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7 ,大小:94KB ,
资源ID:1170470      下载积分:9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170470-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江西省九江市修水英才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江西省九江市修水英才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1、江西省九江市修水英才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测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内)1.洪武五年的一天,朱元璋在读孟子,读着读着,朱元璋眉头越皱越紧。终于,他把书一摔,大声说:“使此老在今日,宁得免焉?”朱元璋立刻召见文臣,宣布即日起“罢免孟子配享孔庙”。朱元璋如此大怒是因为孟子在书中说A. 克己复礼B. 民为贵,君为轻C. “兼爱”“非攻”D. 无为而治【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孟子提出了“民为贵,君为轻”的观点,体现了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这不符合朱元璋强化君主专制的要求,故B

2、项符合题意;A是孔子的主张,C是墨家的主张,D是道家的主张,都与题意不符,排除。2.先秦时期,号称显学的两家学派创始人一个主张“量腹而食,度身而衣”,一个主张“过犹不及,和而不同”。下列所述思想主张与其对应的是A. 前者主张有为,后者主张无为B. 前者主张非攻,后者主张战功C. 前者主张兼爱,后者主张仁爱D. 前者主张王道,后者主张霸道【答案】C【解析】【详解】“量腹而食,度身而衣”属于墨子的“节用”思想,“和而不同”属于儒家的思想,墨家主张兼爱、非攻的思想,儒家主张“仁爱”,C正确;无为是道家的思想,A错误;主张战功是法家的思想,B错误;“王道”是 儒家提出的一种以仁义治天下的政治主张;霸道

3、指的是以武力、刑法、等统治天下的政策,属于法家思想,D错误。3.“悟空:师父,我见一盲人打着灯笼走路,这有何用?师父:为师听你说的情况,估计有N种可能,如果他是怕他人看不清路,这是家;如果他是怕别人撞到他,这是墨家;如果他认为黑夜出门按规定就得打灯笼,这是家;如果他认为想打就打何必问,这是家。”这则有关诸子百家的幽默故事中,依次对应的是A. 儒道法B. 道法儒C. 儒法道D. 法道儒【答案】C【解析】【详解】如果他是怕他人看不清路而打着灯笼走路,契合儒家与人为善的精神;按规定就得打灯笼,契合法家以法制为核心、讲究规矩的精神;想打就打何必问,道家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随意释家;故依次对应的是儒法道,

4、C项正确;ABD均不能形成对应关系,排除。【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百家争鸣,解题的关键是把握各学派的思想特征。4.易中天曾经说道:“这(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也是一场历时三百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儒墨争雄,儒道争锋,儒法争用,可谓纵横捭阖,机锋迭起,智慧纷呈。”材料中争”的核心问题是()A. 争夺政治统治的权力B. 寻求社会稳定发展的途径C. 争夺学术霸主的地位D. 探寻国家实现统一的途径【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兼并战争频繁,各学派极力宣扬各自社会主张以图稳定混乱的社会秩序,故B项符合题意。A项,道家并不追求权威,排除。C项,争夺学术霸主地位并不各家思想的最终目标,

5、排除。D项,谋求国家的集权统一为法家思想主张,排除。5.汉武帝时期,设立中央官学,培养五经博士,“自此以来,公聊大夫士吏彬彬多文学之士矣”。中央官学的建立A. 推动了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B. 结束了大富豪子嗣垄断官位的局面C. 有利于学生思想创新和个性发展D. 促进了百家争鸣局面的进一步发展【答案】A【解析】从材料“汉武帝时期”“培养五经博士”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央官学的建立推动了儒学发展,有利于儒学正统地位的建立,故A项正确,D项错误;中央官学不是选官制度,故B项错误;C项材料中无法体现。6.清华大学教授刘桂生指出,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用意只在于确立儒学在官学与朝廷政治中的地

