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六国论一、教材分析 六国论是苏教版语文必修二中的一篇文言文。新教材非常重视古代经典诗文的阅读积累,全套教材编排的古代诗文作品,约占课文总数40%,可见文言文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六国论这篇课文最大的特点就是论证严密,它以结构上的独特个性,奠定了现代论文“三部曲”程式的基础,在我国古代政论文中地位十分重要,因而受到后人的称道,可为我们效仿、学习。二、学情分析学生经过初中和必修一的文言文学习,已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虚词,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却普遍存在着一种片面认识,错误以为文言文教学就是仅限于理解能力的培养。从而忽视了分析综合能力及鉴赏评析能力的提高。导致学生学习文言文兴
2、趣下降,不能真切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充分地吸收中外古今优秀文化的营养。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积累文言知识,如实词意义,虚词用法,特殊句式等(2)学习本文中例证、对比、分层引用等论证方法2.情感与态度感受和探究中国古代文人的济世救民的情怀和天下兴亡的观点3.过程与方法引导启发点拨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文言知识的积累。(2)学习例证、对比、分层、引用等论证方法。2.教学难点探究作者创作意图,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力,感受中国古代文人关心天下兴亡的情感。五、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一)导入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名相魏征去世后,感慨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3、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么,我们如何以史为镜呢?关键在于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之目的。下面,我们就学习六国论,看看战国七雄中的秦国是怎么演变为一枝独秀的。苏洵的抽丝剥茧、层层剖析的论证技巧证明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道理。哪位同学对苏洵有印象?(二)知识背景作者介绍:苏洵,字明允,北宋时眉州眉山(现在的四川眉山县)人,与其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二十七岁才发愤为学,经过刻苦努力,下笔顷刻数千言。北宋嘉祐年间他和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到了都城汴京。当时任翰林学士的欧阳修,把苏洵的二十二篇文章,其中机策二篇、权书十篇、衡
4、论十篇,推荐给朝廷,一时名扬京师。后来苏洵把文章汇编成集就叫做嘉祐集。写作背景:北宋建国以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五代军人乱政,为了防范武将军权过重,将官经常轮换,兵不识将,将不识兵,致使军队没有战斗力。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到苏洵生活的年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苏洵正是针对这样的现实撰写六国论的。(三)学生齐读要求注意字音和停顿,重点字词读音。六国互丧sng 暴p霜露 草芥ji 与 y嬴yng 洎j 胜负之数sh 当
5、tng与秦相较 下咽yn (四)研习课文第一、二段。1.自读,对照注释翻译。 要求:实词了解词义。虚词知道用法。句式体现语气。译文文通字顺。2.指名翻译。3.教师点拨。兵:兵器善:擅长弊:毛病,病根赂秦:指送给别人物品,此处专指割地力亏:指削弱了自己的力量 道: 原因理由互丧:互是交互的意思,也有相继的 意思。丧,指灭亡盖:原来,大概独完:独指单独,完是指保全4.学生再译5.小结归纳:师问:第一、二段的哪句概括了六国破灭的原因?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加以论述的?生答:作者从两个方面加以说明:一是从“赂秦”的国家来说,“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一是从不赂秦的国家来说。“不赂秦者以赂秦以赂者丧。盖失强
6、援,不能独完。”(五)研习课文第三段1.自读,对照注释翻译。 要求:实词了解词义。虚词知道用法。句式体现语气。译文文通字顺。2.指名翻译。3.教师点拨。以:介词,凭借 小:小的方面大:大的方面 其实:实际上固:本来 祖父:祖辈和父辈暴:通“曝”冒着 以:连词,相当于“而”割:割让 然后:这样以后而:连词,表转折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厌:通“餍”,满足 判:区分至于:到的结局 以:介词,用事:侍奉 之:代词,指上面说的道理4.学生再译5.小结归纳:师问:第三段是从哪个方面论证六国灭亡原因的?其中有几层意思?用了哪些对比的语句?生答:引用古人的话为证,形象说明赂秦的危害。秦“攻取”所得与受赂所得对比
7、:“秦以攻之外,小则获邑,大则的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赂秦所亡与“战败而亡”对比:“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以上两个对比也构成对比。通过对比得出“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宰战”结论。祖父创业艰难与子孙轻易割地对比,“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与“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对比。“诸侯之地有限”与“暴秦之欲无厌”对比。“奉之弥繁”与“侵入愈急”对比。通过以上对比,说明诸侯割地的情形和后果,得出“至于颠覆,理固宜然”的结论。 六、板书设计提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
