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鞍山市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素质测试高一 历史 试 题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某竹枝词云:“脚痛腰酸晓夜忙,田头车戽响浪浪。高田车进低田出,只愿高洼不做荒。”这首词描写的灌溉工具是 A耧车 B翻车 C筒车 D水排2景德窑,宋景德年间烧造,土白壤而埴,质薄腻,色滋润。真宗命进御,瓷器底书“景德年制”四字。”由此判断此窑是A工场手工业 B官营手工业 C家庭手工业 D私营手工业3两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丝绸,一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陶瓷,五百年前中国的“名片”是茶叶。古代中西方交往中,丝绸、瓷器和茶叶在西方广受欢迎。这主要表明古代中国A古代手工业发展水
2、平世界领先 B自然经济取得了根本性突破 C东西方的经济交流渠道不畅通 D对外贸易一直处于出超地位来4明代在松江城郊,有些农民以织布为业,在这里有专以织布为生的机户,有从事棉花加工的弹花和轧花作坊,有从事棉布加工的踹坊(踏布、压布的作坊),还有新兴的棉布再制品的行业如制袜业等。这表明松江地区 A是明朝棉纺织业中心 B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C男耕女织模式的解体 D生产分工的专业化5“(明)政府以钱粮、银两或预先购好的丝料分发机户,机户织毕交官取酬。但钱粮往往每发后期(延误时期),且多扣克,以剥削之余,市积压之料。”这表明阻碍资本主义萌芽成长的主要因素是A自然经济占主导 B封建制度的落后 C机户们不守信
3、用 D地方官府的勒索6史记货殖列传引用了当时两句谚语说:“百里不贩樵(柴),千里不贩籴(d,粮)。”对此解释合理的是A柴火粮食市场供应充足 B百姓普遍视商业为末业C全国性大市场尚未形成 D谚语不能反映社会经济7木兰辞是同学们耳熟能详的南北朝诗歌。其中有“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jin),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的诗句。对这一时期“市”的解读,正确的是A当时的商业受到政府的严格控制 B“市”的商品主要是为了满足全国各阶层的需求C商品种类繁多,北方地区的商品经济非常发达 D南北朝时期固定的“市”已经广泛存在于城乡8唐诗汴路即事写道:“天涯同此路,人语各殊方。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这表明A“市
4、”彻底突破了时空限制 B边疆繁荣的茶马市场开始兴起C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形成 D政府放开了对市场的严格限制9明万历年间,福建泉州府佃农“朝登垅亩,夕贸市廛”;浙江秀水县佃农用上等米换白银,用中下等米来抵租。这一现象的出现突出反映了 A农村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初步发展 B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水平提高C农民能够支配自己全部的劳动产品 D农业与市场的经济联系加强10明清时期,松江地区形成“棉七稻三”甚至”棉九稻一”的农业经营新格局,这种格局的出现说明 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提高 资本主义萌芽在棉纺织业领域首先出现 松江地区成为棉纺织业中心 农村专业生产区逐渐形成 A B C D11下表是清朝乾隆时期常年粮价地
5、区价格地区价格江苏米谷每石1516两白银山西(部分地区)米每石152两白银湖广米每石142两白银山东(兖州、泰安)米每石1418两白银对上述经济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长江中下游地区成为重要产粮区B南北方经济地位逐渐趋向平衡 C粮食大量进入市场成为主要商品D南北地区之间的商业联系加强12乾隆年间的一首竹枝词写道:“呼郎早趁大冈墟,妾理蚕缫已满车;记问洋船曾到几,近来丝价竞何如”该情景应出现在 A天津地区 B上海地区 C苏杭地区 D珠三角地区13明太祖宝训指出,“我国家赋税制度已有定制,樽节拥堵,自有余饶。减省徭役,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使游惰皆尽力田亩,则为者疾而食者寡,自然家给人足,积
6、蓄富盛。尔户部政当究心,毋为聚敛,以伤国体”。明朝政府推行的这一政策 A推动了全国统一税制的形成和长期稳定 B适应了当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C有利于培植明朝政权的经济基础 D推动了家庭手工业的发展和农村市场的兴旺14下列表格数据反映的经济现象会导致时间人口(人)人均土地(亩/人)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2735546232.54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1027500006.89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2080957963.56 A自然经济逐渐走向瓦解 B精耕细作农业进一步发展 C资本主义萌芽迅速发展 D铁犁牛耕在江南开始推广15商鞅变法时明确以农业为“本业”,商业为“末业”。此
