废除,也从侧面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的确立、发展到最后的衰落过程。根据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12 分)28、【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 分)A重视发展中西关系B极力推崇西方文化C深受传统观念影响D注重因时因势变革二、材料分析题(共 3 大题,共 50 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3 分)材料一 中世纪时,宗教医学把疾病看作是上帝的意志,主要通过祈祷、忏悔、

16、集会游行、观瞻圣物等办法,净化灵魂,寻求上帝谅解,以平息神怒,消除疾病。16-17世纪,瘟疫在西欧频繁爆发,英国人口大量死亡,社会经济受到严重冲击。面对肆虐的疫病,基督教会束手无策,宗教医学更显得毫无成效。宗教疗法不再受到青睐,世俗医学大行其道。例如,伦敦发生鼠疫后,医学界要求当局注意城市公共卫生、清除各种污秽;建议民众重视卫生保健, 节制饮食,并用放血、催吐等疗法治疗病痛。对于瘟疫,政府则以非宗教手段加以防控-实施隔离、清扫街道、禁止 集会、严禁人员和牲畜流动等尽管有信徒对措施进行抵制,但它依然为政府强行推行,而传统宗教疗材料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从东南沿海一直打到天津、北京,清王

17、朝统治者“重陆轻海”“弓马定天下”的理念被彻底粉碎,晚清军事变革真正启动。面对当时险恶的形势,李鸿章发出了两个著名的慨叹:“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高度概括了国家安全的空前严峻性。此后,晚清国防和军队建设经过 30 年左右的发展,在陆军火器化、建立近代海军、创办近代军事工业、革新军事教育等方面都取得了比较大的成就,并在某些领城呈现出“彻底性、开拓性、先进性”等特,点。特别是海防建设,代表了洋务运动期间军事变革的最高成就。从 1874 年日本侵略台湾引发清廷第一次海防大讨论,到 1888 年北洋舰队正式成军,清王朝建立一支规模宏大的海军只用了十几年的时间。摘编自舒健晚清军事变革

18、的历史思考(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洋务运动期间军事改革启动的原因。(7 分)(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洋务运动期间军事改革的重点及意义。(8 分)1.B2【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西周礼乐制度。依据所学可知,西周时期青铜器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而春秋时期青铜制造业王室之器物减少,诸侯之器物增多,这说明地方诸侯势力的增强,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春秋时期青铜制造业所造王室和诸侯之器物的变化,官营手工业并未衰落;C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春秋时期青铜制造业王室之器物的减少,诸侯之器物的增多,地方势力的增强,依据材料无法的出春秋时期诸侯青铜器物的使用规格超过了王室,不

19、能体现等级观念趋于瓦解;D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春秋时期青铜制造业所造王室和诸侯之器物的变化,并未涉及冶铜技术的发展。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3【答案】C【详解】博士大多为皇帝的顾问、智囊,他们参与廷议意味着统治集团的基础扩大了,C正确;皇帝制度加大了君主的独断裁决,并非廷议制度,A排除,此时丞相制度刚刚设立,君权与相权矛盾尚未显现,B排除;秦朝推行法家思想,对儒家进行了打击,D排除。故选C。4【答案】D【详解】根据题干可知,外官升迁到中央作官,朝官外放至地方任职,成为实效的官员管理制度体现了汉唐时期将官员为官能力作为升迁外放及官员管理的重要依据,故D项符合题意。A项,朝官负责处理国家大事,普遍轻视

20、朝廷官员说法错误,排除。题干无法说明汉唐朝廷官员由地方官员中选拔,故排除B项。C项,题干中官员职位变化体现了以官员治理能力为依据的管理制度,并非职位互换,故排除。5【答案】D【详解】材料信息是,手工制作只有达到了“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才能算得上“良”。因此这是对产品制作所需条件的阐述,故D正确;材料主旨不是强调工匠精神,故A错误;材料信息不涉及社会产业分工,故B错误;材料没有地域经济的信息,故C错误。6【答案】D【详解】依据材料可知,反映的是汉代时,西域的农作物传入中国,结合所学可知,这一现象出现主要是得益于丝绸之路的开通,加强了中原与西域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