8、,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论据1)不赂者以赂者丧(论据2)诸侯所亡固不在战奉之弥繁侵之愈急齐附于秦终继迁灭燕行刺客始速祸焉赵诛良将用武不终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毋从六国破亡之故事论点分论点论证结论:概括历史教训七、问题设计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BC层)A.革灭殆尽(di) 暴霜露(bo)B.思厥先祖父(ju) 胜负之数(sh)C.弊在赂秦(l) 为国者(wi)D.不得下咽(yn) 洎牧以谗诛(z) 提示:A项中“暴”读“p”;C项中“为”读“wi”;D项中“洎”读“j”。答案:B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六国互丧 互:交互。 盖失强援 盖:因
9、为。B.思厥先祖父 先:对已去世尊长的敬称。 暴秦之欲无厌 厌:讨厌。C.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判:分出,分清。 终继五国迁灭 迁:改变。D.后秦击赵者再 再:两次。 苟以天下之大 苟:如果。提示:B项中“厌”应为“满足”。答案:B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与今义相同的一组是()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可谓智力孤危然后得一夕安寝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A. B. C. D. 提示:“祖父”古义为“祖辈父辈”;“至于”古义为“到了地步”;“智力”古义为“智慧与力量”;“其实”古义为“那实际
10、上”;“故事”古义为“旧事,先例”。 答案:C4从词类活用的角度,选出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A.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B.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C.不能容于远近 D.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提示:B项为名词作状语,A、C、D三项为形容词作名词。 答案:B5选出加点词的意义及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 城之破也,妇孺不存 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 A. B. C. D. 提示:被打破,被攻克;攻克;解除,破解;被攻占,被攻克;攻克,攻破。 答案:B6下列句中“于”的用法与“其势弱于秦”中“于”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齐人勿附于秦 B
11、.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C.吾祖死于是 D.师不必贤于弟子 提示:A项中“于”为“和”的意思,B项中“至于”为一固定短语,C项中“于”是“在”的意思,D项中“于”与例句中“于”皆是“比”的意思。 答案:D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2题。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
12、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完全不正确的一项是() (ABC层)破灭之道也(规律) 率赂秦耶(全都)固不在战矣(所以) 思厥先祖父(他的,他们的) 诸侯之所亡(灭亡) 以有尺寸之地(才,从而) A. B. C. D. 提示:句中“道”为“原因,途径”的意思;句中“固”为“本来”的意思;句中“亡”为“丢失,失去”的意思。 答案:A8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
13、项是() A.赂秦而力亏 而秦兵又至矣 B.破灭之道也 暴秦之欲无厌 C.不赂者以赂者丧 秦以攻取之外 D.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则秦之所大欲 提示:A项,表顺承/转折;C项,因为/用;D项,表列举/那么。 答案:B9第二段文字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比喻论证 对比论证 类比论证 引用论证 A. B. C. D. 提示:第二段大量使用对比的论证方式。秦之得、诸侯之失,子孙之不甚惜、祖父之艰难,秦之欲无厌、诸侯之地有限皆是对比论证。最后引用古人之言,自然是引证之法了。 答案:D10翻译下列句子。 (1)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2)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参考答案:(1)所以,不用作战,谁强谁弱谁胜谁
14、负已经确定了。 (2)(六国)以至于灭亡,是理所当然。11“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个论断是以怎样的方式提出的?从哪几句话可以看出作者写此文的本意? (A层) 参考答案:第一问:文章开宗明义,起笔即提出了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点。在阐述这一论点过程中,先用双重否定摒除了战争中强调客观因素(“兵不利,战不善”)的浅陋之见,既而又自为设问,针对“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的论调进行了有力的驳解:“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从而使这一论断更加鲜明突出。 第二问:“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和“苟以天下之大在六国下矣”。12作者在第二段中已把赂秦之害阐述清楚,为什么又引用一句古人之言作结?(A层) 参考答案:作者在第二段充分论述赂秦之害的基础上,巧妙引用战国时苏代(苏秦之弟)劝阻魏王时的一段话,比喻精当,一语击中了秦欲难填的要害,形象地说明了赂秦必致灭亡的道理,从而有力地支持了本文论点,在结构上也有收束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