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怀宁中学2021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168266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5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怀宁中学2021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怀宁中学2021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怀宁中学2021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怀宁中学2021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怀宁中学2021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怀宁中学2021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怀宁中学2021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怀宁中学2021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怀宁中学2021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怀宁中学2021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怀宁中学2021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怀宁中学2021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第卷(选择题 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西周时期,统治者在分封诸侯的同时又逐渐建立了一条环形防线(如下图1)。据此可知,当时图1A多元一体民族观念确立 B文化中心向中原地区转移C黄河流域是发展生命线

2、D防范犬戎是周的核心任务2“使民有恒产,使八口之家有百亩之田,打了粮食可以吃饱,养了家畜可以吃肉,种桑养蚕可以穿衣,还要有学校宣传孝父母、尊长者的道理。”以上阐释的是A无为而治 B民贵君轻 C仁政主张 D严刑峻法3周礼中掌朝聘礼仪的职官称为“大行”,朝聘意在“尊君敬上”。汉景帝时,以“大行”取代“典客”(本义为掌管外来者),作为汉朝管理诸侯及归义诸夷事务机构的长官名称。汉景帝这一做法意图A扩大官吏来源 B树立儒学独尊的地位C打击豪强地主 D重塑中央与诸侯关系4 表1出处记述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文君乃与相如归成都,买田宅,为富人汉书论贵粟疏无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汉书贡禹传臣禹

3、有田百三十亩,陛下过意征臣,臣卖田百亩,以供车马汉书张禹传及富贵,多买田至四百顷,皆泾渭溉灌,极膏腴上贾表1为史书关于汉朝时期社会情况的一些记述。其反映了这一时期A土地买卖趋向合法化 B豪强地主左右着国家政局C自耕农经济持续衰退 D封建土地私有制日益发展5图2是汉代画像石中的“羽人”形象,蕴含着羽化升天的意思;图3是唐代莫高窟“散花飞天”形象。隋唐时披着佛教飞天的大巾、穿上长裙的无羽而飞的“飞天”普遍存在。这说明 图2 图3 A宗教与宫廷画结合催生地域特色文化 B三教合一促进文入画的形成发展 C浪漫主义风格始终是古代艺术的主流 D多种文化交流融合推动艺术创新6南宋时,福建地区专门种植荔枝、柑橘

4、和甘蔗,在北方市场上高价出售,而稻米却要靠进口维持。以致政府要求福建人种植稻米以减少对进口的依赖,尽管此举收效甚微。这反映了A区域间长途贩运较发达 B市场为导向的农业发展C经济重心逐渐南移趋势 D粮食供给危机日益显现7晚明时期,江南地区许多农民一大早就把自己纺的棉纱和织的布拿到市场上去卖,买回原棉或者棉纱,然后回到家里再纺纱或织布。次日他们再去市场上这样交易一圈。这一现象A推动了朝贡贸易繁荣 B反映了农产品的商品化C加速小农经济的瓦解 D不利于新生产方式发展8明代内阁大学士多为词臣入阁,品秩较低,一般限制在正五品,而到了康熙九年,清政府把大学士的品秩升至正二品,到雍正七年,又升至正一品。清代内

5、阁大学士品秩的变化A反映出内阁位高权重 B折射出君主专制的强化C表明清前期以文治国 D表明中央权力体系完善91858年,在与英方代表谈判时,清政府代表提出:英国自主之邦与中国平等,大英钦差大臣在京师租赁地基或房屋,作为其公馆,大清官员亦宜协同襄办。待大英钦差公馆眷属、随员人等,或有越礼欺藐等情弊,该犯由地方官从严惩办。这表明当时A统治集团内部已有近代外交观念 B列强在华治外法权得到强化C清政府固守“天朝上国”的观念 D英国获得在华建使馆的特权10洋务运动期间,盛宣怀以官的身份积极争取官方对企业的优惠政策,他又以商人的眼光和经营手段管理企业,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的。这反映了A近代民族资本主义

6、企业发展艰难 B官督商办促进了近代工业的发展C实业救国思潮推动民族工业发展 D中体西用思想已经发生了新变化111885年有官员上书说:“设立上下议院,凡练兵筹饷各举,使斯民身居局中,悉其原委,而后兵可增,而不以为抽丁;饷可增,而不以为重敛。”清廷回复:“外洋以商务为重,上下均得其利,与中国政体迥殊,若仿其议院之制,无论扰乱政治之大患其事断不能行,拟毋庸议”。分析以上材料可以得到的正确信息是要素内容A上书人身份资产阶级革命派代表B上书人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清政府态度固守传统君主专制制度D该事件背景维新变法走向政治实践1218401894年,资本在100000元以上的外资企业在中国有23家,设

