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7讲新兴力量的崛起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一、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新兴力量的崛起1欧共体的成立(1)原因经济基础:20世纪50年代初,西欧工业生产大体恢复到战前水平。现实需要:欧洲各国的联合有助于欧洲的稳定与发展。外部原因:摆脱美国的控制,应对苏联的威胁。(2)进程1951年,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六国建立 欧洲煤钢共同体 。1958年六国组建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三个机构合并,统称为 欧洲共同体 。(3)影响加强了成员国之间经济和政治的联系,推动了法国和联邦德国的和解,促进了成员国经济的发展,为欧洲统一奠定了较好的政治基础。经济一体化,促进和带动了
2、政治一体化。2日本的迅速兴起(1)原因把发展经济作为立国的主要方针,并制定了一系列合乎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外交上采取低姿态,坚持以日美关系为基轴,依赖美国的保护,发展对外经济关系。重视教育,加大发展高科技产业的力度。(2)表现20世纪50年代中期,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20世纪60年代末,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在海外的纯资产居世界第一位,还是世界上主要的贸易出口大国和对外援助大国。(3)影响:随着经济的崛起,开始谋求“ 政治大国 ”,奉行相对独立的外交政策。3不结盟运动兴起(1)背景: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亚、非、拉赢得民族独立的国家
3、希望在两极格局中保持和平中立,采取不结盟的外交政策。(2)标志: 1961 年在南斯拉夫的铁托、印度的尼赫鲁、埃及的纳赛尔的推动下,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召开。(3)主张始终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宗旨和原则,支持各国人民的正义斗争。坚持反对帝国主义、新老殖民主义、种族主义和一切形式的外来统治与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主张国际关系 民主化 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4)影响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冲击了战后国际关系中的两极格局。二、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1苏联解体(1)背景僵化的政治、经济体制,使社会矛盾丛生。 戈尔巴乔夫 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新思维”的影响,使改革走进死胡同。
4、1991年经互会解体,华约解散。(2)经过1991年8月 八一九事件 ,大大改变了国内政治力量的对比,国家政权性质发生根本变化。1991年12月,俄罗斯等11国领导人签署了阿拉木图宣言,苏联完全解体。(3)影响:标志两极格局崩溃,推动多极化快速发展。 2多极化趋势的加强(1)美国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试图实现“美国领导世界”的意愿和建立“ 单极世界 ”。先后发动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2)欧盟政治:1991年12月签订 欧洲联盟条约 ,简称马约;1993年11月1日欧洲联盟成立,简称欧盟。经济:1999年1月欧洲单一货币 欧元 正式启用。军事:努力建立欧洲独立
5、的防务体系。(3)日本在加强日美关系的同时,注重与亚洲邻国建立密切的经济分工与合作关系。1992年通过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合作法案,为向海外派出军事力量打开了大门。迅速发展军事力量。(4)俄罗斯叶利钦的全方位外交:加强与欧盟的关系,但反对北约东扩,积极发展与亚太国家关系等。普京的务实政策:使俄罗斯逐渐走出了低谷。俄罗斯是对美国全球支配地位构成挑战的国家。(5)第三世界1992年9月第十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召开,力量扩大。中国已成为政治大国,又相继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和世贸组织,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3目前现状:几个主要力量中心的存在,暂时形成“ 一超多强 ”的局面。4趋势:世界政治格局
6、正向多极化方向发展。问题情境欧洲联合的目的材料在东方,来自苏联及其东欧盟国的威胁日益严重;在西方,来自美国的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不断加强。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如此下去,欧洲将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思考运用: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走向合作的目的。提示:发展欧洲经济,增强国际竞争力;应对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知识拓展欧洲在走向联合的过程中,规模不断扩大,从单一的经济领域向其他领域扩展且程度不断加深;由一个经济合作为主的组织变为一个具有政治经济双重性质的组织。教材补遗美苏冷战中“中间地带”崛起的三个重要表现“中间地带”即在美苏冷战中独立于两大阵营之外的“第三世界”
