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徽省安庆市桐城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共52分)1.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有2019环中国国际公路自行车赛9月7日在河北承德木兰围场开始当地时间2019年9月13日,金砖国家智库国际研讨会在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举办2019年8月20日,李先生在某地花50万首付按揭买了一套商品房2019年10月1日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联欢活动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
2、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文化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属于文化现象,符合题意。:金砖国家智库国际研讨会在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举办属于政治现象,不合题意。:李先生在某地花50万首付按揭买了一套商品房属于经济现象,不合题意。故本题选D2.朱彦在游黄山一诗中写道:“三十六峰高插天,瑶台琼宇贮神仙。嵩阳若与黄山并,犹欠灵砂一道泉。”下列关于黄山诗句的理解错误的A. 诗歌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B. 文化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现象C. 游黄山的创作属于文化活动D. 黄山的自然美景造就了黄山文化【答案】D【解析】文化具有非常丰
3、富的形式,如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都属于文化;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学习、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A、C正确,不适合题意;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纯“自然”的东西不是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B正确,不适合题意;纯粹自然界的东西不能称之为文化,D是错误的,适合题意。3.2019年全国两会,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通过“5G+VR全景”技术,用更快的传输速度、互动性更强的画面内容,营造身临其境的现场感,提供沉浸式的传播体验。用户只需通过人民日报“两微两端”打开专题页面,就仿佛置身两会现场,感受更鲜活生动的场景。这表明文化与政治
4、相互交融,科技发展可以助推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推进多媒体深度融合,有利于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和影响力科技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推进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大众传媒能够超越时空的局限,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通过“5G+VR全景”技术传播两会信息,体现了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说明多媒体融合有利于提高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正确;材料不体现推进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不符合题意要求;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而非主要途径,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A。【点睛】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表现在: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随着世界多极化
5、的发展,奉行霸权主义的国家,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竭力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企图削弱和取代他国的民族文化,以推行强权政治。这使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4.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9年1月8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召开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弘扬科学家精神,严守科研伦理规范,加强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用优秀先进的文化促进经济良性发展。开展科技奖励活动有利于激发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有利于发挥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的作用体现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凸显科学家精神在文化素养中的核心地位A. B. C. D. 【答案】B【解析】【详
6、解】此题考查文化的作用的相关知识。召开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弘扬科学家精神,严守科研伦理规范,加强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用优秀先进的文化促进经济良性发展。这体现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有利于激发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正确;文化有优秀文化、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之分,只有优秀文化才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中的“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说法错误,排除;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B。5.最是书香能致远,唯有读书方宁静。某校积极开展“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校园”的读书活动。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学校开展了经典诵读比赛等文化活动,并在校园