7、后中国古代统治者长期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其根本原因是A适应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需要 B中国有重视农业的优良传统C中国人口多,吃饭是首要问题 D封建统治者大多是农民出身16汉武帝时设置盐铁官专职管理盐、铁生产销售征税事宜。宋行引法,商人向政府购引(即取得贩运销售盐专利的凭证)后,即可凭引支盐运往指定区域,独占区内食盐销售。清政府采取“引岸制”的食盐运销体制,赋予一些商人食盐营销的垄断权,国家只对盐商进行管理和征税。对这一变化认识正确的是A封建政府与民争利的出发点没有改变 B不放弃专营是为了抑制富商大贾势力 C政策虽有变化但是指导思想仍为集权思想 D从长远来看会增加成本,不利于商品的自由流通17吕氏
8、春秋上农:“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财产轻便),其产约则轻(容易)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这段话的核心思想是A民贵君轻 B重农抑商 C施行仁政 D闭关锁国18. 乾隆九年颁布管理澳夷章程规定:洋船出入,严行盘验;夷人有事不能面见督抚等大员,也不准由“熟识商人”代为传达,必须由澳门县丞申报海防衙门。此规定意在A提高澳门政治地位 B排斥西方一切事物 C严格控制中外交往 D重建传统朝贡体系19有学者认为,明末以来,美洲的豆类、番茄、玉米、甘薯、辣椒、花生等作物向中国、东南亚的广大亚洲地区传播,以其丰厚的产出和充足的营养支撑着众多的人口,打破了传统的粮食结构。他把这些现象称为“餐桌
9、革命”。“餐桌革命”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世界市场的形成B工业革命的开展 C商业革命的影响D亚洲人口的膨胀20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西欧国家财富的重新分配和社会阶层的贫富分化,主要是因为 A金银存量的增加导致通货膨胀 B丰富的原材料降低了制造业成本 C西欧的商贸中心由地中海转到大西洋沿岸 D人们的商业冒险意识和财富观念增强21当哥伦布伟大发现的消息传到威尼斯时,当地出现了极度的恐慌,证券、债券下跌了40%50%。威尼斯商人恐慌的原因是 A金银价值下降导致物价波动 B地中海传统商路中心地位即将失去 C世界东方将成为西班牙的殖民地 D世界金融中心将向亚洲转移 22观察右图,根据所列年代与数据推测图表中曲
10、线表示的是 A英国输华鸦片总量B英国全国煤炭产量 C英国掠夺白银总量D英国输华棉纱总量23英国学者尼尔弗格森认为:“如果没有以对廉价服装弹性需求趋于无限大为特征的动态消费社会的同步发展,工业革命就不会在英国发端,更不会蔓延至西方世界的其他地区。”其主要观点是 A市场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推动力 B英国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 C人们对廉价商品的追求过于盲目 D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到世界24“明确限定的工作时间,较大的劳动强度,都使工作和休闲形成强烈的反差中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明显,他们反对各种野蛮或血腥的娱乐方式,试图取消容易引起骚乱的传统节日庆典19世纪初的欧洲,兴起一场理性休闲运动。”材
11、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工业革命促进了生活价值观的变革 B工业革命后中产阶级社会地位提高 C工业革命推动传统节日退出历史舞台 D大机器生产带来了人们精神的异化251584年,论西方发现一文中指出,殖民地即使不能直接找到黄金、白银,也肯定能给英国带来财富。新市场将大大刺激英国工业的发展。英国的雇佣机会将增多,许多流民将成为繁忙的工匠。据此可知 A殖民扩张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 B工业生产有利于殖民地人民就业 C工业革命急需广阔的海外市场 D殖民扩张给英国带来更多就业机会261609年,某地成立银行,而后各种银行林立,成为欧洲的储蓄和兑换中心。依靠雄厚的金融力量,此地还开启股票市场,进行融资和投机,被
12、后人称为“17世纪的华尔街”。“某地”是指 A英国的伦敦 B法国的巴黎 C荷兰的阿姆斯特丹 D意大利的威尼斯2719世纪中期英国出现了一种“大众消费主义”。当时的“英国所独有的不是消费的欲望,而是大多数人消费的能力。社会模仿的巧妙使用本来只买体面商品的人购买奢侈品,使本来只买必需品的人购买体面商品事实上,时尚及其利用者提高了人们金钱准则的水平”。造成上述消费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海外殖民掠夺带来了巨额的财富 B世界市场的形成使英国境内商品更丰富 C追求时尚成为当时消费的主流 D工业革命导致生产效率和国民收入的提高281870年以后,欧美国家重工业发展迅速。在重工业的各个部门,生产流程日趋复杂
13、,一个产品需要多道工艺流程分工与技术的复杂性与19世纪前期不能同日而语。因此,垄断组织在重工业的各个领域中发展很快。这说明 A资本主义生产的不稳定性加剧 B生产技术的发展是生产组织形式变革的催化剂 C垄断是推动科学技术进步的主要动力 D垄断贯穿于资本主义生产的整个过程29. 全球通史中有这样一段记述:“(1870年以后)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这段材料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是 A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B欧美国家同时发生 C兴起于重工业 D电力的广泛使用 30下表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商品
