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9年鲁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 第14课 狼牙山五壮士 同步试题1课文内容考查。 1课文记叙的是发生在_时期的故事,五壮士分别是_、_、_、_、_。通过写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_,_,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_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_、_、_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2全文的记叙顺序可以概括为_、_、_、_、_五个部分,其中作者对_、_、_进行了详写。 3聂荣臻司令员给狼牙山五壮士纪念碑题的词:“视死如归本革命军人应有精神,宁死不屈乃燕赵英雄光荣传统”。2 用“”标出带线字的正确读音。 磨盘(m m) 沉着(zhu zhe) 喷泉(pn pn) 拧开(nng nng) 弹珠(dn
2、tn) 打倒(do do) 嗖(su shu)的一声 斩钉截(ji ji)铁 绷(b6ng b6ng)得紧紧的 大吼(hu ku)一声3 按意思写词语。 1比喻处理事情或说话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 2处在高处,俯视低处。形容所处的地势有利。( ) 3形容气势十分雄壮。( ) 4身体粉碎(多指为了某种目的而丧生)。( ) 5有的横着,有的竖着,没有规律,乱七八糟。( )4 读拼音,写词语。5 辨字组词。 撤( ) 晋( ) 寇( ) 仍( ) 剂( ) 撒( ) 普( ) 冠( ) 扔( ) 挤( ) 棋( ) 狠( ) 冀( ) 户( ) 抡( ) 旗( ) 恨( ) 翼( ) 尸( )
3、抢( )6 在括号中填入适当的词。 ( )的山路 ( )地瞄准敌人 ( )的力气 ( )地躺着尸体 ( )的怒火 ( )地完成任务 ( )的喜悦 ( )地撤退 ( )的声音 ( )地打击7 写出反义词。 平坦( ) 撤退( ) 模糊( ) 倾斜( ) 笔直( ) 生存( )8 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 气( )山河 全神( )注 居高( )下 斩钉( )铁 横七( )八 昂首( )胸 满腔( )火 悬崖( )壁 粉身( )骨9 选恰当的词填空。 陆续 继续 相继 1到了狼牙山峰顶,五壮士居高临下( )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 2班长马宝玉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 )从悬崖往下跳。
4、站立 挺立 屹立 3五位壮士( )在狼牙上顶峰,眺望着人民群众和主力部队远去的方向。 4一棵小松树迎着寒风( )在山坡上。10 学以致用。 1眺望、俯视都是表示看的词语,你还能想出几个来吗? _ 2例句: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1)战士们昂首挺胸,带着_,带着_,相继从悬崖往下跳。 (2)圆明园遗址上的那些石柱,带着_,带着_,矗立在乱草丛中。(3)带着_,带着_,我小心翼翼地把那封信塞进了邮筒。11 词语搭配,恰当的用线连起来。 险要的 山路 英勇顽强地 瞄准 沸腾的 地形 全神贯注地 叫喊 胜利的 热血 叽里呱啦地 奋战 满腔的 喜
5、悦 横七竖八地 跳崖 崎岖的 怒火 奋不顾身地 躺着12 阅读答题。 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到了狼牙山峰顶,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不少敌人坠( )落山涧( ),粉身碎骨。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他刚要拧( )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 )哩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1在文中括号里给加点的字
6、注音。 2“居高临下”的意思是:_;“山涧”的意思是:_。 3给文段拟一个小标题:_。 4这段文字描写了壮士们的_和_,表现了壮士们_的精神。 学完课文。把你的感悟写下来吧。 五壮士说的最让你难忘的一句话:_ 最让你刻骨铭心的一个镜头:_13 拓展阅读 松花江上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矿, 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梁。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我的同胞, 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脱离了我的家乡, 抛弃那无尽的宝藏, 流浪!流浪! 整日价在关内,流浪! 哪年,哪月, 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 哪年,哪月, 才能收回我那无穷的宝藏? 爹
7、娘啊,爹娘啊。 什么时候, 才能欢聚在一堂? 1歌词第一段展现东北怎样的特点? _ 2歌词多次出现“九一八”,有什么表达作用? _ 3歌词中无尽的宝藏指什么? _ 4下面两段文字都是选择有特征、有意味的景物组成画面来展现家乡的丰饶美丽的,试比较散文语言和诗歌语言的特点。 (A)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深夜嗥鸣的蒙古狗,我听见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色的足金;我想起幽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 (B)那里有森
8、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散文语言的特点:_ 诗歌语言的特点:_ 5谁不爱自己的家乡,一提起家乡,总有说不完的话,道不尽的情,请仿照这首诗歌的开头写一段,写家乡的景、事和人,抒发对家乡的挚爱之情。 我的家在_, 这里有_, 还有_。 我的家在_, 这里有_, 还有_。参考答案11抗日战争 马宝玉 葛振林 宋学义 胡德林 胡福才 诱敌上山 英勇杀敌 英勇跳崖 热爱祖国 热爱人民 不怕牺牲2接受任务 痛击敌人 引上绝路 顶峰杀敌 英勇跳崖 痛击敌人 顶峰杀敌 英勇跳崖【解析】2M zhu pn nng dn do su ji bng hu【解析】3斩钉截铁 居高临下 惊天动地 粉身碎骨
9、横七竖八【解析】4眺望 崎岖 坠落 仇恨 满腔 怒火 昂首挺胸【解析】5撤退 撒开 晋升 普通 日寇 冠军 仍然 扔掉 药剂 拥挤 棋子 红旗 狠毒 恨之入骨 冀中 小心翼翼 户口 尸体 抡起 抢劫【解析】6崎岖 全神贯注 浑身 横七竖八 满腔 胜利 胜利 小心翼翼 坚强不屈 狠狠【解析】7崎岖 前进 清楚 垂直 蜿蜒 死亡【解析】8壮 贯 临 截 竖 挺 怒 峭 碎【解析】9继续 相继 屹立 挺立【解析】101注视 张望 凝视 仰视 轻视 鸟瞰 俯瞰2略。【解析】11险要的地形 沸腾的热血 胜利的喜悦 满腔的怒火 崎岖的山路 英勇顽强地奋战 全神贯注地瞄准 叽里呱啦地叫喊 横七竖八地躺着 奋不顾身地跳崖【解析】121zhu jin nng J2站在高处向下看,形容处于有利地位 山间的水沟3顶峰歼敌4行动 决心 坚强不屈、顽强斗争【解析】131物产丰富,亲人和睦,生活幸福的特点。2运用反复强调“九一八”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刻骨铭心的日子,表达东北人民在家乡、国土沦陷后的悲愤的心情,写出对“九一八”的痛恨。3指东北丰富的资源,同时还指和平宁静的生活,更指祖国和民族独立自主的尊严。4散文语言一般都很形象、生动、详尽;诗歌语言则显得凝练、简洁。5略。【解析】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