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新高考)2023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练案6第二单元 第6讲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168198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高考)2023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练案6第二单元 第6讲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新高考)2023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练案6第二单元 第6讲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新高考)2023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练案6第二单元 第6讲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新高考)2023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练案6第二单元 第6讲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新高考)2023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练案6第二单元 第6讲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新高考)2023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练案6第二单元 第6讲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6讲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一、选择题1十六国北朝时期,选官制度发生了变化。例如,后赵政权有孝廉试经的制度;北魏孝明帝以考试选拔御史,参加者八百余人;北齐文宣帝以策试选三百人,参加者达二三千人。上述材料表明,十六国北朝时期(A)A君主权力有所强化B九品中正制被废弃C士族阶层已经没落D儒学社会影响弱化解析十六国北朝时期,诸多割据政权采用考试方式来选拔官员,这种选拔方式相比于九品中正制而言,选官权力掌握在皇帝手中,体现了君主权力的强化,A项正确;B项表述绝对,排除;南北朝时期士族阶层政治经济势力强大,排除C项;选官制度的转变无法推断出儒学

2、社会影响力的变化,排除D项。2有学者指出“正是由于士族力量的强大,曹氏若想公然取汉室而代之,就不得不对士族妥协,作出让步。延康元年,曹丕接受陈群建议,同意实行九品中正制,以换取士族对自己登上皇帝宝座的同意和支持”。据材料可知,九品中正制(C)A以门第族望作为选官标准B折射出士族精于为官之道C体现寒、士族间某种妥协D有利于中央集权制度加强解析材料反映出生寒族的曹氏集团与士族豪门之间的默契与妥协,以此缓和中央政府与世家大族的矛盾,以求得世家大族对曹丕代汉称帝的支持,故选C项;材料没有体现选官的标准,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士族为官情况,排除B项;九品中正制属于选官制度,对中央集权加强起到一定作用,但

3、与材料主旨不符合,排除D项。3公元659年,武则天下诏修改氏族志为姓氏录。规定凡五品以上官员“皆升谱限”,进入士族之列,皇后之武姓被定为第一等。这一举措(D)A否定了封建等级秩序B选拔了高素质的人才C铲除了世家大族特权D推动了社会阶层变动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武则天为打击士族势力,于显庆四年,通过高宗下诏改修氏族志为姓氏录。新修的姓氏录把武氏家族列为第一等,下面按官职高低共分九等,无论祖上有无功德,门第是高是低,只要通过科考或军功升至五品以上的官吏均可升高家族等级,这就进一步打破了士族与庶族的界限,对门阀制度的破坏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此项措施体现的是权力的再分配,D项正确;A项说法不符合史实

4、,等级秩序存在于阶级社会中,排除;B项是科举制的作用,排除;C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4(2022河南省名校联盟)自贞观十七年始,不管是官阶低于还是高于三品者均要加带“同中书门下三品”称号,方可参预政事堂会议。唐高宗时,又规定外司四品以下的官员入相,统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名。从此,更多负实际行政职责的低级官员进入了政事堂。这一变革(B)A使君相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B完善了政事堂的集议制度C加剧了士族与庶族间的矛盾D适应了科举制发展的需要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一变革使更多的负实际行政职责的低级官员进入了政事堂,在朝章国典上有了发言权,从而充实和扩大了政事堂集议的内容和范围。由于低级官员政

5、治上的进取心较强,也更熟悉下情,因此他们的加入,有利于提高政府决策的正确性,也给政事堂带来了生气和活力,对政事堂宰相集议制的发展起了很好的补充和完善作用,故选B项。君相矛盾非材料主旨,故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士族与中小地主间的矛盾,也与科举制的发展无关联,故排除C、D两项。5诗是唐代重要的科场应试文体之一,与赋并列杂文试。在科场试诗中,主司首先以正经或注解为题,考生根据题目出处以诗体的形式表达自己对经义的理解,在行文中,应试者常援经入诗以表现出深厚的经学功底。材料折射出唐代(C)A科举进士科多以诗赋选拔人才B实行兼收并蓄的开明文化政策C儒家经典在科举中的重要地位D儒学复兴推动民间尊儒的盛行解析