21、西域的农作物传入中国,与“中华文化优秀”无关,排除A项;汉初国力衰弱,而非强盛,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西域的农作物传入中国,与“民族关系”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7【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为了仰仗随司马氏南迁的中原士族,司马皇族极力拉视世家大族”“上层士族通过九品官人法不断掌控朝政,占据高位”可知,豪强大族实力强大,能对国家政治产生影响,A项正确;九品官人法存在弊端,与“古代政治制度不断进步”不符合,排除B项;隋朝时期科举制创立,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九品官人法注重门第,排除D项。故选A项。 8 D9【答案】B【详解】材料信息是,北宋之所以“杯酒释兵权”是吸取了唐五代以来“节度使把持

22、地方政权”的教训。由此可知,宋代早期政治变革的主要意图是革除唐末以来的藩镇积弊,故B正确;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是政治变革的表现,故A错误;材料信息不能说明提升官员队伍的专业素质,故C错误;加强对各级武将的行政监督也是政治变革的表现,故D错误。10【答案】C【详解】根据题干可知,两宋时期茶叶种植普遍,产量丰富,贩卖兴盛,反映了宋代商品经济快速发展现象,故C项符合题意。A项,题干中茶叶生产繁荣的现象不能反映经济重心是否南移,故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重农抑商政策松动的措施,排除。D项,材料反映的是茶叶种植生产,与农耕技术无关,故排除。11【答案】C【详解】宋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程朱理学的兴起,宗族关

23、系开始复兴,而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自由平等思想不断传播,宗法族规成为法律组成部分,因此这一变化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C正确;两宋时期生产方式并未发生变化,A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宗法伦理的加强,不是淡化,B排除;材料变化与君主专制无关,D排除。故选C。12【答案】C【详解】理学在南宋成为官方哲学,理学具有思辨性与材料中的“议论化成分常见”相应,故选C;商品经济的发展对议论性文章的出现无直接的影响,排除A;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是通俗易懂,排除;不能说议论性文章的就是空谈义理,排除D。13B14【答案】A【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末清初,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三纲五常的观念不断受

24、到冲击。文学作品中出现的一大批勇于抗争的女性形象,以及女姓作家的平等意识、自我关怀等,正是这一社会转型趋势的表现,故A正确;材料体现不出男女平权,故B错误;此时女性经济还未独立,故C错误;材料信息还不足以说明自我意识的觉醒,故D说法错误。15【答案】D【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浙江、江西和苏松地区皆为国家赋税重地,明太祖为防止户部官员“飞诡为奸”,与地方势力勾结,危害国家利益,所以实行职务回避,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这些地区的人员不能任职户部,反映出当时选官任官是不均衡的;B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中央户部官员任用的限制,并非对地方官的限制;C选项错误,经济发展状况与官员

25、升迁没有必然联系。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16【答案】C【详解】依据材料“总之,不可不立储,而尤不可显立储,最为良法美意,我世世子孙所当遵守而弗变者”可知,清朝秘密立储制度有利于避免争夺皇位的冲突,促进中枢的稳定,即成为中枢稳定的制度保障,C项正确;材料与“官僚机构的管理”无关,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皇位继承问题,与中央与地方关系无关,排除B项;材料的秘密立储制度并没有体现出嫡长子继承制,排除D项。故选C项。17 A18【答案】D【解析】材料“经常被引用以形容中国乾隆皇帝面对单膝跪地的马戛尔尼时高傲、自大、不屑的样子。而马戛尔尼使团访华发生在1793年,且单膝跪地是当时欧洲王宫标准的觐见礼”说明史

26、料实证需要严谨客观,D项正确;A错在“历史存在”,排除A项;BC和材料无关,排除BC项。故选D项19【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太平天国雇佣外国人训练军队,组织“洋枪队”,设立“洋炮馆”,并主张“将来外国人可以随便使用汽船、铁路、电线及其他西洋机器而无碍”。这说明太平运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在一定程度上顺应近代化潮流,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而且与列强合作共同镇压革命的清政府,排除A项;太平天国运动是洋务运动兴起的内部原因,排除B项;材料体现不出反封建反侵略的性质,排除C项。故选D项。20【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中“1842年以来,在中国茶产地的买办茶商明显增多”“有多家俄