7、里设立名言警句文化长廊、古今中外名人介绍走廊等,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推动了校园文化建设,这样做的依据是文化对人的全面发展起促进作用优秀文化对人的思维方式产生的影响更持久学生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说法错误,优秀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落后、腐朽文化会阻碍人的发展。说法错误,无论是优秀文化,还是落后文化都对人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符合题意,该校积极开展“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校园”的读书活动,其依据是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同时学生参加健康有益
8、的文化活动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故选D。6.提起节日,中国人首先想到的是春节,贴窗花、写春联,大多数西方人可能首先想到圣诞节,唱圣诞歌。上述材料告诉我们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民族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民族节日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题目中,中国人在春节时首先想到的是春节,贴窗花、写春联,而西方人在过春节时首先想到的是圣诞节,唱圣诞歌,这说明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正确。:文化遗产
9、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错误。: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错误。故本题选A。7.2019年7月5日,中国申请的世界自然遗产项目“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在第四十三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申请和保护文化遗产( )可以增强各国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有利于我们树立对民族文化的文化自信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成为世界主流文化有利于保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文化遗产、文化民族性世界性。:申请和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扩大本民族文化影响力,但不能增强各国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错误。:申
10、请和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我们树立对民族文化的文化自信,有利于保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有利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符合题意。: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成为世界主流文化”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B。【点睛】判断型选择题。此题型要求学生对重大时事、教材的基础知识作出“是”或“不是”的判断,主要用于考查考生对应该掌握的国内外重大时政问题、所学基础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对政治是非、理论是非的判断能力。解题方法:这种题型的难度不大,考生只要经常关注时事政治,理解记住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观点等基础知识就能正确判断出来。解答这种题型的方法,是把题肢与题干联系起来,用掌握的知识
11、去挑选正确的、符合题意的题肢。8.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指出,“一带一路”建设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这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告诉我们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正确对待外来文化需要兼收并蓄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继承传统是文化创新与发展的重要基础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符合题意,题目中强调“一带一路”建设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表明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也说明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
12、步的重要动力;不合题意,材料体现不出我国对外来文化兼收并蓄的内容;说法错误,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与发展的重要基础。故选C。【点睛】正确认识和把握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民族文化世界文化表现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不同民族文化存在共性和普遍的规律原因各民族间存在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和普遍规律结论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文化的世界性与民族性之间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并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9.“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从文化生活角度
13、理解,这要求我们理解个性,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平等交流,认同其他民族文化求同存异,包容不同民族文化 海纳百川,充分吸收各方文化A. B. C. D. 【答案】D【解析】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告诉我们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做到尊重差异,理解个性,要有包容的心态,即求同存异,兼收并蓄,适合题意;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首先要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的文化,错误;我们要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成分和有益成果,错误;故本题答案选D。10.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热烈祝