6、位,不许其他学派分沾。读书人若要研究,尽可自便,只是不能用来猎取功名富贵。他认为汉代A. 推行独尊一统的文化政策B. 中央的权威遭到严重挑战C. 包容诸子百家的学术思想D. 百家争鸣具有强大生命力【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可知,刘桂生认为汉武帝的用意是确立儒学的官学地位,其它学派思想读书人可以研究,故C项正确。独尊一统的文化政策不是刘桂生的观点,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中央的权威遭到挑战,故B项错误。材料“儒学是官学,不许其他学派分沾”可知,当时没有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故D项错误。所以选C。7.从汉武帝正式设立太学,至西汉末年王莽辅政,太学弟子的数量从最初的50人剧增至10000余人。经

7、学习考核,一般可任郡国文学职务,优异者可授中央或地方行政官。汉代这些举措A. 使儒学正统地位逐渐确立B. 导致精英教育走向世俗化C. 有利于培养大批技术人才D. 不利于学术思想自由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汉代太学的发展说明儒学已经确立了正统地位,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压制了其他学派思想的发展,D项符合题意;汉武帝时已经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排除A项;虽然太学弟子人数剧增,但相比较当时的社会现实来说,还是属于精英教育,排除B项;太学以儒家学说为主要教育内容,并不是培养技术人才,排除C项。8.王阳明先生是明代大儒。早年习儒,又在禅学上面下了很大功夫,上承孟子心性之学,一改宋明以来程朱理学向外驰求

8、的风气。王阳明思想的历程说明A. 三教合流思想业已形成B. 程朱理学失去统治基础C. 儒学思想受到彻底批判D. 儒家哲学信仰得到重建【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王阳明的思想。三教合流在北宋完成,故排除A项;程朱理学是宋代以来的社会主流思想,并未失去统治基础,故排除B项;题意没有体现儒学受到彻底批判的内容,故排除C项。根据“上承孟子心性之学,一改宋明以来程朱理学向外驰求的风气”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王阳明转而向内心探求,主张“致良知”,使儒家哲学信仰得到重建,故选D。9.贾宝玉的父亲让仆人转告贾宝玉私塾老师说:“什么诗经、古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

9、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A. 理学居于统治地位,“四书”更受重视B. 孔子权威地位动摇,诗经遭到轻视C. 科举制度弊端暴露,富家子弟弃儒从商D. 红楼梦取材于现实,反映宋代生活【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可知体现了“四书”的重要地位,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四书”是理学的主要内容,也是科举制考试的内容,故A项符合题意;孔子权威地位动摇的说法有误,排除B项;“弃儒从商”的说法与题意描述不符,排除C项;红楼梦没有明显的朝代信息,并不能确定反映的是宋代生活,排除D项。10.秦始皇采纳韩非子“集权”学说,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天人感应”学说,宋代思想家提倡“格物致知,

10、正心诚意”,明末清初黄宗羲认为“天下为主,君为客”。这些思想的共同之处在于A. 促进了自然经济的发展B. 使儒家思想不断发展、完善C. 推动了封建专制的发展D. 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答案】D【解析】【详解】秦始皇采纳韩非子的“集权”说目的是为了加强皇权,维护封建统治,汉武帝接受“天人感应”学说目的同样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宋代思想家的“格物致知,正心诚意”发展了传统儒学,倡导忠君爱国,有利于维护君主专制统治;黄宗羲的观点虽然批判了君主专制,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新发展,但没有跳出传统儒学的窠臼,对维护封建统治是有积极意义的,故选D项;材料反映的是对封建统治的维护,没有体现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排除A项;韩

11、非子属于法家,排除B项;黄宗羲批判了封建专制,并非推动封建专制的发展,排除C项。11.明朝万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东林党人顾宪成在无锡重修东林书院,撰写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并在此聚众讲学,倡导“读书、讲学、爱国”的精神,引起全国学者普遍响应,一时声名大著,有“天下言书院者,首东林”之赞誉。这种现象表明当时A. 江南商品经济和手工业更加发展B. 反对空谈提倡经世致用影响广泛C. 王阳明心学空谈玄说进一步传播D. 政府重视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该题主要考查明末清初学术思想的发展表现。材料中的“事事关心”、“爱国”等处可以看出经世致