6、唐代科举考试“以正经或注解”命题,应试者要用诗的形式表达对经义的理解,需要深厚的经学功底等,反映了儒家经典在科举中的重要地位,C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科举进士科多以诗赋选拔人才,A项排除;兼收并蓄的开明文化政策与科举考试注重儒家经典的掌握和运用不符,排除B项;材料没有说明儒学复兴与民间尊儒的关系,D项错误。6(2022商洛)隋朝建立以后,隋文帝取消了长官辟署佐官的制度及九品中正制。同时诏令“外官九品以上,父母及子年十五已(以)上,不得将之官”“州县佐吏,三年一代,不得重任”。这些举措(A)A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B完善了地方官员的升迁机制C促成了察举制到科举制的过渡D基于推进国家廉政建设考量

7、解析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把选拔官员的权力收归中央,规定“外官九品以上,父母及子年十五已(以)上,不得将之官”“州县佐吏,三年一代,不得重任”,加强了对地方官的管理,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故选A项;B项“完善了”材料信息不足以说明,排除;材料举措促进了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的过渡,排除C项;D项不是主要目的,排除。7根据下表可知,唐代(D)诗赋年代诗赋题目题目出处开元二十二年(734)梓材赋尚书梓材大历二年(767)射隼高墉赋易经下经解元和十年(815)乡老献贤能书赋周礼地官司徒第二乡大夫长庆三年(823)丽龟赋春秋左传宣公十二年A官方重视礼制建设B科举制度不断发展C儒学地位受到冲击D儒经指

8、导政治践行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唐朝不同时期科举考试诗赋题目都来自儒家经学。结合所学可知,儒经在唐朝作为官方学术成为指导国家进行政治建设和教化民众的工具,官方所设置的题目表现了朝廷对经学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践行和思考,故D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官方重视礼制建设”,故A项错误;材料只强调唐朝科举考试诗赋题目的来源,无法说明科举制度不断发展,故B项错误;“儒学地位受到冲击”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8隋唐以三省六部为政务中枢,并集汉魏以来中枢政制变化之大成,较之秦汉三公九卿制度,无论就其组织机构,还是运行机制和行政效率,都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与秦汉体制相比,隋唐三省体制的最显著特征是(C)A实现了皇权与相权之

9、间的有效制约B三权分立有利于决策并限制了皇权C政务程序规范决策与执行机构分职D权力相对分散极大提高了行政效率解析在三省体制下中书决策、门下审议、尚书执行,而具体的执行部门又分为六部,故C项正确;三省体制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分割相权加强君权,从本质上讲它是君主专制强化的表现,故A项错误;三权分立体现在行政、立法和司法的制约与平衡,这是西方近代民主政体的主要特征,隋唐时的中国是专制政体,故B项错误;权力相对分散也有可能导致行政效率的低下,故D项说法欠妥。9(2022潍坊)有学者认为,三省六部制就是决策、审议和行政权各自独立,政令与施政相分离,在决策层面不是由哪一个部门单独负责,而是由三个省共同进行,三

10、省长官共同组成朝廷决策班子。这说明三省六部制(D)A加强了皇帝权威B巩固了中央集权C实现了民主决策D有利于科学决策解析据题意可知,唐代的三省六部制下,三省长官共同组成朝廷的决策班子,集体决策的方式有利于科学决策,故选D项;材料仅体现了共同决策的科学性,无法体现加强了皇帝权威和巩固了中央集权,排除A、B两项;在皇权体制下不可能实现民主决策,排除C项。10(2022烟台)钱穆先生认为,从秦汉三公九卿制到隋唐三省六部制的演变,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进步,皇帝从后台走到了前台。从制度变革层面看,这里的“进步”是指(B)A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B权力中枢决策规范化C中央机构行政效率提高D社会阶层流动性增

11、强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相比秦汉时期的三公九卿制,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在制度变革层面上的进步表现为,三省长官分工协作,使权力中枢决策规范化,B项正确;三省六部制服务于君主专制,使皇帝从后台走到了前台,与加强对地方管理的中央集权不符,A项错误;中央机构行政效率提高与三省六部制使“皇帝从后台走到了前台”不符,C项错误;隋唐时期促使社会阶层流动性增强的是科举制,而不是三省六部制,D项错误。11下表是唐朝前期进谏情况统计表(据唐书整理)。由此可知,该时期(C)阶段进谏次数成功率失败率唐朝前期116起(其中太宗朝37起)73%27%(其中太宗朝9%;高宗朝69%)A谏官制度已具有完善性B政治制度体现了转