14、贺和诚挚问候。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对文化传承具有特殊的功能,这主要表现在只有教育才是人类自觉传播文化活动教育具有保存、传递和活化传统文化的功能教育具有吸收、融合、更新和创造文化的功能教育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功能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该选项表述过于绝对,错误。:根据题意,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对文化传承具有特殊的功能,这主要表现在教育具有保存、传递和活化传统文化的功能,教育具有吸收、融合、更新和创造文化的功能,正确。: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错误。故本题选B。11.“低头
15、族”,反映了以手机等电子终端为载体的读者阅读方式和获取信息的方式的变化,传统的报纸、刊物和书籍等日渐萎缩。这意味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极大地变革了文化传播手段手机式阅读必定会逐步取代传统的阅读方式要全面看待大众传媒给文化生活带来的影响阅读方式的变化对人的思想产生深刻的影响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以手机等电子终端为载体的读者阅读方式和获取信息的方式的变化,使得传统的报纸、刊物和书籍等日渐萎缩,这意味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极大地变革了文化传播手段,也启示我们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看待大众传媒给文化生活带来的影响,正确。:手机阅读方式不会全面取代传统的阅读方式,错误。:题目中没有阐
16、述阅读方式的变化对人的思想产生了何种影响,错误。故本题选B。12.2018年10月24日,港珠澳大桥首日通车了。中央电视台制作播出的节目朗读者第2季第11期节目的主题是十年在CCTV1综合频道播出,本期节目的嘉宾是港珠澳大桥总设计师林鸣。央视还在广州、北京等地设立了朗读亭,它形似复古电话亭,是一个专门的流动录音棚,里面有简单的录音和隔音设备,面向全体市民开放,每一个愿意读书的人都可以进去朗读。由此可见文化通过大众传媒,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走进人们的生活朗读亭构建了一个朗读的空间,为大众提升朗读技巧提供平台朗读亭是电视节目的延伸和大众化,增强了大众的文化体验文化影响人生,朗读决定了我们思维的活
17、力和人生的高度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央视在广州、北京等地设立了朗读亭,是一个专门的流动录音棚,里面有简单的录音和隔音设备,面向全体市民开放,每一个愿意读书的人都可以进去朗读。这说明朗读亭是电视节目的延伸和大众化,增强了大众的文化体验,文化通过大众传媒,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适合题意;朗读亭增强了大众的文化体验,但没有涉及朗读技巧,错误;朗读影响我们思维的活力和人生的高度,但不起决定作用,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点睛】区分“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潜移默化”是指每时每刻、不知不觉地受到文化的影响,是从文化对人影响的过程来看的,强调的是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无形性和非强制
18、性。“深远持久”是指经年累月、难以抹去,是从文化对人影响的结果上说的,强调的是文化对人影响的稳定性和延续性。13.2018年11月5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172个国家和国际组织,3600多十家企业,40多万名境内外采购商参展进口博览会是一次国际经济合作的盛宴,也是一次文化交流的盛会。假如你是-位进口博览会的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应当平等对待各参展国的文化差异推动各国文化在中国传播向参展国介绍和宣传中华文化认同参展各国的不同文化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作为一名志愿者,在服务的过程中应该积极的向参展国介绍和宣传中华文化,题肢说法正确;同时,面对各个不同国家的文化,
19、应该平等对待,题肢说法正确。题肢说法错误,我们应该积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积极主动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应该尊重参展各国的不同文化,不一定必须认同各国不同文化,题肢排除。本题选择A选项。14.正如一首歌里唱到:“温州是个好地方,四季八节有名堂。拜年送礼纸蓬包,拦街福斗台眼看花爻。清明踏青塌饼儿,重五龙船斗南塘。”歌词重新唤醒对一个时代的文化记忆。从传统文化的继承性看,上面歌词介绍的温州文化现象属于( )A. 传统思想的继承B. 传统建筑的继承C. 传统文艺的继承D. 传统习俗的继承【答案】D【解析】【详解】D:材料中所述歌词重新唤醒对一个时代的文化记忆,从传统文化的继承性看,歌词介绍的温
20、州文化现象属于传统习俗的继承,这些风尚、礼节、习惯,对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D符合题意。ABC:材料不涉及对传统思想、传统建筑和传统文艺的继承,ABC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D。【点睛】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其主要的表现形式:传统习俗风尚、礼节、习惯,对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传统建筑。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传统文艺古代文学、传统戏曲、传统绘画等文学艺术,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思想,包括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理论观点、学术思想和道德观,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
21、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15.作为世界文化遗产项目苏州园林,历来是中国南方园林建筑文化的代表。邮电部曾先后两次发行了“苏州园林”专题邮票,将园林之美、中国传统建筑,人类文化之美定格在邮票上,供全国和全世界人民共同观赏。苏州园林代表的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因其古老性,方成就其世界性通过人们的自觉欣赏,主动接受,能转化成人的精神力量不受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能满足人类共同的文化需要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增强了中华文化影响力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之所以有世界性,并不是因为其古老性,而在于其民族性,
