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福建省霞浦一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166907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霞浦一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福建省霞浦一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福建省霞浦一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福建省霞浦一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福建省霞浦一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福建省霞浦一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福建省霞浦一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福建省霞浦一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福建省霞浦一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福建省霞浦一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福建省霞浦一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福建省霞浦一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霞浦一中2014届高三年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第卷(选择题,共 60分)1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墨子主张“兼爱” “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这些主张产生的共同的社会背景是 A社会动荡矛盾尖锐 B百家争鸣趋于合流C奴隶制度全面崩溃 D封建制度最终确立 2.明代小说中的主人公,已不再局限于那种千篇一律的才子佳人,而变成了发迹的商人、市井的女儿种种过去最普通的人开始成为文学中的典型形象。这一现象反映出商品经济的发展文学创作日益平民化市民阶层的扩大反封建思想开始兴起A B C D3. 马丁路德曾说:“除了以圣经为根据证明我是错误的以外,我将永不改悔。”“每一

2、个基督教徒,只要感觉到自己真诚悔罪,就是不购买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全部免罚。”这表明该宗教改革家A主张“信仰得救”,给人以精神的自由B否定教会高于国家的思想,要建立本民族教会C使人们以本民族语言解读圣经,与上帝直接对话D批判神权统治,否定宗教礼仪,鼓吹人性解放4.伏尔泰认为:“如果全部自然界,一切行星,都要服从永恒的规律,而有一个小动物,五尺来高,却可以不把这些定律放在眼中,完全任意地为所欲为,那就太奇怪了。”伏尔泰所说的“永恒的规律”是指 A普朗克的量子论 B 牛顿万有引力定律C达尔文的进化论 D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5. 某时期的报纸上出现了一首题为相隔一层纸的诗:“屋子里拢着炉火,老

3、爷吩咐开窗买水果,说天气不冷火太热,别任它烤坏了我。屋子外躺着一个叫花子,咬紧了牙齿对北风喊要死!可怜屋外与屋里,相隔只有一层薄纸!”请问这首诗最早可能创作于什么时期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抗日战争6. 礼记祭统云:“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国语晋语曰:“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这两段材料说明统治者都重视 A宗法关系 B道德规范 C战争祭祀 D儒学思想7. .唐代与元朝都在中央设立了中书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前者下设六部管理财政,后者为中央行政机构B前者掌管草拟和颁发诏令,后者则是行政机构 C二者都是为了强化皇权的中央最高行政机构 D二者都标志着中央集

4、权制度达到顶峰8. 刘邦认为“(秦始皇)为皇帝,而弟子为匹夫,内亡(通”无“)骨肉根本之辅,外亡尺土藩翼之卫。”由此汉初统治者A废除郡县制 B设置中朝 C实行察举制 D分封诸侯王9.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是被国人误解了上百年的优秀制度。其“优秀”主要是指A中央集权实质就是专制独裁B能为政府带来足够的权力与资源C分割相权是势在必行的手段 D宽松进步是中央集权的发展趋势10.某位导演准备拍电视连续剧孙中山时,需要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诞生写一段“画外音”,如果要你为下列材料把脉,你看哪一项不适合A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B它体现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和民主性C它特别规定总统制与三权

5、分立体制D它是借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宪法的基本精神和原则制定的11. 1942年国统区某报纸评论:“平时军人开小差,一般人夸为精明干练。今日壮丁逃兵役,人人骂为冷血动物。”这主要反映了()A民众普遍的厌战心理 B舆论对军人的评价很低 C民众救亡意识的增强 D舆论对滥抓壮丁的抗议 12. 英国哲学家罗素在中国问题一书中说:“甲午战争,中国被日本打败,义和团运动后,中国又遭到列强的报复,这终于使中国的有识之士看到中国的当务之急是要有一个更好的更现代化的政府,而不是一个濒于崩溃的帝王之家。”这里的有识之士应该是A洋务自强的践行者 B维新图强的呼吁者C民主科学的倡导者 D民主共和的实践者13. 有人把八

6、国联军侵华战争作为近代前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依据有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完全确立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开始向资本输出为主转变使中国由一国独霸向列强共同支配的局面过渡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社会两大矛盾汇流,集中表现在反对清朝统治的斗争上A B C D14. 清朝官员袁昶说:“中国是礼仪之邦,春秋之时已有明约,两国相争不斩来使,如今攻使馆,要开杀戒,一背礼义之道,二背国际公法。拳术不可恃,外衅不可开,杀公使,悖公法,事将不可收拾。”从材料中可得出的确切信息是A袁昶反对利用义和团来抗击八国联军B袁昶注重用古今中外的历史和现实作为依据C袁昶的观点得到了当时统治者的支