12、型性C君主制度初具理性精神D决策机制体现集体智慧解析由统计表看出,唐朝前期进谏具有一定的失败率,说明唐朝前期皇帝并非完全采纳大臣的建议,是经过斟酌后决定的,说明该时期君主制度初具理性精神,故选C项;A、B两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材料说明“决策机制体现集体智慧”,排除D项。12(2022北京房山)礼宾图(下图)是出土于陕西唐章怀太子(655684年)墓中的壁画,描绘了鸿胪寺官员引见三位使节的情景。据此分析正确的是(C)A反映了唐太宗时期友好和睦的民族关系B鸿胪寺的职责仅限于管辖少数民族事务C鸿胪寺是隶属于唐朝尚书省的官方机构D说明唐朝与世界各地区的交往更加频繁解析根据材料“鸿胪寺官员引见三位

13、使节的情景”可知,鸿胪寺属于礼部,而礼部属于尚书省,故C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唐太宗于贞观二十三年(649年)驾崩,庙号太宗,葬于昭陵,这不符合材料时间,排除A项;B项中“仅限于”的说法错误,排除;D项中“世界各地区”的说法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13资治通鉴对某一制度记载:“(政府)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为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使之与居者均,无侥利。”该制度的实施(A)A放松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B延续了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C增加了广大农民的赋税负担D实现了赋税征收标准的货币化解析“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

14、,以贫富为差”是唐朝两税法的内容,两税法“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放松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故选A项,排除B项;两税法以财产的多少为计税依据,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经济负担,排除C项;明朝的一条鞭法实现了赋税形式的货币化,排除D项。14(2022河南)唐末,宰相裴垍改革赋税制度,藩镇治所所在州停止向中央“上供”赋税,全部改为“留使”作藩镇的经费。除治所州郡“留使”不足约定数额时由其予以补足外,藩镇所辖其他州郡的赋税则主要上交给中央。这一做法(A)A加强了中央财政实力B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C加剧了藩镇割据局面D减轻了其他州郡负担解析据材料“除治所州郡留

15、使不足约定数额时由其予以补足外,藩镇所辖其他州郡的赋税则主要上交给中央”并结合所学知识,唐末藩镇割据,藩镇往往统辖多个州县,并经常截留中央税收。在此背景下,裴垍的赋税改革,在制度上将藩镇的税收限定在治所所在的一个州,其他州郡的赋税则专供中央,客观上有利于增加中央财政收入,故A项正确;藩镇所辖州郡赋税上交中央与商品经济的发展不存在因果关系,B项错误;藩镇所辖州郡赋税上交中央,使中央可以更好地控制地方收入,有利于削弱藩镇实力,C项错误;减轻其他州郡负担的说法与材料“藩镇所辖其他州郡的赋税则主要上交给中央”描述不符,D项错误。15下表为唐代某一时期均田制下农民家庭经济运转情况表。据此可推断出(C)分

16、类粟(石)绢帛(匹)钱(文)收入544800支出39.13.5570剩余14.90.5230剩余率27.6%12.5%28.6%A农民是赋役的主要承担者B农村地区土地兼并严重C政府和农民关系总体良好D货币地租成为必然选择解析材料反映唐代均田制下,农民的粟、绢帛和钱均有一定的剩余,说明农民的生活状况较好,据此可推断出政府和农民关系总体良好,故选C项;封建社会的农民是赋役的主要承担者,但材料并未对农民赋役情况与其他阶层进行对比,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反映的农民的收支情况,未涉及土地兼并情况,故排除B项;唐代仍征收实物地租,明清时期实物地租向货币地租转变,故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16(202

17、2济南)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中书省、门下省同处北面的宫城,与尚书省隔着宫墙南北分开。门下省诏敕行达尚书省,需先经其长官审阅,若发现差错,可以不奉诏,甚至封还诏书,但一般都是奉敕力行。提取材料中有关三省的两条信息,并加以解读。答案中书、门下两省位于宫城内皇宫(或:太极宫)的两侧,尚书省则位于宫城之外;尚书省对门下省的诏敕有一定的否决权。隋唐时期为加强皇权正式设立三省制度,三省的这种空间布局体现了决策权、审议权和执行权的分解;中书省和门下省为辅助皇帝决策的机构,地近皇宫是为便于皇帝决策;而尚书省是皇帝诏令的执行机构,对距皇宫的距离要求不高;这种空间布局和职责分工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加强皇权,也造成中书省和门下省在三省中的权力、地位不断提升。尚书省有一定的否决权,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决策失误,有利于中枢权力机构决策的规范化和科学化。解析根据图片的信息可从位置的角度分析得出,中书、门下两省位于宫城内皇宫的两侧,尚书省则位于宫城之外;尚书省对门下省的诏敕有一定的否决权。再结合三省六部制的具体内容、影响进行概括。其余合理解读也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