12、用的思想,结合材料中“引起学者普遍响应”可以判断出,B项说法最合题意;材料中并不能看出江南经济和手工业发展的现象,故排除A项;C项说法正好与题意相反,错误;材料中反映的是学者的学风造成的影响,而非官方的推动,故D项说法不合题意。12.以下是某一学派对法律本质的论述:“法律是人为的产物,具有多样性和变化性,不同的法律只不过是不同利益的体现,政府制定法律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它的利益,法律不可能为公道、正义等价值准则提供根据,因此法律对人的约束力也就是有限的。”这一学派是A. 智者学派B. 苏格拉底学派C. 启蒙思想家D. 自然哲学家【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法律不可能为公道、正义等价值准

13、则提供根据”、“法律对人的约束力也就是有限的”信息可知,该学派强调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道德标准,不应强求一致。而与此观点相对应的是智者学派,智者学派宣扬“人是万物的尺度”,特别重视个人的主观感受,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苏格拉底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希望重新建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与材料信息不符;C选项错误,启蒙运动进一步发展人文主义,把人文主义发展到理性的高度,追求自由、民主和法治,与材料信息不符;D选项错误,自然哲学家从自然界寻求一种理智的具体事物来解释世界,不再受制于迷信的神话观,与材料信息不符。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13.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法庭以“蛊惑青年”“崇

14、奉新神”两项罪名起诉并判处死刑,他拒绝了门徒们为他安排好的一切逃走机会,饮毒而死。公元前323年,雅典法庭以不敬神之罪判处色雷斯人亚里士多德死刑,而他却选择逃离雅典。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A. 亚里士多德无法接受不公正的判决B. 亚里士多德对雅典的民主深感失望C. 逃跑体现了亚里士多德的理性精神D. 亚里士多德对雅典城邦缺少认同感【答案】D【解析】【详解】面对雅典法庭的判决,苏格拉底拒绝逃走,而是“饮毒而死”,说明苏格拉底对于雅典法庭的判决是认同的,而亚里士多德“逃离雅典”,说明了亚里士多德对于判决的不认可,也就是对于当时雅典城邦的缺少认同感,故D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有关亚里士多德的判决是否公正,

15、亚里士多德对于此次判决不认同才选择逃跑,故A错误;公元前338年希腊沦为北方马其顿的附庸,故由“公元前323年”可知,当时雅典的民主制己经丧失,故B错误;苏格拉底选择按受不公正的法律的判决不能说明苏格拉底就是不“理性”,亚里士多德选择“逃跑”也不能说明亚里上多德是“理性”的,按受还是逃跑与“理性精神”之间没有直接关系,故C错误。14.哥白尼的日心说曾遭到路德的恶毒咒骂,而著名的西班牙人文主义者塞尔维特,在正要发现血液循环的时候,虽然逃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监狱,却最终惨死在加尔文教的火刑架上。这说明()A. 宗教改革发展了人文主义B. 教会对人文主义爱恨交加C. 宗教改革具有反理性特点D. 新教反

16、对宗教信仰的自由【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宗教改革虽然将人们从天主教的权威下解救出来,但其却反对哥白尼的科学学说,迫害人文主义者,说明其有反理性的一面,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宗教改革对人文主义的发展,该表述与题意不符;B选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教会对人文主义的打压,并未体现出爱恨交加的态度;D选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宗教改革与人文主义之间的联系,与宗教信仰自由无关。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15.马丁路德提出:“基督徒具有精神的属性,在精神方面,他们是自由的,只服从于上帝;基督徒还具有肉体的属性,在物质方面,应当服从世俗权威,可以当兵,可以嫁娶,可以过任何世俗生活。”其主