22、错误。:邮电部曾先后两次发行了“苏州园林”专题邮票,将园林之美、中国传统建筑,人类文化之美定格在邮票上,供全国和全世界人民共同观赏,通过人们的自觉欣赏,主动接受,能转化成人的精神力量,正确。:“不受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的表述本身错误,排除。:苏州园林作为世界文化遗产项目,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能够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正确。故本题选C。16.中国结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手工编织工艺品,它身上所显示的情致与智慧正是中华古老文明中的一个侧面。它原本是由旧石器时代的缝衣打结,后推展至汉朝的仪礼记事,再演变成今日的装饰手艺。因为其外观对称精致,可以代表中国悠久的历史,符合中国传统装饰的习俗和审美观念,故命名
23、为中国结。中国结蕴含的文化( )影响了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 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 反映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集中展示了民族文化、表达了民族情感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不符合题意,材料并未体现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由材料信息可以得出,中国结蕴含的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反映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入选;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错误。故本题答案为C。17.2019年清明节期间,盐城市民政局继续紧扣“文明、绿色、低碳、环保”工作宗旨,以“文明祭扫节地生态安葬”为主题,大力宣扬清明文化、倡导祭祀新风。鲜
24、花祭祀作为大力推广无烟祭祀的有力举措。“慎终追远”仪式尽管不断变化,但孝道文化依然滋养人心,使“民德归厚”。这说明:传统孝道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其具体内涵是不变的传统孝道文化不断因时而变,才能富有时代价值传统孝道文化通过不同形式体现,对人产生深远持久影响全面继承传统孝道文化,才能使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不失精神力量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慎终追远”仪式尽管不断变化,但孝道文化依然滋养人心,使“民德归厚”。这说明传统孝道文化不断因时而变,才能富有时代价值。传统孝道文化通过不同形式体现,对人产生深远持久影响,项符合题意;传统孝道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其具体内涵会
25、因时而变,项说法错误;对于传统孝道文化要批判继承,而不是全盘承袭,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点睛】如何继承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正确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评继承,古为今用。面对传统文化,要辨证地认识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18.40年前的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掀起了一场全国性的真理标准大讨论。真理标准大讨论成为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先
26、导,揭开了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序幕。由此可见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文明的发展离不开思想的解放,要推动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思想运动使文化传递,储存方式发生了根本变革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此题考查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的相关知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掀起了一场全国性的真理标准大讨论,而真理标准大讨论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先导,揭开了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序幕。由此可见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而文明的发展离不开思想的解放,要推动思想再解放改革
27、再深入,正确;材料未涉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对文化发展的作用,说法正确但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科学技术使文化传递、储存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革,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B。19.2019年两会期间,新华社启用了AI主播,主持人白岩松有了分身机器人,人民网推AI机器人助力两会报道.人工智能被第三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首次提出“智能+”。报告指出,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培育新一代新兴产业集群,壮大数字经济。这些新变化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文化魅力彰显了科技促进文化创新发展的独特作用证明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激发了文化创造活力,体现文化与经济交融发展A. B. C. D.
28、 【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培育新一代新兴产业集群,壮大数字经济”说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不是中华传统文化,不符合题意;“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培育新一代新兴产业集群,壮大数字经济”说明科技促进文化创新发展的独特作用,这些新变化激发了文化创造活力,体现文化与经济交融发展,符合题意;材料不能反映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错误。故选C。20.2019年2月8日,改编自意大利同名歌剧的实验京剧图兰朵在意大利罗马阿根廷剧院上演。该剧以京剧艺术为本体,融合了中西方戏剧、音乐元素,丰富的表现手段、高难度的表演
29、技巧以及华美的服饰布景,深深吸引着现场观众。这表明商业运营是推动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文化交流效果取决于多元文化相互融合的程度只有立足本来、吸收外来才能更好地走向未来创新文化表现形式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文化传播、文化创新。实验京剧图兰朵立足京剧艺术这一本体,融合西方元素,以创新的表现手段和方式,吸引了观众,扩大了中华文化的影响,是发展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举措,符合题意;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不是推动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错误;不同文化的融合不是影响文化传播效果的决定因素,错误。故选D。21.朗读者的“访谈十朗读”国家