7、持D印证了当时八国联军有灭亡中国的野心15. 陈独秀认为,某历史事件体现出来的精神是“对于社会国家的黑暗,由人民直接行动,加以制裁”,该事件是()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五四运动 D.新文化运动16. 在18331913年“共和”、“民主”这两个关键词在部分著作和报刊中出现频率的统计中,19051913年“共和”出现的频率远远高于“民主”的频率,其原因包括 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 三民主义思想的影响 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A B C D17. 胡锦涛同志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强调,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以来,“一国两制”实践日益丰富。“一国两制”是完全正确的,具有强大生命力。下面

8、对“一国两制”的理解正确的是()A.叶剑英1981年对台谈话正式中提出B.前提是“一个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C.“两制”是指两种教育制度 D.“一国两制”主要是针对香港、澳门问题而提出的18. 中共“二大”宣言指出:“中国三万万的农民,乃是革命中的最大要素。农民因为土地缺乏、人口稠密、天灾流行、战争和土匪的扰乱、军阀的额外征税和剥削、外国商品的压迫、生活程度的增高等原因,以至日趋穷困和痛苦。”这主要表明中国共产党A. 决定发动土地革命,以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B. 对农民痛苦的深切同情C. 认识到民主革命中农民阶级的重大作用D. 决定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走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19. 1949年1

9、0月1日下午3时许,毛泽东用响亮的声音宣读了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向4.75亿中国人民,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对这一历史事件的重大意义理解准确的是A.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的结束 B.中国人民第一次反帝斗争的伟大胜利C.反帝反封建革命任务的彻底完成 D.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0. 1958年7月台湾当局利用美国进攻黎巴嫩的机会叫嚣“反攻大陆”。7月18日晚,毛泽东作出炮击金门的指示,意在击美,支援阿拉伯人民。8月底,美国撕下了“盟友”的假面,丢下台舰掉头遁去。毛泽东决定以民族大义为重,暂缓收复金、马,并亲自写下告台湾同胞书,指出“我们都是中国人,

10、三十六计,和为上计”。由此可见当时地区局势动荡不安 中共有了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想法美国避免与中国发生正面冲突 “台独”势力开始猖獗A B C D21. 1982年宪法序言中指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组织,过去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今后将进一步发挥它的重要作用。”序言中“过去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主要是指 ( ) A它曾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B它曾代替国家宪法的职能 C它曾是两次国共合作的重要组织形式 D它曾是国家重要的基本政治制度22. 假如你是古罗马的二位执政法官,当你遇到以下的案子时,你判为合法的是一个奴隶为他的主人工作了20年后,要求主人给予他自由,他的

11、主人却不答应某自由民要求他女儿在家从父、出嫁从夫、老来从子 某平民擅自将他富裕的大儿子财产的一部分,分给了他的小儿子 一个拥有100个奴隶的罗马贵族,在急需劳动力的收割季节,到市场上去卖了20个奴隶,赚取了一大笔钱A B C D23. 杰弗逊称美国总统制为君主制的“新版”。对此结论的理解有误的是A总统有行政大权 B总统有权否决国会的立法C总统是军队的最高统帅 D参议院有弹劾及审判总统的权力24. 1825年,在美国的印第安纳州,英国人欧文建立了一个名为“新和谐公社”的社会组织。这里有工厂、农场和学校,每个成员都参加劳动,人人都享有充分的、平等的民主权利。“新和谐公社”的出现表明A资本主义福利制

12、度得到发展B无产阶级开始尝试建立政权C马克思主义促进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D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和对社会制度的新探索25 “任何一级政府都是不可信任的,但是级别越高、距人民越远、权力越集中和强大的政府,越需要特别的限制。”因此,1787年的美国宪法规定A实行“邦联”体制,美国中央政府对各主权州只进行松散的统治B总统、议员均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真正体现“主权在民”理念C在中央政府权力结构中遵循“制约与平衡”原则,避免绝对权力出现D总统只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实际行政权属于国务卿26. 1951年4月,法、意、联邦德国、荷、比、卢六国在法国巴黎签订了为期50年的关于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条约,简称