7、。(1)万隆会议是不结盟运动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是“中间地带”崛起的第一个重要表现。(2)1961年不结盟运动正式诞生,是“中间地带”崛起的第二个重要表现。(3)新中国重返联合国,是“中间地带”崛起的第三个重要表现。易混辨析不结盟运动与不结盟易错提醒有关多极化的几个误区(1)世界格局由两极朝多极化方向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经济格局多极化,而不是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2)冷战结束后,“一超多强”的局面出现,但这并不能说明多极化格局已经定型,因为多极化是一个趋势,有一个发展过程。(3)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仅仅说明的是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并不是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失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仍在蓬勃发展。问题情境
8、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材料下图是20世纪90年代后世界五大力量基本框架。思考运用:材料反映出20世纪90年代后世界格局有何变化?提示:由原来的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世界五大力量相互制约。素养感悟唯物史观经济多极化推动政治多极化两极格局瓦解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经济力量结构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亦即经济发展的区域集团化)。在此基础上,世界形成多个政治力量中心,政治多极化的趋势愈来愈明显。可见,经济多极化推动了政治多极化。主题一新兴力量的崛起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一、“时空观念”下的“历史概念”1“两个中间地带”和“三个世界”(1)“两个中间地带”: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提出了“两个中间地
9、带”的论断。一个是“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广大经济落后的国家”,一个是“以欧洲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国家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两个中间地带的国家都反对美国的控制和干涉,反对美苏称霸世界。(2)“三个世界”:1974年2月,毛泽东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指出:“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是第二世界。”“亚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整个非洲都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也是第三世界。”至此,毛泽东正式提出了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针对训练1(2021太原高三调研)1963年9月28日,毛泽东提出“两个中间地带”的概念:“我看中间地带有两个,一个是亚、非、拉,一个是欧洲。日本、加拿大
10、对美国是不满意的。”“过去几年法国人闹独立性,但没有闹到今天这样的程度。苏联与东欧各国的矛盾也有明显发展,关系紧张得很。”其意在强调()A中国共产党放弃传统的革命外交思想B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均已瓦解C中国外交的孤立局面已经消融D世界多极化趋势雏形得以显现解析: 题干中毛泽东的话本意是要联合西欧、东欧及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构建反对美苏争霸的统一战线,并没有放弃革命外交思想,故A项错误;美苏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在20世纪60年代仍继续存在,故B项错误;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美关系还未改善,中苏关系走向恶化,排除C项;毛泽东的话体现了第三世界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已登上了历史舞台,西欧、日本、东
11、欧等国家和地区与其霸主也存在矛盾,这些均表明世界多极化趋势已经显现,故D项正确。答案:D2不结盟运动不结盟运动并非真的不结盟,而是不与以美苏为首的两大政治军事集团的国家结成联盟。不结盟不是消极的中立,而是积极地反对霸权主义,主张用和平共处代替“冷战”,实现全面彻底的裁军。针对训练2(2021南宁高三联考)“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新独立的广大亚非拉国家为了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护自身的独立,主张团结起来,相互支持,不结盟运动兴起。”据此可知,不结盟运动()A强化亚非拉为主导的世界新格局B推动了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演进C缓和了亚非拉国家与美苏的矛盾D斗争目标一直集中在政治领域解析:亚非拉国家没有体现出
12、要建立以自身为主导的新世界格局,排除A项; 从材料可以看出,不结盟运动,抵制苏联和美国的霸权,推动了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故选B项; 不结盟运动并没有缓和亚非拉国家和美苏矛盾,排除C项;材料看不出一直集中在政治领域,而且在20世纪70年代还发展到经济领域,排除D项。答案:B二、“历史解释”下的“认知深化”欧洲走向联合的特点和影响(1)特点合作由单一经济领域向多个经济领域扩展。合作从经济领域扩大到政治领域。成员国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合作的方式由单纯的政府间合作到公众自下而上的参与。开创了出让部分国家主权建立共同管理和协调机制的区域和平发展模式。(2)影响经济上: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