7、立时的资本总额为7631000元。18951913年增加到136家,设立时的资本总额为103153000元。外资企业在华激增的主要原因是A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日益腐败 B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合法化C西方国家工业革命突飞猛进 D晚清政府积极引进外国资本131919年12月,李大钊在物质变动与道德变动一文中指出,新思想是“应经济的新状态、社会的新要求发生的。”“劳工神圣”的新伦理,就是适应人类一体的道德、世界一家的社会之道德。这表明当时A进步知识分子开始了救国的探索 B马克思主义学说影响了先进的国人C唯物史观逐渐成为了国人的共识 D新文化运动推崇的道德观渐入人心14在武汉,国民党恢复了北伐战争时期的国民

8、党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并邀请共产党人参加,周恩来出任政治部副主任,郭沫若出任第三厅厅长。同时,共产党代表团积极筹备群众组织,支援保卫武汉的前线战事。据此可知A全面抗战成为国共两党共识 B国民革命推进到长江流域C国共党内合作局面形成 D全民族抗战深入发展15陕甘宁边区“三三制”政权建设严格控制共产党员的从政比例,保证共产党员、非党的左派和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各占三分之一,它创造性地实现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的有机结合。这一政权A具有新民主主义性质 B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C三权分立的民主政权 D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161977年,恢复法学教育时,全国只有3所大学设有法律系,每年招收200多人。2006年底,我国

9、设立法学本科专业的高等院校已达603所,在校的法律专业本科生接近30万人。截至2020年,我国已有近700所高校开设了法学专业。这反映出A教育深受意识形态的影响 B法学专业成为最热门专业C教育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D教育与国内形势密切相关17苏格拉底在评论一位古希腊哲学家时说:“我不明白他为什么不宣称猪、狗、狒狒或者其他有感觉的动物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的上述言论A批判了智者学派的哲学主张 B阐释了 “美德即知识”的思想C讥讽了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 D否定了现实世界的客观真实性18古代雅典公民资格中以“资”为根据的财产,在梭伦改革前仅限于土地财富;梭伦改革将非土地财富也包括在内,计算标准则改按货

10、币不按实物。这种做法A增加了公民的经济负担 B改变了土地所有制形式C扩大了参政公民的范围 D废除了旧氏族贵族特权191348年,黑死病流行,促使薄伽丘写出了十日谈。十日谈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巨著。十日谈被誉为现实主义巨著缘于A采用了梦幻神秘创作套式 B生动描写教会的丑陋与爱情幸福C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发展 D详实记录那场黑死病的巨大灾害 20下列材料节选自一封书信,其中标注的是耗时三十三天从加那利群岛驶抵西印度群岛。沿途发现许多人口众多的岛屿替二位陛下一一占领第三座命名为“费尔南迪纳”(西班牙国王),第四座命名为“伊莎贝拉”(西班牙女王)我抵达 时,沿着北海岸向西行驶,发现它的面积如此之

11、大,我认定自己到达中国境内。随时为您效劳的远征军司令1493年2月25日A英国 B好望角 C土耳其 D古巴2117世纪5060年代,英国政府规定北美殖民地生产的糖、烟草、棉花、生姜等须直接运往英国;输入英国的产品只能由英国船只或殖民地的船只运送,从英国出口的商品,只许英国船只运送。上述规定A削弱了西班牙在北美的势力 B打击了荷兰的商业霸主地位C成就了英国的世界工厂地位 D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221839年,英国有人说道:当内阁依旧得到国王和下院支持时,即使上院反对,仍不必辞职。后来,又有人说道:若某议案遭到上院否决后重新又在下院通过,那么它理应成为法律。这些言论旨在 A限制世袭贵族的政治特

12、权 B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 C提高英国议会决策的效率 D阐释内阁集体负责制原则 23苏联在“一五计划”期间,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14%,国民收入增长年均155%;二五计划期间,苏联把工业的年均增长速度调低为165%,其中轻工业增长速度提高到185%,重工业增长速度降低为145%。这反映出A斯大林模式的确立奠定了经济发展基础B苏联领导人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C苏联重积累轻消费的发展模式积重难返D苏联人民为新经济体制的推行做出贡献24二战后,美国推动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主导了世界经济体系。2012年包括中国在内的金砖国家计划成立开发银行,并称其为“美国主导的世界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替代机制

13、方案”。这反映了A经济全球化冲击美国经济霸权 B区域经济集团合作领域不断拓宽C新兴国家主导了国际金融体系 D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出多极化趋势第卷(非选择题 共52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请考生阅读材料,根据要求作答。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材料一 在西方的传统文化中,强调子女要孝敬父母。在中世纪晚期,西方人的家庭以小家庭为主,世代同堂的家庭很少。当时各种各样的劝告书不断告诫人们仅仅依赖儿女来养老是靠不住的,敦促人们要积累充分的财物,且不要在生前将财产转让给子女。老人大多以签订养老协议的形式,在将财产让渡給继承人的同时,确保继承人承担赡养的义务。协议在老人的吃、住、