17、要目的是A. 主张因信称义B. 否定教皇权威C. 反对禁欲主义D. 强调王权至上【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马丁路德认为,教徒在精神上只服从上帝,在世俗生活中要服从世俗权威,结合所学可知,这表明马丁路德主张信仰自由和世俗权威高于教会,实际上否认了教皇至高无上的权威和教会高于国家的思想,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因信称义是马丁路德的教义和主张,其目的是否定教会的权威;C选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的是马丁路德对教皇地位的否定,反对禁欲主义是其中的一个表现;D选项错误,材料并未比较世俗王权和神权的地位。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16.1516世纪,佛罗伦萨常常举办庆典活动,先前囿于个人或小圈子的

18、艺术家,开始常常参与庆典的装饰工作,帮助打扮角色,设计服装,准备化妆品和其他装饰用品。很多教会人士和世俗统治者也乐于赞助他们。这表明文艺复兴A. 崇尚人文的社会氛围B. 社会等级观念的消失C. 公民参政的热情高涨D. 艺术家政治地位提高【答案】A【解析】【详解】艺术走向世俗,“参与庆典”,美化生活得到教会和贵族支持,说明文艺复兴和人文主义有了一定的社会基础,A项正确,B项“等级观念消失”与史实不符,材料艺术家的活动与“参政无关,艺术家“服务”于社会,而不是体现其政治地位提升,C、D项与史实不符,正确答案是A项。17.伏尔泰指出:“这位皇帝(雍正帝)是历代帝王中最贤明、最宽厚的一个。他一贯关心减

19、轻穷人的疾苦,让他们劳动,他严格地遵守法律保护国家的和平和富裕,奖励一切有益的技艺,特别是土地的耕作。在他的治下,所有的公共建筑、交通要道和联结这个大帝国各河流的运河都得到了维修,工程宏伟而又省钱。”由此推知,伏尔泰A. 主张实行开明君主制B. 认同中西文化相互融合C. 认可农本立国的理念D. 对雍正帝评价客观公正【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启蒙运动。从材料信息看,伏尔泰认为雍正帝是一个贤明、宽厚的君主在他的治理下,清朝社会有了很大发展,结合伏尔泰的思想可知,对雍正帝的评价符合其开明君主制的主张,故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伏尔泰认同中西文化相互融合,故B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伏尔泰认可农本立

20、国,而且西方此时推行的是重商主义政策,故C项错误;这一评价不能说是客观公正,雍正帝时期,帝制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障碍,故D项错误。18.18世纪的欧洲,先进知识分子的研究工作本身就是在一种引人注目的社会交往中进行的,他们聚在沙龙、咖啡馆和图书馆中交流思想,大学也是思想交流的重要中心。杂志、报纸、书籍,科学社团、政治俱乐部和一些秘密团体都在传播先进思想。这表明A. 理性主义推动了近代科学诞生B. 思想宣传功效受到了格外重视C. 思想传播与政治运动密切结合D. 启蒙运动具有一定的社会基础【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的欧洲思想界正在进行启蒙运动,根据材料“杂志、报纸、书籍,

21、科学社团、政治俱乐部和一些秘密团体都在传播先进思想”可知体现的是启蒙运动具有一定的社会基础,D选项符合题意。材料中没有强调近代科学,A选项排除。思想宣传只是材料意思中的一部分,比较片面,B选项排除。材料中没有强调政治运动,C选项排除。19.传教士利玛窦帮助中国绘制了一幅世界地图,但不经意地把美洲画在了左面、欧洲在中间而亚洲在下面,引起了朝廷的不满;他马上修改了地图,把中国放在中间,这幅地图获得了中国人的高度称赞,并在中国广为流传,也为传教士赢得了很高的声誉。这说明A. 中西方文化科技存差异B. 传统的夷夏观念根深蒂固C. 西方传教士在华广受欢迎D. 中国文化具有强大向心力【答案】B【解析】【详