13、为巴黎条约,这意味着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启动。西欧国家开始走向联合的根本目的是A.增强西欧经济实力 B.摆脱美国的控制C.加强自身政治安全 D.恢复欧洲霸主地位27.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欧洲不再是世界棋盘上的一个卒子或两个卒子,东欧和西欧;中国也已不再是苏联的卫星国或地位较低的伙伴。”该材料表明A两极格局瓦解 B世界新格局形成C多极化趋势出现 D区域集团化发展28. 二战后,美国发动的“冷战”深该影响了世界。下列历史事件中,与“冷战”格局有关的是( )19481949年柏林封锁和空运 19501953年朝鲜战争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 1991年苏联解体A B C D29. “十月革

14、命的伟大实践已经证明,它是符合客观历史发展规律的,是帝国主义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产物,是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又是列宁和布尔什维克领导无产阶级和劳苦大众充分发挥革命首创精神的体现。”下列各项中,与材料中观点一致的有十月革命的胜利,决不是西方某些历史学家所说的纯粹是“历史的偶然性”十月革命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十月革命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十月革命是民族解放运动的成功典范A B C D30. 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指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文中作者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依据是A美国的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重建 B冷战期间各国并无直接武装冲突C美

15、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没有冲突 D不诉诸武力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第卷(非选择题,共 40 分)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商业的发展使得种植葡萄和橄榄比种粮食更有利可图,结果产生了新的富户,但又使那些不能投资葡萄因或橄榄因的农民陷入贫困。贫困的农民由于竹不清债务而沦为半奴隶状态,显然几乎就要反叛。贵族统治者为制止这场阶级间的战事,便宣布紧急将权力交给一个名叫梭伦的商人。罗伯特E勒纳西方文明史材料二 “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三 政治制度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媾通,才能真实发生

16、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长成。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材料四 著名学者约瑟夫,奈这样评价:“中国的经济增长不仅使发展中国家获益巨大,中国的特殊发展模式包括特殊的民主方式也被一些发达国家称为可效仿的榜样”某学者也感慨:“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恰恰是没有采用西方民主模式才取得的。”摘选自人民日报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古希腊当时的社会状况。上述状况导致古希腊产生了怎样的政治体制?(3分)(2)材料二描述的古代中国政治体制与古希腊有何不同?指出古代中国政治体制产生的经济根源。(2分)(3)材料三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近代史上的1例加以说明。(3分)

17、(4)材料四中中国“特殊的民主方式”有何具体表现?与近现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本质区别是什么?(4分)(5)综合上述材料,你对人类政治体制的发展有何认识?(2分)Ks5u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49年10月3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表示,美国政府继续承认国民党政府,拒绝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美国副国务卿韦伯、国务卿艾奇逊先后在记者招待会上表示,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没有作出“接受国际义务”的诺言,美国政府暂时不能决定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二战后的时局)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中说:“一个国家,不在美国领导的阵营内,便在苏联的阵营内,任何中间道路的幻想都是不明智的。”美苏对抗的格局使中国没有中间道路

18、可以选择。一一谢益显中国当代外交史材料二 1969年,毛(中国)的外交政策走到了一个转折点。毛给当时的四位解放军大元帅(陈毅,聂荣臻,徐向前,叶剑英)布置了一个“家庭作业”分析当前的国际局势和中国的战略选择。四大元帅引用了三国演义中一本当时的禁书,但他们肯定毛熟读过”三分天下”的典故,建议与当时的头号敌人美国打开关系。在中国与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的冲突中,毛和他的最高同僚们用围棋的概念化解了战略包围的威胁。一基辛格论中国材料三 拜登副总统去年访华后为纽约时报撰文,题为中国的崛起不等于美国的衰败,认为中国的成功只会使美国更加繁荣。2013年新年伊始,奥巴马发表国情咨文五次点名批评中国中国国家副

19、主席习近平1月16日在尼克松总统访华和上海公报发表40周年纪念活动上致辞说,推动中美关系发展,既是双方的共同责任,也是国际社会的共同期待。总之,这是一个中关相互激励的时代太平洋之大、世界之广,足以包容崛起的中国与美国。阮宗泽习近平访美:深化共识,同舟共济(2013年2月10日)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美国不承认新中国的借口。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的外交选择,分析影响此时两国关系的主要因素。(4分)(2)据材料二,指出中国欲与美国“打开关系”的战略意图。结合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70年代初中美两国“打开关系”的史实,分析其对当时中国外交的影响。(6分)(3)据材料三,指出当前中美关系的现状

20、。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积极推动中美关系发展的主要原因。(4分)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民主政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各国都在不断的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民主政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Ks5u材料一 在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资产阶级颁发了一系列法律文件来巩固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1689年,英国议会制订的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利,被视为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确立的标志;1776年北美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以资产阶级启蒙思想为根据,宣告了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是美国资产阶级纲领性文件,被视为最早的人权宣言;1787年,美国制定的1787年宪法,规定了美国一整套国家体制,被视为近代第一部

