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5年新课标版物理必修一双基限时练6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17168 上传时间:2024-05-2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5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新课标版物理必修一双基限时练6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5年新课标版物理必修一双基限时练6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5年新课标版物理必修一双基限时练6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5年新课标版物理必修一双基限时练6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5年新课标版物理必修一双基限时练6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2015年新课标版物理必修一双基限时练6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2015年新课标版物理必修一双基限时练6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2015年新课标版物理必修一双基限时练6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2015年新课标版物理必修一双基限时练6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双基限时练(六)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1(多选题)关于用打点计时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打点计时器应固定在长木板上,且靠近滑轮一端B开始实验时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一端C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稳定后再释放小车D牵引小车的钩码个数越多越好解析打点计时器与滑轮间的距离尽可能要大,小车尽可能靠近打点计时器,都是为了使小车运动的距离较大,尽可能打出较多的点,钩码个数应适当,钩码个数少,打的点很密,钩码个数多,打的点少,都会带来实验误差,所以应选B、C.答案BC2某同学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得到的纸带打的点很稀,这是由于()A接的电压太高

2、B接的电源频率偏高C所挂钩码太少 D所挂钩码太多解析电压的高低不影响点的疏密,故A错,电源频率偏高、钩码太少都会使打的点较密集,故B、C错,只有D对答案D3(多选题)在实验过程中,对于减小实验误差来说,下列说法中有益的是()A选取计数点,把每打5个点的时间间隔作为一个时间单位B使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尽量地小些C舍去纸带上密集的点,只利用点迹清晰、点间间隔适当的一部分进行测量、计算D选用各处平整程度、光滑程度相同的长木板做实验解析要减小实验误差,应从误差产生的来源进行分析,从而采取措施,本实验主要从如何打好纸带和如何较准确地测量距离、实验器材的选取等几个方面来考虑答案ACD4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

3、化的规律”实验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纸带上可以每隔任意相同数量的点选取一个计数点B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要进行估读C作vt图象时,所描曲线必须经过每一个点D在数据处理时,常用公式法和图象法解析可以每隔任意相同数量的点选取一个计数点,但相隔四个点时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 s,计算时更方便,A对;使用刻度尺测长度时,要进行估读,B对;作vt图象时,应使尽量多的点在同一条直线上,离线较远的点大胆舍弃,C错;数据处理可选择公式法和图象法中的某一方法,D对答案C5(多选题)如图所示为同一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两条纸带,由纸带可知()A在打下计数点“0”至“5”的过程中,纸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大B在打

4、下计数点“0”至“5”的过程中,纸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小C纸带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D纸带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小解析在打下计数点“0”至“5”的过程中,两纸带所用时间相同,但甲纸带位移小于乙纸带位移,故甲乙,选项A错,B对;相邻计数点间所用时间相等,可知甲的速度不变、乙的速度变大,故a甲a乙,选项C错,D对答案BD6(多选题)在此实验中,利用纸带上的数据得出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后,以速度v为纵轴,以时间t为横轴建立直角坐标系某次实验中某同学描出的点如图所示在直角坐标系上一共描出了10个点下列思考有道理的是()A这10个点无论如何也不在一条直线上,因此小车运动的vt图象不可能为一条直线,而应为一条光滑的曲

5、线B这10个点中有8个点均紧挨在直线上,只有F和B两点离这条直线较远,应舍去这两点C在10个点当中只有4个点能画在一条直线上(A、D、F、I),有六个点不在该直线上,这条直线肯定不能表示小车运动的规律D与直线偏差较小的点(C、E、H、J)可能是实验误差造成的,而与直线偏离较大的点(B、G)则可能是实验中长度测量错误造成的答案BD7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算出小车经过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如下:计数点序号123456计数点对应的时刻(s)0.100.200.300.400.500.60通过计数点的速度(cm/s)44.062.081.0100.0110.0168.0为了计算加速度,最合理的方法

6、是()A根据任意两计数点的速度用公式av/t算出加速度B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象,量出其倾角,由公式atan求出加速度C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象,由图象上相距较远的两点所对应的速度、时间用公式av/t算出加速度D依次算出通过连续两计数点间的加速度,算出平均值作为小车的加速度解析方法A偶然误差较大方法D实际上也仅由始末两个速度决定,偶然误差也比较大只有利用实验数据画出对应的vt图象,才可充分利用各次测量数据,减少偶然误差由于在物理图象中,两坐标轴的分度大小往往是不相等的,根据同一组数据,可以画出倾角不同的许多图象,方法B是错误的答案C8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

7、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记录小车做匀变速运动的纸带如图所示,在纸带上选取0、1、2、3、4、5六个计数点,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纸带旁并排放着带有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零点跟计数点“0”对齐由图可以读出1、3、5三个计数点跟“0”点的距离x1、x3、x5,请将测量值填入下表中距离x1x3x5测量值/cm则小车通过计数点2的瞬时速度为_ m/s;通过计数点4的瞬时速度为_ m/s;小车的加速度是_ m/s2.解析测距离时用的是毫米刻度尺,故读数时应估读到0.1毫米,计数点1、3、5到“0”点的距离分别为x11.20 cm,x35.40 cm,x512.00 cm.计数点2、4

8、的瞬时速度分别为v2 m/s0.21 m/sv4 m/s0.33 m/s加速度a m/s20.60 m/s2.答案1.205.4012.000.210.330.609光电计时器是一种研究物体运动情况的常用计时仪器,其结构如图所示,a、b分别是光电门的激光发射和接收装置,当有物体从a、b间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精确地把物体从开始挡光到挡光结束的时间记录下来图中MN是水平桌面,Q是长木板与桌面的接触点,1和2是固定在长木板上适当位置的两个光电门,与之连接的两个光电计时器没有画出,长木板顶端P点悬有一铅锤,实验时,让滑块从长木板的顶端滑下,光电门1、2各自连接的计时器显示的挡光时间分别为1.010

9、2 s和4.0103 s用精度为0.05 mm的游标卡尺测量滑块的宽度为d,其示数如图所示(1)滑块的宽度d_ cm.(2)滑块通过光电门1时的速度v1_ m/s,滑块通过光电门2时的速度v2_ 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由此测得的瞬时速度v1和v2只是一个近似值,它们实质上是通过光电门1和2时的_,要使瞬时速度的测量值更接近于真实值,可将_的宽度减小一些解析(1)d10 mm0.05 mm210.10 mm1.010 cm. (2)v1 m/s1.0 m/sv2 m/s2.5 m/s.(3)v1、v2实质上是通过光电门1和2时的平均速度,要使瞬时速度的测量值更接近于真实值,可将滑

10、块的宽度减小一些答案(1)1.010(2)1.02.5(3)平均速度滑块10在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的实验中,某同学得到一条用电火花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所示,并在其上取了A、B、C、D、E、F、G等7个计数点,图中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电火花计时器接220 V、50 Hz交流电源他经过测量并计算得到电火花计时器在打B、C、D、E、F各点时物体的瞬时速度如下表:对应点BCDEF速度(m/s)0.1410.1800.2180.2620.301(1)设电火花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T,则计算F点瞬时速度的公式为vF_.(2)根据实验得到的数据,以A点对应的时刻为t0,试建立合理的坐标系作出vt图象,由图象可得物体的加速度a_m/s2.解析(1)F点对应的速度vF.(2)作出的v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线的斜率可求得加速度a m/s20.40 m/s2.答案(1)(2)vt图象见解析图0.4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