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类文阅读-1 古诗词三首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注释】烟渚(zh):指江中雾气笼罩的小沙洲。天低树:天幕低垂,好像和树木相连。1.“移舟泊烟渚”的“泊”字的读音是 ,意思是 。2.本文运用的写作手法是( )。A.借景抒情 B.托物言志 C.借物抒情3.“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请你把这句话改写成现代汉语。【参考答案】1.b 停泊 2.A 3.拟人 示例: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月亮照在清清的江水中,明月来和人相亲相近。峨眉山月歌(唐)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注释】半轮秋:谓秋夜
2、的上弦月形似半个车轮。影:月光的影子。下:顺流而下。1.“影入平羌江水流”中的“影”指的是( )。A.峨眉山的影子 B.月光的影子2.从诗中可看出,诗人远游的季节是在,交通工具是。3.诗中连用五个地名,请写出这五个地名,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4.读了这首诗,你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
3、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参考答案】1.B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2.秋天 船3.峨眉山、平羌江、清溪、渝州、三峡。好处是构思精巧,连用五个地名构成一种清朗秀美的意境。4.我体会到诗人的依依惜别和对故乡(友人)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