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陕西省宝鸡市2021届高三历史下学期5月大联考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3.做选考题时,考生须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4.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4.秦孝公用商鞅变法,对家庭严厉推行分户析居
2、的改革政策,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税”,把家庭单位强令分析到最细小程度。父与成年儿子分居,都以户主身份列名国版。商鞅此举力图A.推动重农抑商政策的建立B.确立小农经济主导地位C.瓦解宗法制度的社会根基D.移风易俗实现社会转型25.董仲舒在天人三策开篇中讲道:“臣谨案春秋之中,视前世已行之事,以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据此,董仲舒意在说明A.君主应重视天人感应B.天人关系研究由来已久C.强化集权利于大一统D.儒学推崇君权神授思想26.明初,在地方行政制度上承元制,设行省统驭郡县;洪武九年,改行省为布政使司,确立了都指挥使司、布政使司、按察使司三司并立的体制;自宣德以后,陆续向各地派
3、驻的巡抚成为地方最高军政长官,并节制三司。从这一历程可看出明代A.实践了权力“制衡“理论B.地方行政发生重大变革C.重视对地方的掌控D.君主专制已达到顶峰27.15世纪中期,朝鲜王朝组织本国医官用朝鲜文翻译或注释中国医书,收集了中朝两国医书153种,尤其是收集了在中国已失的医书40余种。同时,他们还模仿中国的医方著作,组织本国的医师编撰医方著作。这反映出当时A.“西学东渐”的局面已出现B.中国医学成就已领先于朝鲜C.中医学引起了东方国家关注D.中朝交流利于保留医学文化28.1894年10月24日,日军从花园口登陆,历时14天,清政府陆海军不闻不问。月余,徐邦道率部在土城子阻敌,予敌重创。但敌增
4、兵纷至,清军后援不继,众寡悬殊,无以为食,争船逃走,旅顺陷落。这一结局A.源于清军素质的低下B.动摇了清政府反动统治C.消磨了国人反帝意志D.折射出清朝统治的腐朽29.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发表通电,主张改组南京政府,容纳各党各派,共同负责救国;停止一切内战;立即释放上海被捕之爱国领袖;释放全国一切政治犯;开放民众爱国运动等等。这一做法旨在A.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促成全国抗战局面的形成C.支持进步人士民主运动D.扭转全面抗战的不利局面30.梁启超于1896年发表了古议院考,文中论证中国古代很早就有了类似议院(包括上议院和下议院)的机构和议员的设置,“虽无议院之名,而有其实也”。康有为等
5、不少清儒都将中国上古的尧舜禹时代比作西方的民主、民权时代。他们意在A.抗拒革命潮流B.树立民族自信C.减少改革阻力D.保存传统文化31.1984年3月28日,石家庄造纸厂门前突然出现一份向领导班子表决心的“大字报”:“我请求承包造纸厂!承包后,实现利润翻番!工人工资翻番,达不到目标,甘愿受法律制裁。”这反映出A.现代企业制度的确立B.市场经济体制确立C.企业自主权得到扩大D.国企改革逐步深入32.古希腊的葬礼花瓶的瓶画表现了许多丧葬仪式。如在一只瓶画里,表现的主要场景里,6名妇女优先围绕在男性死者的尸体架前;在尸体的头部和肩部的位置,两名妇女正撕扯着自己的头发。另一只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45
6、0年间的白色陶瓶,绘着两位妇女站在墓地拜祭的情景。这些瓶画能够体现A.妇女在民主政治中地位提高B.城邦重视公共空间建设C.参政意识渗透具体生活D.城邦的性别关系特征33.1500-1600年间,作为欧洲人主食的小麦价格在英格兰上涨了425%.在英格兰西部,粮食价格上涨了四五倍,面包房工人工资却只从4便士上涨为8便士,工匠从6便士上涨为1先令。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A.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B.海外殖民扩张C.市场经济的普遍发展D.贵金属持续涌入34.过去,贵族看待音乐家如同家里的仆役一样,音乐家常被贵族雇到家里进行消遣性的演奏。18、19世纪之交,大型音乐厅开始兴建,人们将音乐视为一种艺术,甚至是一
7、种信仰,而不仅仅是茶余饭后的消遣。这一变化A.展现了特定时期的音乐生态B.反映了启蒙思想的价值理念C.体现了封建贵族的音乐追求D.违背了音乐发展的历史潮流35.下图反映出二战后美国A.霸权政策遭多方势力制约B.力图遏制多极化力量发展C.与苏联争霸斗争势均力敌D.对外扩张呈现周期性变化二、非选择题:共160分。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135分。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 汉至唐,思想界逐步形成“三家齐鸣”的局面。在三国两晋时期,战争不断,王位更替频繁,从北方来的游牧文明冲击了原有的农耕文化,“胡文化
8、”一度盛行,儒学者的地位下降,儒士们纷纷南迁,儒学思想陷入危机。直到隋文帝的出现,他在统一北方之后,首先便恢复传统的伦理纲常,从思想层面改造了国家,同时也为随后而来的盛世奠定了思想基础。唐朝,儒学一直保持着主导地位,唐晚期再次为动乱和宗教思想文化冲击,危机再次出现。摘编自何成轩儒学南传史材料二 对于程朱理学而言,在明朝时期的确盛极一时,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人们发现程朱理学也有一定的不足。而且王学在这个时候又开始崛起,造成了程朱理学的下坡路。王学的崛起造就了明朝理学的又一个高峰时期。在这段时期,人们以学习王学为主流,即使在朝堂之上,也有很多的大臣在学习王学,王学对明朝的发展做出了较为卓越的贡献