30、宝藏的“纪录式综艺”、经典咏流传的“和诗以歌”,令人耳目一新。这些节目的创作者走群众路线,深耕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积极拓展选题思路,进行大胆创新,取得了极佳的社会效益。这给文化工作者的启示是将是否受人民群众欢迎作为文化创新的检验标准从群众实践中吸取文化创新的营养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基础上进行文化创新立足新时代实践,做到洋为中用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这些节目的创作者走群众路线,深耕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积极拓展选题思路,进行大胆创新,取得了极佳的社会效益,这启示文化工作者从群众实践中吸取文化创新的营养,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基础上进行文化创新,符合题意。:推动社会实
31、践的发展,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错误;:材料强调继承传统,推陈出新,而洋为中用在材料中未涉及,排除。故选C。22.2016年11月30日,我国的“二十四节气”获批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对此有人认为,“二十四节气在今天的作用已经微乎其微,意义不大。”如果请你反驳这种观点,下列可能用到的关键词最合适的一组是( )A. 文化平等文化交融 文化相同B. 文化影响文化传承文化自信C. 文化植入文化包容文化繁荣D. 文化传播文化市场文化自觉【答案】B【解析】【详解】此题考查文化的作用和传承以及文化自信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调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准确把握题意是解答此题的关
32、键。 材料只涉及“二十四节气”,并没有体现不同文化的文化平等,并且文化具有多样性,排除A;“二十四节气”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扩大我国文化的影响,有利于增强国人的文化自信,因而我们要对之进行传承,B符合题意;“文化植入”的说法错误,材料不涉及“文化借鉴”和“文化包容”的问题,排除C;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不是为了“文化市场”,排除D。故选B。23.千百年来,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是世界上唯一五千年绵延不绝从没中断的古老文化,并始终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这充分展现了中华文化顽强的生命力。下列说法能够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是由甲骨文演变而来的汉字是世界上生命最长的文字我国古
33、代科技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整体性的特点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至今仍存我国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千百年来,中华文化薪火相传,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由甲骨文演变而来的汉字使用至今以及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至今仍存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正确。:这两项均证明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排除。故本题选B。24.2019年3月,沙特阿拉伯宣布,计划将汉语纳入该国所有教育阶段课程;从2020年开始,肯尼亚也将汉语作为第二外语,供小学四年级(10岁)及以上的学生选修;爱尔兰也宣布,2020年,中文将加入其全国高考
34、科目。下列对上述现象的认识正确的有主要是基于中国经济实力的日益增强表明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表明中华文化已得到其他国家的认同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此题考查文化与经济、文化在交流中传播的知识。汉语已被世界许多国家纳入教育体系,主要是基于中国经济实力的日益增强,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入选;上述现象没有体现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不选;各国应当首先认同本民族文化,而不是都认同中华文化,不选。故本题选B。25.诗人余光中在听听那冷雨中说:“奇花,香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
35、,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的中文不老,那形象磁石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这说明汉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普及书法艺术,才能使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汉字是中华民族得以延续、繁衍、发展的重要信息载体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记载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说法错误,文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说法错误,普及书法艺术,并不是“使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必要条件;符合题意,“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的中文不老,那形象磁石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说明汉字是中华民族得以延续、繁衍、发展的重要信息载体;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记载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
36、故选D。26.北方辽阔的黄土地和黑土地,景色壮丽,气候干燥寒冷,天空高旷凄凉,植被贫乏,在这种环境下,人物的性情多厚重、强悍、豪爽、严谨。而南方水流纵横,山色清华,植物华丽,气侯温暖湿润,云霞低垂清灵。在这种环境下,人物的性格多柔婉、细腻、灵捷、精明。这种现象说明(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不同区域文化既保留各自特色,又渐趋融合自然条件差异决定文化差异受地理等因素影响,文化带有区域特征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题干强调南北方的环境不同,影响北方人的性格也有差异,这表明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受地理等因素影响,文化带有区域特征,符合题意。:题干强调不同区域文化保留各自特色,未涉