27、国茶商进驻汉口,很快地控制了包括湖北、湖南在内以及其周边等地的茶叶贸易,并且进一步制造砖茶”等信息可知,鸦片战争后,当地中国茶叶从收购到加工,甚至到生产日益为俄国商人所控制,这反映了当地茶叶贸易结构发生变化,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茶叶销售渠道多元化”“制茶业发展获利丰厚”等信息,排除AC项;B项对材料主旨理解错误,排除B项。故选D项。21【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产业工人增加,壮大了无产阶级,为民主革命提供了阶级基础,C项正确;洋务运动促进了私人企业的发展,排除A项;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发展,排除B项;甲午战争后,实业救国思潮兴起,中华民国初期,实业救国思潮高涨

28、,排除D项。故选C项。22【答案】D【解析】据题干及所学知识可知,林则徐采取的“造船铸炮”“师敌之长技以制敌”之策以“使之自围”,这是其“师夷制夷”的海防思想的体现,D项正确;林则徐的奏言并未缓解清统治困境,之后列强侵略加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不断加深,排除A项;材料并未体现林则徐针对中国近代化的反思,排除B项;材料中虽提到“各国洋船贸易为英人所阻。咸言英人若久不归,亦必回国各调兵船来与讲理”,但这是林则徐海防思想提出的背景,并未涉及贸易顺差还是逆差的问题,排除C项。故选D项。23【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申报等英资报纸通过有选择地刊载社论乃至编造谣言等方式阻止清政府为西征借款。而李鸿章也

29、屡屡参考申报等“外国新闻纸”,在“海防”与“塞防”之争中提出了放弃新疆的主张。可分析出李鸿章国家主权意识淡薄,B项正确 ;材料无法体现清朝内部派系斗争激烈,排除A项;材料只提到了申报,无法体现中国报刊业的繁荣景象,排除C项;左宗棠为维护国家主权经历重重艰难险阻不是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B项。24【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由于烟叶出口量增长,农民为获得更多的利润而腾出田地种植烟草,这使得种植结构发生了变化,A项正确;鸦片战争后,中国农村经济已经逐渐卷入世界市场,B项中“开始”的说法错误,排除;材料只涉及烟草因出口量增长导致种植面积扩大,没有涉及其他经济作物的种植或出口,经济作物的主导地位

30、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排除C项;材料体现不出外资对自然经济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A项。25【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可知,清政府设立的洋务学堂名称从“同文馆”改名为“方言馆”,说明清政府仍然受古代汉语语言的影响,即深受传统观念影响,C项正确;清政府设立洋务学堂是为了适应洋务运动的需要,并不是重视发展中西关系的体现,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推崇西方文化的信息,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洋务运动深受传统观念影响,不能说明因时因势变革,排除D项。故选C项。26(1)宗教的权威性和神圣性被打破;医学界给出科学合理建议;资本主义的发展让人们更关注现实生活;文艺复兴加强了人文主义的传播;宗教改革冲击原有宗教格局,世俗

31、权力得到加强。(2)特点:由西方传入;媒体推动;形成时间较晚;传播速度较快;在曲折中发展;地方卫生机构缺乏体制化约束。意义:促进中国近代化发展;冲击清政府统治;为防疫制度的构建提供契机。(3)要解放思想,科学防疫,构建科学防疫制度,以人为本,生命至上。(言之合理,也可给分)【详解】(1)原因:根据材料“面对肆虐的疫病,基督教会束手无策,宗教医学更显得毫无成效。宗教疗法不再受到青睐,世俗医学大行其道”可知,宗教的权威性和神圣性被打破;根据材料“伦敦发生鼠疫后,医学界要求当局注意城市公共卫生、清除各种污秽;建议民众重视卫生保健,节制饮食,并用放血、催吐等疗法治疗病痛”可知,医学界给出科学合理建议;