22、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利玛窦修改地图,把中国放在中心,是为迎合统治者的自大心理,实质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夷夏观念根深蒂固,坚持认为中国应居于世界中心,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中西方科技的比较,无法推断出中西方文化科技存在差异,排除A。西方传教士是因为顺应了中国人的愿望和要求才受到欢迎,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中国文化具有强大向心力,而是强调传统的夷夏观念根深蒂固,排除D。20.苏轼曾有这样的感慨:“余犹及见老儒先生,自言其少时,欲求史记、汉书而不可得,幸而得之,皆手自书,日夜诵读,惟恐不及。近岁市人转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日传万纸,学者之于书,多且易致。”可以看出,从“欲求史记、汉书而不可得”到“多

23、且易致”的原因是A. 造纸术的革新B. 雕版印刷的推广C. 活字印刷的普及D. 科举取士的需要【答案】B【解析】【详解】隋唐时期我国就出现了雕版印刷术,根据“转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可知书“多且易致”是因为雕版印刷的普及,故B项符合题意;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但并不能使书“多且易致”,A项不符合题意;根据“摹刻”可知使得书“多且易致”的是雕版印刷术,而不是活字印刷术,C项不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科举取士,D项不符合题意。21.英国汉学家李约瑟撰写的中国古代科技史一书首次对“中国四大发明”给予了世界性高度评价。然而,余秋雨却对“四大发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中国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农耕文化的民族,天

24、文历法理应是第一发明;而中医中药对于中国这个人口最多的民族而言,重要性也非同一般,应排在第二位,中国的四大发明应首先考虑这两项。这反映A. 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贡献巨大B. 中华文明在很长一段时期领先世界文明C. 深入研究历史可以还原历史真相D. 从不同角度研究历史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英国汉学家李约瑟对“中国四大发明”给予了世界性高度评价是站在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立场上来评价四大发明的;余秋雨对“四大发明”提出的看法是站在中国农耕文明发展的基础之上的;所以从不同角度研究历史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D项正确。AB只符合李约瑟的角度,与材料强调从不同角度研究

25、历史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不符,排除。材料没有涉及深入研究历史可以还原历史真相,而是强调从不同角度研究历史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排除C。22.下列著作中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被誉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的是A. 诗经B. 离骚C. 上林赋D. 窦娥冤【答案】A【解析】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故本题只能选A。23.著名史学家陈寅恪认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下列可作为其观点依据的

26、有词的繁荣程朱理学兴盛指南针应用于航海毕昇发明雕版印刷术A. B. C. D. 【答案】D【解析】从材料中“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可以看出陈寅恪认为宋代是高度发达的时代。词在宋代发展到顶峰,所以正确。宋代理学盛行,所以正确;指南针在宋代才开始应用于航海,所以正确。毕昇发明的是活字印刷术不是雕版印刷术,故错误,本题选择D选项。点睛:本题适合采用排除法。在所给的四个小项中,第四小项有明显错误,所以排除C选项。因为剩余的三个选项中都有第二个小项,所以可以直接判断小项即可,最终选出答案D选项。24.汉字“丁”的变化如图所示,对这一演变过程解读合理的是A. 总体的趋势是由繁到

27、简B. 反映了经济与社会的发展C. 已形成完整的文字体系D. 衍生出个性化的书法艺术【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甲骨文中的状如竹丁、木楔;钉帽形状;金属质地”可知体现的是生产材料的不断变化,反映的是经济与社会的发展,B选项符合题意。甲骨文中的丁字并不繁琐,A选项排除。甲骨文的出现,标志着汉字形成完整的文字体系,C选项排除。材料未涉及书法艺术,D选项排除。25.刘添鑫同学醉心于中国古代文学,创作讲究“清水出芙蓉,天然来雕饰”绘画艺术追求水墨画简淡含蓄、形神兼备风格,追求自然美,认为是中国文学艺术的最高境界。根据这一艺术追求,他心中的男神最有可能为A. 董仲舒B. 老子C. 孟子D. 墨子