9、。一方面,王学曾经取代过程朱理学,有他的过人之处;另一方面,王学也曾经帮助明朝进一步发展,因此,很多人都非常崇尚王学。摘编自宋志明论宋明理学的成因和变迁(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唐时期儒学发展的主要趋势,并分析其成因。(13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代理学的发展变化,并分析其成因。(12分)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 中国古代不同时期人口与耕地统计表(括号内年份表示耕地面积的统计年份,未加括号的为相应人口的统计年份)据赵冈、陈钟毅中国土地制度史整理阅读材料,从中提取一个或多个信息拟定成具体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其进行简要阐释。(要求:论题明确,持之
10、有据,逻辑清晰)(二)选考题:共25分。请考生从2道地理题、3道历史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一 兴办生产事业亦属急务,但人民还没有这种志愿,所以暂时创办官立事业,示以实例,以诱导人民。守屋典郎日本经济史材料二 自明治初年,渐行所谓奖励工业(工业部)开拓矿山、制造机标和造船不计利息,不计减员产品不能销售之物,则自行标价,尽藏库中而穷于支付工资与购入材料,只能以补贴营业金的名义从大藏省申报领取。即或是矿山、造船等需用几十万元的官营事业也都是如此弊病。高桥龟吉日本近代经济形成史材料三 维新派的目标正是我们的目标,他们
11、的计划好倒是好,就是有些不切实玩和操之过急。然而,距今大约三十年以前,绝大多数局外人不也是这样评论日本的明治维新,而明冶维新不是扫除了日本的旧秩序吗?不打破鸡蛋就不可能做成煎鸡蛋卷。泰晤士报主编姬乐尔致该报驻北京记者莫理循的信(1898年11月25日)(1)依据材料一,概括明治维新之初政府殖产兴业的方式及原因。(6分)(2)19世纪80年代,日本殖产兴业的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分)(3)材料三中“不打破鸡蛋就不可能做成煎鸡蛋卷”的含义是什么?戊戌变法未能“打破鸡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6分)4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961年8月,东德
12、沿着东西柏林分界线,筑起了著名的“柏林墙”。西方三国提出抗议,并把苏联在西柏林的纪念馆用铁丝网封锁起来。但美国与苏联都不愿决一死战。10月10日,赫鲁晓夫提出愿意推迟解决西柏林问题的时间。美国也感到“柏林墙”并未触及西柏林的安全,也就接受了既成的事实,第二次柏林危机遂告结束。材料二 1975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相当于美国的80%,战略导弹超过美国40%,1978年美军拥有坦克10 500辆,苏军拥有坦克50000辆。这一时期的美国,由于受经济危机的冲击,经济增长趋于缓慢,侵越战争受到严重挫折,军事力量被苏联赶上,美国遇到了连做梦也没有想到的那种挑战。美苏力量对比开始出现明显变化。材料三 20世纪
13、80年代,里根对苏联采取强硬态度,提出以实力求和平战略,大规模扩军备战,宣布实施“星球大战计划”,以威慑和拖垮苏联。苏联则在与美国的争霸中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丧失了对外扩张的猛烈势头。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出全球缓和战略,开始放弃争夺军事优势的做法,从对外扩张转为全面收缩,美苏争霸接近尾声。(1)第二次柏林危机的出现和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4分)(2)材料二中的变化,反映在这一时期的美苏争霸上是怎样的情形?(6分)(3)综合以上三则材料,美苏争霸给我们怎样的启示?(5分)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 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以后,荷兰人曾先后进攻澳门、台湾,遭到明
14、朝官民的坚决抵抗而失败。1608年,荷兰东印度公司董事会发出指示:“我们必须用一切可能来增进对华贸易,首要目的是取得生丝,因为生丝利润优厚。”1621年,荷兰人得知西班牙人也计划占领台湾,遂于次年再次侵占澎湖,并于1624年侵占台湾南部。1642年,其势力扩张到台湾北部。1661年,郑成功进军台湾,并正告荷兰驻军,台湾和澎湖列岛应由中国政府管辖,岛屿上的居民都是中国人,“他们自古以来占有并耕种这一土地”。荷兰人试图以赔款的方式换取郑成功退兵,被拒绝。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台湾根据郡县制,设立一府二县;兴建孔庙,建立学院、府学、社学等完整的学校体系;开科取士,“三年两试,照科、岁例开试儒童”;许多文人学士随之入台,写下了台湾第一批文学作品;大量移民涌入,台湾的人口迅速增加。摘编自陈孔立主编台湾历史纲要(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荷兰侵占中国台湾与澎湖的历史背景和目的。(7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郑成功收复台湾在哪些方面促进了国家的统一。(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