3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资本主义的发展让人们更关注现实生活;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加强了人文主义的传播;根据材料“对于瘟疫,政府则以非宗教手段加以防控-实施隔离、清扫街道、禁止集会、严禁人员和牲畜流动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宗教改革冲击原有宗教格局,世俗权力得到加强。 (2)特点:根据材料“ 鸦片战争之后,防疫等许多新的医学概念开始进入中国,并在中华大地生根发芽”可知,由西方传入;根据材料“借助报纸这一新兴媒体,先进的健康卫生观念被传播开来内容通俗,深受普通民众的欢迎,为防疫制度的构建提供了契机。”可知,媒体推动;从形成时间看,形成时间较晚;从传播速度看,传播速度较快;根据材料“当然这个过程并不

33、总是一帆风顺,传统观念的禁锢在短时间内难以打破,许多人仍然对西医抱有成见,对手术、打针等新式医疗手段避而远之,但在事实面前,成见的冰山终会逐渐消弭。”可知,在曲折中发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方卫生机构缺乏体制化约束。意义:促进中国近代化发展;冲击清政府统治;为防疫制度的构建提供契机。 (3)启示:开放型试题,从解放思想,科学防疫,构建科学防疫制度,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等角度分析。27【答案】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和强化。秦朝设立三公九卿制,丞相的职责是协助皇帝处理政事,丞相是帝王的政治助手,在执政过程中,帝相之间难免会发生矛盾,为了加强君主专制,历代帝王想法削弱相权,加强皇权,汉初继承秦制,丞相有相

34、当大的权力,汉武帝时频繁更换丞相,同时设立内外朝制,由自己的亲信近臣组成“内朝”对重要政事先做出决策。唐代设立三省六部制,三省的最高长官都是宰相,三省权力互相制约,削弱相权,加强皇权,宋代实行二府三司制分散宰相权力,防范宰相专权。明太祖朱元璋罢黜丞相职位,使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可见丞相权力在逐渐削弱,君权在逐渐增强,君主专制在不断地强化,明成祖设立内阁,内阁不同丞相,始终没有取得法定地位。雍正时期军机处的设立标志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明清君主专制在强化从侧面反映了封建社会在逐渐走向衰落。综上,丞相制度的演变反映了君主专制在不断增强,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的过程从侧面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的确立、发展和衰落的

35、过程。【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言之成理即可。如根据材料.皇权和相权之间的矛盾和斗争,也推动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逐步强化,由君主集权发展到君主专制,最终推向了君主独裁”可拟定论点为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和强化。关于阐释可从丞相制度的确立、汉武帝时期设置的中外朝制度、隋唐时期设置的三省六部制、宋朝时期的二府三司制、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强化的表现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最后进行归纳总结。故答案为: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和强化。秦朝设立三公九卿制,丞相的职责是协助皇帝处理政事,丞相是帝王的政治助手,在执政过程中,帝相之间难免会发生矛盾,为了加强君主专制,历代帝王想法削弱相权,加强皇权,汉初继承秦制,丞相有相当

36、大的权力,汉武帝时频繁更换丞相,同时设立内外朝制,由自己的亲信近臣组成“内朝”对重要政事先做出决策。唐代设立三省六部制,三省的最高长官都是宰相,三省权力互相制约,削弱相权,加强皇权,宋代实行二府三司制分散宰相权力,防范宰相专权。明太祖朱元璋罢黜丞相职位,使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可见丞相权力在逐渐削弱,君权在逐渐增强,君主专制在不断地强化,明成祖设立内阁,内阁不同丞相,始终没有取得法定地位。雍正时期军机处的设立标志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明清君主专制在强化从侧面反映了封建社会在逐渐走向衰落。28.答案:(1)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传统军事理念崩溃;西方先进军事技术的影响;洋务派的推动。(2)重点:制造和使用火器;加强海军和海防。意义:增强了军事实力;有利于中国近代化。解析:第一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洋务运动期间军事改革启动的原因,可以参照材料信息“英法联军从东南沿海一直打到天津、北京”、清王朝统治者“重陆轻海”“弓马定天下”的理念被彻底粉碎,再结合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即可。第二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洋务运动期间军事改革的重点,根据材料可以看出是制造和使用火器;加强海军和海防。洋务运动期间军事改革的意义,可以从“在陆军火器化、建立近代海军、创办近代军事工业、革新军事教育等方面都取得了比较大的成就”分析。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