21、资产阶级成文宪法;1789年法国制宪会议发表的人权宣言以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原则,否定了封建主义的王权和特权。1875年法国国民议会颁布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 Ks5u(1)依据材料一,概括西方近代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确立的特点。(4分)材料二 英国具有议会传统。自13世纪开始,议会在王权集中及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使其获得了特殊的地位和君主的信任,并借此不断扩大自己的职权,独立性也不断增强。资产阶级、新贵族和封建君主之间存在着特殊的利益关系,长期以来维持一种联盟的状态。他们相互支持,相互依靠,彼此扶助各自利益的实现。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霍布斯提出“必须有一个最高统治者,不然的话

22、,在国内定要发生叛乱及教会与国家之间的内战”,这正符合英国革命局势的发展。到革命后期,英国整个民族认识到,议会掌握无所不包的权力是合法的,也是必须的。同时,一个贤明的善良的君主仍被认为是人民的幸福。这种尊崇王室的心态在欧洲其他国家也是普遍的。而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和后来君主登上皇位的原因密切相关。 摘编自叶阿科斯明斯基主编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2)据材料二,概括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主要因素。(6分) 材料三 孙中山晚年颇为深刻地认识到,建立共和,“民权何由而发达?则从团结人心,纠合群力始”。可是,“十年以前,非特一般人不知共和为何物,即知识阶级亦鲜解共和真理”,更有甚者,许多人“不但不知共和的

23、好处,反而希望满清复辟”。“至于欧美的风土人情和中国不同的地方是很多的,如果不管自己的风土人情是怎么样,便像学外国的机器一样,把外国管理社会的政治硬搬进来,那便是大错。” 董方奎评孙中山晚年政体思想的飞跃(3)材料三中,孙中山是怎样反思中国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失败的?(5分)(4)通过以上材料,你能得到什么启示?(4分)霞浦一中2014届高三年第二次月考历史答案第卷(选择题,共 60分) 123456789101112131415ABABBABDBCACDDC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CBCAAACDDCACDDD第卷(非选择题 共 40分)1. 第1题14分(

24、1)社会状况:商业发展导致贫富差距加大;社会矛盾激化引发政局动荡。(2分) 政治体制:民主政治。(1分)(2)政治体制:君主专制政体(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1分);原因:小农经济。(1分)(3)主要观点:引进外国政治制度必须与本国国情(传统)相结合。(1分);说明:资产阶级维新派照搬西方的君主立宪制,没有成功。(或资产阶级革命派照搬西方的民主共和制,没有成功。)(2分)(4)表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分)区别:人民当家作主(或社会主义民主)。(1分)(5)政治体制受经济形态的制约;政治体制具有多样性、继承性、变革性和交融性;政治体制必

25、须与其国情相适应;民主政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任答2点2分)(如有其它表述,言之成理也可得分)2. 第2题14分(1)借口:新中国没有作出“接受国际义务”的诺言;(1分)选择:“一边倒”;(1分)因素: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不同;二战后两大阵营的出现。(2分)(2)意图:化解战略包围的威胁;(2分)史实:乒乓外交;基辛格秘密访华;尼克松访华(或中美联合公报发表)(任答2点,共2分)影响:有利于打破中国的外交僵局(或有利于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有利于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有利于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任答2点,共2分)(3)现状:合作与冲突交织。(两者答完整,2分)原因:中美两国共同发展的

26、需要;两大国在国际上应承担的责任;中国台湾问题解决的需要。(任答2点,共2分)3. 第3题12分(1)特点:通过立法确立民主政治,议会拥有立法权并逐步健全议会民主制度,倡导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等原则。(任选两点2分)(2)主要因素:历史传统的影响;资产阶级、新贵族和君主某种程度上利益的一致性;启蒙思想提供的理论依据;英国民族的心理需求;“光荣革命”的推动等。(任选三点可得3分)(3)反思:缺乏共和政治的社会基础;(2分)缺乏对国情的正确认识等。(2分)(4)启示:民主政治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民主政治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要建立符合本国国情的民主体制。(任选两点4分)霞浦一中2014届高三年第一次月考历史答题卷 第卷(选择题,共 60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班级 学号 姓名 第卷(非选择题,共 40 分)1.(1) (2) (3) (4) (5) 考室座位号请在各题规定的矩形区域内答题,超出该区域的答案无效! 2.(1) (2) (3) 3.(1) (2)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