14、输出和资本输出情况统计表。(注:当时资本输出的利润率是商品输出的5倍左右)年份1870年1890年1910年商品输出(单位:万金镑)199626354304资本输出(单位:万金镑)51210132071表中数据的变化说明英国 A经济指导思想的转变B殖民霸主地位的确立C经济扩张方式的调整D世界工厂地位的动摇二非选择性题(第31题20分,第32题20分,共40分)31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应问题。(20分)材料一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
15、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 晁错论贵粟疏材料二 潘楼东去十字街,谓之土市子,又谓之竹竿市。又东十字大街,曰从行裹角,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服、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潘楼东街巷材料三 大抵徽俗,人十三在邑,十七在天下;其所积蓄,则十一在内,十九在外。 王世贞弇州四部稿卷六一赠程君五十序材料四 中国一向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细,人民最多而且最勤勉的国家。然而,许久以来,它似乎就停滞于静止状态了。今日旅行家关于中国耕作、勤劳及人口稠密状况的报告,与5
16、00年前视察该国的马可波罗的记述比较,几乎没有什么区别。(英)亚当斯密国富论根据材料,回答问题:(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归纳这种生产方式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8分)(2)据材料二概括宋代市场发展的特点。材料三反映了明代市场出现了怎样的新发展?(8分)(3)材料四中,亚当斯密认为中国明清时期经济“停滞于静止状态”。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说明理由。(4分)3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复杂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问题。(20分)材料一材料二 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生产的国家,因为我们有一些独特的有利条件,我们有良好的政府,我们有丰富的煤炭,我们有精巧的机
17、器和机械,尤其重要的是因为我们有雄厚的资本积累。 1816年,英国下院议员根据材料,回答问题:(1)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世界市场的形成各有何影响?(2分)(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英国主导世界市场“独特的有利条件”有哪些。(8分)(3)有人说“世界市场对世界经济来说是推动,对欧美来说是利益,对亚非拉来说是灾难和机遇。”结合所学知识,你是如何评价世界市场的?(10分)马鞍山市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素质测试高一 历史 答题卷二非选择性题(第31题20分,第32题20分,共40分)31.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应问题。(20分)(1)(8分)(2)(8分)(3) (4分)32(20
18、分)(1)(2分)(2) (8分)(3)(10分)马鞍山市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素质测试高一 历史 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2345678910BBADDCACDC11121314151617181920DDCBACBCCA21222324252627282930BBAADCDBAC二非选择性题(第31题20分,第32题20分,共40分)31.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应问题。(20分)(1)有利:农民具有一定积极性;政府重农抑商政策促进农业发展。(4分)不利:生产规模小,不利于生产技术的革新和推广;封建国家沉重剥削,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4分)(
19、2)宋代:市打破时间、空间限制;市场扩大,有饮食、服装等服务设施。(4分)明代:出现地域性商人群体;商人积累了雄厚的商业资本,多用于投资,经营活动遍及全国各地。(4分)(3)同意。理由:统治者采取重农抑商政策,对外闭关锁国,实行“海禁”,轻视技术等,明清时期经济发展陷于停滞状态。(4分)不同意。理由:中国自宋朝以来经济一直在发展;明清时期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4分)(支持以上任意一观点均可)32(20分)(1)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形成;殖民扩张和掠夺是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2)(2)条件: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工业革命;资源丰富;殖民掠夺和海外贸易积累了雄厚资本。(8分)(3)世界:进一步加强了世界各国各地区间的相互联系。(2分) 欧美: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中心;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世界市场,进一步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4分) 殖民地:是灾难,导致亚非拉的贫穷落后;是机遇,客观上带来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