28、【答案】B【解析】【详解】“追求自然美”与道家“道法自然”观点相契合,因此他心中的男神最有可能是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故选B项;董仲舒和孟子都是儒家的代表人物,墨子是墨家的代表人物,与“追求自然美”的描述不符,排除ACD项。第II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北宋时期,书院作为学校的一种,开始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书院的发展,其实是北宋政治、社会与文化三方面的交集点。唐中期以来,门阀特权地主阶层遭到削弱,庶族地主阶层崛起,迫切需要自己的教育机构来宣传自己的主张。宋初80余年间,中央已无二馆六学之盛,只能勉强维持国子监与太学,广大士人只好将求学的目光转移至肇始于唐末

29、五代时期的书院上。北宋时期,书院的教育功能不断强化,并逐渐形成了兼具教学与学术研究之功能、讲明义理之精神和开放自由之学风的特点。摘编自肖啸数量远超唐代十倍:宋代书院为何如此兴盛等材料二 文艺复兴前,欧洲大学大多数分布在欧洲南部的地中海沿岸地区,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逐渐延伸到东欧、中欧等地区。早期的欧洲大学是由学生来制定学校的规章制度的。文艺复兴时期,学校的行政与管理职能都由教师群体成立工作小组来负责。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精神的浪潮使得原本传统的经院神学类课程受到严重的冲击,取而代之的是人文科学、自然科学这类的课程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文艺复兴前,大学主要是为了培养神职人员这样的专业人员而设置的

30、,随着新思想对大学文化的影响,体现国家、民族特色的大学也成为真正培养全方面优秀人才的机构。摘编自周磊、解秀波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大学的变迁(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宋学院发展的原因及意义。(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运动前后大学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其影响。【答案】(1)原因:社会的广泛认同;新兴庶族地主阶层的崛起;传统官学的衰落;重文轻武国策的推行(或统治阶层的提倡);理学的繁荣;科举制的发展。意义:推动教育发展,培养青年学子,传播学术思想,弘扬民族文化。(2)变化:分布范围更加广泛;管理方式由学生为主到教师为主;课程设置由单一到丰富;由培养神职人员为主到培养全面人才为主

31、。影响:促进欧洲近代教育发展;有利于思想解放;促进科学发展;推动近代民族国家的兴起和发展。【解析】【详解】(1)原因:根据材料“开始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门阀特权地主阶层遭到削弱,庶族地主阶层崛起”、“广大士人只好将求学的目光转移至肇始于唐末五代时期的书院上”、“形成了兼具教学与学术研究之功能、讲明义理之精神和开放自由之学风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学院发展的原因需要从社会的广泛认同、新兴庶族地主阶层的崛起、传统官学的衰落、重文轻武国策的推行、理学的繁荣、科举制的发展等方面进行思考。意义: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北宋书院发展的意义需要从推动教育发展、培养青年学子、传播学术思想、弘扬民族文

32、化等方面思考。(2)变化:根据材料“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逐渐延伸到东欧、中欧等地区”可知体现的是大学分布范围更加广泛;根据材料“学校的行政与管理职能都由教师群体成立工作小组来负责”可知体现的是管理方式由学生为主到教师为主;根据材料“取而代之的是人文科学、自然科学这类的课程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可知体现的是课程设置由单一到丰富;根据材料“大学主要是为了培养神职人员这样的专业人员而设置的,随着新思想对大学文化的影响,体现国家、民族特色的大学也成为真正培养全方面优秀人才的机构”可知体现的是由培养神职人员为主到培养全面人才为主。影响: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运动前后大学发生的变化的影响需要从近代