37、及不同文化渐趋融合,不选。:自然条件差异影响文化差异,不起决定作用,错误。故本题选B。二、材料分析题(2大题,共48分)27.材料一:爱国,这是我们对自己祖国最质朴的感情。爱国是情感,更是责任。青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爱国主义的传承者。为了纪念抗战胜利,更好地弘扬爱国精神,践行爱国行动,某校准备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爱国主义教育”活动。(1)结合材料一,从文化塑造人生角度出发,分析弘扬爱国精神对社会的意义,并从文化对人的影响角度为材料中的学校拟定两个具体的活动主题。材料二:书信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传情达意、沟通情感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在过去的两千多年中,书信集文学
38、、美学、书法、礼仪、纸张等文化于一体,在社会和家庭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而今,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电话、微信、QQ成为人们进行联系的主要方式。书信由于写起来麻烦,传递信息缓慢等缺点,便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然而,书信是极具个性的东西,它所代表的情感内容,是其他任何通讯方式都无法代替的。时至今日不少人还在怀念传统的书信往来。他们说,也许书信没有电脑打印那么工整、那么花哨,也没有网络下载话语那么俏皮、那么有创意,但寄与收的过程给人一种企盼,落笔成文有更多的斟酌,它反映出的是书写人的真情实感,一笔一画,纸张墨水飘香,透着亲切和感情,它更
39、不会像电脑、手机删除那样轻易就“无影无踪”。这对那些至亲好友来说很重要,他们需要“原创”,需要“真诚”,需要“一对一”,不希望被“一勺烩”和“群发”。网络时代,书信依然有存在的价值。(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中“文化创新”和“中华文化”的相关知识,说明如何继承书信文化。【答案】(1)意义: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弘扬爱国精神,可以激发社会向善的力量,培养健全的人格。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弘扬爱国精神,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优秀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弘扬爱国精神,能促使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不断提高。主题: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因此可通过举办一
40、次“弘扬爱国精神,争做文明市民”图片展。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举办爱国志士先进事迹报告会。(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继承书信文化要立足社会实践,推动书信文化内容形式、传播手段等方面的创新。文化在继承中发展,要求我们批判地继承书信文化,积极发挥书信在传情达意、沟通情感方面的独特作用,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自觉地成为书信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继承书信文化需要发动全社会积极参与。书信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继承书信文化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解析
41、】【分析】本题材料一以爱国是情感,更是责任,青少年学生要努力践行爱国主义思想为背景材料,材料二以书信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传情达意、沟通情感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详解】(1)本题包含两个方面的小问题,第一个小问题属于意义主观分析试题。考生要解答意义类问题,首先要学会审题,做到思路清晰,要紧扣材料,力求准确全面,体现一定的综合性。根据材料的表述,着重考虑从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以及优秀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第二个小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这类试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允许考生发表
42、不同的看法,鼓励创造性思维。试题在考查考生表达能力的同时,考查考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考生只要文化对人的影响角度拟定活动主题即可。(2)本题要求考生运用“文化创新”和“中华文化”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从文化创新的方面来看,其一,可以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的角度,分析说明继承书信文化要立足社会实践,推动书信文化内容形式、传播手段等方面的创新;其二,可以从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的角度,分析说明要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自觉地成为书信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其三,从文化创造的主体的角度,分析说明继承书信文化需要发动全社会积极参与。从中华文化的方面来看,着重考虑从中华文化的特点的角度,分析说明继
43、承书信文化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即可。【点睛】正确区分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与“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不同点体现只体现在主观领域体现在人的具体行动中侧重点强调优秀文化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充实和完善,侧重于文化对人的影响的广度强调优秀文化作品对人的激励作用,侧重于文化对人的影响的力度途径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主动接受优秀文化作品的熏陶相同点丰富的精神世界必然迸发出强大的精神力量;强大的精神力量激发人们更加自觉地接受健康向上文化的影响。优秀文化作品在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的同时,又能给人以无穷的精神力量。二者都是优秀文化对人的影响,都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8.