13、实力的增强。政治上:西欧力图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国际关系上:削弱了美国的霸权地位,迫使美国调整对欧政策,冲击了两极格局。三、“唯物史观”下的“历史解释”从唯物史观的视角认识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1)根本原因: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根源在于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发展趋势。(2)具体原因:美苏的相对衰落和多个力量中心的崛起。表现为:美苏两国争夺世界霸权,在给世界和平造成严重威胁的同时,也使自身实力受到严重削弱。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共体和日本迅速崛起,严重削弱了美国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的地位。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的维护和平的
14、力量。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第三世界进入国际政治舞台,有力地冲击着两极格局。四、“史料实证”下的“问题意识”获取史料信息欧洲走向联合史料1950年5月9日,法国外长舒曼在他宣读的一项声明中指出:“要使欧洲国家统一起来,就必须结束长达百年之久的德、法之间的冲突。”他在声明中倡议:“当务之急,是在最短期间内,把法、德两国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以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的管制之下。”此即“舒曼计划”。舒曼计划不仅标志着法国对德政策的一大转折,也为日后欧洲走向联合奠定了基础。姚椿龄、杨宇光舒曼计划及其产生的国际背景要求:根据史料,概括“舒曼计划”的核心内容和影响。试答:答案:内容:把法、德两国的煤
15、钢生产置于高级联营机构的管制之下。影响:有利于法、德结束冲突,实现和解;为欧洲联合奠定基础。认识史料的价值日本的崛起与美日关系的变化史料漫画1美日邦交之透视辨析史料:(1)漫画能形象地反映历史,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2)漫画1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的美日关系,漫画2反映的美日关系折射出日本经济实力的增强。要求:漫画1中美日既“勾肩搭背”,“矮个子”又背后用枪,这反映出当时的美日关系是什么?漫画2反映的美日关系如何?试答:答案:(1)既有合作又有矛盾斗争。(2)日本在经济上成为美国的主要竞争对手,对美国态度逐渐强硬。从史料中发现问题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史料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
16、不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美国是唯一的军事超级大国,但靠军事力量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少。至于其他问题,如经济力量,美国仅仅是一个大国,还有可与美国匹敌的其他国家。原美国国务卿基辛格的一次谈话发现问题:基辛格认为新的国际关系不同于旧的国际秩序,具有多个权力中心,呈现多元化的特点。要求:如何理解“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试答:答案:美国在军事上是超级大国,但在经济上和政治上,世界上还有多个权力中心,美国“仅是一个大国”,算不上是超级大国。主题二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一、“时空观念”下的“历史概念”“多极化”与“一超多
17、强”(1)“多极化”:是一种趋势,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到目前为止,多极化并没有定型为基本的世界格局。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或具有巨大的国际政治影响力是成为多极化中一极的必不可少的条件。(2)“一超多强”:是当今国际政治格局由两极向多极化演变过程中的现状,是过渡时期国际关系的基本框架。针对训练(2020河南天一大联考)冷战结束后,一些实力较强大国或国家集团,极力争取“极”的地位,出现一种“多元争极”的态势。这一“态势”反映出()A新国际格局尚未定型B国际力量出现了平衡C美国力量遭到了削弱D世界多极化基本形成解析:冷战结束后当今世界处于多个较强的国家或国家集团争“极”的状态,说明新的国际格局尚未定型,故
18、选A项;一些实力较强大国或国家集团,极力争取“极”的地位的原因在于国际力量的不平衡,排除B项;材料无法看出美国力量遭到削弱,美国是冷战结束后唯一的超级大国,排除C项;世界多极化趋势正在形成中,而不是基本形成,排除D项。答案:A二、“历史解释”下的“认知深化”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的特点及其影响(1)特点是在没有发生世界大战的情况下出现的。这种格局的变动不是通过战胜国强加给战败国的意志,导致各国国际地位的变化而实现的。新的国际格局的确立需要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但多极化发展趋势不可避免。世界多极化趋势下,多元的力量结构有着相互竞争、相互制约的关系,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