14、穿、用等几大方面做了十分具体而严格的规定。老人可以选择与无亲族关系的人,甚至社会机构签署协议,不过当时大多数养老协议仍是在父母与子女或其他亲族成员之间签订。老人获得什么样的养老条件,基本上取决于自己所掌握财产的多少。摘编自俞金尧中世纪晚期和近代早期的欧洲老人及其赡养材料二 “养老”在中国古代的礼制中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宋至清末,是中国古代家庭养老系统的强化阶段。宋政府严格要求子孙与祖父母、父母同居共处。二代户中父亲为家长,三代户中祖父为家长。家庭中的所有财产均归家长专之,“卑幼不得而自专也”。人们强调“天下无不是底(的)父母,父有不慈而子不可以不孝”,一切以父母的喜怒哀乐为行事标准。清律例还规

15、定“父母控子,即照所控办理,不必审讯”。家庭养老所追求的不只是养老行为对老年人生活的实际利益,更是养老行为中蕴含的所谓“理”。“孝德”是选拔官吏的重要参照,统治阶层对于“尊老养老”的态度在某种程度上被视为统治合法性的依据。摘编自姚远中国家庭养老研究(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宋以后古代中国和中世纪晚期西方养老观念的异同。(7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古代中国养老观念形成的原因及对当今中国的影响。(6分)25(13分)(1)同:都以家庭养老为主。(1分)异:(6分)古代中国:子女承担养老责任;重孝道教化;以养儿防老为主;注重物质和精神养老的统一;养老具有政治意义。(3分)中世纪晚期的

16、西方:子女不承担养老责任;重契约;以财产养老;注重物质养老;养老为私人事务。(3分)(2)原因:小农经济的发展;封建政府的推动;宗法观念的影响;儒家对“孝”的注重和提倡;宋以来进一步强化“三纲五常”。(3分)影响:赡养父母在今天仍然是中国人的义务和法定责任;“养老敬老”的传统美德深入人心;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的养老保障体系;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发展。(3分)评分说明:考生答案如超出要点但言之有理,可在每问总分范围内酌情给分。照抄材料不给分。26历史上的奢俭观(12分)材料一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崇尚节俭和力戒奢侈是一以贯之的信条,也是社会各阶层共同推崇的道德风尚和消费观念,被视为国之大脉、家之根基。明

17、代中期以前,豪富之家不乏骄奢之实例,但就整个社会而言,还未形成挥财斗侈的风气,社会仍以淳朴为本色。晚明社会奢靡之风大起,从名公巨卿到富商大贾皆穷奢极欲,以财自豪,乃至整个社会都竞相仿效,崇尚侈丽。此风“犹江河之走下,而不可返也”。材料二 表2 19世纪末20世纪初,重商之风日益兴盛,人们的消费观念开始发生转变。晚清,上海报刊讨论俭与奢的问题繁华之事皆裒(减少)多益寡(富者多消费可增加穷人收入),以有济无之道也。行之何害?禁之何为?此道若得,则上下皆富矣,何至有患贫之时哉?区区节俭又何足道哉?假设一邦之富人食必糙米,服必布衣,用必粗恶之具,则营业工匠自食其力之人,又何以自鬻其技能?安能各臻于富乎

18、?民不能自富,国又何由富乎?抵制奢侈观念和社会风气民国初期的上海有人发起成立俭德会,强调“救贫之本,诚非导民以俭不为功”,“吾国民穷国弱至于斯极。夷考其故,皆一奢字为害也今者俭德会出现,不特挽回薄俗,且于中国前途大有裨益。”“兴实业以救奢靡”的观点“时处今日,万国交通,民智大启,而欲阻之遏之,使返于上古淳朴之风,为政者势不能家喻户晓,又不能以武力强制俭者一二,而奢靡者千万也”“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又何怨今世之奢靡”。所以,中国必须大力发展实业,自制各种生活用品,否则“虽节俭而难自振”。摘编自赵德馨主编中国经济通史(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说明晚明时期社会风气的变化,分析其原因。(4分)(2)依据

19、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述并评析中国近代“奢俭观”。(8分)26(12分)(1)(4分)变化:由传统的崇尚节俭,反对奢侈变为追求奢侈享乐。原因:晚明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对财富的追求成为了社会时尚,富裕阶层和统治阶级的奢华也影响了社会风气。 (2)(8分)晚清时期,上海报刊杂志中就有人著文公开反对节俭,主张只有追求繁华奢侈才能带来民众的工作就业及经济发展。(2分评价言之成理即可。)民国初期,看到了奢靡之风盛行给社会带来的危害,有人主张抵制奢靡提倡节俭的道德观念,成立俭德会等组织弘扬节俭传统。(2分评价言之成理即可。)也有人看到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及近代经济对人们思想观念的深远