44、材料一:城镇化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是新一届政府的施政重点。专家认为,过去城镇化过程中一些地方破坏文物、损坏传统建筑,造成大批传统村落消失,而许多新村片面追求花园、格调和洋气。如今稳步推进城镇化,要利用地理优势、生态优势,因地制宜,利用当地的自然禀赋,顺势而为,不应当是“千镇一面”;不能忽视传统文化传承和田园特色保持,让城镇化和文化多样性协调发展,切忌“贪大求洋”。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知识,谈谈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材料二:2018年8月14日,都江堰成功入选第五批世界灌溉工
45、程遗产名录。都江堰始建于公元前3世纪,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都江堰,为何能成为“神奇”的存在?其奥秘除了巧夺天工的工程布局,更主要的是遵循了“乘势利导,因时制宜”的治水指导思想,“岁必一修”的管理制度,“过湾截角、逢正抽心”的治河原则,以及“砌鱼嘴、立湃缺,深淘滩、低作堰”的引水、防沙、泄洪之一管理经验和治堰准则。都江堰水文化的内涵,反映了工程修建、维修、管理和发展的全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遗产。随着现代科技手段在工程建设与发展中的运用,都江堰水利工程的防灾能力更强、灌溉面积更大、生命力更旺盛。人们对都江堰的保护从未松懈:岁修制度延续千年。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工程管理条例明确了都江堰管理局
46、负责都江堰灌区水资源统一调度、都江堰水利工程统一管理,以法律形式将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管理制度化、规范化,较好地解决了灌区用水的调配问题,进一步加强了水资源的防污治污,促进灌区发展行稳致远。历经2000多年岁月磨砺,都江堰水利工程仍然青春焕发。如何让都江堰更好地造福人民、造福社会,世人在期待,古老的都江堰也在期待。(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水文化在都江堰建设与管理中的作用。【答案】(1)传统建筑是展现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城镇化过程要注重对传统建筑的保护,传承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民族性。城镇化过程注重保护本地历史和文化特色,才能焕发人们强烈认同感。对传统文化要批判继
47、承、古为今用,同时要体现时代精神。城镇化过程既要不失传统风格,又要与现代化建设相协调。把握好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在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2)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的实践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都江堰“乘势利导,因时制宜”“深淘滩、低作堰”等水文化的发展在都江堰的建设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先进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都江堰“过湾截角、逢正抽心”的治河原则和“岁必一修”的管理制度,推动了都江堰的修建与管理。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现代科技手段在工程建设与发展中的运用,使都江堰防灾能力
48、更强、灌溉面积更大、生命力更旺盛。文化在继承中发展。现代法治手段继承发展了都江堰水文化管理思想,推动了都江堰管理的制度化、法治化。【解析】【分析】本题材料一以城镇化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是新一届政府的施政重点为背景材料,材料二以都江堰成功入选第五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详解】(1)本题考查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相关知识。材料中,城镇化过程要注重对传统建筑的保护,传承传统文化,故可以从传统建筑的地位的角度进行分析。材料中,城镇化过程注重保护本地历史和文化特色,才能焕发人们强烈认同感,故可以从传统文化的特点的角度进行分析。材料中,城镇化过程
49、既要不失传统风格,又要与现代化建设相协调,故可以从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的角度进行分析。材料中,在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故可以从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的角度进行分析。(2)材料中,都江堰“乘势利导,因时制宜”“深淘滩、低作堰”等水文化的发展在都江堰的建设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故可以从文化的作用的角度进行分析。材料中,都江堰“过湾截角、逢正抽心”的治河原则和“岁必一修”的管理制度,推动了都江堰的修建与管理,故可以从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的角度进行分析。材料中,现代科技手段在工程建设与发展中的运用,使都江堰防灾能力更强、灌溉面积更大、生命力更旺盛,故可以从科学技术是影响文化的重要因素的角度进行分析。材料中,现代法治手段继承发展了都江堰水文化管理思想,推动了都江堰管理的制度化、法治化,故可以从文化在继承中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点睛】非选择题书写答案要点:1、层次分明,要点序号化反对不分段落层次的“一块板2、表述准确,语言学科化反对使用文学化、生活化语言3、逻辑严密,表述简洁化反对语句冗长、画蛇添足4、字迹工整,卷面美观化反对字迹潦草、错字连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