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2020南充一模)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正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原则;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逐步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两部宪法的颁布和修订()A反映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B改变了国家的基本法律架构C适应了当时经济建设的需要D标志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立解析:选C。1954年宪法适应了我国过渡时期经济发展的需要,1982年宪法适应了改革开放初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故选C项;1954年到1982年,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发生变化,排除A项;国家的基本法律架构都是以宪法为核心的,不会因
2、为宪法的修改而改变,排除B项;我国正在向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迈进,排除D项。2(2020南充三模)自1982年宪法颁布以来,历经四次修改。综合表内修改内容可知,这一历程反映了()时间会议修改内容1988年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1993年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004年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巩固B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不断深化C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制建设的完成D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解析:选B。根据表格中1982年宪法颁
3、布后的修改、完善、健全可知,这一历程反映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不断深化,故选B项;表格中对宪法的修改没有涉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容,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对宪法的修改、完善、健全,无法得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制建设完成的结论,排除C项;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主要矛盾仍然是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生产力不能满足人们需求的矛盾,排除D项。3(2020北京昌平区高三期末)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此规定意在()A强调宪法和法律的重要性B重申公民政
4、治权利C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D总结民主建设经验解析:选A。1982年宪法规定了其他法律不能同宪法相抵触,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目的是强调宪法和法律的重要性,故选A项;材料主旨是强调法律的重要性,不是重申公民政治权利,排除B项;材料仅仅涉及1982年宪法的相关规定,不能体现出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排除C项;材料所述规定不是对民主建设经验的总结,排除D项。4(2020株洲一模)学者俞可平曾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政治文明建设可分为两个时期,前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搭建了基本的框架,属于“民主存量”,而后期的发展则属于“民主增量”。据此推断这一“增量”包括()A提出“一国
5、两制”的方针B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加强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解析:选D。通过所学知识可知,在新时期,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加强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这属于“民主增量”的范畴,故选D项。5(2020桂林一模)我国1982年宪法规定,企业事业和国家机关退休人员的生活受到国家和社会的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2004年,宪法规定“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这说明我国()A法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B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C公民社会福利水平降低 D仅保
6、障弱势群体的生活解析:选B。材料中1982年宪法对企业事业和国家机关退休人员的生活进行社会保障,同时也规定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而2004年宪法则要要求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这说明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故选B项。6(2020昆明一中摸底)下表反映的是内地与香港贸易额与港商投资额比重。年份19881989199019911992内地与香港贸易额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26.9%30.9%35.4%36.6%35.1%港商投资占中国实际利用外资总额30.4%29.0%23.6%24.5%43.8%据上表可知()A香港的回归推动了改革开放进程B内地与香
7、港的外贸联系日益紧密C“一国两制”有助于两地经济发展D统一是香港经济繁荣的重要保障解析:选B。材料中内地与香港贸易额与港商投资额比重呈增长趋势,这说明内地与香港的外贸联系日益紧密,故B项正确;香港回归是在1997年,故A项错误;“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政治政策,不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香港和内地的贸易往来,且当时香港还未回归祖国,故D项错误。7(2020南京调研)1983年6月邓小平指出,台湾问题的核心是祖国统一,和平统一是海峡两岸执政党的共同语言,也是第三次国共合作的基础;一个中国前提下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并存;自治不能损害统一的国家利益,统一后的台湾作为特别行
8、政区拥有包括立法和党政军系统在内的高度自治权。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两岸合作的前提是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B实现国共合作是解决台湾问题唯一途径C大陆承诺不以武力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D统一后的台湾拥有立法和外交自治权力解析:选A。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是两岸合作的前提,故A项正确;实现国共合作是解决台湾问题的途径之一,故B项错误;大陆绝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故C项错误;统一后的台湾可以拥有立法自治权,没有外交自治权,故D项错误。8(2020南充一模)下表反映出19911993年台湾地区对祖国大陆投资快速增长。其原因是()年份企业(个)年增长率(%)合同金额(亿美元)年增长率(%)19911 73
9、557.313.9054.619926 430270.655.43298.7199310 94570.299.0379.9A.和平统一方针的承诺与实施B海峡两岸“三通”的实现C“一个中国”共识的达成D两岸对“一国两制”的认同解析:选C。1992年海峡两岸达成“一个中国”共识,导致了表格中台湾地区对大陆投资快速增长,故选C项;我国最早提出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是在1979年,排除A项;海峡两岸“三通”的实现是在2008年,排除B项;台湾当局并不认同“一国两制”,排除D项。9(2020湖北八市高三联考)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对外援助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外援助显得更为“低调”,在此期间,援助补贴下
10、降,对外经济联络部被降级,部分臃肿的援助项目遭到审查。对外援助相对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也相当克制,相对突出受援的特征。这种变化反映出()A“左”倾思想严重干扰中国外交的发展B中国物质匮乏无法提供更多的对外援助C对外援助由政治导向为主转向多元需求D不结盟外交政策导致中国援助对象减少解析:选C。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相关知识可知,对外援助从政治导向为主转向多元需求,故选C项;材料“部分臃肿的援助项目遭到审查”说明“左”倾错误的干扰减少,排除A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迅速发展,排除B项;不结盟的主要含义在于强调独立自主、和平相处,不会导致援助对