33、教育发展、思想解放、科学发展、近代民族国家的兴起和发展等方面进行思考。27.追求民主自由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治天下犹曳(yb拖拉)大木然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臣之与君,名异而实同。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宰相既罢,天子之子一不贤.更无与为贤者矣。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摘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材料二 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義等人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

34、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孟德斯鸠、卢梭則拿出了“三权分立”的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黄宗羲和孟德斯鸠在限制君权方面采取的措施的不同之处。(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黄宗羲的思想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而孟德斯鸠的思想却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不同境遇的时代背景。【答案】(1)黄宗羲:君臣平等;设置宰相;设立学校议政。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彼此制衡。

35、(2)时代背景;政治:中国封建专制空前强化.未形成资产阶级;法国封建统治风雨飘摇,资产阶级力量发展壮大。经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法国资本主义发展迅速。思想文化:中国实行思想专制.理学占统治地位;法国经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解放了人思想.资产阶级文化得到了传播。【解析】【详解】(1)根据“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黄宗羲主张君臣平等,设置宰相;设立学校议政。根据“孟德斯鸠、卢梭則拿出了三权分立的君主立宪制”可知孟德斯鸠主张的是权力的制衡。(2)黄宗羲思想的时代背景要结

36、合中国明清时期君主专制、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和理学占据统治地位的内容进行作答。孟德斯鸠思想的时代背景则要结合当时法国封建统治风雨飘摇、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和思想解放的内容进行作答。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淮南王赋八十二篇,淮南王群臣赋四十四篇上(汉武帝)所自造赋二篇阳成侯刘德赋九篇太子(刘爽,汉宣帝之子)喜(王)褒所为甘泉及洞箫颂(赋名),今后富贵人左右皆诵读之。汉书材料二 北宋的都城汴京、南宋的都城临安以及建康、成都等都是人口达十万以上的大城市“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序)”,民间的娱乐场所也需要大量的歌词,士大夫的词作便通过各

37、种途径流传于民间。“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袁行霈中国文学史材料三 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小说演义之书未尝自以为教,而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钱大昕(清)十架斋养新录(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代的文化现象。(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词兴盛的主要原因。(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小说流传的特点,并指出明清小说产生的因素。(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文学流传的趋势,并谈谈你的认识。【答案】(1)现象:汉赋受到上层贵族(王室)的喜爱。

38、(2)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的壮大;民间娱乐的需要。(3)特点:被社会各阶层接受;影响力超过儒佛道三教。因素:君主专制加强(封建专制统治日益腐朽黑暗);资本主义萌芽出现;适应市民阶层需要。(4)趋势:从社会上层逐渐流传到下层民间(或逐渐世俗化、通俗化)。认识:文学体裁要适应社会大众需要;文学艺术是政治、经济的反映。【解析】(1)从材料信息“太子(刘爽,汉宣帝之子)喜(王)褒所为甘泉及洞箫颂(赋名),今后富贵人左右皆诵读之”可知统治阶级喜欢“赋”,赋成为汉代代表性文体;联系汉代大一统的社会现实回答“特征”。(2)结合材料信息“北宋都城汴京、南宋的都城临安以及建康、成都等都是人

39、口达十万以上的大城市”,“民间的娱乐场所也需要大量的歌词,士大夫的词作便通过各种途径流传于民间”,再回忆宋代经济发展、市民阶层队伍壮大等知识回答指出宋词兴盛的主要原因。(3)问从材料信息“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可知明清小说受到不同阶层人士的欢迎,“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说明其影响力之大,据此回答“特点”;联系明清时期政治、经济、思想特征回答“因素”。(4)第一小问注意概括中国古代文学流传的趋势,从社会上层逐渐流传到下层民间(或逐渐世俗化、通俗化);第二小问认识,结合所学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角度考虑回答,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的社会政治与经济的反映,一种文化与思想要成为主流或是广为流传必须符合社会需要,更为重要的是要符合统治者维护其统治的需要。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