19、上的关系更加错综复杂,体现了国际中心舞台多元化的特点。(2)影响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有利于体现各国和各国人民的共同意愿和利益,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有利于抑制或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符合国际民主化的潮流,有利于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既是经济多极化、全球化的结果,又进一步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促进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协调平衡发展。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既提供了发展机遇,又提出了挑战。三、“史料实证”下的“问题意识”获取史料信息两极格局的瓦解史料有人说:20世纪是一个短暂的世纪。从某种意义上说,20世纪是从
20、1917年才开始的,到1989年便已经结束了。1989年是20世纪末最具决定性的一刻。它使得美国崛起并成为新世纪无可争辩的超级强权,也使得全球化走进苏联阵营。自此以后,全球化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摘编自卫报(2006年5月25日)要求:根据史料,概括1989年所发生的事件对20世纪末的世界产生的影响。试答:答案:1989年,东欧剧变,促进了全球化的扩展;使美国崛起并成为新世界无可争辩的超级强权;世界两极格局的相对平衡被打破,世界形势局部动荡。从史料中发现问题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史料目前的多极化趋势,将成为未来世界新秩序的基础。多极化为各国提供了机会,使它们能够在国际社会表达自己的意思、希望及
21、雄心。只有通过国家间持续的对话,交流观点,才有可能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而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则是世界和平的基础。前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发现问题:多极化只是一种趋势,不是当前世界格局,也就是说当前尚未形成多极化格局。要求:根据史料概括多极化趋势的发展的影响。试答:答案:多极化趋势给世界各国提供了发展的舞台,促进了国际关系的和谐发展。全国卷全国2018T35;2017T35国际政治格局由两极向多极化的演变是战后世界格局的一种基本趋势,它是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结果。在全国卷中,本讲考查频率较高,题型以选择题为主;内容主要涉及多极化趋势的曲折发展(如新兴独立国家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努力、第三世界的发展壮大
22、)。从新高考对学科素养的要求来看,多极化发展过程中新兴力量的崛起和新的国际政治秩序的构建需重点关注。全国全国2020T35地方卷山东2020T15;天津2020T15;江苏2020T20感悟真题明确命题方向1命题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2020高考全国卷)1964年,主要由亚非拉国家组成的七十七国集团成立。在19752006年联合国决议中,围绕着裁军和国际安全议题,七十七国集团成员的意见基本一致。这种状况()A确立了世界多极化的格局B维护了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C遏制了战后全世界范围内的军备竞赛D改变了发达国家主导国际政治的局面解析:B对,从材料可以看出由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组成
23、的七十七国集团在裁军和国际安全议题方面意见基本一致,这种联合斗争壮大了发展中国家的力量,维护了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A错,世界多极化格局是一种发展趋势,目前仍没有确立。C、D错,材料只是强调在19752006年联合国决议中,围绕裁军和国际安全议题,七十七国集团成员的意见基本一致,无法判断是否遏制了“军备竞赛”,也无法看出是否改变了发达国家主导国际政治的局面。答案:B2命题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发展(2018高考全国卷)下图反映了19451975年间联合国成员国的变化情况,这表明()A第三世界发展壮大 B欧共体的成员增加C世界贸易范围明显扩大D经济区域化的趋势加强解析:A对:从图片中可以看出
24、,联合国成员国中亚非成员国的数量呈逐渐增加的趋势,说明了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壮大。B错:图片未涉及欧共体成员的变化趋势。C错: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缓和国际紧张局势,不是经济组织。D错:图片没有体现区域经济集团的发展情况。答案:A3命题点: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2017高考全国卷)1976年,美、英、法等西方国家组成七国集团,协调经济政策以解决世界经济难题,俄罗斯加入后成为八国集团。1999年,八国集团国家和中国、巴西、印度等组成二十国集团,寻求合作以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持续增长。从这一历程可看出()A世界格局的变化冲击旧的世界经济秩序B经济全球化深入到贸易金融领域C越
25、来越多的亚非拉国家进入世界体系D区域经济集团从封闭走向开放解析:结合题意可知,20世纪末对世界经济作出贡献的不仅有发达国家,也有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这表明世界旧的经济秩序受到冲击,A项正确;经济全球化或区域经济集团的发展并非材料表述的中心意思,排除B、D两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国家已经加入世界体系,C项错误。答案:A4命题点:美国对外政策调整的影响因素(2020高考山东卷)1969年美国出台了新的出口管制法,不再使用“共产党国家”与“非共产党国家”这一概念和划分方法,代之以“鼓励与美国有外交关系或贸易关系的国家进行贸易”,并要求商业部修订管制清单。这一调整主要是由于美国()A同苏联关系