11、象数量的变化,排除D项。10(2020湖南高三六校联考)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提出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举办了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亚信峰会,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这表明当今中国()A致力于加强亚洲各国的合作B努力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C主导了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D极力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全面合作解析:选B。结合题中信息可知,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积极与世界各国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表明当今中国努力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B项正确。合作国家不仅包括亚洲国家,还包括欧洲、非
12、洲、美洲等地区的国家,A、C两项错误,排除;加强合作的国家不仅有发展中国家,也有发达国家,D项错误,排除。11(2020江淮十校联考)在国际关系中践行正确的义利观问题上,习近平强调,“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要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树道义。在国际合作中,要注重利,更要注重义。中国外交要做好对外援助工作,真正做到“弘义融利”。材料反映出,在习近平的外交思想中()A彰显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B始终把正确的义利观放在第一位C继续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D开始重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解析:选A。根据所学知识我们不难得知,习近平“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的外交思想出自传统文化典籍,这是一种对中华优
13、秀传统文化高度自信的姿态,故A项正确。12(2020皖南八校联考)中国政府对国际形势的认识,从1977年的“战争可以延缓”转变为1987年的“战争可以避免”。这一转变()A使中国加入了不结盟运动 B促进了多边外交活动展开C直接推动中美正式建交 D推动了上海合作组织建立解析:选B。中国是不结盟运动的观察员国,不是其成员国,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中国对国际形势的认识的转变可知,中国在外交政策上转为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有利于多边外交活动的展开,故B项正确;中美正式建交是在1979年,故C项错误;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于2001年,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早在两千多年前,中
14、国人就跨过南海的万顷波涛,进入汹涌澎湃的印度洋,开辟了我国同亚非国家之间的海上航道。唐代,我国通过印度洋同非洲东海岸国家有了直接的交往。唐宋时期,中外海上交通盛极一时。广州、泉州、杭州都是当时主要的国际贸易港口。阿拉伯大旅行家伊本巴图塔访问我国时,称泉州为“世界最大港之一,或径称为世界唯一之最大港亦无不可也”。正是在海上贸易和友好交往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宋代,我国与东非海岸的桑给巴尔建立了中非历史上最早的外交关系。摘编自陈公元中非历史上最早的外交关系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末,是中国同非洲国家友好关系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世界局势剧烈动荡,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空前高涨,中国坚持
15、独立自主的原则,捍卫自己的主权和尊严,坚决支持非洲国家和人民争取和巩固民族独立、反对外来干涉、维护国家主权的正义斗争,并对他们所赢得的民族独立热烈的祝贺与率先的承认,一批在1958年到1965年间独立的非洲国家,先后同我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这些国家是:北非的摩洛哥、阿尔及利亚、苏丹、突尼斯;西非的几内亚、加纳、马里、贝宁、毛里塔尼亚;东非的索马里、乌干达、肯尼亚、坦桑尼亚;中非的扎伊尔、布隆迪、中非共和国;南部非洲的赞比亚等18个非洲国家。摘编自唐同明论20世纪60年代中非友好关系材料三2018年9月3日至4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在京举行。欧洲时报3日发表社论,肯定了中非合作论坛成立18年来取
16、得的成就,并认为中国援助非洲发展的成功经验值得他国借鉴。(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宋时期中非关系的新发展及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60年代中非友好关系的发展带来的影响。(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非关系发展的成功经验。解析:(1)第一小问新发展,根据材料一,从直接的贸易往来、海上贸易发展、建立外交关系等方面总结;第二小问原因,据所学知识,从唐宋政治、经济、对外、科技等角度回答。(2)抓住题目时间是“20世纪60年代”,从中国、非洲和世界三个角度分析。(3)据材料二“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坚决支持非洲国家和人民争取和巩固民族独立”、材料三中“中非
17、合作论坛”分析归纳即可。答案:(1)新发展:进行直接交往;海上贸易发达;友好交往;建立外交关系。原因:政治上,唐宋时期社会相对稳定,中央集权加强;统治者的重视。经济上,唐宋时期经济发展,尤其是宋代城市发展,商业繁荣,为中非之间的海上贸易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科技文化上,唐宋时期文化繁荣,有较强的民族自信心;航海、造船技术发达。对外关系方面,唐宋时期,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交通上,海上交通发达。(2)影响:对中国,外交上,有利于冲破美国对华封锁;有利于改变中苏关系恶化造成的不利影响;有利于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经济上,有利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调整任务的完成。对非洲,有利于巩固民族独立的成果,促进经
18、济的恢复和发展。对世界,冲击了两极格局,有利于世界的多极化。(3)经验:独立自主;友好交往;合作共赢;平等互信。14阅读材料,完成下面要求。材料下面是台湾中学历史教科书1949年后的中国历史目录摘编。第三节中国共产党政权的演变一、中国共产党政权的建立与巩固二、“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发动:民国五十五年至五十六年三、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摸索四、创造两岸双赢,华人屹立世界1两岸关系的发展A军事冲突时期(三十八年至六十七年)B冷战对峙时期(六十八年至七十五年)C交流对谈时期(七十六年迄今)2影响两岸关系发展的内外因素A国际因素B中国共产党对台政策C台湾内部因素3两岸交流的现况4当前两岸问题的焦点:
19、统独之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解析:从经济角度来看,可以增加社会主义制度在大陆的建立,理由从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角度回答。从政治角度来看,可以增加冷战与两岸关系,理由从美苏全面冷战,两岸分裂角度回答。可以增加台湾问题与国际认知,理由从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及一个中国原则的角度回答。答案:建议一增加社会主义制度在大陆的建立。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经过以三大改造为代表的社会主义革命,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体现了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建议二增加冷战与两岸关系。理由:二战后,美苏全面冷战,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解决台湾问题,加剧两岸分裂程度。建议三增加台湾问题与国际认知。理由:台湾问题是内战遗留问题,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唯一合法政府,已被联合国和国际社会公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