20、影响,进而主张不要过分强调奢靡或节俭,只有发展近代工业才能有利于社会风气的改变。(2分评价言之成理即可。)总分析:中国历史进入近代,民族危机深重,受近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与欧风美雨的冲击等,中国人的奢俭观发生了变化,呈现多元的形态。近代中国社会出现的多种“奢俭观”,体现了新旧思想观念的冲突,是近代社会转型阶段在思想文化上的体现,有利于人们的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2分)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 全球治理是伴随着全球化的产生而出现的,长期以来西方国家一直掌握着全球治理的主导权,国际组织、跨国公司、公民社会团体等大量非国家行为体日趋活跃,也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参与者。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迅

21、猛发展和持续深化,气候变化、恐怖主义、移民难民、突发疾病等具有跨国性、公共性和传导性的全球问题大量涌现。这些全球问题超越了单一主体的管理边界和能力范畴,需要国际社会通过多边合作进行治理。从历史的发展过程看,全球治理一直处在动态调整的进程之中。国家也需要根据时代条件和问题性质的变化相应地调整参与全球治理的战略,以实现全球治理能力的动态提升。摘编自刘世强、魏雅珍国家全球治理能力的理论探析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相关知识,围绕“全球治理”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述须有史实依据,逻辑清晰。)(12分)27(12分)示例一论题:全球治理需要国际合作。(2分)阐述

22、:两次世界大战和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让各国意识到建立有效的机制稳定世界政治经济秩序非常必要。二战后建立的主要国际组织如联合国,在促进国际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和发展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又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界贸易组织等,推动着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上述国际组织一直发挥着全球治理的作用。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加强,人类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与日俱增,改变原有的全球治理机制,加强国际协调,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心和正在解决的问题。在全球层面,二十国集团在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协调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在地区层面,上合组织正有效维护欧亚地区安全。(或者新冠

23、肺炎等疫病的流行,严重威胁着世界人们的生命健康,全球防疫抗疫也需要加强国际合作;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也需要加强国际合作等等。可任选两个角度论述,论述合理、充分即可得10分)示例二论题:西方国家长期掌握近现代全球治理的主导权。(2分)阐述:伴随着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和工业革命的发生,世界市场由分散走向整体,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一直控制着世界市场,主导着全球经济发展和世界政治秩序。一战后,欧美强国主导召开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形成了帝国主义的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结束后建立了带有西方大国强权政治色彩的雅尔塔体系,经济上形成以美国和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以上说明欧美等国凭借自身强

24、大的实力,继续主导着世界政治经济秩序。冷战结束后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增强,随着新兴经济体的崛起,旧的国际治理体系面临新的变革。(从两个不同时期展开论述,论述充分即可得10分)总之,近现代以来,欧美国家主导建立了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由此也长期掌握着全球治理的主导权。28【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20世纪世界迅速发展,社会的系列变动引起了史学家对实证主义史学的反思。1929年马克布洛赫(18861944年)与同事创办经济与社会史年鉴杂志,标志着法国年鉴学派形成。他批评实证主义史家只看重事件和史实的罗列,排斥理论思考,使丰富的历史简化为少数人的政治、军事、外交活动史,提出“唯有总体

25、的历史才是真历史”。其代表作法国农村史将农民群众提升为历史舞台的主角,还根据详细的史料绘制出中世纪土地占有形式、农耕技术、田园村舍布局等传统史学很少理会的图景。他重视运用比较的研究方法,在封建社会中用社会学、心理学等多学科方法综合研究西欧中世纪封建社会。他认为历史学要不断回答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通过过去来理解现在,通过现在来理解过去”。年鉴学派致力于“历史学的科学化”,逐渐发展戍了一场欧洲乃至世界性的史学运动。但后来一些年鉴派学者热衷于方法上的标新立异,研究内容过度专业化和分散化,也引起了学者的反恩。 摘编自郭小凌西方史学史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布洛赫的史学思想及其形成的时代背景。(10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以布洛赫为代表的年鉴学派的史学思想。(5分)47(15分)(1)史学思想:强调史学理论的重要;倡导总体研究;研究视角转向平民日常生活;研究方法注重比较和跨学科;注重研究现实问题。(每点2分,共6分)时代背景:工业革命推动生产力发展;自然科学的发展;对传统史学的继承和反思;第一次世界大战冲击了人们的观念;大萧条促使史学家反思现实。(每点2分,共4分)(2)简评:扩大了史学研究范围;推动了史学研究方法的创新;过度追求方法的标新立异,研究内容过于专业化和分散化;史学有失去本身特点而被其他社会科学同化的危险。(1点2分,2点4分,3点5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