26、缓和B与西欧竞争加剧C陷入侵越战争泥潭D国家实力相对衰弱解析:D对,20世纪70年代前后,美国实力相对衰弱,一方面实行战略收缩,维护自己的核心利益,另一个方面开始与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缓和关系,力求共同对抗苏联。A错,此时美国和苏联进行了激烈的军备竞赛,美苏关系并未缓和。B、C错,与欧洲竞争加剧和陷入侵越战争泥潭推动了美国政策的调整,但不是主要原因。答案:D5命题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2020高考天津卷)20世纪60年代末,基辛格说:“一个统一的欧洲对世界事务大概会坚持一种特别的欧洲的观点这就是欧洲将对美国在大西洋政策方面的霸权挑战的另一种说法。”这一看法出现的深层背景是()A欧洲一体化进程
27、加快 B欧洲威胁到美国全球霸权C世界多极化趋势显现D美国与欧洲关系发生变化解析:C对:提取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深层背景”及时间“20世纪60年代末”并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判断,随着欧共体的出现、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日本的崛起等,世界多极化趋势显现,在这种背景下,基辛格认为欧洲将对美国的霸权构成挑战;A错:欧洲一体化进程只是世界多极化趋势的一个因素;B错:欧洲只是“将对美国在大西洋政策方面的霸权”构成挑战,而非威胁到美国的全球霸权;D错:“美国与欧洲关系发生变化”只是对题干所述现象的描述,未挖掘出“深层背景”。答案:C6命题点:欧盟的独立外交(2020高考江苏卷)在科索沃危机期间,欧盟坚持召开朗布伊埃和
28、谈,希望在欧盟的主导下解决问题。1999年科索沃战争后,欧盟决定设立外交和国防总代表一职,充分表现了独立解决欧洲问题的决心。这表明()A欧洲已实现政治一体化B欧盟在多极格局中占据主导地位C世界多极化格局已形成D欧盟加强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解析:D对,在科索沃危机期间和战争后,欧盟都积极争取独立解决欧洲问题,充分反映了欧盟想要提升国际影响力的愿望和努力。A错,欧盟是具有政治和经济性质的区域合作化组织,但欧洲并没有实现政治一体化。B、C错,多极化格局是一种发展趋势,还未形成,而且材料也不能说明欧盟在其中占据主导地位。答案:D模拟精练好题精练赢高考1(2020安徽合肥一模)从1958年9月14日法国
29、总统戴高乐和德国总理阿登纳首次会晤到1963年10月阿登纳去职,双方会晤达15次之多,会谈时间达100多小时,书信往来40余件。法德意在()A摆脱美苏控制B谋求共同发展C缓和冷战形势D走向联合争霸解析:法德密切会晤意在加强两国关系,谋求共同发展,故选B项;法德两国皆没有被苏联控制,排除A项;法国和联邦德国属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法德密切会晤与缓和冷战局势无关,排除C项;法德密切会晤意在加强联系,促进共同发展,而非联合争霸,排除D项。答案:B2(2020福建龙岩一模)1961年不结盟运动贝尔格莱德会议召开时,正值柏林危机达到高潮,全体与会国家元首都给美苏两国领导人写了内容相同的个人信件,对
30、于战争威胁发出警告,并呼吁和平的解决方案。这反映了当时()A两极格局正趋于瓦解B新的力量格局呼之欲出C和平已成为时代主题D亚非拉国家已弥合分歧解析:“1961年不结盟运动贝尔格莱德会议召开时,正值柏林危机达到高潮,全体与会国家元首都给美苏两国领导人写了内容相同的个人信件,对于战争威胁发出警告”说明新的国际力量影响初现,故选B项;1961年正值两极格局的形成的高潮时期,排除A项;“1961年不结盟运动贝尔格莱德会议召开时,正值柏林危机达到高潮”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达到一个小高潮,世界被战争的阴影笼罩,排除C项;材料主要是指不结盟运动呼吁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和平解决柏林危机,材料未体现且无法弥合自身的分
31、歧,排除D项。答案:B3(2020河南洛阳三模)历史学者黄安年认为,在19691985年前后的近20年时间里,雅尔塔体系下美苏进入了相互争夺和缓和的新阶段。美国的实力地位无论就美苏对比还是资本主义集团内部来说,都是相对地削弱但是一场具有转折意义的突变已在悄悄地酝酿。据此可知()A美国实力削弱加速了国际格局瓦解B欧洲的联合改变了美苏关系走向C多极化趋势出现是此时的重要特征D第三世界崛起推动国际格局突变解析:根据材料“美国的实力地位无论就美苏对比还是资本主义集团内部来说,都是相对地削弱但是一场具有转折意义的突变已在悄悄地酝酿”可知多极化趋势出现是此时的重要特征,它冲击了两极格局,故选C项;苏联解体
32、加速了国际格局瓦解,并非“美国实力削弱”,排除A项;根据材料“美国的实力地位无论就美苏对比还是资本主义集团内部来说,都是相对地削弱”可知欧洲的联合改变了美国的地位,并非“改变了美苏关系走向”,排除B项;1962年不结盟运动标志第三世界崛起,与材料所述时间“19691985年”不符,排除D项。答案:C4(2020河南六市重点高中3月联合检测)有学者说:“冷战结束后,追求公平正义和多边主义的价值理念日益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愿望。”这一愿望折射出()A不结盟成为国家关系的主流B多极化发展趋势得到加强C霸权主义被国际社会所抛弃D“一超多强”局面遭到削弱解析:冷战结束后,世界多极化趋势得到了加强,出现追求公平正义和多边主义的普遍愿望,故选B项;当今世界结盟仍是国家关系的主流,美、英、法等大国仍是结盟国家,排除A项;虽然大多数国家反对霸权主义,但霸权主义仍然存在,并没有被抛弃,排除C项;材料中的愿望是“一超多强”局面加强的结果,而不是削弱的结果,排除D项。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